明珠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明珠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74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明珠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二、 工程地质条件 5

三、挖孔桩技术保证措施 5

江苏省连云港港南侧港区进港道路工程NSG-2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四、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 5

一、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7

二、 主要材料计划表 7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8

二、施工工艺流程 12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3

二、安全保证措施 15

三、应急救援预案 22

第六章、主要劳动力计划 30

二、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 30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光电路北侧,北面为一期已建建筑,南面为市道路,东面为珊瑚中学,西面为国防宾馆。具体见下图。

本工程裙楼为三层商业,地下为一层车库,1#楼为11层办公楼,2#楼为30层单身公寓。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独立基础平面尺寸主要为1600mmX1600mm、人工挖孔桩直径及数量:

1#楼为1200mm至2300mm;21个

2#楼为1700mm至2400mm;30个

2#楼周边挡墙为原已施工完成的永久性车库挡土墙,1#楼周边已进行放坡片理,见监控监测章节;基础为原来已工完成车库100厚C30砼垫层,具体见下图:

本工程甲方已进行基坑开挖至中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7.8MPa,中风化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8.6Mpa

三、挖孔桩技术保证措施

1.具体质量保证措施(详见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四、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

1、坍塌:不按方案施工;桩净距小于2.5m时,未间隔开挖,相邻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小于4.5m;弃渣未远离孔边1m以上,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m;

2、中毒和窒息:冒险心理,辨识功能缺陷;作业前未送风15min设备的送风量小于25L/s。

3、触电:误操作;操作人员未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排水时孔内有人;未切断潜水泵电源进入孔内。设备、设施不合格;未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未安装隔离开关、保护接零;漏电;操作与配电箱距离大于3m;照明电压大于12V;孔口与孔底不可视。

4、机械伤害:设备、配件和钢丝绳不合格,设施不合格;无防坠保护装置;吊装支架沉降、承载力不足等;未使用按钮式开关;提桶及连接不合格;孔内无防护棚;维护不良。

5、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不使用吊笼上下,脚踩护壁凸缘上下,违规上下吊笼或爬梯;有高血压或其他异常;孔口人员未栓安全带等。无吊笼;爬梯不符合要求;无防护栏,出料口边无活动防护栏;无警示牌、夜间无红灯警示等。未戴安全帽;向桩内抛物。未锁井、锁井高度不够;

6、高温中署:本工程挖孔桩施工时间属于本地区高温期间,且人工挖孔桩开挖属于高强度的劳动力工作,容易发生高温中署。

1、南方东银·翡翠明珠工程基础施工图。

2、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东银翡翠明珠三期施工勘察报告书》。

3、南方东银·翡翠明珠工程规划局提供的测量放线成果。

4、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4、本工程所涉及的规范、标准、文件详见下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重庆市高切坡、深开挖、高填方项目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渝建发[2002]47号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重庆市高切坡、深开挖、高填方项目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渝建发[2002]76号

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标准

渝建发[2008]169号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

建质[2003]82号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挖孔灌注桩管理的通知

渝建发〔2012〕162号

一、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钢模板H=0.5~1.0

混凝土漏斗、吊斗、导管

手推车、振动器及其他小型机具

(1830X915*18)

(详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1、当桩净距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相邻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本工程筒体周边的桩与筒体条基较近需跳挖)具体见第一章第一节1、2号楼基础平面布置图.

2.孔桩成孔与护壁施工

人工挖孔桩最主要一个工艺便是成孔,成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以下各道工序施工。所以,成孔必须严格要求,不能马虎应付,必须做到圆、直、正,以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2.1孔桩开孔前桩位应认真校对桩径、桩位的准确,在完成第一节砼护壁后再做一次复核,确认无误后做出十字线,供成孔时校正模板位置,并由专人负责。

2.2由于本工程人工挖孔桩直径大小不一,并且各种型号孔径的桩位分布较为杂乱,预先将桩的钢模板成型校对并逐套编号,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导致孔桩桩径搞混的现象发生。在孔桩挖土以前由施工员核对桩径尺寸,以免出错。

2.3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钻碎,或风镐施工,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按设计要求控制好截面大小。

2.4孔桩挖出的弃土装入吊篮,采用电动卷扬机垂直提升(如下图)转装入人力车,再转运入指定的地方,由装载机或塔吊吊运到汽车上运出场或甲方指定位置.

2.5在正常情况下,除第一节外每下挖1.0m深度则浇灌一次护壁砼,砼护壁应满足下列条件:

(1)护壁厚度,钢筋或配筋,砼强度等级与桩砼强度相同为C40.

(2)砼护壁施工模板采用钢模板,由螺栓连接而成,使用方便。

(3)第一节井圈护壁,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井圈顶面应比地面高出2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mm。详见下图

(4)孔桩支好护壁模板后,应尽快浇灌砼,并用钢钎分层捣实。

(5)护壁模板的拆除应在砼强度达到1.2MPa后进行。

(6)拆模板后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应及时加以堵塞或导流,严重时应重新浇筑,根据渗水情况,适当使用速凝剂。

2.6孔内采用Φ10钢筋制作应急爬梯供人员上下,如下图:

使用的卷扬机、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

对成孔作业的施工即挖,即验收,即浇筑护壁砼。

具体见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主要岗位的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杨学明)

(1)、项目经理是公司法人在项目上的代表,对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管理负全面的责任。

(2)、项目经理是项目上总的决策者,对如何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如何实现公司技术质安部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安全目标、成本目标、文明施工目标。

2)、技术负责人(黄治刚)

(1)、在工程开工前根据施工图纸、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应达到的各项目标组织编制施工方案和质量要求。

(2)、在施工当中应负责及时根据工程实际的变化补充各种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3)、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根据施工图纸和实际施工情况编制详细的竣工图。

3)、专职安全员(代远利)

安全员负责施工期间工程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交底等工作。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安全事故控制在2‰以内,实现“五无”(即无重伤、无死亡、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

项目部安全管理小组框架如下:

a.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b.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负全责,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方案的措施负责,并经常检查落实情况。安全员负责安全监督、有权限提出整改,纠正违章作业,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

c.建立值班制度,及时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纪录。

d.制定施工现场针对性安全措施。

e.对进场施工生产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落实班前安全交底,班后总结。

①所有施工设备必须工作接地,电焊机等设备要搭设防雨篷和铺设绝缘板并要经常检查保养、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②起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禁止无证操作。

③卷扬机等吊装设备所用的吊具索具及制动、限位系统、保险装制,要按规定定期检查,保证其有可靠的安全度。

④所购的设备由机械公司鉴定验收,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保护措施后,方可投入运行。

⑤电气设备必须严格接地和使用漏电保护器。

①所有人员进入现场须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拖鞋和酒后上班。

②基坑及孔口四周中按规定设防护栏杆见后附图。基坑边、桩孔口等危险处要设警示牌,防止坠落伤人。

①施工现场严禁烟火,要使用明火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使用气焊时,应对现场易燃物品重点保护。

②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任何人不得破坏占用,同时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确保应急之用。

②提升设备按规定做好防雷接地。

③配电箱均设漏电保护器。

④在较潮湿高度较矮的地方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①雨季施工前,各工班先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②“三宝”“四口”及“五临边”防护要做好,尤其是基坑防护栏杆及孔口防护栏杆要齐备牢固。

③用电安全:雨季施工期间,作业前应仔细检查接地是否良好,漏电保护装置是否灵敏有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人工挖孔桩安全特别保证措施

(1)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经身体健康检验合格方准下井作业。

(2)下井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长统靴,上下井要求用钢爬梯,不得承吊土桶或用人工拉绳上下井,井内严禁吸烟。

(3)井内外等用电设备必须设置可靠的漏电开关及使用绝缘良好的电缆,下井前必须经专业人员检查,确认各种设备性能问题后,方可使用。

(4)作业人员下井前,往井内放入鸽子(待送风后将鸽子放入桩内30分钟)来检查井内有无危害身体的气体及是否缺氧,提前15分钟向井内送风及提前排干井内地下水,证实无危害方可下井。

(5)挖孔桩应有深度在5米以上时,必须安装送风设备。每班施工作业前先送风,后进入桩内施工作业,并保持桩内通风良好正常后才能进入桩内作业面进行施工作业,并保持桩内通风良好。

(7)井内配备照明用的12伏低压照明灯并配护罩,如遇雷雨时严禁下井作业。

(8)作业时井口上必须专人监护井下情况,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9)井底抽水作业时,人员不得下井作业,抽干井底水后,应把潜水泵提升至井面后,方能下井作业。

(10)料斗装料高度不得超过斗边缘高度,并用尼龙网全部覆盖。

(11)上下吊料或吊土时,井内不得站人。

(12)必须配戴安全帽。

(13)挖孔桩内人员检测:

中毒多分2种,一种是二氧化碳中毒,一种是一氧化碳中毒;前一种主要是新风泵送气能力不足,需要增加新风泵送气能力;后一种主要是电动机具(风镐等)排出的废气,必须增设排气泵;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便携式)测氧仪、一氧化碳检测仪等仪器。

(14)护壁砼严禁采用人工拌合,保证护壁厚度、质量,拆模强度及砼强度等级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15)浇筑人工挖孔桩砼时,周边10米范围桩内人员必须撤出。

(16)挖出的渣土应堆置在离孔口1米以外,高度不大于1.5米,并及时清运,桩口周边严禁堆放材料、机械设备或车辆通行。

(17)桩内停止施工时,应对孔口进行严密封闭。桩内人员连续作业时间不

到超过4小时,高温季节施工应酌情减少工作时间。

(1)护壁必须高出地面0.2m以上,并设高度大于1.2m的栏杆围护,严禁井面掉杂物进入井下(见下图)。

(2)检查所使用的钢管井架、吊桶是否牢固,严禁带病作业。

(3)护壁必须设置固定可靠爬梯,并应配备应急保险绳随桩孔开挖延长,人员上下时系好安全绳,孔口作业人员也应系挂好安全带。

(4)井口面要保持清洁,严禁在井边堆土,重物不得靠近井边。

(5)挖土深度超过2.0m后,灌混凝土前,井口必须加盖及设置围栏围护。

c.用电及其他安全措施

(1)所有机电设备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各孔用电必须分闸,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严禁一闸多用,不得带病运转,开关箱做到防水,有门及设置好警告信号,总电路、分电路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一切电气设备由电工统一管理,任何人不准乱接乱拉、保险丝不准以大代小,更不准以铜线代用。

(2)由于呼吸新鲜空气和劳动强度的需要,每1—2小时上下作业人员必须轮换一次。

(3)每天上班操作前,应先检查钢丝及设备的质量、电源、电气设备等是否完好正常,防止突发事故发生。

、钢丝绳的断丝达到下表所列断丝数时应报废。

、钢丝绳直径的磨损和腐蚀大于钢丝绳的直径7%,或外层钢丝绳磨损达钢丝的40%时应报废。若大于40%时应按下表予以折减。

钢丝表面磨损量或锈蚀量(%)

、使用当中断丝数逐渐增加,其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钢丝绳的弹性减少,失去正常状态,产生下述变形时应报废。

(6)新进场的工人在施工前必须先作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各项技术知识的技术交底,每周作一次全体人员的安全技术会议。

(7)桩孔内传递物品,必须用吊渣桶,不准直接往孔内投掷任何物品。

(8)工地电工应持证上岗,无证的工人不准随意动用电器设备。

(9)雨季施工,配电箱应特别做防雨防漏装置。

(10)遇雨施工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鞋,防止触电。

(11)桩内吊弃渣时不得站人。

(12)现场作业时应按下表检查

项目施工时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批准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组织施工。

人工挖孔桩孔内作业时,必须确保井口有专人操作垂直运输设备并承担监护责任。

桩孔内应有低压照明、通风设施并具备通讯条件,通风时风量不宜少于25l/s。

挖孔桩应有深度在5米以上时,必须安装送风设备。每班施工作业前先送风,后进入桩内施工作业,并保持桩内通风良好

挖孔桩开挖深度在8米以上时,每班施工作业前应先送风15分钟以上,并采取有效手段对桩内进行有害气体的检测,正常后才能进入桩内作业面进行施工作业,并保持桩内通风良好。

桩内的通风、检测等工作,项目部必须派专人负责管理,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实施,并按规定做好原始记录签字。

应使用3C认证成套配电箱技术。

人工挖孔桩洞口及周边必须按标准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设立警示标识。

作业人员进入桩孔内作业连续工作不得超过4小时。

现场按每1000㎡(地面积)配备一副防毒面罩且每个现场不得少于一副防毒面罩,其他救援设备的配备。

1.1事故应急救援的方针与原则

应急指导思想是: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

(1)首先抢救人员和保障参加救援的人员自身的安全

GB 51388-2020 设计标准.pdf(3)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项目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杨学明(13896187233)

副组长:童成(13509400766)、焦雪峰(13638332290)黄治刚(15213162696)

GB/T 7409.2-2020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第2部分:电力系统研究用模型组员:周凤钢、代远利、杨周兵、樊小强、袁士东、劳务队管理人员、工人

电 话:医疗急救(120) 消防抢险(11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