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苑3、4、5、6施工组织设计

书香苑3、4、5、6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26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书香苑3、4、5、6施工组织设计

3施工环境条件概况 6

4工程重点及施工关键控制概况 7

第三章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9

某内墙抹灰施工方案2.2.土方开挖 33

2.2.基坑支护 33

2.4混凝土施工 50

2.5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63

2.7钢筋工程施工 73

2.8脚手架设计 87

2.9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97

2.10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101

2.11楼地面工程 105

2.12装饰工程 107

2.13门窗工程 110

2.14给排水工程 114

2.15电气工程 120

2.16临水临电工程 124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140

1、施工进度计划 140

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41

3、加大物资材料、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的投入 143

第五章平面布置 145

第六章 保证质量措施 147

第七章 保证安全措施 155

第八章 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163

第九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 164

第十章 文明施工现场措施 165

1.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1.2经有关部门批审的有效图纸

设计单位:邵阳市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图日期:2012.10

1.3工程涉及的主要规范、标准、规程、法规、图集,地方标准、法规本项目所涉及的规范、标准、图集及规范性条文见下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1.4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件

书香苑住宅小区工程由盛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邵阳市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邵阳市中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武冈市第二建筑公司承建3#栋。

拟建的书香苑住宅小区工程位于武冈市第一中学以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现场供水、供电均能满足要求。我公司承建的3#栋均为17层,层高3米,建筑总高度51.15米,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建筑总面积分别为:地下室部分14305.46m2,地上部分为8927.59m2/8927.59m2/17855.28m2/15680m2。该建筑安全结构等级为二级,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该工程为非抗震设计。

本工程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形式,局部深挖部分,用C20毛石砼回填。基础垫层为C15砼,地下室底板及基础梁均为C35,抗渗等级为P6。地下室为整体车库,下设295个停车位,另有地下室水池、水泵房,发电机房等,地下建筑面积为14305.46平方米、层高为4.5m,防水等级为S6;主体砼强度为C30,地上部分为8927.59m2/8927.59m2/17855.28m2/15680m2。

楼地面:楼梯间、厨房、卫生间、盥洗间及其他房间等为水泥砂浆;阳台为清水砼楼板;入户大堂、前室、过道为大理石楼面。

内墙:入户大堂、过道、前室、楼梯间,采用白色腻子胶;厨房、卫生间、盥洗间为水泥砂浆毛胚;其它房间为混合砂浆毛胚;

楼梯间等墙面按中级抹灰施工,所有内墙阳角处均做每侧50宽,2100高,20厚1:2水泥砂浆暗护角。

顶棚:在主体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标高及平整度,入户大堂、过道、前室、楼梯间为仿瓷腻子胶;厨房、卫生间、盥洗间为水泥砂浆毛胚;阳台等其他房间为仿瓷腻子胶。

外墙:采用褐色文化砖、浅黄色高级面砖、灰白色花岗岩。

门窗:本工程入户门施工方会同甲方按要求向专业厂家定制。窗采用铝合金窗,玻璃为90系列铝合金普通中空玻璃。所有外门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均应达1级,气密性能分级均应达6级,水密性能分级均应达4级。

武冈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山地逆温效应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6.6℃,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年平均降雪日数有10天,相对湿度年平均在75~83%之间,境内除盛夏与初秋盛行偏南风,主要风向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2.3米/秒,最大风力可达八至九级。

3.2砂石及地方料分布

本工程用砂石:砂采用新宁河砂,石为本地碎石,汽车转运至工地,其产量和质量均可满足本工程施工的需要。

3.3水、电、燃料供应情况

水源:本工程施工用水可就近采用自来水解决,主楼以上采用加压泵供水。从业主方提供的接入与市政提供的水源接通设表,就近敷设给水管道至施工用水处及生活用水处。

电源:由业主的变压器内接出到和工地及生产和生活用电,生产用电分别接入到工地的钢筋加工车间,吊车等各机械设备。

3.4大宗建材分布情况

本工程的大宗建材均由承包商指定采购,如钢材、水泥均能满足要求。

4工程重点及施工关键控制概况

4.1确保施工工期是重点

本工程施工要经历一个冬季、一个夏季和二个雨季。工程量大,各分部分项工程安排紧凑,布置合理,掌握好季节性施工,根据各季节的特点和事物做好各季节的施工方案,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尽可能利用工作面流水交叉作业,为业主专业分包及早插入创造条件,施工过程中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各专业密切配合,充分协调。

4.2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重点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作业防护措施、机电安全措施和消防安全措施。同时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自身保护意识。详见安全保证措施。

4.3本工程技术重点:高层建筑物垂直度的控制,地下室、屋面、卫生间、厨房及外窗口的防水,外墙保温层施工,冬季施工等。

本项目属高层建筑,每层楼的定位放线必须准确,才能确保整个区域工程位置准确;设专职测量组,配备专业测量工程师和先进的测绘仪器。在施工过程严格控制,确保高层建筑垂直度。楼内墙体较多,异型构件多,标高、轴线的控制以及现场放样必须准确无误,才能保证设计尺寸和房间方正。

地下室、屋面、卫生间、厨房及外窗口等的防水处理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若因施工质量造成渗、漏水会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作为重点工序,确保万无一失。

框支梁施工为重点技术控制分项工程,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后浇带施工为重点技术控制分项工程,后浇带混凝土采取补偿性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并掺加水泥用量的10%的UEA防水剂,其膨胀率大于0.03%,混凝土强制湿润养护14天,总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在结构施工期间,用木板覆盖后浇带,防止杂物坠入。施工后浇带前,人工剔凿并清理干净后浇带,调整钢筋,浇筑混凝土。

4.4本工程专业施工队伍较多,专业复杂,和各参建单位的组织、协调及和各专业分包队伍工序搭接是关键。

第三章、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1.1项目管理的原则及宗旨

系统思想与科学管理原则。体现向管理要效益的原则。坚持管理职能化、专业化原则。按照系统工程方法,统筹兼顾、整体优化的原则。动态管理原则。应用新知识、新技能、新工具的项目科学管理原则。

项目管理的宗旨:服务业主、使项目增值、为公司创造效益

1.2项目施工管理目标

实行责、权、利高度统一矩阵式项目法管理,严格贯彻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体系,依靠我司的先进工艺、和雄厚的人财物资源,进行科学管理、高效施工,严格按照绿色项目管理模式,从进度、质量与安全、成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全力实现以下目标:

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按标准组织实施和改进,杜绝工程严重及以上质量事故。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工程必须全部达到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合格标准及设计要求,争创优质工程。

本工程计划于2013年1月1日开工,2014年1月1日全面竣工。

2.2.3安全生产目标

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杜绝施工安全重大、大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保证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月工伤率控制在0.5‰内,严格达到五无标准(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坍塌),确保安全评分达到优秀以上,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达到省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1.2.4文明施工目标

按照国家、业主及当地政府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要求和有关文明施工的暂行规定组织施工,服从业主、监理工程师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指导、检查、监督,维护施工影响范围的场地整洁和区域安全,做好标准化、规范化施工,达到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1.2.5环境保护目标

1.2.6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贯彻以人为本,强化素质,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率为100%,职业病发病率为0。

1.2.7服务保修目标

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业绩严格与项目运行成本挂勾,将工程的成本控制在项目经理的责任目标成本以内,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设身处地、集思广益为业主节约建设投资。

1.2.9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

确保本工程按期如质完成,体现公司的企业风貌,以此为契机,完善项目管理,带动武冈市内建筑企业施工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

具体负责人即为本工程项目经理。在施工现场,按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式,组建项目经理部班子成员,成立“武冈书香苑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置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在本工程项目上的授权委托代理人,接受公司职能部门和公司项目管理委员会的指导、监督、检查、服务和考核,并负责对项目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和动态管理。

管理职责:通过全面负责本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环境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和加强对项目的启动过程、计划过程、实施过程和收尾过程的控制,来实现本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服务、成本”目标。

管理职责:围绕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环保、社会、经济的项目目标,负责对所有子项目进行计划、评估、监控与控制、行政、管理、培训、咨询和标准,协助项目经理达到项目目标。具体职责为:负责项目经营管理,包括采购、合同签订等事务;负责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指导和控制;制订具体的项目计划;拟定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开发和维护项目管理标准、方法和程序;依照公司的项目管理相关制度,管理工程项目;协调各项所需的资源及项目的外部工作;组织项目阶段性评审;提供有关项目管理的咨询和指导、培训以及其他支持;确定对项目部成员的考核;监督项目管理相关制度的执行。

项目执行层为项目经理部、施工作业队的团队成员,即项目的具体执行成员。由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管理职责:负责完成项目经理确定的项目目标、项目岗位责任的要求;负责项目子目标的执行、实施、监控和反馈,严格按照启动、计划、实施、监控、收尾的管理活动执行。项目计划管理人员负责完成项目的范围核实、项目分解、进度计划、资源规划、计划执行、进度控制、变更控制、进展报告等工作;项目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完成项目的成本测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等工作;项目采购管理人员负责:完成项目的采购规划、采购等工作;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完成项目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等工作;项目环境和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环境和安全规划、实施控制等工作;项目综合管理人员负责:完成项目组织规划、沟通规划、信息分发、行政扫尾、合同结尾等工作。

1.3.3项目组织机构

1.3.3.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本项目采取“项目经理部-施工队”二级管理模式,组成矩阵管理组织,以项目法承包模式进行施工组织,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经理部下设管理层和作业层,全面实施“管理层和作业层共同负责,风险共担”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施工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经理部定位为项目管理的计划、指挥、调度、监督、利润、考核、结算、后勤供应和教育培训中心,强化对作业层的管理,将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管理目标分解到作业队伍,建立对作业队伍的管理约束制度和激励制度,便于项目经理部对作业队伍的组织协调,以便能更好的管理控制。

1.3.3.1项目经理部各成员管理职责

1.3.3.1.1项目经理

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在本工程项目上的授权委托代理人,主持项目经理部全面工作。项目经理履行下列职责: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职责;主持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并对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管理;对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各种专业管理体系并组织实施;进行授权范围内的利益分配;收集工程资料,准备结算资料,参与工程竣工验收;接受审计,处理项目经理部解体的善后工作;协助公司进行项目的检查、鉴定和评奖申报工作;参与工程项目的合同签订;参与组建项目经理部;参与选择并使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人;参与选择物资供应单位;在授权范围内协调与项目有关的内、外部关系;制定内部计酬办法等。

1.3.3.1.2技术负责人

1.3.3.1.3项目生产副经理

分管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生产目标、环境保护目标、文明施工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负责建立进度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施工生产,组织劳动力、材料、设备等资源的供应;负责施工生产中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等;负责项目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2.1.1测量准备工作

本工程投入的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均送计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并按其检定周期送检,以确保施工测设精度。

为确保施工进度的要求,大部分定位放线工作需在半天内完成,其中包括绝大部分细部放线工作,因此,对测量人员及仪器设备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项目部配备3名测量员专司测量工作。施工测量放线内容及责任划分、测量仪器设备需求见下表:

施工测量放线内容及责任划分表

建筑红线、轴线定位、引标高

2.1.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2.1.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点必须砌保护池,设钢管围栏,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2.1.2.2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

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建筑物定位桩点或用地红线桩点进行复测。利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复测,并将复测点位误差成果同调整方案报业主及监理单位。

2.1.2.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测设

2.1.2.4放线:先绘制放线图,放线图上标出主轴线的位置;

2.1.2.5地下室底板承台和梁:在房子的四周基坑的外侧搭好龙门架,先将轴线标注到龙头桩架上,采用全站仪定好承台轴线位,拉通线复查。砌完砖胎模将柱子中线标至胎模边上,1轴往东偏2500mm线,66轴往西偏500mm弹线,V轴向北偏2500弹通线,B轴向南偏500mm弹通线。

2.1.2.6主楼部分:

2.1.2.6.1纵向弹线:

①3#、4#:北向在二边的U轴线交1轴和35轴二个边柱上用经纬仪测竖向通线,南边在B轴线交3轴和31轴线的二个边柱上用经纬仪测竖向通线,再将东西各二点弹通线。

②5#:北向在二边的U轴线交1轴和66轴二个边柱上用经纬仪测竖向通线,南边在B轴线交3轴和64轴线的二个边柱上用经纬仪测竖向通线,再将东西各二点弹通线。

③6#:北向在二边的S轴线交1轴和54轴二个边柱上用经纬仪测竖向通线,南边在A轴线交8轴和47轴线的二个边柱上用经纬仪测竖向通线,再将东西各二点弹通线。

2.1.2.6.2横向弹线:①3#、4#:U轴东西二边角柱上用经纬仪测垂直线,M轴东西二边角柱上用经纬仪测垂直线。

②5#:U轴东西二边角柱上用经纬仪测垂直线,M轴东西二边角柱上用经纬仪测垂直线。

③6#:S轴东西二边角柱上用经纬仪测垂直线,K轴东西二边角柱上用经纬仪测垂直线。

2.1.2.7通线弹完后,将依据所弹主线将各轴线的中线到楼板平面上,通过复查无误后,按照中线位置划分各柱子、剪力墙的位置边。

2.1.2.8垂直测量:本工程主要采用外测法为主施工方面控制,根据平面所定的轴线位置,在每个角的线端头,外墙立面上垂直通线,并用红三角形画好,每二层用经纬仪复查。

2.1.2.9复测结果符合规范及点位限差要求后,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的需要,进行平面控制网布设,平面控制纵、横轴线布设不少于2条作为首级控制,其中一条纵、横轴线交点为建筑物主轴线的交点,平面控制点测设后,必须经业主所交的另一控制柱进行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平面轴线控制点位于开挖线外安全的地方并加以保护。

2.1.2.10本工程轴线控制点和导线点的做法如下图所示,其中柱石与盘石间应放l~2cm厚粗砂,两层标石中心的最大偏差不应超过3mm。

轴线控制点和导线点标石埋设图

2.1.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2.1.3.1为保证本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0.3mm级精度的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1.3.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2.1.3.3水准点的引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场外的水准基准点,用水准仪将高程引到施工场地内便于监控的位置,组成场内标高控制网,并在塔吊塔身等位置测设本工程±0.000标高。现场的水准控制点位置,必须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

2.1.4.1测量放线的基本要求:

测量的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在施工中起主导作用,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基本工作之一。

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

严格审核原始依据(设计图纸、测量起始点位、数据等)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

在测量精度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执行一切定位放线工作在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申请主管技术部门预检,及质检人员验线的工作制度。

紧密配合施工,利用施工间隙放线,主动为施工创造条件。

2.1.4.2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总平面图利用DT202C经纬仪(测角1’,测距1+1PPM),从高级起算点在场区布测一条十字型导线,然后采用极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纵横两条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地下室的平面控制应与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同时进行,并要进行相互校核。

2.1.4.3基础测量

2.1.4.3.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2.1.4.3.1.1将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他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2.1.4.3.1.2土方开挖前,先要对所有的桩位进行复检,确保桩位无误,如有偏差较大的,需立即采取补救的措施。

2.1.4.3.1.3在建筑物的周边架设好龙门架桩,利用DT202C经纬仪将主要轴线投入到龙门架上,并做好控制桩,控制桩设置在基坑的上方,并用砼将其保护好,以便施工期间长期复检的依据。

2.1.4.3.1.4底板及地梁形成后,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2mm。

2.1.4.3.1.5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柱、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

2.1.4.4±0.000以下施工放线

本工程±0.000以下作业面积较大,施工分区、分段,且根据实际需要,区、段划分可能会有变化,但每一区段每一平面方向上,必须保证有两条以上的轴线投测,以保证闭合校核。

在底板用铅垂仪架在各控制点上,直接向地下各层投测轴线,放线前先检查各轴线距离作为校核无误后在放出电梯井位线、地下各层墙体线、墙体50线等平面控制线。

2.1.4.5±0.000以上施工放线

当工程施工到±0.000时,根据控制轴线用激光经纬仪投测在顶板上,先放出各层轴线,并在地下室外墙上做出标记,依轴线弹出柱的位置线以及电梯井的定位线等。

本工程采用内控法为主,外控法为辅,地下室施工的外控法进行控制,所以当施工到二层时,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垂直度,在二层顶板上留内控点。之后将这些控制点分别投测到两侧建筑物的可利用之处,以便作为主体施工的轴线校核及之后的门窗安装的基准线。

浇筑二层板混凝土过程中,按照控制点预埋100mm×100mm×3mm钢板。在上层楼板上留出200×200的预留洞口(具体几个根据图纸而定),作为用激光经纬仪向上层传递各层轴线的依据,在洞口四周砌设200高阻水圈,以防止控制点被破坏。利用透明有机塑胶板向上作垂直方向的投测和传递。

预埋件及埋设示意如下所示:

留设此施工洞时,位置必须正确,测量人员在每层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各洞口定位进行校核。为了检查用铅垂仪投测轴线的偏差。隔五层用线锤进行校核一次,该线锤重5千克,用钢丝悬吊,线锤顶有一个小小的活动螺栓,上接钢丝,投点时圆锥部分可随意拧上旋下,使锥尖底靠投点中心。线锤线与圆锥中心严格同轴,该轴线与悬吊钢丝重合并通过锥尖;在首层顶板上就把各控制轴线引测到邻近建筑和场地上,然后每隔五层用经纬仪加弯管目镜串中法向楼层投测相应轴线作为闭合。保证高层竖向轴线正确。对于内控点,采用在混凝土楼板上预埋铁板,在铁板上用电钻钻眼。

在埋设控制点前,应在±0.000上进行轴线闭合,调整误差。对轴线间尺寸进行校核调整,以保证内控点的准确性。

2.1.4.6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2.1.4.6.1基本要求

2.1.4.6.1.1竖向投测精度取决于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设备的技术状态。从这两方面着手控制投测精度。

2.1.4.6.1.2测量人员经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2.1.4.6.1.3测量人员施测前认真理解方案。

2.1.4.6.1.4仪器需有检测合格证。

2.1.4.6.6.2标高传递技术要求

⑴标高引至楼层后,进行闭合复测。

⑵钢尺需有检定合格证。

⑶钢尺读数进行温差修正。

2.1.4.6.6.3标高允许误差

层高:±3mm;全高:3H/10000,且不应大于±10mm。

2.1.4.6.6.4标高传递注意事项

⑴标高基准点的确定非常重要,标高传递前,必须进行复核。

⑵标高基准点需要妥善保护。

2.1.4.7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2.1.4.7.1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cm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2.1.4.7.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3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2.1.4.7.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2.1.4.7.4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30cm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

2.1.4.8沉降观测

本工程平面面积较大,各部分之间易产生沉降差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及建筑安全,必须进行沉降观测。

2.1.4.8.1沉降基准点布设

2.1.4.8.1.1布点原则

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每项工程应至少有三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检测一次,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

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距离新建建筑物基坑边线不小于15m。同时为了防止沉降基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沉降基准点的埋设深度不小于1.5m,以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稳定。

2.1.4.8.1.2基准点的埋设及测量

基准点埋设:在工程压力传播范围之外预先合理埋设半永久性高程基准点,具体埋设位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由于本工程上层土质为软土,易受震动影响,为此埋设基准点时必须下到岩层,保证基准点的稳定。埋设方法如下图所示:

沉降基准点稳固埋设效果图

基准点高程的引测:基准点稳定后,使用Dini10电子水准仪从国家城市水准点沿场区测设一条二等附合水准路线与基准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基准点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沉降观测基准点网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应符合下表所列:

本工程沉降观测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

教学楼工程钢结构施工方案每站高差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

2.1.4.8.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2.1.4.8.2.1布点原则

依据《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布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避开暖气管、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在转角处、纵横墙连接处、沉降缝两侧也应设置观测点;

2.1.4.8.2.2埋设方法

为了不影响建筑物外观,观测点采用暗藏式。埋设时用Φ32的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长度12cm的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头旋紧GB/T 37212-2018 新风空调设备通用技术条件,一站测量完成后取出标头,拧紧保护盖,再进行下一站的测量作业。本工程沉降观测点埋设、装配示意图及效果图分别如下图所示。

沉降观测点埋设、装配示意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