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供水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83.1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供水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的组成………………………2

二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3

三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5

四安全生产保证措施……………………………………33

JGT460-2014 排烟天窗节能型材技术条件五工期保证措施…………………………………………37

六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8

七施工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41

八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42

九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42

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43

1.1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甘谷驿采油厂张皮沟渗渠取供水扩建工程;

1.2国家、行业、地方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1.3相关的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

1.4我公司类似工程经验及竣工资料;

2.1.1总体安全目标

重大伤亡、火灾爆炸、交通、设备事故为零;

月千人负伤率控制在5‰以下;

2.1.2总体质量目标

质量检测点合格率100%;

质量验评合格率100%;

交验工程一次投产试车合格率100%;

第一章、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组成

1、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组成

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第二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第一节、组织管理与目标

为了确保本工程优质、低耗、高速度,高质量顺利地完成,我公司将组织一支精干的施工队伍并配备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按照项目法施工的运行规则,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将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层层落实到人,按工序特点建立专业班组,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推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系,贯彻落实ISO9002认证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对业主的承诺。

(一)强化管理,技术先行

(二)科技引路,突出重点项

结合本工程特点,组织相关人员,共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作到人人心中有数,全面齐心协力,对新工艺,新技术制订详细的工艺流程,加大科技投入、突出重点,以主工序为主要对象,狠抓工序衔接,以点带面,以科学技术严格质安进度,使整个施工过程掀起一个比、学、赶、超的热潮,带动其它次工序的顺利完成。

(三)严格监控,确保质安

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骨干作用,精心组织,文明施工,确保质量、安全、进度按计划、目标实施,对分部分项工程严格监控,用1S09000贯标的质量目标,始终贯穿于施工全方位、全过程、无论是分部还是分项一次成就,合格率监控在100%,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操作规程,时时抓安全,处处讲规范确保安全文明顺利实施。

质量目标:合格,争取省级文明工地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一标三规范为标准,弘扬公司“塑造精品,真诚服务,进取创新”的目标方针,建立健全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精心组织,文明施工,使本工程一次达优,争创省文明工地。

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建立现场安全保证体系制定有关措施,责任到人,确保该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无安全机械事故,严格建设部颁布的“一标三规范”达标。

1、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1)了解工程的总体布局、定位及高程情况。

(2)对图纸进行校核。

(4)测量设备、仪器确保在有效期内并确保完好且能满足所确定的精度要求。

(5)仪器配备:全站仪一台、激光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50m钢卷尺1把、3m盒尺2把。

(1)平面定位:根据甲方及设计给定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闭合后进行建筑物平面定位,每道控制轴线两端3米远处埋设混凝土轴线控制桩,埋深为1.0m,桩位四周砌红机砖保护。

1)定位测量精度要求:根据建筑的结构和使用特点,测量精度为二级,测角中误差为±12",边长相对误差为1/15000。

2)距离丈量方法:距离丈量采用I级钢尺,丈量时必须使用弹簧秤,并进行往返测量。并考虑尺长、温度、倾斜、拉力等各项改正数。具体公式为:

(考虑拉力值,则拉力改正数不计)

(2)建筑物高程测设:高程引入采用原场区内已知水准点进行测设,本工程布设16个临时水准点,组成高程控制点,控制点的测量采用附和测法。

闭合差的要求:L:为附和线路长度。

由于平面控制桩及轴线控制桩距基础外边线较远。在基础开挖时,不易被破坏,故在开挖基础时不需引桩。基础开挖撒线宽度不应超过15cm。

(1)根据建筑物平面控制桩、设计边坡及地面高程,分别测设出基槽下口(坡角)及基槽上口(坡顶位置桩,并沿上口桩撒出开挖边线,上口桩位允许误差+50mm、-20mm。基槽下口桩允许误差为+10mm;开挖至接近槽底400mm时,应及时测设坡角与3m×3m的方格网点标高,允许误差为:±10mm。

(2)垫层上基础放线:用经纬仪正倒镜法以轴线控制桩为准将各轴线直接投测在垫层上。

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选任测量人员;全面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及要求。

熟悉测量设备与工具,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测量仪器设备的常规检验和校正。

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交底,公布工作纪律和标志设置要求,明确桩志书写方式和其它注意事项。

对原设桩志进行场地核对,了解移动、丢失情况;拟定新测设或补加桩志计划。

(5)交接桩范围及程序范围

路线控制桩,包括直线转点桩、交点桩、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起讫点桩等;当原测的中线由导线控制时,应交接沿着选线走廓布设的导线点桩,与线路有联系的“国家三角点”(等级、编号、坐标和地点)。

工程控制桩,如桥隧两端的控制桩、导线网、三角网以及间接测量所布设的控制桩等。

水准基点及与其有联系的“国家水准基点”(等级、编号、高程和地点)。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原设桩点的有关资料,进行室内审核和现场查对。

用测量仪器对重要桩、点进行施测交接,作出详细记录。

交接中发现的问题,如误差超限、错误、漏项以及需补设或精测等事项,应明确处理办法及负责施测单位。

写出“交桩纪要”,交接双方签字。

测量分工责任制:技术人员负责仪器测量和计算工作;领工员和测量工或工长等分工负责工程放线和放样,做到分工负责有签名。

桩志使用保护制;施工测量过程中所设的控制性桩志,在测量作业结束时应立即向领工员或工长交桩,由其负责保护和使用。

测量记录正规化;测量记录应使用规定的格式,不得涂改和乱画,文字应正楷清晰,记录有误者应划去另写一格。桩志位置应在记录上绘图示意。

测量仪器保管制;测量仪器、工具、设备,应分别规定使用操作守则、保管养护守则、定期检定守则,明确责任制度。

所有测量定线依据建设单位出的书面通知资料,测量操作执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第三节、管道主要施工方法

3.1施工准备——材料检验——管材和管道支架集中除锈、防腐——管道及支架加工、预制——管道安装——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吹扫——管道防腐、保温、标识——各系统试运行——竣工验收

3.2管材及支架除锈、防腐

3.3.1经检验合格的型钢、焊接钢管、无缝钢管,应进行集中除锈、刷漆防腐,一是可以保证除锈质量,二是避免钢材在施工现场长期存放导致锈蚀。

3.3.2管材及支架除锈

管材和钢材除锈采取人工除锈,即使用电动砂轮、砂纸、钢丝刷、抹布等工具进行型钢、管材外表面除锈,型钢、管材外表面除锈质量以肉眼看不到锈迹为合格。

为保证管材和钢材的除锈质量,钢材除锈合格后,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型钢、管材表面刷漆防腐,即先涂刷二道红丹防锈底漆。要求当天除锈的管子必须当天刷第一道底漆,第一道底漆未干之前,不得刷第二道底漆,刷漆应均匀、无流淌、无漏涂。管道两端留50mm以上不刷漆,防腐后的钢管底部应放置枕木存放。

一、挡墙施工方法 1.1明挖基坑:开挖前在其顶部设置截水沟(雨季),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其开挖线,严格按照开挖线进行开挖,墙背置于岩中时,可直接按挡墙断面墙背坡度进行放样,上挡需分段跳槽开挖。 土质基础主要用机械(履挖)进行开挖,铺以人工修整成型:石质坑采用小炮爆破,人工清理、抬运。在距基底10~15cm,用人工准确修凿至标高,倾斜基底不得以填补方法筑成斜面。开挖成型的基坑如遇雨天,在坑内设排水沟,集水井疏干积水,保证基底无浸泡。 基坑成型时埋入深度,基底地质情况均需复核,不符则应采取措施,据以施工。

1.2砌筑墙体:墙体砌筑均采用挤浆法分段、分层砌筑。

1.2.1基础:   (1)石质基底应清理干净松散岩层,浇水湿润后坐浆砌筑;土质基底直接坐浆砌筑。   (2)地面线以下部分可不修凿镶面石。   (3)基础砌出地面后立即回填夯实,并作好顶面排水、防渗设施,以防基底被浸泡、软化。   (4)基础应在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做到随开挖、随下基、随砌筑。

1.2.2墙身:砌体分段位置设于沉降缝处。砌筑前先将沥青木板按设计结构断面和坡度置于沉降缝位置,计算层数选好用料,以控制平面高度。砌筑墙身先挂线于沉降缝木板上(根据选好的用料高度),从砌体转角部分开始安砌,首先安砌角石,再按顺序安砌镶面石。镶面石采用一顺一丁或两顺一丁方式砌筑,外圈定位行列石砌筑好后,方能填筑腹石。填筑腹石时先在圈内低部铺浆,然后选择石头进行试放,较大石料的大面为底,较宽砌缝用小石块填塞。试放好后用小锤击打石料挤浆,将砌缝砂浆挤紧,不留孔隙。砌筑时注意砌缝的互拉交错、交搭,砂浆密实,砌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定位砌块表面缝宽度不超过4厘米。砌体表面占三块相邻石料相切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7厘米,两层间错缝不得小于8厘米。   (2)填腹部分的砌缝宜小,在较宽砌缝中可用小石块塞填。   (3)块石砌筑可不按同一厚度分层,但每砌成70~120厘米的高度应找平一次。段内两段相接外的竖向错缝,不得小于8厘米。1.3泄水孔设置:砌筑时每隔2~3米交错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安设可用φ10PVC管(或打通竹管)按泄水孔排水坡度砌于墙中,也可直接留置10cm×15cm矩形孔。墙背泄水孔的进水侧设置反滤层,厚度不小于0.3米,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设粘土隔水层,粘土隔水层以人工进行夯实、整平。

1.4回填土、勾缝:上、下挡需回填土部分随砌随填。在小型打夯机具可操作部位以蛙式打夯机压实,其余部分人工夯实并达到压实度要求,墙身砌筑完成即可勾缝,采用M10砂浆勾平缝,力求美观自然。

2.1建筑物施工顺序:

建筑物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基础砌砖→回填土→柱砼→梁板砼→填充砖墙→室内外装修→室外工程→交付。

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砼运输车。钢筋在预制厂集中制作,运至现场绑扎成型;土方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土方回填采用人工分层回填,人工分层夯实。

根据甲方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高程点对工程进行引测。先用经纬仪进行直线定向,并沿直线方向按整尺设置传距桩(在木桩上划“+”字线,钉一小钉子)一次引测到建筑物和构筑物处。

轴转角法定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中央“+字线”并延伸“+字线”,建筑物和构筑物外各设二个点(后视距离必须大于前视距离)。

其它各点采用解析法:即用“中心”坐标点推算出主轴线上的各点,设“龙门桩”或“独立桩”在放出基础(+字线)中心线。以往返丈量测距一次为一测回,水平钢尺精度,一般以二个测绘以上的参数距离之比为1/50000以上。

每次放线必须复测,按一定的顺序、方法、用同一把钢尺进行测距放线,精度要求高的采用经纬仪测距仪进行放线。

根据测量控制网或给定的标高进行“倒尺”引测。视距50—80米为一段,设标高。

采用人工开挖基坑,管沟采用人工开挖,人工清槽。基坑开挖时应先去除腐植土和脏土,要严格控制基底标高,避免超挖,挖土方按规范规定进行放坡和加护坡(如需加护坡现场编制护坡方案),坑底开挖深度误差控制在±20mm范围内。每挖1米左右应检查边线和边坡,随时纠正偏差。挖出的土运送到甲方指定的地点。

在厂区内建立钢筋加工棚和钢筋堆放场,钢筋按不同规格和品种分类堆放并标识清楚。钢筋用枕木垫高、不得接触地面。钢筋采用集中下料加工好后运到施工部位绑扎成型。水平钢筋大于等于Ф14时接长采用焊接或机械接头,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浮锈、油污、泥土等。钢筋绑扎完成后,我方书面通知甲方,联合进行验筋检查。

基础钢筋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的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可每点相隔交错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要成八字型,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梁、‘板、柱的钢筋在预制场加工,运至现场绑扎成型,负弯矩钢筋的位置一定要正确,当受拉钢筋大于等于Ф14时应采用焊接或机械接头,不应采用绑扎接头。主、次梁的钢筋在梁底支好后开始绑钢筋,待梁筋绑好后方可支模。梁的受拉筋接头位置要避开最大弯矩处,接头应互相错开。纵向受力筋下部为双排时,钢筋之间应垫直径25mm的短钢筋,梁、板、柱的钢筋保护层采用成品垫块。混凝土板双层配筋时,为保证钢筋网片位置,在纵横向钢筋交叉点架设马凳,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须搭设操作平台,在平台上操作,不得踏踩钢筋。

框架柱钢筋绑扎时,采取斜撑顶位保证骨架位置垂直准确。梁、柱节点,钢筋提前安排好穿插排列的方式,确保钢筋位置准确。节点处箍筋绑扎采取先全部套在柱主筋上,待梁上、下主筋穿就位后,按规定的间距分别绑扎。柱主筋采用焊定位支铁的方式确保其断面及钢筋位置的正确。

模板拆除:砼模板拆除,现浇结构模板拆除时,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基础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底模在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

模板排列过程中,必须做到模板间拼接严密,在砼浇筑时做到不漏浆,所有模板与砼接触面涂刷隔离剂。

预埋铁件、地脚螺栓埋入要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对于预埋地脚螺栓较多的圆形设备基础,采用钢板制作的螺栓定位盘进行螺栓相对位置的找正,螺栓下部用钢筋或型钢把螺栓焊成一个完整的刚体,确保其埋设位置的正确和精度要求。

砼采用现场集中搅拌,并按规定制作试块。砼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撑、钢筋等进行细致检查,并作自检和工序交接记录,设备基础、地坪浇筑前应进行各个专业综合检查和会签。自检合格后,报经甲方或监理会签同意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砼运至浇筑地点,不得出现离析现象,否则浇筑前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砼浇筑时要均匀振捣,不得漏捣,振捣棒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在砼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预埋螺栓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成型后的砼结构应采用覆盖养护,养护设专人进行,对强光照射,干燥及刮风、过热过冷及下雨等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以确保砼结构的成型质量,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砼应分段分层连续浇筑,如必须间歇应不超过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如间歇超过规定时应留施工缝,并应在砼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才允许继续浇筑。雨天施工必须采取保证砼质量的措施。在施工现场建立砼试块标准养护室,按照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对砼进行养护。

基础施工完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回填。

操作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试排列砌块→砂浆搅拌→砌筑→砌体养护。

砌筑工程施工前,需要做好样板墙施工,征得甲方同意后,方可以进行砌筑工程施工。砌筑工作开始前应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放出墙身中心线和边线,浇水湿润,做好布砖和立皮数杆工作,避免不规则砌筑。

a.砌筑采用“满灰挤浆法”,必须采用双面挂线,砌筑时应横平竖直,上下皮砌块要求对孔错缝搭砌,灰缝应均匀饱满、粘结牢固,垂直、平整度符合质量标准,接搓及拉接筋按规范要求留置。

b.砖墙上的预埋件及孔洞,应在砌筑时预留不准后凿。

c.砌筑所用的砂浆均采用机械搅拌,砂浆搅拌应随用随拌。

d.砌块水平运输采用手推车、机械翻斗车,砂浆水平运输采用手推车运输。

屋面施工程序:施工准备→砼基层处理→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卷材→保护层。

a.基层清理:将基层表面水泥砂浆凸起部位修平,将表面所有杂物、尘土和积水全部清理干净,并保持清洁干燥。

b.抹找平层:冲筋、刮杠、找平、,木抹子找平厚度20,赶光压实,分格6*3米,格缝宽度20,找平应进行充分养生,不得有空鼓、起砂、脱皮现象。

c.防水卷材施工:当找平清洁干燥后,涂刷基层处理剂,采用滚刷进行均匀滚涂。铺贴防水卷材前弹出基准线,铺贴时卷材要成自然松弛状态,排除下面空气,滚压粘贴牢固,相邻两块卷材搭接宽度为100mm,上下两短边搭接接缝应错开至少30cm。

铺贴顺序:先节点后大面积施工,先低处后高处,先远处后近处的原则,应使每层防水卷材按顺水接茬。

2.3.9顶棚及内墙抹灰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拉通线、吊垂直、做灰饼→洒水湿润→墙面冲筋→调整、修补、塞抹预埋箱、盒、槽、洞等→做护角抹窗台→抹底灰→抹罩面灰

a、抹灰前,砼表面应凿毛,清理干净并刷素浆一道,随抹随刷。

b、抹灰用砂应过筛,不得含有杂物。

c、每一抹灰层应待前一层凝结后进行。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找标高→贴饼冲筋→铺设砂浆面层→搓平→压光→养护

2.3.11室内外涂料

外墙涂刷涂料时应从上到下,分段分步进行涂饰,分段分片的部位应选择在门、窗、拐角、水落管等处。内墙涂刷时,应在顶棚涂刷完毕后进行,由上而下分段涂刷。涂刷时,其涂刷方向和行程长度应均匀一致。如涂料干燥快,应勤沾短刷,接茬最好在分格缝处。涂刷层次不少于两次。

2.3.12脚手架工程

脚手架搭设采用木质铺板的钢管脚手架

a.室内装修采用满堂脚手架,脚手架立杆的纵横间距为1米。满堂脚手架搭设时,其底部及顶部需加垫条形木板,以保证整体性。

b.外墙装修采用双排脚手架,脚手架搭设时立杆纵向间距1.5m,横向间距1.2m,靠墙立杆距墙体间不大于300。架子大横杆间距1.2m,小横杆间距2m,且在脚手架的端部设小横杆。

c.脚手架搭设时,地面做好排水设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d.脚手架拆除时,严格按照公司的安全要求操作,拆除时扣件、钢管用绳子系住下顺,严禁在高空往下抛掷。

从防腐厂家领取材料时,应对管材的材料原质量和管材的防腐质量由供应、质检人员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者不得运至施工现场。验收、运输交接时应办理工序交接手续。

在管端1m处应有标记,标明钢管的规格、材质、等级、生产厂名称、执行标准;外涂层的类型、等级、防腐管编号、检验员代号、涂装厂名称、生产日期、执行标准。

4.1.3冷、热弯管外观不得有裂纹、皱折,椭圆度不得大于2%,外防腐不得脱层等损伤,焊缝不得分布于内外侧。

4.2.1根据图纸及现场交桩情况,用全站仪依据沿线的水准点和坐标网,放出管道中心线及作业边界线,打出百米中间桩及拐点桩,并在施工作业面边界线上撒出白灰线。

4.2.2根据业主和监理要求对拐点桩作出现场修改的,应重新测量。

4.3.1集散点的选择

根据对管道地形地貌勘测情况,确定沿各集散点,选择点场地用机械或人在交通便利、靠近施工作业线的地段,集散工进行平整,摆好软土(袋)或道木。

4.3.2管材的运输(防腐厂至集散点)

4.3.2.1管材在防腐厂进行外防腐后运到各集散点。装车使用专用吊装索具。

4.3.2.2管材装车不应超高、超宽。每层之间铺垫胶皮。封车用的绳索采用带胶皮外套的钢丝绳。绳索与管材之间应垫上胶皮保护层。

4.3.2.3特别要保护好防腐绝缘层和管端,严禁摔、碰、撬等损伤绝缘层的操作。

4.3.3管材的运输(集散点至作业点)

管材从集散点运至各作业点,采用吊车、挖掘机及人力进行布管。

对滩涂地段的布管,制做3m*6m的爬犁,在爬犁上铺设1—2cm的橡胶板,做到轻吊轻放,防止防腐层损伤,采用5吨卷扬机牵引,挖掘机及人力配合进行布管。

对于特殊(山坡、河流、水塘等)地段,采用大型吊车吊管、挖掘机吊管及人工抬运的办法进行布管。

对于不便通行的地段,必要时修筑临时施工便道,便道应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4.4.1布管前,应根据管道施工占地宽度采用机械和人工将占地范围内的杂草、树木石块等清除干净。其沟、坎、陡坡等应予以平整,确保施工机具通行。

4.4.2布管离沟边缘间距应大于0.5m,有条件的地段可用机械布管,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布管工作顺利进行。布管时相邻管口要错开一个管径,并成锯齿形。

4.4.3管子应放在沙袋或软土包上,高度在0.4m左右,布管时应按图纸及现场测量放线要求布管,大开挖、穿越部位的管子布置在预制便于施工的一侧。

4.4.4布管前,应根据测量管口周长、直径、以便匹配。

4.5.1管道组对前,仔细检查管子是否有变形,变形超标及有其他严重缺陷的管子应更换,并做好标记,以免重复使用。

4.5.2管道组对前,应将钢管内的脏物清理干净,管内不得有石头、泥土、棍棒、废铁等杂物,焊接的管段下班前应用临时盲板封堵,以防脏物进入管内。

4.5.3管道的切割采用气割加工方法,气割后必须除去坡口内外表面的氧化皮,并进行打磨。

4.5.5钢管组装前,应将管端20mm内的污油、铁锈、熔渣等清除干净。钢管组装时直缝错开间距不得小于100mmm弧长。

4.5.6组装时,应避免强力对口且应保护钢管绝缘层。

4.5.7管道组对使用外对口器,焊点应均匀,根部焊接达到周长的50%时,才能撤离外对口器。

4.5.8管道敷设变方向时,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测量情况准确使用弹性敷设,冷弯弯头及热弯弯头。

4.5.9管段采取沟上组对焊接,长距离组对有困难以及特殊地段,可采取沟下组对焊接。

焊接前将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及焊接操作规程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

施焊的焊工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考试,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的持证焊工经上岗考试合格,方可进行上岗施焊。

焊前应进行认真仔细的技术交底。

4.6.2.1管道焊接采用手工电弧下向焊工艺,焊条选用原则:打底焊用AWSE6010¢3.2mm、填充焊用AWSE7010¢3.2mm,盖面用AWSE7010¢4.0mm。

4.6.2.3管工组对完焊口时应及时写上管号及焊口号,焊工焊完焊口时应及时写上焊工号。

4.6.2.4若出现雨、雪天,风速大于8m/s,或空气湿度大于90%,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6.2.5采用两人对称施焊,具体分为根焊、热填充焊和盖面焊。根焊完毕,立即对根焊表面进行打磨清理,填充焊后盖面焊按流水作业要求相继跟随。每遍应连续焊完,每个焊口宜一次焊完。环境温度在0℃以上可不预热,直接进行现场焊接。0℃以下时,应进行100℃左右的预热;

4.6.2.6焊接过程中,层与层间焊接接头应错开20—30mm,根焊与热焊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5min,其它层间间隔尽可能缩短,层间尤其是根焊后须进行认真清理;

4.6.2.7施焊时不得在管子表面引弧或擦弧;

4.6.2.8焊接完成后,应将焊缝及两侧的熔渣和飞溅及时清理干净。焊口检验合格后,在接管下游离焊缝1000mm处,标上焊工号及焊缝号,并做焊接记录。

4.6.2.9每天下班前应将焊完的管端口做好临时封堵,以防污物或地下水进入管内。

经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及时通知焊工本人进行修补;

经射线拍片不合格的焊缝应进行返修,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二次,经两次返修不合格的焊缝应将焊口割开重焊。

返修工艺由焊接工程师制定,部位由无损检测人员确定,质检员指定焊工并监督返修。

管沟开挖前应向操作人员作好该沟断面,堆放位置,地下隐蔽工程分布情况及施工技术要求等交底工作。并应指定专人配合。

管沟开挖前,利用业主提供的地下障碍物清单,重新用超声波物探仪确认障碍物位置,并作出标识。

管沟开挖前,应将控制桩移到堆土一侧的占地边界以内,靠边界线0.5m左右,堆土时不得将控制桩埋掉。

农田挖沟时熟土单独堆放,并靠近占地边缘,然后再将生土堆放在熟土里侧,对于地势平坦的地段,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修坡清底,沿沟底左侧纵向布置一条排水沟,根据开挖后的实际情况,布置排水泵。对于有障碍物的地方先用人工挖沟,待情况名了后再改用挖掘机开挖。

管沟开挖时,对易塌方、滑坡、过障碍物(浅水塘、电缆、小河流)地段采取打钢桩加固,钢桩间距1米,钢桩深入沟底1米,用竹排或钢管固定,并视情况加压土袋。

4.7.2开挖管沟当中遇到地下构筑物及其它障碍设施时,应与其它主管单位协商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派人到现场监督。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和临时工程不得影响任何公共设施,包括管道、排水沟、电缆、通道,也不得使任何地上地下的结构物失稳。

4.7.3所有的沟槽的边坡一开始就要确保安全,以防地面沉陷,或影响附近的地面和构筑物,为安全起见,视情况加支撑。

4.7.4在拐点及施工要求扩大处应加宽、加深管沟。

4.7.5开挖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在大开挖、通道、陡坡等处加设围栏。

4.7.6管沟挖完,经测量自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整,并作好竣工测量和记录,合格后办理交接。

4.7.7施工场地周围的公用设施如排水管、水渠、架空供电线杆等应进行保护或修复。

4.8.1管线下沟前,应对管沟尺寸进行检查,做好管沟的清理、检查、验收、管道防腐层的检测工作。

4.8.2管线下沟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施工机具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针对地理特点,采用吊车、挖掘机、自制支架等起吊下沟。

4.8.3禁止将管子滚进沟槽就位,用宽尼龙带吊管下沟,着力处不得少于两处,起吊高度以1米为宜,轻放到沟底,严禁损伤防腐层。

4.8.4管子下沟后,对防腐层进行检测,并测量管顶标高,对积水、管道悬空处进行有效处理。

4.8.5管道回填前,与业主代表及监理共同对管道进行检查,合格后填写会签记录。

4.8.6管道防腐绝缘层应检查,发现碰伤擦伤处应立即修补,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回填完成后,应将临时堆场,临时道路恢复到开工以前原状.

4.12.1碰死口的地方需挖操作坑,因为施工时间相对较长,需保证坑的质量,对易塌方、滑坡地段应采取加固措施。

4.12.2施工前应抽干坑内积水、清理杂物GRC 轻质隔墙板施工工艺,防止水和杂物进入管道内。

4.12.3碰死口时由于受当地条件的限制,组对时需对管口进行修磨,应防止管子切片及对口杂物遗留在干净的管道内。

4.12.4对口时应避免强力对口,避免管道受预应力作用,使用对口器时不能用力过大,避免影响组对质量和造成伤人事故。

4.12.5由于焊缝间隙过大,无法改变,可采用加短节的办法,短节长度应大于1.5m,以保证组焊的各项技术指标。

4.12.6为保证管线质量,死口应进行100%超声波检测再加100%无损RT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防腐补口。

DLT1228-2013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运行规程4.12.7补口固化干燥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