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设备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车间设备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62.3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车间设备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

本工程为山东泰山轮胎有限公司巨胎车间方圆达185"全钢硫化机基础,位于车间巨胎车间内,紧靠原有硫化机基础。该基础平面尺寸15200×9000,深度3650mm,局部7050mm。

1.1混凝土工程:垫层为C15混凝土,基础及墙壁为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钢筋除箍筋和拉筋为一级外,其余均为二级钢。

1.2砌体工程:分240厚砖模和370厚挡墙,均为M7.5水泥砂浆砌MU10机制砖。

1.3抹灰工程:原混凝土墙体及基础内壁抹1:2水泥砂浆美城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砖模内侧均抹防水砂浆2遍。

1.4灌浆工程:一次灌浆料为UGM灌浆料,二次灌浆为C35细石混凝土。

根据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参观情况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作如下分析:

2.1工程环境:本工程位于车间内,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既不能影响车间生产,又要保证施工安全有序进行,对于合理现场布置及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

2.2基坑挖方:临近车间基础与设备基础,开挖深度较大,不易进行放坡施工及周边土的挠度,须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开挖。

2.3本工程工期紧,如何保证工期是施工组织管理的重点,在施工中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工序、人力、机械、物资、资金,确保在建设单位要求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2.4本工程位于工程车间内,又要车间操作机械交叉作业,对于工程安全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施工组织与施工部署

我公司在仔细研究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其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以往施工同类工程的管理经验。选派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有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高效地组装和优化企业及社会各生产要素,实现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对业主的各项承诺。

2.1开工前须具备的资料:

2.1.1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1.2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2.1.3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

2.1.4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水准点及平面布置图;

2.1.5主要原材料的质保书及复检、试验报告;

2.1.6混凝土配合比;

2.1.7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签署同意的开工报告。

2.2.1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工作;

2.2.2做好测量控制点、水准点及桩位的复核、放样工作,并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检查认可,边坡开挖轴线定位点及水准点设置在不受临时设施及机械运行影响的地方,做到牢固可靠;

2.2.3根据施工要求做好施工临时设施的搭建工作,包括仓库、质检、施工现场办公用房,宿舍等;

2.2.4组织设备、机具进场,并布置好施工场地;

2.2.5检查有关资料是否齐全,并组织有关人员对各项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问题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予以修改和补充。向班组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阐明本工程的重要性、质量保证措施、施工以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注意事项;

2.2.6根据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求在开工前提供施工组织设计等有关资料;

2.2.7各项工作基本就绪,提交开工报告,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批

2.2.8开工前材料、人员、机具需准备齐全。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本着先清理、后准备、先组织、后施工、先支护、后开挖、的总原则,充分利用本工程作业面大的特点,合理划分流水施工段,进行穿插流水作业,确保各分部工程按总进度计划完成。

灌浆料呆设备安装后方可进行。

现场四通一平→测放开挖上口线→土方按要求分步开挖→坑底找平修整边坡放坡及防护→钎探、验槽→地基处理→基础垫层→较深处底板施工→基础底板及较深处墙壁施工→砖模施工→墙壁施工→墙壁抹灰→回填土→竣工清理

该工程质量目标必须为“合格”。为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加强管理,采取措施,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4.1将车间排水沟钢盖板人工倒运到甲方指定位置,并将排水沟处截断处用120后砖墙砌筑封堵。

4.2人工用切割机将挖槽位置地面混凝土地面进行切割,防止机械对邻近地面的破坏。

4.3为便于现场安全操作及车间生产,用钢管搭设不低于1.5米的防护围墙,围墙用密目网维护。

三、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为确保建筑平面正确性的轴线位置,本工程平面控制拟采用经纬仪布设成多个“十”字型控制网,采用平面直角法进行定位测量放线。控制网测设前应对中,四轴线误差进行检查,校核放线定位图。采用上述方法定好每个轴线交点。

2.1提高放线精度,对于钢尺量距过程中拉力的影响除采用标准钢尺,量距应采用同等拉力的方式。

2.2模板支设时除严格按照几何尺寸要求外,还应注意垂直度的校正,保证其测量精度。本工程采用外拉法和内控法来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度。

2.3工程施工到±0.000结构层上时在角柱侧面弹出轴线作为垂直度控制线,该控制线必须准确,且严格加以保护,用油漆加以标注。

本工程位于车间内,无较大操作面,四周场地狭小,无法堆积土方,我项目部拟采用一台反铲挖掘机、2台土方运输汽车,随挖随走。开挖由西向东进行,开挖前在周边设置4个水平控制点,随时控制开挖深度,避免超挖,破坏持力层。开挖时,在基坑东侧设1:1.5坡道,供汽车与人员上下使用。由于北侧紧邻车间基础,在开挖前,设置立钢管,用钢筋拉结。

1.2设备基础施工遵循先深后浅原则,先用大挖掘机挖至3.65米处,7.05米处采用小挖掘机。挖出土方均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1.3土方开挖时,表面留200mm左右改为人工清理基底;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基坑两侧放坡,留500mm宽工作面。

1.4土方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基底标高,严禁超挖。开挖好的基槽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验槽,合格后立即进行垫层施工。

1.5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若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结构持力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由设计中心向两边拉尺量

2.1设备基础底要求清除杂填土后,用3:7灰土回填分层碾压:压实系数≥0.94。

2.2回填施工开始时必须在混凝土或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防止建筑物倾复。

2.3回填应分层分段,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两倍,上下错缝距离不少于1.0m。

2.4本工程中设备基础部分采用人工填土,每层厚度为150mm,采用打夯机打夯“一夯压半夯,夯排三次”。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用8t汽车吊吊至浇筑地点。垫层可用运输车直接倒运至浇筑地点。

2.1本工程选用15厚的九层胶合板作为设备基础的模板;龙骨背枋采用50*100mm规格方木,对拉螺栓采用Ф12螺栓。结构特殊的部位应采用木模配制,必要时可采取放样制作,以保证模板制作准确。支撑结构采用Φ48×3.5脚手钢管。

2.2设备基础预留孔模板采用2.5cm厚木板制作木盒,并以井字形钢管架固定,砼浇筑完毕后拆除。或采用快易收口网模板,制作成预留孔型式,浇筑砼后不必拆除。

2.3圆形设备基础采用木条模板拼装,支撑使用Ф48×3.5钢管支撑系统,环形钢筋捆绑。

2.4安装模板前先复查垫层中心线位置,弹出环形基础边线,按基础边线拼装侧模板。支模采取先支内模板,绑完钢筋后再支设外模板。内模支设好后应根据设备基础中心线校核模板的椭圆度并固定牢固。

3.1钢筋进场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及复试报告。钢筋集中下料加工,现场人工绑扎。其制作绑扎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3.2钢筋在使用前表面应清除干净,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和铁锈,带有颗粒状及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3.3绑扎的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及搭接、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浇筑砼前固定好保护层垫块。

3.4设备基础的钢筋网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牢,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扎。有180弯钩的钢筋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向下。

对高度≥500mm设备基础,上铁绑扎时应放置钢筋马櫈来保证上铁的位置和上铁中间部下悬,钢筋马櫈采用Φ16钢筋加工至几字形,高度为设备基础高减去上保护层和上铁钢筋直径,间距不大于600mm,且呈梅花形布置,详见附图。

3.5钢筋安装绑扎完后,要会同监理及甲方代表及有关部门办理好隐蔽验收,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砼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现场钢筋的修正工作。

4.1基础施工前仔细核对图纸,绘出预埋件安装图,预埋件安装前,应对钢板及锚固钢筋的规格、数量、尺寸和焊接质量进行检查。

4.2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土建施工时设备基础预埋钢板标高容易发生偏差,造成后期设备安装时需加设垫铁或其他技术处理,为确保预埋钢板标高位置正确,砼浇筑前应安排专人对预埋件统一检查,保证预埋钢板的安装精度,同时,应将预埋件采取加钢筋支腿的方法固定,按照板顶标高焊牢,确保浇捣砼时不移位。对于大于300mm×300mm的埋件增设振捣孔,保证埋件处的混凝土浇筑密实、不空鼓。

4.3基础侧面埋件采用将预埋件用钢钉钉在木模板上的方法或用M8螺丝将埋件固定在模板上拧紧,如果模板强度不够,采用50mm见方竹胶合板片中间打孔做垫片,减少模板变形。封模后检查螺丝模板外漏长度以确保每一块埋件与模板紧贴。

4.4带角铁埋件的模板封模时,先封带企口的相对两块模板,并检查埋件与模板企口边齐平后方可再封其他两面模板。

预留孔洞采用木模配制成定型模板,制作时略成喇叭形,上口略大于下口,模板高于基础顶面~200mm。木盒子上口与加固模板的木方用钉子钉牢,下口用钢筋与对拉螺栓焊接来固定。当预留孔洞较深时,可在模板顶部四面钻孔穿φ6钢筋,以利预留孔洞模板顺利拔出。混凝土浇筑完毕,应派专人负责在砼初凝后、终凝前拔出预留孔洞模板,保证砼不塌孔、无裂纹。

设备基础等结构比较复杂,预埋件、预留洞等很多,在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核对图纸,并进行专业间会审,避免出现漏埋、错埋现象,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6.1现场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站必须出具产品合格证及运输单。

6.2砼施工前对模板、钢筋进行全面检查合格,评定隐蔽资料齐全。对垫层按设计标高和轴线进行校正,并清除淤泥和杂物。

6.3各种原材料均有材质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单。测定砂石含水率,确定扣除砂石含水量后的混凝土拌合用水量。

6.4砼配合比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设计,现场不得随意更改。

6.5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软管布料。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棒应插入下层砼50mm,以消除上下层接缝。

6.6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覆盖并浇水养护,基础侧面拆模后可立即回填土。

6.7设备基础施工完毕后应重新放线,作为设备安装的依据;交付安装时应与设备安装单位办理中间交接,同时提供基础定位测量记录和混凝土强度报告等有关资料。

待设备安装完毕后,将基础表面清理并冲洗干净,然后按照设计要求用无收缩高强灌浆料进行灌浆。

7.1.1需要灌浆的部位压缩机、各类泵及一般设备基础。

7.1.2灌浆前必须有安装队、业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发的设备基础灌浆通知单。

7.2.1清理干净所需灌浆的区域,对较深的预埋螺栓孔应用空压机吹扫,然后用清水冲洗,除去灌浆区混凝土表面的油脂,将混凝土表面凿毛。

7.2.2支模要牢固、美观、可靠、不漏浆,并留有排气孔。灌浆前24小时清水浸泡,达到灌时不再吸水的要求。

7.2.3在灌浆开始前,把浮水清除干净,使混凝土表面成湿饱和状态。

7.2.4二次灌浆应在隐蔽工程检查、设备最终找平和找正后的24小时内进行。

7.3.1压力灌浆泵、搅拌和运输工具,浇筑、捣实工具、量具。

7.4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准备):

7.4.1对于细石混凝土灌浆的部位,砂石、水泥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4.2对于采用灌浆料的部位,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及相关规范要求。

7.5.1熟悉图纸和《作业指导书》,明确灌浆材料的种类和技术要求,由试验室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试验,选定符合要求的配合比,成立专职灌浆小组,由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专门从事本工程的灌浆操作。

7.5.2对于常规施工,灌浆应使用比基础混凝土高一个标号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灌。

7.5.3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基础,灌浆材料和表面修整作业应根据图纸和技术文件中规定的要求进行。在二次灌浆的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前,严禁坚固螺栓或移动设备。

7.6.1对一个独立的灌浆部位作业应连续进行,材料、工具、人力准备充分,技术员、质检员、试验员必须坚守岗位指导作业。灌浆材料配合比按重量比配制,搅拌机搅拌,开始灌浆后应连续作业直至灌完。

7.6.2灌浆时对于平面部位应始终由一边灌注,直到另一边溢出,灌螺栓孔时应用专用的锥形筒,另一端用胶管连接,直接送至螺栓孔底部,对于各类设备台板底部灌满后应用锤去检验是否有孔洞或漏浆部位。灌浆振捣用小直径振动棒。

7.6.3灌浆完成后,应将表面压平压光,并用湿草袋覆盖,洒水养护7天。

7.7.1灌浆材料的配合比,应由试验室根据所需材料做好试配,确定最佳配合比,对于加水直接拌合的灌浆材料其加水量应根据设计强度和施工流动性由试验室确定。流动性试验合格后取样做100mm立方体试块3组,一组用于7天强度,一组用于28天试压,另一组备用,均须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

7.7.2现场灌浆材料凝固后,应检查是否有孔洞,发现有孔洞时,应按不合格程序处理。应做好施工记录资料,包括:灌浆部位、日期、水温、材料配合比、搅拌后浆温、流动性的试验,试验员、技术员、质安员均应签字,作为交工资料。

7.7.3二次灌浆工作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SH3510-2000的有关要求进行。

8.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8.1混凝土设备基础允许偏差

用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用水准仪或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8.2如果施工中有不合格的分项工程,将重新返工处理。

8.3以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为准则,进行对本工程检查验收。

8.4严格“三检一评”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8.5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计划预控书。

8.6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保证施工中的质量。

M7.5水泥砂浆砌筑MU10机砖。

(1)工艺流程:弹线→抄平→排砖→盘角→挂线→砌筑。

(2)砌筑前,操作者必须熟悉工程各部位位置、尺寸。

(3)砌体组砌方法要正确。撂底摆砖防止游丁走缝,并用线坠、鱼尾板、水平尺找平找直,每皮砖高度必须与皮数杆相吻合,然后挂线砌筑,砌墙全部要双面挂线。

(4)每班按规范、标准规定留置足够试块,以备试验。

砌筑前应仔细熟悉建筑、结构图和说明表,如果有影响到砌体的承重能力的情况,应及时与设计人员研究处理,在砌筑墙之前,应核对放线尺寸和部位所用材料种类,而后沿长度方向按门窗洞口等位置进行依次排砌,使墙体合理的组砌,砌块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砌体应上、下错缝,两层砌块内外应有搭接。砌筑前,砌块一般应浇水湿润,并不得有不均或过度现象,砌体的水平及竖向灰缝一般为10mm±2mm,砂浆应铺满,水平缝的砂浆饱满程度不得小于80%,砌块的底部至少砌200mm高实心砖。砂浆应随拌随用,搅拌后的砂浆必须在3小时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对砌体的表面平整、垂直、灰缝砂浆饱满程度质量要求,应随时检查、校正,并每楼层校核砌体的轴线和标高,当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时可在楼面予以校正。砌体的允许偏差有如下规定:要求砌体的标高要小于+10以内;对设计轴线位移偏差不大于10mm;墙顶面的标高要小于±15mm;墙壁垂直方向偏差不大于5mm;水平缝平直在10m范围内须小于10mm;水平平整(用2m直尺检查)不得大于8mm。

对于砌筑的砖模要预留模板的对拉螺栓孔,以利于模板的加固。

1.1工艺流程:清理基层→墙面浇水湿润→贴灰饼→做水泥护角→墙面冲筋→抹底灰→面层。

1.2操作时首先清理好基层,对于混凝土墙要进行甩水泥浆,并提前一天浇水湿润,抹灰砂浆要随抹随用,材料要合格,配比要正确,各抹灰层与基层之间粘结牢固,无脱皮、空鼓、爆皮和裂缝等缺陷;表面光洁,无明显抹纹,阴阳角垂直方正,门窗框四周分层嵌填密实。

1.3抹灰前应把基层清理干净,表面凹凸太多的部位要进行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补齐,表面太光的要剔毛,或用1:1水泥浆掺水重10%1093胶薄抹一层,表面的砂浆污垢应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墙面的脚手架孔洞堵塞严密,安装的墙洞和楼板洞必须用1:3水泥砂浆(加UEA膨胀剂)堵严。

1.4抹灰前必须先找好规矩,即四角规方,横线找平、主线吊直、弹出准线和墙裙、踢脚板线,再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平整垂直程度,大致决定抹灰厚度,再在墙的上角各做一个标准灰饼,然后根据这两个灰饼在墙的下角再做两个标准灰饼,在上下灰饼之间抹上宽约10cm的砂浆冲筋,用木杠刮平,厚度与灰饼相平,待稍干后可进行底层抹灰,室内的所有阳角均用1:2水泥砂浆做10cm宽2m高护角,抹灰前,应先刮素水泥浆一道,第二道罩面灰应在底灰七至八成平时进行。

1.5抹灰前按墙面上已弹的基准线,分别在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冲筋,刷掺10%水重的1093胶水泥浆一道,紧跟抹1:3水泥砂浆,每层厚7mm分层分遍与所冲筋抹平,刮杆刮平,木抹子搓毛,面层砂浆施工前,按图示尺寸弹分格线,粘分格条滴水槽,抹面层砂浆时采用1:2.5水泥砂浆先薄薄刮一层灰,使其与底子灰抓牢,紧跟抹第二道,与分格条抹平,用刮杠刮平,木抹子搓平.

四、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本公司按照ISO9001:2000标准一切,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建立实施并保持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活动,持续改进公司质量管理体系(QMS)的有效性。

实施名牌战略,雕筑精品工程

强化科技管理,提高企业信誉

为贯彻实施上述方针公司五年内必须实现如下目标:

塑造公司良好的顾客满意形象。

建立多种经营的生产模式,提高企业的科技及经营水平,成为具有市场较强竞争力的本地区知名企业。

2、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本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按我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进行操作,加强项目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工作程序,提高工程质量,从而达到交付满意工程的目的。

广泛宣传教育,培养创优意识,重点突出质量,进度服从质量。严格“检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从下工序”的“三工序”管理。

标准化管理:对质量通病,要明确质量要求和措施,我们拟主要控制下列工艺标准:钢筋制作安装、砼浇注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要定材料、定工序、定样板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按现行的符合IS09001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工地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项目管理,并成立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责。

项目部总质量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地方有关部门的规定。贯彻执行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和有关程序文件。贯彻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办法、规定。

项目经理质量职责:组织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机构,负责项目部质量体系的运行和完善,明确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项目内部各种责任制;负责对承包的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目标进行有效控制,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履行承包合同;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实施及修改工作;组织制定项目其他各项规划、计划。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安全、工期及现场文明施工等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合理配置并组织落实项目的各种资源,按质量体系要求组织项目的施工生产活动;协调项目经理部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发放至有关部门和人员;确定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工程,并编制质量控制要点;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并逐级交底至作业班组;负责工程技术洽商,处理设计变更有关事宜,负责工程的技术复核工作,参与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处理,参与制定纠正措施;负责制定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编制技术处理方案,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负责监督、检查单位工程试验计划的编制和实施;负责项目竣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及统计技术的选用。

质量检查员质量职责: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规范,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巡回检查,随时掌握工程质量的情况,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有现场处理权,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并做好施工检查质量记录,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监督整改,对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报告工程负责人,参加制定处理方案,并验正方案的实施效果,行使现场质量处罚权。负责施工过程的质量标识和可追溯性;负责本项目的质量检查工作,参与分部工程和竣工工程质量检查工作。

施工工长质量职责:施工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督促其整改。施工工长也是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材料员质量职责:负责项目部材料管理,根据预算提供的材料计划,实施采购,确定合格物资供应商,对采购物资厂家进行考察评价;负责对顾客提供产品的监督管理,办理相关手续;对进场物资验收(包括顾客提供的产品,进行监督管理,检查现场材料的标识情况;对现场施工设备使用进行监督管理,满足生产要求对原材料、半成品中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处置;对施工现场材料的搬运、贮存进行管理;负责计量器具的管理,定期检定。

5.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控制管理

树立全员质量意识,使质量方针“科学、优质、高效、信誉”成为全体施工人员的自觉行为。

项目质量员对各个工序实施检验控制(自检、交接检、专检、月考核、分部分项工程检查评定、竣工验收等级评定等)。

技术负责人负责图纸会审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召集有关人员处理技术问题,重大技术问题上报公司质量管理处,研究确定处理方案。

技术员在施工前对各专业班组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班组长接到技术交底后再向施工人员逐级交底。工长、质量员在施工中检查执行情况。

施工人员严格按图纸、技术交底和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做好自检记录。

技术负责人和专职质检员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确定对策措施,编制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落实到各专业施工队。

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进行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和施工方法。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审定书及运用范围。检查现场的测量标准,建筑物的定位线及高程水准点等。

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做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接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

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

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而擅自封闭,掩盖或使用无合格证材料,或擅自变更替换工程材料等,技术负责人有权向项目经理建议下达停工令。

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按规定的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并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编目、建档。在保修阶段,对本工程进行维修。

项目部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阶段性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等控制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人、财、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置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轮流作息时间,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工期抓上去。

施工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发放图纸后,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同时,根据实际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中予以改进。

施工工长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前提下,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作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难点、特殊点更应落实到班组每一个人,而且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里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

在本工程施工中将采用二级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

第一次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经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对本工程的施工流程、进度安排、质量要求以及主要施工工艺等向项目全体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工长、质检人员进行交底。第二级为施工工长向班组进行分项专业工种的技术交底。

在本工程中,将对以下的技术保证进行重点控制:施工前各种大样图;原材料的质量证明、合格证、复试报告;各种试验分析报告;基准线、控制轴线、高程标高的控制;沉降观测;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混凝土、砂浆强度报告。

J20J230 农村住宅标准设计图 集 冀南分册(DBJT 02-183-2020).pdf施工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故从施工操作人员的素质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均要严格的要求,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的同时,加强管理,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首先,对每个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每个进场的劳动力进行考核,同时,在施工中进行考察,对不合格的人员坚决退场,以保证操作者本身具有合格的技术素质。

HY∕T 256-2018标准下载其次,加强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自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

再次,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工长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进行质量标准的测试,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部位,要求操作者整改。

最后,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前有交底,工程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