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镇至北川新县城污水管道工程深基坑施工方案

安昌镇至北川新县城污水管道工程深基坑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89.9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安昌镇至北川新县城污水管道工程深基坑施工方案

安昌镇至北川新县城污水管道工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周围环境条件

第二章.场内工程地质条件

第四章.基坑及围护设计概况

GB/T 4490-2021 织物芯输送带 宽度和长度.pdf第六章.主要施工分项施工方法

第九章.基坑支护应急措施

第十一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周围环境条件

本项目位于安昌镇至北川新县城北侧山坡坡脚处,现北川新县城公路基本形成,交通相对较为便利。主要有D600HDPE双壁波纹管4550m,支管采用D300-D400HDPE双壁波纹管,及DN800Ⅲ钢承口钢筋砼管135m;Φ1000钢筋混凝土、防盗铸铁井盖污水检查井93座,Φ1250钢筋混凝土、防盗铸铁井盖污水检查井14座。

本项目位于位于安昌镇至北川新县城北侧山坡坡脚处,现北川新县城公路基本形成,交通相对较为便利。

第二章场内工程地质条件

1.场内基坑的土层条件

根据野外钻探结果,该场地的地层分布情况如下:

杂填土:杂填土以粉质粘土为主,中间夹有大量的碎石,砂,砖头,煤渣等物,黑色松散

⑴安昌镇至北川新县城污水管道工程招标文件

⑵现场考察所获取的资料

⑶《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4)《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5)《工程测量规范》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8)国家及四川省的有关标准、规范、图集。

第四章.基坑及围护设计概况

综合分析场地地理位置、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在确保周围建筑物安全和正常使用、确保管道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在"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方便施工"的原则下,经多方案分析比较,最后确定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二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作为本工程基坑支护结构;采用一排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作为基坑的防渗止水帷幕,局部打桩空间不够处采用素混凝土嵌桩作为基坑的防渗止水帷幕。基坑内局部深坑处采用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挡墙结构,坑内高差较浅处可放坡开挖。本方案的特点主要如下:

(3)尽量利用工程桩作为支撑立柱桩。

(4)局部深坑:局部深坑挖深为7m。

(5)止水帷幕:采用一排直径为600的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搭接长度为200。局部打桩空间不够处采用一排直径为700的C15素混凝土嵌桩作为基坑的防渗止水帷幕,桩与桩之间中心距为1100。

本工程设置的止水帷幕可将坑外水源隔绝,但由于地下水位高,基坑内的土体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土体含水量高,容重大,受扰动后强度降低很多,因此应在坑内设置盲沟和集水井排水,基坑底排水沟

应离围护体边4m以上。为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在基坑外侧四周设排水明沟300×400,间隔30米设集水井500×500×800。

1、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对图纸中的不解问题及时与设计、业主和监理单位联系。

2、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现场踏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周边环境、地质情况、地下管网及障碍物、场地供水、供电情况及运输道路条件,查清场地周围管线性质、平面位置及埋设深度。

3、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合理布置场地,确定设备安放位置、砂石料堆场、拌料场及制作场地。

4、根据施工图纸及设备放置场地,安装、架设施工用电设施及自来水管。

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清单: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现场设立工程技术组,由12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其中2名工程负责人主管全面工作,下设5个作业班组,每个班组的技术管理工作由技术人员和班长共同负责,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值班,现场全面监督和检查,执行先交底后施工的原则。

水电工、仓库保管员3人

第三节基坑施工顺序及施工段的划分

本方案的施工顺序从降水做临时通道开始。

第一步:测设场地标高,修施工通道。在土方开挖前在坑内采取挖深4米的集水井,进行杂填土内潜水用水泵向坑外明沟排水,集水井的数量按排水量而定。

第三步:待第一道支撑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分段、分层、对称、均匀开挖至6m处,开槽施工围檩WL1和第二道支撑,布置钢筋应力计;

第五步:待围檩和第二道支撑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分段、分层、对称、均匀开挖至基坑坑底,坑底标高以上30cm及承台等局部深处采用人工开挖并应跳挖,及时施工垫层;

第六步:浇筑管道底板和传力带1,按基护设计图纸采用毛石混凝土或C20素混凝土填实基础底板与围护桩之间的空隙;

第七步:待基础底板、传力带1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拆除第二道支撑;

第八步:做防水层、保护层。

第九步:待地下防水完成,分层回填侧壁外土方。

由于本段工程地处永昌大道主干道地段,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本进度计划安排均需考虑。

第六章.主要施工分项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出土以南侧土方堆放点堆放。

1、土方开挖的基底标高应按基护施工图示支撑与管道图进行。

2、围护施工及土方开挖顺序如下:

定位方线(第一次土方开挖(破围护桩(砌砖胎模(施工第一道支撑(第二次土方开挖(施工第二道支撑(防水层施工(基础工程(传力带1(拆除第二道支撑(传力带2(拆除第一道支撑(回填土。

本基坑选用机械开挖。基坑开挖按设计所留的出土口位置自西向东进行,土方开挖的基底标高与设计的工况一致。基坑土方开挖以"大基坑小开挖"为原则,应分层、分段、对称、均衡进行。

3.1.第一层、第二层土方开挖根据支撑布设平面进行中心岛式开挖;

3.2.挖土机从基坑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土方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3m,每层分段开挖长度不得超过30m。

3.3.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1/2。

3.4.第二次开挖时挖土机械不得直接在支撑上行走,应先在支撑两侧填土,填土高度必须高出支撑顶部200,然后在其上铺设路基箱,方可在上面通行机械车辆。

3.5.夜间挖土时在支撑、立柱上设红灯警示,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支撑、立柱和围护桩。

3.7.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3.8.本基坑开挖在冬季进行,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应特别注意基坑变形情况。同时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排水沟进行检查,及时清除坑内水。

基坑坑边设置黑黄相间双色钢管1.2M以上的双层围栏,立杆间距不得超过2米,并悬挂醒目标识,上下基坑设扶梯搭设宽1.2米钢管扶梯设扶手,坡度不大于35度。详见下图。

4、基坑机械化挖土施工工艺

机械化挖土系采用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以及配套自卸汽车等进行土方开挖和运输,具有操作机动灵活、运转方便、生产效率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施工应以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规范为依据。

本机械化挖土工程本的机具设备有:挖掘机、以及配套自卸汽车等。

4.2.1场地由施工方负责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架空高压线、照明线、通讯线路、树木、旧有建筑物及地下给排水、煤气、供热管道,进行搬迁、改建、改线。

4.2.2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图和基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点,深基坑开挖还应提出支护、边坡保护和降水方案。

4.2.3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4.2.4在施工区域内做好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设施,或疏通原有排水系统,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应做成不小于0.00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排洪沟或截洪坝,阻止山坡雨水流入开挖基坑区域内。

4.2.5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4.2.6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2.7土方车辆进出口处应设置水冲洗设施,以防泥土污染城市道路,冲洗下来的污水应排入专门设置的污水坑,待泥水沉清后排入下水道。

4.3.1机械化开挖应根据工程规模、土质情况、地下水位高低、施工设备条件、进度要求等合理选用挖土机械,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节省费用,加速工程进度。操作面狭窄,且有地下水,土的湿度大,可采用液压反铲挖掘;

4.3.2反铲挖掘机作业常采用沟端开挖和沟侧开挖方法。当开挖深度超过最大挖深时,可采取分层开挖。运土汽车布置于反铲的一侧,以减少回转角度,提高生产率。对于较大面积和基坑开挖,反铲可做之字形移动。

4.3.6挖土机、运土汽车进出基坑运输道路,应尽量利用基础一侧或两侧相邻的基础以后需开挖部位,使它互相贯通作为车道,或利用提前挖除土方后的地下设施部位作为相邻的几个基坑开挖地下运输通道,以减少挖土量。

4.3.7对面积和深度均较大的基坑,通常采用分层挖土施工法。使用大型土方机械在坑下作业。如为软土地基或在雨期施工,进入基坑行走需铺垫钢板或铺路基箱垫道。

4.3.9机械开挖由深而浅,基底应预留一层300mm厚用人工清底找平,从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

基坑和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4.4.2允许偏差项目

土方开挖工程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具体内容和要求见1.4.1.2。

4.5.1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

4.5.2基杭四周应设排水沟、集水井,场地应有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场地。

4.5.3夜间施工应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距超挖。

4.5.4深基坑开挖全过程中要做好保护,不得随意拆除或损坏。

4.6.1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当山坡坡度陡于五分之一,或在软土地段,不得在挖方上侧堆土。

4.6.3机械挖土应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淹埋等事故。

4.6.4多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机械开挖,挖掘机间距应大于10m;多台挖掘机械在不同台阶同时开挖,应验算边坡稳定;上下台阶挖掘机前后应相距30m以上,挖掘机离下部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造成翻车事故。

4.6.5在有支撑的基坑中挖土时,必须防止碰坏支撑,在坑沟边使用机械挖土时,应计算支撑强度,危险地段应加强支撑。要经常特别是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和支撑稳定情况,不得将土及其他物件堆在支撑上。

4.6.6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挖掘时、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地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

4.6.7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防止撞车。

4.6.9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4.6.10冬期、雨期施工,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应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4.6.11基坑四周必须设置1.2m高防护护栏,并要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楼梯。

4.7.1机械化挖土应绘制详细的土方开挖图,规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部各层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流向,弃土堆放位置等,避免混乱,造成超挖、乱挖,应尽可能的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

4.7.2在斜坡地段挖方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以避免破坏坡脚,引起滑坡。

4.7.3做好地面排水措施,以拦阻附近地面的地表水,防止流入场地和基坑内,扰动地基。

第二节支撑、压顶梁和围檩施工

本工程支撑、压顶梁和围檩的混凝土等级为C30,除压顶梁外侧用砖胎模外,压顶梁内侧与支撑梁均先绑扎钢筋后支模再浇注混凝土。支撑养护完毕然后再继续挖土。支撑应分段施工以保证大基坑小暴露。

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出钢筋下料单,翻样图。制定各个结构钢筋的绑扎程序。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并按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砂浆垫块,50mm见方,厚度等于保护层。

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图纸要求,签发钢筋制作和安装任务单,并结合支撑结构特点和钢筋安装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向操作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等技术交底。

钢筋加工在土方开挖时进行现场加工,安排专人进行钢筋验收、取样试验、制作加工、焊接取样试验、进场及成品钢筋挂牌分类堆放等。钢筋制作前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计算下料长度、填写配料单,经审核后严格按照料单下料,每批配好的钢筋应分别编号、堆放。焊工必须持有上岗证,并且在规定的范围内操作。在正式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并且在每批焊接件中按规范抽取试件进行试验。支撑、压顶梁和围檩钢筋钢筋绑扎顺序与方法:根据设计图纸,弹出压项梁与围檩内边线与200控制线,支撑梁弹出中线与二侧边线;与并用红漆做好标记。钢筋绑扎前应先在垫层上用腊笔划出钢筋位置线,控制斜支撑梁为绑扎好钢筋创造条件。钢筋绑扎前应核对成品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实际相符,钢筋随铺随扎,做到纵横成线,钢筋要垫好保护层,保护块纵横向距控制在1000mm以内。

(1)支撑系统的主要受力杆件的纵向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25)或焊接连接做法。

(2)支撑体系杆件的箍筋采用封闭形式,并做成135度弯钩,弯钩端头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和75mm的较大值。

(3)支撑纵向钢筋在围檩处的锚固满足设计要求La=30d。

(4)支撑杆件汇交节点按设计要求用8@100箍筋加密。

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确定支模方式,梁模板的模板排列,作出木工翻样图,并经会审,熟悉图纸,确定各部位、各节点模板拼接及相应的支撑方法。支模顺序、支模方法能满足要求,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

为了提高结构混凝土质量,本工程中除压顶梁外侧采用砖模外全部采用九合板作模板,以提高支护结构质量。九合板制作的木模板,木模板规格、种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木楞的规格、种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拉螺栓,Ф48钢管及连接扣件等支架系统准备齐全。

混凝土垫层表面平整,清扫干净,标高检查合格,四周有足够的支模空间。校核轴线,放出模板边线及标高。

钢筋、预埋筋经验收符合要求并做好隐检手续。

向操作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等技术交底。

按照模板设计结合施工流水,备齐模板并分规格堆放。

支撑梁模安装工艺:弹出轴线边线,并复核绑扎钢筋安装侧梁模安装上下锁口钢管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

根据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由杭州恒基混凝土公司提供混凝土配合比。制定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混凝土车辆进出线路。

a.混凝土浇捣前应先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与构件的平面尺寸,轴力监测是否与设计相符,钢筋与预埋件的规格和数量。安装的位置及预埋管线。

b.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应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特别在雷雨季节,更应注意。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c.混凝土浇筑前,应先用水湿润模板。在施工缝处铺同混凝土成份的水泥砂浆。

d.混凝土浇捣前对各部位必须进行现场交底,主要为浇捣顺序要点,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及技术规程,并严格按交底来施工。

e.安排好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轮流值班工作。

f.配备夜间照明灯具及机具修理人员、电工值班人员、后勤管理人员。

g.钢筋班及木工班人员跟班作业,检查钢筋及模板的情况。

4.混凝土浇捣的主要方法及要领

a.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将模板内的泥土、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

b.浇捣砼时,应注意防止砼的离析。砼自料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超过2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导、溜管等下料。

d.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

e.混凝土浇捣完毕待终凝时,采用草包或麻袋布进行覆盖保养。

混凝土浇筑前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转,振动器操作人员穿胶鞋,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

(1)在传力带混凝土强度同条件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拆除相应支撑。

(2)换撑期间,监测单位应加强围护结构和周围建筑物的监测。

(3)支撑拆除采用人工凿除,凿除时从中间向二侧对称同时进行。

(4)拆除时应搭设满堂脚手架,确保施工安全。

在土方开挖前在坑内采取挖深4米的集水井,进行杂填土内潜水预排水。利用水泵向坑外明沟排水,集水井的数量按排水量而定。土方开挖后在坑内设置盲沟和集水井排水,基坑底离围护体边4m设置排水盲沟400×400,800×800×1200集水井间距40m。

为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在基坑外侧四周设排水明沟300×400,间隔30米设集水井500×500×800。

1.监测目的及孔(点)布置

为了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和本工程地下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应该及时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信息,以求事先掌握基坑开挖的影响情况,为地下室顺利施工提供指导,进行"信息化"施工。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依据有关规范规定和围护设计方案对施工监测工作的要求对以下各方面进行

(1)深层土体位移,共设16只测斜孔,分别设在东侧6只、南侧3只、北侧3只、西侧4只。

(2)基坑外地下水位观测,根据监测方案要求共布置7个测点,分别布置在东侧2只、南侧1

只、西侧2只、北侧2只。

(3)竖向立柱的垂直位移观测,共设10个测点

(4)基坑内水平支撑轴力监测,第一、二道支撑各布置8组测点,共16组,每组测点埋设两只钢筋计。

(5)基坑周边环境监测。为观察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道路位移沉降等的影响,拟布置30点。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1、基坑监测应委托有丰富经验的华西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实施,监测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周围环境特点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得到建设、设计及监理方的认可。

2、开挖前,应对周围环境作一次全面调查,记录观测数据初始值。基坑开挖期间一般情况下每天观测一次,如遇位移、沉降及其变化速率较大时,则应增加监测频次。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后,可酌情

3、监测数据一般应当天口头提供给监理单位,次日填入规定的表格提供给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挖土至坑底时应增加监测次数。

4、每天的数据应整理成有关表格并绘制成相关曲线,并每2~3天提供一次,如位移沿深度的变化曲线,位移及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等。

5、监测记录必须有相应的施工工况描述。

6、监测人员对监测值的发展和变化应有评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监理,提请有关部门注意。

7、工程结束时应有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应包括全部监测项目,监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相应的工况、监测最终结果及评述。

3.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

对于埋设在墙后土体的测斜管基建技术〔2020〕1号 国网基建部关于发布基建新技术目录的通知,预先埋设测斜管,用专用测斜仪(CX03—E型)进行观测。观测目的是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壁土体位移情况,主要包括:水平位移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最大土体位移的大小、最大土体发现的位置、水平位移的发展速率等,通过对这些观测数据的分析来掌握坑壁的稳定情况。

1)转机造孔至指定深度,应保证该深度在基坑开挖影响深度以下,该深度处土体不发生水平位移或很小,可忽略不计;

2)测斜管采用Ф65PVC专用管,拧好测斜管底盖,先放入带有底盖的测斜管,每接一根测斜管,均应对准测试管,拧牢接头,直至放入指定定深度;

3)测斜管定位,保证测斜管管内有一对测试槽垂直基坑边线。

4)用砂填实管与孔壁之间的间隙,保证测斜管不上浮、扭转;

5)盖上顶盖,以防泥砂进入,3~4天后开始测初始值。

1)联接好测头、电缆和测读仪,检查密封性、电池充电量、仪器是否工作正常;

2)将测头放入测斜管DB6101/T 3030-2018 建筑及交通标志涂料与胶粘剂中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使滚轮卡在垂直基坑边线的测试槽内,缓慢下至孔底,测量自孔底开始,自下而上沿导槽每隔0.5m距离测读一次,每次测读时,测头应保持稳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