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学院路路桥工程II标施工组织设计

吴江市学院路路桥工程II标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74.4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吴江市学院路路桥工程II标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

双越路位于泰兴市虹桥新城开发区,属于泰兴市虹桥新城开发区新建工程(工程范围为K0+012.02.000~K1+240.19),工程从四桥路终点开始向南经过府后路、虹桥大道、彩虹路、最后连接至同德路,道路全长1252.188米(包括K0+070处新建L=20米桥梁一座,包括K0+660处新建L=48米桥梁一座,),道路设计总宽为26米,为城市道路设计。(及雨水管道约2474米、污水管道约840米。)

主桥上跨苏嘉杭高速公路上,为三跨连续刚构桥,转体施工。桩号K2+492.625~K2+652.625,主桥长160米,跨径布置45米+70米+45米;两侧引桥为后张法预应力简支板梁桥。全长706米。

3.3米(人行道)+4米(非机动车道)+1米(机非分割带)+10.75米(车行道)+0.5米(中央分割带)+10.75米(车行道)+1米(机非分割带)+4米(非机动车道)+3.3米(人行道)=38.6米

主线D段(桩号K2+242.225~K2+470.205和K2+675.045~K2+948.705)L=501.64米JJF(闽) 1105-2020 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校准规范.pdf,B=32.6~35.35米。

8厘米厚沥青混凝土+1毫米防水层+8厘米厚钢筋混凝土;

(45+70+45)米三跨PC变截面连续刚构桥单箱四室。

采用钢筋混凝土双薄壁墩,低桩承台,2*25根直径1.2米的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主墩墩身宽26米,长0.8米。为减少墩身的纵向刚度,墩身形式为双薄壁墩,两片厚0.8米的薄壁墩之间净距离为1.2米。在转体结束后在上墩帽与承台之间用混凝土灌实。桥墩高度分为5.567米和5.590米两种。

采用22米标准跨度的先张法预应力砼预制板梁。

2.10引桥下部结构:

根据桩基承载力及基础情况,桩基采用直径1米的钻孔灌注桩。承台采用矩形承台,承台厚1.8米,采用C30砼。下设0.1米素混凝土垫层。桥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埋置式桥台,采用C30砼。桥墩采用双柱墩、三柱墩或多柱墩的形式;墩柱采用矩形断面,截面尺寸根据墩柱高度情况分1.6*1.6米,1.8*1.8米,设0.1米圆形倒角。为协调各墩柱变形,增加整体刚度,墩柱之间设一道横梁。采用C35砼。盖梁采用预应力砼倒T盖梁。

一般桥梁桥面横坡2.0%,桥面排水采用横向排水方式。

3、K0+070处小桥

0.3米(栏杆)+3.0米(人行道)+4米(非机动车道)+0.3米(栏杆)+0.2米(分隔带)+0.5米(防撞墙)+24.75米(车行道)+0.5米(防撞墙)+2.2米(分隔带)+4米(非机动车道)+3.0米(人行道)+0.3米(栏杆)=43.35米

采用10米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梁高0.52米,采用C40混凝土。

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桩基采用(28+30)根直径0.8米的钻孔灌注桩,桩长26米。桥台台帽、墙身、基础采用C30混凝土。

4、K0+660处新建桥

桥梁总宽26.6米:0.3米(栏杆带)+3.5米(人行道)+19.0米(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0.3米(栏杆带)

桥梁纵断面处在道路纵坡上,由桥中心向北岸设3.98%的纵坡,向南岸设2.818%的纵坡,竖曲线半径441.29米。桥梁桥面横坡为:机动车道2.0%,人行道反向2.0%。

采用三跨(13+16+13=42米)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桥面连续。16米空心板梁高75cm宽99cm;13米

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桩基采用(28+30)根直径0.8米的钻孔灌注桩,桩长26米。桥台台帽、墙身、基础采用C30混凝土。

5、K1+650—K3+108道路

一般路基填筑采用5%石灰土。沟浜回填区先修围堰抽水,挖除表层淤泥至原状土,用0.5米砾石回填再加铺土工布,然后用5%石灰土回填至原地面标高。部分主线地基及挡墙基础部分地基采用水泥粉喷桩处理,桩径0.5米,桩间距1.5米。

5.2主线机动车道、辅道、匝道、横向道路路面结构:

4cm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6cm中粒式沥青混合料(AC—20C)、8cm粗粒式沥青混合料(AC—25C)、0.8cm稀浆封层、45cm二灰碎石和30cm10%石灰土。

5.3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4cm细粒式沥青混合料(AC—13F)、6cm中粒式沥青混合料(AC—20C)、25cm二灰碎石和30cm10%石灰土。

5.4人行道、公交站台:

6cm彩色人行道板、3cm1:3干拌水泥黄沙、10cmC20混凝土和10cm碎石。

路基填方路段按1:1.5放坡,临水路段二侧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坡,主线桥头路基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6、庞东路—同津大道道路(K0+030.5—K0+953.813)

一般路基填筑采用6%、8%石灰土。

6.2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6.3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灰色20×10×6荷兰砖+3cm干拌水泥砂浆+15cm二灰碎石,总厚度24cm。

排水工程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管道约5300米、污水管道约3300米。排水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工程范围K1+650~K3+108.804,雨水管在规划道路两侧16米处,污水管道在规划道路两侧29米处。第二部分西起庞东路,到同津大道结束,雨水管位于道路两侧22米处,污水管道在距道路中心24米处。

污水管:采用管径DN300、DN400、DN500HDPE管,D400、D600钢筋承插管,拖拉PE管DN500。砌筑检查井分别采用直径700、1000、1250圆形污水检查井,900*900方井,钢筋混凝土1000圆形污水检查井。

雨水管:采用管径DN250、DN400、DN600HDPE管,D300、D600、D800、D1000、D1200、D1350钢筋承插管。砌筑检查井分别采用直径700、1000、1250、1500、2000、2500圆形污雨水检查井,600*600、900*1200、900*1400方井。

二、施工执行的文件、标准及规范

1、学院路路桥工程II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学院路路桥工程II标段招标文件及答疑

8、《苏州市市政工程排水管道通用图》

路基施工的挖方、软基处理、填筑、运输、平整、压实等及排水工程施工的挖方、管道铺设、沟槽回填等全过程采用机械化作业并辅以人工作业;路面工程的二灰碎石、沥青混凝土施工均采用厂拌机铺哦;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采用正循环工艺成孔、承台采用挖掘机开挖基坑、墩台帽采用钢模施工、板梁采用外购、现浇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施工、中跨合拢采用吊模施工。施工用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四、路基及排水管道的施工方法

本工程路基及排水工程包括软土地基处理、排水管道、路基填筑、路基防护等。

本标段软基处理为粉喷桩。在进行粉喷桩施工前,原地面采用推土机清除15cm表层耕植土并将路基范围内树木、灌木丛、孤石清除,树根挖除后将坑穴填平夯实。在此施工的同时挖好路基两侧排水沟,并将积水排除到沿线河流,对不能自然流入河流的采用水泵或抽水机排入沿线河流。

进行粉喷桩的正式施工前,首先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室内配合比试验以及进行成桩试验,并取得以下技术参数:满足设计喷入量的各种技术参数,如喷粉气压、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粉压力、单位时间喷入量等。

粉喷桩必须配备自动记录的计量喷粉装置。喷粉量严格按设计量喷送,水泥应检验合格后使用,存放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且水泥无结块;根据成桩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好空压机压力及钻机电流强度;操作人员记录每米下沉时间、提升时间,记录喷粉时间、停喷时间等有关参数的变化;供粉做到连续,一旦因故停喷,为防止断桩,先使搅拌机下沉至停粉面以下0.5m,待恢复故障后再喷粉提升;搅拌机搅拌提升时应慢速,当喷粉口离地面30~50cm时,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

附图:粉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和方法

雨水工程:管中心线放样→沟槽开挖→碎石垫层→管座砼基础→铺设管道→窨边井砌筑→回填6%石灰土。

污水工程:管中心线放样→沟槽开挖→碎石+砂垫层→铺设管道→窨边井砌筑→回填砂层→回填6%石灰土。

管道基础采用支撑、直槽式方法开挖。根据图纸设计位置放出管槽开挖线。沟槽开挖采用挖掘机施工,人工配合清理槽底。

根据现场土质情况,控制沟槽开挖高程,严禁超挖,具体保证措施如下:精确测量沟槽原地面标高,计算出沟槽开挖深度,施工中每开挖1米要测量一遍,预留10~15cm土方进行人工开挖,保证开挖的精确度和槽底土体不受干扰。沟槽要保证槽底不受水浸泡,具体措施为:沟槽两侧设20cm宽排水沟一条,每50米设集水坑一个,每个集水坑中根据水量大小设水泵一台,并不间断抽水,做到沟槽内不积水。沟槽挖至设计标高后经项目部自检合格,再联系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2.2钢筋砼承插管铺设

2.2.1管道铺设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好施工机具、工具、吊运设备、承插管、橡胶圈、润滑剂等材料;复核沟槽中心线和基础标高,进行基础砼浇筑;清除承口内表面和插口外表面的油污、杂物;按管径选用相应的橡胶圈,并检查橡胶圈外观应无气泡、裂缝及碰伤等缺陷;准备好润滑剂,用刷子、布头沿插口涂刷一遍,然后将橡胶圈平滑套入,橡胶密封圈放置位置。

从下游排向上游,插口向下游,承口向上游。以吊车系下第一节管,将管头放在已弹好线的检查井井墙内壁处(承口放在来水方向,若是插口则放在出水方向),按照井中测桩(既是中心桩又是高程桩)找好中心线及两端高程后,才能松吊回臂。

继续系稳第二、第三节管并随稳随测后端中线和高程直到另一检查井。带承口的半节管排在检查井的进水方向,带插口的半节管排在检查井的出水方向。

为准确控制管位,须在第一节管的两端用支撑控制并固定。

并以此做为调节下一节管端头中线位置及调整后的管头固定方法。

2.2.3管节合拢采用两只3t手拉葫芦方法

手拉葫芦一端用钢丝绳与承口拉钩连接,另一端作为固定反力端,管节合拢时两只手拉葫芦应放置在管节水平直径处,拉钩勾在被合拢管节的承口壁,手拉葫芦反力端可用钢丝绳,卡扣等固定于临时方木,合拢时两只手拉葫芦应同步拉动,使管节合拢。

2.2.4管子承插就位,放松钢丝绳时应进行下列检查

复核管节的高程(标高)和中心线。高程有误差时利用吊车系管点动找准;高时用特别小铲除去砂层,低时塞入砂料并用△小锺击实。检查承插口之间的间隙为9mm~15mm。就位稳好后,可用2组4个楔形混凝土块以90°支承角,置于管道两侧底角处楔紧,其纵向位置每组距离管端1/5处。

2.3HDPE双璧波纹管管道的铺设

HDPE双璧波纹管在沟槽验收后,先在下部铺设砂垫层及碎石基础,然后铺设HDPE双璧波纹管。管道铺设时,应将管口的泥砂杂物清理干净。套上橡胶圈顺直接上。管道铺设后,对管端应用砂袋压管,以防止回填时管头翘动,导致高程不对。管道的高程进行复测正确后,最后用中粗砂回填至管顶。

本工程中窨井的规格很多。窨井的施工方法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按管径大小所对应的尺寸进行施工。砌砖前必须对砌筑所用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砌砖前必须检查基底的尺寸,高程及底板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要求。砌井时应随时掌握尺寸,井室内的踏步在安装前刷防锈漆,砌筑时应注意踏步相互间尺寸,并用砂浆埋固。

管道安装完毕,还土之前进行闭水试验。

由于管线工程在道路工程施工范围内,所以回填质量是把握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是施工的重点。管线结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施工,且回填尽可能与沟槽开挖施工形成流水作业,道路施工范围内沟槽采用6%灰土回填至道路结构层,回填时用冲击夯分层夯实。

3.1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法

采用推土机清除15cm表层耕植土并将路基范围内树木、灌木丛、孤石清除,树根挖除后将坑穴填平夯实并在两侧挖好排水沟。路基施工放样,放出路基边桩。

备料包括备土,备灰和计算材料用量。备土:经过试验选定土源后,应将取土坑表层的树木、草皮和杂土清除干净,并挖出取土坑周围排水沟,必要时设置积水坑用水泵排水。备灰:石灰堆料场放在公路两侧宽敞,临近水源,且地势较高处,堆放时采用塑料布或其他材料覆盖堆放。摊铺、粉碎和拌和:摊铺集料应在摊铺石灰前一天进行,摊铺长度以日进度的需要量为度,摊铺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摊铺石灰后宜当天采用旋耕机与多铧犁粉碎拌和,拌和深度以深入下一层1~2cm左右为宜,以利上下层粘结,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马上用平地机作初步整平与整型。在直线段,平地机应由两侧向中间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并达到规定的路拱和坡度,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对于出现的局部低洼处,应用混合料进行找补整平。

整型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先用16t振动压路机对路基进行粗压然后用21t三轮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碾压遵循先两边后中间(平曲线段先内侧后外侧),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互相搭接的原则。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一般需碾压6~8遍。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以后用2~2.5km/h为宜。做到无漏压、无死角并确保碾压均匀。

路基成型后,经检测验收合格,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附图: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路基填方路段按1:1.5放坡,临水路段二侧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坡,主线桥头路基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具体施工方法如下所述:

4.1首先放出挡墙基础开挖线,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开挖坑槽,机械开挖至砼垫层底标高10cm以上,然后采用人工开挖整平至设计标高,基坑开挖后在坑槽两侧人工挖出两条20cm宽,20cm深的排水槽,每30m设置一个集水井并备水泵抽水。

4.2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上铺筑碎石垫层并夯实至素砼垫层底设计标高。采用电动蛙夯机夯实平整。

4.3支立挡墙底板模板,绑扎底板钢筋,并预埋墙身钢筋;

4.4浇筑挡墙底板混凝土;

4.5绑扎墙身钢筋,预埋压顶钢筋,支立墙身模板,浇筑墙身混凝土。

4.6绑扎压顶钢筋,支立模板并浇筑压顶砼。

4.7.1施工前做好排水,防止基坑积水。

4.7.2随着挡墙墙身的浇筑,需待砼强度达到70%以上才能回填土。

4.7.3挡墙施工时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及泄水孔。

在底基层正式开工前,铺筑试验段。通过铺筑试验段,从而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集料数量的控制方法,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整平和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碾压机具的组合、压实顺序、速度和遍数等各项技术资料、数据以及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应按以下方法施工:

将经过试验合格的土、石灰运到施工地段按指定地点堆放好,需要防风、防晒、防雨的应用塑料薄膜覆盖。在预定堆料的下承层上,在堆料前应适当洒水,使表面湿润。

材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先将土运到现场,按计算用量及松铺系数均匀摊铺,摊铺后宜先用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然后再按计算的用量运送并摊铺石灰,摊铺每层材料时,应力求平整,并且具有规定的路拱,集料应较湿润,必要时应先洒少量水。

2.6.1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先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形。在直线段及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刮一次。

2.6.3再用平地机按2.6.1所述进行整形,并用2.6.2所述机械再碾压一遍。整形过程中,应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六、二灰(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施工

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高程,横披,平面尺寸等,如出现表面松散、弹簧等现象必须进行处理。

恢复道路中线,并且在两侧路肩边沿外设置指示桩;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待施工的基层边沿的设计标高;根据施工布料需要在下承层上划分布料网格。

二灰碎石采用拌和场(厂)集中拌制,其料场放在公路两侧宽敞,临近水源,且地势较高处,堆放时采用塑料布或其他材料覆盖封存。运到工地料场的粉煤灰应含有足够的水分以免飞扬,在干燥和多风季节,必须使其表面湿润,使用时部分结块的粉煤灰应打碎。

4、混合料的运输和摊铺

运输混合料前,应先计算施工路段的二灰碎石的数量,计算每车料的堆放间距。施工时集料装车应控制每车的数量基本相同。运至现场后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整平。

6.1完工的二灰碎石层,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至少养护一星期,在养护期的全部时间内,应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6.2在养护期间,二灰碎石层上除洒水车外,其它车辆禁止通行。

附图:二灰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七、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1、基层检验、验收、表面清理

1.1在基层施工结束后,养生7天,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封层施工主要是为封闭表面孔隙防止水分侵入和减少基层内水份蒸发,起保水养生作用。施工前,首先配制乳化沥青,然后运输铺洒乳化沥青。米砂撒铺均匀后,用轻型轮胎压路机压实,碾压次数为2—4遍。养生,准备沥青面层施工。

1.2封层施工前,组织试验及测量人员对该段的水稳碎石进行检查验收,主要是外形尺寸、高程及强度等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1.3对施工时的施工机械,对其进行清洗的方可参与施工,防止再次污染。

清理下承层,吹净灰尘、吸干积水,复测基层顶面标高,然后施工放样、设定施工标高。

2.2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开工前进行热拌沥青混凝土各种配合比设计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符合性检验。

沥青各面层施工开工前,进行试验段施工。

2.3.1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宜的松铺系数、机械配备、人员组织、压实遍数,施工工艺,并检查压实度,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各项技术指标等。

2.3.2通过试拌决定:拌和机的操作方式,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决定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试铺结束后,经检测各项技术指针均符合规定后,将立即提出试铺段总结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确认后,方可正式开工。

2.4.3拌和操作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生产,对计量装置进行标定、复核,确保拌机准确计量,并适当调整冷料比例,使上料平衡,逐盘打印出沥青和各种矿料的用量、拌和温度。

2.4.4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试拌确定,并保证拌和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团现象,沥青裹覆完全。

2.4.5质检员随时抽测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逐车观测沥青混合料外观质量,逐车填发产品出厂合格证。

2.4.6派专职人员对每车沥青混合料覆盖帆布,用于防雨、防尘、保温。 2.4.7配备足够的大吨位运输车,并在车厢板和底板喷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油:水=1:3),不留有余液积聚。

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少于3辆。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有1辆运料车在等候卸料。

2.5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中、下面层摊铺采用走线法施工,上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施工,摊铺时采用两台摊铺机实施梯进式施工,两台摊铺机距离控制在10——20米。运料尽快地不间断地卸进摊铺机,并立刻进行摊铺,不延误。向摊铺机输送材料的速率与摊铺机连续不断工作的吞吐能力相一致,并尽一切可能使摊铺机连续作业。如果发生暂时性断料,则摊铺机减慢速度继续保持运转。摊铺机的行驶速度和方法及时调整,以保证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铺在整个摊铺宽度上,不产生拖痕、断层和离析。摊铺机自动找平时,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经摊铺机初步压实的摊铺层符合平整度、横坡的规定要求。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控制以不低于110—130℃,不超过165℃。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以及桥梁伸缩缝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工程师批准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 2.6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附图: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图

测量放样→搭设钻孔平台→埋设护筒→钻孔施工→钢筋笼制作安装→安装导管→水下砼灌注

附图: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复算桩位坐标,利用坐标法采用全站仪放出桩位,四周钉出护桩,以便钻孔过程中控制桩位中心。

根据桩位中心,人工挖出护筒位置,安放钢护筒并于四周回填粘土分层夯实。护筒埋设确保竖直度和埋置深度。

2.2.2搭设钻孔工作平台

陆地钻孔工作平台较为简单,在整平压实的地面上,在桩位两则,距桩中线约2米左右,横桥方向铺设两排大方木(25×25×600cm),每排两根大方木宽0.5米,既是工作平台,又是钻孔横向移动的轨道。

首先在工作平台上安装钻机底盘,并初步定位,底盘可以预先在平地上拼装好,用起重机吊放到平台上就位调平。然后安装钻架,钻机转盘,钻机、电动机以及起吊系统等,最后反复调整钻机底盘水平,并使吊点中心,转盘中心和桩位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中心偏位不大于50mm。钻机就位以后,经监理工程师复查无误,将钻机底盘固定牢固。

2.2.4泥浆制备与泥浆排放

选用性能符合要求的粘性土(胶泥)或膨润土用清水彻底拌和成悬浮液,使在钻孔及灌注混凝土全过程中保持孔壁稳定不坍塌,泥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陆上泥浆循环池就地采用挖掘机挖出,泥浆池的大小按桩径,桩长进行设置,设置沉淀池、循环池、新浆储备池、废浆池并用隔墙隔开。

钻机就位施钻前,将钻机底盘调成水平状态并稳定。开机试钻,小心使钻头对准设计中心,盖上封口板,试转数圈,监控钻杆垂直度,使钻机顶部的起吊滑轮、转盘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在同一垂线上,其最大偏差不大于2cm。开始钻进时,下放钻头速度要慢,给进量小。在整个钻孔过程足都应用减压钻进,适当控制钻进速度。护筒内水头差应保持护筒内水头高于稳定后承压水2.0以上。钻进过程中,随时取碴观测地层的变化情况,并与设计图对照比较,如出入较大,与设计单位联系处理,根据地质情况调整钻进参数,并作好施工记录。钻进过程中,采用有效措施保证钻机走道牢固稳定,位置准确,防止钻机因振动移位,确保不偏孔。

2.6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2.6.1钢筋笼绑扎顺序是将主筋间距等距离布置好,待固定住架立筋后,再按规定的间距设箍筋,架立筋与主筋用电焊焊好。并在钢筋笼内增设临时支撑,以免钢筋笼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变形。将钢筋笼运至桩位处,用吊机起吊安放钢筋笼,下笼时,上、下两节进行错位搭接,接头错开符合规范要求。

2.6.2钢筋笼安放时注意超声波检测管的安装焊接,检查焊接部位以防烧穿检测管,泥浆灌入管中,在钢筋笼安放结束后,用5mm钢板封住检测管上口。钢筋骨架的保护层按图示每2米高一圈设置4个定位钢筋,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2.6.3桩底压浆管应与钢筋笼绑扎牢固,上下段压浆管用管箍连接。吊装时应避免扭转钢筋笼和反复冲撞孔底,以免损坏或堵塞压浆阀。待承台开挖后进行桩底压浆。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45~0.6。浆液经压浆泵加压输入压浆管,冲出单向阀(逆止阀)。浆液通过渗入桩底的土体中,增加桩端支撑力,以提高单桩承载力。桩端压浆达到以下三个条件之一,也即可终止压浆:(1)水泥总量达到设计量;(2)注浆压力大于2.0Mpa;(3)桩孔返浆。桩端压浆量应以压入的水泥总量作为主要控制指标。

2.7.1下导管前应做水密试验,确认导管不漏水才能下入孔中,并做好导管长度及节数记录。用吊机辅助下导管,并做好记录,导管下完后,灌注混凝土前,检测孔底沉渣厚度及泥浆指标,如不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采用二次清孔,直至符合要求。

桩基施工结束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桩基检测。

定位放线确定承台开挖尺寸后进行土方开挖。一般承台采用单台挖掘机放坡开挖,开挖坡度1:0.75,在挖至距底标高15cm左右时,采用人工开挖整平;对于主墩承台其尺寸为27(长)×12(宽)×2m(厚),开挖量大,承台基坑的土质情况较差基本为素填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其含水量较高,其开挖深度约4m,基坑采用钢板桩回护,土方采用两台挖掘机对称整体大开挖,自卸式装卸车运输弃置于堆土场。

土方开挖随挖随运,轴线及整个基础基坑外1m范围内不堆土防止遇水垮塌;方开挖至设计标高顶15cm时采用人工开挖找平至设计底标高,然后及时会同设计、监理部门验收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及基底平面尺寸、基底标高;签字认定后及时浇筑垫层砼封闭;做到随挖随检,随验随浇,避免雨水、地表水浸泡土质发生变化;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浇筑砼垫层,并在基坑四角设置集水坑,集水坑周边采用红砖,水泥砂浆砌筑护边,施工期间每个集水坑设一台一寸水泵排除积水。

1.2基坑四周的安全围护

采用φ48钢管连接做护栏,立杆打入土层中深60cm以上,间距200cm,高120cm,上下用涂有黄黑色漆的钢管连接,并用密目网封闭。

基础模板采用自制大模板施工,模板配制根据承台的设计尺寸,采用12号槽钢作纵横楞;并用1.8cm竹胶板覆面,最后采用双拼16号槽钢每1m一道焊在模板的横楞上作围檩确保模板的刚度以保证基础外观尺寸。为防止模板在浇筑过程中受力过大造成跑模,在模板背楞纵横向采用φ48钢管对拉固定,同时在基坑四周设置斜撑。模板在安装前涂刷脱模剂。

3.1钢筋材料购置及材料检验

钢筋质量是保证承台质量的重要材料之一;为保证工程质量,每批钢筋进场时出具钢材材质证明及检验合格证,并随机按规范要求抽样检验合格后使用;

3.2钢筋加工方案 3.2.1钢筋加工工艺流程

材料检验及焊接试验→配料(→调直→除锈)→断料→(对焊)→弯曲成型→成品堆放→运至施工现场绑扎。

3.2.2钢筋配料前由放样员放样,配料工长认真阅读图纸、标准图集、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施工方案、规范等后核对放样图,认定放样图钢筋尺寸无误后下达配料令,由配料员在现场钢筋车间内完成配料;钢筋加工后的形状尺寸,规格、搭接、锚固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

3.2.3钢筋的安装 承台钢筋采用人工绑扎的方式安装;钢筋交叉点每点绑扎,中间部位间隔交错绑扎,相邻绑扎点铁丝扣成八字型,以免因顺峰绑扎变形;砼浇筑时派专人守护,避免钢筋变形、移位;钢筋的绑扎时钢筋支架用钢管脚手架,待钢筋骨架成型后拆除。设置墩身预埋钢筋,将其与承台主筋焊接牢固防止浇筑过程中跑位。

主墩承台钢筋绑扎时需设置横向预应力筋管道,待砼浇筑拆模后穿束张拉压浆。

3.2.4承台冷却管的安装(Pzx12墩、Pzx13墩承台)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采用φ60镀锌钢管作冷却管,冷却水管的水平间距为1.0m,上下层间距约为1.0m,采用配套弯头连接循环,在混凝土浇筑后通水循环,养护结束后压浆密封。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相应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承台钢筋结束后,进行验收;模板清洁状况,强度,刚度,稳定性检查;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草席等应提前准备好。

4.4.2过冷却水循环,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升,严凝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水化热温度裂缝发生。通水过程中对管道流量、进出水温度及混凝土内部温度均需1—2小时进行一次测量,并作好记录。冷却管通水时间不少于12天,冷却管停止通水后经监理认可后,将冷却管压浆封孔。

4.4.3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可避免草席因吸水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 十、墩身施工方法

墩身底部钢筋在承台施工时埋入,施工时接头错开布置。墩身主筋接长采用挤压套筒接头,其他钢筋搭接采用电焊连接。

墩身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模板加工厂专业制作。模板投入使用前,应检查模板的平整度、尺寸、拼装接头等质量情况。施工前进行模板表面清理并涂刷脱模剂。在陆地上模板采用吊车直接安装就位,模板垂直度采用全站仪校正。

混凝土由运输车直接运至现场。采用汽车泵浇筑,并通过串筒进行布料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混凝土在脱模后用塑料薄膜包裹的方式养护。

采用钢管桩、贝雷桁架及型钢搭设混合支架,支架直接支撑在承台上,以支撑底侧模并兼作施工平台。

墩身上由测量人员放出纵横向轴线和标高控制点,以控制盖梁的施工位置,模板采用定型钢模,由汽车吊安装就位。

钢筋在加工厂下料成型运至施工现场,汽车吊吊至作业平台,人工绑扎成型。

侧模采用大块装配式钢模,由汽车吊安装就位,侧模之间采用拉条螺栓对拉,外侧采用斜撑对称固定。

混凝土由商品砼公司供给,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场,汽车泵直接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混凝土二次收浆后抹平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

施加预应力时,盖梁混凝土立方体强度应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5%以上且龄期不小于7天,采用张拉吨位与延伸量双控,实际引伸量不得大于理论引伸量6%,也不得小于理论引伸量6%,否则应停下检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预应力钢束张拉完后,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采用真空压浆工艺,切实保证压浆质量。

十二、先张法预应力板梁施工工艺:

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定期进行维护与校验。千斤顶、压力油表与油泵三者应进行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回归方程,校验须在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张拉机具、设备与锚具必须配套使用,锚具、钢绞线、夹片三者应组成预应力体系进行静载试验测定锚具效率系数,以策张拉施工安全。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下列不正常现象,如钢绞线断裂、千斤顶严重漏油、油压表指针不能归零、千斤顶调换油压表、千斤顶已经过拆卸或检修的,均应进行重新校验,校验过后方可投入使用。

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的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包括屈服荷载、破断荷载、伸长率、弹性模量、松弛率)的试验。

如每批少于3盘,则逐盘取样进行上述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检,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品。每验收批的钢绞线重量应不大于60T。

1.3施加预应力的准备工作

1.3.1对预应力筋施加张拉力前,必须完成或检验以下工作:

Q/GDW 13269.2-2018 35kV变电站用棒形支柱复合绝缘子采购标准 第2部分:专用技术规范.pdf施工现场应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施工现场作业指导书。

现场有具备预应力施工知识和经上岗前培训合格的施工作业人员。

施工现场应具备确保全体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必要预防措施,包括建立钢筋网围护、按规定间距和要求设置保险杠等。

1.3.2在台座上铺设预应力筋时,应采取防止玷污预应力筋的措施。

1.3.3张拉前,应对千斤顶、油泵、锚具夹片的安装质量(包括夹片端头是否齐平、夹片螺纹齿槽内以及表面油污、砂粒有无清除干净、锚环内油污、杂物有无清除干净、夹片和锚环是否有表面裂纹、钢绞线外露长度是否满足安全要求等)进行详细的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张拉操作,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1.3.4安装张拉千斤顶时,两台千斤顶必须左右对称布置,并精确调平与对中,千斤顶安装的高度应使其张拉作用力作用线与钢绞线的受力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1.4张拉应力的控制:

1.4.1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张拉控制应力为0.75f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每根控制张拉力为194KN。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