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鞍山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35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鞍山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主桥采用转体施工,转体重量为8498吨。T构在转体之前,顺铁路修建,与主线呈45°夹角,T构施工完成后,逆时针转动45°,跨越川黔铁路与桥轴线重合,浇筑现浇段与合拢段,完成T构主体施工。

基础采用桩基础,除遵义岸桥台桩径为∮1.5m外,其余均为直径为∮2.0m;主桥墩柱为实心的双薄壁墩,墩柱直接与T构0号块连接,边墩为矩形实心墩;引桥为单幅双桩双柱,墩柱为圆形实心墩;桥台分别为轻型U型桥台和埋置式桥台。

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区内位于黔北山地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受构造及剥蚀作用影响,形成了山地、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各类地貌形态。桥位位于山间盆地(坝子)偏西侧,坝子宽阔,宽度近500米JGJ 311-2013标准下载,坝子中为一小河通过,成蛇曲状,除现今河道冲刷较深(2~3米)处,地形平坦。遵义岸桥台位于坝子稻田中,崇溪河岸桥台则位于地形陡峻、并形成的陡崖的山脊上。两侧为低中山山体,桥位海拔高程924~970米(崇溪河岸桥台),相对高差46米。为构造剥蚀、河流浸蚀、岩溶地地貌。坝子东侧为210国道,西侧为黔渝铁路。

根据钻探资料来看,该地层从上至下由第四系覆盖层和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下统石牛栏组、龙马溪组基岩组成。现分述 如下:

Ⅰ、第四系覆盖层:广泛分布于桥位区内,厚1.3~22.6米,一般6~16米,按其成风分为种植土层、冲积层及坡积层;种植土厚度为0.6~2.0米,一般为1~1.5米,为褐黄、褐灰色腐质土,含植物根系,松散,在最北部的坡地上局部缺失。冲积层除最北部坡地外,桥区内均见分布,一般由上部的灰黄色可塑状粘土,中下部的灰绿色、灰、灰黑色淤泥质粘土至碎石土夹淤泥质粘土,以及底部的卵石层至碎石层组成;上部粘土分布稳定,厚度1.5~6.1米,变化不大;中、下部的淤泥质粘土至碎石土夹淤泥质粘土层为软塑局部流塑状,其厚度和碎石含量均呈明显有规律的变化,从北向南即从河漫滩外缘向河心方向,厚度从3米增大到10米以上,以K69+578.62~K69+608.6一带最大,达到17米;随厚度的增加碎石含量也逐渐增大,因而土质由淤泥质粘土变为淤泥质粘土夹碎石,再变为碎石夹淤泥质粘土,同时还出现1~3层卵石或碎石夹层,夹层厚1~1.5米,最厚者达3.7米,以整个冲积层的最底部的一层较稳定、较厚、密实度较低,为松散至稍密,饱和;碎石和卵石成分有砂岩、白云岩、硅质岩等,偶尔也有灰岩砾石,半棱角至半滚圆状,粒径一般40~80mm,在K69+578.62~608.62一带,个别可达100~300mm,夹漂石,含量20~60%左右,淤泥质粘土中不时可见褐色、褐黑色有机质淤泥,不稳定,呈小透镜体存在,厚0.5~1.2米,偶尔可达5.4米,松散、饱和水;坡积层仅见于北部的坡地上,由崩落块石层和其下的黄褐色粘土组成,前者分布范围小,厚度可达7.95米,由巨大的灰岩块石组成,块石大小为500~2000mm,后者厚度0~1米,可塑状,内含少量强风化泥岩碎块。

Ⅱ、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下统石牛栏组、龙马溪组基岩大致分布情况如下:栖霞组分布于崇溪河岸桥台至K69+278.57悬岩和陡坡上,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层灰岩,岩石致密坚硬,岩性完整;韩家店组分布于K69+278.57~428.57,厚度87.5米,上部为灰绿色厚层状泥岩,局部含灰色生物屑灰岩透镜体,中下部为紫红色厚层状泥岩与灰绿色厚层状钙质泥岩互层,该层按其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和中风化,强风化岩层节理比较发育,其破碎并明显软化,岩芯多呈粉状、砂状和碎块状,灰绿色泥岩已变为黄绿色或土黄色,厚度1.4~5.7米,有时沿层间裂隙发育,而与中风化基岩呈指状穿插,中风化岩层较为完整,但层间裂隙仍较发育,失水后易沿之开裂,岩芯多呈短柱状,部分为长柱和碎块状;石牛栏组分布于K69+428.57~K69+627,总厚度102米,上部(K69+428.57~K69+506)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状泥质灰岩夹深灰至紫黑色泥灰岩薄层,泥质呈均匀状,部分呈条带状、瘤状分布,下部(K69+506~K69+606)为灰色、深灰色中、厚灰岩、生物屑灰岩,局部含泥质,底部(K69+606~K69+627)为灰黑色钙质泥岩,含大量的灰岩透镜体,按其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和中风化,强风化灰岩和泥质灰岩其厚度随岩性而异,在灰岩上一般无强风化层,个别地方出现风化,其厚度不超过0.7米,泥质灰岩一般都见有强风化层,其厚度一般0.5~1米,局部可达7米,并出现沿层发育与中风化岩石呈指状交叉的情况,强风化灰岩和泥质灰岩均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砂状,部分为碎块状,泥质灰岩还变为黄色、灰黄色。强风化的含灰岩透镜体的钙质泥岩厚度为1.65~5.4米,节理和微裂隙发育,破碎并明显软化,岩芯多呈粉状、砂状、碎块状,颜色也变为灰微红色或灰白色。中风化灰岩、泥质灰岩岩石比较完整,较致密、坚硬,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中风化含灰岩透镜体钙质泥岩岩石较为完整,且越向深部越完整,岩性致密,岩芯呈短柱状和长柱状;龙马溪组分布于K69+627至遵义岸桥台尾,为深灰色、灰黑色厚层状含碳质钙质泥岩,按其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和中风化,强风化含碳质钙质泥岩,厚0~5米,一般1~3.5米,节理和微裂隙发育,破碎并明显软化,岩芯多呈粉状、砂状、碎块状,颜色也变为灰微红色或灰白色。中风化含碳质钙质泥岩,岩石较为完整,且越向深部越完整,但层间裂隙较为发育,岩芯失水后容易开裂,岩性致密,岩芯呈长柱和短柱状。

桥位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不甚分明,无霜期长。据1961~1990年桐梓县气象资料显示,该区年平均温度14.6℃,最冷为一月,平均气温4.1℃,最热为七月,平均气温24.5℃。年平均降雨量1038.8mm,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最大为6月,降雨量169.0mm,最小为2月,降雨量14.6mm,平均相对湿度79%,平均风速1.8m/s,瞬时最大风速34m/s。

桥位大部位于桐梓河南支流小河河漫滩阶地的稻田内,地形平坦,大气降雨后多沿地表汇入河内,仅少部分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据钻探资料,该区地下水主要为冲积层的孔隙水,与河水有强烈的水力联系,其水位高程为919.95~924.65米,一般923.3~924.5米,在地面以下0.4~2.3米,与河水水位相近。据水样分析结果,PH=7.0,无浸蚀CO2。基岩主要是相对隔水层,根据对地表井泉的调查,仅石牛栏组中下部含岩溶裂隙水,富水性弱。由于坝区上游汇水面积大,丰水期暴雨过后,洪水为可达925.50米。

见《主桥主要工程数量表》和《引桥主要工程数量表》

GPZ(II)6SX支座

人工挖孔(直径2.0m)

人工挖孔直径2.0m/1.8m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在K69+500的左侧征用部分临时用地作为修建生产生活设施用地,临时设施包括:水泥库房、钢筋房、拌和场、配电房、工人住房、食堂等,共计占地约2400平方米。

从桐梓立交匝A桥的桐梓岸桥台的尾部,逐渐放坡,沿匝A修一便道从鞍山中学前通过漫水桥跨南溪河,进入施工生产生活区。考虑到从2002年8月到2003年5月,南溪河基本处于枯水期,即使短时间的降雨,河水很快消退,不影响漫水桥的使用,2003年5月以后,桐梓立交已经基本完成,施工车辆可以从主线上通行,漫水桥废弃。(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在K69+340的左侧设置一台315KVA的变压器,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电;为保证施工的连续性,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时停电而造成停工,配备一台200KW发电机组一台;并与桐梓供电局取得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及时的了解这条线路停、供电时间,充分准备,从容应对。

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用水管直接从附近居民区接到工地现场。

根据钻探资料的水样分析,地下水和南溪河河水PH值7.0,无侵蚀性CO2,对混凝土基础无侵蚀性破坏作用,经水质检测后,施工用水可采用南溪河河水或者在离拌和场最近的位置开挖桩孔作为取水井,直接从孔桩内用抽水泵抽水到拌和场的蓄水池备用。

在民工队伍的选择上,考虑采用施工过同类型桥梁,或者施工过连续梁、连续刚构的施工队伍,民工从施工初期的50人,到最高峰时250人。见“劳动力计划表”。

为满足施工的需要,除加强人员的投入外,机械设备的投入也是本工程关键,在本桥的施工期间投入的设备见“主要机械设备表”。

技术顾问(路桥公司总工)

认真复核施工设计图,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商住楼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对图纸中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通过监理工程师以工程联系单的形式联系设计单位代表进行修正,对不能正确理解的地方通过设计代表取得技术支持;

针对图纸复核中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攻关;

针对转体施工,向总公司总工室的专家和工程师请教和汇报,取得他们的技术支持。

编制实施性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作业;

优化设计,使设计更趋于合理化;

针对本桥涉及的机械设备日坛国际广场项目防水工程施工方案,了解它的机械性能和使用方法;

鞍山大桥的计划从2002年7月开始正式动工,至2004年6月底完成,总工期24个月。临时设施计划从2002年7月至2002年8月,工期2个月,内容包括临时便道、输电线路、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桥梁的下部构造从2002年8月底至2003年7月中旬,工期11.5个月,内容包括主桥、引桥的桩基础、引桥墩柱和盖梁、主桥承台、主桥墩身;桥梁的上部构造及桥面系的施工从2003年2月下旬开始,至2004年6月结束,工期16个月,内容包括主桥箱梁的浇筑、T梁的预制安装,桥面系施工。

鞍山大桥施工进度横道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