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27.3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

XX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XX

穿越榆济线天然气管道保护通道工程施工方案报告1.1与业主签订的中标合同文件;

1.2北京城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提供的施工图;

1.3地形、地质及环境条件的实地调查和复核资料;

1.4本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大纲。

2.0我公司在地铁及地下工程施工方面成熟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经验。

2.1.1XX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断面形式有4.6m线间距单洞双线标准断面、4.6m~5.50m线间距单洞双线加高断面、4.6m线间距单洞双线扩大断面。依据地质勘查,XX隧道围岩为III~IV、V级围岩,参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区间隧道采用受力性能较好的曲墙+仰拱马蹄形断面。

2.1.2衬砌断面设计情况

本工程采用马蹄形断面、复合式衬砌结构,隧道结构断面如下表:

隧道洞身衬砌结构断面表

K23+821~K23+851

K23+851~K23+891

K28+094~K28+124

K23+891~K23+990

K23+990~K24+150

K27+931~K28+094

K24+150~K24+340

K27+795~K27+931

无瓦斯、抗水压0.5MPa

K27+107~K27+136

无瓦斯、抗水压0.5MPa

K27+523~K27+575

K27+680~K27+730

K27+300~K27+420

K24+520~K24+585

K24+681~K24+735

无瓦斯、抗水压0.5MPa

K27+136~K27+300

有瓦斯、抗水压1.0MPa

K27+054~K27+107

无瓦斯、抗水压0.5MPa

K24+340~K24+520

K24+585~K24+681

K24+735~K24+880

K27+420~K27+523

K27+575~K27+680

K27+730~K27+795

无瓦斯、抗水压0.5MPa

K25+310~K25+830

K26+065~K26+195

K26+350~K26+740

K26+812~K26+966

无瓦斯、抗水压1.0MPa

K24+880~K24+956

K26+740~K26+966

无瓦斯、抗水压1.0MPa

有瓦斯、抗水压1.0MPa

K25+085~K25+165

无瓦斯、抗水压1.0MPa

K24+956~K25+085

K25+165~K25+310

K25+830~K26+065

K26+195~K26+350

K26+966~K27+054

无瓦斯、抗水压1.0MPa

2.1.3防水工程设计情况

2.1.3.1地下结构的防水设计应遵循“以堵为主、以防为辅、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2.1.3.2二衬模筑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砼的抗渗等级S10;

2.1.3.3隧道采用防水层全包防水,即在初支与二衬之间设置一道1.8mm厚单面自粘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

2.2.1因为本工程工期紧张,要求二衬紧跟,所以,施工过程中二次衬砌与隧道开挖等要求同时进行,各工序之间的交叉影响比较大,如何合理组织各分项的施工是本项目施工的重点及难点。

2.2.2本衬砌混凝土为防水钢筋混凝土,台车模板内人员难以进入,混凝土振捣比较困难,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求很高,所以混凝土的振捣及密实度控制也是本项目的重点之一。

2.2.3防水施工是本项目的重点之一。

2.3解决施工难点的对策

2.3.1工序交接过程中合理安排,精心组织,使各个工序衔接到位,有条不紊的进行各个施工工序,保证二次衬砌紧跟。

2.3.2加强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选择合理的振捣工具,由富有经验的混凝土工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

2.3.3防水工程由具有相应施工经验的防水队伍施作,每道防水施工由专职质检员检查把关。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检验及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保护。

2.3.4其余各难点重点均会在相应的施工方案及保证措施中详细说明。

本工程隧道二次衬砌施工计划安排:二衬施工总体工期约为540天,计划安排2009年7月开始施作二衬,预计2010年8月~9月完成;由于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我项目部将在确保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在施工过程中动态调整劳动力投入,合理有序开展多个作业面,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隧道分为两个工区,成立两个专业衬砌作业队、两个专业防水作业队;

4、防水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入模。

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衬砌台车就位时,通过悬挂于拱点的中线与台车中线对中,确认对中后用全站仪复核。

4.3.1喷射混凝土基面处理

喷射混凝土基面粗糙、凹凸不平、锚杆头外露钢筋等,对铺设防水层质量有很大影响。为此,对喷射混凝土基面必须进行处理。

防水层由丁基橡胶粘结带、1.8mm厚自粘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和300g/m2土工布组成,防水板采用无钉无孔铺设工艺,拱、墙全包,接缝采用双面焊缝。

4.3.2.1防水层施工程序

防水层施工程序详见防水层施工程序图。

4.3.2.2防水层施工工艺

在喷射混凝土隧道拱顶部正确标出隧道纵向的中线,再使裁剪好的无纺布缓冲层中心线与喷射混凝土上的这一标志相重合,从拱顶部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用射钉固定垫片,将无纺布缓冲层固定在喷射混凝土上。

先在隧道拱顶部的无纺布上正确标出隧道纵向中心线,再使防水卷材的横向中心线与这一标志相重合,将拱顶部与圆垫片热熔焊接,与无纺布垫层一样从拱顶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边铺边与圆垫片热熔焊接。铺设时要注意与喷射混凝土面相密贴,并不得拉紧,留出搭接余量(20cm左右)。用热焊器对准塑料垫片所在位置进行热合,一般5秒钟即可。焊缝宽度不小于2cm。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a二次衬砌的钢筋头加塑料套防止搬运和安装钢筋时碰破防水板。

b在没有保护层处(如拱顶、侧墙)进行其他工作时做好防水层保护,焊接钢筋时在其周围用石棉水泥板或双层油毡进行遮挡,以免火花烧坏防水层。

c在灌注混凝土时,振捣棒不接触防水层,以免破坏防水层。

d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防水层保护意识教育,严禁破坏。

本工程二衬结构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在现场加工棚进行加工。

4.4.1.1由专职技术员负责钢筋工程施工,施工前应做到熟悉图纸、规范,及时进行技术交底。

4.4.1.2钢筋施工班负责现场的钢筋安装、绑扎及连接。钢筋工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对钢筋工集中进行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教育,并设专人管理,以增强其质量意识,保证施工的质量及施工的安全。

4.4.1.3钢筋在现场的堆放场地应平整硬化,各种材料机具应设置在干燥的地方,并设遮雨棚。堆料场与道路相邻,方便进行钢筋的起吊和转移。

4.4.2原材料进场和堆放

4.4.2.1钢筋原材料进场

进入现场的钢筋原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收料员认真核查产地、批号、规格是否与合格证相符,经确认无误后,方可收货进场。

4.4.3.1钢筋加工前检查

先按设计施工图和规范要求编制钢筋下料表,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按复核料单制作。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必须做到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若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粒状和片状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4.4.3.2钢筋加工

钢筋切断和弯曲时要注意长度的准确,弯曲后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对于Ⅱ级钢筋不得反复弯,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要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加工成半成品后,要按类别、直径、使用部位挂好标志牌,并分类堆放整齐,使用前运送至施工现场。

4.4.4钢筋绑扎、连接与安装

明洞段二衬钢筋环向主筋采用φ22钢筋,间距150mm,纵向钢筋采用φ16钢筋,间距150mm,环向主筋与纵向钢筋间采用φ8钩筋连接成整体。暗洞加强段二衬钢筋环向主筋采用φ25钢筋,间距100mm,纵向钢筋采用φ16钢筋,间距150mm,环向主筋与纵向钢筋间采用φ8钩筋连接成整体。暗洞段二衬钢筋环向主筋采用φ22钢筋,间距200mm,纵向钢筋采用φ16钢筋,间距150mm,环向主筋与纵向钢筋间采用φ8钩筋连接成整体。

4.4.4.1钢筋绑扎

核对半成品钢筋的规格、尺寸和数量等是否相符,准备好钢筋连接套、绑扎用铁丝、工具等,并按各部位保护层的厚度准备好水泥砂浆垫块。当保护层厚度小于或等于20mm时,垫块平面尺寸为30*30mm;当保护层厚度大于等于25mm时,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垫块平面尺寸为50*50mm。

4.4.4.2钢筋连接

2钢筋连接时的具体要求

a钢筋连接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位置大于10d。

b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要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能有两个接头。

c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d绑扎接头搭接长度不小于35d,搭接时,中间和两端共绑扎三处,并必须单独绑扎后,再和交叉钢筋绑扎。绑扎接头受拉区不超过25%。

e机械连接时,根据连接方式,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保证钢筋的锚固质量。

f二衬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

4.4.4.3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用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用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用尺量,连续三挡,取最大值

4.4.5成型钢筋验收

4.4.5.1自检和隐蔽验收

钢筋按设计和施工规范绑扎成型后,施工班组先和质检员一起进行自检、互检,再由质安部进行检查评定、确认。

自检评定合格后报请监理和甲方代表进行隐蔽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4.5.2钢筋规格替代

如因市场供应因素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钢筋规格时,要遵循施工规范规定的替代方案原则,并报请工程监理和设计单位同意后,才能施工,并且要在验收上注明。

4.4.6成品钢筋的保护

浇注混凝土时,要设专人看护,发现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要及时调整。

4.4.7质量控制措施

4.4.7.1钢筋的施工原则

必须按设计的几何尺寸控制整个形体尺寸,配料、下料和制作,加工尺寸必须准确,钢筋绑扎前要按照图纸中标注的尺寸检查钢筋的配料尺寸、放置位置,不准确的立即整改到准确位置,钢筋绑扎要牢固,严禁有松动和变形现象。钢骨架制作、加工必须按图纸配筋下料,使每根钢筋的尺寸和外形准确,组装应牢固、准确、整体性好。合理进行配料组合,确保钢筋接头错开,控制同一区段内的接头数,在接头区内控制接头受力钢筋的截面积占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比。为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要在墙、柱外100mm处设检查线,在浇筑砼时,发现钢筋位移,及时调整。

4.4.8安全技术措施

钢筋存放、试拼场地要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钢筋连接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注意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开关;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

二衬砼采用移动模筑混凝土台车,按不同的断面形式和工程数量,采用9m长、12m长两种(曲线段用9m长台车,直线段改用12长台车)。

二衬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10。

4.6.1混凝土配合比

4.6.2防水混凝土施工具体防渗漏要点

4.6.2.1防水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其配合比由混凝土厂提前做试验确定,施工时在同一个施工区段要连续浇筑。为使施工缝接缝严密,均要对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粒并加强养护。继续浇注混凝土前,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20~25mm厚的砂浆,其材料和灰砂比与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要充分振捣。

4.6.2.2结构中的钢筋或绑扎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所用的对拉螺栓要用防水螺丝杆,中间焊80×80×5mm止水片。拱墙施工缝在下一次混凝土浇筑前一定要清理干净,凿除表面的浮浆和松动的石子,刷除钢筋表面的水泥浆。

4.6.2.3防水混凝土泵管铺设遵循“路线短、弯道少、接头严密”的原则。采取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500毫米,相临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2小时,确保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形成施工缝。浇筑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2.0米。振捣采用护壁式和插入式相结合的振捣方式。防水混凝土机械振捣设专人负责,振捣要密实,振捣时间为10~30s,以混凝土开始出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并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4.6.2.4防水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在养护期间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4.6.3结构混凝土防渗漏措施

通过对结构混凝土防渗技术要求及上述对结构混凝土渗漏原因的分析,结合我局的施工经验,我们拟从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和加强施工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对结构混凝土防渗漏采取以下措施。

1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炎热季节施工应尽量安排在气温较低的时间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可用降低砂、石及拌合水温度的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2混凝土运输过程应不断地加以搅拌,确保进入施工现场混凝土的质量。

3钢筋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及标准要求进行除锈。

4二次衬砌施工应在围岩和初支变形基本稳定期间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应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浇灌时适当放慢速度,两侧边墙对称分层灌注,待边墙混凝土下沉稳定后,再灌注拱部混凝土,振捣时避免因漏捣而引起蜂窝麻面或因振捣时间过长或过短引起翻砂和捣固不密实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浇注混凝土的间隙时间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间隙时间超出允许范围时必须待其达到强度要求,对其按施工缝有关要求处理后方可再进行混凝士浇注。

5提高模板支撑的强度和刚度,模板表面应平顺、光洁、接缝严密、不漏浆,支撑应可靠,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6施工缝及变形缝的处理

施工缝、变形缝的处理,除严格按照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a分次浇注混凝土时,必须在原浇注的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求后,方可再进行混凝土浇注。

b在原混凝土表面再次进行混凝土浇注前,应清除原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和松散颗粒,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露出粗骨料,使其表面呈凹凸不平状。

c用高压水冲洗表面,彻底清扫原混凝土表面的泥土,松散骨料及杂物,让混凝土表面充分吸水、润湿。

d施工缝、变形缝止水带、止水胶安装应顺直、密贴、安装位置和方法正确。混凝土浇注前应对其有无破损、位置是否正确等进行严格检查,在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

e混凝土浇注时,对接缝处适当地进行重复振捣,使其密贴,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止水带的位移和破损。

7混凝土模板拆除应根据不同结构部位模板的受力情况及其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分期、分批拆除。拆除模板应尽量避免在混凝土散热高峰期进行,避免因模板拆除过早引发结构裂纹,拆模强度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严禁未经实验人员同意提前脱模,脱模时不得损坏混凝土,严禁随意提前拆模时间,以减少荷载变形引起的裂缝。

4.7特殊部位防水施工

4.7.1施工缝的防水

施工缝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不连续浇注而留下的两茬混凝土之间的缝隙,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防水质量,必须进行防水处理。施工缝防水具体施工如下:

4.7.1.1环向施工缝沿线路前进的垂直方向设置,随拱墙浇筑段长度而设置,纵向施工缝设置在仰拱与边墙或中板与边墙及拱顶与边墙交接处位置。

4.7.1.2环向施工缝采用双道缓膨胀止水条,预留注浆管并设置背贴式止水带分仓。纵向施工缝采用宽度为350mm的钢边橡胶止水带。

4.7.1.3注浆管采用专用的扣件固定在施工缝表面结构中线上,沿施工缝通长设置,注浆管采用搭接法进行连接,有效搭接长度不小于2cm(即出浆段的有效搭接长度)。

4.7.2变形缝的防水

在结构、地质或荷载发生显著变化处,或因抗震要求为避免差异沉降引起的纵向变形,必须设置变形缝。

4.7.2.1变形缝防水的做法

变形缝防水做法为:采用宽度均为35cm的钢边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同时,在结构内表面预留凹槽,设置不锈钢板接水盒。

4.7.2.2钢边止水带施工步骤

1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止水带的准确位置及尺寸规格。

2止水带安装用模板固定,先安装一端,浇筑混凝土,同时另一端应用箱形木板保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拆除模板和另一端止水带的箱形保护。

3把另一端的止水带端头固定在钢筋上,支模浇筑混凝土。

4施工中必须保证止水带的准确位置和混凝土的浇捣质量,保证混凝土与止水带的紧密贴合。

4.8衬砌背后回填注浆施工

4.8.1目的与工艺流程

填充二次衬砌混凝土在拱顶可能捣固不够密实而留下孔隙,以及二次衬砌与防水层之间形成的间隙,提高结构的防水能力,确保二次衬砌与初衬共同受力,避免由于初衬与二衬间的空隙变形引起结构的破坏。

注浆工艺流程如下:注浆管加工一预埋安装一拆模后清理管口、检查螺纹一注浆准备一连接管路一拌浆一注浆。

4.8.2.1注浆浆液与施工机具

拌浆机具:搅拌机、储浆桶、滤网、波美比重计等;

注浆机具:注浆泵及其管路、混合器、球阀、专用管接头等;

其它工具:管路扳手、活动扳手、螺丝刀、钢丝钳等;

4.8.2.2注浆管制安

二衬背后回填注浆管沿隧道纵向设置,间距5~6米,注浆管进浆口抽丝,以便与管路相连,注浆管中部设法兰式止水环,入浆口螺纹部分涂防锈油,用旧编织袋包扎,防止混凝土施工时螺纹和孔口堵塞。

第五章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备

根据工期计划要求,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拟投入该分项目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及器具等情况如下表:

其它小型器具,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配置。

第六章确保质量的技术措施

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信誉和效益的根本保证,也是用户使用安全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施工全过程中应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本工程以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严格的把关、精心的组织、精心的施工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为确保该工程质量,严格执隧道开挖及支护技术的相关管理规定,并特制定以下质量保证措施: 6.1认真学习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设计变更的意图以及工艺要求做到全面理解;做好各项施工准备的各级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 6.2严格遵守国家施工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中,按国家工程质量验评标准进行评定。 6.3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质安部和操作班组长组成的检查小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工作。 6.4坚持操作班组自检和各工种及工序之间交接班验收制度,专职质检员跟踪检查,项目部每月进行质量大检查,对检查出的质量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并制定有效防范的具体措施。 6.5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质保书及试验报告,如其中有复印件必须由原件单位加盖印章,并注明原件在何处。有关材料进场后,材料员要及时填写“原材料质检通知单”送交试验室,试验室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6.6工程测量由项目工程技术部负责,做好定位测量放线、轴线、标高、垂直监测及沉降等工作,对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必须选择在牢固可靠部位并加以保护。定位放线以质检员和技术负责人验收复核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并及时办理定位放线记录和定位放线复核记录。 6.7对轴线、标高、施工图放样、钢筋料单以及原材料和加工件等申请技术复核工作,须经工程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审核后,方可交付施工。 6.8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在自评、自检、自验的基础上,提前24小时将“隐蔽工程验收通知单”送达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6.9施工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6.10对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理人员所提出的质量问题或隐患,必须虚心接受认真整改,对比较复杂或双方有争议的事项,应相互探讨,做到实事求是,取长补短。

6.11搞好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从工程开工起就应按国家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和重庆市轨道交通公司、中咨监理公司的有关工程技术资料的各种规定收集整理。项目部各部门必须按月、按规定将各种资料,如材料合格证或质保书、试验报告、设计变更、技术核定、技术交底、验收记录、技术复核等收集齐全,送交工程技术部统一整理归档。

6.12各种材料必须按品种、规格、批量、进场日期、检验报告、使用部位及数量进行登记。

第七章确保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

供电线路采用380V/220V三相五线系统。

动力线和照明线在隧道的一侧布置。所有线路使用设计合理并具有合适绝缘,将线牢固地固定在隧道壁上,并且不受隧道爆破影响而损坏。

洞内电气设备的操作,必须符合下列规定:非专职电工不得操作电气设备;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接触的部位,设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进行绝缘检查。

电器(气)设备外露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遮拦或防护罩。

36V以上的供电设备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等,必须有接地保护。

直接向洞内供电的馈线上,严禁设自动重合闸,手动合闸时必须与洞内值班人员联系。

7.2洞内通风安全措施

隧道施工的通风设专人管理。通风机运转时,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不准靠通风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准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特别应加强洞内有焊接作业时的通风。

采用ф1200mm通风管,保持空气流动速度,开挖作业空间的空气中的亚硝酸、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烟雾浓度不超过有关劳动法规要求的标准。。

7.2.1隧道施工作业环境标准

7.2.1.1隧道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小于20%,气温不高于30℃。

7.2.1.2有害气体允许浓度:一氧化碳(CO):一般情况下不大于30mg/m3,特殊情况下不超过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超过30分钟;二氧化碳(CO2)不超过体积的0.5%;二氧化氮(NO2)不大于5~8mg/m3。瓦斯(CH4)浓度不大于体积的0.5%。

7.2.1.3粉尘浓度:每M3空气中10%以上游离二氧化碳的粉尘小于2mg/m3,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碳的水泥粉尘小于4mg/m3,不含有毒物质的矿物性、动植物性粉尘小于10mg/m3。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禁止放炮。

开挖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电动机或其它开关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开挖工作面内,在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中,如坍塌洞穴,避车洞等处,其局部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都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开动机器,使用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的掘进工作面,只准人工复电。

停工后或风机停止运转时,在恢复通风前,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开动局部通风机。

输变电工程标准参考价(2019年版)(基建技经[2019]11号 国网基建部2019年2月)7.3防火安全保证措施

7.4防洪防汛安全管理措施

7.4.1设立气象汛情预报站,负责每天与当地气象、水文有关部门进行联系,获取有关气象、汛情等情报资料,作出科学的预测分析,为防洪、防汛工作的决策、实施提供充分依据。

7.4.2合理安排工序,防止汛期洪水影响施工安全。

7.4.3对营区、库房、电线路架设、变配电位置,物料机具摆放、现场道路等设施进行周密的安排布置劳动力培训中心服务用房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符合防洪、防坍塌滑坡、防雷击的要求。

7.4.5保证施工现场与项目经理部、外界之间的联络畅通,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7.4.6在雨季、汛期来临前,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水泥仓库等进行重点加固,并做好防潮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