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楼工程转换层模板及砼专项施工方案

商住楼工程转换层模板及砼专项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818.1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商住楼工程转换层模板及砼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致:XX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XX商住楼工程转换层模板及砼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凤凰岭隧道郑州端施工组织设计,请予以审查。

附:1.XX商住楼工程转换层模板及砼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XX商住楼工程编号:

XXXX商住楼一期工程

转换层模板及砼专项施工方案

XX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XX商住楼转换层模板及砼

XX商住楼转换层模板及砼

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及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由建设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筑劳务公司等共7人对该工程方案进行会审。评审议程如下:

1、与会人员签到。建设单位主持会议并介绍与会人员。

2、建设单位代表介绍会议议程,请专家组确定专家组组长。

3、建设单位代表介绍该工程建设要求与目的。

4、设计、施工单位代表详细介绍工程方案。

5、专家组审阅方案及相关资料。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进行交流。

6、专家组对转换层模板及砼方案安全性、经济合理性、可操作性、预期效果等方面做出评价,写出初审意见。

7、建设单位代表宣读专家组初审意见并征求各与会人员意见。

8、专家组长将意见汇总后,形成专家组意见。由组长签名(盖章)。

注:此评审表一式三份,建设单位、专家评审组、施工单位各执一份

一、工程概况简要说明 7

二、超重、超高梁构件情况说明(13.850M转换层部分) 9

第二章编制原则和依据 9

一、编制范围及原则 9

第三章设计理念及材料要求 10

一、支撑体系的设计理念 10

第四章支架搭设方案 12

第五章模板制作与安装说明 14

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14

二、模板支设工艺 14

第六章钢筋的加工、安装方案 20

一、钢筋的加工计划 20

二、钢筋的安装计划 26

第七章文明施工管理与安全措施 29

一、组织机构框架图 29

2、施工中管理要点 33

3、质量管理措施 33

4、浇注施工注意事项 39

5、砼浇筑时间的粗约计算 40

六、质量保证措施 40

1、质量保证、成品保护措施 40

2、钢筋成品、半成品防护措施 42

3、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42

七、重大危险源辨识 44

八、安全管理措施 45

九、文明施工措施 46

十、消防保障措施 47

4、仪器设备配置 47

1、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8

2、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8

3、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预案 49

4、模板、脚手架坍塌 49

5、消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0

6、项目部安全急救援预案 50

第八章支模架计算书 51

1、位于X~S/50轴1000×2200梁模板支架计算书 51

2、位于X~S/57轴1100×2200梁模板支架计算书 60

3、位于X~S/31轴500×1000深梁模板支架计算书 69

4、180厚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72

工程名称:XXXX商住楼一期工程

建设地址:XX县雍熙镇新街路

建设单位:XX县齐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XX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XX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1#、2#楼两座转换层设置于裙房,转换层梁、板顶面标高为13.850m,层高为5.4m,为梁式转换层,梁高为350~2200mm,板厚180mm,部分板厚120mm。设两栋独立塔楼,无后浇带。剪力墙及柱混凝土标号C45,梁板混凝土标号C45。本工程H=800以上按梁高分12种(分别为800、1000、12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按梁宽分9种(2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其中h=2200梁8根、h=2100梁1根、h=2000梁7根、h=1900梁1根、h=1800梁7根、h=1700梁2根、h=1600梁7根、h=1500梁9根、h=1400梁6根、h=1200梁6根.其余为1000及以下梁等。

转换层结构平面面积为S=1270m2,转换层主要实际量:梁、板钢筋共计:368吨;钢筋规格从φ8~25、32共11种规格;梁、板砼强度采用C45,1#、2#楼两座转换层梁、板砼量约为:1580m3

3.施工荷载传递方式、传递路线及模板、支撑系统的布置与验算

3.1.施工荷载传递方式、传递路线

3.1.1.为了便于结支撑系统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计算和验算,必须对转换层梁、板的荷载传递方式和传递路线进行分析确定。

3.1.2.转换层梁、板(8.45m~13.85m)采用扣件式整体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将其上部转换层梁、板荷载对应传递到8.45m层结构楼板上,再由8.45m层将上部、荷载传递到4.45m层结构。由于设计人在8.45m层结构楼板设计已经考虑互转换层施工时的施工荷载和转换层梁、板荷载,这对8.45m层梁板结构有利。为了确保8.45m层梁、板结构具有足够承载力,决定对8.45m层的承载力进行验算。如果验算结果不能满足要求,应在4.45~8.45m层间搭设支撑。增加8.45m层梁、板承载能力。各层结构承受转换层荷载传递如下:

3.2.模板、支撑系统的布置与验算

3.2.1.模板及支撑系统布置

3.2.1.1.模板系统

①梁底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梁底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板肋采用50×100,间距为150mm。(见P18~22附图)

②梁侧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模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侧模板肋采用50×100木枋,间距为300mm。(见P18~22附图)

③转换层楼板板底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模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板模底肋采用50×100木枋,间距为400mm。(见P19附图)

所有支撑系统采用48×3.5钢管(计算时按48×3.0进行),立杆下垫板为200×200×50木板。

3.2.1.2支撑体统布置

8.45m~13.85m层结构支撑架搭设方法:

①梁高H≥2200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500×500进行搭设,即沿梁长及梁宽方向均按500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

②梁高2200>H≥1000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500×600进行搭设,即沿梁长方向按500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按600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

③当梁高<1000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600×900,沿梁长方向按600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按900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

④现浇板支撑架按900×900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

3.2.2模板、支撑系统的验算

为了满足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决定即将转换层中大梁按1100×2200作为验算对象,也将转换层中1000×2000梁和500×1000梁作为计算验算对象。

本转换层支撑系统计算部分参阅资料: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主编:杜荣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主编

《建筑施工》重庆建筑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二、超重、超高梁构件情况说明(13.850M转换层部分)

ZL:1100×2200

区于保守计算高度3.240米

ZL:900×1800

区于保守计算高度3.240米

ZL:1000×2200

区于保守计算高度3.240米

ZL:1000×2200

区于保守计算高度3.240米

ZL(21):1000×1800

区于保守计算高度3.240米

ZL:900×2000

区于保守计算高度3.240米

KZL43:700×2000

区于保守计算高度3.240米

KZL41:900×2200

区于保守计算高度3.240米

KZL40:800×2000

区于保守计算高度3.240米

KZL39:900×2200

区于保守计算高度3.240米

KZL38:800×2000

区于保守计算高度3.240米

1、本方案编制范围为超高、超重模板支架,普通模板支架搭设已另外编制。

2、本施工方案编制将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一是符合性原则;二是先进性原则,三是合理性原则,四是符合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则。

3、按建质【2009】87号文件《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某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下发的《关于对高大模板支架实行严格检查的通知》,对达到高大模板界定的模板工程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根椐《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第五条第(三)条高大模板工程:水平砼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按上述条款计算,为了能保证整体稳定性,支撑架全部按高大模板工程进行计算及设置构造要求,所以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1、建质【2009】87号文件

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6、《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杜荣军著

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7、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组织设计

18、品茗支模架安全计算软件(版本V6.0.3.120)

19、其他有关的规范、规程、及参考资料文献资料

20、本公司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及规章制度

第三章设计理念及材料要求

一、支撑体系的设计理念

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立杆步距要一致,便于统一搭设;立杆纵或横距一致,便于立杆有一侧纵横向水平杆件拉通设置;构造要求规范设置,保证整体稳定性和满足计算前提条件。

根据我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所有支撑系统采用48×3.5钢管(计算时按48×3.0进行),立杆下垫板为200×200×50木板。

①梁底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梁底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板肋采用50×100,间距为150mm。(见P32~34附图)

②梁侧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模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侧模板肋采用50×100木枋,间距为300mm。(见P32~34附图)

③转换层楼板板底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模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板模底肋采用50×100木枋,间距为400mm。(见P33附图)

8.45m~13.85m层结构支撑架搭设方法:

①梁高H≥2200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500×500进行搭设,即沿梁长及梁宽方向均按500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

②梁高2200>H≥1000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500×600进行搭设,即沿梁长方向按500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按600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

③当梁高<1000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600×900,沿梁长方向按600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按900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

④现浇板支撑架按900×900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

4.50~8.45m层结构支撑搭设方法:

由于转换层梁、板砼浇筑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荷载对8.45m层梁、板结构的不利影响,包括8.45~13.85m层结构支撑架的自重荷载向下至传递8.45m层时,对8.4m层梁、板结构的不利影响,所以须对8.45m层梁板结构进行验算。经上述实际验算,得知8.45m层除局部次梁不能完全满足承载力要求外,其余都能满足要求。决定在转换层施工过程中,保留4.5~8.45m层间原有支撑系统。4.5~8.45m层结构支撑搭设要求如下:

a、主梁下支撑竖杆按间距为600×900进行搭设,即沿梁长方向按600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按900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500。

b、次梁下支撑竖杆按间距为900×900进行搭设,即沿梁长及梁宽方向均按900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500。

c、板下支撑架竖杆纵横方向均按1200×1200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500。

6.1.4.所有楼梯间的结构支撑架竖杆纵横方向均按900×900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且需保留4.5~8.45m层的支撑架。

3、模板、支撑系统的验算

为了满足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决定即将转换层中大梁按1100×2200作为验算对象,也将转换层中1000×2000梁和500×1000梁作为计算验算对象。

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的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3、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

4、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该规范第3.1.1条的规定;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5)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7)钢管上严禁打孔。

5、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锻铸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6、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扣件应有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1)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2)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3)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外。

支撑排架搭设流程:立杆定位放线→铺设垫板(槽钢)→放置立杆→放置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如此重复往上→设置剪刀撑→放置方木、模板→检查验收。

(1)13.850M转换层梁支模架立杆支承在(架空层8.450M)120厚混凝土底板上,立杆下垫200×200×50木板。支模架立杆支承在(架空层8.450M)120厚顶板上,为保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搭设转换层支模架时,架空层下部对应的支模架不拆;由于上下层梁轴线位置不一致,导致立杆位置无法对齐,转换层支模架立杆下铺设200×200×50木板,以扩散上部荷载。

(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立杆上,距离地面不大于200㎜,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方式时,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

(4)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

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1)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3;

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双向拉通。

a: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b: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2)剪刀撑的构造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大于5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6根;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

b: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

c: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1)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分开施工,柱、墙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梁、板混凝土工程。

(3)模板支架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墙、柱构件等进行每隔一步的刚性拉结(抱柱)。

第五章模板制作与安装说明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1)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各轴线控制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3)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

(4)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5)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1、梁、柱、墙模板加工制作:

(1)梁模安装工艺:弹梁轴线并复核→搭支模架→摆方木→安放梁底模并固定→梁底起拱→扎梁筋→安侧模→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与相邻模板连固。

(2)楼板模安装工艺:搭支架→测水平→摆木楞→调整楼板模标高及起拱→铺模板→清理、刷油→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

(3)梁、板的安装要密切配合钢筋绑扎,积极为钢筋分项提供施工面。

(4)所有跨度≥4m的梁必须起拱2‰,防止挠度过大。

(5)所有≥2mm板缝必须用胶带纸封贴。

(6)梁模板铺排从梁两端往中间退,嵌木安排在梁中,梁的清扫口设在梁端。

在梁、柱、墙模板加工时,所有模板及模板肋必须用专用木锯设备加工而成。柱、墙、板模板加工同《±0.00以上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6.2.3.柱、墙、梁模板安装

6.2.3.1柱、墙模板安装方法同《±0.000m层以上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中柱、墙模板安装方法。

柱模板就位后,用铅丝与柱主筋绑扎临时固定,通排柱应拉通线安装。

安装柱箍采用钢管制或柱箍,用对拉杆拉紧,柱箍间距为400mm~600mm。

安装柱模的拉杆和斜撑,柱模每边设2根拉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地锚上进行较正。拉杆与地面的夹角尽量保持45~60°,地锚与柱的距离在3/4柱高处。用吊线锤校正柱的垂直度。(附图一:柱模安装立面图、附图二、柱支模平面图)

普通梁板指板厚200mm以下、梁截面500×1200mm以下的梁板。各部模板关系为:楼板模板压梁侧模;梁侧模夹梁底模。

支撑采用普通钢管满堂支撑架;梁底顺梁长度方向间距600mm,梁宽方向间距500mm,截面b×h≥0.3㎡的梁底居中增加一道φ48普通钢管支撑,间距600mm和满堂架连接。立杆下端垫木采用200mm×200mm×15厚或18厚胶合板,立杆上端采用采用U托进行高度调节。梁长度大于4000mm的梁按照规范要求2‰的起拱。具体如下图所示:

特殊梁指梁截面500×1200mm以上的梁。为及时拆除侧模,各部模板关系为:楼板模板压梁侧模;梁侧模夹梁底模。

此部分梁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250mm。梁底主龙骨采用100×100木枋间距600mm,梁侧主龙骨采用2φ48普通钢管间距800mm,且在梁中加φ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处理同普通梁),由梁底至上间距400~600mm(详见下页表),与梁中螺杆对应梁底增设一道对拉螺杆,详细参见下图。

对拉螺杆布置详见下表:

梁高范围内对拉螺杆道数

第一道对拉螺杆到梁底距离(mm)

第二道对拉螺杆到梁底距离(mm)

第三道对拉螺杆到梁底距离(mm)

支撑采用钢管满堂支撑架,梁底立杆顺梁长度方向间距≯600mm,梁宽方向间距≯600mm,横杆步距12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立杆下端垫木采用200mm×200mm×15厚或18厚胶合板,立杆上端采用U托进行高度调节,使得主龙骨所传递的承载力直接作用于立杆,U托顶口并排放置2φ48钢管或木坊卡住主龙骨,避免滑移。剪刀撑隔3跨双向布置,梁长度大于4000mm的梁按照规范要求2‰的起拱。梁侧中部增加U托支撑一道,与满堂架牢固连接。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

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6.2.4.模板安装质量检查和验收

1、整个模板的验收过程:

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施工员和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管部检查

验收合格后填报资料,浇筑砼。

2、模板安装完成,在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浇筑砼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模板工程施工验收。

3、验收合格后,向监管部发出报验申请单,并配合监管部人员全面检查验收,同时作好相关记录。

4、模板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板安装必须符合该工程模板设计和技术措施的规定。

模板安装必须符合施工图所要求的断面尺寸、轴线标高、垫铁、垫块以及预留洞口的位置大小符合木模要求。同时模板的安装质量必须符合模板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模板支点及支撑系统必须牢靠,并具有足够稳定性和安全性。连接件中的紧固螺栓、支撑扣件紧固、对拉螺栓的紧固均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预留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稳固可靠。模板内清洁程度必须满足要求。

轴线、标高自检记录、钢筋隐蔽检查验收记录、预留、预埋件检查记录等相关资料必须齐备。

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逐项进行评定验收。

支架模板上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要求。

在模板上运输砼或操作用的走道板必须搭设好。

作业面孔洞及临边防护已经形成,垂直作业已设立隔离防护措施。

钢筋加工计划编制流程图

1、由于本转换层大梁断面较大,大部分为框支梁,梁配筋较多,钢筋直径较大,梁内受力主筋普遍为32,且梁内底筋多达4~8层,梁内面筋多达3~4层。因此,在编制钢筋加工计划前,须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施工、质量等部门召开施工图会审,认真仔细地对施工图要求与现场实际施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方案、统一认识,如需设计院解决和认可的问题应及时报设计院批准。

2、由于本工程平面形式复杂,轴网尺寸变化大,梁系布置异形较为普遍,这给钢筋计划的编制工作带来了困难。我们专门配备了专业的电脑软件系统和熟悉AutoCAD绘图软件的技术人员,进行钢筋计划的辅助编制。将结构施工图绘制于电脑内并存盘,根据计划需要,随时抽取任意一根梁,计算梁筋、箍筋的长度以及柱子异形箍筋长度等。极大地提高了钢筋计划的准确性,缩短了编制时间,将钢筋计划表输入计算机,便于计算钢筋工程量以及各部门随时查看了解钢筋的使用管理信息。

3、钢筋入场后,必须严格按照公司的程序文件中有关钢材入场管理制度要求按规格、检验状态进行分类堆放整齐。在每种钢材上都必须挂好标识牌,标识清楚该种钢材的规格、数量、生产地,是否通过抽样检测并合格。新近入场的钢筋在未检测合格以前不能与库存原有同种规格的钢筋堆放在一起,应另处堆放。新钢筋入场以后,立即向监管部申请进行原材料抽测报验。待在监管部人员鉴证下,取样送检后合格,才能与原有同种规格的钢筋合并堆放。也只有抽检合格的钢筋才能用于钢筋半成品加工生产,未检合格的钢材严禁投入使用。

4、为了确保钢筋加工计划的准确性,计划员编制完成钢筋加工计划表后,立即交由项目技术部门进行审核,同时报送计划表给钢筋加工房的专职工长再次核对施工图,进行查漏补缺,并将信息反馈给项目技术负责人。钢筋加工计划表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定批准后,将计划表分发给相关部门人员手中,立即组织实施钢筋加工生产,在钢筋加工生产过程中钢筋工长应随时检查钢筋半成品的制作质量,严格按照钢筋加工计划表组织生产,在断料、配筋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余料、废料,变废为宝,降低损耗减少返工损失,提高经济效益。钢筋工长必须负责钢筋加工半成品的堆放、标识以及发货的管理工作,做到堆放整齐有序、标识清楚明晰、发货准确及时。由于部分钢筋需接长焊接(气压焊)因此,钢筋工长还必须负责钢筋气压焊焊接质量检查,以目测为主,并按规范要求在监理见证下进行抽样送检工作,做好相关记录。同时负责钢筋房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5、因设计要求本转换层梁接头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这就给钢筋加工计划编制的准确度要求非常高,特别是梁的上部钢筋在端支座均要向下弯锚入柱内(梁高H+Lae),且梁上部筋多达3~4层,在锚入柱内时,应充分考虑各梁钢梁相互间隙付合规范要求,所以在编制加工计划时,必须逐一绘制每根梁在柱内的节点大样图,技术部门认真分析节点大样图的施工可行性,配合计划员编制出钢筋计划表。并将编制好的计划交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钢筋加工计划表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定批准后,将计划表分发给相关部门。

7、在钢筋进行加工制作前,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召集钢筋工,负责钢筋加工制作的专职工长和现场负责钢筋绑扎的工长进行全面的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向其说明转换层梁钢筋的特殊和复杂性,如果钢筋制作质量达不到要求,将严重影响整个转换层的施工质量,要求各工长应在施工生产中加强管理,确保质量。同时要求,在钢筋开始加工前,必须要由工长组织班组全体人员进行一次技术和质量的交底。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钢筋计划表进行加工。施工班组必须设立质量员对每一根梁钢筋,梁箍筋等,进行仔细的检查,重点解决好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加工误差的环节,提高手工或机械操作的准确性。

工长应随时抽查钢筋加工好的成品的加工质量,严格控制加工误差在10mm以内,弯折角误差在1。以内,对于超出质量要求的必须要求返工。应严格控制钢筋加工过程的质量,严把质量关。

钢筋加工半成品应严格进行挂牌,并按每一根梁作为一个堆放单元,分类堆放,挂上标志牌,钢筋房工长还应抓好钢筋房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4、由于柱子钢筋在转换层内进行弯锚(按顶层构造要求),而不再向上部延伸,因此,在编制柱钢筋加工计划时,应严格按03G101图集中顶层柱筋构造的要求,同时,计划员深入现场,用水平仪操测出每根柱内的每根柱筋的预留高度,再计算出钢筋的准确的下料长度。根据穿过柱子的梁的上部钢筋的层数,确定柱筋顶端的水平弯折点,弯折点宜低于梁顶面200~250mm,以避开柱内的纵横梁的上部筋。顶层中柱、角柱梁柱节点钢筋构造详附图(九)

由于柱筋在转换层内弯锚,且水平弯锚段的朝向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柱筋接头只能采用“正反丝扣型”,避免水平弯锚段的侧向移位。

10、转换层梁钢筋接头

1、转换层梁钢筋接头采用镦粗直纹连接方式,为了配合转换层大梁的施工,决定将钢筋墩粗直螺纹加工进行现场加工。转换层钢筋镦粗直螺纹接头的加工及连接。

2、为了确保钢筋螺纹丝头加工质量,应严格按DZJ钢筋墩粗直螺纹连接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采用《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进行检查和验收。

JG/T 520-2018标准下载3、钢筋螺纹丝头制作工艺:

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翘曲,端部不直时应调直后再下料。

钢筋套丝前应把钢筋端头先行墩粗,在每批钢筋进场加工前,均应做墩粗试验,并以墩粗量合格来确定最佳的墩粗压力及缩短量的最终值。墩粗头不合格时,应切掉重墩,严禁二次墩粗。墩粗后,允许墩粗段有纵向裂纹,但绝对禁止带有横向裂纹的墩粗头投入使用。

钢筋丝头的螺纹应与连接套筒的螺纹相匹配,公差应符合GB/T197的要求。钢筋丝头加工时,前5个丝头应逐个检验,稳定后按10%自检,并做好检验记录。合格的丝头,立即将其一端戴上塑料保护帽,另一端拧紧连接套筒存放待用。不合格丝头,应立即作出标记,并切除后重做。钢筋丝头加工质量的控制是钢筋墩粗直螺纹现场质量控制的核心。因此加工丝头的检验至关重要,丝头检验有三个要素:一是,螺纹中径尺寸;二是,螺纹加工长度;三是,螺纹身型。

a、由于转换层平面为异形,梁端支座较多,且部分梁在柱内斜交,使梁筋在该处无法贯通,从而使梁钢筋在该柱内按梁端支座形式锚固。考虑到转换层梁为框支梁和深梁,端支座弯锚时弯折段部分较长,这将对梁钢筋的直螺纹连接增加了难度。

b、梁钢筋直螺纹连接中,中间跨钢筋连接和边跨钢筋连接不同,即中间跨钢筋连接时,采用“标准型”接头,边跨钢筋连接时,由于端支座上部钢筋弯锚内柱内较长,在钢筋连接时,端支座钢筋即不能在柱内旋转,几乎也不能沿梁轴线方向移动,因此必须采用“加锁母型”接头才能满足要求。

d、在钢筋摆放在支撑架并进行连接时,必须讲究一定的顺序,即先短跨,后长跨,或先纵向后横向,且还必须先底层,后面层的原则进行分层有序的连接,切不可随意摆放连接,造成不同方向的梁筋重叠以至过高,而影响梁顶标高的控制。由于转换层梁上、下部配筋均较多,所以在摆放一个方向的梁钢筋时,要充分考虑另一个方向梁钢筋的摆放(穿)的施工难度。为了便于另一个方向梁钢筋的顺利安放,先期摆放的梁钢筋须在穿过柱子钢筋的位置时,用钢管将各层钢筋预先分隔,留出空隙,以利于另一个方向的梁钢筋在柱内交汇处顺利安放。

e、在进行梁钢筋连接时Q/CR 749.1-2020 铁路桥梁钢结构及构件保护涂装与涂料 第1部分:钢梁.pdf,首先要仔细检查钢筋规格是否和连接套筒一致,螺纹丝扣是否完好无损,清洁,并回收丝头上的塑料保护帽和套筒端头的塑料盖,如遇局部钢筋接头螺丝扣受到损伤,必须立即更换该根钢筋,保证钢筋接头的连接质量。

f、“加锁母型”接头的连接,须待中间跨梁钢筋连接完成后,并经项目质量员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两侧边跨梁钢筋连接,在进行钢筋连接时,应以中跨一侧的梁钢筋预留接头为主,适当调整端支座内的钢筋,使其符合机械连接要求。具体作法是:将钢筋一端制作成加长螺纹,将连接套筒先全部拧入一端钢筋,待另一端钢筋头靠拢后,将连接套筒反拧实现对接,为了保证接头质量,必须加设锁紧螺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