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某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47.0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XXX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1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1.1.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某市污水处理厂施工组织设计(总体)1.1.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

1.1.3.宜(昌)~万(州)铁路项目XXX标段招标文件、承发包合同、设计文件、图纸及答疑资料;

1.1.4.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1.1.5.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1.1.6.我单位以往施工的经验,科技成果、技术力量和设备配备;

1.1.7.其它相关依据。

1.2.1.切实贯彻落实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以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为依据进行施工总体安排,配备足够的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确保施工工期、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1.2.2.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结合本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采用先进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技术、编制经济适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落实设计的各项要求;

1.2.3.体现施工现场的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使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前方施工和后方保障相配套,资源配置和工程进度相符合,施工作业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组织实施;

1.2.4.严格遵守国家及当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做好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工作,文明施工,及时绿化,减少或避免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1.2.5.运用网络技术,对工程实施动态管理。严格执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要求,确保业主目标实现;

1.2.6.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及施工工期要求,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充分发挥本单位施工工艺水平及管理水平,并以合理的人、财、机、物配置来组织实施施工,严格按设计及业主的要求组织施工。

我项目分部承建的XXX标段XXX大桥(DK216+004.21)位于恩施市境内,跨越农田,全桥按单线设计,全桥按右偏曲线布置,曲线半径R=3000米,曲线总偏角为20°40′42″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本桥起讫里程为DK215+866.50~DK216+140.69,全长274.19米,下部结构为七墩两台,宜昌台和万州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径为φ1.00m,桩长分别为23m和27m,共计φ1.00m为300m,1#墩~7#墩为扩大基础,共有桥墩7个,全部为实心墩,墩高9米~21米,桥台为重力式T形桥台。上部结构形式为8×32m普通高度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

2.2.1.地形、地貌

本段位于恩施市境内,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北麓,地形为川东红层的构造侵蚀、剥蚀中、低山区,山恋巍峨,河谷深切,地势险峻,地势从东向西逐渐减低。区内海拔1800~2000米,相对高一般为200~800余米。本段区域地貌特征为褶皱山坡发育多级剥夷面。

谷地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洪积坡积之粉质黏土,褐黄色~灰黑色,软塑~流塑,饱和,厚度约为2~4m,下伏之粉砂,褐黑色,稍密~中密,饱和,厚度约0~2.25m,下伏基岩;丘坡表层为第四系残积坡积之粉质黏土,灰褐色,褐红色,硬塑,厚约2~5.5米,下伏基岩。基岩为白垩系上统正阳组,砖红色块状泥质细砂岩,中厚层岩层产状315°∠26°,基岩较完整,胶结松散,强风化层厚约15~23m,弱风化层厚度大于10m,地表水对混凝土有溶出型若侵蚀,地下水对混凝土有溶出型若侵蚀。

本桥跨越农田,F=2.95km2,Q100=80.03m3/s,H100=437.10m。

本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17℃,一月份为全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2~5℃,七月份为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3~28℃,全年无霜期230~300天,年降水量1000~1700mm,降水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总量的75%。

本线主要与209国道并行,沿线业主已架设10KV、35KV电力贯通线;工点附近村庄多,居民密集,剩余劳动力较多,可作为施工高峰期的劳动力补充;碎、片石等地材丰富,材质较好,工程附近有河渠,施工用水可就地利用,生活用水利用附近的自来水公司购买或当地泉水。

线路:单线Ⅰ级铁路,预留二线条件,设计行车速度160km/h。

轨道标准:60kg/m,一次铺设无缝线路。

轨道高度:1.04m(路肩至轨顶高度),轨底至梁顶0.6m,钢轨高度0.176m,轨底至路肩高度0.86m。

2.5.主要工程数量表

DK215+866.50~DK216+140.69

宜昌台、万州台;1#墩~7#墩为扩大基础

1#~7#墩、宜昌台、万州台

2.6.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主要施工对策

本工程所处地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长,秋雨连绵,雨季较长之特点。

便道修建及场地硬化面积大,弃渣场较远,运距远会影响施工工期。

施工环境复杂,场地狭窄。

质量要求高,鉴于沿线铁路特性与本工程位于恩施市境内,不但主体结构必须坚固、稳定、耐久、安全,外观质量也要求满足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客观要求。

环境约束严格,施工中的噪音污染、震动及人员对沿线社区生产、生活的干扰予以严格限制。工程施工组织方案须充分考虑并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2.6.2.工程重点及难点

本桥的5#墩和6#墩在水田里,地基土中水分饱和,基础开挖后,尽早灌注,避免基坑外露时间过长而降低地基的承载力。

2.6.3.主要施工对策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及重点,施工按照“抓住重点、均衡生产、技术创新、确保工期”的原则组织施工,积极稳妥地采用目前国内外施工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工法,借鉴国内外成功施工经验。

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要求,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进场;并对所有施工人员,按不同的工作内容分别作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并加大设备的投入。

充分研究地质水文气象资料,集体论证,集思广益,确定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落实交底制,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

成立施工监控测量小组,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安排有经验的专业工程师负责测量工作,做到信息反馈及时、准确,据以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严格遵循有关环保和水保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健全环境保护组织机构,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环保和水保工作。

施工过程中,对有可能引起噪音污染、污水污染及环境破坏的环节,事先制定详细的预防措施。

对施工中无法预见、已造成事实的各种情况立即停工整改,并提交整改措施,未制定预防措施前,不再开工。

施工期间,首先确定详细完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加强人员、机械配备,科学管理,精心组织,使施工从开始就形成良好的网络循环,并对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技术难点成立专门攻关小组,高质高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凡是重点分项工程须有工期控制计划及保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网络图安排施工计划,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计算机)随时调整施工进度。凡是难点工程须制定作业指导书。

第3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3.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

3.1.1.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

3.1.1.1.组织机构设置

根据以往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经验,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组建了宜万铁路XXX标段项目经理部桥梁处分部,全面负责本管段的现场施工组织和管理。

该单项工程设项目副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施工负责人1人。下设五个作业队,具体负责各项施工管理职能工作。

根据本单项工程的工程类别、工程规模及特点,拟组织投入本单项的主要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详见下表:

3.1.3各岗位工作职责划分

项目副经理:负责本项目的施工生产、施工进度及协调。

技术负责人:负责本项工程施工方案确定及日常技术工作。

质检员:负责本项工程质量监督及控制。

3.1.4施工任务划分及队伍配置

我分部根据本单项工程的工程规模及特点下设5个作业队,负责本桥范围内的所有施工任务,其任务划分见下表:

负责全桥桩基钻孔、混凝土灌注施工

负责全桥承台及扩大基础施工

负责全桥墩台身及托盘顶帽施工

负责全桥钢筋加工、制作、运输、安装等

负责全桥混凝土拌合及运输

3.2.现场总体施工方案

3.2.1.总体施工安排

我们进行总体施工安排时的原则是:以5#~6#墩基础首先开工来控制,其它墩台同步协调展开,逐步形成分段平行流水作业程序。

本桥施工均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混凝土施工配备自动计量搅拌站、混凝土输送车、混凝土输送泵等设备。

施工用水:本桥4#墩位处有一水渠,水量较大,经检验水质合格及满足各项指标后,即可作为施工水源。

本桥利用乱草湾大桥的拌合站,混凝土拌合站采用自动计量的拌合站,单机生产能力不小于50m3/h。

3.2.2.主要技术方案

3.2.2.1.桩基施工方案:

1、陆地桩基采用冲击钻成孔,汽车吊配合施工;

2、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罐车运输,汽车吊配合,泵送施工。

3.2.2.2.承台及扩大基础施工方案:

1、承台及扩大基础安排在枯水期明挖施工,用草袋防护,必要时可采用井点降水;

2、承台及扩大基础内设冷却管,并做好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制定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作业指导书;

3、混凝土集中拌合,罐车运输,汽车吊配合泵送施工。

3.2.2.3墩身施工方案

1、大块钢模整体施工;

2、混凝土集中拌合,罐车运输,泵送入模,吊车配合施工。

3.2.3.施工队伍、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场方案

3.2.3.1.施工队伍、机械设备进场方案

人员、设备到达现场的原则是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分期分批进入现场,并依据具体情况随时加以调整,机械设备进场的方法是近处走行机械可以上路行驶,直接开进现场,不便上路行驶的用平板拖车拖运。

3.2.3.2.材料进场方案

本工程所需各种砂石料、砂砾土等,均由当地购买,再用汽车运至工地。质量和数量满足工程需求。其它施工用材料,如水泥、钢材、钢绞线等按总指指定的厂家,在具有合格证书及相关检验资料的前提下从巴东储备站购进。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施工中做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并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确保局优,争创部优。

我分部按招标文件要求工期,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投入本项目的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计划从2005年7月1日开工,于2006年2月20日完成主体工程。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措施及安全技术制度,配备专职安检机构和人员。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本工程安全目标为“五无”“四控”、“一创建”。

五无:无人身伤亡事故,无行车险情以上事故,无交通责任事故,无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

四控:职工重伤频率控制在0.5‰以下;年负伤频率控制在1.2‰以下,职业病发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作业环境控制在规定指标内。

一创建:创建全线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明确的应急措施。

施工中严格执行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3.3.4.文明施工目标

受政府部门通报批评率为零。

3.3.5.环境保护目标

受地方政府部门书面投诉率为零,施工中有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3.4.临时工程规划及安排

3.4.1.临时工程布置说明

临时工程本着“满足需求,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永临结合,降低费用”的原则进行规划、部署,具体要求为:

临时工程修建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工期要求,合理确定修建标准,在满足现场需要的同时,做到标准适宜、费用最省。

现场布置应简洁、美观,生活区要求进行规划,整体布局要体现出文明工地的特征及风貌。

主要道路需考虑季节影响,合理设防,确保四季畅通,以免影响正常施工。

3.4.2.主要临时工程的设置方案

项目分部设在龙凤镇三河村,现场施工人员生活区及机械停放场租用1#、7#墩附近民房,进场后考虑环保条件,须做好环境保护。

3.4.2.1.运输便道

本桥临近恩施市城区,开工前需新修便道,计划新修道路1公里,使场内便道贯通。临时便道宽4.5m,上下坡、拐弯处设会车道,泥结块碎石路面。

3.4.2.2.临时供电

根据现场勘察,本桥施工范围内业主已架设高压电,电网丰富,采用“T”接地方电源。并设变压器引入施工现场,以解决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另外自备200KW发电机1台,临时停电时,保证施工作业正常进行。

供电采用“三级配电”,二级防漏保护,按“三相五线制”。主干线采用架空方式,支线采用架空和电缆暗敷两种方式,暗敷埋深600mm。避开大功率用电设备同时集中使用,做到避峰填谷均衡安排。

3.4.2.3.临时供水

本工程水源丰富,生活用水采用当地自来水,生产用水利用附近沟渠的水并检测试验合格后利用。营地内设有简易水塔或蓄水池,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营地内设水池1座以及供水管线3000m。

3.4.2.4.临时通讯

3.4.2.5.钢材材料场

采用钢结构大棚,分三大区,即原材堆放场、钢筋加工场及半成品堆放场。三大区场地均硬化,堆放场地还需垫高,防止浸水受潮。钢材堆放时均挂牌堆放,分类标识。

3.4.2.6.污水处理及措施

3.4.2.7.混凝土拌合站

本桥利用乱草湾大桥的拌合站,拌合站均为全自动计量装置。

3.4.2.8.弃土场

本桥利用隧道的弃土场。

3.4.2.9.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表

3.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后附图)

第4章、施工进度安排及保证工期措施

4.1.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施工进度按照“突出重点,统筹优化,均衡快速,确保安质,提前工期”的原则进行安排。

临时工程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进行安排,做到快建点、快开工。

本桥内各分项工程协调施工,前(期)后(期)统筹,联合攻关,技术创新,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连续性,作到稳产、高产。

4.1.2.施工顺序安排

总的施工顺序:组建项目分部→修建便道→建设拌合站→桩基施工→承台及扩大基础施工→墩、台身施工→制梁→梁体架设→桥面系施工,在此期间安排平行流水作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安排进行。

4.1.3.分部工程节点工期安排

2005.07.01~2005.07.25

2005.07.26~2005.09.08

2005.08.01~2005.11.30

2005.09.01~2005.12.31

2005.12.01~2006.01.31

2006.01.21~2006.02.20

4.2.1.施工进度横道图

施工进度横道图(见后附图)

4.2.2.总体施工网络计划图

总体施工网络计划图(见后附图)

4.2.3.施工进度管理程序框图

4.3.保证工期的措施

4.3.1.工期保证方案

施工进度安排本着“突出重点、统筹优化、均衡快速、确保安质、提前工期”的原则,均衡快速施工,以达到各项工程工期目标和总工期目标的兑现。

各分项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合理紧凑,优化网络,确保工期兑现。

以人为本,精选业务能力强的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优化人力资源,配齐配足技术工种和技术工人。

做好开工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按照总工期目标,认真分析、科学安排、编制详尽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排作业循环时间表,环环相扣,严格执行,制订详细周密的分段工期控制计划,有的放矢。

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组织科技攻关,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形成合理高效的机械配套系统,作好物资供应及设备维修保养,按照计划足量、准时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并略有储备。同时作好资金保证,保障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4.3.2.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

为了确保本工程工期目标的实现,我项目部拟从组织机构、人员选配、施工管理、设备调配、资金投入、技术等方面予以保障,力争早日建成本工程,尽早发挥工程投资效益。

4.3.2.1.组织机构及人员选配

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机构,其人员由具有丰富的铁路桥梁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以便对施工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科学、快速的解决,保证工程的快速顺利进行。

科学、均衡的组织施工生产,对施工中因设计变更、外界干扰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将及时调整计划安排,并快速从附近工地组织劳动力和设备进场,加强施工力量,尽快将延误的工期赶回来。

4.3.2.2.施工管理

快速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进场,按工程进展需要配足各项生产要素,以“三快”,即进场快、建点快、开工快为主体施工赢得宝贵时间,抓住有利施工季节,实现施工的良好开端。

强化施工调度指挥与协调工作,超前布置安排,密切监控落实,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工期延误。重点工序采取垂直管理,横向强调协调的强硬手段,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速度和工作效率。

实行工期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计划、检查、考核与奖惩制度,加强施工全面协调工作。

以安全、质量为核心,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坚持“稳中求快”的生产方针。

应用网络技术优化,配置生产资源,抓住施工关键线路,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按实际进展情况及时对计划安排进行修订,并适时掀起生产高潮,加快施工进度。

特殊地段采取早安排、早准备、稳扎稳打、安全作业的原则,重点工序单独编制作业指导书,配足人力、物力及设备,确保重点工序的施工进度,从而保证工期。

挖掘内部潜力,广泛开展施工生产劳动竞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不断掀起施工高潮,确保总工期目标和阶段工期目标的实现。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传统优势,大力宣传优质、高效建好本工程的重要性,鼓励全体职工,以主人翁的工作姿态,按期优质的建好本工程。

搞好路地关系建设,增取地方支持,营造良好的外部施工氛围。

做好季节性安排,防止不良气候对施工生产造成大的影响。

针对工程施工的难点和关键项目,做好技术储备,确定科研课题进行技术攻关,以强有力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工艺保证,促使施工生产的快速、顺利进行。

加强技术管理,严格各项技术管理制度,促使技术工作超前到位,防止影响施工生产。

加强技术培训。对施工中使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由技术人员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顺利实施。

开展技术比武活动,提高各技术工种的操作熟练程度,促使施工的快速进展。

4.3.2.3.设备、材料等资源保证措施

4.3.2.3.1.设备管理

做好机械设备的选型和配套,充分发挥各型设备的机械效率,确保实际生产能力能够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使工期保证落实到实处。

按照业主要求和施工组织进度计划安排,及时组织机械设备的进场,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大型和主要设备适当考虑备用,并备足部分易损件,防止设备损坏影响施工。

组建一支由高级机械工程师和工人技师为主的维修队伍,配齐各种维修设备和工具,建立机械设备维修基地,保障机械设备的出勤率。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台帐,按期对设备进行保养,防止设备带病运行造成效率下降而影响施工生产。

4.3.2.3.2.材料供应

制定严格的材料供应计划,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情况保证各施工阶段材料的及时供应,杜绝停工待料情况的出现以免耽误工期。

4.3.2.3.3.资金投入保证

根据本工程的资金使用计划安排,及时向业主进行验工计价,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各项生产物资的采购供应,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本项目的资金将保证使用到项目生产组织中。同时在施工中严格实行和落实经济责任承包制,加强成本核算,及时进行承包兑现,利用经济手段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施工生产的快速进展。

4.3.3.工程进度的监控办法

根据总体网络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过程中,将总体计划网络按各个阶段所展开的工序逐一分解到作业层,采用各种控制手段保证项目及各项工程施工按计划进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记录各个工程施工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及完成程度。

在各个阶段结束(月末、季末)后按各工序的完成程度对比计划,确定整个工程的完成程度,并结合工期、生产成果、劳动生产率、材料的实际进货、消耗和存储量等指标,评定项目进度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保证关键线路上的工序顺利实施。

对下期工作做出安排,对一些已开始但尚未结束的工序的剩余时间作估算,提出调整进度的措施,及时调整网络,建立新的网络工序线路,指导施工。

4.3.4.解决进度拖延的措施

对可能引起进度拖延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它的影响,保证它不继续造成拖延或造成更大的拖延。对已经产生的拖延,主要通过创造条件,修改网络,调整后期计划,并坚决执行以弥补前期的延时。

如果已产生的拖延是位于关键线路上,要在人力、物力、机械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充分保障各道工序按计划有序循环,保证人员必要休息和设备的良好保养,以期发挥更大的效能。在施工方案上开辟新的作业面或平行工序,确保关键线路的工期赶上计划要求。

4.3.5.克服环境及气候因素对工期影响的措施

在雨季来临之前,认真做好施工场地及主体工程的防水、防洪、排水工作。

大雨及汛期派专人对河流两岸的生产、生活设施及跨河渠便桥等进行巡查,并备齐各种防雨、防洪、防汛设施,发现险情及时排除,保证施工不受影响。

增加材料的储备数量,防止因下雨而停工待料的情况发生。随时检查材料库、水泥库的封闭状态,对漏雨破损之处及时修补。经常对电力线路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防止用电事故发生。

在冬季来临之前编制切实可行的冬季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冬季施工时施工机械按冬季运行规定,添加防冻剂,运输车辆加装防滑链,保证运输安全。

4.3.6.建立工期奖惩制度

建立健全工期奖罚制度,择优奖励,对无故拖延施工进度的作业班组根据全桥整体计划实行处罚制度。

第5章、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根据本桥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现场地形地貌,做好施工场地部署,做到“四通一平”,为开工做好充分准备。

5.2.施工测量的方案和方法

5.2.1.施工测量的组织

项目分部设专门测量机构,对该桥进行控制。其成员由1名测量工程师和多名测量员构成,负责全过程的施工测量放线与内部测量复核工作。

5.2.2.测量设备的配备与管理

为满足施工测量需要,确保测量控制及测量放线的质量,配备以下测量设备:

5.2.3.1.平面及高程控制

本桥利用已复测且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使用的导线控制点D41、D42、D43形成三角网控制该桥施工。既控制平面,又控制高程。

5.2.3.2.测量过程控制及要求

施工放样前对要放样的内容做到心里有数,內业资料进行计算复核,确保放样数据准确无误。

外业作业必须坚持以“长边控制短边”的原则,实施测量工作。测量过程中,用不同后视进行放样复核,保证平面位置准确。

高程测量控制过程中,测量点与后视点间必须往返各一次进行复核,否则,重测。

测量过程实行测量双检制且做好测量记录。

5.2.3.3.测量资料

测量资料归类整理、保存,上报资料做到真实、准确、齐全,版面清晰、清洁。

5.2.4.施工测量放线

以上测量放线工作一经完成,应及时进行报验,只有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后方可作为施工的定位依据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2.4.1.钻孔桩施工定位放线

依据已布设的平面控制加密导线控制点坐标和经复核计算无误的各钻孔桩中心坐标,反算出待测桩位至测站控制点的坐标,然后安置全站仪检测站控制点、精确定向,确定待定桩位的中心点。

采用正交线法检定出该桩位的外方向线控制桩,供护筒安装及机具定位使用。

每个钻孔桩的护筒安装就位后,应测量护筒顶标高,供检测孔深度桩底标高时使用。

每个桩施工完,应复测各桩中心实际位移量,此项限差为+50mm。

浇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控制测量。

5.2.4.2.基础承台、墩身施工定位放线

当承台基坑开挖时,应及时进坑底标高测量放线,确保基坑不致超挖。

基坑垫层施工完后,将各墩柱的切、法向中心线测设于基坑垫层面和基坑顶的稳定位置,然后根据施工图给定承台和墩柱的平面几何尺寸用墨线标定出承台边线和墩柱边线于垫层面,供承台模板、钢筋及墩柱钢筋安装定位时使用。

当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以已测设出的墩柱切、法线方向线控制桩为依据,在承台面上用墨线标定出墩柱外边线,供墩柱模板安装时使用。

墩身预埋钢筋的控制测量。

在进行墩柱模板安装时,应确其两个方向垂直度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其检测方法可用悬吊铅垂线法或用经纬仪校正,确保墩身高度与设计相符。

5.2.4.3.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施工定位放线

依据设计施工图给定的支座在墩柱顶帽上的平面位置几何尺寸,计算出各支座的中心点坐标,并反算出其至测站控制点的平面距离和方位角。

全站仪按极坐标法测设支座中心点于顶帽面,并将其切法向方向线用墨线标定出来,供支座垫石施工及支座安装定位时使用。

支座垫石及支座顶面标高及水平度控制:所有支座安装就位后其顶面标高需与设计标高一致,其误差不得大于±2mm,每一个支座特别是滑动支座安装就位后其上表面水平度,其承载能力≤2000KN的不得大于1mm,其承载能力>5000KN的不得大于2mm。

支座下定位板锚固定位,以及灌注墩顶砼时其下定位板的控制测量,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

变形观测以经复测合格的施工区精密导线点和精密水准点为起始依据。

5.2.6.1.技术要求及观测方法

水平位置观测采用全站仪按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垂直位移(沉降)观测采用S2型精密水准仪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5.2.6.2.变形点的设置

在每个墩柱基础承台施工时,预埋两个变形观测点,其点布设于墩柱左、右两侧距墩柱中心等距离的墩柱法线方向线上,采用埋石设置,其顶面标高应略高于规划设计的地面高程。

点位一经设置应进行长期保护,保护责任直至工程交工时移交工程营运管理单位。

5.2.6.3.观测周期

施工阶段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沉降)观测周期随施工工序的变化及时跟踪观测,上部结构施工完成至交工阶段按划分的时间区段进行观测。

成果的整理及报验:每项观测完成及时进行观测成果即内业整理,按规定的表式报送工程监理部复核、确认。

5.2.7.1.竣工测量的内容

钻孔桩施工竣工测量:桩的平面布置、桩顶、桩底标高及桩径。

基础承台施工竣工测量:承台的外形尺寸、中心坐标及底、顶面高程。

桥墩身施工竣工测量:墩心坐标、外形尺寸、垂直度。

顶帽施工竣工测量:外形尺寸、垫石及支座中心坐标、顶面高程。

上部工程施工竣工测量:外形尺寸、顶面高程。

5.2.7.2.竣工测量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竣工测量所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图式等应与原施工测量相同,其测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要与施工测量相同。

对施工过程中已变更施工设计的项目实测实量其实际竣工平、立面位置。

竣工测量成果整理:每一分部分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及时编制竣工测量成果表,编绘竣工图和单项工程竣工测量报告。

整个区段工程(承建部分)各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并进行竣工测量后,依据分项工程竣工图、编绘工程竣工测量总图。

5.2.8.施工测量的保证措施

为使施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施工测量质量和精度要求,制定施工测量质量措施:

施工测量严格按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

健全施工队与本项目部的施工测量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管理,明确职责。

施工测量人员在施工测量放线前,须熟悉与施工测量放线有关的施工图纸及说明,并对施工设计图纸给出的放样定位数据认真复核,无误后,方用于施工测量放线。

加强双检复核制:做到放样数据要反复核实,放样点位应进行换人复测,确保放样出的平面及高程点位准确性。

各项测量严格健全测量记录,现场测量按统一格式和表式进行记录和计算,做到清晰、签署齐全,原始记录不得涂擦更改。

工程所有测量设备与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校。测量设备送检及现场测量设备的保管及维护遵照本项目部的有关规定,执行保证测量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每项测量放线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按工程监理部规定的报验表式及程序申请报验和办理监理工程师签认。

做好各项施工测量成果资料的整理、保管与归档。

5.3.基础施工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

根据本桥桩基平面位置及基础形式,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方案。

5.3.1.钻孔桩施工

5.3.1.1.场地准备:

根据地形情况将场地进行平整(清除杂物,换除软土,整平夯实)。陡立坡面需挖成台阶或放缓坡度,必要时对高边坡需进行浆砌片石防护,以防塌方。

5.3.1.2.桩位放样

桩位放样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定位,放出桩中心,埋设好十字护桩,护桩至少保留至成桩后,以备检查护筒偏位并及时纠偏。

测量放样精度要求应符合现行《铁路测量规范》中有关钻孔桩测量放样标准要求。

5.3.1.3.护筒埋设

护筒采用10mm钢板卷制,其内径大于钻头直径40厘米,其上部宜开设1~2个溢浆孔,底端带刃脚。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倾斜度不得超过1%。埋设深度在旱地不宜小于2.0m,水中围堰时,护筒宜埋入河床面以下1m左右。其高度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及高出施工地面或施工水面50cm。

5.3.1.4.泥浆拌制

钻孔前在泥浆池拌制足够护壁泥浆,控制泥浆粘度为18~22s,相对密度为1.2~1.45,含砂率控制在4%以内。

5.3.1.5.钻机就位

检查底座和顶端的平衡,保证在钻进过程中不产生位移和沉陷,钻机顶部的起重滑轮、钻杆卡在一条线上,钻头、钻杆中心与钻孔桩的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

5.3.1.6.钻孔作业

钻孔时先开动泥浆泵,待泥浆循环正常后,再起动钻机慢速下放钻头至护筒底,轻

冲待钻头正常工作后,进入正常冲进。

钻进时适当控制进尺,钻孔作业连续进行,并做好记录。钻孔一次成型;在钻孔排渣、提钻或因故障停钻时,严格控制钻孔内的水位及泥浆的相对密度和粘度,保证钻孔

粘土中钻进,采用注入清水原土造浆,其它地层采用人工造浆,钻进过程中随时对泥浆指标进行检测,测定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控制泥浆性能;捞取碴样,随时观测土层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钻进中如果遇到软土或砂土等易坍孔的土层,利用低速钻进、加大泥浆比重、控制

孔内水位等方法进行施工,防止坍孔。

随时检查钻机设备,尤其是钻锥是否摆动过大排水与防护工程施工方案范本,防止钻进扩孔。

钻孔过程中如出现流砂现象时,及时加大泥浆比重,提高孔内压力或用投入粘土块,用冲击法造孔,将粘土块挤入流砂层,加强护壁,堵住流砂。

孔身偏斜弯曲时,及时分析原因,进行处理。不严重时,采用在倾斜处吊起钻锥,反复扫孔的方法纠正;偏斜严重、弯孔、梅花孔出现时,采取回填修孔。用冲击法修孔时,回填硬质带棱角的石块。

发生掉钻时,迅速用打捞叉、钓绳套等工具打捞,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施工人员进入没有防护设施的钻孔中处理故障。当必须进入时,在确认孔内无有害气体,并备齐防毒、防溺、防坍埋等安全措施后方可实施。

钻孔全过程做好详细的施工日志。

钻孔深度达设计要求后,及时对孔的中心位置、孔径倾斜度、孔深、孔内沉淀物等进行测定,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后,采用换浆法立即进行清孔。清孔采用泥浆泵配合导管进行东莞某综合建筑节能施工方案,先将导管插入距孔底10~20cm处,采用泥浆泵进行泥浆循环,以相对密度较低(1.1~1.2)的泥浆压入,把孔内的悬浮物和相对密度较大泥浆换出。

钻孔桩施工流程图(见后附图):

5.3.1.5.钢筋笼制作、安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