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柳铁路路基大修及接触网杆柱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孝柳铁路路基大修及接触网杆柱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27.1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孝柳铁路路基大修及接触网杆柱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孝柳铁路路基大修及接触网杆柱防护工程

山西省忻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

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三、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 3

GB51155-2016 机械工程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pdf1施工组织机构及工班分布 5

2工程分布及总体设计 5

3施工用水、电情况 5

5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 6

五.主要工序施工方案 8

六、主要施工方法、工艺 9

4、路基边坡防护 23

七、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极其工法整理安排 23

八、工期、进度计划安排 24

九、主要材料和设备的使用计划、供应方案及其质量控制办法 29

十、试验机构、试验手段、检测程序及试验工作的总体安排 26

1、文明施工措施 26

2、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28

3、安全保证措施 33

4、工期保证措施 33

5、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34

6、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措施 36

7、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措施 37

8、节约用地措施 40

9、各类资源管理措施 40

11、与相关工程接口的协调沟通与配合措施 42

1、孝柳铁路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铁路既有线安全施工方案》;

3、北京铁路大修工程勘测设计所设计的路基及接触网支柱工程设计施工文件;

4、现场施工调查资料;

5、《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1—2005)

7、《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8、《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9、《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

10、国家、铁道部、山西省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三、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

孝柳铁路路基大修及接触网杆柱防护工程第10标段,工程概况:

孝柳铁路沿线边坡为黄土质砂粘土,土质松散,干燥时易崩裂,雨水极易沿裂缝下渗,使表层饱和易失去稳定,造成接触网支柱基础不牢固,严重时可能造成接触网支柱倾斜,影响线路接触网供电系统,进而影响车辆运行安全。

石庄车站线路右侧K18+880m—K18+980m处路基边坡,多为砂粘土,土质松散,容易发生溜坍,不利于稳固土体,严重时将威胁车站内线线路路基得稳定,影响车辆正常运行。

孝柳线K19+572m处既有涵洞洞顶边坡土体松散,汛季受雨水冲刷,造成边坡溜塌堵塞涵洞洞口,影响涵洞的正常泄水功能,同时也影响了路基边坡的稳定。

根据设计要求及既有接触网支柱基础情况,现对基础进行加固并进行坡面防护。该区间基础网支柱分别为混凝土支柱和铁塔架支柱两种类型,根据支柱基础得大小,进行了相应的设计。由于路基的边坡坡度和坡长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护坡基础,施工时按照现场实际病害支柱基础形式,选择了相应的防护设计。

根据石庄车站线路右侧边坡得的本情况,由于边坡高低不等,分两级设置平台,平台宽度视上级护坡基础的稳定和便于养护要求而定,本设计定为2m,并在坡面适当位置设一道0.6m宽的台阶形踏步,便于检查、养护。

根据孝柳线K19+572m处涵洞目前的基础情况,为阻止边坡进一步的溜坍,以至于影响涵洞的排水作用,特设计M10浆砌片石挡土墙一道,挡土墙基底采用明挖基础,基底设在原土层,开挖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同时按设计要求设置泄水孔。

1、接触网支柱基础防护工程

接触网支柱基础防护:41处

2、石庄车站路基边坡防护工程

M10浆砌片石护坡:100米

3、孝柳先K19+572m处挡土墙防护工程

M10浆砌片石挡土墙:20米

1施工组织机构及工班分布

1.1本段路基工程由第五工程部负责施工,工程部配齐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机械、财务、试验、统计等人员。

1.2本段路基工程施工配置一个路基土方工班和一个附属工程工班。

路基土石方作业队负责施工场地的清理和路基填筑。附属施工队负责接触网杆柱等防护工程的施工。

本工程主要由浆砌片石和接触网杆柱防护工程组成,临时便道设置在路基右侧。施工需用材料由场外采购,场内制作。

3.1沿线电网发达,可就近进行T接。沿线路便道约2公里位置分别设置高压变压器,区间每隔1公里分别设置配电盘等供电设施。

3.2沿途经过地区水源充沛,地下水位较高,利用地下水作为施工用水(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路基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段施工,路基试验段长度200米。

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种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随时根据实际情况改善、调整工艺,以便总结出各种试验参数,选择出工料机相协调的最佳组合参数,待批准后以指导后续工程的大面积开工。

5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

5.1施工内业资料管理制度

施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由专门人员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施工原始资料,分类归档,确保数据记录真实可靠。实行分级管理。文件记录的移交工作由经理部负责组织,工程结束时装订成册。

5.2施工内业资料收集

工程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标准设计图纸,有关协议纪要,现场调查资料,设计会审资料,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变更设计,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各种技术资料、记录、竣工资料、施工总结,以及设计施工规范、规则、标准手册,科技情报资料、技术活动资料(含文字、图纸及声像),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业主、设计、监理单位文件,与工程质量有关的其它资料等。文件资料应遵循材料形成规律,保持其悠久联系,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5.3施工内业资料的整理

文件资料按单位工程进行整理、装订、分类、编号、装盒管理。变更设计要在原图上标识,签署标识人姓名、时间,合并存放。资料签署齐全,法律手续完备,内容准确、清楚,符合规定,并履行文件收发登记手续。

5.4施工内业资料的归档

文件资料应为原件,非纸质文件应与其文字说明一并归档,载体和字迹应符合耐久性的要求。各类文件资料必须及时收集、归档和保管。

5.5施工内业资料的移交:

工程项目竣工后,填写归档文件移交清册和文件目录,项目经理部负责向业主办理移交。

技术部门负责技术资料及文件管理,负责技术资料和文件的分类、整理、归档、移交,办理收发登记和文件传阅。

测量资料由测量组负责管理,竣工后移交工程技术室。

中心试验室负责试验资料管理。原材料检验和试验资料应与机械物资室进场材料台帐相对应。

安质部门负责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分类、归档。

各级技术人员按各自的职责,负责相关资料及文件管理工作。建立受控文件和资料、有效文件和资料、作废文件和资料档案。

工人进场前先期进行场地勘查,确定施工段的迁改及防护部位。

6.2.1路基施工前先疏排地表水,防止地表水下渗;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要求办理,并符合环保有关规定。

6.2.2施工前根椐设计勘探资料,对施工地段进行地质核查。

路基段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点间距一般为200~400m,选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以附合导线为主要形式起闭于CPI、CPⅡ控制点。施工水准点一般在水准基点高程复测时测定,每200m~300m设置一个。

对所建结构物及项目进行现场核对。

在具备开工条件后,遵循孝柳铁路建设指挥部既定开工程序,提前向监理单位递交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申请,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回复后,组织施工。

严格按照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的要求,组织所承诺的人员、机械、材料和施工工艺实施施工。

在工程实施前,对施工原材、工程设备、施工现场及拟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和检验,合格并达到施工条件后作详细记录,填写质量检查表,报送监理人审查;不合格的部位坚决返工直至合格。

自检合格后报检监理单位,经监理人员对现场进行核查复检,同意施工并签认检查表后,归档检查表,即组织人员机械按批准方案实施施工。

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按试验检测标准要求或监理人员指示,及时对工程原材、工程设备、施工工艺、施工半成品和施工成品进行试验检测或验收,填写相应的试验资料和原始记录,报送监理审核批准后存档。

单位工程施工完毕,及时完善质量检查表等内业资料,统一归档,组织技术人员对已完工程进行质量评定,报送监理签认后装订存档。

工程竣工后,经现场验收合格,移交竣工文件,办理相关手续。

设专人看护已完工程,张贴保护标示、标志牌,限定人员机械行走线路,对路基沉降观测桩设置保护栅栏,并对周边居民积极宣传爱路政策。

1.1在路基清表前,首先做好临时防排水系统,按照同永久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挖设临时截水沟、侧沟和边沟,以便及时排除路基内外的地表水和雨水。

1.2进行场地整平,并且做出横向排水坡。按照要求对路基进行拆除和夯实的施工,然后再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路基基床、浆砌片石及接触网杆柱防护工程等施工。

1.3对需修复的路基在临时防排水系统及清表完成后,进行路基挖方施工,按照设计测量放样点位挖设边坡,路基挖方均为土质边坡,开挖时留有10~20厘米薄边,待防护工程施工时采用人工刷坡。

1.4遇有桥涵时,路基先填筑2层时停止填筑,待桥涵施工完成后再进行路涵过渡段施工。

路基填筑施工使用的A、B组土源及级配碎石等主要由采石场提供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路基工程主要工序流程:施工准备→清表和地基处理→基床以下路基及基床底层填筑→路基顶部运梁→填筑预压土石方→预压→卸载预压土石方→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路基附属工程施工→整理验收。

基床以下路堤、基床底层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基床表层按照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四区段”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路基变形监测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路基填筑期间的监测,主要监测路基填筑期间地基沉降及路堤坡脚边桩位移,控制填筑速率;第二阶段:路基填筑完成后,自然沉落期及堆载预压期的变形监测,直到工后沉降分析可满足无碴轨道铺设要求为止。利用实测数据推算最终沉降量、工后沉降量及沉降速率;以上两步观测完成后及时呈报资料,以便以后阶段观测控制。

六、主要施工方法、工艺

1.1.1清除基底表面杂草、植被和腐蚀土、淤泥、疏松土壤。

在路堑开挖前,先挖天沟、临时排水沟。在路堤两侧挖临时排水沟,并与永久排水设施连接。水田、堰塘地段按照施工图进行处理。

路堤填筑前对原地面进行基底表层植被清除,挖除树根。基底为耕地时,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进行压实。

地面自然横坡缓于1:5时,可清除表面草皮、植被土直接填筑路基。当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自下而上挖台阶。其宽度不小于1m,向内倾斜2%~4%。

1.2工艺步骤及施工方法

1.2.1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

基底清理。换填前,进行基底清理,清除坑内淤泥、积水,进行基坑隐蔽检查。

换填材料检验。对换填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合格后分层铺换填料。

分层铺设填料。回填材料应铺设在同一高程上,采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平整填层面,保证换填土压实的均匀及密实。

分层压实。分层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做成斜坡形,碾迹重叠,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墩柱等主要部位。

满足设计地基承载力要求,不能满足时应提出设计变更,采取地基加固处理等方式

沿线路纵向每100米检验2点

当路堤地基条件满足设计要求时,原地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基底无杂草、树根等杂物,无积水;原地面基低密实、平整;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自上而下挖台阶并整平碾压,沿线路纵向挖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米

压实换填时应控制压路机行使速度,经静压1~2遍后,即采用强振力碾压。

大面积碾压时,应从两侧逐渐压向中间,碾压不到的位置采用人力夯实或小型夯实机械配合夯实。

土层表面太干时,应洒水湿润,以保证上下层结合良好。

压实检验。按照检验批的要求进行检验。最后一层碾压完成后,检查高程和平整度。

1.2.1施工方法及工艺说明

施工前对换填深度和范围进行核实,采用挖掘机挖除换填深度内的软弱土层时,预留30~50cm的土层进行人工清理。

在按照施工图要求处理完基底,并办理完基坑检验手续,当基底存在有不均匀部位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时,应采取降水排水措施,确保施工期间地下水保持在基底以下。

施工前对需5%灰土改良的土料进行核实,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重新进行检验。

石灰选用消解石灰或钙质生石灰,其指标达到合格标准,石灰在使用前4至7天充分消解。

对符合要求的土质进行过筛处理,使石灰颗粒与土颗粒均匀拌合,增加其表面积,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改良土填筑前,进行试验段填筑,确定施工技术参数

(1)改良土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场集中场拌,同时配备碎土设备消除土料的土块,拌和后的混合料颜色均匀。

(2)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拌和好的混和料立即运至填筑现场。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用防雨膜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3)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混合料摊铺完后,采用平地机初平和整形。

(4)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改良土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两工作段的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混合料中不含超尺寸颗粒土块、未消解石灰颗粒和素土层。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0.4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0m。

(5)改良土碾压完成后,改良土表面保湿养生期不少于7d。养生期间实行交通管制,除了洒水车外,其他车辆禁止通行。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

(6)采取环保措施,杜绝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7)对于已经摊铺好的改良土,在下雨之前,集中压实机械进行碾压,直至压实合格并及时养生,并用塑料薄膜覆盖。

施工工艺流程详见“改良土填筑(场拌法)施工工艺框图”。

每个土源点或每批同一料源材料使用前取两个试样

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执行

每100m三个样品,用滴定法试验

地基系数K30(MPa/m)

每100m填高90cm抽样检验4点

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执行

每100m压实层抽样检验6点,有反压护道增加1点

每换填基坑沿线路纵向及横向各抽样检验4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

1.3.1施工方法及工艺

(1)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

碎石垫层采取分层填筑和碾压,每层厚度30cm,10t的轻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最优含水量15%~20%。

纵向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做成斜坡,每层砂砾填料错开1m,并将接头段充分捣实。

施工时在地基表面平铺一层土工织物以加强地基表层的承载力,在土工织物上铺设排水垫层,采用机械分摊摊铺法填筑砂砾。

脚墙施工。为防止砂、碎石垫层的流失,垫层两侧坡脚及时按设计进行砌片石脚墙。

铺设后的砂碎石垫层密实度采用环刀法检测干密度和相对密度。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

的填料分层填筑压实。填料的粒径不大于15cm。

施工前对设计取土场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路堑、隧道弃碴经破碎、筛分、拌和后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纳入土石方调配计划,统一使用。

3.1.1厂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3.1.2级配碎石配比试验;

3.1.3验收下承层、测量放线、安置钢丝绳基准线;

3.1.4厂拌设备拌制级配碎石拌合料;

3.1.5级配碎石拌合料的运输;

3.1.6摊铺机分层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分层检测;

3.1.7路堤边坡及路面修正

3.2质量标准及检验内容

3.2.1原材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每2000m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粘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级配沙砾石中细长扁平颗粒含量、级配碎石中大于16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含量;其它项目每一料厂抽样检验2次。在料场抽样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实验方法进行室内实验,并在每层的天主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

与上部道床及下部填土之间

3.2.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 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各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线1.5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4点,其中:左右距路肩线1.5m处各1点路基中部2点。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实验方法检验

3.2.3填料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压实遍数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采用观察,尺量的方法,沿线路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6处。

3.2.5基床表层填筑厚度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采用水准仪测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采用水准仪测量

3.2.6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表面高程、中线距路肩边缘距离、宽度、平整度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宽度、平整度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采用水准仪测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采用水准仪测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采用尺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采用尺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采用坡度尺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采用2.5m长直尺量

3.3.1施工前做好级配碎石的备料工作。

3.3.2拌制场地内不同粒径的碎石等集料分别堆放。

3.3.4上层开铺前,下承层表面用洒水车洒水,保证其湿润以增强上下层的结合。

3.3.5由测量人员放出道路中线、施工边线,选定控制断面和观测点,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拉线检查线路的纵坡和横坡。

3.3.6基床表层施工前,须设置基准钢丝绳,设必要的支撑杆,敷设基准φ2.5mm弹簧钢丝馨梦缘大酒店施工组织设计,已备摊铺机自动调平用。

3.3.7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实验,确定填料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实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3.3.8对基床底层进行验收,内容有路基中线、路基高程、宽度、平整度、横坡以及压实度、孔隙率、地基系数等。经复测各项指标都符合施工图要求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否则,对路基本体必须处理,达到施工图要求为止。

3.4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

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见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3.5.1施工开始条件

(1)施工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2)实验段取得的各项技术参数符合施工图要求GB 50715-2011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摊铺机、其他机具及人员已进场,施工组织设计已编制。

3.5.2材质及级配试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