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边某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吉林延边某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44.7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吉林延边某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1.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1.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1.5、《水利建设项目验收规程》(SL72-94)

SJG 19-2019标准下载1.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1.7、《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

1.8、《泵站设计规范》(GB/T50256-97)

1.10、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的履行合同。

1.11、按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在满足建设单位各项要求条件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合格,力争施工工期提前,把施工对周边环境破坏和扰动控制在规定要求范围内。

现场为耕作农田,首先根据设计进行平整;部分沟渠需清理后再按设计要求砌筑。

2.2、工程范围及规模

本工程范围包括:推土机推土方、剥离耕作层、人工作田梗、人工平整田面、局部切填土、修沟渠及涵管、铺设耕作层、修筑田间道路等。

2.3、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2.3.1、清除场区施工水渠、田间道路范围内的植物土、淤泥、积水。

2.3.2、进行施工范围内地质处理。回填作业前,对田间道路按要求进行碾压。

2.3.3、业主及监理指示的其他工程。

2.3.4、本工程场地宽阔,剥离耕作层、沟渠、田间道路纵横交错、工程量大,工期紧。

2.3.5、场区内有沟、植物土等需进行处理。

2.3.6、施工场地大,开挖、回填、砌筑、筑路等项目相互交叉施工,工程测量复杂,难度较大,需精心施工。

2.4、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工程内容多、交叉作业多、投入的设备、人员多,施工面大、作业较分散,需加强管理,合理组织施工,这是确保按期完工的重点。

沟槽机械开挖的施工组织与协调要求较高。

局部切填土、修沟渠、铺涵管、剥离耕作层及铺设耕作层、田间道路修筑等分项工程的施工须密切配合,需精心施工并减少相互间的影响。

招标文件要求为合格以上工程。根据我公司现有施工机械、技术水平,确定该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工程外观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本工程要求工期为18个月,根据我公司施工能力、设计图纸和现场情况,经过施工方案比较、编排,确定在16个月内完工。

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3.1.1、施工区域、流水段的划分

本工程面积较大,为便于施工组织管理,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需对本工程划分不同施工区域,分别组织施工。

各施工区域的工程量基本平衡。

各施工区域均有较便利的出入道路。

利用原有沟渠和拟建立的沟渠作为分区界线。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本工程工作内容较多,根据设计图纸及招标文件的内容,本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因此、根据工程内容将本工程划分为三条流水线进行平行流水施工。

3.1.2、施工顺序和施工安排

总体施工方向:各施工区从与主进场道路靠近处开始,按照从近至远的方向进行施工,主要目的是便于施工机械进行工作。

土地平整施工顺序: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挖填方数,确定挖填平衡,土方回填采用平行流水施工法,各施工区之间同时平行施工,区内部实行分段流水作业。采用分段回填方法减少施工作业交叉,便于土方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排水,对沟渠工程及田间道路施工干扰也较小。

沟渠工程施工程序:根据设计图纸,测定沟渠位置,机械开挖、沟渠修筑。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程序:田间道路定位后,机械开挖路基,路基完成后夯实,进行路面的修筑。

3.2.1、测量控制系统

3.2.2、土方施工测量

根据已建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放出各区的边界桩,并在各区边界设置横向及纵向控制桩,每50米设置一个,控制桩用混凝土浇筑,埋深在地面以下20厘米,以控制土面区各区边线和高程。

在填挖过程中,以桩点为准,用尼龙线来检查,校正整个方格范围内标高。

施工过程中,应对控制点进行保护,并经常进行复测,做到准确无误。

平面测量的主测仪器为日产“全站仪”,该仪器技术规格为:J6级经纬仪测角精度,Ⅱ级测距仪测程1000米,测距精度MD=±(5±5ppm)毫米。其200米范围内一测回放样定位精度可达±10毫米,可满足本项目的平面精度要求。

高程测量主测仪器为S1级自动安平水准仪。

使用全站仪,其200米范围内一测回放样定位精度可达10毫米,仪器提供了极坐标放样等多种功能,因此可计算或从设计文件查出各待定特征要素的坐标值后,输入全站仪进行测量定位。

架设仪器于导线控制点,输入控制点坐标值。

照准后视控制点,输入后视控制点坐标值或方位角。

按照仪器所显示的角度和距离放样定位。

3.3.1、剥离耕作层

根据设计图纸及招标文件要求,大于或等于200mm的土方挖填才需要进行剥离耕作层,根据测量结果,采用人工开挖方法,剥离的耕作层土方集中堆放,作铺设耕作层的土方。

3.3.2、局部切填土工程

本标段施工现场面积大,局部切填土工程分为三区同时进行,从主进场路开始由近往远施工每个区分三个施工段,各施工段流水作业。

土方的调配:土方调配时,若土方距施工区较远时,由自卸汽车把土方运到施工区内,再由推土机或人工摊平;若土方距施工区较近或在施工区内时,由推土机直接把土方推到施工区内并摊平。

土方调配的原则:本工程通过土方计算得出挖方与填方基本达到平衡,因此能就施工现场调配土方,可减少重复倒运。

我们尽量将挖填土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调配到最小,即总土方运输量或运输费用最小。

划分调配区,根据方格网平面图上划出挖填区的分界线,并在挖方区和填方区划出若干调配区,确定调配区的大小和位置,计算各调区的土方量标注于图上,计算每对调配区的平均运距,确定最优调配方案,绘制土方调配图,标出土方调配方向、土方量及平均运距。依据拟定的调配方向、运输路线、施工顺序,组织车辆运输,避免土方运输出现对流现象,同时便于机具的调配,机械化的施工。

3.3.3、人工作田梗

在平整好的土地上,根据测量定位的田梗线,用石灰线划出田梗线的位置,采用手推车推运土方,人工堆筑田梗,分层夯实。

3.3.4、铺设耕作层

对于平整完成后的田地,在人工筑好田梗后即可进行耕作层的铺设,铺设耕作层前,对平整完成后的田地进行一次人工平整,对局部超高或超低的部位进行操作;铺作层使用的土壤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然后由人工摊铺。

沟渠测量由一名有经验的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控制工作,根据复测核定的导线桩测定管沟中心线,在管沟的起点、终点及转角处设定木桩作控制桩,以管沟的定位中心控制桩为准,放出挖槽线,对管沟底标高每10m以及转角处设水平控制桩控制。管沟边线设置边线控制桩。

沟渠采用人工开挖和挖掘机沟端开挖的方法进行施工,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标高、轴线控制桩进行检查,其标高、沟渠几何尺寸、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接近沟渠底标高时采用人工配合进行修整,以免超挖。

沟渠开挖前应采用控制水平板复核管沟的中心线,边线及坡度,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开挖,开挖时还要对标准桩和水平板注意保护和复测。开挖时严格按照标高控制桩进行检查,确保标高、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沟渠开挖到沟底时,在沟底补设临时桩控制标高,防止因多挖而破坏自然土层,一般可在挖至接近标高时留出100mm深土层暂时不挖,留至沟渠底砼土施工时清底找平。

开挖时,堆土和机械离沟槽边缘的距离应保持1m,以保证边坡稳定。

铺设涵管前,应按设计尺寸要求进行排尺,并将沟渠底清理到设计标高,清底时应严格控制坡度和坡向。

涵管及管座严禁铺设在未经处理的松土上,管道支座应构造正确,埋设平稳牢固;支座与管道接触紧密;填土的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

管道安装采用人力将管道卸入地沟的方法,下管时要以承插口在前开始,稳管前将管口内外砼清洗干净,留出不小于3mm的对口缝隙。下管后,找直拔正,在撬杠下垫以木板,不可直接插在砼基础上,铺设第一节管后,在承插口下铺满灰浆,再将第二节管插入,挤入管内的灰浆应从里口抹平,扫净多余部分,继续用灰浆填满接口,打紧抹平。

根据施工图纸利用经纬仪测定具体位置,夯实基础后,再铺筑路面。

3.5.1、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方法:

1、排水工程完工后,恢复道路中心桩及坡脚桩。为了保证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50cm最后削坡。

2、填土前应将原地面的草根、树根和其他易腐物清除干净。水坑、树坑等低洼处应先分层填土夯实,将原地面大致找平,经碾压处理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4、在路基总宽度内采用分层方法填筑,每层虚铺厚度按30cm进行控制,采取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平整填土、压路机碾压成型的施工方法。应按照横断面全宽逐层向上填筑,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一层。

5、碾压工作应自边向中进行,宜先轻后重至表面无显著轮迹、达到要求压实度为止。碾压时碾轮外侧距填土外缘不得小于50cm,以防发生溜坡事故。

6、为了防止各施工层表面有积水,其表面应自道路中心线向两侧做4%的坡度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及时将雨水排走。

7、填土到最高层后,应恢复并仔细复核道路中线、路基边线及纵横断面,按要求进行路基整修、边坡削坡修整,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道路中心桩,放出边线。为了保证路床结构整体性,路床宽度应包括侧石的灰土宽度。并在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引测辅助基线,设平面控制桩,以备施工过程中及时补桩。

路床开挖大面积采用机械开挖,小面积采用人工开挖。为了防止机械超挖留20cm左右让人工清挖。弃土应及时清运,不得乱堆乱放。

开挖至路床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其数值可通过试验确定。一般碾压沉降高度控制在3cm左右。

路床碾压采用压路机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道路边缘检查井、雨水口周围以及其它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应采用机夯或人力夯夯实,必须防止漏夯,并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

碾压完成以后,立即测定其含水量和湿密度,计算干密度和压实度,判断是否达到压实度。标准压实度不合格处应处理至合格,并按设计要求检测路床宽度、标高和平整度,并进行整修。

施工中石灰土基层采用现场机械拌和施工,分两次施工。

A石灰:宜用1~3级的新石灰,其活性氧化物含量不得低于60%,对储存较久的粉状灰应先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含量再决定是否使用,若氧化钙加氧化镁储量小于30%的不宜使用。采用符合标准的袋装白灰。

A路基回填至最下层灰土顶面时,清理基底、路床碾压合格后,先进行试验段施工。

B按事先试验确定土的松铺系数摊铺土,机械、人工配合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摊铺过程中应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拣出。

C对人工摊铺的土层整平后,用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D按比例计算所得的每m2或每袋石灰的虚铺面积,画出方格网,人工按每袋一个方格卸铺白灰,用刮板将石灰均匀摊开,并量测石灰的松铺厚度以保证石灰含量。

E灰土拌和机进行拌和灰土2~3遍,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

A摊铺好的灰土应争取当日碾压完毕,碾压时执行“先轻后重、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后即进行找平工作,细致检查灰土基层的平整度和高程,找补时应将原表面翻松8~10cm,然后再填补新灰土,整平后用大吨位压路机压实,直到在全宽、全深范围内都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压实度以上为止。

B完成压实的表面不得出现高低不同的压实面、隆起、裂缝或松散材料等现象。如果压实期间含水量不够,应给混合料洒水并继续压实。

C拌和好的灰土宜在初凝前并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规定的密实度,同时表面没有明显的轮迹。

A完工后的底基层或基层一般应养生一周,也可不养生连续铺筑上一层,但不宜用强力震动压路机碾压以免破坏下层混合料已初步形成的强度。

B在铺筑上层灰土时,必须在下层表面洒水以增强上下层间的粘结,以提高整个基层的整体性。

C宜采用湿砂(砂厚度为7—10cm)或草袋覆盖养生,并经常洒水保证在整个养生期间保持砂或草袋的潮湿状态。

D在养生期间,只允许施工运输车辆的路上行驶,其行车速度不得超过15km/h,同时不得急刹车和急转弯,并应使车辆在该层全宽上均匀分布行驶。

E养生期间如发生破坏及时修整到要求标准。修整不得采用“贴补法”。

(1)侧石应在灰土铺设完成之后、水泥碎石稳定层铺设之前进行。

(2)按标准的路边线每10m打一边线桩,标上侧石顶高程和路边线,并按高程和边线人工起槽,清理浮土,检查侧石底高程。

(3)在起好的槽面上铺砂浆按边线位置和高程安砌侧石,并用橡皮锤敲打牢固平稳,使线型直顺,弯度圆润,顶面平顺并符合设计高程,缝宽(0.8cm)均匀。

(4)每100m长检查侧石的位置和侧石顶高程、直顺度合格后进行勾缝。勾缝要将砂浆填满填实缝隙后勾抹平整,并将缝边毛刺清扫干净。

(5)侧石安装后,对平石前的肥槽用灰土填埋并夯打密实,对侧、平石背后围设计尺寸的砼后背。

(6)及时清理侧石上水泥浆等杂物。

3.5.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及配合比

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须对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检查,并及时取样进行主要品质如水泥胶砂强度、凝结时间等验证试验。

e: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的确定

(2)清理下承层:在摊铺前对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清扫,清除浮土及松散的材料,并对下承层洒适量的水使其表面湿润。

(3)施工放样: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采用分别在路边和路中心线都多出10om处张拉钢丝作为基准,边线超宽10cm。每10m打一桩固定钢丝线以控制铺筑高程,充分拉紧钢丝线,以免钢丝线下垂。施工三天后对超宽部分放线用切缝机切除10cm。一次放线长度控制在100米以内,摊铺中设专人护理钢丝架以免碰撞钢丝,发现问题及时整平、调直。

灰土基础底基层施工后,每20m桩号处测出底基层高程后,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设计高程相比较,机械摊铺的松铺系数按1.15—1.25、人工摊铺按1.3—1.4的松铺系数计算每个桩位处的虚铺高度,做好原始记录。以确定出确切的松铺系数。

(5)混合料拌和:采用场外集中拌和的方式。在混合料拌合之前,根据配合比要求确定出不同生产量下各种材料转速,以保证级配准确,并根据集料含水量和施工现场情况,特别是雨后石料含水量变化较大,应及时调整向拌和室中添加的水量以保证混合料的含水量,在各项指标确定之后,不得随意进行调整,拌和时间为2min。

搅拌机拌第一罐拌和料时,除按原配比用量外,应增加水泥用量2%。

(7)混合料摊铺:混合料摊铺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设施及摊铺厚度按(1)式进行确定。在铺筑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的转动,两侧应保持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断面上不发生离析。在熨平板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c: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时不设纵缝,在中线接缝处预留50cm不碾压;当摊铺一幅长度达到60米时返回摊铺另一幅,预留不碾压部分同另一幅一同碾压成型。

d: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用人工局找补(人工找补应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进行):

(9)养生: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即开始养生,不应延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每天洒水次数应视气候而定,并不得少于4次。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土表面潮湿,不应时干时湿,整个养生期不得少于7天。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限制交通。

(1)细集料应为干净、坚韧、表面粗糙而棱角的颗料,其石料质量应满足粗集料中的要求。如果使用天然砂时,其颗粒应坚固、干燥和耐久,并不得含有有机物和其它杂质。

(3)通过2mm筛孔的混合集料部分应是天然砂或用适宜作粗集料的石料轧碎而成的细料,或者是两者的混合料。当按适当比例与其他必须的集料、填充料混合时,合成的混合料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

(1)应采用石粉做矿粉,矿粉要干燥、疏松,含水量不大于1%,并不得含有泥土、杂质和结块颗粒。通过0.075mm筛孔的细颗粒含量不得小于80%。

(2)如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低标号水泥也可以用来做矿粉。

(3)按JTJ051—93和JTJ052—93标准所确定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2。

(1)要求质地均匀、无水份,当加热到170℃时不起泡沫。

(2)每批托运到现场的沥青都应附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实验报告,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规定的试验结果。

(3)沥青使用前要按规定进行复检试验,提出合格的试验报告。

3.5.5.2试验路面

在路面工程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配备齐投入该项工程的全部机械设备及各种沥青混合料,以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方法各铺筑一段长50m的试验路面,用以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和、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和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应性,并写出书面报告,报请监理程师审查批准后实施。

3.5.5.3混合料的拌和

(1)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应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2)拌合应将集料包括矿粉充分地烘干。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料。

(3)沥青的加热温度应在150℃一170℃范围内,石料加热温度应在140℃一170℃范围内,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应在145℃一165℃范围内,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30℃。

(4)所有过度加热的混合料,或已经炭化、起泡和含水的混合料都应废弃。拌和以后的混合料必须是均匀的,集料的所有颗粒都应涂上结合料,不带有花白斑点、离析和结块现象,否则不得用于本工程。

(5)在材料的规格或配合比发生改变时,都应根据室内试验资料进行试拌,试拌时必须抽样检查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级配组成和有关力学性能,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3.5.5.4混合料的运送

(1)应采用干净的自卸槽斗车辆运送混合料,车槽内不得沾有有机物质。为防止尘埃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运输车辆应设有覆盖设备,在槽四角应密封坚固。

(2)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在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水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不得用于本工程。

(3)除非运来的材料可以在白天铺完并能压实,或者在铺筑现场备有足够和可靠的照明设施,当天或当班不能完成压实的混合料不得运往现场。否则,多余的混合料不得再用于本工程。

3.5.5.5混合料的摊铺

(1)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必须对路面的下层进行检查并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铺筑第一层时必须将基层清理干净,并喷洒粘层油。

(2)面层和联结层应连续施工以免产生层间滑移。否则,对联结层表面的所有松散材料都应清扫,直到表面无污物为止。铺筑面层前,应洒粘层沥青并取得监理工程师指准。对清扫过及洒过粘层沥青的表面,不许车辆行驶。

(3)**石、平*石及其它结构物应在铺筑前完成,摊铺前应在所有接触面上均匀地刷上一薄层热沥青结合料(或用适当溶剂溶解的粘稠沥青或稀释沥青)。涂刷时不得污染周围的非涂刷区,或采取履盖措施防止污染。

(4)运料应尽快地不间断地卸进摊铺机,并*刻进行摊铺,不得延误。向摊铺机输送材料的速率应与摊铺机连续不断工作的吞吐能力相致,并应尽一切可能使摊铺机连续作业。如果发生暂时性断料,则摊铺机尚应继续保持运转。

(5)摊铺应沿着木质或钢质侧模向前推进,侧模应顺线形和高程牢固地加以支撑,并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住压路机在热料上产生的侧压力。这些侧模应在原位一直保留到全部压实工作结束。

(6)摊铺机的行驶速度和操作方法应及时调整,以保证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铺在整个摊铺宽度上,不产生拖痕、断层和离析。

(7)采用全幅路面摊铺,以避免纵向施工接缝。如单机摊铺宽度不够而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时,应以梯形交错排列方式连续进行摊铺,前后两台摊铺机的轨道应重叠3—5cm。

(8)在相邻车道铺筑中,两个单车道的进度不得相差太远,以使两车道间形成一道热的纵向接缝。在完成第一车道的摊铺和碾压后,第二车道应在宽为15cm的预留连接带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00℃时进行摊铺,并应从连接带开始碾压,不得留有缝迹。

(9)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以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

(10)在雨天或表面存有积水及平均气温低于5℃时,都不得摊铺混合料。

(11)面层铺筑前将各类检查井升高到设计路面标高。

(1)在混合料完成摊铺和刮平后应*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之处应及时用人工进行调整,随后进行充分、均匀地压实。

(2)压实工作应按试验路面确定的压实设备的组合及程序进行,并应备有经监理工程师所认可的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具,以用于窄狭地点压实或修补工程。

(3)压实应分成初压、复压和终压。压路机应以均匀速度行驶。

(4)初压应采用钢轮或振动压路机(或不振),并使驱动轮尽量靠近摊铺机,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应予以修整。复压应采用串联式双轮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终压应采用光面钢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但不得振动)。

(5)碾压作业应在混合料处于能获得最大密实度的温度下进行,一般初压不得低于120℃,复压不得低于90℃,终压完成时的温度不得低于70℃。

(6)碾压应纵向进行,并由材料摊铺的低边向着高边慢速均匀地进行。相邻碾压至少重叠宽度为:双轮30cm,三轮为后轮宽度的二分之一。

(7)在碾压期间,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m以上,并应驶出压实起始线3m以外。

(8)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70℃的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有机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掉落在路面上。

(9)在压实时,如接缝处(包括纵缝、横缝或因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施工缝)的混合温度已不能满足压实温度要求,应采用加热器提高混合料的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否则,必须垂直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铺筑,*即共同碾压到无缝迹为止。

(10)在沿着**石或压路机压不到的其他地方,应采用热的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

(1)铺筑工作的安排应使纵、横向两种接缝都保持在最小数量。接缝的方法及设备,应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在接缝处的密度和表面修饰应与其它部分相同。

(2)纵向接缝应该采用一种自动控制接缝机装置,以控制相邻行程间的标高,并做到相邻行程间可靠的结合。纵向接缝应该是热接缝,并应是连续和平行的,缝边应垂直并形成直线。

(3)在纵缝上的混合料,应在摊铺机的后面*即用一台静力钢轮压路机以静力进行碾压。碾压工作应连续进行直至接缝平顺而密实。

(4)纵向接缝应设置在通行车辆轮辙之外,与横坡变坡线重合应在15cm以内,与下卧层接缝的错位至少应为20—30cm。

(5)当由于工作中断,摊铺材料的末端已经冷却,或者在第二天恢复工作时,就应做成一道横缝。横缝应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横缝在相连的层次和相邻的行程间均应至少错开1m。横缝应有一条垂直经碾压成良好的边棱。

(6)当新铺沥青混凝土与原有路面、桥面或其它道路装置连接并配合标高时,应将原有路面或桥面切下足够的数量,以保证达到图纸规定的新铺路面最小层厚。

3.5.6、生产路砂砾面层施工

砂砾石面层采用路拌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运输和摊铺主要集料→运输和摊铺掺配集料→洒水拌和→整形→碾压。

碾压: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即用压路机械进行碾压,碾压过程应随碾压随洒水,使其保持最佳含水量。碾压时如发现砂窝或梅花现象,应将多余的砂或砾石挖出,分别掺入适量的砂砾,翻拌均匀,并补充碾压,不能采用粗砂或砾石覆盖处理。碾压中局部有“翻浆”现象,应*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晒干或掺入含水量合适的材料后再进行碾压。

3.5.7、田间道泥结石路面施工

道路路基夯实后,即可在路基上进行砼路面工程施工,砼浇筑前先要安设浇筑厚度控制标志。然后根据砼浇筑方向来确定运输道。砼的浇筑应从某一端开始,顺序推进。砼的运输应与浇筑方向相逆,即已浇筑好的砼上部不得行走车辆,以防砼受到震动。楼面砼的浇筑除了使用插入式震动器外,另应配合平板震动器震拖一至二遍,以确保其密实度。砼表面应用木蟹清理和整平。

砼的养护,一般条件下,采用自然养护,即在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用适当材料对砼表面加覆盖并浇水,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可采用塑料薄膜养护。

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大,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在土方施工过程组织有效的临时排水系统非常重要。

在土方施工前,按要求回填原地面的沟塘,坑等可能积水的地方。结合现场地势情况,设置临时排水系统,以防场地在施工前有积水,泡浸原地面,破坏原地面的稳定性,增加施工工程量。

临时排水系统的布置:本工程采用的临时排水系统将临时排水主沟引导入施工现场现有排水沟。

土方作业过程中,根据施工需要设置临时排水支沟,将施工作业区的雨水引入临时排水主沟。

临时排水系统排水方向:临时排水支沟→临时排水主沟→施工现场现有排水沟。

临时排水支沟的施工和回填;为便于土方施工作业面的施工,根据现场需要,设置临时排水支沟,以保证施工范围内排水流畅。临时排水支沟截面约50厘米×100厘米,沟底坡度为0.1%。

在每个施工段土方施工前,先由测量员放出临时排沟支沟的边线,再由人工用羊镐沿着边线开挖沟槽至规定沟底标高,挖出来的土堆放在回填区的土面区,当土方施工完后,在施工相邻施工段前,采用同样的施工方法,设置相邻施工段的临时排水支沟。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临时排水支沟进行回填并设置新的排水支沟,支沟回填方法与沟塘处理相同。

根据工程用电需要,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和用电计划,向业主申报获批后,在业主指定的供电线路接入施工现场。各作业线路全部采用三相五线制。

自备1台功率240KVA发电机做备用电源。按要求对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均采用具有重复接地的专用保护零线的三相五线制,并配装相应的漏电开关。配置漏电保护器,实行一机一闸制,做好对漏电的防护措施和防火、防雷及接地电阻的测试工作。采用标准配电箱与开关箱必须使用铁箱,不得采用木板箱体,要满足防漏电触电要求,确定箱内电器配制和规格,并做好防雨、防晒措施。熔丝应根据电气线路的额定负荷进行电流计算来选择,线路选用YCW型橡皮套软电缆。

按有关程序申报批准后接用。供水管计划分二路接出,一路接入施工项目用地,保证办公室、生活区域的用水,另一路接入各施工点。用水必须有详细的用水计划,节约用水。生产、生活用水量包括:工程施工机械用水量、工地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根据工程用水量,选用镀锌钢管作为供水管,管径50mm。

3.9.1、对于非关键路线上的工序,尽量不安排夜间施工。

3.9.2、对于工期较紧的工序及不能中途停止施工的工序,需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日、夜班分班,并适当缩短夜间作业班组的作业时间,安排夜间作业人员适当的休息时间,并提供夜餐,减轻夜间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3.9.3、必须保证夜间施工期间的照明。

本工程采用镝灯作为主要照明灯具,固定布置在场地适当位置,保证整个施工场地均有较好的照明。

采用碘钨灯作为临时可移动照明灯具,用于重要施工部位,作为对固定式照明的补充。

3.9.4、充分考虑施工安全问题,不能安排交叉施工的工序同时在夜间进行。

3.9.5、夜间施工时,各工序或作业区的结合部位在夜间施工时要有明显的发光标志,各道工序夜间施工除当班的安全员、质检员必须到位外,还要建*质安主管人员巡查制度。

3.10、工程协调与联系

3.10.1、与业主、监理单位的协调

从建设大局出发,服从业主对本项目的宏观控制安排。

我方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处理好与业主、监理单位的关系,加强沟通和联系。

3.10.2、与设计单位的协调与联系

为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保持与设计单位的协调与联系,及时处理设计图纸问题。

3.10.3、与供水、供电部门的联系

水、电是施工的基本保证,在施工准备阶段,联系当地水、电部门,并做好水电使用计划,确保水、电的供给。

3.10.4、与当地治保部门、村民的协调与联系

为保证工地的治安保卫工作的开展,加强与当地治保部门的协调与联系,配合当地治保部门,共同搞好社会治安。施工中,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为树*本公司在当地村民中的良好形象,密切联系当地群众,对施工所带来的不便或干扰作好必要的解释工作,保证村民的人身和财物不受侵犯。

第四章、劳动力计划表

第五章、主要施工机械配备及计划

投标单位:##############

第六章、组织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

本工程采用项目法施工,抽调总公司部分施工技术人员组成工程施工项目部,由##########任该工程项目部经理,工程师####担任技术负责人。

计划统计负责人:####

6.3项目部各机构负责人及主要职责

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负责每道工序的技术交底,负责项目部质量体系运行管理工作。

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参加技术交底工作,主动按时完成各项测量工作。认真负责工程测量和复测工作,做好测量记录、图纸变更记录。随着工程进度,及时收集整理生产技术资料,负责及时整理上报竣工资料。负责测量仪器使用,保管与校核,保持测量仪器的完好。负责施工桩位的标识工作。

负责工序质量检查工作,严格督促检查,按图纸、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有权制止不合格工序不纠正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参加技术交底,负责测量定线的复核工作,负责质检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工序质量签证,隐蔽工程质量签证工作。负责质量检测工具、试验仪器、仪表控制。

严格执行材料管理规定,熟悉施工图纸,掌握现场情况,根据施工进度和生产实际需要,确保材料,及时到达施工现场。负责原材料、成品的质量验收工作,及时向化验室送样试验,并及时索取产品合格证和材料试验报告,对质量不合格材料有权拒绝验收。切实掌握库存、消耗情况,加速周转,降低租费,提高经济效益,协助项目经理调配机械设备使用。

做好工程开工、施工、竣工等生产活动记录、人员记录、施工记录、会议记录。认真贯彻统计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上报各种统计报表,及时登记记录施工中出现的停工、窝工、返工及设计变更情况,并了解发生的原因,如实向上反映。负责填写工程签证表,及时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签字认可。掌握生产进度,计划执行情况。

严格执行物资管理标准,随时督促检查,保证材料不变质、损坏或丢失。根据材料员的领料单、出库单,按名称、规格、数量进行验收、保管、标识。工地发放材料、工具必须先打出库领料单,方可发料,对发出的数量、规格型号必须和领料单一致。库存材料做到存放整齐、清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保证帐、物相符。

某综合楼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7.1本工程质量目标设计为:合格工程

本工程严格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执行总公司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和《管理手册》、国家市政工程行业标准和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完成施工建设任务,确保本工程达到合格工程标准。

7.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见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如图)

3、向监理工程提交检查验收一般程序

遵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遵义市人民政府令第4号 市长:魏树旺2018年3月2日).pdf 5、检验质量保证体系

7.3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1、开工前项目部应与项目经理、施工员、测量员、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签订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本工程总目标设计“合格工程”和各自目标、职责、义务、权力,加强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终身负责制的重要性,要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