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97.4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铁路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正蓝旗至黑城子铁路工程

XX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XXXX正蓝张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2.1. 主要技术标准 2

兰州局集团公司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技术改造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实施细则(兰铁统计函[2021]65号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3月2日).pdf2.2. 工程概况 3

3. 总体施工方案 3

3.1. 建设总体目标 3

3.3. 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和施工任务划分 3

3.4. 总体施工部署 4

3.5. 总体进度和节点目标 4

4.保证工期的施工准备措施 9

5.冬期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10

5.1.冬期施工安排 10

5.2.冬期施工保证措施 10

6.雨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14

6.1.雨季施工准备工作 14

6.2.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5

6.3.雨季防洪、防风、防滑坡、防泥石流措施 18

7.1.铺架工程施工方案 19

7.2.铺架基地规划 20

7.3.铺架施工工期安排 22

7.4.铺架前准备工作 22

8.通信和信息、信号、电力工程 27

8.1室内设备安装 27

8.2室外设备安装 28

10. 安全目标 29

11. 环保目标 29

12.安全、质量,工程进度的考核评价 30

13.1蓝黑铁路组织形象进度图 30

13.2施工总平面图 30

13.3主要工程数量表 30

13.4总体施工计划横道图 30

⑴铁道部计划司铁计函〔2010〕555号《关于新建正蓝旗至黑城子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⑵铁道部铁鉴函〔2010〕633号《关于新建正蓝旗至黑城子铁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⑶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初步设计文件和图纸;

正蓝旗(接轨站)至黑城子站,正线全长39.902km,(其中含既有锡多线改造3.679)km。

2.1. 主要技术标准

路段旅客设计行车速度:120km/h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m,困难800m;

牵引种类:内燃、预留电化;

牵引质量:4000t;

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

本线北起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既有锡多铁路的正蓝旗车站,从该站南咽喉引出后,利用既有锡多线下行线约2公里,且还建既有锡多线下行线,然后绕过上都电厂后线路折向西南,在DK11+900及DK23+500处设乌兰呼达格及小马场两个会让站,继续向西南延伸,在DK24+695处上跨县道502,在DK26+789处以特大桥跨越闪电河后折向南,为了保护古城遗址并满足环保要求线路离该遗址200米,并占用部分绿源公司的商业林地,然后继续向南在黑城子矿区工业广场的西侧设黑城子站(装车站),站中里程为DK35+600。正蓝旗至黑城子线路全长为36.223km,改建既有锡多下行线3.679km,全部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

3.1. 建设总体目标

遵循“整体设计、系统建设、优质高效、一次建成”的方针,坚持设计适用、工程优质的要求,实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达到“完成年度建设投资,早日建成投产运营”的建设目标。

2010年9月1日开工,2012年1月10日完工。

3.3. 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和施工任务划分

建设管理实行“小业主、大咨询”模式。咨询监理机构对项目建设实施全过程的咨询监理。

全线组建蓝黑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具体负责现场建设管理工作。

3.3.2. 标段划分

本线工程共划分1个施工标段,即XX标段。

3.4. 总体施工部署

本工程铺轨基地设在锡多线正蓝旗车站。还建锡多线的线路工程将制约后期的铺架工程。在全线开工的同时,2010年10月31日还建锡多线线下工程全部完成,2011年4月1日开始铺轨,4月30日结束,以满足后续的铺架工程的要求。

全线路基主体工程于2011年7月31日前完成,桥梁、轨道工程于2011年10月20日前全部完成,四电工程于2011年11月20日前全部完成,2010年11月开始联合调试并试运行,全线于2012年2月开通运营。

根据线下工程工期紧,材料供应较困难的特点,进场后按线下、线上材料供应同时准备,同时展开的方式安排施工,即线下按路基、桥梁、涵洞同时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梁片安排购置,同时开始组织道碴、碎石、片石进场,确保各工序按总体施工计划进行。

3.5. 总体进度和节点目标

2010年9月10日前完成取弃土场、施工便道、搅拌站等临时用地手续的办理。

2010年9月28日前完成搅拌站的建设并具备验收条件;

2010年9月30日前搅拌站具备生产能力。

2010年12月31日前铺架基地全部完成。

路基主体工程:2010年10月1日—2011年7月31日前全部完成。

路基附属工程:2011年5月1日—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

涵洞:2010年10月1日—2011年7月31日前全部完成。

其中:2010年10月31日还建锡多线涵洞全部完成。

桥梁下部工程:2010年10月1日—2011年7月31日

架梁及桥面系:2011年4月1日—11月20日前全部完成。

轨道工程:2011年4月1日—10月20日前全部完成。

其中:改建锡多线铺轨:2011年4月1日—4月30日;正线铺轨2011年7月1日—11月20日前全部完成。

通信、信号及信息:2011年6月20日—11月20日前全部完成。

电力:2011年6月1日—11月20日前全部完成。

房屋:2011年5月1日—9月10日前全部完成。

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2011年6月1日—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

联合调试:2011年11月20日—2012年1月10日

3.6.1施工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工作是施工准备工作的核心,是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基础,它为施工生产提供各种指导性文件,主要如下。

项目部立即组织精测队制定整个标段的测量计划和测量管理制度。按发包人提供的施工设计资料,对线路中线、水准点和中桩高程进行复测。复测结果报经监理和发包人批复后,组织定位放线,对路基工程、桥梁工程等布设精密导线网、水准网,埋设永久桩和护桩,确保本标段测量桩橛位置准确无误,满足《铁路测量技术规程》精度要求,并测量标定建设征地界。

组建中心试验室和工地试验室:项目部设实验室,配备数量、精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测试仪器和检测设备,进行原材料取样分析、试验,提出试验报告,做好各种施工材料的检验,做好混凝土配合比选配试验等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路基填筑进行跟踪质量检测,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3)编制施工操作细则

根据工程数量、特点、施工工期、环保要求以及施工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组织相关人员编写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质量计划,对重点工程和关键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重点工程施工方案、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对风沙路基、钻孔桩、运架梁、轨枕硫磺锚固、轨排拼装、铺架、卸碴作业、机械化整道作业、等重点工序编制作业反映导书,明确施工工艺和施工操作细则。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结合设计技术交底,项目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编写会审记录。如现场与设计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同时抄报监理与发包人。

(5)制定新技术应用和科研项目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骨干熟悉与审查施工图及其它技术资料,学习、熟悉并掌握铁路技术规范、规程和有关规定,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重难点工程(工序)作业指导书。

项目工程技术部在每项工程和每道工序开始作业前组织施工班组和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措施、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实施方案和保证措施等内容。

所有参建单位的人员必须经过国家铁路相关知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对从事试验和检测的人员必须获得相应的资质。在实际实施中,必须定人、专人进行试验和检测。

各参建单位要针对本工程特点,组织职工进行技术培训,让参建员工掌握国家铁路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质量要求,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意识。

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更新,不断提高职工、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的工程,应将有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组织起来培训,使其达到标准后再上岗操作。

3.6.2劳动力组织准备

3.6.3机械设备准备

遵循先进性和技术性能相匹配及确保选用设备可靠性的原则进行机械设备配套。加大设备投入按多作业面并行施工,每个作业面配置配套的设备,配置的设备按时进场,足量到位,对机械及早调试、彻底检修,保证上场机具性能完好。对于重型和大型机械选择合适的便道运输到现场。同时,抓好材料的组织与管理,确保机具设备的高效率运转。

对铁路专用的特殊设备,如平车、钢轨接触焊作业车、风动卸碴车、MDZ车组等专用设备,如配备数量不足,由物质设备部门提前与路局或XX公司联系租用,并签订租赁协议。

3.6.4施工材料准备

根据物资管理办法,所有进场材料均由试验室取样试验合格,把好进货和验收质量关,收货时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确保工程材料质量。考虑工程所处地区雨季较长,为减少气候条件对施工进度的影响,设置材料储备设施,适量储备施工材料。

各项施工准备满足开工要求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按程序提交开工报告,一经批准立即开工。开工报告的内容包括对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的审查核对情况,对标段导线、中线、高程进行复测情况,对原材料鉴定、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选定情况,机具、人员进场情况,现场四通一平、完成征地拆迁情况,以及技术交底情况。

在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施工便道、混凝土拌合站、临时用电等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人员、设备、物资进场,形成全线会战格局。

4.保证工期的施工准备措施

选派具有特大桥、特殊路基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负责本项目的全过程施工。

设备按时就位,是按计划完工的根本保证,在2010年9月30日前准备好施工所需各种设备,并调试安装完毕。

4.3材料供应计划措施

4.5建立工期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施工工期保证体系,从组织上、制度上、技术上和劳材机等施工资源上保证工程按施工进度计划顺利实施。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工期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加强工程施工调度,搞好动态控制,结合工程进展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加快工程进度,提前实现工期目标,保证实现甲方对该工程的工期要求。

5.冬期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本工程所在地冬季施工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0月底至次年的4月底。根据工程内容和工期需要,考虑到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进入10月和次年5月也存在低温下施工的可能。为保证本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需要做好冬季施工安排,特别是做好各种工程项目的混凝土施工工期安排,要保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早期不受冻,且混凝土受冻时临界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30%且大于15Mpa以上,浸水冻融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其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

5.2.冬期施工保证措施

针对冬季天气、环境特点,将"防坍塌、防冻、防滑、防火、防中毒"作为冬季施工的重点工作,做好应急物资、人力的保障工作。健全节假日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5.2.1.冬季施工准备

冬季施工前,结合工程进度安排,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冬季施工现场准备方案和各分项工程在不同的冬期施工阶段中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并进行论证,确保措施可靠、合理、节能降耗。

针对不同结构混凝土和以往的冬季施工经验,做好混凝土的试配工作,确定水泥型号、外加剂型号、掺量,确定原材料的加热温度、混凝土的出罐温度、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入模温度等,采取加热养护时的温度。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冬季施工技术、施工规范,掌握本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和措施。测温人员还要掌握各种测温方法,深刻理解测温的意义和测温数据的重要性。

编制冬季施工设备、材料计划,保证设备、材料按时进场。

5.2.2.混凝土拌制和运输的保温措施

施工中如遇气温骤降或安排冬季施工时,则采取相应的冬季施工措施。

冬季来临前,混凝土冬季生产采取保温措施,拌合站置于棚内,设置蒸气锅炉供暖。

混凝土冬季施工时根据热工计算结果,对水和骨料采取加热措施。以拌合好的混合料温度来控制各种材料的加热温度。

混凝土搅拌时,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搅拌时间延长50%。

混凝土温度的测量:按要求布置测温孔并编号,按规定测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养护的初始温度,升温、恒温、降温过程中的混凝土的温度。根据养护测温记录,推算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决定同条件试块试压时间、混凝土拆模时间以及拆模后混凝土外表面的保温措施,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和自然温度之差不能超过20℃。

选定冬季混凝土配合比,掺加防冻剂,经现场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冬季养生时间不小于28天,同时拆模时间适当延长。

5.2.3.钢筋工程的冬季施工措施

雪天钢筋要用塑料布遮盖严密,以防钢筋表面结冰霜。

钢筋负温冷拉宜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其控制应力较常温提高30Mpa。负温冷拉后的钢筋,逐根检查其外观,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颈缩。

1)焊接材料的选择、使用

为保证焊缝不产生冷脆,负温度下焊接用的焊条,在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下,优先用屈服程度较低、冲击韧性好的低氢型焊条。

焊剂及碱性焊条的焊药易潮,特别在负温度时,所以它们在使用前必须按照质量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焙。使用时取出放在保温筒内,做到随用随取。焊剂及碱性焊条的焊药外露2小时后必须要重新烘焙。所使用的焊条、焊丝要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证焊条的良好性能。

3)焊接专用机具的检查

焊接使用瓶装气体时,对负温下瓶嘴在水气作用下容易产生冰缩堵塞现象,在焊接作业中就要及时检查疏通。

①对于焊接这一关系到整体安装质量的特殊工序,必须在施工前严格制定计划,在施工中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比预定正式施焊时间提前4~8小时进行专题防护,防护必须达以下要求:

②上部稍透风、但不渗漏,兼具防一般物体击打的功能;

③中部宽松,能抵抗强风的倾覆,不致使大股冷空气透入;

④下部承载力足够四名以上作业人员同时进行相关作业,需稳定、无晃动,不因甲的作业给乙的正在作业造成干扰。可以存放必需的作业器具和预备材料且不给作业造成障碍,无可造成器具材料脱控坠落的缝隙,中部及下部防护采用阻燃材料遮蔽。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焊接位置和施焊环境,选择适宜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每批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同条件下的焊接试验。焊接接头分批按规范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

5.2.4.施工机械措施

(1)由于冬季施工时,机械本身在温度较低时冷脆性比较大,所以在拆装机械时务必要轻拿轻放,避免野蛮施工。杜绝用扳手对机械磕碰。

(2)大型机械要做好冬季施工所需油料的储备和工程机械润滑油的更换补充以及其它检修保养工作,以便在冬施期间运转正常。

5.2.5.做好冬季施工人员的防寒保护

(1)做好冬季施工人员的防寒保护工作。

(2)禁止用明火直接对设备进行加热,禁止用明火取暖,防止发生火灾。

(3)易燃易爆的液化气罐等,设专人监管,确保使用安全。

(4)对职工要加强安全及消防教育,重点工程的施工人员应进行冬施安全及消防入场教育。

(5)施工时如接触汽源、热水,要防止烫伤;使用氯化钙、漂白粉时,要防止腐蚀皮肤。

(6)按劳保规定发放防寒手套、防寒服、防寒帽等。

6.雨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6.1.雨季施工准备工作

在雨季到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进行雨季施工准备大检查,对施工管区内的防排水设备、设施和有关的生产、生活房屋等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切实做好避雷装置和防漏电措施。并且举办雨季施工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参建职工的雨季施工对能力。备足工程常用材料,特别是需远运的材料,防止因雨天路滑交通受阻,影响材料进场。

雨季施工的工程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的各项规定,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编制雨季施工作业指导书,作为雨季施工中的强制性执行文件。

在施工安排低洼潮湿地段路基的填筑时尽量避开雨季。

向当地气象部门了解历年的气象资料,并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及施工期的气象预报,提早做好安排,做到有备无患。

6.2.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6.2.1.雨季施工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实行雨季值班制度,与当地气象部门加强联系,遇有雨情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预防工作。

岗位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各岗位、工种施工操作责任制,实行包保结合,包保到人。

两检制:各值班人员要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情况,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在“雨中”、“雨后”进行检查,并填写“两检”报告,对“雨中”的工作情况做出详细描述。

6.2.2.雨季基坑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各作业队要在雨季前做好雨季施工防范,为防止雨水浸泡基坑,在顺线路方向挖排水沟,对全线的截、排水沟和既有排水设施等进行一次全面的疏通工作,并且要经常进行清理,以便大雨或暴雨造成的地面水能迅速排走,保证地面水不流入基坑和现场道路的畅通。

基坑开挖前,多听气象报告,若有雨,且下雨之前不能完成及坑内结构物的施工,则不宜进行基坑开挖。

基坑底两侧的排水沟和集水坑加大、加深,以适应大体积抽水的需要,尽量做到雨停基坑内无积水。

基坑回填时,各环节紧跟作业,且不得填筑非透水性土壤。混凝土浇筑前要了解气象情况,尽量避开雨期浇筑,并要备有一定数量的塑料薄膜,防止混凝土突遇大雨的冲袭。

6.2.3.雨季钢筋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加工钢筋在钢筋棚内进行,雨天施工时,正在进行施工的钢筋骨架或已绑扎完准备浇筑混凝土的,须用棚布、雨布加以覆盖,并把中间垫高,以利排水,防止雨水腐蚀钢筋。

现场钢筋等原材料一律按规定码放整齐,下部用木方或其它材料垫起,高于地面30cm,避免雨水侵泡,并不得积压。在施工面钢筋安装就位经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防止钢筋长时间搁置雨淋生锈,锈蚀严重的钢筋要进行除锈,并经重新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雨期施工期间焊条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内,防止受潮。使用前要经烘干方可使用。

现场加工钢筋要搭设钢筋加工棚,严禁露天作业。

绑扎钢筋及浇筑混凝土前要将钢筋上的泥土、污物清理干净。

钢筋冷拉后要及时加工,加工后的成品或半成品做好防雨措施。

做好施工场地排水工作,确保沟槽正常排水能力。排水机具和设备要齐全,同时计划好机械的停放和材料的堆放位置。

雨天施工时,电力线可靠接地,防止雷击造成危险。

6.2.4.雨季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在雨季之前,制订防雨、防洪措施,备足水泥、砂、碎石等主要材料,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以期达到连续施工,不间断生产。

如遇暴雨或大雨则停止砼施工。雨后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测定砂、石含水量并据此调整水灰比,保证混凝土质量。小雨天气施工时新浇筑的混凝土及时覆盖苫布或塑料布,避免雨水冲刷。在浇筑过程中,遇大雨应立即在合理部位设置施工缝,并铺好防止雨水冲刷混凝土表面的遮盖材料。如混凝土施工不允许间断要在浇筑面上搭设防雨棚,随浇随用防雨材料覆盖。

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前,要了解2~3天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开大雨。混凝土浇筑现场要预备大量防雨材料,以备浇筑时突然遇雨进行覆盖。钢筋密集无法覆盖处受雨水冲刷部位,必须剔至实处再进行下道工序。混凝土浇筑部位的积水要清理干净。

雨季期间高温、阴雨造成温差变化较大,要特别加强对混凝土振捣和拆模时间的控制,依据高温天气混凝土凝固快,阴雨天混凝土强度增长慢的特点,适当调整拆模时间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雨天作业振捣手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

雨天施工时,增加检测次数。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始终注意坍落度,如与原定的不符,立即纠正。

6.2.5.雨季路基施工保证措施

雨季路基施工采用短区段、快循环,土方填筑路堤时要特别注意填料含水量的控制,如填料过湿,则要将其晾晒后再用,保证填料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填筑。雨天过后路基基面须经晾干处理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填筑路堤要做到填料随挖、随运、随铺、随整平和压实。雨季施工的每一压实层面做成4%的向外排水横坡。路堤边坡随时保持平整,不留凹坑,收工前必须将当天铺筑的松土碾压完毕。在雨季施工改良土地段时,准备雨盖,下雨前将土基盖严防淋。

6.3.雨季防洪、防风、防滑坡、防泥石流措施

(1)本工程开工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编制实施性的防洪、防大风抢险预案,提交甲方和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施。

(3)洪水到来前,完成临时设施的施工,同时施工完成大部分主桥桩基,以便安全渡洪,洪水期过后,迅速施工完成主桥承台和墩身。

(4)担负抗洪抢险任务的机械设备和车辆要由思想进步、技术全面、过硬、身体健康的人员驾驶。

(5)各施工队要有计划的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车辆,确保设备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准备抗洪抢险工作。

(6)各施工队要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抗洪抢险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积极完成生产任务,紧急情况下,必须听从调动,奔赴抢险,完成抢险任务。

(7)内部各单位间及外部联络通信工具要保持畅通,同时配置必要的抢险物资和人员,做好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工作。

(8)做好施工防范及各种临时防排设施,保持排水沟渠的畅通。

(9)详细调查并掌握洪水资料,检查易发生水害地段的施工安全,做好施工中的临时防护措施。对影响施工的运输道路,要及时进行改善、整修和加固;对常用的主要材料、工具要在雨季之前备足,并增建必要的防雨防洪措施;对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材料库、活动房屋及机械设备等设在洪水位以上。

7.1.铺架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正线铺轨35.6单线公里,站线铺轨4.6295公里,铺碴11.419万方;架梁41孔。按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铺轨基地设在正蓝旗车站,梁片及轨枕从锡林浩特制梁厂购进,100m长轨条从包头运至正蓝旗站,在铺轨基地组装轨排后,由正蓝旗向黑城子方向铺架。改建锡多线,由于采用25米钢轨,由人工铺设。

铺架采用架桥机和铺轨机架梁及铺轨。总体方案是分多工序同时进行,即预铺碴和站场铺轨同时进行,轨枕硫横锚固与轨排拼装同时进行,架桥机组装和轨排组装同时进行。待预铺碴达到2km后,开始铺架。由平车送轨排或T梁到待铺架点,由倒装龙门吊送梁或轨排至铺架机,当铺架完一个区段,轨道基本稳定后开始换铺无缝线路,在换铺前送轨排或T梁到车站站线上存放,再根据需要送梁或轨排到铺架地点铺架,即前方铺架,后段进行换铺施工。

改建锡多线要协调好窗口时间,作好部署,要有专人驻站和站场协调。

按总体施工方案,铺架施工从2011年4月1日开工,2011年10月20日结束,铺架进度按平均进度计算,即铺轨每天1km,架梁平均每天2孔。改建锡多线采用人工铺轨,计划开始于2011年4月1日,2011年4月30日结束并完成和既有线接驳,2011年6月15日完成旧轨拆除,具备机械铺轨条件。蓝黑正线铺轨计划2011年7月1日开始,于2011年10月20日结束。

(1)平面布置:本工程利用正蓝旗站新建铺轨基地,保证各项设施满足本段铺轨需求。

(2)按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规定,24~32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采用从锡林浩特制梁场购买,火车运至正蓝旗车站铺轨基地存放,架桥机架设,故本工程不考虑梁场建设及制梁。

铺轨架梁工程施工流程图

7.3.铺架施工工期安排

本工程共需铺轨35.6公里,架梁41跨。按总体施工方案,铺架施工从2011年4月1日开工,2011年10月20日结束。改建锡多线采用人工铺轨,计划开始于2011年4月1日,2011年4月30日结束并完成和既有线接驳。蓝黑正线铺轨计划2011年7月1日开始,于2011年10月20日结束。

7.4.铺架前准备工作

7.4.1.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轨道工程设计说明、铺轨基地、拟上场的铺架设备等编制实施性铺架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及进度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及制定作业指导书。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机构设置及劳动力组织;

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安排(包括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制定各季节铺设长钢轨的技术措施和铺轨进度计划的实施方案;

轨道部件用料计划和供料方式;

铺轨基地设置,沿线临时工程,通讯及行车方案;

生产及生活水、电供应方案;

施工机械及试验检测设备配置计划;

工程运输组织(含长钢轨运输)及机车车辆配置计划;

工期、安全、质量保证及环境保护措施

7.4.2.轨道部件质量检查、验收及保管

铁路有碴轨道部件包括: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碴、道岔、钢轨伸缩调节器和线路附属设备等。

轨料进场后,由铺轨基地施工队按轨道部件规格、型号、数量及外观质量分批进行抽样检查。检查生产厂家生产资质,产品检验合格证,质量保证书等。

钢轨验收与存放:对进场钢轨逐根丈量,测量断面尺寸。不同长度和断面尺寸公差级别的钢轨应分类垛码,对摆放的每垛钢轨树立标牌,标识产地、类型、规格、数量予以标识。

钢轨堆垛符合规定,垛底承垫架空,支垫与钢轨垂直放置,间距5~7.5m。上下层同位,确保证钢轨不伤损变形。

轨枕按不同型号分别堆垛;垛码混凝土枕上下同位,层间承轨槽处垫以小方木或其他材料,其顶面高出挡肩或预埋件顶面20mm。

沿线布置7处道碴临时存放场,铺轨基地布置一处较大的存放场,场地面硬化后进行堆碴。碴堆高度按3m设计,堆碴后进行覆盖,以保持道碴清洁。

被污染的道碴出场前应用水冲洗干净。

道岔、钢轨伸缩调节器及其配件应配套成组分类放置,尖轨应与基本轨捆扎在一起,岔枕应成组堆放、垛码整齐。

铺轨前,按铺轨进度计划,落实各种轨道部件来源,其供货进度应与施工进度相配合,并有一定数量的储备。

7.4.3.施工人员培训及机械准备

凡属铺架作业人员上岗前都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轨道工程施工前根据施工方法配备焊轨、道碴摊铺、铺枕及铺轨、大型养路机械及补碴、应力放散及锁定、长钢轨及轨枕运输、钢轨打磨等设备。

7.4.4.检测机构设置及相应设备

施工前应根据质量控制需要设置检测机构,并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

试验检测设备主要包括:钢轨焊接接头质量检测设备、有碴道床状态参数指标检测设备、轨道几何尺寸检测设备、轨温计等,各施工检测设备要在使用前预加校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7.4.5.线路基桩设置

预铺道碴前应按设计设置好线路基桩,路基线路基桩与路基修建同步埋设。线路基桩材质、标准、设置位置、数量和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路基桩应在贯通测量后设置,测量误差应在限差内调整闭合,设置精度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定。因路基沉降等致使基桩变位应及时修正测量资料。

线路基桩设置牢固,标识清晰、齐全、便于观看,并绘制布设平面示意图和线路基桩表描述其位置、外移距离和高程。

7.4.6.铺轨前路基验收

在铺架前一个月,由项目部组织线下施工队对路基、桥的施工资料进行检查和验收,对松软土、软土及过渡段应有沉降变形观测资料及监理部门的评估报告。

在接收线下施工队的线路测量资料及控制桩后,由项目部精测队组织测量人员核实中线贯通情况,并复测线路基桩和路面高程。中线桩、线路基桩、水准点应钉设齐全,缺损者应在铺轨前补齐。

7.4.7.铺架施工运输组织形式规划

7.4.7.1.运转调度中心

在正蓝旗铺轨基地设运转调度中心,负责:①基地站至铺架现场的行车指挥;②占用区间施工的计划安排;③根据铺架进度、施工计划下达日班计划;④行车调度员兼货调、统计。

运转调度中心组织机构如下图

基地的长轨、桥梁、轨排的编组顺序等调车计划由工程调度向基地站下达,基地站根据下达的计划编组。

铺架现场的编组由工程调度向前方站提报计划,前方站根据提报计划编组。

7.4.7.2.行车组织

根据新线特点,本着“安全运输、保障铺架”的原则,积极挖潜运输潜力,不断提高机车的完好率,机车车辆周转率,从而提高运输的整体效率,完成新线铺架、施工配合及路料运输任务。

列车编组计划应根据前方铺架所需的长轨、桥梁、道岔及其它路料情况及站场设备能力,编制具体发到站的车流方案,力求经济合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单机及欠轴列车开行。

所有水罐、油罐编组均放在机后。返回路局车站的车辆前后三位不能编入“关门车”。

新线运输期间行车信号:

(2)、铺架结束后,根据信、联、闭设备施工情况,可启用正规信号显示及相关闭塞办法。

新线行车速度根据线路实际情况,以调度命令发布执行。前方铺架时,未上碴整道的线路限速10km/h运行,已上碴整道的线路根据线路情况规定速度。

铺架后未拨道或未应力放散及长轨焊接的线路15km/h,拨过道或应力放散及长轨焊接的线路40km/h,过岔速度:铺架后正向过岔10km/h,侧向过岔5km/h,整道后正向过岔25km/h,侧向过岔20km/h;梁、长轨列车最大速度20km/h。

铺架期间列车等级的分类:可分为桥梁列车、轨节列车、路用列车、轨道车,特殊情况下加开的工程列车,由列车调度员在下达开行命令时确定列车等级;开往事故现场救援、抢险救灾的列车申请优先办理。

8.通信和信息、信号、电力工程

通信、信号及信息:2011年6月20日—11月20日;电力:2011年6月1日—11月20日。

室内设备安装及联锁试验是本次施工的关键,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安全。

设备到货拆箱检查,检查有无损坏部件及变形,确认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与图纸相符。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每一名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熟练掌握本项目的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依据设计文件,测量信号楼内的面积,确定电源屏以及机柜的具体安装地点,绘制走线架加工图。对设计文件的接配线图进行认真仔细的校核,并作记录。

电源设备的安装位置征求接管单位意见并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就位后首先对单屏的线间绝缘以及对地绝缘进行测试并作好记录,确认合格后放线。

机柜进楼就位后,根据继电器室室内布置图的机架的设计位置,逐排逐架放置。设备安装前,做好数量的清点﹑型号的核对及外观检查,确保设备完好,零部件齐全。对设备的电气特性进行检查测试,合格后方能安装使用。配线前对室内所有设备的端子进行绝缘测试,发现问题在配线之前及时处理。机架安装工序为:组装框架;安装走线架;安装固定角钢;安装组合。各种机架安装要横平竖直,端正稳固,间距相等,螺栓连接要牢固。机械室内地沟破除后,及时回填和恢复;电缆引入的分线盘底部填补防火堵料。

机架配线包括:组合与组合之间的配线;组合与本架零层端子、电源端子之间的配线。配线按侧面配线图,每条配线写好两个标明去向的套管,穿在一起,以便放线时进行标识使用,本架线采用样板预制,架间线在室内现场按侧面配线图进行放线。配线绑扎整齐、均匀﹑顺直﹑美观,余量长度要一致。

室外设备的安装主要包括:电缆的敷设及接续、信号机的安装、转辙机的安装几个方面。

电缆工程开始前认真核实图纸,选定电缆径路,如和既有电缆径路发生重叠时要摸清既有电缆敷设情况,以防出现挖断情况。在电缆过轨、路、桥等特殊路面时要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在电缆敷设前后做好绝缘测试及其记录工作。

既有两站站场较大而且涉及利旧电缆,电缆的割接和接续工作量较多,而电缆的接续工作严重影响着信号后期工作的质量。所以对电缆接续人员进行专人专业培训,做到带证操作。

信号机在安装前做好定测工作,准备好工具及施工人员的安排,组织专人进行施工防护。安装时对信号机构做好检测及核对,确保机构和灯位的正确。

施工前仔细核对转辙机安装位置及型号,做到图实相符。转辙机平稳安置在角钢上,固定紧固。安装完成后手摇道岔进行转动,核对开口位置。对道岔缺口进行粗调。

施工期间符合国家、铁道部、建设单位及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规定和标准,按照ISO14001的管理标准,建立环保组织,健全环保体系,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采取合理措施,努力把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使工程所在地的环境免受污染。使该工程周围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

12.安全、质量,工程进度的考核评价

单位(楼宇)智能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12.1本项目质量、安全考核执行《内蒙古XX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路建设考核评价办法》

12.2.1未按进度计划推进的,视影响程度,每项按未完成工程量产值的1—5%进行考核。未按进度计划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按未完成工程量产值的1%进行考核。

12.2.2超计划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

13.1蓝黑铁路组织形象进度图

13.3主要工程数量表

JJF(桂) 75-2020 热延伸试验仪校准规范.pdf13.4总体施工计划横道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