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工程5米以上深基坑施工方案

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工程5米以上深基坑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83.8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工程5米以上深基坑施工方案

3、人员机械设备配置 2

3.1机械设备配置: 2

3.2施工队伍配置 2

后浇带规范化施工工艺施工要点.docx4、工期及进度安排 3

4.1总体施工工期 3

4.2工期进度安排 3

4.3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3

6、施工方法及工措施 5

6.1.1施工准备 5

6.1.2承台开挖 5

6.1.3凿除桩头及桩基检测 6

6.1.4基底处理 6

6.1.5钢筋制作及安装 7

6.1.6模板安装 8

6.1.7承台混凝土灌注 8

6.1.8承台混凝土养护 9

6.1.9冷却水管压浆 10

6.1.10拆模 10

6.1.11基坑回填 10

6.2桩基承台质量标准 10

6.3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10

6.5沉降观测点布置 11

7、质量保证措施 12

7.1质量管理依据 12

7.2质量管理方针 12

7.3质量保证措施 12

7.3.1工程质量保证总体措施 12

7.3.2加强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13

7.3.3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13

7.3.4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14

7.3.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14

7.3.6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 15

7.3.7保证施工中的资料完整齐全 15

7.3.8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6

7.4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17

7.4.1砼浇注过程中泡水,影响砼质量 17

7.4.2大体积砼表面龟裂 17

7.4.3砼表面有蜂窝、麻面、气孔 17

7.4.4砼漏浆、表面污染及平整度差 17

7.4.5钢筋接头设置不符合要求 17

7.4.6钢筋间距不一、保护层厚度不足 18

8、安全管理措施 18

8.2安全保证体系 18

8.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8

8.2.2安全保证体系 19

8.3安全保证措施 21

8.3.1基坑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21

8.3.2承台施工安全措施 21

8.3.3现场布置的安全技术措施 21

8.3.4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22

8.3.5防台风安全措施 22

8.3.6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23

8.3.7防火安全措施 23

8.4.1组织结构 23

8.4.2救援器材、设备、车辆等落实 24

8.4.3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 24

8.4.4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26

8.4.5事故报告 27

9、环保、水保措施 27

9.1环保、水保目标 27

9.2环保、水保组织措施 27

9.3环保、水保制度措施 28

9.4环保、水保技术措施 28

9.4.1避免废水、泥浆排放的措施 29

9.4.3避免扬尘及有害气体的措施 29

9.4.4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30

9.5临时工程使用后的恢复 30

10.1文明施工目标 30

10.2施工现场管理 30

10.3现场机械管理 31

10.4现场物资管理 32

11、雨季、夏季施工措施 32

11.1、雨季施工措施 32

11.2、夏季施工措施 33

1.1宁杭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2中铁第X勘察设计院提供新建铁路南京至杭州铁路工程施工图《京杭运河特大桥杭州北段》。

1.3设计交底和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1.4铁道部《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定规定》(铁建设【2007】47号文)。

1.5铁道部《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

1.6铁道部《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

桥墩基础资料及里程对照表如下表所示:

DK245+868.41

26.04m×11.4m×5m

DK246+364.53

13.34m×12.1m×4m

DK246+603.43

12.7m×10.1m×3.5m(左右各一个)

深基坑开挖主要机具设备见下表。

深基坑开挖主要机具设备表

主要施工人员安排见下表。

承台施工安排在2010年7月施工,施工时间为18天。

见深基坑承台施工进度横道图:

深基坑承台施工进度横道图

2010年7月份(日期)

4.3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及现场实际情况,743#、759#、766#承台基坑开挖采用钢板桩防护。钢板桩插打完成后立即开挖基坑,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为主,人工辅助的方式,承台开挖至垫层底标高后,采用c20混凝土封底。

钢板桩型号采用Ⅳ型拉森钢板桩。钢板桩围囹、内支撑采用Φ609mm钢管(壁厚16mm)。围护采用双层围囹,钢管内支撑位置分别设在承台长边1/3和2/3处设置钢管内支撑和承台短边中心。内支撑对称设置,共3处。

钢筋采用集中加工,现场绑扎。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承台模板支撑方式为外加固。砼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砼运输车运输、砼泵车浇注或导流槽辅助下料、插入式振捣器及平板振动器振捣、水平分层浇筑的施工方法。

承台施工时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安装冷却管降温法。施工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承台内部温度不超过65℃,并测定浇筑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其温差不超过15℃。

深基坑承台开挖防护方法见下表:

深基坑承台开挖防护方法汇总表

734#、759#、776#、

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粘土

承台施工前,测量放出基坑中心位置、水平边线和高程控制点,随后进行场地的清理。在基坑顶面四周设置导流槽,备好雨水棚,防止雨水及其它地表水流入坑内。

1、承台开挖方式及钢板桩布置

根据现场条件,承台开挖采用明挖方式,基坑采用钢板桩防护。计算书详见附表1。

钢板桩布置见附件<钢板桩布置示意图>。

根据施工图及高程放设沉桩定位线→整修平整施工机械行走道路→沉设围护桩→将围护桩送至指定标高→焊接围囹支撑→挖土→承台砼施工→回填土→拔除钢板桩。

钢板桩在插打前应进行检验整修,使其无锁口开裂、扭曲、局部变形及焊瘤等,为防止插打时砂砾进入锁口,锁口下端用硬木楔封闭。钢板桩上所有洞眼均须用钢板电焊补牢,并做到锁口内外光洁,并成一直线。转角桩可根据围堰形状将一片钢板桩沿长度方向中线剖开焊在另一钢板桩上,现场焊制成任意角度的异形桩。

插打钢板桩要做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做到“插桩正直,分散偏差,有偏即纠,调整合拢”。钢板桩就位下插时,第一片钢板桩是整个围堰钢板桩的基准,从纵横两个方向严格控制其垂直度。其余各桩则以已插桩组为基准进行插打。

围堰钢板桩利用带有液压夹持器的DZ60打桩锤单片振动插打。在两片钢板桩侧焊接上下两层型钢作为插桩的导向,同时在上下两层导向上分别临时点焊卡板夹住钢板桩锁口,阻止钢板桩位移,以精确控制钢板桩的位置和二个方向的垂直度。

安插钢板桩利用吊机将钢板桩起吊下放,使钢板桩成垂直状态,插入已就位钢板桩锁口中,每片钢板桩插打到位后,立即利用短钢筋头将其点焊在导向上。由于钢板桩围堰在合拢时,两侧锁口不一定平行,合拢口大小也不一定为钢板桩宽度的模数,因此必须采取调整合拢口处多片钢板桩的角度位置、使用千斤顶或复滑车组调整间距或制作异形钢板桩等措施保证合拢口钢板桩插打到位。

当基坑开挖至地面以下1m时,进行围囹安装。基坑开挖至垫层底标高后,立即进行围囹内支撑安装,并将支架导环与每片钢板桩之间的空隙逐个以硬木抄紧。同时迅速将钢板桩临时开口封堵,并在钢板桩围堰外覆盖防水布,防水布下端用砂袋压牢。

施打钢板桩时,应对桩板进行认真检查,要求板面平直,接口预拼严密。

采用定型规格桩板时,接口类型应一致。

插打时应对正接口,借助桩锤自重缓慢插入,必要时低锤慢击。

应随时检查偏斜,发现偏斜可用撬棍滑车纠正。

6.1.3凿除桩头及桩基检测

基坑开挖到位后,将桩头沉渣、浮浆及多余的混凝土全部凿除,进行桩基检测。桩基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⑴承台基底采用混凝土垫层,垫层顶面应达到承台底设计标高。

⑵基坑垫层周围设置排水沟和汇水井,并根据渗水量选择水泵出水量及台数,确保承台底不积水。

⑶为了避免基坑坑壁坍塌,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尽快绑扎钢筋、灌注混凝土。

6.1.5钢筋制作及安装

⑴运抵工地的钢筋均应附有制造厂家的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⑵钢筋存放地面时垫高不低于15厘米,不同规格分堆存放,并设以标志,防止混杂与污染。

⑶根据设计图纸,做出钢筋下料单,工班根据下料加工。下料时要根据钢筋编号和供应钢筋的尺寸,统筹安排,以减少钢筋的损耗。

⑷成型钢筋制作时,应按设计图纸或下料单在平台上放大样后再进行弯制。

⑸钢筋接长采用电弧焊,接头错开1/2布置,搭接焊焊缝长度:单面焊10d,双面焊5d(d为钢筋直径)。焊接接头间距应大于35d且不小于50cm。

⑹多层钢筋之间应用钢筋支撑,间距不大于2m。确保多层钢筋网片的整体刚度。墩身预埋钢筋安装时,应作定位框架,以确保墩身预埋筋位置准确、稳固;

⑺为保证有足够的保护层,必须设置混凝土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相互错开;

⑻钢筋加工及安装允许偏差:

钢筋安装、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绑扎骨架:±20;焊接骨架:±10

30(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10、-5;(C≥35mm)

安装钢筋过程中,根据要求安装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设置方法、材料规格,设置位置及数量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⑽承台施工前将墩身预埋钢筋布置完成,墩身钢筋位置与预埋深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⑴模板采用钢模,其材质质量和结构必须符合施工工艺及设计要求。

⑵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承台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6.1.7承台混凝土灌注

深基坑承台施工时设置冷却管法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每层循环冷却水管被灌注的混凝土覆盖并振捣完毕,即可在该层循环冷却水管内通水。冷却管安装时保持管道通畅,接头可靠不漏水,使用前进行通水试验。冷却管布置见附图2。

采用泵送混凝土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应严格按泵送工艺进行,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混凝土拌合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料,砂、石、水泥、水及外加剂等原材料必须经过质量检验并符合要求,计量要准确,保证混凝土拌合时间。

混凝土分层连续灌注,分层厚度宜为30cm左右,分层间隔灌注时间不得超过试验所确定的混凝土初凝时间。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为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30℃以内,可采取以下措施:高温季节用凉棚或盖草袋遮盖,尽量避开阳光直射;用河水冲洗石料,降低石料温度;泵送管用湿草袋包裹防晒;在拌合水中掺入适量的冰块。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深度超过每层的接触面一定深度,保证下层在初凝前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防止漏振,也不能过振,确保质量良好。振捣时,振动棒垂直插入,快插慢拔,其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即45~60cm。振捣时插点均匀,成行或交错式前进,以免过振或漏振,振棒振动时间约20~30s,每一次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动棒。混凝土以不再下沉、无气泡冒出、表面泛光为度,防止过振、漏振,振捣时注意不碰松模板或使钢筋移位。

在承台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开始抹面收浆,待混凝土初凝后用二层草袋一层尼龙薄膜覆盖,进行蓄热养护,以保证承台表面温度不至于变化过大,减少承台中心与表面的温度差。

在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水化热,为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将预先设置的冷却水管投入运行降低混凝土内温度,始终使承台中心及表面温度差控制在20℃以下。

6.1.8承台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后,要及时养护防止出现裂纹。混凝土采用保湿蓄热法养护,即在构件四周及表面覆盖帆布或草袋,用冷却管流出的水进行养护。经常浇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通过调节冷却水管进出水流量和流速,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内部降温效率,控制温差,缩短混凝土养护时间。

养护效果可直接从事先预埋在混凝土中的温度传感器来观察,以使整个养护过程处于监控之中。

6.1.9冷却水管压浆

构件冷却水管停止循环水冷却后,先用空压机将水管内残余水压出,并吹干冷却水管,然后用压浆机向水管压注水泥浆,以封闭管路。

承台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拆模,按照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逐块拆除,拆模时严禁抛扔,拆除的模板应及时修整、磨光并涂油。

在基础脱模验收合格后及早进行基坑回填。墩台基础回填原状土,当基坑积水时,应将积水排除,清淤后回填。

6.2桩基承台质量标准

承台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蜂窝、麻面和露筋,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承台各部位偏差见下表。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6.3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6.3.1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6.3.2混凝土结构内部埋设冷却水管和测温点,通过冷却水循环,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内表温差,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通过测温点温度测量,掌握混凝土内部各测温点温度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冷却水的流量,控制温差。

6.3.3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高温季节施工时,可采用低温水拌制混凝土,并采取对骨料进行喷水降温或塔棚遮盖,对混凝土运输机具进行保温防晒等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拌合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30℃以内。

6.3.4采取薄层浇灌,合理分层(30cm左右),全断面连续浇灌,一次成型,但应控制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尽量减小新老混凝土的温差,提高新混凝土的抗裂强度,防止老混凝土对新混凝土过大的约束而产生断面通缝。

6.3.5加强保温、保湿养护,延缓降温速率,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养护期间,不得中断冷却水及养护用水的供应,要加强施工中的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保温养护措施可采取在混凝土面表面覆盖2层草袋并加盖一层尼龙薄膜或在混凝土表面蓄水加热保温等办法进行。

6.3.6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严格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管理,从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拌制、浇注,到承台混凝土灌注结束后的养护等各项工序都要有专人负责,层层严格把关,严肃施工纪律,加强质量意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承台综合接地采用环接形式,即各桩基之间相互贯通连接。接地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焊接部位要求焊缝饱满、可靠,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5mm,交叉焊接要用“L”型钢筋搭接。承台接地钢筋外接墩身部分用红油漆标示。

1、国家和铁道部正式颁布的各项有关铁路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管理办法等。

2、经批准的有关本工程的设计文件(含变更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3、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下发的《质量自控体系》及指挥部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相应的管理性文件。

科学管理、系统控制;严格标准、落实责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技术创新,信誉至上。

7.3.1工程质量保证总体措施

本工程将以项目部的形式建立组织严密完善的职能管理机构,依据分工负责,互相协调的管理原则,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在整个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7.3.2加强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①施工前邀请设计部门进行设计交底;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图纸,切实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及施工技术标准。

②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特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本单位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编制施工计划,配置合理的资源,施工过程控制重点抓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施工工艺、检测及检验、施工环境,以满足施工要求。并根据施工的技术要求,对施工中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制定详尽的施工方案,编写施工工艺及作业指导书,以保证该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③若工程施工时因客观原因发生变化,要及时对已制定的施工方案和有关程序进行修订和变更,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的要求,报送监理和业主论证审批后,方可实施,确保程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做好变更后的标识和记录工作。

④开工前要做好各部位、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内容做好技术交底,按照三级技术交底的要求,使各级施工人员清楚地掌握将要进行施工的工程部位、工序、施工工艺和技术规范要求,对特殊和重点部位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7.3.3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①配齐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人力资源。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施工人员学习,进行必要的施工前岗位培训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效操作证,技术人员、组织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程的技术、工艺要求,了解工程的特点和现场情况,以确保工程施工能正常运转。

②配齐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类设备。自有设备必须经检修、试机合格后,方能进场施工,外租设备在进场前,要进行检验和认可,证明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后,方可进行施工。保证各类设备在施工中的过程能力,满足整个工程施工的需要。

③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牌管理,标示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等。

④对已经认可适宜的施工方案、技术参数和指标进行严密的监视和控制,保证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能够实现业主的期望。

⑤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程,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

⑥合理的施工进度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我们将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实施,通过节点控制、工期中间排序法等现代施工管理方法,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将施工进度控制在最合理、最便于质量控制的节奏上,确保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目。

7.3.4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采购的材料,必须先对分供方在供货质量、信誉、供货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选择质量高、信誉好的合格承包方。

按质量体系标准和要求,在进货、检验、试验、进仓、登记、标识、使用等全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等文件要求,从采购的第一程序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

做好各种材料的质量记录和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工作,做到合格证、质保书、验收单据齐全,确保其可追溯和完整性。

7.3.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为保证施工高质量顺利进行,应采取周密措施,动用多种手段进行工程测量。采取GPS、全站仪、经伟仪、水准测量四者相互结合的测量实施原则,充分利用四种测量手段优势互补的特点,互相检验,形成有机的整体系统,采取严密措施,保证工程各环节万无一失。

测量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我们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测量质量控制的要求,执行从放线到竣工的“一条龙”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认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放准,勤复,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并做好测量原始记录的保存归档工作。

7.3.6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

工程使用的各种原材料严格执行先检验后使用的程序,不合格的原材料杜绝进场及使用。严把料源选择关和使用过程控制关。

对于试验室检测试验的原材料,待原材料进场后,由物资部门组织试验人员严格按规范要求的频率、方法取样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原材料为合格品后方能使用。

凝土浇注之前应测定砂石材料的含水量,正确换算施工配合比。在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按照规范要求制取试件用作施工控制和质量评定。

通过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保证工程施工的每一段、每个部位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控制。严格按照《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保证三级检验制度的效能,及时组织质检员、施工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对各工序进行自检,并按检验点分类和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检验、试验、标识和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订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且确保达到其实施效果。

7.3.7保证施工中的资料完整齐全

根据工程验收和本单位质量体系对工程竣工资料和施工管理控制资料的要求,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保存、归档工作,确保工程竣工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7.3.8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7.4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7.4.1砼浇注过程中泡水,影响砼质量

主要原因:砼浇注部位排水措施不完善。

防治对策:砼浇注前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砼浇注过程中不受水浸泡而影响强度。

7.4.2大体积砼表面龟裂

主要原因:收缩裂缝;温差裂缝;养护方法不当,养护不及时,养护时间不够。水泥安定性差。

防治对策:优选水泥,优化配合比;掺入缓凝型减水剂和膨胀剂,必要时掺入粉煤灰;降低砼水化热;加强砼养护和保温保湿,改善施工工艺,严格规范施工。

7.4.3砼表面有蜂窝、麻面、气孔

主要原因:砼浇注时局部漏振;模板表面不光滑,板缝漏浆,脱模剂选用不当;砼振捣方法不当、过振,局部砼产生离析;水灰比控制不当。

防治对策:合理控制振捣棒的插入间距、深度和振捣时间。表面振动器移位应能覆盖已振实部分。控制砼分层浇筑厚度。模板拼接紧密、板缝封堵严密,且选用性能良好的脱模剂;控制水灰比,清除已离析砼。

7.4.4砼漏浆、表面污染及平整度差

主要原因:模板整修不到位表面不平整,模板刚度不够;模板缝未做有效处理;模板跑模;砼坍落度过大。

防治措施:采用平整度、刚度符合要求的模板;处理好模板拼缝,采用合理的脱模剂;将模板的榫槽嵌接紧密;严格控制砼水灰比。

7.4.5钢筋接头设置不符合要求

主要原因:无专门技术人员配筋或配筋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管理疏漏,控制不严;钢筋下料前不除锈。

防治措施:采用专门技术人员配筋;合理控制同一断面接头数量,对不合格钢筋接头返工处理;下料时按钢筋分号下料,注意每组钢筋合理搭配;下料前对钢筋除锈。

7.4.6钢筋间距不一、保护层厚度不足

主要原因:保护层垫块偏少或偏薄;保护层垫块固定不牢,在浇筑过程中走位或脱落。

防治措施:安装足够合格的保护层垫块并固定牢固。

杜绝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不发生安全生产一般事故;减少安全生产事苗或险情。杜绝工程质量重大及以上事故;不发生工程质量大事故;减少工程质量一般事故。杜绝因工程建设引起的较大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不发生因建设引起的一般通路交通事故;减少对铁路运输生产和安全生产影响的事苗或险情。

8.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

8.2.2安全保证体系

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我们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办事;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及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建立高效精干的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并从技术上入手,针对本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以确保实现安全目标,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

安全保证体系见“安全体系保证框图”:

JGJ 26-20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2658.3.1基坑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桥梁基坑开挖前,根据开挖深度和宽度,分析对既有路基稳定的影响程度,对基底开挖影响边坡稳定的,事先采取边坡支挡加固防护措施。

坑边1m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等。坑边外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坑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在基坑周边设置护栏,并立挂密目安全网,以确保安全。开挖过程中注意支护体系的变形观察。

现场备足应急抢修物资。

T/CECS645-2019 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8.3.2承台施工安全措施

起重机械设备设专人操作并配指挥人员,定责定岗;上岗前进行技术培训,制定专项制度和指挥联络方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安全使用。跨越道路施工时,设专人负责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既有道路畅通无阻及人员安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