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霍高速洛三灵段改扩建工程TJ-22标施工组织设计(定稿)

连霍高速洛三灵段改扩建工程TJ-22标施工组织设计(定稿)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81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连霍高速洛三灵段改扩建工程TJ-22标施工组织设计(定稿)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及说明

河南省连霍高速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土建第2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认真阅读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以信守合同、确保工期和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优质高效、文明施工为指导思想,根据本段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业主、监理单位对本工程在今后施工中的要求,结合我单位多年的施工经验和技术、设备实力,认真研究编制而成的。

在编制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我们立足于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施工,重点工序重点安排,特殊部位特殊考虑,尽量做到现场布置合理XXX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投标书技术方案,方案切实可行,结合工期和工程实际进行统筹,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保证向业主交一段优质的公路。

1、河南省连霍高速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土建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协议书;

2、河南省连霍高速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土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试验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5、本合同段工程性质及工期要求;

6、结合我单位的综合施工能力及近年来参加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经验。

1、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及各种资源,合理组织,优化资源配置;

2、严格遵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3、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4、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面统筹、科学管理、实施全员、全方面、全过程严格监控,对劳动力及各种资源实行动态管理。

河南省连霍洛三灵高速公路(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TJ—22标段采用单侧加宽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km/h,路基宽度19.5m,桥涵与路基同宽。

全线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时速100km/h

路基宽度路基19.5m,桥涵与路基同宽.

平曲线最小半径2477m/1处

最大纵坡1.65%/1处,最短坡长1050m/1处

桥梁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清除表土17万m2;路基挖土方约29.86万m3;路基填土石方42.27万m3。

特大桥1座,大桥2座,涵洞5道,通道7道,天桥3座。

3、混凝土约6.3万立方,钢筋约6.04K吨。

4、集水槽约4679m,浆砌石护坡约1.5万立方,急流槽约81m.

路线沿洛阳西邙岭起,向西至新安县进入崤山山地,于响屏山北侧,越过崤山山脊,过峡石至张茅进入三门峡黄土盆地;沿线地貌类型主要为邙岭黄土丘陵、崤山山地和三门峡盆地的黄河阶段三种地貌类型。

本项目沿线地形非常复杂,尤其是山岭区,山大沟深,变化无常,给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都带来一定难度。

依路区地震地质构造条件和断裂构造活动特点,并考虑到路区地震基本烈度,判定路区属稳定区域。

(1)本项目区域大部分被上更新统及中更新统黄土覆盖,仅新安、义马、观音堂等地段,局部有基岩出露。主要为第三系泥质砂岩、泥岩等极软岩;三叠系泥质粉砂岩与泥岩互层的软质岩;寒武系石灰岩、二叠系和震旦系石英砂岩、安山岩,均为硬质岩石。

根据沿线地质构造、岩土特微机工程性质,可划分为洛阳新生代盆地、崤山山地及三门峡黄河阶段等三个工程地质区。

(4)局部区域存在膨胀性土、湿陷性黄土等对路基稳定存在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工程性质较差。相应路段的构造物基础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路基通过不良地质路段时,亦应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

项目所经地区洛阳、三门峡为北暖温带半干旱、半潮湿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冷暖适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

受气候影响,路面施工应避开冬季,路基地基处理和桥涵下部施工应避开雨季。

路区水文地质条件受地质构造条件所控制,并和地形、地貌、水文等条件密切相关。

基岩工程地质区地下水位主要为上层滞水,多分布在河谷和较大的冲沟内,含水层为砂、卵石层和冲积土层。其补给来源主要靠上有地下水径流,黄河及其支流、大气降水入渗等,动态变化大,地下水位差异也很大。

五、各项工程施工的总体实施步骤的建议及有关工序衔接等技术问题的说明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计划工期:总工期24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1月16日;实际开工日期2011年2月10日,计划竣工日期:2012年12月27日。

2.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填方路堤施工前的原地面,应先进行清表。对其基底还应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土石方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采用机械压实时,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填筑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挖方路基施工前应做好专项施工方案,核实(或编制)调整土方调运图表,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在路堑开挖前作好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土方施工期间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3)路基特殊路段施工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

台背回填土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土,应适时分层回填压实,回填土时对桥涵圬工的强度等要求应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办理;桥台背后填土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填筑,如使用机械回填,则涵台胸腔部分及检查井周围应先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填好后,方可用机械进行大面积回填,涵顶面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0cm时,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

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并严格控制含水量,分层松铺厚度小于20cm。当采用小型机具时,松铺不大于15cm,并充分压(夯)实。

路基施工中,各施工层表面不应有积水,填方路堤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施工气候状况,做成2%-4%的排水横坡,确保在施工中,能及时使雨水排走。

雨季施工或因故中断施工时,必须将施工层表面及时修理平整并压实;施工中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应根据水位及水量大小采取设置排水沟、积水井、渗沟等设施降低地下水位或将地下水排走。

路基施工中应先按设计作好排水工程和防渗设施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然后做主体工程,特别是在多雨地区和雨季施工更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水沟的出口应通至桥涵进出口处。

在路基施工期,不得任意破坏地表植被或堵塞水路;各类排水设施应及时维修及清理,保持其完好状态,使水流畅通不产生冲刷和淤塞;临时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排水设施结合起来。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应严格按照路基施工规范11条规定执行。施工前应对设计进行现场校对,若发现设计际不符,应及时作补充调查,进行改变设计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施工;路基防护工程及所用各种材料,均应符合交通部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当路基土方施工时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路基防护施工和养护;各类防护与加固应在稳定的基础上施工;防护工程的砂浆、混凝土,应用机械拌和,不应直接在砌体面上或路面上以人工拌和,并应随拌随用。

3.桥涵工程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充分了解桥梁施工现场的地形、气候、水源、料源和料场、交通运输、通信联络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地下管道、管线、环境保护等有关情况。绘制施工总平面图,确定施工场地。设置料场、车场、搅拌站,修筑临时道路、临时桥梁和临时排水设施等。

针对工程施工需要,准备施工机具,根据装备的数量、工期要求和进度计划,分期分批组织进场,保证施工的需要。工程施工所需水泥、钢材、碎石、砂等材料,在保证材料品质的前提下,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广泛调查料源、价格、运输道路、工具和费用等,作好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同时根据使用计划组织进场,进场之前按有关规范作好材料试验,材料合格后方进场使用。

桥涵上下部结构的施工应严格按照图纸及说明进行,施工单位施工放样之前,必须对各桥梁墩台控制性里程桩号、桩基坐标、设计高程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如发现计算结果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复查。

桥涵上部构造为空心板梁、箱梁和T梁,应尽早安排预制场,以便及时安装到位。

场地废料、土石弃方,按设计要求指定地点处理,尽量减少对周围绿化的影响和破坏。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污染水源、耕地、农田、灌溉渠道,采用渗井或其它措施处理,使生态环境受损降到最低程度。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部、质量安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合同计划部、财务部、试验室和综合办公室七大职能部门,总计28人,主要人员详细情况见《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表》。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表

项目部下设三个路基工区,二个桥涵工区,一个预制工区,总人数320人左右。详见《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内容、工程数量、工程特点、工程专业性质、工期要求和自然条件以及我单位的队伍设备状况,我们在施工任务划分及队伍安排时本着“任务平衡、设备优先、专业对口、管理方便”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安排。工区任务划分如下:

根据本工程规模及我单位施工管理经验,本着分工负责、集中管理的原则,计划成立三个路基工区、二个桥涵工区,各工区具体任务划分如下:

四、桥梁一工区承担:RK164+223.438沙河特大桥结构物施工。

①RK161+943.555东上村2号中桥结构物施工;

②RK162+585.187东上村3号大桥结构物施工;

③西上1号天桥18+2*30+18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RK163+135.00;

④西上2号天桥14+22+14+20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RK163+396.00;

⑤破胡天桥18+2*30+18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RK164+135.00;

1、各项设计计划的布置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的规定;

2、设计文件所提供的水文、气象、地质资料是否准确、可靠、齐全;

3、对水土流失、环境影响的措施;

4、核对线路中线、主要控制点、水准点、三角点、基线是否准确;

5、设计构造物与农田、水利、公路、铁路、电讯、管线等相互干扰情况及解决办法;

1、搞好工程地点的水文、地形、气候条件和地质状况调查。

2、自采和加工料场、当地材料、可供利用的房屋的情况。

3、当地劳动力资源、运输条件如何。

4、施工中是否会对沿线环境资源产生影响。

三、设计交桩和设计技术交底

参加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并做好向施工队一级的技术交底工作。做到设计标准明确、设计图纸结构明确,施工方法工艺明确,工程数量明确。

该标段开工前安排专门的测量工程师及测量队对本标段内线路中线及高程进行贯通和闭合测量,并向相邻标段延伸复测,放出用地界限,测量路基横断面,资料整理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确认,同时对主要构造物具体位置进行桩位放样,设置控制桩点及临时水准点。

五、建立工地中心试验室

试验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检验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给施工提供技术参数和控制的保障。项目部设工地中心试验室,工地中心试验室配有工作经验的专职试验工程师、专职技术人员和试验员,进行材料构件的检测、养护、采购及施工过程的控制,按照试验规程和试验标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

1、施工前平面控制网复测

施工前根据设计院和业主技术部门现场进行的交接测量控制桩办理的相关手续,到现场找到各交点桩、转点桩、里程桩及水准点位置,组织测量人员对交接的导线网点和水准基点进行复核测量,复核导线点的坐标和水准基点高程的准确性,测量结果经过平差后与所交的控制点结果进行对比,完全无误后作为施工用控制点。

中线测量所钉各桩,在施工中会丢失或被破坏一部分,为保证中线位置准确可靠,应根据设计及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并随时补齐已丢失的桩。

2、平面控制附合导线测设

布置闭合单导线,利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路基、桥涵等工程施工。

导线点位使用钢筋(钢筋顶上刻十字线)埋于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点(已知)作基准点,以三维坐标法,使用全站仪引测附合导线上各点的精确坐标值(并经平差)。水平角的观测正倒镜六个测回中误差≤±5″,每条附合导线长度必须往返观测各三次读数,在允许值内取均值,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

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作为高程控制点,如特殊需要时进行加密,加密的水准点精度不低于高程控制点的精度,其布置形式为附合水准线路。水准点的复测采用S2等级水准仪对所交水准点进行复测,往返测量。观测精度符合偶然误差±5mm,全中误差±10mm,往返闭合差≤±20(L/2)1/2(L为往返测段路线段长,以km计)。两次观测误差超限时重测。当重测结果与原测成果比较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根据原有水准点,在沿线附近每隔150m增设一个临时水准点。

路基土石方施工中,采用推土机推土,装载机与液压挖掘机挖装土,自卸汽车运土,平地机整平,压路机压实。

原设计在K164+550南侧(大阎村范围)有个20万m3的取土场,经过综合考虑,我单位决定在K165+115南侧(破胡村范围)增加一个取土场来平衡土石方调配。根据每公里路基填筑量,按照最经济运距的办法最终确定取土场的位置。根据土场的设置,按照最经济运距及土方平衡的原则,进行土方调配方案。

根据本工程规模及我单位施工管理经验,本着分工负责、集中管理的原则,成立2个路基工区如下:

取土场尽量选用荒山、劣地,取土后土场底面应为平面,并设置纵坡和横坡,工后坡面应予以修整、防护,根据现场地形在周边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

弃土坑一般选择在山间洼地,对其排水系统应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前缘截水沟、分级拦水墙和急流槽,必要时考虑整平后绿化防护,坡脚处设置路堤挡土墙,以减缓水土流失。

取、弃土场的复耕应作为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认真对待,填挖方清表时将表土集中运到指定地点,临时存放,土场初步整修完毕后,将含有机质的土均匀分摊在表面,厚度不小于30cm。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内容、路基土石方数量特点及工程工期的要求,安排三个机械化施工队伍分多个作业面分别同时进行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各施工作业面进行平行流水作业。

路基填筑: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振动压路机压实,利用洒水车配合调整土方含水量。

路基挖土方:开挖采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装载机作业,自卸汽车运输。

1、路基全面开工前,根据工程土类性质和填料性质、压实机械条件,分别选择一定长度的试验区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以选定与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确定新的快速试验检测办法与已规定的基本试验检测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验证和优化路基填筑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2、试验段的目的是为取得施工经验及相关参数,检验施工机械组合,根据压实机械和路堤不同部位的压实标准来确定松铺厚度、混合料土的最佳含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密实度的碾压遍数等,以确定最佳的组合方案。将以上资料整理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指导此项工程的路基施工。

试验段一般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试验段应选在填方工程数量集中、施工时间较长或需要尽早开工填筑完成的地段。当沿线填筑的土质变化较大时,试验段应选在土质较好而且对今后施工有广泛指导作用的地段。

经过现场勘察,准备将K165+450~K165+650作为试验路段,本段特点:交通便利,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填方工程数量集中。

1、填料试验。对挖方地段和取土场的填料选择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执行。

2、清表与填前夯(压)实

按设计图纸要求,对一般地段原地面清表20~30cm,老路基刷坡厚度50cm,以彻底清除原地面的腐殖土、草皮、树根等,清表土和老路刷坡土方将其用于边坡、中央分离带及土路肩绿化。清表后地面压实度应不小于90%。为保证路基边缘部分的压实度,路堤两侧填筑宽度各增加50cm,碾压完毕后进行削坡处理。边坡清表后,开挖第一层1.2米高台阶,然后进行压实。清表土集中堆放,用于中央分隔带填土。为减少新旧路基沉降差,基底清表后采用三边形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以提高土基的强度和密实度。

场地清理完成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新老路基搭接主要采取开挖台阶的方式,第一台阶高度1.2m,其它各层0.8m,开挖坡率于原老路基保持一致,台阶高度依据坡率确定,双侧拼宽填方路段在基地第一次20cm土方压实后,从台阶开挖开始铺设宽度为6m的塑料土工格栅以增强老路基的连接。

4、桥梁、涵洞台背老路基处理

桥梁、涵洞台背、锥坡的老路基处理,台背路基填土必须在盖板的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台背回填主要是清除地基表层土填筑与一般路基采用台阶搭接,搭接台阶宽度1.5m高度1.0m,自基底沿1:1.5的坡率向上搭接至路床顶面。

原老涵洞、通道八字墙,新涵洞、通道正式施工前须用挖掘机将其拆除,拆除时人工进行配合,拆除后的废料直接装车运至弃土场集中堆放。将地面整平,以便下道工序施工。

6、原地面排水:路基施工前先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及防渗设施,特别是多雨地区和雨季施工时更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要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及时将雨水排走,排水沟的出口要通至桥涵进出口处。

7、计划土石方调配方案,规划机械设备作业路线。

选择有代表性路段,铺筑长度不小于100m,填方高度不小于1m的试验段,在施工中详细记录填料的种类、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含水量、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工序;在现场试验时直到该种材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各种质量检查达到标准为止,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全面施工。

(1)施工方法:在取得土工试验和试验段施工各种技术参数,基底和不良地质地段处理完毕的基础上进行路堤填筑施工。

施工中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方法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做到挖、装、运、卸、压实等工序紧密衔接连续作业,尽量避免施工干扰,做到路基施工的正规化、标准化。

(2)施工工艺详见《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及文字说明》。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及文字说明

②、做试验段:根据土工试验结果,选择有代表性地段铺筑试验段,详细记录填料的种类、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填料含水量、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工序,现场检验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各种质量检查达到标准为止,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全面施工。

③、分层填筑: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方法填筑。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

先从最低处由两边向中心分层填筑,边坡两侧超填50cm,在修整边坡时挖除。

④、摊铺平整:填筑区段完成一层卸土后,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平整,保证压路机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地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碾压效果。在摊铺平整的同时,要用推土机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压到路肩不致发生滑坡。

⑤、洒水或晾晒: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当含水量低时,在表层洒水并尽可能搅拌后碾压。当含水量超过规定时,进行晾晒后碾压。

⑦、检测:采用灌砂进行压实度检测,各项指标必需满足要求。

⑧、路面修整:路堤填筑完成后,进行平整、测量、恢复中线修筑路拱,并用平碾压路机碾压,使路面光洁无浮土,横向排水坡符合要求。

⑨、边坡修整:人工配合机械边坡整修,两侧超填的宽度要作修整切除,达到转折处棱线明显、直线处平直、变化处圆顺。

①填方路基按路基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分层进行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超出路堤设计宽度30cm,采用重型机械碾压密实,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40cm,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不同土质的填料分层填筑,且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小于50cm,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控制在15~20cm之间。

②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分层铺筑,均匀压实,保证路基压实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③若地面自然横坡缓于1:2.5时,将填挖结合部纵向挖成宽度不小于5米的台阶,台阶高度大于1米且为0.3米的整数倍,台阶有向内倾斜的3%的坡度,然后先从填方路段基底开始填筑,填至路床底1.8米处开始每隔0.6米铺一层双向土工格栅,共铺4层。若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2.5时,将填挖结合部纵向挖成宽度不小于3米的台阶,台阶高度大于1米且为0.3米的整数倍,台阶有向内倾斜的3%的坡度,然后先从填方路段基底开始填筑,填至高出第二级台阶处开始每隔0.6米铺一层双向土工格栅。

④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填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

结构物处的回填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中必须采取正确的施工措施和适宜的施工方法保证填筑质量。根据强度,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规定确定具体回填时间。

(1)填料:选用透水性材料如砂砾、碎石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

(2)填筑:台背填土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缺口填土,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涵顶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0cm时,方可通过重型车辆或机械;靠近构造物1.0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车辆或机械。回填土含水量保持均匀,每连续层压实厚度不得超过15cm,对称填土标高应基本相等,每层处在一个水平面上。施工中采用在台、涵背划线和水平挂线的方法进行控制。

(3)压实:为保证填土质量及减少沉降,在比较开阔部位尽量使用大型压实机械,在临近构造物内采用多功能振动摇荡建筑夯(蛙跳式夯实机)等小型夯压机械分层夯压密实。

为提高表层土体的压实度和承载力,对填土压实后的地表采用三边形25kj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压实(特殊路基处理段落除外),挖方段需对路床底面进行冲击压实。为提高路堤填土压实达到均匀性,在对上、下路堤填土压实后,由下至上每2.0m高,再利用25kj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压实,路堤最后一层冲击压实层厚度控制在1.0~2.0m。

1、测量人员根据高程放出加宽部分坡脚线,然后根据平面布置图在现场每隔40m埋设高程测点,并测出冲压前各测点标高。

2、由于本项目为原路加宽,加宽宽度只有19.5m,应按下图的冲压方式进行冲压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施工场地的两端设置所需的转弯场地。冲击碾压速度应控制在12—15Km/h,若工作场面起伏过大,应停止冲击碾压,用平地机刮平后再继续施工,扬尘情况严重时应洒水。每遍冲碾轮迹必须紧密相连,不允许出现空白。每冲击4—5遍需用平地机刮平。为保证冲击碾压的均匀性,遍与遍之间,横向错位30—50cm,纵向错位20—40cm。冲压时应注意冲击波峰,错峰压实,冲压5遍应改变冲压方向。

3、施工过程中须有专人负责记录,记录资料归档备案

4、质量控制与检测以冲击压路机碾压遍数为主,相应检测沉降量及压实度。

(1)沉降量:沉降量应每隔40m测中桩、边桩在冲击前及每冲压5遍后的标高,并计算沉降量。

(2)压实度:清除表面松散土后,按2000m2测4点要求自检。其压实度按20遍进行冲击碾压后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则可判合格,否则应再冲压5—10遍。

经试验段验证,冲压20遍后的平均沉降若小于30mm,则不需要进行冲击增强补压,单层补压一般不超过20遍,冲击压实后的压实度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明确过渡段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过渡段施工。

(一)、过渡段填料要求

1、过渡段填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2、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二)、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

(1)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的连接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段。

(2)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

(3)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

(4)过渡段砂砾石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2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5)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6)过渡段地基采用打入桩、挤密桩等加固时,宜先进行打入桩、挤密桩等施工,再进行桥涵桩基施工。

a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

b过渡段台背回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

c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

d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与相邻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e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部的纵横向排水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8)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宜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

(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方法

a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b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

c砂砾料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碾压设备及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

d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宜按15厘米,碾压遍数通过工艺实验确定。

(2)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工艺

a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

b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清表后地面压实度应≥90%。

c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不得小于96%。

d路桥过渡段桥台锥体填筑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

e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

(3)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要点

a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b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

c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d在桥台及挡墙基础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

e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堤为同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其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f各个特殊路桥过渡段台阶处必须沿台阶进行横向碾压。

(4)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注意事项

a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桥台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砂砾料,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

b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5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渗水墙底部设软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

c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均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控制好砂砾料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

d台背后2m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避免其对桥台造成挤压。

4、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a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b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

c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d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a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

b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

c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但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

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a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b靠近结构物两侧2m以内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必须使用小型振动机碾压。

a横向结构物两侧必须对称填筑,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层均应做好横向人字坡和纵向排水。

b基坑底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

a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应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路堤与路堑连接处,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开挖部分填筑要求同路堤。

b过渡段的填筑施工应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

c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施工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靠近堤堑结合处,应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

d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路堤与土质路堑过渡段示意图

a施工前,做好路堤和路堑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路堤填料的冲刷。

b人工配合机械处理路堤基底和路堑表层并按设计要求人工开挖台阶。

c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分区分层碾压。

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a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

b靠近台阶部位的砂砾料,压实机械必须进行横向碾压,确保压实质量。

a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靠近堤堑结合处,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

b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c每层施工过程中必须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排水措施。

a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为保证路基横向刚度及避免横向差异沉降,应按图施工横向过渡段。

图半填半挖路基基床示意图

b半挖半填路基和不同岩土组合路基施工时应按以下方法进行。

①路堑土方施工由机械开挖为主,人工负责按设计要求开挖连接处台阶。

②路堑弃碴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路堤分层填筑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填料,推土机摊铺、人工配合平地机精细平整,振动碾压密实。

③路堤路堑排水及防护工程紧跟填筑作业施工,采用人工挂线砌筑,保证路基基床不受雨水冲刷。

(2)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框图如下:

a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路堑开挖及边坡整型,并根据路堑开挖高度随时施工临时排水沟。

b路基基床底清理整型并碾压至设计要求,随后人工开挖连接台阶。

c路基基床分层填筑碾压,每层填筑按要求做好4%横坡。填筑完成后进行基床表层施工。

d紧跟路基填筑砌筑防护、排水工程。

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①挖除换填地基土底部以下为土质路基时应进行冲击压实;存在软弱地层时应进行稳定、变形分析。

②挖除换填地基土的底部应设向外倾斜4%的横向排水坡。

③台阶连接处采取沿台阶纵向碾压,大型机械不方便施工处采用小型振动机施工。

a路基排水和防护紧跟路基填筑进行,防止雨水冲刷。

b分层填筑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做好路基横坡方便表层排水。

c路堑防护应紧跟路堑开挖进行。

(三)过渡段施工技术措施

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技术交底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

1各类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⑴过渡段路堤的填筑工艺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

⑵过渡段采用的填料种类及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级配碎石选料标准应满足材料的规格、材质和级配的有关规定。

⑶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⑷过渡段靠近桥台、涵洞等建筑物的部位分层填筑,采用小型振动压实机具碾压。

⑸各种试验、检测设备应计量检定合格。测试数据应真实可靠,充分反映现场实际情况。

⑹严格按现场碾压试验确定的工艺、方法施工,不得违规。

⑺从事试验、检测技术人员具有上岗证【冀】J08J112:Z1胶粉聚苯颗粒复合型保温体系构造,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

(四)过渡段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测

对压路机碾压部位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2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厚度参照试验结果,小型机具压实部位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5~20cm。在桥台背部及横向结构物墙身的左中右用红油漆标出分层松铺厚度和填层序号。

⑵填料平整及均匀性控制

基床表层以下部分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靠近结构物人工配合进行局部处理,确保层厚及拌合料均匀。表层与区间表层作为一整体施工。

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压实,对于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拍与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过渡段与路堤、路堑边坡连接处顺接采用人工挂线精细顺接T/CECA-G 0033-2020标准下载,过渡段本体填筑局部不利于机械操作地段也采用人工挂线精细刷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