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土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812.0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二节设计依据及原则 4

第三节场区周边条件及地质、水文条件 6

第四节基坑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8

JGJ/T481-2019 屋盖结构风荷载标准及条文说明第二章基坑测量施工方案 12

第一节基坑测量工作的特点及难点 12

第二节基坑工程的测量施工 12

第三节测量定位放线的具体措施 15

第三章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 18

第一节护坡方案设计的特点 18

第二节护坡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18

第三节基坑边坡支护方案的确定 18

第四节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20

第五节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23

第四章*方工程施工方案 35

第一节*方施工准备 35

第二节挖*施工测量 36

第三节*方施工方案 36

第四节*方运输的交通管理及疏导措施 39

第五章工程监测与信息施工 40

第一节工程的监测项目 40

第二节监测方案的确定 40

第六章基坑总体施工安排 43

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 43

第三节施工区域划分及施工部署 47

第四节施工资源配置及进场计划 50

第五节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53

第七章施工中与相关方的配合措施 55

第一节与总承包单位的施工配合 55

第二节与设计单位的施工配合 55

第三节与监理单位的施工配合 56

第四节我方需承担的其它工作 57

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59

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 59

第九章基坑施工的应急预案 63

第二节应急工作部署 63

第三节应急抢险组织机构 63

第四节*方支护工程应急救援预案 64

第五节破坏管线应急响应预案 65

第六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6

第七节文物保护应急预案 68

第八节抢险物资准备 68

第十章质量控制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69

第一节质量控制要求 69

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 69

第三节基坑施工中的各项检验、试验方案 74

第十一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78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及措施 78

第二节文明施工管理 82

第十二章消防、保卫和环保 85

第二节环保方案及节水节能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86

第三节治安保卫管理 90

第十三章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94

第一节雨季施工的总体原则 94

第二节雨季施工的施工部署 94

第三节雨季施工的准备 94

第四节雨季施工的具体措施方案 95

建筑面积约为167407平方米

施工现场周边地下管线位置图

2.主要规程、规范及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锚杆喷射混凝*支护技术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混凝*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01-21-95

《基坑*钉支护技术规程》

《*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混凝*外加剂应用技术工程》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

(91)京建施字第124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现场管理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标准》

(91)京建施字第126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保卫工作基本标准》

(91)京建施字第127号

《过程控制程序(拆除)》

《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

《施工机械现场环境管理程序》

第三节场区周边条件及地质、水文条件

拟建场区位于北京###########区,北临#######,西接########,东面为########。

2.场区岩*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整体地形平坦,孔口地面标高介于46.08~47.88m之间。此处地貌单元属于永定河第四纪冲击洪扇的中部地段。

根据本次勘探揭露情况,场地地层主要由人工填*层、新近沉积层、一般第四纪沉积层和第三系基岩组成。依据其物理力学性质,沉积年代等将场区钻探深度50.00范围内地基**分为7层。其岩性特征由上至下描述如下:

(1)砂质粉*、粘质粉*②层:褐黄色,湿,中密。含云母、氧化铁。粉质粘*②1层:褐黄色,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本层分布不稳定,局部缺失。本层综合层厚0.0~4.6m,层底标高为45.28~47.22m。

(2)细中砂③层:褐黄色,湿,中密。含云母、氧化铁,夹少量粘*团。局部夹粉质粘*③1夹层。本层分布不稳定,局部缺失。本层综合层厚0.0~3.8m,层底标高为40.76~45.62m。

2.2.3一般第四纪沉积层

(1)卵石、圆砾④层:杂色,稍湿,稍密~中密。该层分布较稳定,局部夹有④1中砂夹层或透镜体。卵石颗粒变化大,粒径一般为20~40mm,最大约120mm,细中砂、砂砾填充。卵石呈亚圆形,级配和磨圆度均一般,主要由中风化沉积岩组成。细中砂含量约占30~40%。本层综合层厚3.3~7.5m,层底标高为35.86~41.67m。

(2)卵石⑤层:杂色,稍湿~饱和,中密~密实,该层分布较厚且稳定,局部夹有⑤1中砂夹层或透镜体。卵石粒径一般为30~80mm,最大约180mm,细中砂、砂砾充填,含量约25~30%,卵石呈亚圆形,磨圆度一般,级配良好。主要由微风化~未风化的沉积岩来源为主。局部含有漂石,钻进困难。本层可见层厚25.7~26.8m,层底标高为10.69~11.16m。

2.2.4第三纪基岩层

(1)砾岩⑥层:红棕色,强风化,泥质胶结,砾石成分以火成岩为主,沉积岩次之。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圆形,分选较差,泥质胶结,岩块用手可掰开,胶结物可捏成粉末状。

(2)砂岩⑦层:杂色,强风化~中风化。本次勘探未钻穿该层。

2.3.1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

本次勘察在钻探深度50.00m范围内揭露一层地下水,以⑤层卵石为主要含水层。勘察期间测量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25.70~28.30m,静止水位标高19.79~21.79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渗透补给。受地表补给不足及开采过量影响,近年来拟建场区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年升降幅度为1.00~2.00m。

2.3.2历年水位情况概述

根据北京地区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近三至五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约为27.00m。

2.3.3地下水腐蚀性问题

场区地下水对混凝*无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对钢筋混凝*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

本工程基底标高为26.85m,由此可知,本工程无需降水。

第四节基坑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1.发包人特定的社会身份以及本工程的地理位置所在,决定了本工程无论对四周已入住的客户还是潜在的客户来讲都至关重要,进而有可能影响到发包人的经济利益。因此,本工程技术与质量要求高、社会影响大。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如何通过严格的程序控制和过程控制,把本工程建成一流的建筑精品,是本工程的核心任务。

在*方开挖、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进行优化,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五统一的要求的实现。

1.1.1组织上,选派素质高、参与过同类工程施工的人员组成项目班子,具有国家一级项目经理资质的人员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配备一支作风好、技术精、能打硬仗的施工人员承担施工,并成立技术专家组,通过工况计算对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中的技术和质量进行指导与监督。

1.1.2质量管理制度上,作为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的企业,已经对质量控制的各要素(项目班子组织、原材料采购、施工过程、竣工后回访服务等)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因此,进场后,项目根据ISO9000系列标准和程序文件,结合本工程特点,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创优计划。按照过程精品,动态管理,节点考核,严格奖罚的原则,以过程精品确保精品工程。

1.2实施质量目标管理:分解、量化总体质量目标,使总体质量目标融于切实可行的日常管理之中;将总体质量目标分解为各阶段质量目标,通过对各分解目标的控制来确保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1.3强化质量节点控制、消除质量通病:针对同类工程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设立若干质量控制点(护坡桩施工质量控制、预应力锚杆施工质量控制、*方开挖质量控制、*钉墙施工质量控制等),开展过程质量管理,进行QC活动,防止质量通病的出现。

1.4强化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根据在以往同类工程创优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三检”制、质量会诊制、挂牌施工制、定岗负责制、标签制、成品保护制、培训制、奖惩制,样板引路制。以此来促使参与本工程建设的每个人员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一丝不苟、尽善尽美。

1.5强化项目预控、过程控制:施工前,对能对质量造成影响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部位提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主要为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方开挖施工方案等),作到事先有预控,施工中加强过程控制,管理人员在跟班作业中严格按合格的质量标准进行过程检验。

2.本工程中*方工程量非常大,达28万立方米,是顺利完成整个工程保证整个工程工期的关键。但现场的工作面较为分散,各工作面受其他工序施工的制约,出*街道车辆拥挤,难以顺畅行驶;工期短,*方施工强度较高;挖*工作面受*钉墙和锚杆支护施工的制约,以及环保管制较严格等,需合理组织施工,才能使工程开展流水施工,*方施工要为护坡桩施工创造工作面,护坡桩施工、锚杆施工在*方施工中间插入,影响了*方施工的连续性。

2.1精心规划和部署,抓关键线路,科学组织施工,使项目各项生产活动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后序工作能提前穿插施工。即*方、*钉墙、护坡桩、预应力锚杆等各道工序合理的穿插,周边为支护结构预留出工作面,避免与中心区*方开挖相互影响。

2.2分为2个施工区域采用流水段施工,配备多班组展开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2.3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每一工序一次成优,为下一工序的插入创造条件。

2.4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项目计划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定各种材料和设备的考察、进场和抽样见证检测时间计划。建立科学、严谨的计划管理体系。

2.5作好前期准备工作:在工程投标期间,技术部会同拟参与本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人员,*同研究图纸、熟悉现场,作好技术准备;利用本次投标图纸进行部分材料备料准备,并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达成初步协议,以确保在短时间内完成备料工作。

2.6加强同业主、现场监理工程师、设计院的交流与沟通,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达成*识。

2.7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每天工作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因雨、大风及低温等恶劣天气造成的进度影响。

2.8各个专业队伍必须互相配合,协同作战,使工程有序施工。

2.9组织工程材料进场,*钉钢筋笼及钢绞线的制作、运输,到现场的施工准备、成桩、*钉墙的喷射、编网等各种工序繁多,必须紧密衔接、穿插流水,人员、机械配备充足,才能按期保证完成。

2.10加大资源配备与资金支持,并且专款专用,确保劳动力、施工机械、机具与器具、材料的充足配备和及时进场。基坑施工中面积较大,可多条线同时施工,布置6台挖*机、50辆运*车进行施工。

2.11*方施工中,由于道路狭窄、车流量大及交通管制等问题,会对*方运输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一特点,采取多项交通管理及疏导措施以确保*方施工的顺利、有序进行。

2.12开工前办理好夜间施工许可证和渣*消纳证,使整个工程的*方施工合法化。

2.13设置专门的交通疏导队到*方运输的沿途道路进行运*车辆及社会车辆进行疏导,提前与交通队进行沟通,请交通队的同志协助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2.14对施工现场出入口进行有效管理,为保证交通的通畅,交通拥堵时,白天少量出*挖*机负责修好现场道路,配合好其它各道工序的施工,给夜间出*提供有力的保证。夜间起动尽量多的机械设备大批量出*。但要保证夜间施工的安静,不可干扰周边居民的休息。

2.15大门及收尾坡道采用12.0m宽,保证双行车道。

2.16由于本工程面积较大,坑内有足够的空间行车和挖*。根据这一特点,我方在坑内形成*方运输的环线,减少等候时间、提高效率。设专门人员观察场区内、外的交通情况,并进行*方运输车的现场疏导工作。

2.17对挖*机及*方运输车在进场前做一次彻底的检修,保证开工期间的*方机械正常运转,挑选专业的挖*、保洁队伍,落实好*方施工的足够劳动力。

3.基坑面积大,深度深,给基坑支护的设计及施工带来了困难。

3.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可知④层以下为卵石层,对于当前常用的几种机械成孔工艺来说,均不太适合。因此,选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工艺,可有效解决机械成孔困难的问题。

3.2基坑支护设计计算采用经有关部门鉴定的设计软件进行计算,结合我方的施工经验,并经过专家的论证。

4.施工中对噪音、粉尘等环保要求较高。

4.1现场配置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对*方运输车要加强防止遗撒的管理,要求所有运输车卸料溜槽处必须装设防止遗撒的活动挡板,并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出现场。

4.2*方出入口位置设置洗车池,避免*方车辆污染马路。路面遗洒污染严重时,采用冲洗台冲刷。

4.3污水、废气达标排放,控制施工扬尘,施工现场噪声符合法规要求,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浪费,减少油漆污染,降低材料消费,严格管理易燃、易爆品、化学品,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环境意识;

4.4环境指标:施工废水达标排放,生活、办公区废水达标排放。锅炉烟尘排放符合北京市标准,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符合北京市标准,检测合格率100%,施工现场目测无扬尘,*方渣*运输百分百采用封闭式车辆。施工现场场界噪声:白天施工噪音不高于80分贝,夜间施工噪音不高于50分贝;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率80%,有毒有害废弃物集中存放,定点消纳。加强管理,消除火灾、爆炸隐患,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率为零,向全体员工宣传公司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宣传环境法律法规,提高全体员工环境意识。

5.5所有土堆、材料采取加盖防止粉尘污染的遮盖物或喷洒覆盖剂等措施。施工中搅拌等可能造成粉尘污染的工序,采取喷水、隔离等压尘措施。所有环保设施(如工地出口处设置的车辆清洗设施)报环境监理工程师验收。

5.6从遏止噪声源入手,尽可能改善机械维修保养工作以降低噪声,以噪声小的机械代替大的机械。现场使用空压机等应设置于设备工棚内隔声间或用吸音材料封闭。

第二章基坑测量施工方案

第一节基坑测量工作的特点及难点

1.施工周边场地狭小,控制桩布设较为困难。且施工需占用场地内较大面积,这样就要对控制桩位进行保护,以保证控制桩的精度。

2.建筑规模大,基础开挖深度达21m,对平面和立面上的控制难度较大。控制桩所在地坪与基坑下侧的护坡桩、基坑施工作业面层高差较大;又由于工期紧张,现场需进入多台机械设备大面积同时作业,施工作业面紧张,仪器通视条件较差,仅用传统的施工放样方法大面积施放桩位,很难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坐标控制难度大,需要用计算机解算测设数据,配合全站仪施测。

3.现场布设的控制桩间距较大,施工测量时须要有一个整体概念,现场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较高。

4.周边道路下侧存在大量市政管线,对其须做等级较高的变形测量。

第二节基坑工程的测量施工

1.1在进场后首先与建设单位办理红线桩和高程点的交接及复测工作,然后根据现场情况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1.2施放基坑上口线、结构线、护坡桩中心线等,并控制好基坑各部分的开挖标高,特别是靠近支护结构时,要控制好土钉及锚杆的立面位置和护坡桩的桩顶标高。

2.1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

2.2熟悉图纸了解建筑定位及基坑放线的相关要求,校核图纸中相关数据,掌握测量放线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及相关数据。

2.3对甲方提供的定位依据进行核算。

2.4对甲方提供的起始桩点(红线桩、水准点高程)进行校测。

2.5由技术负责人对测量放线工进行技术交底。

3.1准备各种测量用记录、表格。所用表格采用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表格。

3.2准备好各种测量用辅助材料(如:木桩、小线等)

3.3本工程测量仪器配备:

4.1平面控制网的施测

4.1.1现场工程主轴线以矩形平面控制网布设为主,布设二级网采用矩形控制网,控制网点的布设依流水段划分而定,要保证每个流水段均有相应的控制桩点。控制网的精度应满足二级平面控制网测角中误差±12",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的技术指标,矩形控制网与其主轴线平行作为轴线竖向投测的主要依据,以方便施工放线。

4.1.2控制网的测设方法,控制网测设定主要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和方向线法。即:用全站仪测设出与建筑物轴线平行的控制线或方向线,或用测距的方法沿方向线依次定出所需的各个桩点。

4.1.3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角±10",量距1/20000。

4.2.1高程控制点布设:根据业主提供了已知点高程,根据这些高程点,将高程引测到现场内的较为稳定的临时高程控制点。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布设在现场四周,相邻两点间距约100米。

4.2.2高程控制点的引测方法采用附合测法,由已知高程点的高程依次引测到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上,然后再闭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点。

4.2.3水准测量的精度:±20√L,(或±6√n),(L—测线长度,n—站数)。

4.3控制桩点的设定与保护

4.3.1凡需要在施工阶段予以保留的控制桩水准点,均为ф20钢筋上刻+字线(高程点为圆头),钢筋桩的埋深不小于50cm,钢筋桩周围设R>20cm的砼予以保护,钢筋桩头高出砼面的高度不大于3cm。

4.3.2在控制桩位点打30cm深的木桩,桩上钉小钉定桩位中心;控制桩四周用钢管做1500×1500×1100的防护栏和醒目的标记或用砖砌台保护,确保桩点不被碾轧和扰动,并采取措施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水准点在基坑的四面的内侧要求至少各有三个点。

4.3.3桩点附近不得堆压材料,防止控制桩被碾轧扰动。

施测时,采用经纬方向线法,或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将控制轴线投测到待测层,进行闭合调整后,方可进行细部测量。

±0.00以下高程传递采用钢尺+水准仪的方法进行。

4.6校测红线桩和建筑物定位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放样)进行;基坑上口线及护坡桩的放线定位主要采取经纬仪方向线和直角坐标法进行测量放线,轴线传递拟采用经纬仪方向线法;定位控制轴线网以规划部门提供的红线桩中的关键、重要点位做为起始点位和起始方向。

对施测所需的各类数据及施测方法均要有详细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有效,公正和连续,字迹要工整,内容要有可追塑性。

建筑物定位放线最终由规划部门的复测位准;其余每次施测完毕后,首先由测量人员进行自检,无误后交质检部门复测,确认后交监理核验,。验线的部位主要是关键部位和最薄弱环节。

5.施测的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5.1对于计算校核主要采取复算校核,几何条件校核,总和校核和变换法校核。

5.2测设工作中采用复测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变换测法三种方式进行校核。

5.3在定位测量时,测角、设角必须采用测回法,严禁使用半测回,测距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若用钢尺量距应采用50N标准拉力,并加三差改正。

5.4定期对控制桩进行校测,并根据校测结果对控制桩的数据进行修正。

5.5对于控制桩及主要轴线应进行标识,以便于使用。

5.6为施测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如不得在施测区域内堆放物料。施工时要对施工测量工序留有充分的工作时间。

5.7放线后在未得到相关各方的最终确认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5.8为测量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安全保证。

5.9仪器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自检,确保仪器的精度满足施测要求。

5.10认真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确保监理部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1与甲方办理红线桩、水准点及相关测量原始资料的交接手续,存入技术资料中。

6.2对移交的桩点用混凝土进行保护,并用红白相间的钢管进行维护,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防止桩点受到扰动破坏。

6.3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原始依据进行校核,校核内容包括:红线数据校核,定位条件校核,红线桩校核,水准点校核。

6.4对放完的各种线加以保护以免丢失。

7.控制点位标识的要求

施工现场所有点位标识都统一管理,应严格遵守执行,所有平面点位标识的方向均向北,所有立面点位标识的方向均向上,对于测量标识具体规定如下:

7.1一级平面控制网用“Ⅰ控×”表示。

第三节测量定位放线的具体措施

1.在工程开工前及工程竣工后进行工程现场标高测量,并将所得的有关资料按业主方的制成图纸,并一式三份提交给业主方批核,于业主方批核后,批核的图纸应视为经双方同意,且正确地反映工程开工前及工程竣工后的现场标高之图纸。

2.在进行现场标高测量时,事先向业主方提交有关方案。业主方可在场监督有关现场标高测量。

3.定位程序:资料审核→内业核算→外业校测→定位测放→定位自检→定位验线。

4.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4.1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大,轴线较多,平面形状较为复杂,我方进场后应根据业主提供的基本控制点进行水平、高程控制点测设工作,若发现有偏差应提请业主、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解决。我方将根据准确的红线桩点、水准点进行控制网的布设,控制网水平及高程合二为一,作为施工的参考点,每一分部工程施工前的轴线、标高复核均采用其控制点。

4.2施工时控制网布设间距控制在40m~50m左右。

4.3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必须从整个施工过程考虑,施工过程中轴线的定位能应用施工控制网引测。

4.4由于挖土施工对工程控制网的影响较大,除了经常复测校核外,最好随着施工的进行,将控制网延伸到施工影响区域之外,同时结合现场等周围环境实际情况,设立和布置轴线控制网点。

4.5本工程测量定位采用先进的高精度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根据业主提供的红线界桩点和有关图纸,确定轴线控制点;并将所有控制点延伸至挖土影响范围以外的适当位置,且采取混凝土加固保护措施。整个定位工作由我方专职测量小组完成。

5.1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5.1.1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本工程以建筑红线桩定位,选择与总体主要道路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以较长的己知边测设较短的边。

5.1.2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本工程建筑基本为矩形建筑,为此宜选用直角坐标法定位。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土方开挖至距离基底150mm位置,以下土方由人工清除。我方在测量上严格控制开挖标高,以满足后序施工的要求。标高误差和平整度均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机械挖土接近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然后随着挖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平仪置于坑底,每隔4~6m设置一标高控制点,纵横向组成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基坑标高。

5.3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过程中误差控制在2"以内,总误差在5mm以内;

测弧:采用偏角法,测弧度误差控制在2"以内;

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侧并进行温度修正。

轴线之间偏差控制在2mm以内。

6.1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基坑开挖线。

6.2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时用经纬仪及水准仪控制开挖线及标高。护坡桩定位放线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尺寸执行,保证护坡桩与结构外皮线之间的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桩位平面图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水准基点借用平面控制桩。桩位点采用直径20mm的钢筋棍作为标识并进行保护,确保桩点不被碾轧和扰动,并采取措施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测放桩位时尽量采用较长的钢尺以免产生累计误差。

第三章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

第一节护坡方案设计的特点

2.考虑到地下结构可能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基坑支护要经过雨季的严峻考验,因此,要求支护安全系数较大。

第二节护坡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1.护坡方案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确保深基坑边坡支护经过雨季的冲刷和地下室冬季施工的冻融后要安全可靠;

2.护坡工程必须与土方工程一体化安排,要为土方工程的顺利施工创造快捷和良好的前提条件;

3.护坡工程在确保为后续施工创造出良好的施工作业面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土方回填;

4.护坡工程要尽量减少与土方施工的工序穿插的次数,以缩短工期;

5.护坡工程要充分考虑到其经济合理性等。

第三节基坑边坡支护方案的确定

1.目前北京市比较成熟的支护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护坡桩与预应力锚杆支护、上部土钉墙(挡土墙)下部桩锚支护和土钉墙支护。

2.各种支护形式优缺点的对比

2.1护坡桩加预应力锚杆的支护

2.1.1该支护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基坑支护方法,是从地面开始做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顶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连梁,从护坡桩桩顶往下做若干道预应力锚杆并用钢腰梁与护坡桩锚固。

2.1.2此种支护形式在各种不同的土层下均有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支护安全可靠,且成桩过程基本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2.1.3一般大型较深的基坑,邻近有建筑物或构筑物而不容许有较大变形的基坑,安全系数要求较高,以及不容许设内撑的基坑,均可考虑选用此围护结构。

2.2上部挡土墙支护、下部桩锚支护

2.2.1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内采用挡土墙支护,清除地表的障碍物和一些未知的地下管线;在挡土墙以下采用护坡桩加预应力锚杆的支护形式。

2.2.2挡土墙适用于:

2.2.2.1基坑的上部土压力较小。

2.2.2.2基坑的地下障碍物较多等。

2.2.3其优点在于:

2.2.3.1采用挡土墙支护,在保证支护安全的前提下造价降低。

2.2.3.2支护形式比较灵活,挡土墙高度可根据地质情况及场地条件进行调整。

2.2.3.3施工工艺较简单,因而,相对而言工期较短,造价比护坡桩与锚杆支护要低。

2.3.1土钉墙支护是近几年广泛采用的支护方法,它具有以下优点:

2.3.1.1能合理利用土体的自承载能力,将土体作为支护结构不可分割的部分。

2.3.1.2结构轻型,柔性大,有良好的抗震性和延性。

2.3.1.3施工设备简单,土钉的制作与成孔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和大型机具,土钉施工的所有作业对周围环境干扰小。

2.3.1.4施工不需要单独占用场地,对于施工场地狭小,基坑深度不大,大型护坡施工设备不能进场,该技术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

2.3.1.5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有利于根据现场监测的变形数据,及时调整土钉长度和间距。

2.3.1.6防腐性能好,造价较低。

2.3.1.7土方挖运与护坡同时进行,可节约施工工期。

2.3.2土钉墙作为一种基坑支护形式,其自身虽然具有许多其他支护形式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其自身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3.2.1它宜用于深度不大于12.0m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围挡,当土钉墙与有限放坡、预应力锚杆联合使用时,深度可适当增加。

2.3.2.2在地下水较复杂的地方不宜采用,因为地下水对土钉墙支护不利,墙顶容易产生较大变形,尤其对于周边建筑物距离较近的地方,更不宜采用;但通过合理的排降地下水后,可以采用此种支护形式。

2.3.2.3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和弱胶结砂土的基坑支护或加固。

2.3.2.4土钉墙不宜用于含水丰富的粉细砂层、砂砾卵石层和淤泥质土。不得用于没有自稳能力的淤泥和饱和软弱土层。

本工程周边条件较好,无紧邻建筑物。西侧和北侧均为道路,且相距有一定距离。南侧和东侧为规划用地SL605-2013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尚未利用,因此支护形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临近建筑的沉降、位移变化等,作用很小,在支护的选择上可不考虑周边条件的限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地下水静止水位标高19.79~21.79m,在基底标高以下5m左右。因此在整个支护高度内,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④层以下直至基底均为卵石层,这是影响支护方案选择的最主要原因。

4.根据以上支护形式的适用范围、安全性及经济性特点,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上部6.5m土钉墙,下部直径为800mm的护坡桩,桩身设置三道预应力锚杆的支护形式。自然地坪5.0m以下均为卵石圆砾,如土钉墙深度增加则需加预应力土钉影响工期,且卵石圆砾土钉成孔困难且灌注水泥浆的质量控制难度大,需采用湿作业成孔工艺。周边的工作面也不允许再加大上部土钉墙的支护深度。

峨眉某炼钢连铸技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四节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采用经有关部门鉴定的设计软件进行计算,并根据我方在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进行调整,确定设计方案。计算书详见附件2:基坑支护计算书。

砂质粉土、粘质粉土素填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