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二期南区13、14#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村二期南区13、14#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21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村二期南区13、14#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3

2.工程概况…………………………………………………………………..5

广东省通用安装工程综合定额(2018) 第九册 消防工程2.1总体简介…………………………………………………………………………..5

2.2建筑设计概况……………………………………………………………………..6

2.3结构设计概况……………………………………………………………………..7

2.4工程特点与难点…………………………………………………………………..8

3.施工部署………………………………………….………………………9

3.1施工总体目标…………………………….………………………….……………9

3.2施工总体安排…………………………….………………………….……………9

3.3施工部署原则…………………………….………………………….……………10

3.4项目组织机构…………………………………………………………..…………11

3.5施工工艺流程……………………………………………………………..………12

3.6施工程序…………………………………………………. ……………….………12

3.7施工规划………………………………………………..…………………………12

3.8施工总体思路…………………………………………..…………………………13

3.9施工组织协调…………………………….………………………….……………15

4.施工准备…………………………………………….……………………17

4.1施工准备工作计划………………………………………………………..………17

4.2施工技术准备……………………………………………………………..………17

4.3施工物质条件准备…………………………………………………….. …………19

4.4施工现场准备……………………………………………. …………...…. ………22

4.5电气、暖卫工程施工准备……………………………….. ………………………23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25

5.1施工测量放线………………………………………………………………..……25

5.2土方工程…………………………………………………………………………..28

5.3防水工程………………………………………………. ………………………….31

5.4塔基施工…………………………………………….....…………….……………37

5.5钢筋工程……….…………………………………...….. …………………………37

5.6模板工程……….………………….………………………...………………..……42

5.7混凝土工程…….………………………………………………………. …………44

5.8砌体工程……….………………….…………………………………….…………49

5.9回填土工程…….………………….…………………………………….…………52

5.10脚手架工程………………………………………………………….……………53

5.11装饰工程………………………………………………………………….………54

5.12屋面工程………………….……………………………………………….……..75

5.13电气工程………………….……………………………………………….....…..75

5.14暖卫工程……………….………………………………………………….....…..94

主要施工管理措施……………………………………………....…… 100

6.1质量保证措施…………………………….………………………………………100

6.2安全生产文明施工……………………….……………………..….…………….127

6.3工期保证措施 …………………………….…………….………....…………….138

6.4消防保卫…………………………………….………………..…...…..….………143

6.5降低造价措施………………………….…………………………..…...……..….144

6.6环境保护措施………………………….…………………………..…...……..….144

7.施工平面布置…………………………………………..…...…….….…146

8.施工进度计划…………………………………………..…...…….….…149

1.1.1工程应用的主要规范

1.1.2工程应用的主要国家标准

1.1.3地方标准及规程

1.1.5工程应用的主要图集

1.1.6工程应用的主要法规

1.1.7其它文件

2.4工程特点与难点:

本工程对工程施工中的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要求较严格;任务重,工期要求较紧。

本工程的施工现场有一条南北走向的35KV的高压走廊,按照北京市电力局的要求,此高压线不得做任何防护,而13#楼距高压线最近端27米,14#楼相距高压线最近端17米。为此,在最大限度满足安全及便于施工的前提下,需对13#、14#楼的垂直起重机械(塔吊)位置进行策划。

本工程由于东西跨度大以及地质上土质不均,结构上设有伸缩缝和沉降缝,局部还设有防止不均匀沉降的后浇带。设计要求结构缝处理时与相邻剪力墙浇筑时同时浇筑砼,沉降缝处填粗砂分层夯时。后浇带浇筑的时间需通过观测后确定。伸缩缝、沉降缝及后浇带的施工是本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有专项技术处理措施)

质量目标:企业优良标准

本工程计划于2005年05月01日开工,2006年11月30日竣工,总工期579历天。甲方将基础土方、护坡工程及地基处理另行分包给中国新兴建设总公司和北京中航堪地基基础总队,我方施工从垫层开始,范围为全部结构工程(含填充墙)、粗装修以及给排水、采暖、强电(除变配电)全部;通风空调的预留预埋工程;弱电预留预埋做到穿钢丝。本工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

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临建的规划与施工,组建项目经理部,编制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完成基础定位控制桩的引测及现场高程水准点的引测,配合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地基处理。

第二阶段为基础施工,基础施工为垫层、基础底板及人防地下室工程。人防出入口待具备条件后再施工。

第三阶段为主体结构施工。

第四阶段主要施工任务为土建装修与水、电、暖专业安装工作。

为了保证13#、14#楼基础、主体、装修均能在579天的时间内完成施工作任务,应合理规划任务及人力、资源、工期之间的总体布局。

3.3.1在时间上的部署原则—季节施工考虑

根据施工进度的安排,基础结构施工在10月01日出地面,回填土在冬期之前基本完成。

3.3.2在空间上的部署原则——立体交叉施工的考虑

由于14#楼工期要求较紧,可以在第一次主体验收完毕后插入装修及二次结构,协调好主体和装修、安装和装修、机电设备安装的立体交叉,以保证在要求工期内完工。

本工程拟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如下:

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管理。计划管理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综合进度计划和经济计划。

进度计划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控制计划,设备供应进度计划,竣工验收和试生产计划。

经济计划包括:劳动力需用量计划,材料计划,构件及加工半成品需用量计划,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工程项目降低成本措施及降低成本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利润计划等。

施工任务的划分:根据目前生产实际情况,本工程土建结构施工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同类工程的作业班组施工;其余由内部专业分公司施工。

为保证项目部管理层指令畅通有效,项目部将加强监管力度,同时每月两次对各楼层质量进行跟踪反馈。

在本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下施工程序: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先干线,后支线。电气、暖、卫预留、预埋工作与土建结构施工同步配合进行。

3.7.1施工任务的划分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本工程结构施工由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作业班组施工;其余由内部专业分公司施工。

3.7.2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本工程基础为混凝土筏型基础,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

地下部分:13#、14#楼分别划分成3个施工区(A、B、C区),每个施工区分两个流水段。

14#楼楼层落差较小,A、B、C座各分2个流水段。

本工程挖土深度13#楼为4.52m(4.02m),14#楼为7.82m(7.62m);采用机械开挖,人工辅助修整边坡,边坡分别为1:0.5和1:0.5,考虑回填用土,挖出的部分土方现场预留。

本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选择模板的原则:为了能使结构外观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模板工程必须具有整体刚度大、易操作、施工方便快捷,满足成本控制要求的特点,本工程地上部分模板选择全钢大模板、定型模板,地下部分采用竹胶模板。

所有定型钢模板由金属结构厂设计、加工、现场组装、调试。

钢筋的供应必须按计划分批进场,钢筋加工机械的选择必须体现快捷、高效原则。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要求钢筋的进场速度、数量和钢筋制作加工的速度,与工程施工进度保持同步,最大限度降低钢筋半成品在现场积压,节约场地,提高场地使用效率。

现场钢筋接长:钢筋绑扎搭接、电渣压力焊及机械连接。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提高模板、架管周转,方便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室内脚手架选用结构刚度比较大、施工快捷的钢架管支撑体系。

基础、主体施工阶段,13#楼、14#楼均由2台塔式起重机,负责钢筋、模板、混凝土、料具、设备的吊运;装修阶段均安装双笼电梯(13#楼1台,14#楼2台),用于装修材料的垂直运输,外立面的装修采用成品吊篮进行施工。

本工程塔吊主要吊装任务为钢筋和模板、钢架管、混凝土。塔吊的各项参数见下表:

本工程主体阶段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现场均选用3台地泵运输;装饰阶段,采用现场拌砂浆;混凝土浇筑振捣机械使用环保型低噪音振捣设备。

钢筋机械选择:

为保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合理利用施工场地,钢筋必须按计划分批量进入现场,钢筋制作也要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现场场地条件,选择使用方便、快捷、占地少、效率高的机械。13#楼、14#楼均选用1台钢筋冷拉调直切断机,2台钢筋弯曲机,2台钢筋切断机。钢筋半成品的水平、垂直运输使用塔吊。

本工程在装饰阶段选用双笼电梯垂直运输,楼层内水平运输采用双轮手推车。

3.9.1工程施工过程是通过业主、设计、监理、总包、分包、供应商等多家合作完成的,如何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工作和管理,是能否实现工期、质量、安全、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因此,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制定以下制度,确保将各方的工人组织协调好。

3.9.2制定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

在正式施工之前,项目经理工程部,技术协调部和机电安装的人员核对图纸,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图纸交底会,会中确定的内容形成第一份施工文件,确保工程顺利开始。

由总包方及时组织二次设计对施工的设计和图纸交底。

3.9.3建立周例会制度

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召开由监理主持,业主、设计、总包、各分包参与的周例会,会中商讨一周的工程施工和配合情况,解决问题。由于设计参加,可以将一周内的问题在召开周例会时,统一办理洽商。

若遇到急需解决的事情,可以立即找业主,设计、监理商计解决。

3.9.4制定专题会议制度

项目的分包,分供方要三家以上参与竞争,因此,制定考察制度,组织业主,监理共同对主要分包、亿供方进行考察,经过综合评比,最终选定合格,满意的分包、分供方。

4.1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是整个施工生产的前提,根据本工程的工程内容和实际情况,项目部制定施工的准备计划。为工程顺利进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中主要包括的工作项目有:实施性工程总施工组织计划编制(施工阶段)、施工组织机构建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单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技术交底、重点及难点控制措施、图纸会审、施工进度计划交底、施工质量安全交底等。

以上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又可分为施工技术准备、物资准备、施工现场准备。

对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必须细致、认真的进行,否则可能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施工技术准备的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划分。

4.2.1开工前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土建、安装各专业相互联系对照,发现问题,提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参加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综合会审。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对工程施工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4.2.2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土建和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项施工方案,必须上报公司,经公司总工审批后,才能在施工中应用。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公司ISO9001标准的要求,编制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计划》,计划上报公司总工进行审批。

4.2.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对本工程的特殊工种进行全面培训考核;对本工程涉及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培训;对工程中各项重点施工技术工艺进行培训。本工程培训计划包括: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连接技术;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

4.2.4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按规定套用施工定额,计算所需要材料的详细数量、人工数量、大型机械台班数,以便做进度计划和供应计划,更好地控制成本,减少消耗。

4.2.5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均采用三级制,即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组长。技术交底均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健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底,工长接受后,应详细地向作业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交底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构配件、施工机械品种多、数量大,保证按计划供应,对整个施工过程举足轻重,直接影响工程工期、质量和成本。为此,由项目部材料员编制材料进场计划及使用计划,最大限度地避免材料在现场的积压和脱空,使材料的进场与施工同步。

4.3.1原材料准备:

a.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的工料分析,拟定工程施工材料供应计划。并对水泥、钢材、木材等各项建筑材料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按计划分批进场。

b.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4.3.2构配件加工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所提供的各种构配件,提前做好加工、放样、预制、预埋件加工等工作,并编制相应的需求量计划表,按计划有条不紊实施,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3.3施工机械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提供的施工机械数量,拟订施工机械计划表,按计划组织相应施工机械进场就位。

4.3.4各施工阶段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提供的各施工阶段劳动力需要量,拟

定劳动力需用计划见下表:

4.3.6周转工具需用量计划:

4.3.7检验、试验、过程检验、试验验收工作计划:

4.4.1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点校验:

会同有关单位做好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点的移交校验工作,包括测量控制点以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复核控制点。根据给定控制点,在施工现场内设立永久性标桩,并做好保护,作为工程测量的依据。

4.4.2现场施工总用电量计算:

由于基础和主体阶段用电量最大,电源由业主提供,施工电源的配置应以满足主体阶段用电量为标准进行计算,其中室内外照明用电量按15KW计算;室外照明按40KW计算。

P=1.1(K1∑P1/ +K2∑P2+ K3∑P3+ K4∑P4)

K1取0.7 cosΦ也取0.7

P1=68.4*1+11*1+5.5*2+3*2+30*3+1.1*12+11*2+1.1*4+3*2+3*3+3*2=247(KW)

K2取0.6,P2=9*2=18(KVA)

K3取0.8,P3=15(KW)

K4取1.0,P4=40(KW)

P=1.1(0.7*247/0.7+0.6*18+0.8*15+1*40)=499.8(KVA)

4.4.3现场临时用水方案:

给水系统:施工用水水源由业主提供,施工现场接Φ100给水管,可满足施工生产、消防用水要求。

施工污水主要是混凝土地泵处及施工现场作业面上砼养护浇水产生的。在车辆出入口设沉淀池,经沉淀处理的水用于现场降尘、混凝土养生等。

现场地面全部硬化,并用水准仪找出排水坡度,i=3‰,自南向北找坡。临建库房地面要高出室外地坪300mm。

4.5电气、暖卫工程施工准备

a、熟悉、审核图纸,参加设计交底,办理一次性洽商。

b、依据ISO9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编制施工项目计划,确定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并编制作业指导书。

c、收集已建工程的质量通病信息,明确施工重点和难点,设立质量管理点,制定相应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预防措施。

d、编制分部施工方案和季节性施工措施。

e、制定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向有关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a、编制材料计划、任务书。

b、编制加工订货计划,提出技术质量要求及供方提供的资料,主要设备应提出进场时间。

c、编制预埋件加工计划。

本工程施工中采用了建设部推荐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如粗直径钢筋的连接技术(滚轧直螺纹连接和电渣压力焊)、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外墙外保温聚苯板+涂料,陶粒砌块和陶粒空心板)、深基坑支护技术(锚杆护坡桩和悬臂护坡桩)的应用、预拌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5.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5.1.1主要测量仪器及校验

本工程使用的测量仪器及用途

经纬仪、水准仪、50米钢卷尺,检定到期的送计量检定站,经过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仪器、工具定期清洁保养,经纬仪、水准仪按检定规程规定,在其检定周期内,每季度要对仪器主要轴线进行校核,保证观测精度。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是确定建筑物平置和开挖基础的关键环节。施测中必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认真熟悉建筑图和结构图。

采用激光经纬仪,平行于建筑物

主轴线建立平面控制网,作为施工放线的依据,在控制网上用直角坐标法,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控制点作法如右图所示。

建立高程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点,引至施工现场,设立四个高程控制点,每次引测闭合差必须在允许范围内。

当控制网与主轴线测定后应立即对桩位采取保护措施。采取在桩上方立三角标或围栅栏等保护措施,并对其它班组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测量标志的教育。

当控制网测定并经自检合格后提请有关技术部门,通知甲方、监理验线。在收到验线合格通知后,方可正式使用。

5.1.3基槽开挖放线:

根据建筑物各控制桩或轴线桩,按基础画出基槽边线。这项工作精度要求很高,但要防止差错。在经自检合格后,要提请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验线。验线合格后才可正式开挖。

5.1.4建筑物基础放线:

当基础垫层浇筑完成,根据平面控制网,检测各主轴线控制桩位,确实没有碰动和位移后,用经纬仪向基础垫层投测主轴线。经校核后, 以主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要的中线、边界线、墙宽线、柱位线、积水坑线等。

基础验线允许偏差如下:

长度L≤30M 允许偏差±5mm

30M<L≤60M 允许偏差±10mm

60M<L≤90M 允许偏差±15mm

基础放线经有关技术部门和建设、监理单位验线后方可正式交付施工使用。

b、楼层竖向标高传递程序:

c、轴线控制网竖向投测:

每层轴线基准控制网上设六个控制点,用激光经纬仪投测到施工层,建立轴线矩形控制网,每层放线时,必须首先校核轴线网闭合差,闭合差满足要求,再放建筑细部轴线。

楼层高程的传递,用钢卷尺从±0.000基准线量取4个点到作业层,当4个点的高差小于3mm,以其平均点高程作为基准线。

土方开挖时,首先在基坑周围用Ф48钢管搭设架子,外侧满挂密目网,并在周围设置警示牌。夜间挂红色警示灯,并设专人对边坡进行巡视,基坑上边缘沿周圈方向砌筑300高120砖挡土台。

挖掘机挖土采用一端开挖方法,汽车配合随挖随运,挖土一次完成,在基槽底标高以上预留的人工挖土量见表,浇筑混凝土垫层前由人工清槽。放线人员抄出槽底50cm控制线,钉好水平标高控制桩。当清槽接近基底标高时,随时用尺以小木桩上50cm控制线检查清底标高,防止超挖。

清槽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地基验槽,由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对基槽进行验收,签署验收意见,对地基施工提出具体施工方案,保证地基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护坡和地基处理由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队伍施工,我总包方予以积极配合。

其中14#楼A座基底以下2m为杂填土,挖至卵石持力层,用级配砂石进行换填至基底标高;B、C座杂填土厚度较深约6m 左右,夯扩孔复合挤密桩处理(700多根),在挤密土的同时,将荷载传至持力层,桩孔采用机械成孔,桩径450 mm,桩身为C15干硬性混凝土,打桩完毕后,对14号楼A、B、C座进行整体的静载荷试验,验收合格后,进行垫层施工。

13#14#楼基础施工正值雨季,为了防止雨水冲刷坡体,1:0.5放坡的同时,坡体采用锚喷,锚杆为Ф12钢筋,间距为600;挂钢丝网,面层喷射50mm厚的混凝土。

5.3.1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主要是以苯乙烯一丁二烯—苯乙烯,简称(SBS)防水卷材和无规聚丙烯(APP)或聚烯烃类聚合物(APAO、APO)的建筑防水卷材(统称APP卷材)。其卷材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还应在北京市建委材料备案。防水卷材运到施工现场后,进行抽样检测,每100卷抽2组,101~499卷抽3组,500~999卷抽4组,≥1000卷抽5组,作外观检查,然后抽最轻的一卷作物理性能检查。合格的防水材料方可使用。

按胎基分为聚酯胎(PY)和玻纤胎(G)两类。

按上表面材料分为聚乙烯膜(PE)、细砂(S)与矿物粒(片)料(M)三种。

按物理力学性能分为Ⅰ型和Ⅱ型,地下防水多用于Ⅱ型。

按不同胎基、不同上表面材料分为6个品种,见表:

厚度:3mm和4mm两种。

面积:每卷分为10㎡和7.5㎡两种。

5.3.1.3物理力学性能见表

5.3.1.4辅助材料:

基层处理剂(冷底子油),涂刷在水泥砂浆基层上,以增加基层与卷材的粘结强度。

基层处理剂的技术要求

5.3.2.1清理基层的施工工具:铁锹、扫帚、墩布、手锤、钢凿、油开刀和吹尖器等。

5.3.2.2铺贴卷材的施工工具:剪刀、弹线盒、卷尺、刮板、滚刷、毛刷、压辊、铁抹子等。

5.3.3.1防水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滑,达到设计强度,不得有空鼓、开裂、起砂、脱皮等缺陷。

5.3.3.2基层表面如有残留的砂浆硬块及突出部分,应铲除干净;阴、阳角,管子根等部位应抹成圆弧或钝角,并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

5.3.3.3穿过地面或墙面的预埋管件、变形缝、后浇带等处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在铺贴防水卷材前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5.3.3.4采用外防内贴法施工,应在需要铺贴立面防水卷材的外侧底部,按施工方案要求,先砌筑好永久保护墙和临时保护墙,并用水泥砂浆和白灰砂浆分别抹好找平的防水基层。

5.3.3.5整个防水基层应保持干燥,如有渗水部位应用水不漏堵漏灵封度。一般要求基层含水率大于9%。其检验方法是用1㎡卷材,平坦地铺盖在基层,静置3~4h后,掀开卷材视基层表面及卷材表面均无水珠,即可施工。所有防水基层阴阳角均应做成圆弧、合成高分子、高聚合物改性沥青、沥青基卷材,圆弧R分别为20、50、100。

5.3.3.7防水卷材现场抽样检测合格,施工队伍有相应的资质证书,主要操作人员有岗位证书等,方可进行防水施工。

5.3.4.1工艺流程:

5.3.4.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基层连接的方法:热熔法,采用汽油喷灯或火焰加热器烘烤熔化防水卷材底层的热溶胶进行粘结,边烤烘边向前滚铺卷材,随后用铁压辊滚压,使卷材与基层的气体和热熔沥青挤出,并粘结牢固。

5.3.4.3清理基层时要有专人负责,在涂刷基层处理剂之前,必须将防水基层彻底打扫干净,清除一切杂物,棱角处的尘土用吹尘器吹净,并随时保持清洁。

5.3.4.4涂刷基层处理剂

在打扫干净的基层上涂刷基层处理剂,要求薄厚均匀一致,小面积或阴阳角等细部不易滚刷的部位,要用毛刷蘸基层处理剂认真涂刷,不得有麻点、漏刷等缺陷,切勿反复涂刷。

5.3.4.5铺贴附加层

地下室底板的积水坑、电梯井等阴阳角、管子根、变形缝等薄弱部位要铺贴与卷材相同的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一般多以满粘法施工。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采用空铺法,附加层也应空铺。

5.3.4.6大面积铺贴卷材

在以凉干的基层处理剂的基面上,弹好基准线,以热熔法粘结大面积地铺贴卷材;用汽油喷灯或火焰加热器烘烤卷材底面和基层表面,使卷材底面的沥青熔化,边烘烤边向前滚铺卷材,随后用压辊滚压,挤出卷材与基层之间的空气,使其与基层粘结牢固。注意喷灯火焰与基层、卷材之间的距离,其烘烤温度和时间以使沥青层呈熔融状态为度,不得过分加热避免烧穿卷材。

5.3.4.7卷材与卷材之间必须满贴法施工,防水卷材与立墙基层也必须满贴法施工,而且粘结得越牢固越好,防止卷材下滑或脱落。

5.3.4.8卷材的搭接

1防水卷材短边和长边(横缝和纵缝),其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采用双层卷材时,上下层和相临两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切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2同一层相临两幅卷材的横向接缝,应彼此错开1500mm以上,避免接缝部位集中。地下室的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底板的平面上,距离立面应不小于600mm。

5.3.4.9当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室铺贴卷材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但对永久性保护墙孔临时保护墙来说应和外防内贴法一样先贴立面,拐入平面600在铺平面。

2临时性保护墙应用白灰砂浆砌筑,内表面应用白灰砂浆抹找平层,并刷石灰浆。

3从地下室底板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采用空铺法施工。与临时性保护墙接触的部位,应临时贴附在该墙上,卷材铺好后,其顶端应临时固定。

4待混凝土外墙板浇筑后,拆除临时保护墙,将贴在临时保护墙上的接茬部位卷材表面清理干净,如防水卷材有局部破损,应及时进行修补。卷材接茬的搭接长度为150mm。当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交错茬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

卷材防水层甩茬做法

5.3.4.10封边处理

大面积的卷材铺贴完,要对卷材的横竖接缝处进行封边处理,用喷灯按缝烘烤边缘,将流出的热沥青用铁抹子轻轻抹平,时其形成明显的沥青条。

根据本工程量实际情况,垂直运输13#、14#楼各采用5015、23B塔吊,可满足施工使用要求。具体的塔吊位置见现场平面布置图。

5.4.2塔吊基础施工:

本工程塔吊具体施工方案施工时另行设计。

5.5.1钢筋进场存放钢筋试验:

本工程现场场地较大,钢筋场地安排在北侧,钢筋进场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对各种规格型号的钢筋做原材试验。同种规格型号的钢筋,按照生产炉号,不超过60吨为一批量做一组复试,每组试验现场按照有关规定抽取3个试件。复试合格的钢筋才能投入施工中使用。不合格的必须做好“不合格”标记,执行程序文件中《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下料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先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a、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b、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c、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5.5.3钢筋连接接头:

按设计要求钢筋接头形式:凡钢筋直径d≥Φ16的Ⅱ级受力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连接,d<Φ16的Ⅱ级受力钢筋接采用搭接接头。钢筋接头部位和数量:框架梁:纵筋上筋接头于跨中1/3净跨内,下筋接头于支座两侧各1/4净跨内或锚固于梁柱结点内。

各层楼板下筋锚固于支座内;钢筋如为通常时可于跨中1/3跨内接头,不通长时不设接头。

钢筋设接头时同种钢筋同截面接头量≤50%;接头错开时:机械接头中心距35d,搭接接头中心距除专门要求外均不小于钢筋搭接长度。

5.5.4钢筋直螺纹连接

近年来对钢筋机械连接的部位,接头百分率有所放宽,且Ⅰ级机械连接接头的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且连接质量与母材基本保持一致,故本工程基础部位底板的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

5.5.4.1工艺原理

直螺纹接头的工艺是利用机械将钢筋端部先行修整,再用套丝机在端头上制作丝扣,然后用连接套对接钢筋,如工艺简图如下所示:

5.5.4.2操作要点

1) 钢筋下料要求端部平整,不得有马蹄形,用砂锯、带锯气割可改善钢筋部端平整度。

2)所使用的连接机械应由设备提供单位给定,现场应进行试验,并根据钢筋强度高低作适当调整。

3)端头和套丝工人均应相对固定,经培训手持证上岗。套丝工人应逐个目测检查套丝的质量,并抽检10%丝头,用螺纹规进行检查。

4)套丝时所用切削润滑液应经常更换,不得不加润滑液进行套丝。

5)加工的钢筋的丝头的直径和长度应用螺纹量规检查,保持在波动的范围内。

6)现场连接钢筋时,应使套筒两端钢筋相互顶紧,并保持套筒的居中位置,两端外露丝不超大型过一个完整丝扣。,

钢筋绑扎前,须仔细阅读施工图纸,检查成型钢筋的种类、型号、尺寸,完全满足图纸及绑扎作业面要求时,方可进行绑扎。

绑扎柱钢筋时,必须按控制线要求,先绑扎结构钢筋特征部位(暗柱、角柱、门窗洞口等),此部位钢筋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准确后,方可绑扎一般部位的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经自检和交接检合格,再进行隐蔽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施工阶段。顶板钢筋绑扎时,要先绑扎梁钢筋,再绑扎板筋。

5.5.6主要部位做法:

5.5.6.1基础钢筋绑扎:

a、施工前弹出钢筋位置线,以确保钢筋绑扎后位置的正确性。

b、先绑扎地梁钢筋,绑扎时用48x3.5mm钢管搭设支架临时固定,成型后拆除。

c、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可梅花型绑扎,双向受力钢筋应满绑。

d、底排筋用C30混凝土垫块垫起,间距800,梅花状布置,确保保护层厚度。

e、绑扎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然后再绑扎上层钢筋。

5.5.6.2柱钢筋绑扎:

a、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式振捣棒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15°。

b、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c、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柱筋搭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

d、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用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

5.5.6.3梁与板钢筋绑扎:

a、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b、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c、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在板根部与端部必须加设板凳铁,确保负筋的有效高度。

d、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5.5.7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a、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DB43T 1813-2020标准下载,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b、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

c、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d、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e、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f、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g、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GB/T 38350-2019标准下载,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5.6.2墙、梁、板模板

本工程地下部分墙体和梁、楼板模板采用12㎜厚竹胶板,地上部分墙体采用钢制大模板。先支设梁底模板,控制好标高,梁侧帮模板根据梁的高度而定,顶板竹胶板次肋采用50×100木楞,间距300mm,主肋采用100×100木楞,布置间距900 mm,与碗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相对应;模板主、次肋选取优质松木,楼板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承体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