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墙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幕墙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845.3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建筑幕墙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编 制 依 据

1、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JGJ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CFSA/T 03标准下载(3)JGJ/T139—2001《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4)JGJ133—200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6)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7)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9)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0)JGJ81—9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11)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13)JGJ33—200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以上规范标准均为国家批准、正在实施的有效版本。

(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应用手册》1996.12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陈建东主编。

(2)《幕墙工程手册》1996.11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赵西安编著。

(4)《装饰工程施工手册》1997.4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本工程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及图纸变更单

上海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工程概况和施工进度计划表

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管理组成员、劳动力安排及主要施工机械安排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

项目管理组主要成员简历

劳动力配置及劳动力动态分布及强度曲线图

主要施工机械及其临时用电用水量

幕墙外立面板片编号(标准)管理制度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修改管理制度

幕墙加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安装过程质量控制(附多种表格)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计划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控制规程

幕墙工程安全保障体系图

技术工程师安全生产职责

项目协调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班组安全生产“三上岗”记录表

安全生产上岗检查记录表

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措施

搬运、储存、包装、防护控制

第十二章 与总包或其它施工单位的配合协调

第十三章 型式试验控制措施

产品售后服务表、维修记录

本施工组织设计系为******办公大楼玻璃幕墙工程专门编制,涉及有关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进度计划、管理人员组织、质量保证体系、成品保护、安全保护、工艺管理等方面。希望各有关单位明白幕墙之设计和施工要点,使各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配合顺利,将本标工程达到设计和国家规范要求。

本施工组织设计仅适用于*****办公大楼玻璃幕墙工程。

此施工组织设计按照以下文件为依据而编制:

1.3.1*******办公大楼幕墙工程施工图纸

本施工组织设计有任何项目需要变更,则须与有关单位协调,在获得意见统一后,方可进行修改或变更。

须在适当时候召开交底会,以使相关单位和全体施工人员完全明白、理解此文件之内容。

第二章 工程概况和施工进度计划表

1.1 工程名称:************办公大楼幕墙装饰工程

1.2 工程地点:上海市卢湾区*********4号

1.3 工程简介:*********办公大楼幕墙工程,系*******投资建造,建筑面积约**********M2,该建筑群是集行政办公于一体的智能化楼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城市景观要求较高,建成后将成为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本幕墙工程包括各类结构形式的明框玻璃幕墙及玻璃采光顶、外立面装饰五金、各种锚固件、附件、加劲板、各种接头和接口处理、各种盖板、密封、防水(包括土建结构防水)、防腐蚀及幕墙的避雷接地、隔热、隔声、防火、防锈、防渗、抗震等施工图设计、结构计算和其他计算等幕墙工程的所有设计。

1.7 质量标准:配合总包获市优

1.8 施工工期要求: 从Jansen型材进场,工程师发出开工令之日起 ** 个日历天。

第三章 施工技术方案

本工程施工流程包括现场测量、放线定位、清理埋件、安装进口钢龙骨、安装保温防火层、安装玻璃板片、安装外装饰条、密封清理等几个步骤,各步骤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1 玻璃幕墙建筑结构测量

根据土建单位提供的轴线和标高为依据,进行测量工作,各基准点之间应成90°夹角并呈闭合状态,基准点间联线水平距离用50米钢卷尺测量,相对误差控制在±3mm。

用水准仪从±0.000为基准,测出各楼层周长边的平整度,用水平尺测出各预埋件横向和纵向水平度,用垂直仪在结构外立面设立垂直线,在垂直线上的楼层外立面上分层固定悬挂10kg重锤的50米钢卷尺,静置4小时后用等高法分别测量、计算出各楼层的实际标高和建筑结构实际总高度,高度标记用油漆记录在立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处。在幕墙安装完毕之前,此高度标志必须予以完好保护不被消除破坏。标高测量误差:层与层之间≤±3mm,总标高≤±20mm。

用准直仪定出钢丝固定点位置,钢丝采用Ф1.5mm直径,钢丝固定支架用40×40角钢制成。角钢一端钻有Ф1.6mm孔眼,所有孔眼自上而下用准直仪十字丝中心定位,确保所有孔眼处于垂直状态。另一端用M6膨胀螺栓固定在相应楼层板立面边缘。钢丝穿过角钢孔眼,用花兰螺丝绷紧。

50米钢卷尺沿垂直钢丝挂靠牢固,下端系吊10kg重锤,用大力钳把钢卷尺与钢丝夹紧,在风小于4级的气候状态下,分别用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卷尺和标尺读数。

1.4 结构轮廓线测量:依据设计图纸标定的建筑结构各轴线与外径尺寸的关系和土建单位提供的基准点位置图,选定基准控制层,分别用经纬仪的水平度盘确定出控制玻璃幕墙内径周长的处于同一垂直面的二级矩形基准点控制网络及其联机的距离,基准点分别用准直仪天顶法作出,基准点的垂直误差控制在直径在5mm的投影圈范围内。

以土建单位提供的准点为一级基准控制点,通过一级基准控制点之间做出延长线和延长线的交汇点,通过确定延长线上的距离作出二级基准控制点。基准点联机的直线距离误差不大于±5mm,基准点之间互成90°闭合,二级基准点以矩形基准控制网络为基础测出结构轮廓线,确定建筑结构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偏差程度,对于大于或小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由结构施工单位进行修整后交付我方验收使用。

用准直仪以±0.8mm传递基准点。为了提高传递的精度,准直仪架设于已知基准点上,用向下视准轴十字丝中心照准基准点中心,然后用向上视准轴十字丝中心照准传递层基准点中心标志,临时固定。待若干临时基准点都设定后,待若干临时点之间的角度和距离。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把临时点归化为标准矩形的最佳改正数,然后仔细归化若干临时点到理论位置,并固定标志。

根据施工图规定的幕墙分割尺寸,在基准层依据一级控制基准点的尺寸,首先确定每立面边长两端的钢支座,然后用钢丝固定连接两端支座的垂直端面,使之形成安装水平面上其它各钢支座的施工控制线,在各基准层面端准确安装完毕的支座端面中分线上,自上而下用钢丝垂直固定连接,使之形成安装其它各楼层相同位置上的支座垂直控制线。

当支座被调整至符合要求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后,用电焊沿边缘使之与预埋件焊接在一起,焊接应呈45°坡度连续满焊并除尽焊渣。钢支座安装焊牢后,应除尽焊缝表面杂物,用防锈漆进行两度涂刷,和面漆一度涂刷。

根据放线的位置对预埋件进行复核和调整,以备幕墙安装所用。以前的予埋件不适用的,补充安装后置埋件,用化学锚栓固定

根据放线的位置对预埋件进行复核,检查其位置是否满足幕墙安装竖向料的要求,如位置偏差不符合要求或漏埋的埋件进行补放或增加;对符合要求的埋件,则清理表面的杂质。

对于需增加的埋件按以下的步骤进行:

用冲击钻在砼结构的表面打孔,孔径和深度必须参照化学螺栓所规定的直径和深度

清理:用球形吹气管把孔中的杂质吹干净。

注剂:把化学药剂放入孔内,然后用冲击钻把药剂打碎。

安放螺栓:迅速把螺栓安放在有化学药剂的孔内,然后校正其位置,使螺栓垂直于结构表面。

固定:等药剂完全干固后,安置预埋板,然后拧紧螺母

3. 玻璃幕墙的安装方案

3.1 角码的施工安装

进口钢立柱料的安装依据放线的具体位置进行安装,安装立柱施工一般是从底层开始然后逐层向上推移进行。

保证整个立面横平竖直,使幕墙的外立面处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开始首先将角位垂直钢线布置好,安装施工人员依据钢线作为定位基准,进行角码立柱的安装。

放线组施工人员首先在结构上依据施工图分格尺寸弹出各分格的墨线

3.2 进口钢竖料的安装

固定件连接好后开始安装竖料,竖料安装的精确和质量影响整个幕墙的安装质量,因此,竖料的安装是幕墙安装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幕墙的平面轴线与建筑物外平面轴线距离的偏差应控制在1mm以内,特别是门厅、圆弧和四周封闭的幕墙,其内外轴线距离影响到了幕墙周长。

连接件与竖料接触处要加设隔离垫,防止电位差腐蚀,隔离垫的面积不能小于连接件与竖料接触的面积。

安装竖料之前,首先在楼层内将竖料与钢角码用M12X130不锈钢螺栓连接起来,用带钩的绳子挂起来吊出楼层外,便于安装固定

一般情况下,都以建筑物的层高为一根竖料,随着温度的变化,钢型材在不停的伸缩,由于玻璃、钢材、混凝土等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这些伸缩如被抑制,材料内部将产生很大应力,轻则会使整副幕墙有响声,重则会导致幕墙变形,因此,框与框之间、板与板之间要留有伸缩缝。伸缩缝处采用套筒连接法,这样可适应和消除建筑挠度变形及温度变形的影响,套筒插入竖料的长度每端>200mm以上(参见图),竖料与竖料之间伸缩缝为20mm,待竖料调整完毕,伸缩缝中要用硅胶进行密封,防止潮气及雨水等腐蚀铝合金材料的端面及内部。

待角铁竖料组合件吊至所弹控制墨线处,进行初安装,根据竖料上口相对标高,进行调校,水平仪跟踪检查调校的标高,调校后标高误差应小于1mm。

竖料调校过程中应对立柱的轴向偏差严格进行控制,轴向偏差应小于1mm,若误差较大会影响横料安装精度与美观,检查的方法如图示。

相邻两根竖料调校后,应在钢角码连接处测量检查相邻竖料的间距,否则将发生误差,因竖料总长度允许有L/180挠度,检查方法如图示。

竖料安装后进行横料的安装,横料安装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横梁与竖料的外表面处于同一立面上。

横梁竖料间采用专用角码进行连接,角码的一端固定在竖料上,一端固定在横梁上,角码的设计应符合设计的要求,连接横、竖料的孔要过渡配合。

横梁的安装与竖料之间两端留有1.5mm间隙,用于垫橡胶垫或打胶密封。

横梁安装时,相邻两根横梁水平高差不大于1mm,同层标高偏差当宽度小于35m时,不应大于4mm,当宽度大于35m时,不应大于5mm。

横梁的安装应自下向上进行,当完成一层高度时,应进行检查、调正,使其符合质量标准。

横梁安装过程中应注意设计图中的排水系统,冷凝水排出管及附件应与横梁预留孔连接严密,与内衬板出水孔连接处应有橡胶密封条,其它通气孔留槽及雨水排水口等应按设计施工,不得遗漏。

竖料、横料安装完毕后,经检查无差错后,进行方垫的焊接。

3.5 玻璃的安装施工

须先在金属板下端内垫氯丁橡胶一类的弹性材料,防止玻璃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现象导致破坏。

橡胶块宽度以不超过玻璃厚度为标准,安装块数以设计要求。

玻璃安装前应将表面尘土、污物擦干净。

安装玻璃时注意玻璃的正反面,镀膜朝室内方向,玻璃安装位置正确,缝宽一致,压紧压板。

玻璃安装完毕进行打胶工艺,打胶注胶应连续饱满,打胶完毕后用刮刀刮密实。

打胶的宽度不应小于1/2胶缝宽度。

4.1 脚手架搭设方式

根据幕墙外侧面和建筑结构外侧面,要求确定脚手架搭设位置。窗施工全面在脚手架上操作,脚手架连接点根据施工要求和脚手架搭设安全要求合理分布,脚手架内侧面与结构间确保250MM。

根据现场安装控制线,将窗框安装在窗口里,先用楔形木块将窗框固定,然后复核每个窗框的垂直度及水平度,确认无误后,用射钉将窗框固定在砼墙体上,具体要求,参见每组窗的布点大样图。

4.3 窗玻璃及百叶窗的安装

窗玻璃、百叶窗安装前按安装顺序摆放好安装作业区内,消除板块表面的灰尘,安装工人应注意控制脚手架的回荡,以保持板块的表面不要碰及楼层立面混凝土,板块缓慢下降至固定安装位置,准确放入框架就位。 放样复测控制

复核土建标准总垂直度≤25mm

标准总标高≤25mm 是

第四章 项目管理组成员、劳动力安排及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

项目管理组主要成员简历

劳动力配置及劳动力动态分布及强度曲线图

劳 动 力 配 备 表

四、主要施工机具及其临时用电用水量

第五章 设计质量的保证措施

1.1本制度适用于新产品的设计,老产品的改型设计。

1.2凡属于本制度规定范围的产品图样和设计技术文件均应按规定程度签署。审批后才能生效。

1.3产品设计施工图样、加工图样、技术文件完整性的规定。

1.3.1设计施工图样完整性的规定

1.3.1.1图样目录

1.3.1.2总体技术说明

1.3.1.2.1设计施工的依据

1.3.1.2.2幕墙的总面积、幕墙高度、工地位置、地面粗糙度类别、抗震要求。

1.3.1.2.3标高尺寸单位说明

1.3.1.2.4对幕墙系统的简单说明

1.3.1.2.5对幕墙立面上采用的材料作简单说明

1.3.1.2.6幕墙中主要材料的要求

1.3.1.2.7幕墙的物理性能等级要求

1.3.1.3预埋件布置图(对结构已完工的例外)

1.3.1.4立面图

1.3.1.5剖面图

1.3.1.6平面图

1.3.1.7各节点大样图

1.3.1.8构件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每个联接点处必须有两个螺栓)

1.3.1.9幕墙四周的收头节点

1.3.1.10幕墙伸缩缝间隙节点

1.3.1.11幕墙防震缝间隙节点

1.3.1.12幕墙沉降缝间隙节点

1.3.1.13幕墙防雷接地节点及说明

1.3.1.14楼层间防火隔断节点(防火棉上下用大于等于1.2mm镀锌铁皮封死,并打耐火密封胶)

1.3.1.15幕墙保温设施节点

1.3.1.16幕墙防水、内排水节点

1.3.1.17隐框幕墙必须注明结构胶的宽度和厚度

1.3.1.18对图样中出现的杆件、五金件、密封条、另配件等均须标明代号、规格、材质等。

1.3.1.19板片的扣件间距必须小于等于350mm。

1.3.1.20开启窗大于1.5m2时,采用多锁点执手,固定间距不得超过350mm。

1.3.1.21使用统一规定的图框。

1.3.2外协加工另部件图样完整性的规定

1.3.2.1要有图样名称、图号

1.3.2.2要有另部件编号

1.3.2.3要注明材料牌号及表面处理要求

1.3.2.4要注明数量及安装位置

1.3.2.5对另件的金属加工表面必须根据要求标注粗糙度符号及尺寸公差,如未标注尺寸公差则按自由公差IT12。

1.3.2.6对冷作件(铁件、焊接件等)如有特殊要求则必须标注尺寸公差,如未标注尺寸公差则按自由公差IT16,对焊接件要标注焊缝符号和焊缝高度。

1.3.2.7要有技术要求

1.3.2.8要有设计、校对、审核签字

1.3.3本公司内加工图样完整性的规定

1.3.3.1要有图样名称、图号

1.3.3.2要有加工件编号

1.3.3.3要注明铝型材代号

1.3.3.4要注明数量和安装位置

1.3.3.5对特殊要求要标注尺寸公差

1.3.3.6要有技术要求

1.3.3.7要有设计、校对、审核签字

1.4产品设计施工图样、加工图样、技术文件发放部门的规定

1.5设计部各阶段技术质量文件和质量记录操作明细表

2. 产品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审批

2.1新产品设计时,设计部根据设计输入文件的要求,填写项目设计组人员确认表(记录号××-C04-04)经总工程师确认批准后生效。

2.2项目设计组人员确认后,设计部编制设计任务书(记录号××-C04-05),经总工程师批准后生效。本设计任务书即可作为设计输入评审。

2.3项目设计组人员根据设计输入文件和设计任务书编制设计计划(记录号××-C04-06)经部门经理审定,总工程师批准后生效。

2.4项目设计组人员绘制详细的设计施工图样,经项目设计主管校对,部门经理批准后生效。

2.5强度计算人员根据设计施工图样编写强度计算书,强度计算书须经部门经理批准后生效。

3. 产品图样的审核程序和分工

3.1产品图样签署人员程序

设计→校对→批准

3.2产品图样签署人员分工

设计:设计人员

校对:设计人员、项目设计主管

批准:部门经理、总工程师

4.1设计:(由设计人员)

4.1.1对产品的性能、结构的合理性等负责。

4.1.2对设计的图样及编制的技术文件等是否符合相应的有关规定和标准负责,并应自校正确。

4.2校对:(由设计人员或项目设计主管)

4.2.1对以上图样的结构合理性、装配合理性、系统的通用性等负责。

4.2.2对产品性能、结构型式、设计原则等的正确性负责。

4.3批准(部门经理或总工程师)

4.3.1对产品的造型、重要结构、设计原则、系列标准、产品安装性、经济性等原则性负责。

1.1本制度适用于新产品的设计验证。

2凡承接的工程涉及到新产品设计,必须先进行样品试作,按试行程序进行。

1.3试作的样品经总工程师确认,总经理批准方可批量投产。

1设计部设计人员按“产品设计管理制度”实施,提出新产品图样。

2.2生产部接到新产品图样后,必须编制工艺卡试作。

2.3试作时要逐次做好记录,反复核对工艺可加工性,直至符合图样的技术要求。

2.4如试作时,发现图样不具有可加工性,要及时向设计主管反馈信息,设计部则按“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修改管理制度”执行,直至符合产品技术质量,提出最终的设计图样。

2.5在试作时,凡与加工图样不相符合的样件,必须及时提交设计部确认。

2.6试作的样件需经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进行封样,并做好记录。

2.7试样需经评审(评审方法可以会签,会议),并填写评审记录。

2.8经审核批准的试样,方可批量投入生产。

3.1设计部负责提供新产品图样或修改,必须写明加工技术要求。

3.2生产部负责样件试作,并作好试作过程记录。

3.3质检室负责最终样件检验和组织评审。

3.4设计主管负责对样件的确认和提供最终图样,总工程师或设计部经理负责审核。

新产品试样作过程记录

幕墙外立面板片编号(标准)管理制度

1.1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幕墙项目的板片编号(标识)

2. 板片编号(标识)的方法

2.1不同的立面采用英文单词开头字母作为代号,如E、W、S、N、EW等。

2.3同一立面相同的板片可采用同一个编号(标识)。

3.1板片编号由项目设计主管负责编制。对有特殊要求的板片,生产部在原编号后再加注编号标识。

3.2板片编号图发送生产部、工程部、采购部、质检室。

3.3板片编号图的修改按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修改管理制度执行。

4. 本制度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T/CSTM 00210-2020 无损检测 磁巴克豪森噪声检测.pdf,修改时同。

5. 本制度由设计部负责督促执行和解释。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修改管理制度

1.1 为了严肃对待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修改,贯彻技术责任制,分清职责,保证产品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1.2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修改时必须严格遵照本制度办理。

1.3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修改权应属于设计人员。

2.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修改、校对和审批

2.1 一般的修改由产品设计人员填写《设计更改通知单》经主任设计师校对后,由资料管理员编号登记,发到有关部门。

2.2 对重大的设计修改Q_GDW_11081-2013.pdf,即对产品质量有关,影响工程进度的修改,经主任设计师校对后,还须经总工程师批准。由资料员编号登记,发到有关部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