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金域缇香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苏州金域缇香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01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苏州金域缇香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名称:苏州金域缇香项目基坑支护工程

(2)工程地点:苏州东环路以东、金鸡湖路以南

(3)建设单位:苏州汇华投资置业有限公司

Q/GDW 11472-201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信设备电子标签技术规范(4)监理单位: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总承包单位:中国建筑四局第六分公司

(6)施工单位:上海强劲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7)本基坑围护工程简述: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500m,地面标高约为2.500~3.500m。

本围护设计基底位于第②层粉质粘土底部及第③层粉质粘土顶部(局部较深),由于本工程浅层土厚度较大而土层自身自立高度较小,且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地表水较丰富,第②层土渗透系数较小,为相对隔水层,而③层土中粉土为弱透水层,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易出现坑壁坍塌、冒砂、管涌等不良地质现象,因此基坑开挖前必须采取有效的围护措施。

根据本项目设计方案图纸,本工程基坑围护结构设计采用SMW工法桩挡土兼作止水帷幕、排桩加内支撑、土钉墙止水桩联合支护形式,局部采用一至三道预应力锚杆。具体如下:

采用复合土钉墙(三轴搅拌桩+土钉墙)的支护形式,搅拌桩采用Φ650三轴搅拌桩,有效桩长5.0m,外设3道土钉,土钉采用自上而下规格分别为Φ20、18、18的钢筋、长度分别为6.0、5.0、5.0m,倾角为15度,间距为1.50m;坡面采用混凝土面层,厚度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网片。

坑内降水采用无砂管井降水。

本工程坑内降水采用无砂管井降水,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降水要求,本次坑内降水共布设深井23口,降水面控制在基坑开挖面以下0.5~1.0m左右。

本次施工内容主要包括SMW工法桩、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圈梁、护坡、围护钻孔灌注桩、深井降水等,主要工程量规格、型号和数量详见下表:

备注:具体工程量以正式施工蓝图结合现场实际施工为准,正式图纸中如存在问题必须办理相关手续。

§1.2本工程施工重、难点及相应对策

为了便于对工程进行质量、技术工作及进度计划的控制、加强对周围地下管线、道路等的保护,针对本工程施工重点、难点例举及相应对策如下:

1、据勘察资料显示,拟建场地内有原有建筑物混凝土基础、局部靠近河流。

2、东环路侧场地围墙边距围墙2.3m、6.4m处分别有电缆、弱电排管及污水井;金鸡湖路侧有煤气管道等管线存在;场地周围地下管线较为复杂,且距围护桩较近,施工过程中加强保护,同时防止注浆过程水泥浆液流失,影响施工质量,从而导致管道堵塞。

3、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钻进垂直度及护壁泥浆比重、清孔质量控制。

4、锚杆预应力张拉施工时会产生部分应力消散,从而影响围护体的整体稳定性。

5、施工期间,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必须满足甲方工期要求;

1、施工前根据勘察资料弄清原有老基础位置,并在正式施工前进行换填处理,施工该位置围护桩时,适当增加水泥掺入量,确保该区域围护桩质量。

2、正式施工前,积极配合参与总包单位等组织的管线交底工作,对于不明位置的管线但距围护结构较近的应开挖样洞、样沟进行探测具体位置,量测出其埋深及距围护结构的净尺寸,以避免施工时遇到不必要的麻烦,更好的对地下管线做好避让、有效的保护;同时对于废除的地下管道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及锚杆、土钉施工前对管道口进行有效的封堵。

3、施工前必须先对各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认真学习图纸;桩位定位应准确,护筒按桩位准确埋设,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应大于20mm,并保持护筒垂直,钻机定位时,应校正钻架的垂直度,成孔过程中钻机塔架头部滑轮组、回转盘与钻头中心应始终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本工程灌注桩采用正循环钻进施工,护壁泥浆采用原土造浆(可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采用人工造浆),注入及排出孔口泥浆比重分别控制在1.15、1.30。第一、二次清孔完成后,泥浆比重应小于1.15,沉碴厚度应小100mm。

4、锚杆张拉锁定一般在施工结束养护5~7天后进行,采用张拉千斤顶、电动油泵加荷锁定。锁定张拉机具事先经过标定,并用此油压表的读数换算成张拉压力进行控制。在锁定过程中,采用锚筋拉力计进行校核;腰梁采用双拼22b槽钢,腰梁必须紧贴竖向预埋件,采用2根工字钢,用铁板连接焊为一体,并设置加劲肋板,锚具与腰梁之间需用垫板、垫铁垫于其中,垫板与垫铁应紧密相贴,确保张拉受力均匀,通过对锚杆的张拉力监测,确定锚杆预应力损失量,以便及时补拉校正。

5、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甲方对工期的要求,我司拟采用2台JB160型三轴搅拌桩机、自动搅拌系统、空压机等配套设备和40t履带式吊机及配备充足人员,2班制24小时连续作业,有专职人员监控施工,以确保成桩质量,确保施工工期。

施工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控制

施工关健工序为:桩位及型钢定位、导杆垂直度控制、型钢插入垂直度控制。

喷浆总量控制:根据设计水泥掺入量、桩长、水灰比计算确定注浆流量或施工速度等施工参数。

施工关健工序为:桩位定位、钻进倾斜角控制、注浆量及返浆量情况。

喷浆总量控制:根据设计水泥掺入量、桩长、水灰比计算确定注浆量,注浆量与返浆量的差值为实际注浆量。

2.1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方案图纸;

2.2有关规范、标准:

协会标准《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协会标准《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国家、建设部及江苏省颁布的其他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文明施工规定;

本公司有关企业管理、施工技术、生产经营等管理条例、制度及标准,现有机械设备、施工技术力量状况,往年对此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创造成果。

根据现场现场踏勘和本项目相关地址资料可知:

拟建场地位于苏州市东环路东侧,金鸡湖南侧,东环路可直接到达施工场地。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三角洲冲湖积地貌,场地内地势较平坦。

3.2不良地质现象

经现场踏勘,场地内距基坑东侧约4m左右(最近处)有一条河道存在,现已经过初步处理。但河道附近土质一般较差,施工基坑东侧时要尤为注重施工质量,土质差的区域可适当提高水泥掺量以保证成桩质量。

有关地层的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详见下表:

3.4围护施工重、难点及可行性分析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5.0左右米,深坑部位约8.4米。围护桩(三轴搅拌桩)最深进入第⑤层粉质粘土层,搅拌桩穿越的土层均为粉质粘土及粉土层,土层渗透系数相对稍大,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质量,满足止水要求。基坑底部分位于第②层粉质粘土层,在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的土层有第①、②层。基坑开挖时由于土体原有平衡被破坏,土体易产生侧向位移,故需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基坑的安全。

本项目施工需注意事项如下:

(2)本工程第②层粉质粘土层粘聚力较大,均值C=54.6kPa,搅拌桩施工难度较大。

我司采取相应对策如下:

(1)对表层小型障碍物采用挖机清除,埋深大于1.5m的区域清除障碍物后采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搅拌桩施工时建议增加约2%的水泥掺量。

(2)选择合理的掘进设备(动力头、钻头),必要时将钻头改为乌金钻头,并根据搅拌桩机下钻过程中设备电流负荷情况合理控制下钻速度,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第4章 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4.1 项目管理机构图

图4—1—1 项目管理机构图

4.2 安全文明管理机构图

图4—2—1 安全文明管理机构图

4.3 施工质量管理机构图

图4—3—1 施工质量管理机构图

⑴主持策划项目组织机构,协调、安排项目部各类生产要素,保证提供项目部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资源;策划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完善和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⑵主持确立项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质量管理职责,并组织考核,保证目标实现。

⑶确保依据项目质量管理程序进行施工和过程控制。

⑷组织竣工验收,安排、组织移交事宜。

⑸按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确立培训方针,监督落实。

⑴协助项目经理主持日常管理工作。

⑵负责质量体系采购和需方提供产品控制相关工作。

⑶协助项目经理,具体负责施工控制工作。

⑷落实对项目竣工验收前产品保护和移交后服务工作。

⑸协助落实组织竣工验收手续,并安排组织移交事宜。

⑵组织贯彻落实国家、行业的有关工程技术与质量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⑶参加施工方案的讨论和审定,负责施工方案和工艺标准的确定。

⑷主持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⑸组织编制、审核、落实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⑹负责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组织项目质量检查工作,落实不合格品整改工作。

⑺协助项目施工设备和设施的选用,保证项目质量能力的最大发挥。

⑻按项目施工要求,编制项目技术标准、验收规范目录,保证有效性,确保工程符合规范要求。

⑼负责项目质量记录按质量计划要求实施。

⑽制定水泥、水泥土试块、砼试块、钢筋原材料等检测试计划,并组织落实。

⑾负责统计技术在项目的应用,包括统计技术的确定和实施

⑿主持项目重大技术问题的攻关,组织QC小组活动,包括选题和活动按PDCA循环展开。

4.5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

A.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制度

1)我方在收到设计图纸后,组织各部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领会设计意图,负责将图纸中的疑点与问题汇总后,与业主联系,约定设计交底日期。

2)设计交底会议纪要与其它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B.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制度

1)设计方要求修改图纸时,应予以积级配合。

2)在施工时,发现图纸有错误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业主、设计单位。

C.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执行制度

1)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工程计划进度表、材料设备分析、工料分析,最终装订成册。

2)施工组织设计送交主任工程师审核、签证,然后经总工程师审批,总工程师审批签证的施工组织设计最终报业主审批认可,作为指导现场施工的依据。

3)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执行,不得擅自修改,若必须进行技术调整,必须重新编制修改方案审批,程序同上。

D.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收集的原始记录和资料,按建设工程有关规定,制定各类分册统一表格填写汇总。

2)每天记录好施工时发生的工作量、人工、机械使用、施工部位、材料设备进出场、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及天气情况等内容。

3)竣工前到有关部门咨询并及时请档案专职人员对竣工资料进行检查。

1)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由项目部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详细的计划,明确复核验收的部位、内容、复核验收人员。

2)技术复核按以下流程实施:项目部技术员负责技术复核工作的自检及填单,项目工程师负责技术复核的复验和核验意见签证。

3)隐蔽工程验收按以下流程实施:项目部质量员负责自检并开列隐蔽工程验收单,项目工程师负责复验意见签证并交业主代表复验签证。

4)作好技术交底工作,由项目部项目工程师负责将各分项工程和施工工艺向班组作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包括施工方法、操作要领、质量要求、验收标准等。

5)验收不合格立即整改,在复验合格前不得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6)对工程施工的难点,由项目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和班组进行科研攻关,通过策划、试验、实施,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

7)项目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生产,保证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8)对技术文件、技术资料、技术档案、技术标准和技术情报等做好管理工作。

1)工程项目部依据工程合同工期,编制单位工程总进度计划;按总进度计划编制月、旬或周计划及日计划。

2)计划还包括用工、用料、设备需求及资金平衡等内容。

3)项目部根据计划进度,每周一次落实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4)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产生偏差时,应分析原因,制订措施,保证计划进度的实现。

5)工程科落实专人记录施工日志,反映施工进度的形象进度。

6)施工日志必须包括以下内容:进货物资的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上下道工序转序的依据;施工机械进场验收;施工班组的材料、施工质量验收。

4.8施工质量管理

1)项目部质量管理员具有不受项目干扰、独立行使质量监督职权的权力。

2)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项工程转序的重要依据,凡达不到质量评定标准和质量计划评定目标的分项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执行国家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由分项施工负责人评定,专职质量管理员核定,评定资料真实、准确、清晰。

4)项目工程师每旬组织一次质量综合检查,由各相关科室和班组负责人参与,按质量计划,并对照评定标准和验收规范,对各分项工程的质量状况作出评价,并有详细的书面记录。

5)检查中发现不合格时,应开具质量整改通知单,其中轻微不合格应要求班组立即纠正,一般不合格及以上的按《不合格品的控制》规定执行。

6)对工程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工程或工序应严格控制,并设置工序管理点,包括:关键部位的分项工程;对下道工序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工序;质量不稳定的工序。

4.9施工机械的管理

1)由材料设备科负责对进场的桩机、履带吊等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验收,经验收合格的设备应持牌使用。

2)施工机械的合格牌由公司材料设备科签发。

3)每月一次对现场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和保养工作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4)每年一次对机械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审验及评定,对违章行为按规定处理,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

5.1.1 充分考虑总施工进度节点的要求以及满足施工需要等因素,在进行施工场地内临设、施工道路、材料堆场的规划、大型施工机械的布置、施工部署、施工方法的确定时,将以提高施工进度,并且积极配合招标方、设计单位等参建单位为原则,同时做到合理、经济、安全且利于文明施工管理,以此进行施工场地的总体合理规划。

5.1.2 为合理组织施工流程,缩短工期,为后序施工提供操作面,拟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验收段,分别组织结构验收工作。

5.1.3 我们将按照“分区施工,统筹管理” 的原则安排施工流程。在围护施工阶段对整个工程进行合理分区,各分区交错、流水施工。在各个划定的施工区域内再划分若干个小单元,确保“限时”施工的实现,以完全达到对周边环境的保护目的,也达到材料、设备、劳动力均衡使用的目的。

(1)总体施工顺序:由于本基坑围护与桩基工程交叉施工,围护施工时必须和业主、总包单位协调,合理安排施工流程,防止桩基施工挤土效应对围护桩造成影响。

(2)本次基坑围护总体施工部署:依次沿着拟建物外边线施工。

基坑施工部署:施工准备→测量定位/复核→SMW工法桩施工→降水→土方开挖→锚杆、土钉施工→开槽施工压顶梁梁、护坡→ 第二道锚杆施工→土方开挖→混凝土支撑施工→基坑降水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分层分块开挖土方→浇筑混凝土垫层,地下室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在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回填至地坪,回收型钢钢→清理场地及通道→拔除型钢。

5.3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

5.3.1总平面布置工作内容(由合同约定的施工单位实施)

⑵临时施工用水管道铺设,若水压不足,我方自行配备增压泵确保水压。

⑶临时施工用电线路铺设(包括分配电箱设置)。

⑷现场临时雨排水、污水排放系统布置;

⑹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

⑺测量控制点、网的建立与保护。

5.3.2施工总平面布置

围护桩施工阶段,主要的基本设施有:

型钢、锚杆、腰梁进场、验收、堆放场地;水泥仓储、水泥浆液配制—暂存场地;输浆泵、空压机、三轴Φ650mm搅拌桩机、锚杆、土钉施工等全套设备作业场地。

我们根据施工阶段不同动态地优化布置场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好工序,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此次基坑围护工程应连续施工,为统筹安排,施工后台(包括水泥仓、注浆设备(自动注浆系统)、空压机等)操作场地宜相对布置在场地中央,以便制备水泥浆液供应周围三轴搅拌机施工;现场办公和住宿采用我司特制的集装箱,拟订布置在场地合适位置。详见附录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布置与业主、总包协商后决定。

5.3.3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

⑴施工现场始终严格要求对照“施工总平面图”实行“定置”管理,并严格要求做到物流有序。

⑵各类机具、材料整理后统一堆放在指定的区域,不得占用基地以外的道路,并堆放整齐、有序。

⑶施工场区机台周围由机台负责清理,做到场区无弃土、无弃物。各机台、班组积极做好“工完场清”工作,以创造并保持一个整洁的工作环境。

⑷机台使用的管材、器具各自堆放整齐,保持整洁。

具体机械设备数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安排,随施工进度调整,确保工程进度。

采用索佳SET220K全站仪进行整体定位和轴线复核;采用J2经纬仪放样,J6经纬仪校核桩架垂直度,DSZ3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标高。

⑴由于本工程拟采用大型设备进场施工,故对场地要求比较高,施工前须平整场地,修筑必要的施工便道,以满足施工要求。

如有影响施工作业的地上、地下障碍物须在施工前予以清除,并及时平整处理。

为保证施工机械正常运行,快速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保证施工进度, 施工用电、照明布置如下:

a、主电缆采用95方电缆,由指定的临变电箱引出,沿施工围墙、道路布置,埋地铺设时埋深不小于500mm,上下各铺50mm 厚的细砂,并在上面作醒目标记。若用电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则安排发电机提供用电。

b、供电支路采用70方电缆,沿线每50m设一个分配电箱,即各施工用电设备及大型机械设专用电箱。

c、办公区设置专用电箱,在打桩区域内设置足够照明设备。

d、根据甲方文件,本项目甲方提供最大用电量为300KW,如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我司将安排发电机进场以满足施工要求。

e、现场供水采用φ50镀锌水管作为干管,支管采用PVC水管,沿围墙埋地设置,办公区及各作业区分别引出用水支管,并设专用水龙头。

5.4.3 施工临时围墙、大门及道路

(1)本工程临时围墙由合同指定单位搭建。

(2)主出入口在东环路侧,用作设备进出场及材料运输。大门采用本公司统一式样,并在大门处设置门卫,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必须穿制服、带袖章;建立值班制度;实行人员出入登记和门卫人员交接班制度,并对外来办事人员发放安全帽;门卫制度标牌上墙。门卫室旁边明显设置施工现场平面导向图。

(3)临时施工道路依据有利于施工的原则,在不同施工阶段分别布置。

(4)计划在施工场地东侧空旷处设置集装箱作为临时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实行标准化管理),集装箱旁设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5)临时办公室及职工宿舍附近配有卫生设施及临时仓库。

(6)施工场地入口处设置设洗车槽和沉淀池。

(7)临时道路的铺设依照有利于施工及经济的原则,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可分别布置,具体铺设位置见“平面布置示意图”。

5.4.4 现场排水措施

(1)围护施工过程中,总包单位应设置现场排水明沟,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地表水等流入基坑内。

(2)我司根据需要另在场地内设若干条排水网沟作排水用,排水网沟尺寸300×300,并定期清理排水沟淤泥,确保施工现场排水通畅。

(1)在围护施工过程中,将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依据有利于施工原则及时调整材料和周转料堆场。

5.4.6 周边环境保护措施

由合同约定单位委托有监测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周围临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进行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

第6章 围护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6.1.1平面测量控制网建立布置原则

(1)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既是各施工单位局部、单体施工各环节轴线放样的依据;也是监理等各检测单位的测量基准。因此,务求达到可靠、稳定、使用方便的标准。控制网除应考虑图形强度以满足工程施工精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密度和使用方便的特点。要求达到通视条件好、网点稳固状况、攀登方便等各种因素。

(2)由于本工程的规模较大,而且工况复杂,因而必须设置多组平面控制网。又由于各组控制网都是服务于同一工程的建设,因而各组控制网之间必须形成有机的整体。控制网之间按照级别的高低,高级网控制低级网。平级网之间互相贯通,形成系统。

(3)在基准点位置挖土浇捣一个混凝土基础块

(600×300×300),预埋一块200×200×8预埋铁,

在铁板上刻十字丝基准点做,并在周围用钢管搭

6.1.2控制网建立

工程不同部位应用,本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共设置二级控制网和一个单体控制体系。

a、首级控制网

(1)由于本工程项目较大,城市测绘部门或单位所提交的一般测量控制网不能直接

作为首级平面控制网使用。必须对其控制网进行加密,或设置辅助措施方可使用。

(2)首级控制网设置在施工现场外,用于为受破坏可能性较大的下一级控制网的恢

复提供基准,同时也可直接引用该级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测量重要的或关键的测量工序。其建立以城市网为依据,宜设置在工程现场外的道路一侧稳定处,且需考虑使用方便。

(3)本工程首级网的设置形式采用围绕施工现场一周的闭合网,布点位置由测量人

员经过现场踏勘后确定,外业测量结束后对数据进行闭合和平差。

b、二级控制网

(1)二级控制网布置在施工现场以内相对可靠处,主要用于围护施工阶段的测量,具有短期使用性质。该控制网的使用需随时根据施工阶段的沉降、变形情况调整。由于工程的工况变化很大,且二级控制网布置于现场内部,容易遭到施工破坏,也需要根据施工情况调整布网位置。布网依据为上级控制网。

(2)二级控制网根据施工对象的不同,在现场布置于相应的位置。因此网点位置可

6.1.3 平面测量控制

(1)首先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图纸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并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红线点位置及坐标、周围环境、现场地形等情况。

(2)熟悉和了解地面建筑物的布局、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等。

(3)将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坐标进行复核无误后,及时办好签证手续。

(4)在熟悉和掌握总图的基础上,对总图上所标注的定位坐标、尺寸用计算闭合导线方法核算是否准确。

(5)根据定位图上提供的坐标和桩位图上的控制点坐标,采用全站仪定出轴线控制点和测站控制点,并将控制点的方向标记投测到周围的建筑物或围墙上。

(6)测设时先校核施工现场上已测设的坐标点,然后根据已测量出的坐标点测设出平面布置图上的坐标点,并使各个坐标点分布在施工场地内。

(7)每次用极坐标测设后要进行校核。

(8)主要坐标控制点测设后,在周围建筑物或围墙上用油漆及时做好标记,建立整个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网。

(9)测设出建筑物的边轴线与主要控制点(测站点),在点位处打下木桩,桩头涂上红油漆,钉上小铁钉,并在周围建筑物或围墙上用油漆及时做好控制方向,架仪器于控制点,整平、对中,后视零方向,按施工单上的数据对桩位进行测放。

(10)平面控制网测设时保证测设精度,控制网测设后进行闭合校对。确保起点与终点吻合,并对主要坐标控制点作必要的保护。

(11)现场水准点靠周边围墙或建筑物布置三个,压桩过程中做到定时复核。

(12)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测角:采用二测回;测角中误差不大于5”。

测距:采用往返测量;取平均值。

量距:采用测距仪和鉴定过的钢尺。

各控制点边长误差应达到1/10000精度。

各控制点相关角度差应不大于5”。

6.1.4 高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根据确定的水准点或已知高程点统一引测,引测高程可用符合法或往测法。闭合差不应超过± n ㎜(n 为测站数),或± L ㎜。(L 为测线长度,以km 为单位)。现场的已知水准点(包括引测后的水准点),设可靠的保护措施,不致发生沉陷或变位。根据已知水准点,引测并建立建筑物标高控制网,水平控制网点沿建筑物四周环向布置。标高控制点引测时,仪器宜在两测点间等距安放,并进行环向闭合差校核。

(2)基础部分的标高传递

土方开挖时,在基底打入小木桩,将水准仪架在基坑边,通过塔尺将基坑上口的标高传递到基坑内的小木桩桩顶。在基坑内按2000mm左右的间距打入小竹桩,将小木桩上的标高传递到小竹桩上,以此控制整个基坑土方、坑内围护工程作业和垫层面的标高。

6.2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案

本围护工程止水搅拌桩为Φ650(Φ850)三轴搅拌桩,施工工艺为“套接一孔法”施工。

三轴搅拌桩施工前,须预先进行必要的场地平整,修筑临时施工便道,清除施工区域范围地上地下障碍物,场地地面及施工便道荷载以能行走工法桩机为准。

根据业主(或总包单位)提供的坐标基准(控制)点,按照设计图进行放样定位及工程引测工作,并做好永久点及临时点标志。放样定线后作好测量技术复核单,交由总包、监理单位复核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某H大帝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14P).doc6.2.3、开挖沟槽

根据基坑围护内边控制线,采用0.4m3挖掘机开挖1.0m×1.2m沟槽,并清除地下3米以上的障碍物,开挖沟槽余土及时处理保证正常施工,并达到文明工地要求。

6.2.4.定位型钢放置

平行沟槽方向,放置定位型钢,规格为400mm×400mm的工字钢,长约12m,再在垂直沟槽方向,放置定位型钢,规格为200mm×80mm的槽钢,长约2.50m,转角处H型钢采取与围护中心线成直角插入,H型钢定位采用型钢定位卡。参见下图(视实际情况而定)。

6.2.5.三轴Φ650mm(Φ850mm)搅拌桩孔位定位

三轴Φ650mm搅拌桩的三轴中心间距为450mm+450mmQ/GDW 13003.4-2018 35kV变压器采购标准 第4部分:35kV10MVA三相双绕组电力变压器专用技术规范,三轴Φ850mm搅拌桩的三轴中心间距为600mm+600mm, 根据这个尺寸在平行H型钢表面用红漆划线定位。

6.2.6 SMW工法工艺流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