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肿瘤医院门诊医技楼工程基坑支护、降水施工方案

河南省肿瘤医院门诊医技楼工程基坑支护、降水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48.6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河南省肿瘤医院门诊医技楼工程基坑支护、降水施工方案

目 录

1.1 国家、行业现行有关规范、规程

广环投集团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标准化图集(土建篇)《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 CECS 22:90

《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焊接目视检验规范》 CECS71:94

1.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河南省肿瘤医院新建门诊医技楼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肿瘤医院基建处提供的一些相关图纸。

拟建场地自然地形比较平坦,无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无古河道、地下暗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地貌单元属黄河泛滥冲积平原。

根据甲方提供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查报告,拟建场地分为8个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土,粉质粘土及砂层,现对各地层分述如下:

1.杂填土:上部为砼地面,下部为石灰土及杂填,底部为褐黄色粉土,见少量植物根系。层底平均埋深约为,该层分布稳定。

4.粉土:黄褐色,中密,湿。含少量灰色条纹,局部粘粒含量较高无光泽,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底平均埋深约为。

2.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水条件下无腐蚀性,但在干湿交替条件下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的腐蚀性。

3.基坑施工总体部署和及重点、难点和主要对策

本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涉及专业较多,各专业工种之间在工序上交替穿插频繁,因此施工总体部署及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也是本工程一大重点。要求施工单位具有很强的专业施工、协调和管理能力,确保全面实现各项任务指标。

3.2工程重点、难点和主要对策

1.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拟建建筑物场地周围现有建筑物较多,距开挖基坑很近。北侧为两层医疗楼及核医学科,距拟建建筑物,南为五层的医院办公楼,距拟建建筑物,东部为6层的住院部及病房楼,距拟建建筑物约。且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分别为、。对基坑支护的位移要求很严格,增加了基坑支护的难度。

其解决方案为采用排桩加锚杆支护方案控制基坑边坡的位移。同时,加强对基坑边坡与现有建筑物的位移与沉降监测,进行信息化施工,以确保基坑周围现有建筑物的安全。

2.本场地地下水埋深较浅,水量较大,勘探期间为枯水期,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为1.50。根据郑州地区经验,水位变幅为,本场地历史最高水位可按考虑。基坑开挖较深。因降水对周围地面所产生的沉降都可能对邻近的建筑物及设施造成损坏。

其解决方案为在基坑四周做深层搅拌桩桩止水帷幕截水,控制基坑周围的地下水位和对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影响。截水后,采用基坑内降水,降水措施为轻型井点降水和管井降水结合的方法以保证本工程施工的降水要求。轻型井点降水主要是为保证雨季降水量大时排除基坑内的地表水。基础开挖完成后,在确保基础施工能正常作业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弱降措施(间隔或停止深井抽水),以最大能力减少或消除沉降量。在降水施工当中,设置观察井由专人定时监测,如情况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基础工程的顺利进行。

3.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河南省肿瘤医院院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搞好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减少扰民,尽量对周边的道路交通和居民、医院办公及病人休息不造成影响,将成为该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采取使用低噪音设备,加强与医院及周边有关部门的沟通,有特殊情况时调整施工时间,将因施工给周边带来的不便降到最低限度等措施,确保本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4)本方案仍然满足不了降水要求时,每个电梯井周围安装两口管井管短期降水,以保证电梯井基坑能正常作业施工。

(1)管井安装工艺流程: 确定井位→挖井口→钻机就位→开机钻孔→钻孔过程中随时调整泥浆浓度防止井壁坍塌→钻井至设计标高时排渣换浆→固定底盘→接入井管并密封管间接口→沉管至标高时及时放入滤料→并开始洗井→正式降水工作。

专业测量员根据设计方案及图纸进行定位放线,精确定出每口降水井的位置。并根据实际情况注意避开桩位、地热水管等等,井位做相应的灵活调整。

钻机就位,进行设备调试对中、整平然后下钻开始施工,施工中应对护壁泥浆进行测定并保证正常循环,施工降水井孔径350mm。

钻机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及时移开钻机,钻机移开后立即投放花管(管井井管)花管外径350mm两根井管结合处应对齐、对严,井管四周用四根竖向竹竿做导向杆,确保井管居中(自然地面止井口下3米为实管),保证井管安装后的垂直度。

管井安装结束后立即放入抽水设备进行抽水洗井,洗井时间在8小时左右,但实际以抽出清水且水中不含砂为准。

a.施工用电按负荷配送至现场。

b.排水渠道采用管道或水渠排放至指定地点,在基坑内设置两个固定的集水坑,将管道或水渠内的水流汇集流入集水井,再用潜水泵将集水坑内的水抽出基坑外的排污水井。

c.做好与各工种协调配合施工工作,挖土时,派专人保护电缆及排水管的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在护坡作业时,做好降水设施的保护,避免造成阻塞影响正常工作。

4.3降水机具、设备准备

1.井点降水和深井抽水可连续进行,备用双回电路电源,以保证降水施工的连续性。

2.潜水泵在运行时,应经常观测水位变化情况,检查电缆线是否与井壁之间磨损,以防漏电。

3.在降水期间,应加强水位、水量观测,并做好有关记录,对有关记录应及时整理和主要部门取得联系,以便随时更改施工措施。

4.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状况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抽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5.降水设施使用完毕,轻型井点管依次拆除,并随时做好泥孔回填工作。

6.由于管井降水井位设在基础内底板下,而且降水工程必须维持到地下室防水面层做完回填土时才能结束,此时基坑已经开挖至设计标高,降水井维持抽水即可,井内抽水设备可移到筏板外工作。

降水井封井方法:

4.5降水质量保证措施

1.降水队要严格按工程监理和甲方要求做好各项施工记录,以备查验。

2.施工排水采用管道或排水渠按甲方指定位置送到施工现场以外。

3.加强安全监控,由于本工程场地较为开阔。采用井点降水,开挖较深,可能会对邻近建筑设施造成沉降影响。除采取必要支护措施外,还要做好沉降观察,并做观察记录,如发生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抽水以保证安全施工。

4.由于土性及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土方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安全的不可知因素,要随时观察土体变位情况,按规定放坡,以确保边坡稳定。

5.严格控制挖土层次,严禁超挖或护坡不及时,严禁坑边大量荷载。

6.基坑开挖至标高时,应迅速做好垫层,并尽快浇注底板混凝土,避免基底暴露时间过长。

7.保证降水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降水质量,工地要有充分的备用设备。发生故障及时抢修,上岗值班人员各负其责不允许有丝毫松懈,直至降水工程结束。

4.6降水沉降防护措施

由地质资料提供数据显示:开挖土层、降水土层属于高含水高压缩,土壌孔隙较大。在井点降水无大量颗粒随地下水带走的情况下,因降水对周围地面所产生的沉降都可能对邻建设施造成损坏,为确保施工安全,我们采取如下措施:

1.基坑支护采取排桩和锚杆相结合的支护措施,同时采取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截水措施。

2.基础开挖完成后,在确保基础施工能正常作业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弱降措施(间隔或停止深井抽水),以最大能力减少或消除沉降量。

3.在降水施工当中,要在基坑四周设置观察点由专人定时监测,如情况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基础工程的顺利进行。

根据槽深、场地周围环境条件以及地层条件,结合我们的施工经验,经过详细、认真的计算,同时对不同的支护方案进行相互对比,根据不同的周边条件,综合考虑支护体系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拟采用桩锚支护方案,且在基坑周围打止水帷幕。

锚杆施工采用二次注浆技术,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水泥采用P42.5,水灰比为0.45,二次补浆在初凝后开始。

锚杆施工采用二次注浆技术,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水泥采用P42.5,水灰比为0.45,二次补浆在初凝后开始。

止水帷幕采用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水泥用量60kg/m,水泥采用P32.5水泥,桩直径550mm,帷幕深15m,距地面下1m,帷幕厚950mm,采用两排桩套打重叠150mm。具体做法如下:

(1)组织全站仪、激光经纬仪、激光铅垂仪、水准仪、50m钢尺及两套检测工具进场。了解现场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对现场进行规划,并绘制完善总平面布置图。按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要求,接收二级坐标点和水准点等测控点,进行闭合复测工作。

(2)作详细的地下管网调查,对基坑周边的重要建筑物、管线进行监测点布设。

(3)根据工程进度,设备进场要求做好临电、临水的准备工作。

(4)配齐本工程所需的各类质量标准、规范、工艺标准、图集等书籍,并组织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学习规范及操作规程,进行岗前业务培训。

(5)编制详细的工程施工方案,认真做好施工前技术、安全交底。

(6)编制施工工程进度总计划、工程细部做法和克服质量通病的措施以及季节性施工方案。

(1)做好施工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对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学习新规范、新法律法规。

(3)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交底、季节性施工交底,使全部管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4)对劳务全体人员进行进场前安全、文明施工及管理教育、宣传和动员。

(5)对特殊工种集中培训,考核取证后方可上岗。

(6)对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前技术、安全交底。

(1) 协同甲方落实施工用地,完成现场规划及临设搭建。

(2) 施工用水:根据现场情况,临时给水考虑施工用水为主。

(3) 场区道路:与甲方协调,规划现场道路,形成循环通道,满足施工生产和消防用路要求。

(4)现场用电:本工程临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TN—S系统供电,现场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以上配电保护。配电系统分为三级,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5)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对现场进行规划,临设报批后组织劳动力施工。

(6)场管线:调查场区内外影响机械施工的地下障碍物及管线,并请示甲方代表对场地内的障碍物、管线进行清理、撤除或改线,暂不能清理的应明确其位置,作明显标示,对基抗边的各种管线、地下构筑物,要明确其空间位置、尺寸大小,施工中制定详细的防护处理措施。

(1)依据技术部门提供的材料委托单确定材料分供方制定钢材、预拌砼等材料供应计划,签定供货合同。

(2)编制材料、机具供应计划并及时上报批,由材料设备部负责订货及会同质量部、技术部进行进场验收。

(3)根据生产进度计划盘查库存,并及时组织施工材料及周转材料进场。

会同甲方、监理人员确定见证取样试验负责人和委托见证试验试验室,确定见证取样试验项目,并编制见证取样试验方案、主要材料试验工作计划和主要试验设备见下表:

7.1护坡桩施工工艺流程

①履带底盘装载,接地压力小,适合于各种施工工况,在施工场区内行走自如,机动灵活,对孔位方便、快捷。

②自动化程度高、成孔质量好、效率高:该钻机为全液压驱动,电脑控制,能精确定位钻孔、自动校正钻孔垂直度和自动测量钻孔深度,最大限度地保证钻孔质量。该钻机能在各种地层条件下进行高效钻进,施工φ800~1200深度20m的桩孔仅需1小时,是一般反循环钻机效率的8~10倍。

③采用旋挖钻进的干孔或泥浆不循环静态护壁的新型成孔工艺,减少泥浆污染。

④自带柴油机动力,缓解施工现场电力不足的矛盾。

护坡桩采用旋挖钻机成孔,钢导管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页图:

锚杆成孔采用锚杆钻机螺旋钻进或用人工洛阳铲成孔工艺,锚杆注浆采用泵送水泥浆微压注浆工艺,锚杆张拉用液压油泵和张拉千斤顶张拉至设计预应力后锁定的施工工艺。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

合格

7.3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施工工艺

1.深层搅拌桩施工之前,首先要精确测放出基坑支护内边线和确定场地标高,在土方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可以施工条件的情况下,测放基坑四周桩心轴线,然后对每根桩进行精确的定位放线,保证成桩后桩与桩的搭接符合设计要求。

移动桩机校对桩位 带浆下钻至桩底标高 提钻

移动桩机至下一桩位

①定位:本工程以筷子作为搅拌桩桩心位置,筷子之间间距均为长向400mm,截面方向400mm,每次对桩时,将钻头大致移动至筷子上方,然后桩机正面与侧面上的两个锤球进行对中与垂直度调整,调整结束后应达到钻尖与筷子对中,两个锤球在两个面上居中。

②桩机调整:调整桩机四侧腿架以保持钻机大致垂直,然后微调。钻架正面与侧面各悬挂一锤球,锤球都位于钻架中心,调整钻架,使两锤球线都位于中心,以保持钻杆垂直。

③水泥浆制作:技术人员根据搅拌桶大小,按0.6:1的水灰比进行精确计量,计量出制作每桶水泥浆液所用水泥量和水量,然后在搅拌桶内标出刻度线,水泥浆制作前对工人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应包括每桶水用量和水泥用量,最少搅拌时间不小于3分钟,并制作标识牢设置于施工现场。

④水泥浆制作完成后,开动桩机以3档速度进行带浆下钻,下钻过程中应保证注浆压力和注浆量,下钻达到桩底标高后以4档速度提升,提升过程中同时保证注浆压力与每米注浆量,提升至自然地面。停机停喷,移动桩机按上面的施工程序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⑤每一根桩施工结束后,技术人员应认真填写施工记录,施工记录应包括注浆时间、水泥用量、注浆压力等参数。

⑥桩体搭接:如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停电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单桩未完成,则在重开时,回钻1米以保证搭接完整;对于不同时期完成的桩体与桩体之间的接头,可在施工时降低钻速,应用低档位搅拌,以保证咬合充分。停机超过3小时,为防止浆液硬结堵管,应拆卸输浆管彻底清洗管路。

8.施工技术、质量要求

8.1护坡桩技术、质量要求

①桩位复核(开钻前进行):中心位置允许偏差50mm。

②钻孔实际孔深允许偏差+200mm。

③钻孔垂直度允许偏差小于0.5%。

④桩孔充盈系数为1.0~1.20。

⑤桩径允许偏差:+20mm。

①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直径为φ900、φ700):采用模具制作以保证主筋位置准确,成笼垂直度好,无扭曲现象,几何尺寸允许偏差:

(a)主筋间距±10mm

(b)箍筋间距±20mm

(d)长度±100mm

②主筋保护层厚度:主筋保护层厚度50mm,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20mm。

④主筋对接采用对焊或搭接焊,若采用搭接或帮条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10d(单面焊不小于10d,双面焊不小于5d)。

⑤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复验单。

①双点起吊,上吊点要加铁扁担;

②用设有托架的平板车运输,严禁拖、滚,防止钢筋笼变形。

③吊装入孔要轻起轻落,不得强行压入,要居中下放,保证垂直度和保护层厚度。

④护坡桩要按设计要求检查下放钢筋笼的方向。

(4)水下灌注砼施工技术要求

①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尽量缩短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时间,争取成孔后半小时内进行灌注。

②导管连接时应检查密封圈损坏情况,有损坏的立即更换。丝扣涂抹黄油,确保导管连接快捷、牢固,接口严密无泄漏。导管进入工地后应进行秘水压力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③准确计量导管长度及下放深度,下口与孔底的距离控制在300~500mm。

④灌注首批混凝土前,导管中泥浆上表面应放置符合要求的隔水塞(橡胶球胆)。

⑤首批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应立即检测孔内混凝土面标高并计算导管下口埋深,同时探测导管内是否有泥浆回流或漏入。

⑥灌注混凝土要连续进行,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⑦灌注过程中,导管下口在混凝土内埋深一般控制在2~4m,不得小于1m。

⑧每根桩留一组混凝土试块,并及时编号和进行养护,以备检测。

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否则先灌入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将阻止后灌入的混凝土从导管中流出,造成断桩。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宜通过溜槽流入漏斗和导管,所以不得将混凝土整斗倾入管内,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胶垫圈,造成导管漏水。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混凝土上升困难,可用吊钩上下提升导管,加大孔内混凝土高度,加快混凝土上升速度。

为防止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在导管提升时要人工施加外力使导管旋转,边旋转边提升。

9.基坑施工监测方案及基坑的维护

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及基础施工期间,为确保基坑边坡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对基坑实施动态、信息化管理,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应进行以下两方面的施工监测:

(1)对基坑边坡水平位移监测。

(2)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监测。

(1)周边建筑物及路面管线沉降观测点位,设观测点位40个;

(2)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设测斜监测孔位9个;

(1)沉降观测采用NA2级水准仪(每km水准测量中误差为0.7mm,达到相关规范要求),配合铟瓦钢尺,按测微水准测量方法施测。

(3)锚索拉力采用振弦式测力计测量。

根据实际监测数据对基坑工程作出险情预报是一个重大的技术问题,关系着工程安全和施工进度等多方面因素,必须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实际因素,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及时作出判断。

报警标准有两种指标,其一是最大容许值,其二是变化速率,这两种指标中只要有一种达到警戒值都需要及时作出判断,形成决策。根据郑州市工程经验,参考其他地区地方性规范,确定本工程采用以下警戒值标准:

1、既有建筑物单点累计沉降报警值:20mm.

2、道路管线单点累计沉降报警值:30mm.

2016年《江苏电气专业施工图审查技术问答》-23、水平位移报警值:40mm

4、变形速率报警值:沉降或水平位移连续3天达到2mm

①应在标尺分划线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呈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晴天观测时,应用测伞为仪器遮蔽直射阳光。

②每周期作业前应对水准仪及水准标尺的水准器和角进行检查。当发现观测成果出现异常情况,并认为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进行检验与校正。

③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治仪器。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④、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点位变动迹象、建筑物基础和墙体裂缝等情况,应做出书面记录,并画出草图。

二级沉降监测应由表1和表2控制其观测成果精度。

GBT 38937-2020 钢筋混凝土用钢术语.pdf表1、沉降监测成果精度控制指标(一)(单位:m)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