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冷再生底基层施工组织设计

水泥冷再生底基层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22.3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水泥冷再生底基层施工组织设计

表1 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

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青少年宫消防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4、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5、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6、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7、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8、文明施工措施、环境、人文景观保护措施

10、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第一部分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

本投标人承诺:主要人员、设备动员周期为2天,并在2天内达到现场。本投标人如果中标并接到业主的中标通知书后,在与业主签定工程承包合同协议书的同时,2天内完成项目经理部建设,并由项目经理带领工程技术、试验质检、机械各类技术人员和行政、材料管理等有关管理人员先行进驻施工现场,并分别着手组织施工队伍驻地和生活设施搭建,落实地方材料和其他材料的货源供应,签定加工或供货方式合同。申请办理用地、用电有关手续,同时进行路线的恢复定线、测量放样,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另一方面将分别迅速就近调入桥梁和路基施工所需的各类机械设备,争取在5日内将工程 前期所需的人员、设备、材料通过公路调运到现场。根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认真、有序、周密地做好临时道路修建、场地开沟排水等施工准备工作,待准备工作就绪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申请报告,等待监理工程师发布开工令。

针对施工主要材料供应量大,组织运输困难等特点,材料运输充分利用地方运输力量,主要使用公路运输,确保材料的价格合理、质量合格,并能保证供应。

第二部分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

第一节 路基土方工程施工

一、在路基工程施工前确定试验路段,通过试验路段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等的数据,编制施工操作规程。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工艺框图见附表。

施工前进行路线全线复测,将复测资料整理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再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清除植被和表土、挖除淤泥,同时必须搞好开沟排水,使路基免受地表水侵湿。每层铺设、碾压完成后先自检和报请监理抽检,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不符合验收要求的重新返工,直至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二、路基开挖至规定断面后,仍有非使用材料时,要及时清除至路基以外,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和要求进行施工。居民区附近的施工,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居民区房屋及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路基开挖的非使用材料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方堆放,并符合规范要求。

第二节 水泥冷再生底基层

1、路基验收:土路基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路基表面高程、宽度、平整度、密实度、弯沉值等符合设计要求,有现场监理工程师工序验收的合格签认。路基表面不能有积水、松散、翻浆、橡皮土等情况,路基表面的缺陷及时处理,底基层施工前对土路基做全面检查,建立严格的交接制度。

2、施工机械设备:石灰稳定土底层施工现场配置压路机、路拌机、推土机、洒水车等机械,在工作面上进行适当组合。

3、配合比:在实验室对所取材料检验合格后,进行试配,制作试样,最佳密实度(MDD)、最佳含水量(OMC)满足设计要求。

4、实验路段:实验路段是检验施工方案配合比,测定虚铺厚度及施工机械性能的重要手段,会同监理工程师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共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及代表性的土质作为试验路段,并编制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在试验路段施工中,有针对性地收集松铺厚度、含水量、压实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等数据,试验路段结束后,编制试验路段总结报告,用以指导全面施工。

三、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本合同段石灰稳定土采用路拌法。施工工艺见附表。

(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推土机,灰土拌和机,震动压路机,洒水车,装载机。

A、检查、验收清理下承层: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厚度、平面尺寸及无侧限压强,并进行工序交接。

B、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每放边线桩,抄平等。

D、做好配合比设计,按施工配合比备足质量合格的原材料。

E、做好试验段,以确定施工工艺、松铺系数、人员、机械配备及数量、压实遍数,以指导施工。

F、在正式拌和稳定土混合料之前调试所用的拌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含灰量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拌和要均匀。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1%~2%。

G、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用平地机整平达到设计要求。

H、用震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并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不够时即使进行补压。

I、对已成型路段,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7天内表面湿润,不宜开放交通,特殊车辆需要行驶时,车速应限制在以内。

J、先行自检验收。对不合格部分加以处理达到标准要求。

第三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

1、水泥稳定碎石采用200T/H型拌和设备进行厂拌。水泥稳定碎石搅拌站安装调试完毕,具备正常生产能力。拌和站人员、配套机械设备、材料设备、原材料试验设备及人员都齐备。经试拌、生产的水泥稳定碎石符合要求。水泥稳定碎石拌和站有足够大的料场,贮存一定数量的天然材料,有贮存水泥的房间,有充足的水源,并有准确的用水量计量仪器。

2、施工机械设备:级配碎石施工现场配置压路机、摊铺机等机械,在工作面上进行适当组合。

一个工作面上机械配备及组合情况如下:

摊铺机+12~15T压路机+20J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

3、水泥准备:水泥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细度、28D强度达到和满足设计要求。

4、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在实验室对所取材料样、水泥检验合格后,进行试配,制作试样,根据试件养护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得出试配结果。考虑抗干缩及经济性,最终确定配合比设计中水泥、碎石、中粗砂用量、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值、最佳密实度(MDD)、最佳含水量(OMC)满足设计要求,随着水泥在级配碎石中水化作用的继续,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会逐渐增加,最佳密实度将有所降低,在工地实测最佳密实度。

5、试验路段:试验路段是检验施工方案、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测定虚铺厚度及施工机械性能的重要手段、会同监理工程师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共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并编制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在试验路段施工中,有针对性地收集虚铺厚度、压实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等数据,试验路段结束后,编制试验路段总结报告,用以指导全面施工。

6、集料采用的碎石,其物理、力学性能、压碎值均满足设计要求。

二、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1、培路肩:培路肩施工方法与石灰土底基层相同。

2、测量放线:测量控制桩间距控制在一个,控制桩测设完成后,在施工路段的一端打入Ф28钢筋桩,把拉力器一端固定在钢筋桩上,另一端固定好钢丝绳,然后牵拉钢筋绳,使拉力器拉力达到10N以上,钢丝绳长度以每施工段100~为宜,一个施工段不得过长。钢丝绳固定完成后,把钢丝绳放入测桩顶部的凹槽内,用白线系好,如果钢丝绳下垂过大,可在每两个测桩中间增加一个支撑,以防钢丝绳因桩距过长而下沉。

3、摊铺机摊铺:摊铺开始前,调整熨平板下面的垫木,按摊铺标高增加增加5~为垫木横向厚度,要注意路拱横坡度变化,按设计要求调整垫木横向厚度。用水平仪控制摊铺面启动时熨平板的标高。垫木厚度调整准确后,将熨平板放在垫木上,固定牢固,调整摊铺机,使之达到正常摊铺状态。开始摊铺3~长时,立即检测摊铺面标高和横向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时,适当调整熨平板高度和横坡,直到合格,再继续摊铺。正常施工时,摊铺机每前进,随车检测人员检测一次摊铺面标高、坡度。在摊铺机前进过程中,螺旋搅拌笼两端的粒料要保持饱满充足,否则及时停止摊铺,等级配碎石输送充足后再开机。摊铺机行走时,始终保持直线行驶,摊铺机行走时标尺杆上自然垂落的左右测平传感器的中心始终对准钢丝绳,以保证摊铺宽度、厚度准确。

4、配合机械施工人员:摊铺机施工时,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调头、倒车,不得撞坏测量标高桩,不得在倒车时撞击摊铺机。在摊铺机摊铺前,在基层表面洒水,洒水车由专人指挥,施工中基层表面不得不燥,不得洒水过多造成路面积水和泥泞,参照水泥碎石配合比及作业时的气候条件控制洒水量,以混合料最佳含水量为标准调整现场洒水量。各类机械施工必须自始自终由专人指挥,不要多头指挥,各行其是。配备足够的平整、修边人员,对机械不能处理到的边角部位进行修补,同时测量摊铺层的宽度、标高、坡度、平整度、保证摊铺面合格。

6、工作缝处理:在水泥稳定混合料拌和结束后,末端碾压松散段在第二天施工前应清除,并将接头处清理成垂直断面,断面应成一条直线。

7、切缝:为减少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不规则断裂及对沥青混凝土面层产生的反射裂缝,成型3天后应每隔切一条横缝,横缝上要灌填嵌缝料、铺筑面层时切缝上加铺土工布。

三、洒水养生及交通管制

1、养生:每段水泥稳定碎石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水泥稳定碎石最终强度形成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养生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施工中重要的环节。养生采用麦秸覆盖洒水车洒水养生。用洒水车养护时,洒水次数要根据气候及路面水分蒸发情况确定,养生期间始终保持表面潮湿。洒水后,注意表层情况,表面有浮土,起皮时可用轮胎压路机静压1~2遍,以防止表面起皮脱落。

2、交通管制: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完成进入养生期后,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不得通行。施工车辆必须通行时,限制载重车辆通行,通行车辆车速不超过。严禁急转弯或急刹车。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注意的一些问题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是保证公路良好耐久性的重要环节,基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路面面层施工质量。对于基层,表面平整度与基层强度同样重要,认为基层不平可用面层找齐的想法是绝对不应有的。

相对于底基层,基层将承受更大的车辆荷载,同时,基层对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有很重要的影响,基层的凹凸情况会通过沥青面层直接反映到路面。因此,基层施工时应精心操作,保证其平整度。在实际施工中有时由于碎石砂配合比不适当,拌和不充分或运输卸料时发生离析现象,基层表面会有局部的不均匀,这时用适当的稳定料填补均匀,再重新碾压,离析现象严重时挖除局部地段混合料,换填合格的材料,重新碾压直到达到要求。

水泥稳定基层由于各地材料的各类物理、力学特性是千差万别的。要高重量完成工程任务,必须首先对各种材料进行认真的试验,在试验基础上选择典型路段作为实验段进行实际操作试验,通过试验路段总结出符合工程实际的施工方法,在大面积施工中应用。

水泥稳定碎石的养护对其最终强度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一般采用洒水车养护方式。在炎热干燥条件下,尤其增加洒水次数,保持表面湿润。水泥稳定碎石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小于一周,养护期间封闭交通,防止车辆扰动破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各工序的施工时间应严格控制,从拌和至碾压成型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

第四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沥青混合料的产品质量,既受原材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和沥青的影响又受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性能、自动化强度的制约,其次受路面摊铺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检测仪器设备精确度的影响,以上各项内容必须适应沥青碎石面层的施工要求。在沥青碎石路面施工中准备工作十分重要,摊铺作业前,必须做好以下施工准备工作。

(一)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批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必须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的要求,同时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数量。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通过配合比的合理设计,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

1、按照技术规范及试验规程有关规定、要求,对选用的沥青、碎石、砂、矿粉等材料进行试验,检验材料的各种性能,指标是否要求。对粗集料、细集料、填料进行筛分,得到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

2、依据路面设计要求及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参照交通部部颁技术规范,选定使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确定配合比级配范围以及各筛孔级配中值。

3、根据各种矿料筛分结果,计算并绘制级配曲线,令合成的矿料级配符合选定的配合比级配范围。合成级配曲线或连续级配,使方孔筛筛孔的通过量接近设计级配曲线范围的中值。合成级配反复调整,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矿料级配曲线用计算机调整会更加快捷方便。

4、根据设计要求的沥青用量范围,以估计的沥青用量为中值,按0.5%的间隔增减沥青用量,选取5个不同的沥青用量值,按试验规程制作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试件的密度、稳定值、流值,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指标。

B、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根据矿料级配曲线及沥青碎石拌和机振动筛各层筛网规格,确定生产配合比使用比例。按目标配合比设计得到的各种材料使用比例进行生产上料,经过拌和机二次设计矿料级配进行比较,以对生产配合比进行校核,使生产配合比符合目标配合比。

C、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确定生产配合比后,还需要再正式生产前进行试拌,提取混合料抽提试验和马歇尔试验,检验混合料性能指标。再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即可开始进行沥青混凝土大面积摊铺。

D、配合比设计时注意的问题

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关键是骨料级配和沥青用量,以上两个指标由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等指标控制,试配时是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再此基础上确定级配及沥青用量。

2、沥青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之间存在一定偏差,拌和时应及时检验、调整。

(二)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及小型机具准备

根据所承担的施工任务及施工季节,划分施工段落,配置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辆、小型机具及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试验检测设备,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再小型机具方面,配备必要的小型平板振动夯,代替旧式铁墩、铁锤等,对小面积铺层缺陷或障碍物周围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

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开工前,要根据铺设的实验段,提交一份施工工艺报告,包括具体施工人员配置及试验路段中测定的参数内容。根据路面结构及设计技术规范要求,拟定施工工艺,编制详细可行的施工方案,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

根据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方案,在基层养生期达到要求的路段上,测量恢复中线,测设控制桩,邀请现场工程师,共同选择确定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检验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施工工艺、劳动组织以及质量保证措施,完善施工方案。

二、沥青碎石路面试验段铺筑

根据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必须铺筑试验路段,以进一步确定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检验施工机械的性能,取得各种技术数据。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见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图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

沥青混合料拌和站采用无锡产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设备生产能力为每小时150T。地材包括石灰岩质碎石、石屑、砂及石灰岩质矿粉,地材均为当地产,经中心实验室检验合格。沥青采用进口的石油沥青,经中心实验室检验合格后。再在沥青拌和站试验室进行三大指标即延伸度、针入度和软化点的检验。拌和好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无花白料、无离析、无结团结块、无沥青过热发焦现象。用电子数字显示测温计测定的出厂温度符合要求,再各项指标检验合格后,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出具出厂合格证。

3、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及碾压施工作业工艺:

(1)基层养生期满七天后,将表面清理干净,经检验合格后,进行热沥青下封层施工。

(2)在主路两侧距路面边缘30—50CM处,测放每10米(曲线上为五米)一个的测钎或测礅,用水准仪,按道路设计纵坡及横坡计算各测点高程,在测钎或测礅上挂上钢丝绳,用倒链紧固至钢丝绳无下垂。

(4)设专人检验和验收沥青混合料,指挥自卸汽车往摊铺机料斗卸料。

(6)首先要以摊铺机的运动为前提决定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能力。

(7)用水准仪再选定桩号的已摊铺表面上测定道路横断面高程,以检查横向坡度,摊铺厚度。

(8)路面摊铺质量控制

路面摊铺质量控制指标有如下几项:路面的高程和中心位置、面层平整度、压实度以及铺层厚度等。

(10)面层碾压顺序为轮胎压路机压实 钢轮压路机振动压实 轮胎压路机排压 钢轮静压。

(11)压路机的压实速度视各种的具体现场情况而定,比如:摊铺宽度不宽时,摊铺机的速度就可以适当增加,温度降低很少,压路机有了工作面,可以增加压路机碾压速度减少压路机数量。

(12)对沥青混合料摊铺中每个作业段流下的横向接茬,为了能够节省部分沥青混合料,再摊铺结束部位,可提前放置一块与摊铺层厚度相等的方木,待碾压成型后将方木以外沥青混合料铲除,这种方法再节约沥青混合料方面十分有效。

4、试验路段的质量检测

面层宽度用钢尺丈量,大于设计宽度。路面平整度用三米直尺检测,表面平整度偏差小于1.2mm。用水准仪实测横向高程,计算横坡度,实测横坡与设计横坡误差小于0.3%。面层厚度有现场钻孔取芯测量,压实度采用现场现场取芯由试验室用排水法测定,实测密度达到最佳密度的98%以上。

三、通过试验路段所取得的技术数据

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确定拌和机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下封层沥青用量,喷洒方式、喷洒温度。

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

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等压实工艺。

确定松铺系数及接缝方法。

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沥青用量。

确定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标准密度。

确定生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指定生产作业计划。

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在完成试验段后,根据取得的数据,可组织大面积施工。大面积施工前,组织全体人员结合试验段的经验进行学习,明确各种操作要求,明确分工。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时对拌和站、运输车辆、摊铺作业面进行同一指挥、协调、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部分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一)挖方路基施工顺序

(二)填方路基施工顺序

路线中桩放样复侧—侧原地面高程—计算后放边坡线—清除表土、草皮、树根等—填土前碾压—运土、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检测压实度—分层填筑、分层摊铺、分层检测直至标高—修整边坡—防护工程施工—交工验收。

(三)稳定土底基层施工顺序

前期准备→路基准备→施工放样→备料→运输→摊铺→拌和→检验→整形→碾压→养生→接头处理

(四)水泥稳定碎石土基层施工顺序

准备路基→施工放样→挂线→试验段的试铺→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验→养生。

(五)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顺序

准备下承层→施工试验路段→混合料的拌和→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的压实→接缝的处理→养护

第四部分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第一节 质量保证措施

本施工队在工程实施中的质量目标是优良工程

一、做好公路施工的质量管理

施工的质量管理,是施工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工程质量是企业的形象,又是企业各项工作的最终反映。因此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制定完善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的目标。

(一)工程质量目标的基础管理工作

施工项目质量目标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是组织现代化的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施工管理和施工操作者都要按程序、标准、合理、科学地组织施工,达到质量目标。

(1)审图,做施工组织设计;

(2)做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交底;

(3)做上下道工序交接检验(含隐预检),在班组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工程质量评定。

(1)做施工准备,科学安排施工工序;

(2)按工艺要求顺序施工,做到边施工边自检互检。

(1)以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变更令为技术指导依据,进行工程质量目标标准设计;

(2)以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招标文件为标准;

(1)以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技术交底、变更令为施工依据;

(2)以交通部颁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操作标准;

(3)按专业工种选用合格的操作人员。

(1)按“工艺操作规程”指导施工;

(2)按交通部颁布的《公路与城市道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检查施工;

(3)按质量目标措施及其它质量管理制度管理施工;

(4)工程语言规范化。任务书、交底、通知书、各种表格填写和签证,语言文字清楚、准确,填写时,项目齐全。

(1)按“工艺操作规程”要求施工;

(2)按交通部颁布的《公路与城市道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施工;

(3)按质量目标措施及其它质量管理制度管理施工。

(二)、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

工程质量是企业生产技术活动的综合反映,建立工程岗位责任制是组织和发展生产,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建立工程项目岗位责任制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我们已经制定并在执行从项目经理到操作人员所有的岗位责任制。

(三)、保证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地组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2、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

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和半成品),都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实体。保证工程材料质量、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因此供应管理部门,必须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样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

1)水泥、钢材及其它成品半成品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做材质实验,水泥在有效期内用完。

2)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实验,实验合格并经监理认可后方可进料。

3)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料拒收。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的才料及时清理出现场。

3、质检方面的质量保证

1)项目经理部设技术科和质检科,施工作业队设专职质检员,施工班组设兼质检员。

2)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本单位的质量大检查,作业队每天进行施工中间检查及竣工质量、检查并凭出质量等级。

3)坚持“三检制”,自检合格后,专职质检员进行全面检查及验收。然后由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验收签认。

5)项目经理部每月报当月工程质量报表,进行质量分析,建立健全各种质量台帐,收集整理各种工程质量资料。

4、施工操作的质量保证

施工操作者,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工程质量的好坏除了设计方面的原因外,就工序来说,施工操作者就是关键,是决定因素。

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质很强的工程,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因此,保证施工操作质量,就必须按不同工序的质量要求,合理解决施工水平问题。对一些专业技术工种,必须要做到考核持证上岗。

施工操作中,要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对工程必须本着自我控制的指导思想,所有工序要坚持样板制,有隐预检要求的还必须坚持隐预检制。要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要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促进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意识。做到操作任务明确,质量责任清楚。同时施工操作者还必须做到“原材料把关制”,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做好施工工程的成品保护。

在整个施工操作过程中,要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

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人、机、料、法、环”这五要素。施工管理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素质的好坏,对施工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

各专业技工、高级技工等人员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保证其工作的连续性及原有操作技能水平。

6、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

第二节 确保施工工期措施

本工程计划2010年7月3日开工(以监理工程师开工令为准),于2010年8月底前全面完成施工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如下措施确保实现目标:

1、机械配备和人员落实上做好保证措施

我单位指派富有施工经验的工程师任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任总工程师,抽调精干的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统一协调指挥全合同段施工,指派技术力量较强、机械设备先进的具体施工队伍,做到指挥机构及时到位、施工力量及时进厂,在人员落实和机械设备上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复核图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落实重要施工方案,积极配合业主及有关单位办理征地拆迁手续。加强与业主的联系,主动疏通当地关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做好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协调工作,维护群众利益,取得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影响进度时,将统筹安排,见缝插针,及时调整,确保总体工期。

3、从材料供应上确保工程使用

4、资金运用落实上保证

在工程施工前期,确保工程前期所需的材料、设备及时到位运用。对期中业主支付的工程进度款,实行专款专用,在资金运用上确保工程顺利展开。

5、施工计划编制上保证

按工期要求,在整体施工实施性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分阶段编制详细计划,结合实际施工进程情况及时调整,对重点、难点工程项目作单独组织计划设计。根据施工情况变化,对施工组织进行改进、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械设备、工期安排等更趋合理和完善,充分合理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充分利用本投标人的经验,缩短流水作业的流程,努力加快单个环节的施工进度,确保总体工程施工工期目标超前实现。

6、抓好安全生产促进加快施工进度

加强安全生产法规教育,增强职工安全生产观念。项目部设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的检查、督促、保证工程施工区内安全有序地顺利开展生产。

7、积极开展技术攻关,运用新技术,推进工程项目施工的迅速进展。

8、强化施工管理,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正规化。

9、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切实做到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的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

10、施工期间保证原有公路有一定的通行能力。

第五部分 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本合同段的重点和难点工程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具体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控制措施如下:

详见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及办法。

(1)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各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2)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行动态质量管理,关键工序及重要部位拍摄照片或进行录像,作为实态记录及保存资料的一部分。

(3)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总结、归纳,对好的方面予以保持和发扬,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下一步施工中予以落实解决。

(1)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试验方法的准确性,试验检测仪器定期进行标定,试件制作要从施工现场直接取样。

(2)所有试验人员持证上岗。

(3)保证试验检测的频率和次数。

(4)试验资料填写符合规范要求,内容齐全完整,程序到位,并及时整理归档。

3、加强程序化管理工作

(1)每道工序开工之前,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位参建员工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做到心中有数。

(2)所有原材料先报检,经监理检测合格后才允许使用。

(3)上一道工序未经监理检测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每道工序的检查结果必须以书面材料为准。

(4)每月月底总结本月工作完成情况,并排定下月工作计划,以便管理部门加强监督。

(5)所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原始记录、实验检测及计算数据、汇总表格,如实记录和保存。对已经采取措施进行返工和补救的项目,可在原记录和数据上注明。

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检查频率和质量检验标准,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2010年7月5日前完成料场、项目部及其它临时设施的建设工作。

2010年7月1日前完成拌和设备的就位、安装工作,2010年8月1日前完成调试工作。

接到中标通知书,立即组织技术、管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认真仔细查看设计图纸,核对重要技术参数,熟悉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在7天内完成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为全面开工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进行施工准备测量,包括导线、中线及高程的检测,水准点的复查与增设,测量与绘制横断面。增设的点均埋设混凝土桩。并将测量成果资料签字后交送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根据设计文件及合同规范要求,人工、机械设备进场后,立即组建试验室并对试验仪器进行标定,从沿线路段根据试验规程取土样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用以指导路基桥涵工程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确定底基层、基层、面层混合料的组成,用以指导底基层、基层、面层用料储备和施工。

2010年7月13日开始备基层、底基层、面层的材料,各分项开工前材料储备70%。

进场后,对原材料产地进行充分调查,签订供求合同,进行各种材料的准备工作。由于材料量大,我公司拟在进场后按照业主要求,尽快与材料供应单位签订材料供需合同。

按照规范要求及时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定期对料源进行考察,在备料期间设专人做好各种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确保质量优良,建立台帐,坚决禁止不合格材料进场,若进场后立即予以清除出场,杜绝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设。

材料进场后要堆放整齐,明码标识,严防混用、误用。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装载机开挖、推土机配合作业、自卸汽车运输的方式开挖。

首先在路基开挖前,将开挖工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放样,准确定出路基中线、宽度和坡角线,并做好标记。

在路堑开挖处,先根据设计、地形做好堑顶截、排水沟,然后施工,并采取防渗措施,以保持坡体稳定。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不超挖、乱挖,分片分段开挖,开挖线、边坡、开挖深度、开挖后的处理措施等都必须符合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要求。

a、路基挖方采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整修边坡、自卸车运输的施工方式。

b、开挖至接近路床顶标高时,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对于不平整路段,水准测量后,用平地机刮平,使路基横坡度达到设计要求,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

c、压实标准:路床顶面以下30㎝的压实度,其压实度均不小于96%,自检达到规范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①结合实际做好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挖好排水沟,保证施工场地内无积水。

②当下雨等因素使挖出的材料无法用于填筑路基时,应停止开挖直到气候变好。

③挖好的土方路堑80㎝范围内的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否则应重新翻松碾压,直到压实度达到要求为止。

本合同段填筑方式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推土机配合松土,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整平的方式施工。碾压采用重型自行式振动压路机。

②对于填方段,不但应做好原地面的临时排水设施,而且对基底不符合强度要求的原状土还须进行不小于30㎝的砂性土换填,对受到地下水位影响的路段,还应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稳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砾、砂、碎石等材料进行加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30㎝或按有关设计进行处理。

③路堤基底在填前必须进行压实,一般压实度不应小于90%。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时,基底应翻挖30~40㎝后,再予以整平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6%。

⑤对于清理场地后的地面,当地面横坡在1:10时,即可直接填筑路堤,在稳定的斜坡上,横坡在1:10~1:5时,将表土翻松后再进行填筑,地面横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1m宽的台阶,并做成2%~4%的内倾斜坡,用小型夯实机从最低层分层夯实,逐台向上填筑,当作业面满足压路机作业要求时,即可按一般填土要求进行。在填方施工前,先铺筑一段不少于100m的试验路段,以取得所用土质的松铺系数和碾压机具的最佳组合方案及压实顺序和遍数。

⑦填方用土必须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填前检验和过程中抽检,填料用指定的料场且经过试验确认合格后方能填筑,第一层填料的规格、压实度和CBR值必须满足规范要求。不符合技术规范的土质坚决清理出现场。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0.5 m。在路基面以下80㎝内,填筑砂类土或砾石土,并分层压实,填料最大料径不得大于10㎝。

⑧对于相邻作业段的交接处,若非同时填筑,则先填段宜按1:1坡度留好台阶,若同时填筑,则分层相互交迭衔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 m。

⑨每层填土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上一层的填土作业。

在路基填土过程中,为使每道工序互不干扰,并满足规范要求,便于作业和检查,确保每个施工段的填筑质量,将施工段划分为四个区和八个施工工艺流程。填筑采取“四区段,八流程”施工法(四区段是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是:施工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密实、仪器自检、检验签证、边坡整修),拉开工序,流水作业,加快进度,确保质量。

底基层采用路拌法进行施工,稳定土路拌机进行现场拌和,压路机碾压。

在铺筑底基层前,对路基进行整修、复压,使其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则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和软弱地点,经监理工程师签认,方可进行施工。

根据路基宽度,计算出每延米土的用量,用白灰线打出方格直线码进行计量,备土前,应对下承层表面洒水,使其表面湿润,但不能过分潮湿而造成泥泞。

将土按一定的松铺系数,均匀地摊铺在整修好的路基上,如果10㎜以上的土颗粒太多,则用拌和机拌和,使其土颗粒均匀为止。

在初平的土层上,每10米用石灰线打出方格,作为单位石灰用量的卸置及摊铺界限,按照剂量进行堆放,用刮板均匀摊铺,铺完后,表面没有空白位置。测量松铺厚度,根据含水量及松密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合适。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型,然后用轮胎压路机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重复以上步骤,整平过程中,对于局部的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以上耙松,用新拌的混合料找补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型一次。

整型完成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立即进行碾压,如表面水份不足,应注意洒水,采用“轻—重—轻”原则碾压。

a、先用振动压路机全面进行碾压,碾压时,按轮迹应重叠1/2轮宽的原则进行碾压。

c、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晒或加灰等处理。碾压结束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要求。

e、未经压实的混合料被雨淋后,均应清除并更换。

f、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完工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采用洒水养生,保持路面为湿润状态,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采用集中厂拌法进行施工,水泥稳定粒料拌和设备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静压压路机配合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按要求进行原材料选择、检验、试验工作,为正常施工进行做好材料准备工作。混合料集料的级配满足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混合料集料的级配满足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原材料及配合比的选择、检验、试验工作,为正常施工进行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彻底清理底基层表面,清除各类杂物及散落的材料,培好路肩。水泥稳定碎石摊铺时,表面呈湿润状态。

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放出中桩、边桩进行水平测量。

按照水泥稳定碎石标高要求在路线两侧架设钢丝绳,以控制摊铺厚度,经常检查钢丝绳的标高,防止脱落,钢丝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用紧线器加力,防止钢丝中间凹陷。

开工前,进行试验段的试铺,检验拌和、运输、碾压、养生等投入使用设备的可靠性,检验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制备重型击实标准试件,检测7天最大抗压强度能否满足要求,确定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及材料的配合比及松铺系数,指导大面积施工。

拌和设备准确控制各种材料的数量,保证配料精确,设备应性能良好,完好率高。

a、集料必须满足级配要求。

b、料仓应有剔除超粒径石料的筛子

c、拌和现场须有一名试验员检测拌和时的水泥剂量、含水量和各种集料的配比,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或停止生产,水泥剂量和含水量应按要求的频率检查并做好记录。

d、拌和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大1%

a、用自卸汽车运拌和料至施工现场。

b、摊铺前应对下层洒水,使其表面湿润。

c、两侧均设基准线、控制高程。

d、摊铺机行进速度均匀,中途不得变速(不管何时),其速度要和拌和能力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保持匀速前进、摊铺不停顿、间断。

⑧摊铺和碾压现场设专人检验,修补缺陷

a、要有测量员盯在现场,不断检测摊铺和碾压后的标高(左、中右)及时纠正施工中的偏差。

b、铲除大料窝点及含水量超限点JCT 2502-2018 混凝土用河道清淤砂,并换填合格材料。

c、用拌和好的水泥石屑对表面偏粗的部位进行精心找补。

d、用5米直尺逐段丈量平整度,发现异常马上处理。

各项指标的检验应在3小时内完成,表面均匀无松散现象(跟踪检验)。各项质量指标应满足标准要求,它不仅影响对该层的质量评定,同时也会对沥青表面层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压实度、强度不合格的应返工处理。会同驻地监理对平整度逐段进行检测。

养生是水泥稳定碎石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它直接影响结构层的成型强度和外观质量,设专人和专门设备进行养生,养生方法采用土工布覆盖的方式,然后进行洒水。养生期内(7天)除洒水车外,彻底断交。

接头一律为垂直衔接,用方木进行端头处理,或碾压后直接挖除至标准断面,用5米直尺进行检验,以确认接头处理是否到位。

1、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采用沥青拌和设备进行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进行摊铺,双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的方式进行施工。

①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检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并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阶段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和验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