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858.2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中铁电气化局海青铁路项目经理部

中铁电气化局海青铁路项目经理部

GB 51387-2019-T:钢铁渣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标准(无水印,带书签)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1 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省、直辖市)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1.2 铁道部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3 招标文件及承发包合同。

1.4 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1.5 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1.6 其它相关依据。

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

1.1 工程地理位置及自然地形地貌特征

该段路基位于平度市同和镇姚家靳戈庄村,位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多为旱田,交通便利。

表层粉质黏土,灰褐色,软塑,局部硬塑,细沙,褐黄色、潮湿饱和,松散、稍密。中部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局部软塑,局部夹砂砾。下伏粗砂中密。

1.3 气象、水文特征

路基附近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受大气降水补给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

速度目标值:160km/h;

轨道结构形式:有砟轨道。

1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布置

⑴杜绝责任一般B类(客车一般C类)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

⑵杜绝责任从业人员死亡事故;

⑶杜绝责任特种设备、道路交通、火灾爆炸大事故;

⑷杜绝责任安全生产较大及以上事故;

⑸遏制和大力减少因铁路建设引起的铁路交通一般C类和D类事故;

⑹确保施工安全,确保运输安全。

⑴杜绝工程质量较大及以上事故,遏制工程质量一般事故,减少质量问题;

⑵全部工程达到国家或铁道部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计划2010年11月16日开工建设,2012年3月15日竣工,总工期18个月。

将总投资控制在铁道部和山东省批准的设计概算范围之内。

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自觉接受环保部门监督,施工过程废水废气排放量达到规定要求,噪音、扬尘得到有效控制,施工现场达到标准化要求。

1.1.6 技术创新目标

1.2 管理组织机构和施工任务划分

本段路基由中铁电气化局海青铁路项目一分部二工区负责实施,缩短管理指令路径,确保管理效益。

工区设测量员、技术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试验员、领工员、综合办公人员。详见附图《组织机构图》。

测量员:施工测量工作;

技术员:工程技术、技术开发、施工调度;

安全员: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

质检员:质量管理等工作;

材料员:物资计划、筹备、采购、机械设备管理;

试验员:工程实验等工作;

领工员:现场管理等工作;

综合办公员:工区宣传、接待、协调等后勤工作。

架子队作业人员为我集团公司常年从事专业劳务作业的施工队伍,有类似铁路工程施工经验。架子队队长、技术负责人、试验、技术、材料、质量、安全、领工员、工班长均为参加过铁路客运专线及高铁工程施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施工管理能力,各作业人员均参加过铁路施工,有施工作业经验,满足该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的要求,为顺利的实现各项目标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按照满足施工需要均衡生产、动态管理、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的原则,进行劳动力管理,确保人力资源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并根据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计划、工程量大小,结合各分项工程专业特点和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制定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本路基调配的所有人员均由长期从事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具有丰富新建铁路施工经验、业绩良好的人员组成,以确保优质、高效、安全、按期完成本段路基的工程施工任务。

见附表《路基工程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附图《工队组织结构图》

2 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

2.2 小临工程总体设计

2.2.1 驻地、生产、生活房屋

生产区和驻地办公生活区设在DK15+330处西姜家(驻地办公生活区设办公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浴室、厕所等办公生活设施;生产房屋为板房及砖房。生活区统一规划、集中布置,营区周围设护栏)。

经过调查,沿线电力资源丰富,电力网络密集,容量丰富。根据本段施组安排,沿线施工用电采用以地方电源供电为主、自发电为辅的施工方案。局部地段以由地方既有变电站“T”接引入,再沿铁路线设置变压器及电力线路,用电量小的工点采用当地农机电或自发电。根据本工程情况,计划布设160KVA变压器1台 “T”接当地电网引入,再沿铁路线局部贯通,并自备发电机以备应急供电。

沿线大部分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较丰富,供给充沛,生活用水可以利用城区自来水,其他用水利用地表水。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路基施工平面布置图》。

5.1.1平面控制网建立

施工前,布设施工测量平面导线控制网,控制点在线路中心线两侧间隔分布,并与设计院CP1、CPⅡ点联测,控制网通视条件良好、桩位稳固、放样方便。

5.1.2高程控制网建立

按设计单位提供的二等水准点,用检测的精密水准仪进行引测和必要的施工测量,布置在施工区域附近,按四等水准加密布置。

5.1.3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测量控制网(点)定期进行闭合校验,保证各点位于同一系统。

5.1.4配备先进、充足的测量设备及业务能力强的测量人员,以满足施工需求。

5.1.5对加密导线的成果表汇总并上报监理单位,待监理单位复检后方能投入使用。

5.2.1试验室的人员配置

工地试验室配置试验检测人员2人,配置如下:

土工组1人,资料管理组1人。所有专业组试验检测人员持有铁道部质检中心颁发的铁路工程试验员(或试验工程师)岗位证书。

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人员实行弹性编制,可根据实际的工程需要进行调整和组合。

5.2.2试验检测流程

详见附图《试验检测流程图》

根据施工图纸及设计意图,及时向监理单位递交原材取样申请单,申请通过后同监理工程师一起进行现场取样。取样后对材料进行检测监理工程师必须在场,对检测合格的材料方准使用,对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6.1 内业资料管理制度

施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由专门人员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施工原始资料,分类归档,确保数据记录真实可靠。文件记录的整理工作由工区负责组织填写整理,工程结束时装订成册,并将全部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保存好原始资料,以备监理工程师检查时出具和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

6.2内业资料管理办法

6.2.1技术资料及文件管理由技术部门具体负责,定人定岗,实行分级管理。工区工程技术室设专职资料员一名,负责工区所有技术资料和文件的分类、归档、完善收发登记和呈传阅制度,凡需落实的事项在文件下发后,要跟踪落实结果。

6.2.2技术资料及文件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在建项目各级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标准设计图纸,有关协议纪要,现场调查,设计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计划,作业指导书,变更设计,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各种技术资料、记录、竣工资料、施工总结,以及设计施工规范、规则、标准手册,科技情报资料、技术活动资料(含文字、图纸及声像),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业主、设计、监理单位文件以及局集团、公司来文,与“三标一体”有关的其它资料等。

6.2.3测量资料及文件由测量班(组)管理,竣工后交工程技术室,试验资料由中心试验室统一管理。试验资料中原始材料检验和试验资料应与机械物资室进场材料台帐相对应,并及时通知现场技术人员。

6.2.4工程技术室、各技术人员按各自职责负责相关资料及文件管理工作。各级均按《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有关规定,建立受控文件和资料、有效文件和资料、作废文件和资料档案,所有施工图纸、标准设计图纸及各类资料,均应分专业、分项立卷存档,编制总目录及卷内目录。补充资料要与原资料配套,变更设计要在原图上标识,签署标识人姓名、时间,并合并存放。

6.2.5工程技术室负责由设计院提供的各类设计文件的点收、编号、分发和保管,并负责与设计单位联系,办理有关设计文件收发登记。

6.2.6工程技术室应根据施工项目,配齐标准图、通用图、参考图等,并集中管理。对文件资料借阅,均应办理登记手续,按期归还。

按照以下施工程序进行施工:

1.1 路基试验、选料

对不同填料分别进行土工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得出各类填料的颗粒分析、液塑限指标、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膨胀率和膨胀量等,确定填料压实控制指标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路基填料满足路基施工规范所要求的压实标准,路基基床表层采用A组土填筑,基床底层采用B组填料填筑, 基床以下选用C组填料。过渡段在与桥台、横向结构物连接的20m过渡段范围内基床采用A组土分层填筑。施工前对于不同方法处理地段,取代表性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充分了所填土类的性质、有关物理力学指标,提出满足要求的一种或几种试验参数,同时根据各类加固方法的特点拟定不同的工艺参数。路基填筑前,对填料的颗粒分析试验、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和颗粒比重试验和液塑限试验、击实试验等各项指标进行土工试验,确保填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1)验段选择: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包括机械组合方式、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压实含水量及检验方法等,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控制指标,全面指导施工。

(2)摊铺系数的试验确定:采用同点位测量方式,根据测出的摊铺厚度和压实厚度计算摊铺系数。

(3)碾压层厚度试验:按照30cm、35cm、40cm三种压实厚度进行对比试验,比较压实效果,选择有利于施工进度、能达到设计压实标准的施工厚度。

(4)摊铺平整:采用推土机摊铺初平,随后用轻型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最后用平地机精平1~2遍,每一层做成向两侧4%横坡以利排水。

(5)含水量控制:填料碾压前进行含水量检测,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采取洒水措施;当填料含水量较高时,用铧犁等机械进行翻晒,局部含水量较大时可采用换填处理。

(6)压实方法试验:选择相同厚度填筑层进行碾压工艺性试验,分别取得碾压遍数与压实系数Kh、K30值之间的关系,每完成1遍碾压后,在同一检测点位处进行Kh、K30值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绘制曲线图,结合进行不同压路机碾压效果试验,选择合理的碾压工艺与机械。碾压时先静压后振压,由弱振到强振,最后静压光面。振动碾压采用重型或超重型振动压路机,速度不大于4km/h,遍数根据试验确定。静压光面选用振动或三轮压路机。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7)质量检测:压实后及时进行中线、标高、宽度、压实厚度、压实度及力学指标检测。压实标准采用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孔隙率n、相对密度Dr等指标控制。此外,通过填筑试验,考核灌砂法、核子密度仪及K30平板荷载仪等检测的相互关系,并得出灌砂法和核子密度仪之间的相关系数、检测方法和标准,为大面积施工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以便更加有效地做好质量控制。

(8)试验资料的分析和整理:根据测试资料,求得不同含水量下,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确定合理的施工控制含水量范围;确定选用的碾压设备压实时,达到路堤本体、基床底层和基床表层要求压实度的碾压遍数,并根据施工记录,分析、整理得出各项工艺参数,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指导全面展开施工。

1.2 基床以下路基施工工艺、方法

路基在进行完基底处理经检测达到要求后,采用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方法进行施工。采用推土机配合装载机或挖掘机装料,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平整,振动压路机压实。高填方路堤地段为减小路基工后沉降量,在填料分层碾压达到标准后,每填筑1.5m厚采用冲击碾压技术提高压实度。

基床以下填土路基施工工艺见下图。

1.3.1施工准备:开工前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复核设计图纸;交、接桩完成后,及时进行导线点和水准点的贯通复测,并与相邻标段闭合,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依据复测合格的导线点和水准点按设计进行工点放样,定出中线、边线。对不同填料分别进行土工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得出各类填料的颗粒分析及液塑限指标、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确定填料压实控制指标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完成拆迁及清表等工作,修建临时便道和临时排水设施,组织人员、机械上场。

1.3.2基底处理:清除表层树木、树根、杂物、松软土及0.3m厚种植土,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后用冲击式压路机对基底进行冲击碾压,使地基密实,减小工后沉降。

1.3.3分层填筑:保证每一水平层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每10~15m设一组标高点,画在两侧放样的竹杆上,挂线控制。填土虚铺厚度按工艺试验确定,卸土根据车容量和填筑厚度计算堆土间距,标点卸料,以便平整时控制每层厚度均匀。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外侧各加宽50cm。不同质填料不得混填,上下两层使用不同填料时,必须按规范要求办理。

1.3.4摊铺平整:采用推土机摊铺初平,平地机精平,每一层做成向外侧4%的横向坡以利排水。为有效控制每层虚铺厚度,初平时用水准仪控制每层的虚铺厚度。

1.3.5洒水晾晒:填料碾压前应进行含水量检测并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再进行碾压。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应采取洒水措施,洒水可采用取土场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基上分层洒水搅拌两种方法。当含水量较高时,采用晾晒措施,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后碾压。

1.3.6碾压夯实: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时由路基两侧开始向中心纵向碾压,按照初压、复压、终压三步骤进行。初压宜低速,复压宜中速、终压应快速。先静压后振压。压路机按S形走行,相邻接茬处重叠碾压40~50cm,各区段纵向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搭接长度不少于2m,保证不漏压。压路机碾压走行线路如图所示。

压路机碾压走行线路图

1.3.7质量检测:每层填土压实后,及时进行中线、标高、宽度、压实厚度及压实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填筑上一层。对土质路堤采用压实系数、地基系数、相对密度等指标评价,采用K30荷载板等仪器进行检测,但核子密度仪必须和环刀法作规定数量的对比试验,确定相关系数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1.3.8路基整修:路基整修应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行。包括路基面的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应严格按照路基设计结构尺寸进行。整形前应恢复各项标桩,并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边坡采用人工拉线法清刷,自上而下进行,带线控制边坡坡度,直线段每隔2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曲线段每隔1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并用坡度尺实时检测实际坡度。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重合时表示坡度符合要求,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不重合时(虚线位置)表示坡度不符合要求。边坡坡度尺检查见下图示意。两侧超填的宽度应予切除,低边坡用推土机或平地机刮土整修成型。高边坡用挖掘机和人工联合整形。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0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100mm的石块,从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路基边坡修整后,要及时进行附属防护、加固和排水工程施工,确保边坡稳定。路基整修要达到检验标准的要求,修整好的边坡上不得堆积弃土。

1.4路基基床填筑施工方法

路基基床填料:路基基床表层填料选用A组填料;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基床表层填料中不得含有粒径大于15cm的石块。路基基床填筑:路基基床填筑采用与基床以下路堤本体填筑相同的施工工艺,不同之处是基床压实标准更高。

1.5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1.5.1 填挖结合部过渡段

填挖结合部过渡段主要施工地段为线路纵向填挖交界地段、横向半填半挖地段、零填挖地段;

a、施工工艺: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①纵向填挖交界处设置过渡段,土质地段过渡段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或碎石填筑。

②零填挖地段路床顶面以下800mm范围内的压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后再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特殊路基土层上的零填挖路床面,应按要求进行换填、改善或翻拌晾晒。换填、改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分层压实。

1.6桥(涵)过渡段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桥(涵)过渡段包括路堤与桥梁、路堤与涵洞,过渡段按设计要求采用A组土填筑,按照设计过渡形式与路基进行同步施工。

1.6.1施工工艺: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图。

①台尾过渡段设计基床表层以下用A组填料分层填筑。

②路桥过渡段范围内地基沉降检算不满足时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

③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用A组填料分层填筑。压实标准满足K30≥150MPa/m,n<28%的要求,浸水部分的A组填料应满足渗水土要求。

④过渡段桥台基坑应以碎石回填。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100MPa/m

⑤大型机械碾压困难时,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充分压实。

⑥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质量检测,合格后再填筑下一层,否则,应重新压实,重新检测,直至合格。

该段路基工程施工工期必须满足路基工程施工工期要求。

具体施工进度安排如下:

(平整场地,进场建点,放线测量,材料进场等)2010年9月1日~2010年11月9日。完成岗前培训、重点征地拆迁、“三电”迁改, “三通一平”及生产生活设施、工程材料采购、技术、试验等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路基清表:2010年11月16日~2010年11月17日

基底处理:2010年11月18日~2010年11月20日

基床以下:2010年11月21日~2010年11月23日

基床:2010年11月24日~2010年11月26日

施工工期安排见附图《路基工程横道图》。

1.1 材料供应保证措施

施工前充分、认真调查和评估市场及分供方的生产供应能力,加强与合同以外厂家、经销商的联系,以备急需。

加强信息收集,建立信息库,及时分析、预测市场动态和走势,为提前采取措施提供参考。

保证施工中的物资储备,必要时扩建库房,加大库容。

财务设立物资应急专用储备资金,以应对市场变化。

加强运输保障,保证施工区内道路畅通和运输车辆完好,并预备应急运输车辆。

定期对分供方的合同履约情况做出评估,及时终止已不再具备履约能力分供方的合同。

本路基工程工程量大、工期紧,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配备大型挖掘机、装载机等先进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加快进度并确保施工质量。详情参见附表《路基工程设备使用计划表》

1.1 文明施工目标

场地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部级文明施工样板及安全标准工地。具体内容如下:

一通:交通平整畅通,交通标志明显。

三清洁:施工现场清洁,环境道路清洁,现场办公室,休息室、库房内外清洁。

1.2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1.2.1 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对现场文明施工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对违反文明施工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必要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1.2.1.2 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管岗位责任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各作业班组文明施工小组成员明确分工,落实现场文明施工责任区,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确保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有章可循。

1.2.1.3 搞好宣传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文明施工宣传活动,统一思想,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是工程优质快速施工的前提,增强全员文明施工意识。

施工期间,认真了解、切实尊重当地群众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积极主动搞好民族团结。

1.2.2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遵循“规范、整洁、实用”的原则,科学规划施工现场。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因地制宜布置施工场地总平面,做到布局合理,规范有序,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施工后按原貌恢复。

保证机动车辆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按各自规划的车位,保洁后整齐停放。驾驶员严格遵守地方政府及交警部门的管理规定,自觉维护交通秩序,文明驾驶,礼让三先。

设专业养护小组,加强施工便道的维修养护,确保道路标准达标,风雨畅通。

做到每个施工作业人员着装规范,劳保齐全,并戴安全帽和岗位胸卡上岗。

每项作业完工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洁。工程完工后,施工队伍文明撤离。

2 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2.2 质量保证措施

2.2.1 质量目标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基础设施达到设计速度目标值要求,一次开通成功。

2.2.2 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过程中,将按照公司的要求及现场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具体参见附图《质量保证体系框图》、附图《工程质量自检自控组织机构框图》。

2.2.2.2 建立质量责任体系,建立完备的个人质量责任档案,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工程质量责任的可追溯性;

2.2.2.3 建立质量信息指令执行反馈体系,对相应管理机构发出的指令、整改要求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及时反馈,形成制度,对耽误时机、久拖不报的责任人和部门追究责任;

2.2.2.4 建立质量巡查考核体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全面和专向质量巡查、检查、抽查,并进行考评;

2.2.2.5 建立工程质量动态报告体系,定期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报告,建立单位工程质量台帐,及时通报工程质量情况,表彰先进,惩戒处罚质量违规行为。

2.2.3 质量保证措施

2.2.3.2 制度保证措施。根据国家、铁道部有关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暂行条例及文件以及公司的要求建立各种适合本标段施工的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有:

2.2.3.2.1 设计文件审核制度。核查发现勘察设计与现场地质条件不符及时提出。

2.2.3.2.3 全员培训上岗制度。分项工程开工前DLT 1973-2019 水电厂流量测量装置技术条件,工区及所属各施工单位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行质量生产教育培训,未经过岗前培训或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2.2.3.2.4 试验、检测制度。检测频次按照施工指南、验收标准执行。

2.2.3.2.5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开工前,对设计院交桩测量成果资料进行全面复测。施工中实行过程控制,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2.2.3.2.6 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建立工程质量考核制度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加强商办类建设项目全链条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pdf,每月组织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和考评。不定期进行专项质量检查、抽查。年终进行包括质量安全的综合评比和奖励,对质量管理考评为不合格的部室、工班进行处罚。

2.2.3.2.7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发生质量事故,各部室、工班必须按照要求及时向工区报告,经调查分析研究后,按事故的分类等级,遵照建设部、铁道部有关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的规定进行处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