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层施工方案1

小高层施工方案1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04.1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小高层施工方案1

第一章:编制说明.....................................................1

第二章:工程概况.....................................................2

第三章:施工部署.....................................................5

第四章:地下车库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8

深圳市龙岗区大运软件小镇屋顶花园建设示范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测量.......................................................8

2.降水方案(略)................................................10

3.静压桩施工方案(略)..........................................10

4. 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11

5.钢筋工程......................................................16

6.模板工程......................................................23

7.混凝土工程....................................................26

8.防水工程......................................................31

第五章:主体阶段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34

1.垂直运输和施工机械选择........................................34

2.脚手架工程....................................................34

3.施工测量......................................................34

4.钢筋工程......................................................36

5.模板工程......................................................39

6.混凝土工程....................................................42

7.砌筑工程......................................................44

第六章:装饰装修工程................................................45

1.主要工艺流程..................................................45

2.内外墙抹灰....................................................46

3.楼地面工程....................................................47

4.墙面,棚面涂料施工............................................48

5.屋面工程施工..................................................49

第七章:工程目标及各项保证措施......................................54

1.工期目标及各施工段工期安排....................................54

2.施工区段,工期保证措施........................................54

3.质量目标......................................................55

4.工程技术,质量保证措施........................................55

5.安全生产保证措施..............................................56

第八章:主要结构部位施工方案及其验算............................... 58

1.后浇带施工方案................................................ 58

2.商品混凝土施工方案.............................................58

3.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63

4.安全设施方案...................................................65

5.现场标准化文明施工管理方案.....................................66

第九章:劳动力及机械设备计划........................................68

附表: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附图: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证大光明城二期5#、11#、19#住宅楼及35#地下车库位于长春市宽城区政府东南边,西边是九台路,南边是铁乙一路,东边和北边为已建住宅楼,该工程设计新颖,风格独特,是该区域标志性建筑。本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其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详细编制。

本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如下:

2.工程建筑、结构及各专业施工图;

3. 工程的地质勘探报告;

4.现行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结构规范;

5.政府有关法规、法令

本工程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工程由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组成,建筑物总高度为,地下一层层高为,标准层层高为,±0.00室内外高低差为,其中,地下一层为车库、配电房等。

根据工程特点、建筑要求及使用功能要求,本工程结构类型为全异形框架剪筒结构。

基础形式:本工程采用静压预制桩,承台采用桩帽加地梁拉结,核心筒区采用整板加群桩基础的形式。

本工程不设施工缝,只在4p~4n、4j~4h、~、4b~轴中间支边处设置1200宽施工期间的后浇带。

2.1砼强度等级为C30、其中基础大底板采用C30 S6。

2.2钢筋采用Ⅰ级钢、Ⅱ级钢,优先采用国产钢材。

3、场地地质及水文条件

3.1 场地土类别成分

根据地质报告,该场地地层属中软土,属Ⅱ类建筑场地。

场地地下水主要分布于人工填土层中,其地下水类型属于孔隙潜水,地下稳定水位在3.20~6左右,地下水质对砼无侵蚀性。

本工程位于平原之上,南、北高低悬殊较小,原有的建筑均已拆除,现场地基平整,地势平坦。

3.4 土层的物理性质

第②层 粉质粘土:呈硬塑状态,灰黄~棕黄色,中压缩性,上部相对较硬,层厚1.90~5,层顶标高212.65~216。

第③层 粉质粘土:呈可塑状态,灰黄~棕黄色,中压缩性,层厚1.50~4。

第④层 粉质粘土:呈坚硬状态,中压缩性,棕黄色,可塑,层厚1.30~6。

第⑤层 -Ⅳ1泥质砂岩(强风化):呈密实状态,紫灰红色,上部呈砂土状,下部呈碎石状,埋深7.2~14,层厚 1.3~3。

第⑥层 -Ⅳ2泥质砂岩(中风化):呈坚硬状态,砖红色,岩芯呈短柱状,节理、裂缝,稍发育,埋深未见底。

第⑦层 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偏硬状态,中压缩性,层厚0.90~2,层顶标高210.69~203。

第⑧层 粘 土:褐黄色,硬塑至坚硬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向下粘粒含量渐低(状态亦渐变为可塑偏硬),层厚4.80~6,层顶标高200.19~201。

第⑨层 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偏硬状态,中压缩性,局部地段缺失此层,层厚0.00~1,层顶标高195.25~195。

第⑩层 粗 砂:黄褐色,饱和,密实状态,近砾砂,层厚3.30~3,层顶标高193.93~196。

第层 全风化泥岩:砖红色,表层为坚硬粘性土状,向下风化为碎块状,可捏碎,钻进困难,层后~,层顶标高191.52~194。

第层强风化泥岩:灰绿色,夹有紫红色泥质砂岩,岩芯较完整,裂隙切割严重,呈柱状,可掰断,本层未穿透,最大接露深度为,层顶标高191.02~192。

4 周边环境及施工场地

本工程处于九台路十字路交叉口,四面均是马路通道,场地施工属于市区作业,在进场施工时对高压线和四面道路的人行道等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

该工程场地区域内地势平坦,进场后即可施工。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缩短工期,并根据业主对工程各施工阶段的工期要求(包括地下一层提前交付使用)。本工程采用以主体结构工程为主导线,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以使各工种、各工序从时间上、空间上得到有机衔接。以优化劳动组合,达到均衡施工、缩短工期的要求。

1、1施工前期准备阶段

包括基础土方开挖、基坑排水措施、地基降水防上浮措施、施工机械设置和各种施工用房的搭设、施工道路的铺设、场容、场貌处理、对外联系和有关协作事宜的洽谈。

1、3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阶段

根据工程施工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配备相应的木工、瓦工、砼工、钢筋工和各专业工种,采用立体交叉平面流水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互不耽搁,直至基础工程施工完毕。

根据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质量工期以及甲方要求,我公司对该工程实施项目管理法,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体系,对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核算等进行全面技术管理。

3、场地使用及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施工时对现场±0.00以下和±0.00以上施工平面布置分两次进行周密细致的研究考虑,确定合理、经济、长效的方案。

对±0.00以下平面布置方案,由于现场基坑开挖及放坡,现场可利用的场地十分狭小,因此,钢筋、模板等半成品及材料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材料计划,分期、分批及时采供,现场只设办公室与职工宿舍等临时设施。

±0.00以上平面布置方案,等地下室施工完毕,进行回填,可增加现场的使用面积,灵活布置施工现场,具体布置再行布置。

①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配备专职施工、质检技术人员;

②熟悉施工设计图及相关的施工验收和结构规范。组织参与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签署。

③编制和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方案,工程施工预算和工料计划。

④编制半成品加工计划及材料订货计划。

⑤做好施工前,材料试验、砼试配工作。

⑥做好测量控制点、水准点、沉降观测点设置。

⑦按贯标要求建立各类技术、质量资料档案。

①按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要求调配、组织各工种劳动力进场。

②提供建设单位甲供材料计划,包括规格、型号、品种和数量,供应时间。

③自行采供材料按期、按量、按质、组织采购,运输进场。

④场地平整,满足“三通一平”。

施工用电由现场平面布置决定,考虑最短线路布设,沿建筑物四周布置动力、照明主干线。

考虑塔机吊物的影响,采用埋地电缆接至主配电箱。

各楼层施工用电利用电管井设置垂直电缆,各楼层设置分配电箱。现场施工用电需求量计算如下:<考虑机械全部使用时>

P计=1.1(k1 ∑pc+k2 ∑pa+k3 ∑pb)

综合考虑施工用电约占总用电量的90%,室内外照明用电约占10%,按上式简化为:

P计=1.1(k1 ∑pc+0.1P计)=1.24k1 ∑pc

=1.24×582×0.6

现场施工水管从市政管网接驳,确保施工用水和混凝土养护用水。现场用水量计算如下:

q1=k1 ×[∑Q1N1K2/(8×3600)]

=1.1×[(100×250)+65×200]×1.5/(8×3600)

(2)消防用水量:q4=10(I/S)

(3)施工现场总用水量:

Q1=q4+0.5×q1=11.09(I/S)

现场生活用废水、雨水、污水利用现场基坑周围修筑的砼排水沟有组织排进市政排污井。

第四章、地下车库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本工程为证大光明城35#地下停车库,基础埋深,±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1.2、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1)熟悉、校核施工图轴线尺寸、结构尺寸和各层各部位的标高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对照总图,现场勘察、校测建筑用地红线桩点、坐标、高程及相邻建筑物关系。

(3)测量仪器准备:光学经纬仪(DJ2)二台;自动安平水准仪(DS1)二台;钢卷尺3把。以上测量仪器均应在施工前检定合格,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

(4)测量人员配备:测量工2~3人,验线员2人,上述人员均持有长春市建委颁发的上岗证书。

1.3、建筑物定位放线:

(1)建立场区控制网:通过总平面图中说明的场区定位点定出场区控制网,设置为十字交叉主轴线。

(2)平面控制网建立:由场区控制网建立平面控制网,控制网设置为矩形。平面控制网测设精度为测角中误差±12,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

(3)各轴线的测设:利用所建立平面控制网及图纸所反映相关关系尺寸测设各主要轴线,各轴线引测到矩形控制网上,测设时要以两端控制桩为准,拉通尺测定该边上各轴线控制桩,再校核各桩间的间距。距离丈量采用一把钢尺往返一次,拉力50N丈量,结果当中应加入尺寸、温度、拉力倾斜等改正数。控制桩的做法为在自然地坪上,下挖250×250×500的坑,在坑内浇注混凝土,混凝土上安放10×10的预埋铁,在预埋铁上用红色油漆将桩位标出,控制桩完成以后,用红机砖砌筑一个保护井,将桩位妥善保护。

(4)高程控制建立水准点:与甲方及设计单位确认已知水准点,进行复测。办理有关确认手续。在现场建立水平控制网。在建筑物的四周建立五个临时水准点,水准点的位置在各面墙的中间,其深度要在冻土层以下。用混凝土做基座,上面安放钢板。

(5)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建立后验线员进行复核合格后报工程监理查验。

1.4、基础施工测量:

(1)土方开挖测量:施工之前由测量人员用白灰将基槽的上口线以及按照放坡尺寸计算的第一层土的槽底线放出。第一层土方开挖完毕以后,测量人员对基槽的上口尺寸及下口尺寸进行复核。放出包括工作面的槽底轮廓线。将标高点引测到基坑内。在第二步开挖时,由测量员测设距离基底的标高,并每隔在边坡上钉水平标高桩,控制标高,以防超挖。

(2)垫层施工以前的测量:基础验槽完毕以后,对基坑四周边坡上的标高桩进行校核,合格后在基槽内用混凝土做灰饼,灰饼间距,做为垫层施工标高依据。用经纬仪将外墙的轴线投测到基础内。定出各外墙的轴线桩,依据图纸放出垫层的外边线,将集水坑的位置标出。做为支设垫层模板的依据。

(3)垫层上测量:在垫层上测量放线前首先对轴线控制网进行校测,然后架经纬仪(DJ2)于坑边轴线桩上依次用正侧镜方法向下投测轴线点,投测允许误差。投测后,架经纬仪于垫层上,盘左、盘右转角校核角度,大钢尺往返丈量闭合尺寸,弹出底板外边线。

(4)防水保护层上测量:测量放线方法与第三条相同,但需放出柱边、墙边控制线、楼梯间控制线,重点部位用红“▲”做上标记。以确保框架柱、墙等位置准确。标高控制:在墙上弹出标高控制线,控制线高度高于底板的高度,用于控制钢筋绑扎,底板中部在暗柱钢筋上弹好标高线,做为浇注底板混凝土的标高控制。

(5)底板上施工测量:测量放线方法与第三条相同,但需将所有墙、柱轴线、边线、洞口线等位置线弹出。标高控制:在底板上混凝土导墙上弹出标高线。做为下部工程施工的依据。

(6)地下室高程控制:在墙、柱合模后,架水准仪(DS1)于自然地面上(或临时平台上),后视临时高程控制点,返出该层+50线读数,抄测在墙、柱主筋上,用红漆做标记,做为浇筑混凝土找平用的依据。顶板模板铺完后,再对模板的平整度进行抄测。

(1)施工过程中各阶段测量放线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2)测量仪器必须符合处发《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有关规定,并在全过程中保持完好状态。

(3)测量与验线人员必须为两个人,不得为一个人,并且必须持证上岗。

(4)测量时候天气过冷或者过热,要将测量仪器提前拿到室外。使仪器与室外气温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5)所有测量设备专人看管使用,发现碰撞或者读数明显不准,及时报修送检。

2、降水方案:已经在前期编制降水单项施工方案并已报送监理及建设单位,此次施工组织设计不再编制。

3、静压管桩施工方案:已经在前期编制静压管桩单项施工方案并已报送监理及建设单位,此次施工组织设计不再编制。

4、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

本工程基底标高,地下水位埋深绝对标高为210.0~211.40m(需降水)。“三通一平”已完,现场交通较好。

1)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

2)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工作已完成,场区内的控制网点已设立,且不受土方开挖的影响。

3)开挖边线已用白灰撒好,其范围内的障碍物不影响土方开挖。

4)本工程必须考虑放坡,但由于与临近施工工地很近铺设完临时施工道路后(路宽)基础已没有过多放坡距离,所以放坡系数采用1:0.7,基础四周每边放坡宽。另外;在5#、11#、19#楼临近道路的范围内,由于离临时施工道路很近,每天过往车辆较多,对土侧壁造成震动,地下室施工工期较长,深度较深等原因,故在此范围内建议采用圆木桩(直径200㎜×,间距500㎜),用机械把圆木桩压入土内,然后用木板连接以起到加固土壁进行护坡的作用。

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人工配合清槽。

为了加快土方开挖进度,尽量避免或减少气候对土方工程的影响,拟选用WD100型反铲挖掘机挖土,自卸式汽车配合运土,基底清出的少量土方由塔吊配合进行运输。

土方施工机械数量计算:

各工程土方开挖量略为:。

t=30s;q=;ks=1.14;kc=1.1;kb=0.8

p=(9×3600/30)×1.2×0.96×0.8= (考虑晚22:00至早7点,9小时作业)。由于受天气原因施工天数很可能增加。

假设配置4台反铲挖掘机,则

P=995.3×4=

T=40000/3981.2≈10天, 按10天开挖完考虑

设每台自卸汽车每台班运土方80方,则

N4=40000/1600=25辆。

故综合机械使用率,采用4台WD100型反铲挖掘机和25辆自卸汽车可保证土方开挖在10天内完成,土方开挖总工期控制在10天。

①四台挖土机自东西两侧同时开挖,向中间推进,第一步挖深2 m,以下每步挖深1.5 m,共计4步挖完,预留200mm厚土方由人工配合清槽。

②因工期紧张,交通流量大,土方运输车辆较多,为防止交通堵塞,合理安排车辆行走路线十分重要。

③在开挖过程中,配备专职测量员,机械大开挖接近基底时,应由测量员测设距离基底300mm的标高,每隔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木桩,人工清槽时用300mm标准尺杆随时以木桩为准校核槽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根据此来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④在挖至最后一步时,预留200mm厚由人工配合清土。测量人员配合控制底标高。

⑤最后零星土由塔吊吊出基坑。

①基坑开挖前,应在基坑四周上口外侧1m以外设置水泥围堰,基坑外排水与下水接通,防止雨水从地面流入基坑内。

②基坑内沿四周设置排水沟,在基坑边设集水坑,及时将积水抽出基坑。

1)挖土过程中应有测量工及时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壁上,并随时检测,避免超挖。

2)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钎探和验槽,并尽快打上垫层,以防扰动。

3)严禁在基坑边大量堆载或载重车辆穿行,并设专人对基坑壁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基础施工时,派专人负责巡视,一旦出现危险预兆应及时报告并立即通知撤离。

由于放坡系数为1:0.7,坡垂直面宽3.5米,在浇筑地下室池壁前施工时间长达约1个月左右,故本工程建议采用脚手架结合木模板进行边坡挡土板支护(2.4米高,通长设置),其优点是安全可靠、施工简单、占用工期短。同时减少土方开挖工程量、充分利用现有场地、防止土方开挖塌方,保证人身安全。

(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①素填土、杂填土:土质松散,工程性能差。

②粘质粉土层:中密。  ③粉质粘土层:中密。

⑤圆砾层:由圆砾层组成。

由现场技术人员按设计要求放线,经专人检查,做好施工记录。

2)边坡开挖与修整

首先按设计要求由测量人员放出基坑开挖边线,并应有专人验线并作预检记录。边坡采用机械逐步开挖,然后采用人工修整,经专人检查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根据工程特点、建筑要求及使用功能要求,本工程结构类型为全框架剪筒结构。

基础形式:本工程采用静力压管桩,承台采用桩帽加承台拉结,核心筒区采用整板加群桩基础的形式。

本工程不设施工缝,只在3A~4N轴、4J~4H、4G~4F、4B~4A中间支边处设置800宽施工期间的后浇带。

1.砼强度等级为C25、C30、C35,其中基础大底板采用C30S8。

2.钢筋采用Ⅰ级钢、Ⅱ级钢,优先采用国产钢材。

3.墙体:外墙楼梯间墙采用290厚非承重煤干石空心砖,内墙采用190厚或90厚煤干石空心砖。

4.4、场地地质及水文条件

根据地质报告,该场地地层属中软土,属Ⅱ类建筑场地。

场地地下水主要分布于人工填土层中,其地下水类型属于孔隙潜水,地下稳定水位在0.50~1.90米左右,地下水质对砼无侵蚀性。

本工程位于阶地之上,南、北高低悬殊较大,原有的建筑均已拆除,现场地基平整,地势呈北低南高。

①-Ⅰ素填土:呈松散状态,灰黄、灰色、湿,以粉质粘土为主,夹少量碎砖,非匀质,埋深深度为0.70~2.20米,层厚0.70~2.20米。

②-Ⅱ1粉质粘土:呈硬塑状态,灰黄~棕黄色,见Fe、Mn结核,局部可塑,埋深2.10~3.70米,层厚1.3~2.00米。

③-Ⅱ2粉质粘土:呈可塑状态,灰色,埋深5.50~5.60米,层厚2.6~3.0米。

④-Ⅲ粉质粘土:属一般沉积土,呈坚硬状态,棕黄色,稍湿,局部硬塑,见Fe、Mn结核,埋深于3.8~11.7米,层厚1.30~6.60米。

⑤-Ⅳ1泥质砂岩(强风化):呈密实状态,紫灰红色,上部呈砂土状,下部呈碎石状,埋深7.2~14.2米,层厚 1.3~3.8米。

⑥-Ⅳ2泥质砂岩(中风化):呈坚硬状态,砖红色,岩芯呈短柱状,节理、裂缝,稍发育,埋深未见底。

4.5周边环境及施工场地

本工程处于九台路与铁乙一路十字路交叉口,四面均是人行通道,场地施工属于市区作业,在进场施工时对高压线和四面道路的人行道等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

该工程场地区域内地势平坦,进场后即可施工。

(1)钢筋进场时,应附有厂家的质量证明书,并且按规定取样复试(其中30%进行见证取样)和外观检查,包括规格、直径公差、有无裂纹、气孔、表面锈蚀情况。所有钢筋必须在质量证明书齐全及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②抽检取样:热轧钢筋进场应分批验收。每批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炉号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和浇筑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的钢筋组成混合批。各炉罐号的含碳量差不超过0.02%,含锰量差不得超过0.05%。

③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试验和冷弯试验,如有一项不满足规范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

(1)钢筋加工前,应先去除钢筋上的铁锈,油渍等杂物。

(2)钢筋加工要严格按料表进行,料表上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明需加工钢筋的型号、形状、尺寸及使用部位和数量。

(3)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形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加工时,要本着“长料长用、短料短用、长短搭配”的原则,不得随意切断整根钢筋。

(4)弯曲钢筋时,要用机械冷弯,不得用气焊烤弯。

(5)I级圆盘钢筋加工前,应先调直去锈,调直时,要严格控制其冷拉率。

(6)I级钢筋的末端需做180的弯钩。

(7)箍筋加工时,弯曲部分需确保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且箍筋双肢相互平行。

(8)钢筋的半成品加工质量、定位梯,定位卡具、马凳等需提前加工并进行预检,确保尺寸准确。

(9)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在现场指定范围内堆放,且挂牌标识,注明钢筋的型号、尺寸、使用部位及数量,防止使用时发生误用。

(1)Ⅰ级,直径为6~10,Ⅱ级,直径为12~25。

钢筋加工:采用集中加工配料,现场绑扎成型。

(2)钢筋锚固及连接要求:

1)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焊接连接接头(电渣压力焊、电弧焊、),必须遵守专项操作规程,接头质量符合规范标准。

①剪力墙暗柱的纵向钢筋连接:ф16以上的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小于ф16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

②水平钢筋连接:ф16以上均采用锥螺纹连接,小于ф16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

①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②基础底板上筋在支座处搭接,下筋在跨中1/3范围内搭接;

③其余部位梁板的上铁宜在跨中1/3范围内搭接,下铁在支座处搭接;

④暗柱钢筋接头部位应设在距楼地面上≥500mm。

⑤墙的竖向钢筋的接头部位应设在距楼地面上≥500mm,且大于36d。

4)钢筋接头率及错开间距:梁从任意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L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锥螺纹连接、和焊接接头受拉区不得超过50%,受压区不限。

5)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工程Ⅲ级抗震,Ⅰ级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20 d和最小搭接长度24d;Ⅱ级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30 d和最小搭接长度40 d。

①暗柱插筋直径、数量及位置同柱底层配筋。插筋应伸至基础底,且不小于45 d;

②楼板内主钢筋应锚入梁和墙内,下铁锚固长度应不小于板厚及5d,上铁锚入剪力墙,梁内。板的边支座负筋在梁内锚固长度应满足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7)电渣压力焊竖向钢筋,其接头位置应错开35d且大于等于500 mm。

①箍筋双肢相互平行,箍筋加密区应遵照抗震规范的要求执行;

②竖向钢筋采用绑扎接头的部位,箍筋应按加密区间距设置;

1)操作工人应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钢筋应调直后再下料,并严禁用气割下料,切口应与钢筋轴线垂直。锥螺纹连接应备有出厂合格证,进厂后应进行复检。

①加工的钢筋锥螺纹丝头的锥度、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的锥度、牙形、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

②要认真做好钢筋丝头的逐个自检工作,并取10%的试件进行试验。

③检验合格的丝头要戴上保护帽,并分类架空码放,确保钢筋和连接丝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④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应对正轴线将钢筋用力距扳手拧入连接套,确保轴向受力,拧紧值应满足规范要求,严禁超拧。

工艺流程:弹钢筋位置线 → 铺设底层钢筋 → 机械连接→ 放混凝土垫块 → 敷设专业管线 → 安放上层钢筋支架 → 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 → 铺设上层钢筋 → 机械连接→ 二次放线确定插筋位置 →墙、暗柱插筋 → 申报隐检 → 隐检签证 → 转入下道工序。

②依据施工图纸要求在垫层上弹好下网钢筋间距的网格线、暗梁及墙的边线,并分别标出。

③钢筋网片布筋以南北方向筏板下筋在下,上筋在上。上层钢筋网片绑扎与墙插筋埋设、绑扎结合进行。

④后浇板部位钢筋:钢筋在后浇板部位拉通不断。

B、①顶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核验模板标高 → 弹钢筋位置线 → 绑扎底层钢筋 → 安放垫块 → 敷设专业管线 → 安放马凳 → 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 → 绑扎上层钢筋 → 申报隐检 → 隐检验收签证 → 转入下道工序。

②顶板筋绑扎一般采用顺扣或八字扣,绑扎时钢筋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③板筋绑扎好后,严禁踩在上面行走。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踩坏钢筋,设木板作行走平台,供人行走。

④顶板上的孔洞应预留,当洞口尺寸不大于300 mm时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不得截断,由洞边绕过;当洞口尺寸大于300 mm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洞边附加筋。

①梁纵筋需搭接时,上铁搭接在跨中1/3跨长范围内,下铁应在支座处搭接,各纵筋锚入支座内长度35d,且应伸过柱中线不小于5d。

②箍筋肢数:当梁宽b≥350mm 时采用四肢箍,当梁宽b<350mm时采用两肢箍。当梁内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每层多于3根时,应设置符合箍筋,梁宽≤400 mm,且受压钢筋每层不多于4根时,可不设置符合箍筋。

①工艺流程:修整预留搭接筋 → 绑扎、搭接竖筋 → 画横筋分档标志 → 绑二根横筋 → 画竖筋分档标志 → 绑横、竖筋及拉结筋。

②各层墙钢筋绑扎前应在楼板上按施工图放出所有墙、暗柱的边线和控制线。

③根据所弹墙、暗柱的边线校正插筋。在墙两边立钢梯,在下部1 m处绑扎2根定位横筋,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焊其余竖筋、绑扎墙筋,绑扎时墙体水平筋应在外侧,竖向筋在内侧。双排钢筋按要求设置拉结固定筋,呈梅花形布设,施工时一次成型,采用塑料卡子和附加钢筋梯形支撑的方法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和保护层厚度。

④墙体节点及连梁等搭接位置及锚固长度按设计、规范及抗震要求施工。

①框架柱纵筋应分两次搭接,当纵筋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截面连接时,相邻接头间距应按规范取值。

②柱纵向钢筋错开50%,错开间距大于35d且大于 500 mm。

1)底板筋固定 :底板上、下两层钢筋的相对位置整体固定根据设计要求上层钢筋网片采用马凳,保证钢筋网片的架空高度。马凳采用Ф16的钢筋,间距1.5m,呈梅花型布置。

为防止墙、暗柱插筋及甩出上层的搭接筋在浇筑砼过程中位移,墙、暗柱立筋下端附加Ф12水平筋与底板上层筋绑扎连接,上端用Ф14临时定位箍固定。

2)板筋:普通板筋上下网片固定是下铁垫砂浆垫块,双层钢筋网片之间设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3)梁筋:受力主筋外侧垫砂浆垫块。

③墙体双排钢筋之间用拉接筋连接,拉接钢筋直径6mm,采用梅花型布置,横向和竖向间距均为600 mm。

框架柱合模以后,对上部伸出的钢筋进行修整,柱立筋用内侧定位箍和外侧定位箍内外夹紧。并在上部绑一道临时定位箍筋,浇灌框架柱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钢筋工程严格按结构市优要求进行验收,质量验收标准如下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mm)

该地下工程全部采用新木模板。并按混凝土质量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

6.1、基础底板模板:

底板侧模采用厚370㎜砖模,高度为300m,每隔3m设一个240×240mm的砖垛加强,砖墙使用MU7.5红砖M5水泥砂浆砌筑,底板混凝土浇筑前砖模外侧先回填3:7灰土,砖模放线要留出防水基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的厚度。基础梁采用多层板配木方支吊模,用φ14间距600的穿墙螺栓连接加固(外墙采用带止水片的螺栓杆)。吊模下部采用在钢筋马凳上焊接“T”型钢筋进行支撑,“T”型钢筋的标高必须准确。

6.2、地下室外墙模板:

地下室外墙模板采用大木模板,由于地下室墙体有300mm高与基础底板一起浇筑,故模板按3.10m层高设计。

穿墙螺栓采用普通Ф16带止水片的螺栓,水平最大间距为700 mm,上下间距为600 mm。

为了保证模板接缝处的平整度,使砼表面无明显模板拼缝,解决模板接缝处漏浆的问题,取消大模板与大模板和大模板与角模之间的接缝安装

间隙,所有模板横向接缝均采用企口连接,接头处加海绵条。

(1)本工程柱模采用定型木模板。

(2)所有柱梁接头现场加工定型模板,采用竹夹板,根据梁柱的截面尺寸及形式制作不同的柱梁接头,支模时调直、调方正,用φ14螺栓固定。

(3)柱模接缝处、根部及梁柱接头贴海绵密封条,密封条必须粘在模板下口和拼缝处,再进行合模。

(1)梁底模板采用木模板,下部钉50×100木龙骨,底模落在脚手架的横杆上,横杆间距900,梁下加顶撑(主梁)间距900。

(2)梁侧模采用木模板,木龙骨外侧用φ12螺栓固定,高度大于700的梁加穿墙螺栓,两侧用支顶保证梁的垂直度及顺直。

(3)模板拼装部位粘海绵密封条(不允许直接粘在混凝土上)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特别是梁柱接头,必须密贴、垂直、方正,杜绝拼缝模板错台。

6.5、支模质量要求:

(1)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5 mm。

严格按长春市结构优质工程要求,高于国家质量验收标准,验收模板的实测允许偏差如表所示。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mm)

(1)由于该工程工期紧,施工进度快,模板数量按施工部署要求进行配备,满足流水作业。

(2)模板工程验收重点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注意外围模板轴线位置正确性。

(1)模板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2)侧模板拆除时,以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即可拆除。

(3)底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

(4)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承重模板。

(5)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大模板配件集中堆放在指定地点,以防丢失。

该工程地下结构混凝土均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输送车运送至施工现场,泵车泵送至浇筑部位。

主要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自下而上底板和楼板设膨胀后浇带(普通膨胀混凝土CEA-B掺量10%,加强带内混凝土CEA-B掺量15%),连续浇灌混凝土,对于边墙设后浇加强带,14天后再用CEA-B膨胀混凝土浇筑。

(1)底板采用C30抗渗混凝土,厚度为500 mm。为保证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该部分底板混凝土施工时提高施工技术标准按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并为确保底板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浇筑时,事先联系好另一家搅拌站以应急,并在现场预备2台备用发电机以防突然断电对底板混凝土浇筑产生不良影响。

①为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有害裂缝的产生,降低水泥水化热,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拟优先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出场贮存7天以上。

②采用级配良好的5-20石子,砂子采用中砂,以减少水泥用量,且石子含泥量不大于1%,砂子含泥量不大于3%,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③抗渗混凝土内应减少水泥用量,控制升温速度、降低水化热峰值,补偿收缩,提高混凝土抗渗能力、增加和易性。

(3)、按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申请,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优选工作。

(4)、采用商品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泵送入模。

(5)、为满足地下结构防渗要求,基础底板同地下室外墙下部0.3m高墙体一起连续浇筑。

(6)、底板一次浇筑成型,中间设膨胀加强带。

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法,“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混凝土浇筑厚度采用水准仪进行定点测平,用拉小白线控制。

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混凝土斜坡摊铺较长,故混凝土振捣由坡脚和坡顶同时向坡中振捣,振捣棒必须插入下层内50~100mm,使层间结合良好。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泌水要及时处理,预先在垫层边留积水坑及时排除,免使粗骨料下沉,混凝土表面水泥砂浆过厚致使混凝土强度不均匀产生收缩裂缝。

(8)、混凝土温度控制

根据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分析,设置测温孔,在温度呈上升阶段每2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4小时一次。必须严格控制各项温度指标在允许范围内,才不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a)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b)夏季施工,要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c)降低水化热;掺减水剂,减小水灰比,防止水泥干缩。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和减慢降温速度来达到降低块体自约束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对混凝土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浇筑1小时左右,用长刮尺刮平,用木抹子搓压DL/T 468-2019 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代替DL/T 468-2004),赶去表面泌水,在终凝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

a)混凝土浇筑完6-12小时,待混凝土终凝(用手按不起印,指甲划不出槽)即可覆盖塑料薄膜并浇水养护。

b)应根据风力、气温情况调整浇水次数以保证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1)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混凝土中要掺加粉煤灰,改善预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减少预拌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保证泵送效果。

控制泵送混凝土砂率,砂率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可泵性,但是,砂率过高会使混凝土软弱层增厚,同时会增加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因此,砂率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常规是控制在38%~40%左右。

1)基础底板上不留水平施工缝。外墙第一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300 mm的墙体上,留成企口缝,施工缝处加设3mm钢板止水带。

2)后浇带处采用钢板网、木板支堵T/CECS 10009-2019标准下载,并加横支撑。

7.2、剪力墙混凝土施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