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中建瀛园项目岩土工程)(35P).doc

施工组织设计(中建瀛园项目岩土工程)(35P).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2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施工组织设计(中建瀛园项目岩土工程)(35P).doc

中建瀛园项目岩土工程设计

一、岩土工程设计(即强夯加固设计施工技术要求)

1、强夯回填土中不应含有耕种腐植质土,且不含有树根、杂草等有机杂质QGDW 1949-2013 输电线路跨越(钻越)高速铁路设计技术导则,回填土的含水量应介于18%±2%。

2、强夯加固至第②层黄土层底部,以第②层砂层为强夯加固深度达到的持力层。

3、强夯后消除全部填土层的自重固结沉降,消除不均匀沉降,达到中等密实。

4、强夯后楼座内地基强度应均匀。强夯后楼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独栋、双拼别墅区域≥150kPa;5+1层花园洋房≥180kPa;7+1层花园洋房≥180kPa。

5、填方区有效加固影响深度≥(招标文件要求)。

强夯夯击能量设定:1#楼(7+1层花园洋房)填方厚度达(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的120#钻孔柱状图),强夯夯击能量设定为5000kN·m; 36#~45#楼为挖方区,强夯夯击能量设定为2000kN·m。其余强夯加固区域夯击能量设定为3000kN·m。满夯采用1000kN·m。

6、点夯分主夯点、次夯点两遍施夯,梅花形布点,主夯点间距6.6×,次夯点在主夯点对角线交点上插档。

7、夯后地基保护层比设计基底标高高出约0.2~(施工若逢冬季,则保护层厚度应为)。

8、控制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

9、强夯处理外扩范围为不小于。

10、填方区临空面填土边界为夯锤外缘++H·cot33°(H为填方高度)。

11、强夯施工前应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试夯区进行试夯,根据试夯的检验结果,调整设定的施工技术参数,以指导大面积强夯施工。

12、强夯施工结束后,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检验单位按规范进行检验。

二、强夯施工技术参数表

中建瀛园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招标单位编制的中建·瀛园地基强夯工程招标文件。

3、国家、山东省、济南市现行的工程技术、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等有关验收标准和规范、规程规定。

4、有关规程、规范、验收标准:

⑾《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执行国家技术规范,针对该工程地质的特性,确保强夯加固后,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2、遵循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缩短工期,保护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

中建瀛园项目地基强夯工程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山东艺术学院西校区南侧、紫薇路西。

(一) 工程建筑结构特征(见表2)

(二)工程特点、环境因素

(1)本工程为民用建筑工程,其中花园洋房承载力要求较高,工期紧、任务重,且土体含水率偏高。施工前期气温相对较低,夯后土体消散固结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施工要求组织严密,必须加强各项施工保证措施,确保地基强度及变形达到设计要求。

(2)我公司对该项目高度重视,组织地质和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相关资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学习,并多次通过对现场实地踏看调查,对该工程地质特殊,地形复杂和强夯加固技术要求较高等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确定了妥善的施工技术措施。

本工程项目周边村民已经搬迁、安置,干扰较少,施工区域环境较为有利。

(1)场地地貌:山前坡洪积裙下部与河流阶地交汇处

(2)地形:地形东高西底,地势较高,勘察期间自然地面标高为56.81~62。

(3)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较深,勘察期间(6月份),在勘察深度内未发现第四系孔隙潜水。

2、场地岩土层分布及物理性质

①填土(Q42ml):分素填土和杂填土

素填土:褐黄色,可塑,湿,以粘性土为主,含砖屑、碎石、砂砾、植物根、木炭屑等。

在堪区东南部该层中下部普遍含有碎石素填土夹层,碎石含量60~70%,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2~6厘米,混褐黄色粉质粘土和粗砂。

该层局部有杂填土,杂色,松散~稍密,稍湿。主要含块石、卵石等。

②黄土、细砂、中砂、粗砂(Q4al+pl)

黄土:褐黄~黄褐色,可~硬塑,局部为坚硬状态;稍湿~湿,无摇振反应,刀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含铁锰氧化物、白色钙质条纹,具虫孔,含少量姜石。

细砂:褐黄色,稍密,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混少量卵石。

中、粗砂:褐黄色,稍~中密,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混少量卵石。局部为砾砂。

该层下部含卵石薄层或透镜体:卵石含量60~70%,粒径2~,混粗砂。

③粉质粘土(Q1+P1):褐黄色~黄褐色,可~硬塑,湿,刀切面较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含铁锰氧化物,少量砂砾。

该层局部夹卵石薄层或透镜体:杂色,稍密,卵石含量60~70%,粒径2~,混粗砂。

该层夹中、粗砂透镜体:褐黄色,中密,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混少量卵石。

(2)各层土分布及物理性质见表3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三、工程重点、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

1、招标文件表明,场地部分区域已进行过强夯。原有强夯区将在地面浅层区域形成硬壳,严重影响夯击能量向深层传递,影响加固深度!目前现场已无法分辨哪些地块进行过强夯、处理难度较大(右图)。

2、现场冲沟回填厚度差异较大,未进行一般性碾压,且回填已经掩盖了填方区域范围及挖填边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右图)。

3、现有院墙、南部排水系统已经建成,强夯时将产生冲击波,为防止振动破坏,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防护。

场区南部已有排水系统(照片中箭头所指为管线及检查井)。

4、现场小沟塘及人为掘土区域需提前采取措施处理,填土时要进行一般性碾压,防止强夯机械驶入后倾斜、倾覆。

下图:人为掘土区照片。

(二)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案

以上这些因素将在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中充分考虑,比如针对第(1)条现场部分区域已形成硬壳,将采用大能量、大间距夯击;为保护已有构筑物,施工时施工顺序自构筑物一侧向另一侧进行,必要时将采取挖隔振沟等措施;针对现场小沟塘、人为掘土区域,回填时采取分层回填、采用挖掘机或推土机进行一般性碾压措施等防止强夯机驶入后倾斜、倾覆。

1、认真踏勘现场地形地貌及现场周边建筑物及地下地上管线、障碍物等的位置,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学习有关技术规范及经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审查签章批复的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绘制的施工图纸。

3、认真组织施工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及技术培训。

4、根据已知水准点及坐标基点,测放基础轴线及设置永久性测量标志,并请建设、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技术复核。

5、备齐质检及施工用全站仪、水准仪、钢尺、计算器等必要的仪器、工具以及施工用的各类表格。其中全站仪、水准仪、钢尺计量仪器应经有关单位检验校核为合格产品后,方可使用。

6、土工试验室,准备随时测试现场土样的含水量,土的干容重和密实度及压缩模量。

1、项目部成立后,立即进入工作状态,管理人员进驻工地,搞好生产设施及施工人员生活设施的建设。

2、做好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组装及试运行工作,保养机械设备,使其处于完好的待命状态。

3、按工程量及工期配足各工种人员。

4、组织好材料、油料及机械配件的采购供应工作,并堆放排列整齐有序。

5、平整场地,修建临时施工道路,接通水电管线。

7、根据施工平面图,清除地上地下障碍物等,并做好施工现场防护、警示牌设置及宣传等工作。

8、为确保强夯正常施工,应统筹安排全场性排水、隔震系统。

1、工程质量目标:满足和达到招标文件要求。

2、工期目标:实际强夯有效工期总日历天数为88天(详见横道图)。

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杜绝重大人身伤亡及重大机械事故。一般事故为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创市级优秀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4、环境保护目标: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环保法规,制污控噪,净化施工现场环境,营造蓝天工程。

5、服务目标: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以诚取信,服务为荣。

(二)施工组织机构设立

公司为保证该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工期、质量、安全等目标的实现,成立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对工程实行全过程管理。

本工程项目部实行系统化管理。项目部下设:生产调度、技术质量、安全检查、材料供应、财务、设备、综合办公室七个职能部门。

项目经理部作为本公司的派出机构,对该工程的目标控制及现场和生产要素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对建设单位全面负责,形成强有力的管理层。

1、施 工 机 构 框 图

2、主要施工管理人员组织

(四)土石方、强夯预计工程量

1、土石方预计工程量(m3):

注:(1)此表工程量是按基底标高为现地面高程预计的。

(2)强夯应将植被土去除后,回填至夯前标高(预留夯沉量)。

(3)回填土须分层回填,分层碾压。

2、强夯预计工程量(m2):

注:(1)此表为预计工程量,详见夯点总平面布置图。

(五)施工区划分及施工平面布置

按招标文件要求分一期、二期施工区(详见图3《强夯总平面布置图》)。

根据工程特点及现场情况,合理安排办公、生产、生活区域(详见《施工布置平面图》)。

1、统筹安排各分项工程施工,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先土方,后强夯。

(1)场区测量标高,按方格网或断面法测量,提交自然标高与挖填平整后的各层夯前标高的实测标高值。

(2)清除强夯施工区植被土及饱和土(若有)等不良土体。

(3)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回填土至夯前标高。

先强夯一期施工范围,后强夯其余范围,总体由东向西,依次推进。

分二遍施夯,先夯主夯点,后夯次夯点,最后满拍。

每座楼强夯时应由一侧施工向另一侧,或者由中间向两边施夯,不得采用由四周向中间的顺序。

1测量放线,测定出强夯范围,以灰线为界→ 2挖除强夯区内植被及耕植土(厚度约)→ 3按设计要求、夯点平面布置图,挖、填至夯前标高 → 4选择试夯场区,进行试夯,并进行试夯检验,确定施工参数以指导进行大面积施工 → 5进行主夯点施夯→ 6主夯点夯后推平夯坑,平整场地,测量标高 → 7次夯点施夯→ 8次夯点夯后推平夯坑,平整场地,测量标高,控制夯后基底高程 → 9满拍施夯 → 10平整场地,控制夯后基底高程有0.2~的保护层 → 11夯后间隔时间,待土体强度恢复 → 12夯后检验,静载试验 → 13检验单位出具检验报告 → 14工程验收 → 15整理竣工资料送交有关单位。

(一)施工技术参数选择

1、加固深度、夯击能量:

招标文件要求原填方区有效加固影响深度要求≥。

2、确定强夯加固最佳持力层:

强夯加固①、②层黄土土体,以第②层砂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180kPa),为较好的强夯持力层。

3、夯点间排距及夯点布置形式:

⑴ 基础平面图、建筑物轴线尺寸及主受力方向。

⑵ 夯点间排距纵横轴线网格尺寸与建筑物基础纵横轴线应尽量重合,达到建筑物基础柱基下都能布满夯点,以确保整个场区地基强度和变形均衡一致。

⑶ 考虑地基土岩性、扩散角及夯间盲区等因素,夯间距不易过大。

⑷ 考虑加固深度,夯距不宜太近。如夯距太近,相邻夯击点的夯击能量将在浅层叠加,形成硬壳(部分场区已经进行过强夯,已形成硬壳),影响夯击能量向深层传递,即影响加固深度。土体水平位移增加,地面形成过大的隆起。

考虑以上因素,确定夯点间距为:主夯点间排距为6.6×,次夯点在主夯点间排距中间插挡。

4、单夯点击数及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的设定:

⑴ 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独栋、双拼别墅区域≥150kPa;5+1层花园洋房≥180kPa;7+1层花园洋房≥180 kPa。

⑵ 夯后应使在同一建筑物基础上的地基土变形均匀,力学性质相近。

⑶ 场区①、②层土的岩性及土质含水量情况。

⑷ 连续夯击的可能性。

⑸ 夯坑深度,拔锤难易度。

⑹ 夯坑周围不发生过大的隆起。

双控措施即控制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和单点夯击数。根据土体的加固深度不一及软硬程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夯击能量,严格控制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和试夯确定的单点夯击数为主要指标,如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达不到≤,则继续夯击,以达到在同一建筑物基础上的地基土强度和变形均衡一致的目的,确保夯后达到招标文件要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⑵ 在每遍主、次夯点施工中,单夯点尽可能一次连续夯击,夯够击数为最佳,因为夯击能垂直传递最深。但如遇土体含水量偏高,地表隆起过大或因夯坑过深,拔锤困难,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难以控制时,需推平夯坑,平整场地后增加施夯遍数。

每座楼主、次夯点都必须间隔一定时间施夯,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体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按规范规定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4周,对含水量低及渗透性好的土体,可不间隔时间连续夯击。

8、强夯处理外扩范围:

规范规定,强夯外扩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且不小于3m。该夯区有效加固影响深度≥7m(招标文件要求),外扩尺寸为3.5m(详见夯点总平面布置图)。

9、满夯的确定及要求:

由于表层土是基础的主要持力层,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造成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另外为处理好填平夯坑内的虚土。如对满夯重视不够,将会影响整个强夯的施工质量。

满夯纵横各压1/4锤印,2击。因满夯间排距较小,夯后土体自由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散,故应特别注意间隔时间(间隔时间应根据现场土体的含水量确定),穿叉施工,以免产生橡皮土,降低地基承载力。以上措施确保地基土体,自深到浅逐级连续得到不同夯击能量的有效加固。满夯完成平整场地时,地面应留有一定坡度,以有利于排水,并防止地表水渗透浸泡已夯后的土体。

(二)施工技术质量保证要点

1、场地平整、土石方调配:

此项工作是清除各层夯前标高以上的土方、植被土,平整后的场地高差不得大于10~20cm,按方格网或断面法测量。

土石方挖运、调配及要求:

⑴ 将该场区的植被土,应全部挖除运至夯区以外,不可再回填使用。

⑵ 土方回填应统一用同一岩性的土,且不得回填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淤泥质土、耕植土、膨胀土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以达到夯后地基强度均匀、一致,各向同性。

⑶为降低造价,减少夯击遍数、击数,防止夯机驶入后下陷倾覆。每层回填土厚度不得大于50cm,用履带式推土机或挖掘机代替压路机作一般性碾压,严禁使用轮胎式机械进行回填土的碾压和已回填好的地基土上行驶挤压,以防形成橡皮土。碾压时,履带印应相互重叠不少于20cm,且不少于3遍,以增加土体的密实度。

注:强夯施工结束后,不得允许任何单位的各种轮胎式车辆、机械驶入未检验的夯后场区内行驶或其他单位跑水浸泡地基,以免将地基土挤压浸泡形成橡皮土。否则,有可能造成夯后检验达不到设计要求。

①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方案一》总平面图,查清相关建筑物的坐标值。

②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及建筑物基础平面图,测放出建筑物的轴线、外扩范围及相关高程。

① 用检定合格的全站仪、水准仪和钢尺,在拟建物就近的控制点,用直角坐标法或极坐标法测设拟建物4个角点或主轴线,并进行复核。

② 设立施工测量的轴线及高程的统一控制网,控制点选在通视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并绘制控制网平面图,控制桩可由C20砼内埋设刻有十字线的短钢筋制成,并做好围护。

③ 会同建设、监理单位有关人员进行验线,由施工单位填写工程测量验收记录表,并绘制简图签字、盖章确认。

④ 在强夯范围内,按夯点总平面布置图,分层分遍的测量出主、次夯点,以石灰粉点为夯点中心标记。

⑤ 各层每夯击一遍后,平整场地,在夯区内用方格网形式测出各点高程,计算出每层每遍的夯沉量及总夯沉量。

⑶ 测量及施工偏差要求(小于):

① 角度检验误差:10″。

② 边长检验误差:1/5000。

③ 高程测量误差:3mm。

④ 场地平整度:±100mm。

⑤ 夯点定位偏差:±500mm。

⑥ 夯锤落距:±300mm。

⑦ 锤重:±100kg。

4、对新老土体(填土与地层原状土)结合部(搭接部)处理措施:

施工现场如遇老土和填土结合部,且有一定厚度时,应视厚度H大小,在老土体处挖成台阶,台阶高度按H/2,台阶宽为一个夯点网格+锤半径,回填的土尽可能应与老土岩性一致。以使老土与填土错开搭接,紧密结合,避免上下垂直施工缝的产生,以确保场地地基的稳定性。

5、对土体临空面处理措施:

临空面土体边缘无侧向约束,土体易被强夯冲击能量的水平力挤出,降低了强夯垂直加固效能,故应在临空面外侧增加填土宽度,以抵消强夯水平分力,强夯填土宽度要求为:从夯锤边缘+5m+Hctg33°的水平距离(H为两台面高差),并应分层填土,分层碾压。强夯时,先夯临空面最外一排夯点,逐次向内夯击各排夯点,以确保夯区边缘地基强度达到质量要求。

6、对夯坑过深、虚土太厚的处理措施:

为了确保有效加固深度,采取大能量、大间距、连续夯击的措施,这样势必使夯坑过深,推平夯坑时,虚土落入夯坑内,其满夯后很难使夯坑内的土达到均匀夯实要求,必须采取以下处理措施:即每遍主、次夯点的夯坑挖除夯间土坎约1/3深度,填入夯坑,再用推土机推平夯坑,然后用推土机、挖掘机代替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降低夯坑深度及均匀一致,使每遍主、次夯点的夯坑内土体都得到均匀加固,满夯时减少坑间土坎的支锤作用,确保夯后同一建筑物基础上的地基土变形均匀,力学性质相近,达到技术要求。

施工中读数时,应将塔尺垂直竖立,不得斜立,夯锤落下倾斜时,夯坑应垫平,塔尺下端应放在夯锤高低部位的平均处,严禁放在锤顶的虚土上。施工中,应严格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即记录夯点编号、每击的高程读数、每击夯沉量、单点的累计夯沉量、总夯击击数、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如发现达不到双控指标要求时,必须通知夯机人员继续夯击,直到达到双控指标为止,使施工记录真正反映夯击的实际情况。如出现夯沉量突然增大,夯锤落地时的声音异常应立即停夯,查明是否存在废井、墓穴、大石块等不良现象,经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确定处理方案后,重新施夯。

8、夯后地基土质量检验:

八、劳动力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我单位拥有一批高、中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生产骨干及素质良好的施工人员,各级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素质较高,工程质量监控设备及质检人员齐全,能满足工程检验需要,以上是确保工期、质量的前提条件。并确保施工总工期满足要求,各分项工程劳动力合理,施工劳动力均衡。

根据本工段特点和所要求的施工任务,为确保工程劳动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机构、人员、按时组织到位。

2、在劳动力的配置上要做好施工与效率的配套与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整体效益。同时,还需组织有经验的机械修理人员,组成机械设备维修专班,对现场劳动力设备定期换班休整,保持劳动人员良好状态,避免因疲劳而影响施工进度。

3、在劳动力管理上,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劳动资源控制措施,使各职能部门劳动人员分明,各司其责。将每月、每旬、每周的施工劳动力计划任务明确,并定期检查落实完成情况。

4、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工程施工力量的统筹计划工作,协调各工序、各施工专业队的施工安排,以利组织施工。

5、要保证工程参战劳动人员工作面貌,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困难,使现场施工人员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为按期优质完成施工任务而努力奋斗。

6、根据本工程总的工期控制计划,我公司已做好节假日期间正常施工的准备,我公司将连续组织施工,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九、机械设备投入、进场计划及保证措施

(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强夯、土石方设备)

1、表9内的机械设备为计划数量。根据施工的需求,及时调整或增加。

2、本工程施工强度相对较大,在进行设备配备时,按最高强度进行配备,并有20%的设备储备量。

3、为保证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为每台设备配备专业机械维修人员,对本工程使用的施工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随坏随修,并严格设备的保养制度,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4、所有的机械操作人员均为我公司专业施工队人员,抽调的人员保证业务骨干,定人定机,持证上岗;计划设备生产按1.6台班考虑,人员按每台1.6人配备,确保设备能运行就有人上机。

5、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施工安排时,充分发挥各种设备的特性,进行合理调配,施工过程中注意多创造工作面,减少设备运行相互干扰。

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承诺

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相关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及经审批的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招标文件要求,符合验收规范。

(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质量要求: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

项目技术负责人全面履行日常的质量监督检查责任,项目部设立技术质量管理科,并设专职质检员1名,直接检查、监督、落实各施工机组的质量工作。

2、建立技术交底和质量检查制度

(1)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各有关人员进行技术质量交底。让具体操作执行人员明白质量目标、具体要求、操作标准、方法等。交底人和被交底人都应签署有关责任文件。一般交底内容包括:

①施工参数、步骤方法、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②有关设计图纸、测量依据;

③施工规程、规范、特殊工序的施工或关键工序控制;

(2)质量检查制度:要求专职质检员随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技术负责人巡回监检,每天的抽检次数应不少于三次,以便于即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施工机组的技术、质量负责人应跟班管理操作。如夜间施工项目经理部必须增设一名专职质检员值班。

(3)各工序检查点的设立,检查的项目、内容、标准、方法及频度,由本公司的质量手册来体现,并符合标书要求和有关国家规范。

3、建立严格的自检制度

对施工、包括测量放线所有施工工序进行全过程控制,以下述措施予以保证:

(1)进行阶段性施工质量中间自检,自检手段、数量参照夯后检验标准进行。

(2)实行两级检查制度:施工机组的技术质量员先进行自检,认为合格后上报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审查,必要时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复检。

(3)实行审批签字制度:一般工序,检查合格后,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进行下一道工序。复杂、重要工序应由工程师签字批准。质量措施的修改制定、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也应报工程师签字批准。

(4)实行自检与工程师监检、两位一体的保证措施。规范中规定的和工程师认为必要的检查或抽检项目,都应按规定及时报告和接受监督检查。

(5)夯点的测量定位按三级管理模式进行,由专业测量人员施放,复核无误后交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核查,签字批准后交施工机组,并按规定由相关质量负责人进行复核。全部测量成果和整理的资料,交由工程师验收。

4、贯彻全面质量管理,开展TQC活动,施工中积极执行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工程质量实行预控。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教育。

5、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奖励处罚办法。

6、雨天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雨天施工应做好防雨、防风、防触电等工作。

(2)遇较大雨水造成土体含水量过大时和六级以上大风天气严禁强夯施工作业。

(3)固定机械设备应设置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要搭设人员防雨棚,做好流水坡度,以利于雨季排水。

(4)雨天施工主要防止施工场区雨水浸泡、场区过路流水、防止雷电伤害及场区排水通畅。

(5)强夯施工开始后应将清表后的弃土及开槽土置于场区四周,特别是来水方向,形成土堤,防止外水流入。

(6)注意天气预报,大雨前应将完成的夯坑推平,并设置较大的流水坡,夯坑推平后应立即将夯坑内的虚土采用一击满夯夯实。

(7)现场配备小型潜水泵,雨量过大时及时抽排集水井及夯坑的积水。雨后夯坑积水,及时作好排水工作。

(8)当雨后地基土饱和度较高时,满夯时应注意观察土的隆起情况,如果隆起较大,应该及时调整夯击参数,延长遍间歇时间。如果有软土上翻现象,可铺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硬质骨料。

(9)操作工人雨天施工的劳动安全防护,应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本企业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

7、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控制措施

十一、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保证措施及承诺

(一)工期目标、施工进度计划

实际强夯有效工期总日历天数88天。施工进度计划详见图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二)各阶段进度保证措施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重点控制目标之一,它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

1、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以总工及各施工机组长为组员的工期控制小组,落实进度控制人员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按照施工项目的结构,进展阶段或合同规定,进行项目分解,确定进度控制点,对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使各工序工期目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项目部要认真做好工程项目的统筹安排,综合平衡,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施工进度横道图,进行控制及协调,对生产要素实行统一的调控,充分发挥其效能,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3、严格做到施工过程中受控于质量管理标准,杜绝质量事故,避免返工,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性达到设计要求。

4、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目标及安全控制防护措施,以安全促生产,以安全保工期。

5、协调好各种外部关系,搞好与建设、监理等单位的沟通,以及公安、环保、水电等有关部门的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消除施工中断或速度减慢等影响。

6、充分认识场地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提前预测地质异常,采取有效措施,以防影响工期。

7、制定严明的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8、制定实现进度计划及工期目标的资金保证措施。

9、在确定工期目标后,进行实现目标的风险分析。根据专业和经验,优化进度计划,在进行施工进度控制时,可以利用总时差及自由时差,使检查之前拖延的工期,通过缩短剩余的计划工期的方法,达到预期的计划工期目标。

1、我单位承诺按88天(日历天)完成招标文件要求的施工任务。

2、如出现特殊情况,需要抢建和建设、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生产要素提出增援要求时,总公司接到通知后,将迅速协调到位,并形成生产能力,确保工期。

十二、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承诺

安全文明管理是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施工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管理。

1、安全管理体系控制措施、安全管理机构图

(1)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控制措施

⑵施工前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增强安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观念,明确安全生产目标。

⑶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制定的专职安全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保证人员落实,跟班上岗。对设备、操作工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项目、内容、标准、应做出规定,对限期整改的安全隐患 ,要及时反馈信息,坚决落实。要坚持班前会和班前检查制度,要强调施工机组的自检,对以发生安全事故的操作工序,预先交待注意事项 ,对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随时清除。

⑷严肃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注意安全考核,落实安全责任制DB62/T 3136-2017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开展安全生产劳动竞赛活动。

⑴开工前应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交底人和被交底任都应签署有关交底文件。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必须保证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和操作。

⑵在施工区域应设立警戒区或障碍标志,设专人看守,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

⑶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对机械设备的转移、安装和调试进行监督实施。

⑷实施班前安全检查制度,发现设备、机具等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排除,决不允许以任何理由使设备带病作业。

⑸所有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⑹施工中必须强调随时垫平吊机,严禁斜拉、斜吊以防发生机械安全事故。因夯坑较深造成拔捶困难时,应先进行试吊待松动后,再正式起吊,防止夯机倾覆。使用龙门吊进行高能级强夯时,必须垫平、垫龙门架支腿,起吊夯棰应调离地面,待确认支腿平稳后,再正式起锤。

⑺夯机转移时起锤高度不得大于0.5米,机组其他人员跟机观察地面情况TCECS518-2018 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应用技术规程,发现异常,立即停车处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