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大绿洲六期测量施工方案(18P).doc

H大绿洲六期测量施工方案(18P).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3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H大绿洲六期测量施工方案(18P).doc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3.2 对所有进场的测量器具计量检定周期的审定…… ………………………….........................2

GB/T 38140-2019标准下载3.3 与甲方办理交接桩手续………………………………………………………………………..2

3.4 检核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2

3.5 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

项目概况

设计概况

高层设计概况表

别墅设计概况

3.2 对所有进场的测量器具计量检定周期的审定。

3.3 与甲方办理交接桩手续。

3.4 检核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

3.5 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第四章 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4.1 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的目的。

4.2 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作到测量作业步步有校核。

4.3 根据测设场区控制网测设本楼控制网。

4.4 定位、放线工作在自检互检合格后上报有关部门验线。

4.5 保护好桩位,使用钢尺应加三差改正。

4.6 注意测量工作的保密、安全,有问题及时上报。

5.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5.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5.1.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基础底板平面图、结构首层平面图找到本工程的关键部位、变化部位,依据这些部位进行控制网的测设。

5.1.3 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5.1.4 施工测量控制点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点位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志。

5.2 场区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

5.2.1仪器采用全站仪、棱镜,测量仪器必须在施工前经过检定合格,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

5.3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5.3.1在完成本工程的定位测量工作后,测量员便根据其给定的所有楼座的大角点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本着便于施工、控制全面、又能长期保留的原则建立了场区的平面控制网。

5.3.2点位的布置应设在建筑物的周围,方格点的标桩不要落在开挖的基础、管线或太靠近建筑物,以保证长期保存。

5.3.3 经复测合格后及时填写测量定位记录及验线通知单报甲方及相关部门验线,合格后引测至基槽开挖线以外及周围建筑物上,并做好标志,形成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

5.3.5定位使用全站仪、棱镜、50米钢卷尺,在测设过程中采用不同测量路线进行施测,以达到同步校核的目的。

5.4 平面定位轴线控制网的测设测定

5.4.2在主控网线及其延长线上确定各栋外墙轴线的位置控制网轴,为了不至于在墙钢筋绑扎后挡住轴线的投测,故根据上述各控制轴线分别定出距各外墙内边线600mm的偏轴线,偏轴名称分别在原有名称的基础上加 “ ○”。校测各轴线交点是否为90°,并拉尺检测各交点间距离,测角用等偏定平法架仪器,以盘左盘右两点分中法做点。量距要经过尺厂、温度、倾斜修正后,并用标准拉力(50N)量出实测距离。根据以上方法,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精度要求:测角中误差±10″,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

5.5控制桩点位的埋设

5.5.1本建筑由于场地起伏坡度大,地面用小木桩,再用小钢钉在上面砸入作为各轴线的标识,或直接用全站仪放样定出楼角坐标(及轴线1m线)作为施工依据。

5.5.2控制桩进行妥善保护:控制桩周围的土挖开50×50cm、深40cm小坑,并用素混凝土灌实,混凝土表面与桩顶基本相平或略高与桩顶。

5.5.3注意事项:各轴线的定位测量应从各主轴点测设,而不应从方格网点或施工控制点(基准点)引测,以免建筑物产生不同的位移或偏移,影响施工质量;轴线网的测设精度可根据建筑物定位精度的不同灵活掌握,以便与提高工作效率。

5.6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本工程由于所给定的G02(20.803m)、A1(22.275m)、A2(20.121m)、A3(19.204m)就在场区内,为了测量工作的精确性,采用两水准点闭合测量法并严密平差,把高程引测到各楼附近的围墙或固定建筑物上,并用红油漆给予明显的标识。

用校核无误后的控制点定出本工程的±0.000或相应高程依据,用红色油漆作“▼”标记,作为本工程的高程依据。

为提高精度,必须使用前后视等长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进行现场高程点的复测工作。

5.7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

5.7.1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

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5.7.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5.7.3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

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精确至0.1mm,三等精确至1mm。

各轴线的定位应从各主轴点测设,而不应从方格网点或施工控制点(基准点)引测,以免建筑物产生不同的位移和偏转,影响施工质量,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5.9方格网和主轴线的精度要求

施工之前由测量人员按施工方案用白灰将基槽的上口线标出来,并按放坡要求把槽底口线标出来,将标高点引测在基坑西、东侧的边坡上(用木桩或钢筋做控制点),土方开挖时以此标高为依据,引测到基坑内,由测量人员测设距槽底50cm的标高点,每隔20m钉水平标高控制桩控制开挖标高。电梯坑、集水井基坑在开挖时现场控制,在挖出一定的工作面后将控制线投测到基底上,测放出集水坑的位置,以配合机械和人工进行土方开挖。

基槽验收完毕后,对基坑四周边坡上的标高桩进行校核,合格后在基槽内用混凝土做灰饼,间距2米,作为垫层施工标高控制依据。用经纬仪将外墙的轴线投测到基槽,定出各外墙的轴线桩,依据图纸放出采光井、集水坑上下口线、后浇带位置及垫层的外边线。

6.4 防水保护层上测量

6.4.1测量放线方法同上,但须放出柱边、墙边控制线、楼梯间控制线、后浇带及门窗洞口边线,重点部位用红“▲”作上标志。

6.4.2 标高控制:在永久性保护墙(砖胎模)上弹出标高控制线,用于控制钢筋绑扎。在底板中部固定好的暗柱钢筋上抄测标高线,并作好标志,作为底板混凝土顶面标高的控制点,浇筑混凝土时可拉小白线控制顶面标高。

6.5.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6.5.1.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6.5.2轴线投测方法

6.5.2.1 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根据测绘院提供的桩位设立8个轴线控制桩,将轴线打在基坑的砖胎模上的砖墙上,画上十字线,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地下室施工桩位位移,从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6.5.2.3施工测量各部位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施工测量各部位技术要求

6.5.3基础施工中的标高控制、测量

6.5.3.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施工期间每两个月对高程、坐标控制点进行一次复测,雨季前后复测一次,以及在结构施工至±0.000时进行一次整体校核。

6.5.3.2标高测量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施工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间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并用红色油漆画三角作标志,同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

6.5.3.3利用附合测法校测靠建筑物最近的两个标高控制点,分别向每栋楼基坑引测至少三个控制点,随着挖土深度的不断进行,以现场内该栋号引测的高程点作为基准点,用5m塔尺逐段向下传递,作为机械挖土深度的控制依据。为保证±0.000以下高程点的准确性,在机械挖土到距设计槽底300mm深处时,采用直接悬挂50m的大钢尺引测一道距坑底1.000m左右的标准标高点,作为基坑高程施工依据,采用悬吊钢尺法时必须使钢尺尺身铅直并施加一定拉力,使所传高程准确无误。为防止超挖,扰动地基,测量人员跟班作业,钢筋棍上做5m*5m控制网。拉线控制清土标高。

6.5.3.4地下室墙、柱上抄测+1m建筑水平控制线,误差在±2mm以内,弹墨线标明,弹线点位间距不得大于3m,且在弹线时的墨线一定要拉平、拉紧。

6.5.3.5结构混凝土浇筑前,在立筋上抄测标高,间距大于6m时加设附加筋,要求误差±2mm以内。用以控制结构标高及设备预留预埋。设备预留预埋前应校核至少三根立筋上的标记,当误差大于3mm时,应找测量人员进行复测并提供准确的标高。

6.6 楼层平面轴线及高程测量

6.6.1楼层平面轴线测量

对于建筑物±0.000以上的轴线施测采用内控法,仪器用激光铅垂仪。在建筑物首层内底板上测设轴线内控点。

6.6.1.1首层放线验收合格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引测等级不得低于建筑物控制的等级。经自检、互检,报监理工程师验线合格后,依据轴线控制网图和施工分区图做控制桩点,作为竖向控制基点。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钢筋与首层楼面板钢筋焊接,作为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以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20cm×20cm),上口比下口稍大。平时洞口用500×500mm竹胶板盖严保护,板中穿ф6钢筋垂下200mm做倒钩,防止模板被取走发生安全事故,框架结构无地下室首层以上用掉线锥方法向上传递轴线。

6.6.1.2轴线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轴线控制网(钢板基准点)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6.6.1.4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6.6.2.1待首层剪力墙拆模后,将场区高程控制点引测至首层剪力墙上(+1m),不得少于三个,且精度不得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以此作为首层以上各层的高程控制点。

6.6.2.2在首层及首层以上的剪力墙浇筑好后,在墙体上抄测出建筑1m线(做为二次结构的依据),首层以上的标高传递,从首层墙体上已有标高点(1m控制线,红铅油标记)向上用钢尺沿柱或墙身量距。以上各层均在此处用红铅油标记,并注明其相对高程。

6.6.2.3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需保证钢尺铅直),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6.6.2.4建筑物标高应至少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表: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6.6.2.5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以及内控点传递上来的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值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量范围的中心位置,等视距测量。

在浇筑墙体混凝土前,用水平仪将标高引测到墙体稳固的钢筋上,在标高点上挂小白线,浇筑墙体混凝土时,用木棍或钢筋棍作好标尺,在浇筑混凝土时,随时控制每层混凝土浇筑高度。

6.8 顶板模板、混凝土标高控制

6.8.1±0.000以上结构施工,在支设顶板模板之前,将+1M结构水平控制线弹到模板内钢管架上,模板支设完后对顶板模板顶标高进行复测,必须满足标高要求。顶板混凝土浇筑之前在墙体钢筋上画出高于顶板+0.50m的结构水平控制线,并用红油漆标识,涂油漆时不得污染钢筋和接茬处的混凝土表面,在浇筑混凝土时中间挂上小白线用木棍或钢筋棍作好标尺,随着混凝土的浇筑测量标高,开间较大的房屋,在中间用马凳每3m设置标高桩,作为控制标高依据。

6.8.2模板工程测量控制

6.8.2.1墙体模板:在混凝土面上弹模板边线(即墙外皮线)和墙外皮50cm线。支模时,以模板边线就位,以墙、柱外皮偏50cm线调整。检查验收时,以墙、柱外皮偏50cm线验收。

6.8.2.2支梁板模板时,利用楼(地)面上的控制轴线,把所需轴线打在梁的两端墙上,由此引出梁侧模线。施工时,可在梁主筋上打临时轴线红油漆点,作为初步定位用,但验收时,须由测工配合,进行轴线检测。顶板模板的标高通过弹在墙体上的下层顶板结构50cm线弹出顶板下口线,根据此线固定顶板模板的边龙骨。

6.8.3钢筋工程测量控制

6.8.3.1在楼板混凝土面上弹设的墙体边线同时也作为墙体钢筋的定位线。

6.8.4混凝土工程测量控制

6.9.4.1混凝土板面标高控制:利用墙、柱的50cm线,打混凝土时,用插钎和拉线的方法控制表面高度和楼板厚度。

6.8.4.2柱、墙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直接在墙、柱主筋上打标高控制点,拉线控制混凝土浇筑标高。墙、柱钢筋需在模板上口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防止竖筋被拉移位降低高度。

6.9 楼层外窗及楼角的控制

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同时控制楼的大角。内控依据天顶法施测(详见6.7.1.3)将轴线控制点引测到作业面,并进行复核,合格后将各外墙、内墙的墙身线、50cm控制线弹出,以此为依据支设墙体模板。外控在外墙模板拆除之后,在地面架设经纬议向上引测,每层轴线必须以首层轴线为依据,从一层开始投测垂直线,一直到作业面。并在外窗户上弹出窗口竖向边线,随时控制窗口及楼大角的竖向铅直准确。

6.10 二次结构施工测量

6.10.1根据结构施工时的轴线控制线放出二次结构的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并弹出墙边的控制线作为装饰时抹灰的控制线,裙房外墙上下层间应作校核后再进行墙体砌筑。

6.10.2按施工图绘制皮数杆,作为控制墙体砌筑标高的依据,皮数杆上应有+0.500m线位置,以及窗台、过梁、圈梁的竖向位置。

6.10.3设置皮数杆的位置应选在施工段两端,最大间距不超过15m,施工时皮数杆应固定在构造柱钢筋或框架柱边,皮数杆上的+0.500m线应与结构钢筋混凝土墙、柱身上抄测的水平线对齐。

6.10.4校测结构施工时+0.500m线,在各房间柱、墙上抄测出交圈的+0.500m线,作为地面面层、设备、门窗安装的标高依据,同一房间内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2mm,同一楼层内允许误差小于±3mm。

6.11 地面面层施工测量

6.11.1校核四周墙面与柱身上测设出+0.500m线,作为地面面层与设备安装,门窗安装吊顶等施工的标高控制线。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可用连通水准管找平。

6.11.2基层打点冲筋后,用相应精度检查控制基层标高,检测点间距,大厅宜小于5m,房间内小于2m。

6.11.3在饰面板地面施工测量,应在基层上弹分格线,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排好尺寸,根据确定后的块数和缝宽在基层上弹纵横控制线。每隔一至四块弹一分格线,并严格控制方正。

6.11.4吊顶施工时校核吊顶高度以保证楼层净高。

6.12.1首先检查各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测定实际偏差。

6.12.2屋面四周测设水平控制线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线。

6.12.3卷材防水屋面测设十字直角控制线。

6.12.4屋面饰面施工按地面面层施工测量方法施测。

6.13.1线位复检:以原坐标控制网为依据,根据原坐标控制网复验各主控轴线的各层结构楼线,位置其精度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6.13.2竖线投测:根据复验后的正确轴线,使用经纬仪分别进行投测,先投测网络主轴线,再以网络线分别测出网络之间的各条轴线,从首层到屋顶全部使用经纬仪,尽量减少或不使用钢尺排位,以减少垂直线的误差值。

6.13.3标高复测:

6.13.3.1以标高控制网点为依据,分别检验各楼层的标高50cm线(或1m)是否正确或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13.3.2实测:在检验的基础上分别将各楼层的50cm(或1m)水平线弹到外立面与轴线的垂直形成网络,其精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外窗及外墙分隔缝的分格线,将分别以网络线量取,先主后次,安装前要严格复验。

6.13.3.3注意事项:外立面放线直接影响到一幢楼的外型美观,所以不管是垂直线还是水平线都相当重要,施测前必须对器具作严格的检验和鉴定,特别是对仪器的鉴定相当重要;对放线人员要作技术交底,无论作点还是弹线都必须认真、仔细,每弹完一道线要用仪器复验一次,确定无误后方可有效,以提高精度保证质量,创造最佳条件为目的。在施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上墙作点和弹线的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每到一定的位置要有人看护,以保护施测人员安全。

第七章 施工要点及验收方法

本工程工期紧迫,各分项工程衔接紧密,测量工作须与其它工种作业交叉进行。安排好各部位的测量计划(根据每月、每周施工计划定)。结构施工时,从施工队抽调五名技术工人,配合测量班放线。

每步测量工作均须及时校验,每次测量工作均需进行闭合校测。

建筑红线与房屋的定位线,由甲方申请市规划局测绘院验线。

基础验线(首层±0.000m线)由项目技术主管报请甲方监理公司验线。

控制网的线,每一层高的竖向投测点与标高测点的控制及每一个流水段的测量放线,由项目工程技术主管质检与测量负责人一同验线确认后,填好预检单,资料存档。

第八章 测量人员的基本准则

8.1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的工作目的;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再以控制为依据进行个部位的建筑物放的定位放线。

8.2测量要科学、简洁、精度合理,仪器选择要适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8.3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

8.4严格要求执行自检、互检后由有关主管验线部门的工作制度,此外还要执行安全、保密等有关规定,用好、管好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实测时要当场作好原始记录,测后要及时保护好桩位。

8.5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尽量利用间隙放线,力争多为施工创造条件。

8.6虚心学习,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努力开创新的工作局面,把测量放线工作做好。

第九章 仪器的检验和使用

9.1仪器的检验:目前,项目计划只配备一套全站仪、一套铅垂仪、一套经纬仪、一套水准仪,关于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队的测量放线工作和所要使用的仪器,由各施工队自己提供使用;但所有使用的仪器必须要通过江西省计量检定单位检定,保证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并向项目部计量单位出示仪器的检定证书和相关证明。

9.2仪器的使用:采用定人保养,定时按期校核,使用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提高精度,确保工程质量。

对该楼的定位、水准点要严格核对,实测后要予以存档,对所有资料都要认真细致的整理,保管好,其内容包括:

10.1南昌城市规划管理局红线桩;

10.4设计变更文件及图纸;

10.5现场平面控制网;

10.6工程位置主要轴线标高检验单;

10.8竣工验收资料竣工图。

第十一章 实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11.1标高引测、楼层标高的确定:是设计方根据平面图给定的水准点标高,测量以此点进行引测,再实测过程中不要使用一个已知点,至少两个以上,通过实测,确认无误后,再做方格控制网;网点要根据场内的具体情况而定,作点必须选择在坚固的地方,带基础部分完工后,即使引测到结构的外立面,以便向上引测;楼层标高的引测,必须使用大钢尺按每升高一层的绝对标高值相加,实测中多用几个点做校核,确认后,才能进行本楼层的抄测工作。

11.2线位投测:楼层定位实测前,要仔细查看平面图,并换算出坐标值,有些数据要提前求出来,作好充分准备,认真弄懂角度之间的关系,红线与轴线之间的距离,在实测过程中利用长距为后视点,当楼层定位后,对主轴线要延伸到外进行控制,并加以保护,作为楼层放线的依据。楼层放线时,对所交会的轴线要进行核对,轴与轴之间、上下层之间有何变化,是否都在允许的规范之内,其结果必须是正确的。

11.3计量器具:对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除经常保养外,还要根据仪器的本身给予校正,按检定的误差值,代入实测数据中。钢尺由于制作和使用过程温差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一般都存在误差,为保证丈量精度,使用前要进行检定,求出改正系数,再实测时对丈量结果进行改正。特别是跨季节测量中更应注意钢尺的三差改正,为避免悬空丈量尺身下垂挠度对量具的影响,悬空长度超过6m时,中间应加设水平桩,以保持尺身平直。

11.4做点、弹线:使用仪器抄平放线,所作的点,必须要在十字丝的中间,用钢尺排点,不得大于1mm,所有的弹线都应在点的中间,所有的墨线不得超过1mm,每道线的长度不得大于3mDBJ/T15-150-2018标准下载,特别是标高50cm线,以提高精度保证质量。

12.1建筑物沉降观测由甲方自行解决。

12.2塔吊自安装日起,实行“三固定”(人员固定、观察线路固定、仪器固定)进行沉降观测,在塔身上布设4个固定点,以0.000点为后视,每月观测一次,雨后补测一次,并画好表格,作好记录。

12.3沉降观测注意事项:

12.3.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12.3.2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塔尺;

12.3.3使用固定水准点;

12.3.4按规定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14.1为防止四周护坡下沉T/CECS 677-2020标准下载,故在四周的护坡边上距坡边500mm处用木桩钉上小钉做出点,间距10m,作为移位观测点,架仪镜位和后视点位均应选择在不易产生位移和变形的位置上,并应做好每次观测记录。边坡观测在开挖阶段每天测量一次,主体施工阶段每三天测量一次,雨天及特殊情况时随时观察。基坑回填结束停止观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