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铁路装卸场站工程调节池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2020)

物流园铁路装卸场站工程调节池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2020)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00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物流园铁路装卸场站工程调节池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2020)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板桥镇,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内,四至范围为:西至云门路、南至上合大道、东临省道226、北临东疏港高速。

1、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土方开挖的实施计划及准备清单,并在取得设计单位认可后方可实施。

2、本基坑工程面积较大,开挖深度较深2019甬DX-07 宁波市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细则,可设置下坑坡道,以实现大量施工机械设备下坑挖土运土。土方开挖施工组织应由总包单位深化设计。

3、基坑内部挖土应遵循盆式、分层、分段、对称开挖的原则开挖,基坑内严禁相邻多区域大面积同时开挖,每区开挖至基底标高后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以减少基坑大面积暴露时间,控制基坑的回弹隆起。

4、开挖阶段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坑内水位和排除地表水,严禁地表水或基坑排除的水倒流回渗入基坑

5、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留土及动态土坡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应亚格按照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基坑动态上方开挖过程中挖土高差不得大于3米,慎防土体的局部坍塌造成主体工程桩移位破坏、现场人员损伤和机械的损坏等工程事故。

6、基坑内所有的深坑开挖必须待普遍的垫层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进行深坑的开挖。 7、基坑内明排水沟及集水坑不得设置于基坑周边,距离围护体应至少保证大于3米。开挖过程中发现围护体接缝处渗水应及时采取封堵措施。 8、施工单位应根据挖机及运土车的运行路线,在坑内外通道处均需设置路基箱或其它加固措施,并应确保车辆运行路线中土体的稳定。

9、砼垫层应随挖随浇,即垫层必须在见底后24小时内浇筑完成。

10、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地质条件或环境条件与原地质报告不符时,应及时会同相关设计,勘察单位进行设计验算或设计修改后方可实施。 11、在基坑的开挖施工期间,基坑周边需控制施工车辆通行,避免因重车行走而带来较大地面超载加大围护体的变形。

1、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备的技术资料管理系统,对安全技术交底、隐蔽资料、技术复核、质量验收等相关资料做到动态更新,及时归档。

2、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分层开挖,开挖一层支护一层,其中开挖深度每层不超过1.5m,确保土体边坡不塌落。

3、土方开挖时,根据”先深后浅”的方式即先开挖深基坑,再开挖浅基坑,边开挖边支护的原则。为了尽快安排动土开工,加快施工进度,采用机械挖土,人工配合修整,进行土方开挖,自卸汽车将土石方卸于业主指定弃土场。

4、认真审阅施工图纸,做好设计图纸会审工作,对施工图纸中不明确,错误或因施工要求需要做出设计变更的地方,及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以尽快征得相应的答复和进行施工。

5、编制施工作业技术指导书,并在施工管理中认真贯彻执行各项专业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

6、工程上所使用的测量仪器、检测设备、试验器材的技术指标必须满足相关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校。

项目区属于山前滨海相沉积地貌,地形相对平坦。

根据本次勘察钻探揭露,按岩土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及工程地质特性,将场地土自上而下划分为13个工程地质层,其中第③层、第⑤层、第⑧层、第⑨层及第⑩层均分布有透镜体夹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层填土:以灰色、灰黄色为主,松散,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局部地段表层为粉细砂、碎石子;局部夹淤泥质土,土质不均,局部夹芦苇根与腐植物;厚度为1.80~5.00m,平均1.63;工程性能不稳定,属不良工程地质层。

②层粘土:灰黄色,饱和,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高压缩性;该土层仅在鱼塘埂有分布,鱼塘区域大部缺失,厚度一般为0.50~2.60m,平均厚度为1.33m,层顶标高:+3.33~+0.58m,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厚度加权平均值为0.53MPa。

③1层淤泥:灰色,饱和,流塑,切面有光泽,含有机质及腐植物,局部夹团状粉土及粉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为5.90~17.20m,平均13.52m;层顶标高:+2.43~-1.63;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厚度加权平均值为0.41MPa,强度低,易触变、蠕动,压缩性高,工程性能极差,属不良工程地质层。

③1t层粗砂混贝壳:灰黄色,饱和,松散~稍密,矿物成分主要长石及英,局部含少量碎贝壳。根据钻探揭露,拟建龙门吊轨道中部及东部有分布,厚度为0.80~3.10m,平均2.13m;层顶标高为-8.89~-13.49;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厚度加权平均值为3.05MPa,标准贯入击数为5~13击。

④层黏性土:褐灰色、灰色,湿,可塑~软塑,粉质黏土与黏土基本各占一半,土质尚均匀,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该土层分布在③1层淤泥底部,在场区内局部分布;厚度为0.50~7.00m,平均2.15m;层顶标高:-6.77~-14.63m;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厚度加权平均值为1.38MPa,标准贯入击数为5~13击;压缩性中等~高等,工程性能一般。

⑤层粉质黏土:灰黄色,湿,可塑~硬塑,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砂及小碎石,切面粗糙,摇振反应中等,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场区普遍分布,局部地段与第⑤t层呈现相变,厚度:1.40~9.30m,平均4.20m;层顶标高:-8.45~-18.51m;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厚度加权平均值为2.29MPa,标准贯入击数为7~19击,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能相对较好。

⑤t层粉砂;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主要长石及石英,颗粒较均匀,该层呈透镜体分布,层位分布不稳定,厚度为0.70~6.10m,层顶标高:-12.43m~-19.96m,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厚度加权平均值为10.50MPa,标准贯入击数为16~34击,压缩性中等偏低,工程性能较好。

⑥层黏性土:灰黄色、灰色,湿,硬塑~可塑,土质尚均匀,粉质黏土与黏土各占一半,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切面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高等,干强度中等~高等;场区普遍分布,本次勘探区揭露厚度为1.70~11.20m,平均5.6m;层顶标高为-17.17~-23.67m;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厚度加权平均值为2.71MPa,标准贯入击数为7~18击,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一般。

⑦层粉砂:灰黄色、浅黄色,饱和,密实,主要成分为由长石、石英;该层主要分布于拟建龙门吊轨道所在场地的西部,拟建场地其他区域缺失;厚度为1.10~4.00m,平均2.80m;层顶标高为-19.65m~-30.03m,层位分布不稳定;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厚度加权平均值为15.30MPa,标准贯入击数为34~49击,压缩性低,工程性能较好。

⑧层黏性土:灰~灰绿色,局部为褐黄色,湿,硬塑~可塑,该土层粉质黏土与黏土基本各占一半,土质不均匀,含细砂粒,局部夹小碎石,粒径约0.2~1.5cm,另含云母及铁锰质氧化物,切面粗糙~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高等,干强度中等~高等;该层在拟建场区均有分布,厚度为2.60~12.20m,平均7.10m;层顶标高为-21.96~-32.87m;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厚度加权平均值为4.08MPa,标准贯入击数为10~27击,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好。

⑧t层黏土:灰黑色,湿,软塑~可塑,含云母及铁锰质氧化物,切面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韧性高等,干强度高等;该层在拟建场区局布有分布,厚度为1.50~2.50m,平均2.00m;层顶标高为-30.72~-32.93m;标准贯入击数为4~8击,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第⑧层稍差。

⑨层粉细砂:灰色、灰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该层在拟建场地局部分布,厚度为1.30~6.10m,层顶标高为-27.75m~-38.69m;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厚度加权平均值为17.06MPa,标准贯入击数为22~50击,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好。

⑨t层粉质黏土:灰黑色,湿,软塑~可塑,含云母及铁锰质氧化物,切面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该层在拟建场区局布有分布,厚度为1.40~2.20m,平均1.90m;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厚度加权平均值为2.89MPa,标准贯入击数为4~9击,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一般。

⑩层粉质黏土:暗绿~灰黄色,湿,硬塑局部可塑,含少量云母及细砂粒,局部夹薄层粉土,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该层在场区均匀分布,厚度为16.00~18.80m,平均17.40m;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厚度加权平均值为5.83MPa,标准贯入击数为15~36击,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好。

⑩t粉砂:灰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局部夹粉土团块及砾石,该层在Y13孔、B45孔及Y21有揭露,厚度为1.40~6.20m,平均5.34m;层顶标高为-35.26m~-47.74m;其标准贯入击数为35~84击,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好。

⑾层粉砂:灰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局部夹粘性土及砾石,砾石粒径一般为0.2~2cm,大者达4cm;该层在Y13孔及Y21孔有揭露,厚度为3.80~7.30m;层顶标高为-51.91m~-61.74m;其标准贯入击数为37~75击,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好。

⑿层粗砂:灰黄色,饱和,密实,颗粒不均匀,局部夹砾石和黏性土;砾石约占8%,粒径最大达3cm。该层在Y21孔有揭露,厚度为2.50m;层顶标高为-59.21m;工程性能好。

⒀层强风化片麻岩:灰色、灰白色,隐晶质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在分主要为斜长石、钾长石及少量石英,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少量长度为5~8cm短柱状;岩石坚硬程度属较软岩,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一般为Ⅴ级。

以上各土层的分布发育规律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编号4-1~4-33)、静力触探孔测试成果图表(编号5-1~5-29)和钻孔柱状图(编号6-1~6-53)。

年降水量为939.6mm,冬夏季降水不均,6~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全年有降水日数为94.4天,7月份最多,达15天,1月份最少,为4天,年蒸发量1250mm。冬季有积雪日数7.2天,最大积雪深度28cm。

全年平均风速为3.1m/s,30年一遇最大风速25.3m/s。4~8月及10月多吹东南风,其余月份多静风或东北偏北风。全年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在最热月份为80%以上,最冷月份为66%,日照充足,平均每天近7个小时,5、6月份每天平均在8小时以上。

2、《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 )

14、甲方提供的拟建场地规划图及地形图等相关资料

一、主要进场设备及材料计划

基坑支护施工期间主要材料需求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动态更新调整由项目物资部策划更新,主要进场设备参见下表:

1)、充分利用有限的施工场地,综合考虑施工条件,本着经济合理、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

2)、在平面布置中,应充分考虑好施工机械设备、办公、道路、现场出入口、临时堆放场地等临时设施,充分优化后进行合理布置。

3)、中小型机械的布置,要处于安全环境中,要避开高空物体打击的范围。

4)、临电电源、电线敷设要避开人员流量大的出口,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暗敷方式。

5)、本工程应着重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我公司的《项目安全管理手册》的要求进行管理。

6)、本工程要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力度,使工程现场始终保持整洁、卫生、有序合理的状态。

7)、执行ISO14001标准,布置控制粉尘设施、排污、废弃物处理及噪声设施。

8)、设置便于大型运输车辆通行的现场道路并保证其可靠性。

第四章 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技术

一、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根据”先深后浅”的方式即先开挖深基坑,再开挖浅基坑,边开挖边支护的原则。为了尽快安排动土开工,加快施工进度,采用机械挖土,人工配合修整,进行土方开挖,自卸汽车将土石方卸于业主指定弃土场。具体流程如下:

测量放线→第一层基坑土石方开挖→喷射支护→第二层基坑土石方开挖→喷射支护→人工清基捡底→基槽验收

土方开挖前,充分了解周边各有关道路、管线、等设施的保护要求,实际开挖过程中,充分重视基坑监测,并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施工流程或方案,强调信息化施工。

在正式施工前,会同业主、设计、监测、监理及各有关分包单位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估和对策分析,制订详细、可行的施工应急措施和方案。需进行专家论证时必须在施工前进行,保证土石方开挖安全性。

在开挖过程中应遵循设计放坡比例、分区、分块、分层、对称、平衡的原则,将基坑开挖造成的周围设施的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基坑底30cm土方应在晴天由人工清除,不得超挖;开挖到位后及时施工砼垫层,随挖随浇,垫层必须在见底后24小时内浇筑完成。

(5)基坑四周严禁堆土或堆载,地面超载应控制在20kPa以内。

土石方开挖采用湿法作业,开挖前提前洒水湿润,并根据现场情况不定期重复洒水。在土石方开挖场地周边设置4台移动式雾炮机,定时开启、关闭,当现场扬尘较大时需立即开启并停止土石方开挖施工。根据岩土勘察报告显示,本项目基坑开挖主要土石层为淤泥及黏性土。基坑土石方开挖采用分层开挖方式,开挖范围为调节池挡土墙外侧趾线向外扩大1200mm,开挖深度约3m。

土石方开挖过程如遇雨天,开挖边坡未进行支护,采用彩条布对边坡进行覆盖,从基坑顶覆盖至基坑底,防止雨水直接冲刷边坡土方,造成边坡失稳。

A、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B、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C、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做好标记。

先用经纬仪根据平面控制网放出建筑物轴线,并在场地上做好轴线控制点,并不定期进行复测,尤其是在正式测放前,需进行复核。无误再进行细部侧放。

控制点的做法为用木桩或钢筋打入地下,地面上留100~200mm高度,在控制点外砌2~3块砖,中间浇捣素混凝土至控制面,防护受外界扰动产生误差。

高程控制网依据建设单位提供场区内高程控制点测设。

根据地下工程与上部结构工作分段进行的特点,高程控制网分段测设,但为了保证高精度一致,要及时进行复测,每周一次为宜。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根据《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标高控制网拟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L为往返侧段附合水准线路长度(KM)

测量仪器选用DS3型水准仪,往返观测。水准仪的技术要求符合下表规定。

基坑在每一施工段机械开挖到基底标高上30cm后,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对地基进行钎探检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清基工作。

清基采用人工开挖,挖出的土方用手推车推至基坑顶指定位置,由装载机装运到自卸车上进行转运或者外运。

人工清基时,测量人员要随时跟踪测量抄平,严禁超挖尽量一次开挖到位,不要少挖,造成重复清基捡底。

1、施工现场周围的围护

施工现场四周用围墙进行封闭,现场入口处设置大门和门卫室,门卫昼夜24小时值班。

2、基坑四周的临边防护

本工程基坑的四周必须设置栏杆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立杆组成,横杆和立杆均用外径φ48.3mm、壁厚3.6 mm厚的钢管,用扣件连接。上杆离地高度为1.2m,中杆离地高度为0.6m;立杆间距2m,下端打入地面500mm深,并设置200mm高红白相间的踢脚板,防护栏杆满挂2000目密目网。防护栏杆上按照10m间距设置夜间警示灯,并在外侧悬挂“临边危险,注意安全”警示牌,内侧悬挂“千万小心,土方坍塌”警示牌。栏杆钢管刷涂红白相间的颜色, 同色间隔40厘米。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沿斜道进入基坑,不得翻越防护栏杆。

1、自然放坡+素喷支护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1#调节池南北两侧具有自然放坡条件,且该段土层为粘性土层,稳定性一般,放坡比采用1:0.5.考虑雨季施工坡体受雨水冲刷严重,为保证坡体稳定及防止雨水冲刷边坡造成土体粘聚力下降而失稳,因此放坡坡面采用素喷80mm厚C20混凝土作为临时边坡支护,坡顶翻边800mm与坡顶硬化地面接茬。坡顶及坡底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每20m范围设置集水井,及时将基坑内部的水排走,防止基坑泡水;同时坡面土层设置泄水孔,间距2mX2m。自然放坡+素喷示意图详见下图:

自然放坡+素喷支护示意图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1#调节池东西两侧具有自然放坡条件,且该段土层为粉质粘土,稳定性好,放坡比采用1:1,坡顶及坡底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每20m范围设置集水井,及时将基坑内部的水排走,防止基坑泡水。

修坡处理与清理→预留排水孔→喷射混凝土→养护

按照要求素喷泄水孔间距为2000X2000mm,泄水管采用35cm长pvc管管径50mm。

用全站仪及钢卷尺按设计给定的控制坐标点定出每个泄水管位。

泄水管端部采用切割100mm×100mm双层土工布密封,土工布采用扎丝扎牢固。

泄水管一端插入土体内,一端用扎丝固定在钢筋网片上,严格控制纵横间距顺直美观。在混凝土喷射过程中如发现泄水管移位及时纠正。

1、土石方开挖应严格执行分层开挖的原则。远离基坑边15~20m以外,对支护结构受力不产生影响的区域可继续开挖下一层土石方。

2、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基坑壁应清理掉虚土并保持壁平直。

3、混凝土配合比按实验室配合比配制,拌料时应使水泥拌和均匀。

4、在喷完后的14天内应按规定进行养护。

5、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需在浆液达到初凝前用完。

6、挖土:挖土时间应在压浆结束24小时以后。同时挖土时应避免损坏已完成的护壁结构。

7、泄水孔作业完成后,由监理工程师现场对泄水孔的孔斜、孔深和孔口装置的安装质量进行抽检。

8、泄水孔抽检孔数不少于总泄水孔数的5%。

9、合格标准:孔深误差不大于孔深的1%,孔底位置偏差值不大于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控制标准。开孔位置误差不大于10cm。

10、安装孔口装置的泄水孔,孔口装置安装牢靠,装置材料及零部件符合图示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11、不合格的钻孔及孔口装置,应按监理工程师指示重新施工。

为了防止雨季施工期间大量的降水对边坡的影响,在基坑施工时在基坑周围开挖口下边线位置设置排水沟、集水坑。

基坑顶部及底部的截排水沟侧壁均采用M5砂浆砌筑MU7.5页岩砖,沟内抹15mm 厚1:2的水泥砂浆,沟底采用C15商品混凝土浇筑,厚度100mm,沟底纵坡0.3%。

集水井位置根据现场条件设置,一般在转角处、水量较集中位置设置。基坑单边长度小于20m的在基坑转角处设置。集水坑底部采用C15砼做垫层,侧壁采用M5砂浆砌筑MU7.5页岩砖,然后内侧涂抹1.2防渗水泥砂浆,具体详见下集水坑大样图:

第七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基坑工程施工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周边建筑物、重要道路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及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实际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报,为基坑边坡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防患于未然;通过监测数据与设计参数的对比,可以分析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科学合理地安排下一步工序,必要时及时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合理,施工更加安全。

本工程的基坑监测内容包括:地下水位的监测、边坡顶部位移监测。

(1)监测项目:变形监测、地下水位监测。

(2)变形监测:变形监测包括边坡顶部位移监测,地面沉降监测。变形监测须符合现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和《建筑基坑支护监测技术规程》要求。

(4)监测资料必须当天整理,提交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5)支护结构位移报警值25mm,每天发展不得超过3mm;地面沉降报警值20mm,每天发展不得超过3mm。

二、基坑坍塌的预防措施

1、选择适合的基坑坑壁形式

基坑施工前,首先应按照规范的要求,依据基坑坑壁破坏后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确定基坑坑壁的等级,然后根据坑壁安全等级、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季节的条件等因素选择坑壁的形式。

当坑基顶部无重要建(构)筑物,场地有放坡条件且基坑深度=10m时,可以优先采用坡率法。采用坡率法时,关键是要确定正确的坡率允许值。一般坑壁的坡率允许值可按工程类比的原则并结合已有稳定边坡的坡率值分析确定。当施工场地不能满足设计坡率值的要求时,应对坑壁采取支护措施。选择支护结构,首先要确定基坑坑壁的安全等级。按照规范的要求,坑壁的安全等级按其损坏后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坑壁类型和基坑深度等因素,确定为一、二、三级。坑壁安全等级一、二级适合采用挖孔灌注桩护壁,坑壁安全等级二、三级适合采用土钉墙护壁。 2、加强对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监督

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是保证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检验的对象包括支护结构所用材料和支护结构本身。对支护结构原材料及半成品应遵照有关施工验收标准进行检验,主要内容有:(1)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查;(2)材料现场抽检;(3)锚杆浆体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强度等级检验。

3、加强对地表水的控制

在基坑施工产前,应摸清基坑周边的管网情况,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管网造成损害,出现爆或渗漏。同时为减少地表水渗入坑壁土体,基坑顶部四周应用混凝土封闭,施工现场内应设地表排水系统,对雨水、施工用水、从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等进行有组织排放,对坑边的积水坑、降水沉砂池应做防水处理,防止出现渗漏。对采用支护结构的坑壁应设置泄水孔,保证护壁内侧土体内水压力能及时消除,减少土体含水率,也便于观察基坑周边土体内地表水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泄水孔外倾坡度不宜小于5%,间距宜为2~3m,并宜按梅花形布置。 4、搞好支护结构的现场监测

支护结构的监测是防止支护结构发生坍塌的重要手段。在支护结构设计时应提出监测要求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经设计、监理认可后实施。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目的、监测项目、测试方法、测点布置、监测周期、监测项目报警值、信息反馈制度和现场原始状态资料记录等内容。监测项目的内容有:基坑顶部水下位移和垂直位移、基坑顶部建(构)筑物变形等。监测项目的选择应考虑基坑的安全等级、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地质和支护结构的特点。监测方案可根据设计要求、护壁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确定。监测单位应定期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通报监测情况,当监测值超过报警值时应立即通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通过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等管理措施,杜绝死亡事故,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严格控制轻伤频率在千分之五以内。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特点,项目经理部安全组织保证体系构架如下:

项目安全组织保证体系图

(1)安全技术交底制: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各级管理人员需亲自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三级书面交底。

(2)班前检查制:安全总监和区域责任工程师必须督促与检查专业配属队伍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进行了检查。

(3)大中型机械设备安装验收制: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大中型机械设备必需进过项目机电、安全、安装部门的联合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者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4)安全活动制:经理部每周二组织全体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对上一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本周的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进行重点交底,使广大工人能心中有数,从而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5)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项目部每周要组织一次由项目经理带队,项目各管理部门及各施工队伍安全生产负责人共同参加的安全生产联合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进行整改,并作好安全隐患整改消项记录。

(6)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实行年审制,由公司统一组织进行,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7)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与事故报告制。

(8)危急情况停工制:一旦出现危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险情,要立即停工,同时即刻报告公司,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9)持证上岗制:进场工人和调换工种的职工,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特殊工种必需持有上岗操作证,严禁无证操作。

(10)施工现场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及防护标准必须符合广元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标准。

(1)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遵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规定的有关安全措施组织施工。

(2)区域责任师要检查作业队、专业配属队伍,认真做好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工作,被交底人要签字认可。

(3)在施工过程中对薄弱部位、环节要予重点控制,施工设备从设备进场检验及日常操作要严加控制与监督。凡设备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

(4)防护设备的变动必须经项目经理部安全总监批准,变动后要有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作业完后按原标准恢复,所有书面资料由经理部安全总监保管。

(5)对安全生产设施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投入。重要劳动防护用品必须购买合格可靠的产品。

(6)分析安全难点,确定安全管理难点在每个大的施工阶段开始之前,分析该阶段的施工条件、施工特点、施工方法,预测施工安全难点和事故隐患,确定管理点和预控措施。在土方施工阶段,安全难点集中在:

1)、高空作业防坠落,立体交叉施工防物体打击;

2)、基坑周边防坠落;

3)、边坡稳定,防坍塌事故。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安全帽,并系下颌带。戴安全帽不系下颌带视同违章。

(2)凡从事2米以上无法采用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得低挂高用,操作中应防止摆动碰撞,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正进行施工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头和注浆管前严禁站人;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工作时,宜采用防尘口罩、防尘帽等防护用品。

(4)工人上下基坑要走人行安全通道;没有项目经理部安全总监的批准,任何施工人员不得碰动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

(5)参加现场施工的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将证件复印件报项目经理部安全环境部备案。

(6)施工人员进入放工现场严禁吸烟、打闹嘻耍。

(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2)建立现场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现场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4)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5)现场采用双路供电系统,确保电源供应。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也不得沿地面明敷设。

(6)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7)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须统一式样、统一配制,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拦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联接,采用外插联接方式(所有电箱必须使用公司定点厂家的认定产品)。

(8)工地所有配电箱都要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

(9)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体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然出事。

(10)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部颁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11)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12)为了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保证现场照明不中断,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使用。

(13)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注意开关箱内的用电设备不可一闸多用,每台设备应有各自开关箱,严禁一个开关电气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以保证安全。

(14)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草、杂物。

(15)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它所控制的电气设备相距不得超过3米。

(16)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17)施工现场的临时照明一般采用220V电源照明,临时照明和动力电源应穿管布线,必须按规定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18)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等作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地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第八章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及分工

一、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分工

项目经理部按照我公司颁布的《工程项目管理手册》、《项目质量管理手册》、《CI工作手册》、《项目技术管理手册》、《项目质量管理手册》、《项目安全管理手册》、《项目成本管理手册》、《方针目标管理手册》执行。

项目经理部总承包组织机构图。根据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责任,各岗位各行其职。现场组织机构框图如下(需自行补充):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责任分工如下:

项目经理:作为我公司驻现场全权代表,管理工地一切技术、经济、质量、安全、行政事务;

生产经理:负责生产调度、进度控制、材料供应、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事务;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管理、质量控制、资料整理等事务;

安全员:主要负责工程施工各环节安全施工工作;

质检员:主要负责工程质量“三检”工作;

资料员:主要负责工程施工资料整理;

材料员:主要负责材料计划供应、材质检验等工作;

本工程将按不同工种、不同施工部位来划分作业班组,使专业班组从事性质相同的工作,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同时将根据工程各阶段工作内容及工程量来合理配置劳动力,并根据施工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调配相应专业劳动力,以达到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的目的。

劳动力计划具体详见下表:

第九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验收要求

我们的质量目标是:质量等级“合格”,实施“过程精品”。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砼强度:不小于设计值孔位偏差:±10mm

钢筋笼长度:±50mm钢筋笼直径:±10mm

同时,主筋位置、根数、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预应力锚杆质量标准

锚杆孔径允许偏差:±5mm锚杆孔距允许偏差:±100mm;

锚杆成孔倾角允许偏差:±3%;

(3)土方开挖质量标准:

工程设计对土方的质量要求

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以合同为制约,推行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ISO9001:2000),强化质量职能。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职能;

本工程质量保证程序参见下图:

本工程过程质量执行程序参见下图:

本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参见下图:

1、采购物资前,应在合格的三家分供方中选择一家,将其样品及样本报送技术部、商务部,由负责人对其技术资料及价格进行审定后,在报送业主方审批,未经业主方审批的物资,不得定货。

2、采购物资时,应在所签定的合同中对所购物资在技术、质量、保修等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对材料、设备有疑问的禁止进货。

3、对委托分供方供货的物资,事先已对分供方进行了认可和评价,建立了合格的分供方档案,材料的供应在合格的分供方中选择。

4、实行动态管理。项目经理部的主管部门定期对分供方的实绩进行评审、考核,并作记录,不合格的分供方从档案中予以除名。

5、加强计量检测。采购物资(包括分供方采购的物资),根据国家、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规定、标准、规范或合同规定要求及按经批准的质量计划要求抽样检验和试验,并做好标记。当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就加倍抽样或全数检验。

1、工程的特点、难点、质量控制要点

经过周密细致的分析,找出本工程在精品工程生产过程中的各难点及质量控制要点,制定出相对应的技术措施,严格预控,加强管理,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最终实现质量目标。

在施工中,各工序之间严格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交接检。做到检查有记录,整改有措施,复查有结果。

对每个分项工程,推行样板引路,并经项目部、监理验收,做到作法认可,质量认可,施工中以样板为起点,赶超样板,确保过程质量。

每周召开质量例会,并形成制度,使质量弊病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建立质量会诊制度,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现场诊断,现场分析,就地提出整改办法。

1、建立质量会诊制度,绝不让同一问题出现第二次,作到持续改进。

2、边坡塌方:对沟坑塌方,可将坡脚塌方清除做临时性支护(如堆装土编织袋或草袋、设支撑、砌砖石护坡墙等)措施。

3、水位降深不够:本降水体系,除上层滞水不能彻底抽排外,采取坑内降水措施降水后坑中坑水位低于基底标高,集中抽排。将水位降至基底标高以下50cm以保证干底作业是有把握的。

4、地表裂缝:在整个施工开挖过程中,应连续观察邻近地表、地物的开裂、变形情况。一般情况下,地表发生细小裂缝和紧靠基坑的一般建筑物出现装修层的轻微开裂可以视作正常,但必须密切追踪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当裂缝出现不断加速发展并延伸时,必须停止原定施工过程,修改支护参数并及时加固。当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开挖深度之比超过5‰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增用其它支护方法。

雨后出现的地表裂缝,如果经过观察,不发生继续增大,必须及时灌注水泥净浆,以尽最大可能地封堵地下和近地表处的裂缝,同时可防止地表水进一步渗入坡体。

对于不能彻底排除的上层滞水,设置滞水排水管,采取明排措施,用排水管导流至软管,由软管引流至基底排水沟,经集水井集中抽排。滞水排水管采用φ50塑料花管,外面包裹窗纱。滞水排水管伸入土中1米,外露300mm。排水管和排水孔之间里面用碎石滤料填充,外口用粘土封堵。

1、雨季施工前,我司将根据现场和工程进展情况制定雨季阶段性计划,并提交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2、坑四周地面要填平,留一定外坡,并视场地排水管道组成地面外排水系统,使基坑四周8m宽范围地面不能有积水。

3、鉴于本工程地处原有建筑物附近,地下水较丰,需在雨季来临时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对策,制定补充方案,确保结构的正常施工。

4、在雨季期间,加强值班及收听天气预报,下雨之前清理坑内积水坑及排水沟,预备好潜水泵等抽水工具,雨后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坑内抽、排水工作及基坑四周积水的疏通工作。

5、地面排水:为防止基坑浸泡,开挖及进行基底结构施工时,应预先在基槽四周或流水的上游设置排水、散水沟,截水堤和暗沟等,为防止雨季雨水造成基坑塌方、滑坡,在做好地面排水的同时,在基坑侧壁按一定间距设置排水管(类似挡土墙的泻水孔)。

6、基坑排水:为防止地表水、地下水等大量渗入基坑,造成基坑浸水,破坏边坡稳定,影响施工进行,必须采取地面截水、坑内排水等措施,基坑内排水可在基坑底面四周结构以外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按宽0.3米,深30~50cm设置,坡度为0.1~0.5%,集水井按四角及距离30~40米设置一个。集水井内的积水要随时用泵排出,保证基坑底干燥。

7、雨天过后加强基坑监测及坑内的水位观测,遇到非正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基坑支护的安全及排水工程满足施工的需要。

施工资料应实行报验、报审管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应按报验、报审程序,通过相关施工单位审核后,方可报建设(监理)单位。

1、质量资料:总包方设专职资料管理员,负责技术资料收集、整理、标识、编目、归档;总包方资料管理员,将依据政府有关文件和《质量计划》的要求指导专业分包商完成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设置专职试验员一名,对项目的整个试验工作负具体责任,同时将相关信息以书面方式反馈到技术、质量部门。

依据连云港市试验工作的规定及时准确的指导、督促分包队伍的各项原材施工试件的制作和送检工作。

依据连云港市建设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建立、建全各项试验台帐,收集、统计、整理各项试验资料,及时将检验结果通告工程、技术、质量部门,并负责向监理申报。

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项目质量验收管理体系,质量验收人员以项目部技术总工、质量主管为负责人,技术部、质量部、工程部全体为主要验收人员,推行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ISO9001:2000),强化质量职能。验收标准如下:

1、《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 )

一、应急处置小组及责任分工

职责: a、提出基坑坍塌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b、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c、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d、绘制现场平面图,标明基坑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职责: a、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b、若出现基坑事故,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指挥抢救抢险。

c、在基坑坍塌范围可能扩大进行时,高度注意避免基坑继续坍塌。

d、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应急小组组长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职责:a、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b、负责指挥或全力抢救受困人员,保障受困人员生命安全。

c、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d、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 护理受害者。

职责:a、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b、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c、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d、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e、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f、事故抢救结束后,立即组织组员进入事故现场收集有关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工程日志和班前安全讲话等相关材料。调查基坑坍塌事故原因,将责任落实到部门或个人。

事故应急处理时,应急小组组长就是现场的总指挥长,所有人员必须服从他的指挥。当项目现场发生各类事故时,应急小组开始启动。

a、认真组织向全员宣传学习安全文明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及项目制定的安全文明管理制度。

b、积极贯彻“安全施工、预防为主”的方针,层层落实扬尘治理以及各项扬尘治理工作责任制。

d、依照职业安全施工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加强日常监督,进行日常管理,督促基坑可能存在的隐患整改。

e、项目经理部必须保证安全文明施工专项资金的投入。

f、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应急小组进行扑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

g、组织施工人员,每日做好日常安全工作;

h、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二、紧急情况与对应的措施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如出现滑坡迹象(如裂缝、滑动等)时,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1)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撤至安全地点;

2)立即通知现场管理人员,迅速采取处理措施JB/T 13434-2018标准下载,如用挖掘机在坡脚迅速回填(安排一台挖掘机随时在岗待命);

3)根据滑动迹象设置观测点,观测滑坡体平面位移和沉降变化,并做好记录。加强位移观测,每两小时一次,数据及时汇报、及时整理。

4)全体工人及管理人员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做到随叫随到

在粘性土层中开挖时,如果裸露时间较长,极易失去水分,受到扰动会使砂层成片剥落。为减少对砂层扰动机会,缩短清坡到支护时间DLT1039-2016标准下载,将开挖分段长度减到1.5m一段,并改变施工工序,清坡后,立即喷射混凝土。对于地下污水管靠近边坡很近的地段,土质较差,如果不能按照原定方案施工,可以在开挖到污水管顶标高时,打入竖向钢筋,防止局部土体塌落,然后继续下挖进行支护。

在整个施工开挖过程中,应连续观察邻近地表、地物的开裂、变形情况。一般情况下,地表发生细小裂缝和紧靠基坑的一般建筑物出现装修层的轻微开裂可以视作正常,但必须密切追踪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当裂缝出现不断加速发展并延伸时,必须停止原定施工过程,修改支护参数并及时加固。当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开挖深度之比超过3‰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增用其它支护方法。

本工程应急处理指挥部工作主要职责有:发生险情时受伤人员的抢救和紧急疏散以及善后处理;基坑有紧急安全状况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