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公司配网工程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2011版)

广东电网公司配网工程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2011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6.3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广东电网公司配网工程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2011版)

第一部分 变配电土建部分

变配电土建部分针对10kV配网变配电新建工程中的室内配电站工程、开关站工程、台架变工程、箱式变以及电缆分支箱工程,提出了土建施工技术要求及措施,具体包括:

(1)站区性建筑施工工艺技术要求DB23T 2588-2020标准下载,包括:护坡和挡土墙等;

(2)建筑物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包括:墙体、抹灰、门窗、内装修、外装修、屋面、楼梯及栏杆、电缆沟等;

(3)排水工程施工、安装工艺技术要求,包括:建筑雨水立管和室外排水明沟等;

(4)通风工程施工、安装工艺技术要求,包括:通风机和风口等;

(5)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6)台架变工作平台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7)箱变基础及防撞栏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8)其他要求,如灭火装置、防虫网和防鼠板等。

第一章 室内配电站(开关站)施工工艺要求

1 站区性建筑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图人字型浆砌片石骨架内铺草皮护坡

(2)边坡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边坡,截水沟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

(3)浆砌片石采用M5水泥砂浆、MU30片石砌筑。

(4)护坡高度超过时,应分级放坡,两级护坡之间需设置1.5~宽的平台。

(5)浆砌片石护坡在上下左右每隔设置泄水孔,呈梅花形交错布置,最下层一排距地面高度不小于,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不小500X500的反滤层,进水口侧采用碎石或粗砾,外侧采用砂砾或石屑,反滤层外包土工布。

(6)护坡砌石部分每设一道伸缩缝,缝宽,由底至顶分企缝,以泡沫塑料板两面浇热沥青隔缝,内外侧为焦油麻刀嵌缝, 深。

(7)骨架表面与草皮表面要平顺,骨架应嵌入坡面内,使草皮与骨架密贴,防止地表水沿接缝处渗入使草皮受损。

(8)边坡施工完成应及时完善边坡的排水沟、截洪沟等排水系统,并立即铺设草皮,防止降雨对坡面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影响边坡的稳定。

(9)三维植被网采用NSS塑料三维土工网,其纵横向拉伸强度不得低于4kN/m,抗光老化等级应达到Ⅲ级。雨季施工时,应加盖无纺布防护。

(1)砌石尽量用石块自然形状,保证各轮顶顺交替,上下错缝砌筑,严格保证砂浆水灰比符合要求,填缝紧密,灰浆饱满,砌石面用1:3水泥砂浆勾缝,排水沟侧壁及沟底勾平缝。

(2)草皮最好在春秋或雨季中进行,不宜在冬季施工。在气候干燥季节,新铺草皮后,应注意浇水至草皮成活为止。

(3)草皮宽20~30cm,长30~50cm,厚5~10cm。

(4)边坡做成台阶状再覆种植土,草皮用木(竹)尖桩钉固,桩长20~30cm,桩粗1~2cm,桩露出表面不小于,每块草皮设4根尖桩固定,距草皮边。

(5)三维植被网埋入边坡平台顶面以下,埋入长度不小于,埋入坡脚土内。

图 人字型浆砌片石骨架内铺草皮护坡效果图

图 三维土工网喷播护坡效果图

(1)浆砌块石挡土墙墙身采用MU30毛石砌体,用M7.5水泥砂浆砌结,外墙及墙顶应用1:2水泥砂浆勾凸缝和抹平。

(2)挡土墙一般每隔10~设一道变形缝,缝宽20~,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面填塞沥青麻丝或涂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

(3)不同尺寸挡土墙相接时,墙正面齐平,墙顶面同一标高,水平轴线直通,墙背面则有凹凸,此处应设置变形缝。

(4)挡土墙高低基础相接时,应将地基做成阶梯形,梯级高度不大于、宽度不小于;挡墙底可做成人为的凹凸不平,以提高抗滑稳定性。

(4)挡土墙分段处开挖处理如图:

图 挡土墙分段处基础处理

(5)挡土墙填土应先填墙趾,后填墙背,并应分层夯实,要求每压实为,挡土墙砂浆强度达到70%方能填土。

(1)毛石过分凸出的尖角部分应用锤打掉;斧刃石(刀口石)必须加工后,方可砌筑。

(2)应将大小不同的石块搭配使用,不得将大石块全部砌在外面,而墙心用小石块填充。

(3)毛石砌体宜分层卧砌,各层石块应利用自然形状经修凿使能与先砌石块错缝搭砌。

(4)砌筑毛石挡墙时,毛石宜平砌,不宜立砌。每一石块要与左右、上下的石块有叠靠,与前后的石块有交搭,砌缝要错开,使每一石块既稳定又与其四周的其他石块交错搭接,不能有松动、孤立的石块。

(5)毛石砌体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每墙面至少设置一块,且同层内的中距不应大于。拉结石的长度,当墙厚≤,时,应与墙厚相等,当墙厚大于,,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2/3。

(6)毛石墙的第一层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

(7)石砌体所用石块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石块表面的泥垢和影响粘结的水锈等杂质应清除干净。

(8)石砌体应采用座浆法砌筑。不准采用层铺法或干砌灌浆法施工。

(9)料石砌筑不准用先铺浆后加垫,即先按灰缝厚度铺上砂浆,再砌石块,最后用垫片来调整石块的位置。也不得采用先加垫后塞砂浆的砌法,即先用垫片按灰缝厚度将料石垫平,再将砂浆塞入灰缝内。

(10)立缝和石块之间的空隙须用砂浆填捣密实,大的空隙应采用小片石填塞,以确保石块完全被密实砂浆包裹。

(11)砌筑砂浆凝固后,不得再移动或碰撞已砌筑的石块。如必须移动,再砌筑时,应将原砂浆清理干净,应重新铺砂浆。

(12)毛石砌体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

(13)砌筑挡土墙应按设计要求留设泄水孔。泄水孔应高出地面至少30cm,墙高时可在墙上部加设一排或几排泄水孔。确保泄水孔的横坡度,以利排水,并随时检查泄水孔是否畅通,若出现堵塞,应及时疏通或返修。

(14)墙后回填土中,应在泄水孔口及附近范围作反滤层,反滤材料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止泥土流入。

(15)挡土墙顶土面应有适当坡度,使地表水流向挡土墙外侧面。

2 建筑物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1)墙体砌块材料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不得采用空心砖、多孔砖;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的混合砂浆,地面以下砌体砌筑砂浆强度不低于M10。

(2)墙体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3)墙体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设置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抗震设防烈度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抗震设防烈度8、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2.1.2 施工工艺要点

(1)墙体砌筑前应检查基础、防潮层或楼板等基层,砌筑位置表面平整、清洁,不得有污染和杂物。混凝土基体表面凿毛或在表面洒水湿润后涂刷1︰1水泥砂浆(加适量胶粘剂或界面剂)。

(2)墙体砌至距离梁或楼板底部约200mm高时,余下的墙体,至少需隔7日,待下部砌体稳定后再用砖斜砌挤紧,斜砌砖与水平方向夹角宜大于60o。

(3)常温施工时,砌砖前1d应将砖浇水湿润,砖以水浸入表面下10~20mm深为宜;雨天作业不得使用含水率饱和状态的砖。

(4)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5)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动。

(6)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调整。

(7)砌体表面平整度:墙体小于等于3m时最大允许偏差5mm,墙体大于3m时最大允许偏差10mm。

(8)砌筑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均匀密实。水平和竖向灰缝宽控制在8~12mm范围内;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不小于80%,竖向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有透明缝及假缝。

(9)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搓,搓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搓子必须平直、通顺。

(10)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搓,每一个马牙搓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cm(即五皮砖)。马牙搓应先退后进。拉结筋位置按设计要求放置,设计无要求时,一般沿墙高50cm设置2根Ø6水平拉结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应小于1m。

(11)首层砖墙砌筑时要注意留防潮带设置工序,防潮带位置一般位于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做法:用1:2水泥砂浆铺筑一周,厚度30~35mm;配2ø6通长钢筋;以防止地下水气(潮气)通过砖体往墙面伸延。

(1)墙体抹灰用的水泥应为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小于32.5;抹灰用的砂子应为中砂;抹灰用的石膏熟化期不少于15d,罩面用的磨细石灰粉熟化期不少于3d。

(2)内外墙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应在抹灰前采取防止开裂措施:墙体与梁、柱接合处和门窗洞边框应挂宽度不小于300mm的防裂网,防裂网采用耐碱玻纤网格布或钢丝网;墙体较大的洞、槽在回填混凝土后,表面沿缝长粘贴耐碱玻纤网格布或钉挂钢丝网,网宽大于槽(洞)宽,且每边加宽200mm。

(3)外墙面层抹灰或贴面砖时,应按设计要求留分格缝,缝的宽度和深度应均匀一致,不得有错缝、缺棱、掉角的现象。

(4)阳台栏板应做好防水处理,在与楼面、平台交接处应做好泛水,防止水向墙身渗透,压顶抹灰应向内倾斜6%坡度排水,并做好滴水线(槽)。

(5)内墙、柱面及门洞的阳角应采用1:2水泥砂浆护角,其高度不低于2m,每侧宽度不小于50mm。

2.2.2 施工工艺要点

(1)抹灰前将基层上的尘土、污垢清扫干净,封堵脚手眼,若混凝土墙面表面很光滑,应对其表面进行“毛化”处理,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防裂网。

(2)抹灰前一天,用软管或胶皮管顺墙自上而下浇水湿润,每天宜浇两次。

(3)抹灰前需在墙的门、窗阳角、墙垛、墙面等处通过吊垂直、套方;进行抹护角;再做贴灰饼和冲筋等措施,最后以冲筋的平整度来确定抹灰层的垂直与平整。做贴饼操作时,先抹上贴饼再抹下贴饼,要选择好上、下贴饼的正确位置,灰饼宜用1:3水泥砂浆做成50mm见方形状。当贴饼达到受力强度时,即开始靠尺冲筋,冲筋的靠尺长度必须大于两饼的距离。抹灰施工中的护角部位(阳角)的砂浆标号要提高;防止受到运动物体的碰扰而破损,一般采用1:2的纯水泥砂浆;护角的两边宽度一般≥250mm。

(5)室内砖墙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不得大于以下规定:普通抹灰平均总厚度18mm,高级抹灰平均总厚度25mm。

(6)当底子灰六、七成干时,即可开始抹罩面灰(如底灰过干应浇水湿润)并用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毛,铁抹子溜光、压实。

(7)干燥季节施工,在抹灰24h后进行喷水养护,防止因砂浆收缩过快造成空鼓开裂,养护时间不少于7d;冬期施工要有保温措施。

(8)滴水线(槽)应整齐顺直,滴水线应内高外低,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10mm。

(9)抹灰立面垂直度允许最大偏差4mm,表面平整度允许最大偏差4mm。

(10)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缝清晰。

(11)一般墙面抹灰到接近地面时必须做墙裙(外墙用)喝踢脚线(内墙用)收口;踢脚线、墙裙面比墙抹灰面凸出10~15mm;墙裙的高度一般为50mm。

(1)铝合金固定窗、推拉窗玻璃厚度不小于5.0mm。面积大于1.5m2的窗玻璃厚度不小于6.0mm;采用浅绿色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

(2)铝合金窗用结构铝型材厚度不小于1.4mm,白色氟碳喷漆铝料。

(4)铝合金窗扇启闭力应不大于80N。

(5)铝合金窗用密封胶条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硅橡胶;密封胶条和密封毛条保证在窗四周的连续性,形成封闭的密封结构。

(6)铝合金防雨百叶窗百叶面板厚≥1.2mm,白色氟碳喷漆铝料,百叶向外下侧45°安装,百叶间距35~50mm。

(7)建筑物外墙门选用甲级防火门。

(8)门窗框与洞口墙体安装缝隙的填塞,采用隔声、防潮、无腐蚀性的材料如聚氨脂PU发泡填缝料等。

(9)外门窗的防水措施:在门窗水平缝隙上方设披水板,下框室内侧翼缘有足够的挡水高度。窗楣做滴水线或滴水槽,窗台上面做流水坡度,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10mm。

(10)门窗玻璃不应直接接触型材。

(11)门窗的连接固定方法应根据砌体墙基体材料的应用技术规程和要求确定,严禁用射钉固定门窗。组合门窗拼樘框必须直接固定在洞口墙基体上。铝合金推拉窗必须有防脱落措施,外墙推拉窗应设防止窗扇在负风压下向室外脱落的装置。

(12)所有可开启窗及百叶通风口均需安装不锈钢防虫网。

(13)内窗台均用300*200白色釉面砖铺贴,宽度与窗台面一致。 (14)首层外窗均需安装不锈钢防盗网。

2.3.2 施工工艺要点

(1)门窗安装应该牢固并应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保证框口上下、左右尺寸相同。门窗表面应整洁、平整、光滑、色泽一致,大面应无划痕、碰伤。

(2)根据设计图纸中门窗的安装位置、尺寸和标高,依据门窗中线向两边量出门窗边线。门窗的水平位置应以楼层室内+50cm的水平线为准向上反量出窗下皮标高,弹线找直。每一层必须保持窗下皮标高一致。

(3)铝合金窗框四周外表面的防腐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处理。如果设计没有要求时,可涂刷防腐涂料或粘贴塑料薄膜进行保护,以免水泥砂浆直接与铝合金门窗表面接触,产生电化学反应,腐蚀铝合金门窗。

(4)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按设计要求处理。如设计未要求时,铝合金窗可采用弹性保温材料或玻璃棉毡条分层填塞缝隙,外表面留5~8mm深槽口填嵌油膏或密封胶;钢门用1︰2较硬的水泥砂浆或C20细石混凝土嵌缝牢固。

(5)安装玻璃时,使玻璃在框口内准确就位,玻璃安装在凹槽内,内外侧间隙应相等,间隙宽度一般在2~5mm。

(6)安装完毕揭去门窗表面的保护膜,擦净门窗框扇、洞口及窗台上的灰尘和污物。

(7)电房门外向两扇分别标示南方电网的标识,一侧标示电房名称,另一侧标示入房注意事项。标识可预印的不干胶粘贴,也可用预做得标识塑料板固定于门的两侧。

(1)墙面和天花的涂饰:涂饰工程应采用绿色环保产品;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灰基层涂刷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墙面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灰基层应满刮腻子并用砂纸打光;天花不采用水泥砂浆批挡,混凝土底板机械磨平后直接涂刷白色乳胶漆。

(2)楼地面:设备功能房间楼地面均以25mm厚1:2水泥砂浆,面压光饰面。

2.4.2 施工工艺要点

(1)墙面及天花涂刷涂料时,基层腻子应平整光滑、坚实、牢固、线角顺直,无粉化、起皮和裂缝。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腻子》JG/T 3049的规定。

(2)涂料应涂刷均匀、粘接牢固,无透底、起皮和反锈。有水房间应采用具有耐水性腻子。后一遍涂料必须在前一遍涂料干燥后进行。施工工艺如下:

第一,基层处理,将墙面上的灰渣、浮土等杂物清理干净。

第二,修补腻子,用石膏腻子将墙面、门窗口角等磕碰破损处、麻面、风裂、接搓缝隙等分别找平补好,干燥后用砂纸将凸出处磨平。

第三,刮腻子,满刮遍腻子干燥后,用砂纸将腻子残渣、斑迹等打磨平,然后将墙面清扫干净。涂刷高级涂料要满刮第二遍腻子,彻底干透后,用1号砂纸打磨平整,清扫干净。

第四,弹色分线,如墙面设有分色线,应在涂刷前弹线,先涂刷浅色涂料,后涂刷深色涂料。

第五,涂刷油漆涂料,第一遍可涂刷铅油,是罩面涂料基层的底漆,铅油的稠度以盖底、不流淌、不显刷痕为宜,涂饰顺序应从上而下,从左到右,不得乱涂刷,以防漏涂或涂刷过厚,涂刷不均匀等,干燥后个别缺陷或漏刮腻子处要复补,待复补处腻子干透后,用砂纸打磨墙面,把小疙瘩、腻子渣、斑迹等磨平、磨光、并清扫干净。第二遍涂刷操作方法同第一遍涂料,待涂料干燥后,可用较细的砂纸把墙面打磨光滑,清扫干净,同时用潮布将墙面擦抹一遍。第三遍用调和漆涂刷,由于调和漆沾度较大,涂刷时应多刷多理,以达到涂膜饱满、厚薄均匀一致、不留不坠。高级涂料还应涂刷第四遍涂料。

(3)水泥砂浆面层铺设时,其下一层水泥类材料表面应粗糙、洁净和湿润,并不得有积水现象,铺设前应刷一遍水泥浆,其水灰比宜为0.4~0.5,并应随刷随铺,随铺随拍实并控制其厚度。抹压时先用刮尺刮平,用木抹子抹平,再用铁抹压光。水泥砂浆配合比不宜低于1︰2,抹平工作应在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终凝前完成。水泥砂浆面层铺设后,表面应覆盖湿润,在常温下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

(1)参考《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配网标准设计(2011年版)》要求,建(构)筑物外装修材料(包括墙砖、装饰百页等)的颜色采用蓝、灰、白三种颜色。

(3)墙面砖(亦适用于室内)的铺贴应符合以下规定:铺贴前应进行放线和排砖,每面墙不应有两列非整砖,非整砖宽度不应小于整砖的1/2,凡阳角部位应是整砖;阴角砖应压向正角,阳角线应做成45o角对接。

(4)屋面落水管应布置在隐蔽位置且紧贴外墙面引下。

(5)室外上屋面爬梯采用镀锌钢梯,爬梯应带护笼。

(6)外墙窗台及窗檐、雨篷、阳台、挑檐、压顶等应做排水坡度,底面做滴水线或滴水槽,与墙体交接处做泛水,防止积水渗漏。滴水线或滴水槽整齐顺直,滴水线内高外低,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10mm。

(7)混凝土散水、明沟设置伸缩缝,其延米间距不得大于10m;房屋转角处应做45o缝。散水、明沟、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设20~30mm宽缝,缝内填建筑嵌缝油膏等柔性密封材料。

2.5.2 施工工艺要点

(1)墙面砖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痕、空鼓;铺贴前应预先排版,计算好模数,避免出现小于1/2砖;墙面突出物周围的饰面砖应整砖套割吻合,边缘应整齐;墙面砖的接缝应平直、光滑,填嵌应连续、密实。阳角处墙面砖接缝按“海棠角”铺贴。

(2)墙面砖施工抹灰前,墙面必须清扫干净,浇水湿润。抹灰时,大墙面和四角、门窗口边弹线找规矩,必须由顶层到底一次进行,弹出垂直线,并决定面砖出墙尺寸,分成设点、做灰饼(间距为1.6m)。横线以楼层为水平基线交圈控制,竖向线以四周大角和通天垛、柱子为基准线控制。同时要注意找好突出檐口、腰线、窗台、雨篷等饰面的流水坡度。待灰层六至七成干时,即可按图纸要求进行分段分格弹线。根据大样图及墙面尺寸进行横竖向排砖,以保证面砖缝隙均匀,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注意大墙面、通天柱子和垛子要排整砖。面砖接缝的宽度不应小于5mm,不得采用密缝。粘贴应自上而下进行。在面砖背面宜采用1:0.2:2=水泥:白石膏:砂的混合砂浆粘贴,砂浆厚度为6~10mm。面砖铺贴拉缝时,用1:1水泥砂浆勾缝或采用勾缝胶,先勾水平缝再勾竖缝,勾好后要求凹进砖外表面2~3mm。面砖勾缝完成后,用布或棉丝浸稀盐酸擦洗干净。

(3)墙面砖的允许偏差:立面垂直度为3mm,表面平整度为4mm,接缝直线度为3mm,其它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规定执行。

(1)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按倒置式做法,防水层为两道防水,防水材料宜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但至少有一层卷材,防水卷材及防水涂膜的厚度均不小于3mm。

(2)水落口周围500mm 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用防水涂料涂封,其厚度不小于2mm,水落口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的凹槽,嵌填密封材料。檐沟、水落口等部位,采用现浇混凝土或砖砌堵头,并做好排水处理。

(3)卷材防水屋面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立墙、变形缝、屋顶设备基础、烟囱、风道、楼梯间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天沟、檐沟、屋脊等),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不得小于100mm。

(4)屋面水泥砂浆找平层应按设计要求设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间距不大于6m。用水泥砂浆作保护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应设表面分格缝且分格缝面积不大1m2。用块体材料作保护层时,应留分格缝,其纵横间距不大于10m,缝宽为20mm。

(5)倒置式屋面隔热层必须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护层与隔热层之间应铺设一层无纺聚酯纤维布隔离层。

(6)高低跨屋面的落水管下设400mm×400mm×40mm混凝土接水板, 混凝土采用C20,板内双向配筋5φ4。

2.6.2 施工工艺要点

(1)屋面工程的防水层应由经资质审查合格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2)找平层施工前,将结构层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并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上用扫把均匀涂刷水泥浆,随刷随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厚度为15~20mm,要设置分隔缝,分隔缝宽度一般为12~15mm,分隔缝最大间距不宜大于6m。在抹找平层的同时,凡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转角处,均应做成半径为30~150mm的圆弧或斜长为100mm的钝角。立面抹灰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但不得小于250mm,卷材收头的凹槽内抹灰应呈45°。排水口周围应做成半径为500mm和坡度不小于5%的环形洼坑。

(3)清理基层: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表面尘土、杂物清理干净,基层表面应坚实,无起砂、开裂、空鼓等现象。表面干燥、含水率不大于8%。

(4)涂刷基层处理剂:按产品说明书配套使用基层处理剂,搅拌均匀,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上,常温经过4h后,开始铺贴卷材。

(5)铺贴附加层:在女儿墙、水落口、管根、檐口、阴阳角等细部先做附加层,附加的范围应符合设计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6)铺贴卷材:卷材的材质、厚度和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泛水高度必须≥250mm。铺贴卷材应采用与卷材配套的粘接剂。

(7)检查屋面有无渗漏,变电站一般建筑物应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h后进行,主控制楼则要求屋面进行蓄水试验,蓄水深度应高出屋面最高点2cm,蓄水时间不少于24h,如有渗漏及时处理。

(8)刚性防水基层为钢筋混凝土板、找平层或柔性防水层时,应设置隔离层;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分隔缝,应设在变形较大和较易变形的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并应与板缝对齐,其纵横间距应控制在6m以内;钢筋网片可采用Ø4~Ø6冷拔低碳钢丝,间距为100mm~200mm的绑扎或点焊的双向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应放在防水层的上部,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钢筋网片必须在分隔缝处断开。在每个分隔缝内,混凝土应连续浇筑,要铺平铺匀,碾压密实,保证达到密实程度,表面平整、光滑、无抹痕。混凝土终凝后养护14天。分隔缝、变形缝等细部构造要严格按规范要求处理。

(1)栏杆立柱和扶手材料采用镀锌钢管,立柱采用φ50双管立柱,立杆之间的连接杆采用φ25圆管。

(2)一般栏杆的高度: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栏杆高度从可踏部位顶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

(3)楼梯栏杆的高度:室内楼梯栏杆高度不小于1.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m处以及楼梯顶层平台的栏杆高度不小于1.1m。室外楼梯栏杆高度不小于1.1m。

(5)栏杆应能承受人群作用在栏杆扶手顶部的水平推力为 1KN/m。

(6)室内楼梯按无梯裙做法,临空侧做挡水(1:2水泥砂浆,50高20宽)。室外楼梯靠墙侧做挡水(1:2:4聚合物水泥砂浆,50高20宽),临空侧做梯裙,后浇C15细石混凝土100宽。

(7)栏杆离楼面高度0.10m高度内不留空,采用C25混凝土做120mm宽的翻边,翻边应比楼面完成面高出100mm。

(8)当室内外高差大于0.6米时,窗台高度低于0.8m的窗内侧做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0.8m,防护栏杆高度从可踏部位算起。

(9)楼梯防滑条防滑系数应≥0.6。防滑条应安装牢固,不得出现翘曲,高出地面高度宜≤3mm。

(10)栏杆和扶手镀锌钢管电焊时采用E43焊条,露明焊缝均应满焊,焊缝应均匀,挫平磨光,现场组装施焊后,焊接处刷环氧富锌漆两道防腐。栏杆和扶手面涂黑色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2.7.2 施工工艺要点

(1)楼梯踏步与台阶板块的缝隙宽度一致、齿角整齐,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差不应大于10mm,防滑条顺直。

(2)栏杆及扶手接缝应严密,表面应光滑,色泽应一致,不得有裂缝、翘曲及损坏。

(3)扶手与弯头的接头要在下部连接牢固,扶手弯头加工成形应抛光,弯曲自然,表面应磨光。

(4)栏杆及扶手安装允许偏差:栏杆垂直度3mm,栏杆间距3mm;扶手直线度4mm,扶手高度3mm。

(5)栏杆及扶手表面油漆施工工艺要点:

a、钢材表面应除去油污、灰尘附着不牢的氧化皮,用机动工具钢丝刷、砂轮等彻底铲除浮锈及氧化皮,经清除灰尘后,表面呈金属光泽。底材如有低洼不平之处,刮原子灰腻子并打磨平整。

b、底漆涂装。首先进行裸钢喷涂,然后喷涂环氧底漆、云铁环氧中涂或聚氨酯底漆、聚氨酯中涂。

c、面漆涂装 。按比例配兑好后充分搅拌均匀,静置10分钟后,即可施工,涂漆表面需均匀,平滑。

2.8 台阶、坡道和散水

(1)非设备搬运外门宜设置室外台阶,室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宽度宜两侧大于门洞300mm。

(2)台阶构造从下往上为:素土夯实,300mm厚三七灰土,60mm厚C15混凝土台阶(不包括台阶三角形部分),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遍,20mm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

(3)设备搬运外门应设置室外坡道,室外坡道不宜大于1∶8,宽度宜两侧大于门洞300mm。坡道应用防滑地面。

(4)坡道构造从下往上为:素土夯实(坡度按单项工程设计),300mm厚三七灰土,60mm厚C15混凝土,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遍,25mm厚1:2水泥砂浆抹面,做出60mm宽7mm深锯齿形礓石察。

(5)建筑物周边应做散水,散水宽度900mm,散水的坡度为5%,散水采用混凝土结构,散水宜按20~30m间距设置伸缝,散水与外墙之间设缝,缝宽20mm,缝间灌注沥青胶泥。

(6)散水构造从下往上为:素土夯实(向外设置5%坡度),150mm厚三七灰土,60mm厚C15混凝土,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遍,20mm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

2.8.2 施工工艺要点

(1)台阶、坡道和散水施工的前提条件是外墙装饰已基本完工,外脚手架已拆除,散水基底标高、尺寸均经过检查,并已办完隐、预检手续。

(2)根据标高线钉好水平控制桩,确定台阶、坡道和散水的施工位置。在垫层宽度加200mm范围内拉线控制,用平锹将地铲平,如土质松软,应先夯砸不少于三遍。

(3)散水与建筑物外墙分离,分隔缝宽20mm,沿外墙一周做到整齐一致,房屋转角处与外墙呈45°角,分隔缝宽20mm,分隔缝应避开雨落管,以防雨水从分隔缝内渗入基础。

(4)当混凝土有一定强度时(表面仍湿润,但用手轻按已按不出手印),拆除侧模,起出分格条,随即用砂浆抹平压光侧边,并用阳角馏子将散水棱角馏直、压光,包括分格缝处棱角,侧边及分格缝内与散水大面的质量要求相同,棱角顺直、整齐。

(5)养护已抹平压光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用湿锯末覆盖,养护不少于7d。

养护期满后,分隔缝内清理干净,用1:2沥青砂浆填塞(宜掺适量滑石粉以便操作),填塞时分隔缝两边粘贴3cm宽美纹纸。分隔缝要勾抹烫压平整,可用□14~□16方钢或用ф10~ф12光圆钢筋砸扁做成小镏子,用火烫红后用来烫压分隔缝。烫压好后,沥青砂浆应低于散水面3~5mm,使分隔缝处棱角更加突出。

(1)电缆沟设计为嵌入式,即沟顶设置企口,沟盖板嵌入企口,板顶与沟壁顶平齐,对沟壁起到支撑作用;电缆沟企口预埋热镀锌角钢,防止沟盖板起落时碰坏沟壁。

(2)室内电缆沟采用砖砌沟壁电缆沟。电缆沟沟宽为300和400mm时,电缆沟最大沟深(自沟底至沟盖板底面,下同)不应大于600mm;电缆沟沟宽为600mm时,电缆沟最大沟深不应大于800mm;电缆沟沟宽大于600mm时,电缆沟最大沟深不应大于1200mm。

(3)砖砌电缆沟沟壁砖砌灰缝必须饱满,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允许回填土及砂浆抹面。内壁及沟底用1:2.5水泥防水砂浆(掺5%水泥重量防水剂)批挡抹面20厚,宜分两层抹面并压光。砖砌电缆沟设C25混凝土压顶,截面尺寸为壁厚×200(高),详见下图:

(5)电缆沟转角设T字型转角和L型转角两种。砖砌电缆沟沟壁压顶以下部分转角处做350mm×350mm切角。做法详见下图:

(6)为保证电缆沟盖板安装外观整齐美观,电缆沟在交叉处或转角处沿主沟方向设置过梁,以支撑该处盖板,过梁过小沟(或被连接电缆沟)处顶平该处企口,过梁设置如下图:

(7)室内电缆沟盖板采用花纹钢盖板,所有钢构件要求进行热镀锌处理。盖板两端采用[5槽钢,两侧采用钢板,盖板面采用花纹钢钢板,厚度不小于4mm。主沟方向盖板通长铺设,转角分缝范围内盖板宽度统一一个尺寸,范围外盖板结合电缆沟长度及布置,进行标准盖板的排布及统计。非标准宽度沟盖板宽度按±100mm控制,类型尽可能少。盖板及转角处盖板布置如下图:

(8)为保证盖板与沟壁的紧密接触,避免盖板的震动,在沟壁预埋角钢面上贴一条3mm厚橡胶皮,盖板槽钢压在橡胶皮上。

第一,砖砌电缆沟中心线偏差≤10mm(每段、每50m)、平整度偏差≤3mm、沟顶及埋件水平偏差≤3mm、沟壁截面尺寸偏差≤3mm;

第三,盖板角钢边框制作长度偏差≤3mm、宽度偏差≤3mm、对角线偏差≤3mm;

第四,盖板制作长度偏差≤5mm、宽度偏差≤5mm、厚度偏差≤3mm、对角线偏差≤3mm、表面平整度偏差≤5mm。

2.9.2 施工工艺要点

(1)沟壁墙后回填土分层铺摊和夯实,采用振动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300mm,每层至少夯打三遍,要求一夯压半夯;

(2)电缆沟砌筑要点:

第一,砌块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以水浸入砖表面以下10~20mm为宜,含水率为12%;

第二,砂浆搅拌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

第三,水泥砂浆批挡应分2层进行,严禁一次成活,每遍厚度10mm,粘土砖层间间隔≥24h,灰砂砖层间间隔≥48h。

(3)盖板应在工厂加工,不得有过烧、咬边、夹渣等现象,钢构件间应满焊,钢板四周应打磨光滑平直,焊接后整体热镀锌。

(4)安装前先将电缆沟企口角钢和盖板槽钢周边清理干净。

3 给排水工程施工、安装工艺技术要求

市区及重要位置电房,当有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时,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落地后按照暗管排水系统设计,雨水统一收集后排入市政排水系统。郊区电房或无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时,电房四周设排水明渠,雨水排入就近排水点。

(1)建筑雨水立管有条件时应设置排出管GB/T 36546-2018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 告警装置技术要求,排出管有条件时直接排放至雨水口或雨水检查井,无条件时应设置小方形户外检查井,雨水立管排出管排放至户外检查井,各户外检查井通过连接管汇合后排放至雨水检查井。

(2)雨水立管设置排出管时立管底部均应设置检查口,检查口离地面高度为1.00m。

(3)小方形户外检查井采用500×500砖砌户外检查井,井盖及支座采用复合材料,规格采用∮500,大样图详《国家建设标准设计图集》02S515。

3.1.2 施工工艺要点

(1)雨水立管设置排出管时,立管底部必须设置检查口,不得取消。

(2)户外检查井盖不应低于最终绿化或碎石表面。

DB22/T 5048-2020 城镇刚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技术标准 附条文说明.pdf(3)当施工有困难时可取消国标图中户外检查井的流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