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辐射重晶石混凝土施工方案(已审核通过)

防辐射重晶石混凝土施工方案(已审核通过)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2.3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防辐射重晶石混凝土施工方案(已审核通过)

防辐射重晶石混凝土施工方案

1.1XXX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1.2XXX项目施工图纸

1.3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本工程(5/6)~10/Q~S轴处放疗区(直线加速器)顶板厚度为900、1900(荷载超过15kN/m2),长39.5mGB/T 25206.2-2010 复合夹芯板建筑体燃烧性能试验 第2部分:大室法.pdf,宽14.8m。具体位置详见下图:

2.2放疗区施工的重点、难点

1、顶板混凝土为1900、900等厚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重晶石混凝土自重为3850kg/m3,普通混凝土自重约为2400kg/m3,重晶石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自重大大增加,相应顶板模板在配模时减小龙骨、竖向支撑的间距,同时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固,确保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重晶石混凝土的容重和可泵性及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是该工程的难点。

3、本项目混凝土方量大,墙体混凝土近1000立方米,顶板防辐射混凝土近800立方米,又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

4、根据抗辐射混凝土设计要求,混凝土仅允许在导墙处设置水平施工缝,其余部分的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故本工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划分2个施工段同时进行施工。顶板、混凝土墙混凝土量约为2375.51m³,2个施工所用的混凝土量见下表。

各流水段混凝土工程用量表

(1)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二掺(掺高膨胀剂及高效抗裂防水剂达到收缩补偿与抗裂效果)。

(3)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少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4)在混凝土浇筑后,做好混凝土的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降低温度应力应注意避免曝晒,注意保湿。

(5)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 以内,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值不超过25℃;及时调整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温差不致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6)根据工程特点,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可以减少用水量,减少水化热和收缩。

3.1.1防辐射重晶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应选用质量优良且稳定,生产规模大,在类似大体积混凝土中成功使用的水泥。质量优良的水泥强度富余系数高,配制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需要较少的水泥,可减少水泥水化放热量,同时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安徽海螺P.O42.5水泥,质量优良,生产规模大,质量较稳定,而且在类似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多次成功应用。水泥性能指标见表1。

表1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表2 减水剂性能指标

应选用质量优良而且稳定的矿物掺和料,比如优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粉。经优选,淮南常华电力总公司产Ⅱ级粉煤灰和合肥清雅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S95级磨细矿渣粉质量好且稳定,产量较大,能够充足供应。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入混凝土后会产生火山灰效应、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尤其是采用比较成熟的粉煤灰与矿渣粉复合掺加技术,使得两种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达到了1+1>2的效果,既大幅度降低了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又大幅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和长期和耐久性能。性能指标见表3、表4。

表3 粉煤灰的性能指标

表4 S95级矿渣粉的性能指标

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中所用重晶石粗细骨料宜选用同一矿床或同一产地的重晶石。

重晶石粗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2)中连续级配的规定。重晶石细骨料宜为中砂,且颗粒级配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 52)中级配Ⅱ区的规定。

采用深层地下井水拌制混凝土,各项指标符合用水要求,目前水温约为14℃。

1、在保证混凝土容重、强度及和易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骨料的含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减少水泥水化总的发热量,同时,也可降低混凝土的收缩,降低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机率。

2、采用较低流动性混凝土,降低混凝土用水量进而降低水泥用量。同时考虑施工性能,坍落度不宜太小(影响施工速度),控制在180±200mm之间。

3、复合掺加较大比例的Ⅱ级粉煤灰和矿渣粉作为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大幅度降低混凝土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及硬化混凝土耐久性能,提高硬化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降低总的发热量。

4、把和易性和坍落度损失作为配合比设计的重点。配合比要选用和易性好、坍落度损失小的配合比方案。

3.1.2混凝土试块制作

施工现场设试验室。为控制温度及湿度,试验室内设置恒温恒湿标养箱。混凝土试块的制作与养护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试验工应随时观察试块的养护情况,并做好标养箱测温记录。

材料准备:试模10组150×150×150,抗渗试模5组,振动台一个,坍落度筒1个。

现场混凝土试块留置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抗渗试件按每500m³取样,每次留置两组,6个试件为一组,并送入标养室养护,养护期不少于28天。同条件试块养护期为600℃d,不少于14天,不超过60天;对抗渗混凝土,抗渗试块、强度试块的试样必须取自同一车次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抽检试件时,应记录好车号及抽检时间等情况。

同条件试块的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不少于3组。

1、项目总工组织项目施工方,重晶石混凝土供应商技术、搅拌站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熟悉各部位的截面尺寸、标高,制定模板初步设计方案。

2、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浇筑操作要点、质量标准、测温养护措施等,以便统一操作工艺、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验收方法。

3、施工场区内道路必须畅通无阻,确保运输通畅,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浇筑时现场安排专人统一协调指挥,做到忙而不乱。

为了保证混凝土供应,搅拌站总共必须配备15辆16m3罐车,并保证现场24小时均有2名搅拌站调度员。同时,为了督促搅拌站的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前,项目将组织人员对搅拌站原材料准备、车辆准备进行一次检查。在浇筑过程中也将派专人对搅拌站混凝土搅拌和供应车辆进行抽查。

3.2.1混凝土泵的泵送能力计算

(1)混凝土泵的平均泵送量

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

本工程采用的混凝土象泵的输送能力为60m3/h。

α1=0.9 η=0.7

,实际按35m³/h进行计算。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2台泵,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2)混凝土输送车配备数量

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 :

N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

Q1:每台混凝土泵实际输出量(m3/h)

V1:每台混凝土搅拌车容量(m3)

:搅拌运输车容量折减系数,可取0.90~0.95

S0: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驶速度(km/h)

L1:混凝土搅拌车往返距离(km)取定40km

T1:每台混凝土搅拌车总计停歇时间(h)取定0.5h

配合2台地泵浇筑的罐车总计需要: 2×6=12(辆)

考虑其它因素,车辆配备为15辆罐车。

根据施工段划分及混凝土浇筑要求,本工程由两台象泵进行混凝土泵送,分别架设在放疗区东北角及西北角环路上(见交通组织图),2个施工段同时浇筑。施工段1由东向西倒退浇筑,施工段2由西向东倒退浇筑。

钢筋、模板预埋件验收、测温孔布置→预拌混凝土 →场外运输→混凝土浇筑→表面处理→测温、保温养护→拆模、撤保温

由于此部位为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要求高。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顺利浇筑,项目经理部将由专人来指挥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坑下负责泵车的人员指挥停料或下料,坑上负责人员则综合坑下传来的信息指挥罐车的走向,同时在现场设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设在项目工程部办公室,对全场进行统一调度。施工人员分两大班,每班交接班工作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不准换班,并明确接班注意事项。施工时现场工长应对混凝土的下料时间、速度、浇筑顺序、振捣、找平、养护等各道工序严格按技术交底执行。为保证连续浇筑,现场派专人组织交通,保证混凝土供应连续及时。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供应商须安排现场调度及技术人员现场值班,值班表在混凝土浇筑前两个工作日前报项目技术部、工程部,以便随时解决浇筑中存在的不可遇见问题。

4.2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混凝土采用斜坡浇筑技术 “由远至近,斜面分层”的方法浇筑,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采取斜坡浇筑浇筑施工的方法(见下示意图)。泵浇筑带前后略有错位,形成阶段式分层退打的局面,以达到提高泵送工效,简化混凝土泌水处理,确保混凝土上下层的结合。详见下图:

混凝土墙分2段分层循环浇筑,墙体浇筑前在底部应先填以75±25mm厚同配比水泥砂浆,以免底部出现蜂窝现象。

注:图中箭头为混凝土墙浇筑顺序,①②为1、2段墙体开始浇筑位置,顶板自中间向两侧分层浇筑。经计算,每层墙体混凝土浇筑所需时间为4小时(浇筑速度按30m³/h计),小于砼初凝时间。

4.5.4.1板振捣要求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设置三道振动棒,分别设置在混凝土的上部、中部、下部。

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

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混凝土的密实度;

第三道设置在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钢筋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

混凝土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二次振捣时间控制在浇筑后的1-2h,对混凝土初凝时间作好控制,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上层混凝土能覆盖。当混凝土浇筑到靠近尾声时,将混凝土泌水排集到边集水坑内,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出,混凝土的泌水要及时处理,免得粗骨料下沉,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过厚,致使混凝土强度不均和产生收缩裂缝。

4.5.4.2墙振捣要求

使用50振捣棒,墙体砼必须分层循环浇筑,一次浇筑高度为50cm,用标尺杆随时检查混凝土高度,浇筑同一部位时不得使用两种振捣棒,移动间距≤50cm,振捣时间通过观察(砼表面泛出浆、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来确定,振捣时上层要插入下层≥50mm,严禁用振捣棒直接振捣模板。砼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m。门窗洞口砼浇筑必须从两侧均匀下料(高差≤50cm)。

①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沿混凝土面排到排水沟内,通过集水坑抽出基坑,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浇筑混凝土的收头处理也是减少表面裂缝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后,先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平板振动器碾压数遍,表面压光。

②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到顶面后,及时把水泥浆赶至后浇带,初步按标高刮平,用木抹子反复搓平压实,使混凝土硬化过程初期产生的收缩裂缝在塑性阶段就予以封闭填补,以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

③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塌落度较大,在砼初凝前或混凝土预沉后在表面采用二次抹压处理工艺并进行进行塑料薄膜覆盖,避免砼表面水分过快散失出现裂缝,二次抹压在初凝前1~2小时进行。

混凝土泵送和搅拌坍落度的控制

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泵送前坍落度不应低于18cm,到工地坍落度应在18cm~20cm。搅拌站质量控制部对每车混凝土施行出场检验,合格后方可送工地泵送交验。考虑道路阻塞等意外情况或因素,每一辆混凝土运输车上携带一桶高效减水剂,以便需要时由现场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小范围的调整。浇筑前必须认真核对混凝土浇筑申请单,商品混凝土浇筑配合比单、随车小票,并做好坍落度的现场测试工作(每2~3h测一次),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发现问题及时与搅拌站取得联系解决。如因停滞时间过长导致初凝的混凝土坚决退回。

泵工对混凝土拌和物的情况应及时反馈给生产调度和质控人员,及时掌握、及时处理。

浇筑时,按混凝土浇筑平面布置图布设泵管,泵送混凝土前,先泵水60~90Kg冲洗,再压送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减石混凝土1.5m³,确保泵管全部湿润畅通,方可进行泵送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较大或混凝土产生离析时,立即用压力水将泵管内的残存混凝土清除干净。

混凝土初凝前,首先要用刮杠刮平,并用木抹子反复抹压表面,使上部骨料均匀下沉,不受钢筋和较大骨料的限制,以提高表面密实度,减少塑性收缩变形。初凝后至终凝前再用铁抹子二次抹压。这样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散发,以促进养护。

(1)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并应按规范的有关规定操作,同时应做好测试记录。

b.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c.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

(3) 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现场监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

(4) 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地下结构应及时回填土;地上结构应尽早进行装饰,不宜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4.2.1施工缝留设位置

导墙处施工缝应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准留斜槎。

4.2.2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水平、竖向、梁窝)的处理:首先弹出边线向内2mm的位置线,然后用切割机沿线切至混凝土密实部位,把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凝土层清除干净,并充分润湿、冲洗干净并且清理干净模板内的积水。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细致操作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准备充足的塑料布和阻燃草帘被,若混凝土刚刚浇筑完毕,遇雨天应立即用苫盖,保证保温材料干燥。保证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差不超过规范要求。

为避免商品混凝土罐车进场时间过于集中,控制罐车进场时间,根据搅拌站混凝土生产和运输能力和按照以往的施工经验,确定现场混凝土浇筑速度为35m³/h。按每车12m³考虑,每小时需进场车辆为3辆,那么每辆混凝土罐车进场间隔时间为20分钟。

为保证混凝土供应,事先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确定好行车时间及路线畅通。

同搅拌站联系,要求其准备足够的运输车辆和应急搅拌站,保证混凝土足量供应。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水化热大量积蓄在结构内部,不易向外散发,因而结构内部混凝土的温度急剧上升,且高温持续时间长;而结构表层混凝土则较容易散热,其温度趋近于环境温度,这样就形成了内表温差。在给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条件下,结构混凝土厚度越厚,内表温差就越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结构的内表温差,本工程将采用表面保温措施。表面保温即混凝土浇筑成形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水)。为保证保温措施到位,必须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内外温度测温。

温度实时监测系统连接示意图

测温布置原则:每浇筑一块混凝土板、墙布置4个测温点,测温点布置在温度变化明显(边缘角部)、典型部位(墙板交接处、墙边缘)、板中心位置。板测温点每组测温仪的感应头位置分别设在板厚度方向表面向下5cm,底面向上5cm和中心位置,其余测点按测点间距不大于600mm布置;墙体测温点布置在墙体一侧,每组测温仪的感应头位置分别设在表面向下5cm,中心位置,其余测点按测点间距不大于600mm布置。

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墙、顶板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均需布置混凝土测温,具体布置详见下图

底板、顶板测温点布置图

混凝土墙测温布点布置图

监测频率:测温读数要持续至少30天,并采用电子测温仪记录,具体测温读数时间如下:

底板混凝土施工测温项目和次数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可不应少于4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降温阶段,如果混凝土温度缓慢下降,徐变得以充分显现,则混凝土中拉应力能相应减小,同时,混凝土龄期愈长,混凝土抗拉性能的提高比抗压性能要快,可避免和减少裂缝的产生。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的降温速度以每日2℃~4℃为宜,对于1.5m以下厚度的混凝土,降温一般需5d~7d。

在测温进程中,当发现砼内部温度差接近25℃时,测温人员要及时报告项目技术部,由有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强保温或延缓撤除保温材料时间等来控制温差。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温度指标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 50℃;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 不宜大于25℃;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1、作好混凝土保湿蓄热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2、控制降温速度,尽量减少大休积混凝土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避免冷热干湿剧变。因此测温时不要大范围掀开保温措施。

3、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为了减少结构物的内表温差,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之差不大于25℃。

4、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使其尽可能多的热量散发,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温度应力。

(1)商品混凝土要求出厂合格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合料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功能(抗渗、抗冻、膨胀剂等),耐久性(氯离子、碱含量),施工性(稠度、泵送、早强、缓凝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规定。

(2)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单位(安徽石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应具有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并应符合其资质等级营业范围。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及稠度(坍落度、扩展度)应符合施工和设计要求,不分层、不离析。

(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技术要求时间。(掺混凝土剂后,初凝在10h)

(5)混凝土工程质量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应符合规范和下表的规定。

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按方案及时养护。

混凝土振捣密实,无漏振、涨模、露筋等现象。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无裂纹,混凝土棱角完好、无磕碰及损伤。

(1)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落实责任制,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要有技术交底,要求工人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加强现场的过程控制,严格实行三检制,要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部位都必须是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精品,并服务于下道工序,并实行挂牌标识管理,有利于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

(3)严把材料进场关,优先采用公司选定合格的产品,不合格的材料不准用在工程上,凡要求复试的材料,必须先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凡没有进京许可证的材料一律不得采购。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钢筋、模板的成品保护。在混凝土未达到1.2Mpa之前,不得上人,以防踩坏。在阳角处采用木板条作边角防护。

混凝土试样应在泵管出料口随机抽取。

(5)所有模板、木方均采用新材料制作,依据方案制作安装。模板及配件应固定牢固,对拉螺栓(含止水)、钢管横肋间距要准确,模板拼缝要严密,不漏浆。

加强后浇带的施工管理工作,包括:后浇带位置、宽度、强度等,均要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

(6)底板外侧导墙模板上口拉通线检查验收,浇砼时,该线不得解掉,以便于随时检查模板变形、位移,发现情况及时调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除拉通线找直外,应采用经纬仪进行穿线复核较直。

(7)准备充足的塑料布和阻燃草帘被,若混凝土刚刚浇筑完毕,遇雨天应立即用苫盖,保证保温材料干燥。保证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差不超过规范要求。

(8)为避免商品混凝土罐车进场时间过于集中,控制罐车进场时间,根据搅拌站生产和运输能力和按照以往的施工经验,确定现场混凝土浇筑速度为35m³/h。按每车12m³考虑,每小时需进场车辆为3辆,那么每辆混凝土罐车进场间隔时间为20分钟。

(9)为保证混凝土供应,事先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确定好行车时间及路线畅通。

(10)同搅拌站联系,要求其准备足够的运输车辆和应急搅拌站,保证混凝土足量供应。

(11)在电梯井、积水坑等处浇筑时,要先浇电梯井、积水坑底部底板混凝土,然后对称浇筑、分层下料,浇筑上层混凝土

7.1认真贯彻“强化管理、落实责任、严肃法规、消灭违章”的要求,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人人重视,层层监督。

7.2基础施工期间,基坑周边的护身栏不得随便拆除,距基坑边1.5m 范围内严禁堆放物料。

7.3架子搭设要有专职架子工,其他人员不得随便搭设,绑钢筋时不得独板施工,砼工在振捣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

7.4施工现场严禁吸烟,违者重罚。

7.5现场道路应平整畅通坚实,场地应有排水设施,保证路面干净。

7.6现场材料构配件堆放整齐,钢筋、水泥距地面应有支垫设施,以防锈、防潮。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正确使用各种劳保用品。

7.7 各施工区域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7.8各种机械设备每天由专人负责保养,电器应覆盖,不得带病工作。

7.9基础底板施工期间应加强边坡稳定性的检测,发现问题立即上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7.10现场设有专职安全员,对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必要时给与责任人一定的经济处罚。

8.1施工前,工长必须对工人有全面的技术及安全交底。

8.2现场运输道路畅通,做到无积水、无坑洼、无任何杂物,指定专人每天洒水、清扫,使现场经常保持干净、整洁。为保证场容整洁,施工场地采用细石砼硬化。

8.4夜间施工,施工现场及运输道路上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现场必须配备专职电工24小时值班。现场照明线路及电箱必须架空,严禁在钢筋上拖拉电线。

8.5施工现场的施工车辆需防止尘土、泥浆被带到场外,保护周边环境,以加强现场文明施工;出入口设专人清理出入车辆及周围道路,防止遗洒;运输散装材料,车厢后封闭,避免撒落,混凝土罐车撤离现场前,派人用水将下料斗及车身冲洗干净。

8.6结合现场平面特点,将施工机械和现场用房布置在合理的区域内。

8.7在施工中尽量减小扰民噪声,对产生振动噪音的木工机具、振捣器等在白天使用,支拆模板,搭拆脚手架等必须在白天进行,除必须进行夜间连续施工的砼浇筑外,一般情况下夜间及午休时间不加班,以保证人们正常的工作秩序及正常休息。

8.8材料运输车辆应派专人指挥,不鸣笛。

8.9在砼浇筑时设专人指挥,应用对讲机联系,避免大声呼叫。

8.10材料装卸采用人工传递,特别是钢管、钢模、泵管等,严禁抛掷或汽车一次性下料。

8.11强噪声设备必须封闭使用,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组 长:黄秀冰(13331024433)

副组长:马继伟(18800009589)

组 员:孙 栋(13601108116)、徐 涛(13365688000)

徐建辉(18501316171)、李海滨(18686768507)

尹 博(18643980221)、朱 烨(15635173754)

紧急处理程序:事故发生→应急处理措施、保证混凝土正常浇筑→查明事故原因→解决问题→事故报告、反馈→问题分析、加强预防措施。

1)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2)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3)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

9.2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上报公司,必要时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事故发生时,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副组长作为临时现场救援负责人负责现场的救援指挥安排。

项目部指定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9.3.1 混凝土供应中断

(1)砼浇筑前2天(大体积混凝土处为大方量)通知混凝土公司开始备料,组织人员及机械,混凝土浇筑前一天联合监理对搅拌机械,材料配备进行检查;

(2)混凝土浇筑时,将砼的初凝控制在4个小时(底板)、6个小时(墙、顶板),以防在浇筑砼中出现砼供应停顿的现象。

(3)由两家混凝土公司分别对东、西区混凝土进行供应,放疗区混凝土浇筑时,由西区混凝土公司(安徽石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东区混凝土公司(合肥烟墩混凝土有限公司)作为备用。

紧急情况下,联系备用混凝土公司,保证砼的供应;

9.3.2施工机械故障

当混凝土输送泵出现故障,不能继续使用时,即时切断该地泵的电源,停止预拌砼供应。此时,备用的汽车泵立即启用,直接停放到坏泵的旁边,拆除原混凝土输送泵的砼导管,接驳到汽车泵上,恢复预拌砼供应,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马上安排专职机修工对坏泵进行抢修,以便尽快可以重新投入使用。

9.3.2.2振动棒和振捣器

现场配置备用振动棒和振捣器;

振动棒、振捣器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振动棒、振捣撤离工作面,将备用振动棒、振捣器接通电源后继续进行作业;马上安排专职机修工对振动棒、振捣器进行抢修,以便尽快可以重新投入使用。

9.3.2.3导管故障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发生导管阻塞及爆管的故障。此时,应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泵送,查出发生故障导管。并垫高故障管道,用工具打开管箍更换新管,并清理阻塞的混凝土,如是爆管,要把被破坏的导管换掉,排除故障后再接通导管。

9.3.3施工用电故障

当混凝土浇筑期间发生电路故障或者停电时,值班电工立即进行线路的转换,换接有电的线路;如果两条线路全部停电,发电机就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保证电力供应,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时,施工现场要确保有两个以上的持证电工进行作业。

施工期间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台风来临前,做好相应防护及加固措施。加强施工电缆、电线的检查加固,对台风暴雨期间不使用的电器设备,将其电源全部切断。在底板砼施工阶段,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防止雷雨突袭,选择不下雨的时段浇捣砼,保证砼连续浇捣顺利进行,施工现场应准备一定数量的编织布,作为覆盖刚浇筑砼和机具的使用。当天气临时变化而将下大雨时,使用备用泵并通知搅拌站供应更多的砼以提前完成砼浇捣。

雨季砼施工中,搅拌站应及时测定砂、石的含水率,掌握其变化幅度,及时调整配合比。

现场四周及道路,仓库和机棚要做好排水,防止受淹。对现有水沟进行清理。雨季施工期间,劳动力应进行统筹安排,尽量避免因雨水影响而产生的窝工现象。

9.3.5模板、坍塌应急救援方法:

1)当发生高支模坍塌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在有伤亡的情况下控制好事故现场;

3)急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公司和有关应急救援单位,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4)清理事故现场,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齐全,避免遗漏伤亡人员,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小;

5)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切割机、起重机、药箱、担架等。

9.3.6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方法:

当物体打击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1) 止血:根据出血种类,采用加压包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堵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等。

2) 对伤口包扎:以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肢,减少伤痛。

3) 对于头部受伤的伤员,首先应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如果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如果发现伤员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巾棉花或纱布堵塞,因为这样可能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4) 如果是轻伤,在工地简单处理后,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重伤,应迅速送医院抢救。

9.3.7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如下表:

9.4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

根据模板工程自身、环境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我项目部将风险类别由低到高划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个预警级别。

橙色预警: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未发生人员伤亡,但有一定损失时。橙色预警发布后,立即通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监理等。

项目部→东方大道→文忠路→淮海大道→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新院区)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计算

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计算

式中:——在龄期τ天时的累积水化热(kJ/kg);

——水泥水化热总量(kJ/kg);

n——常数,随水泥品种、比表面积等因素不同而异。

水泥水化热按P.O42.5计算。

=4/(7/270-3/240)=298 kJ/kg

k——不同掺量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

k1——粉煤灰掺量对应的水化热调整系数可按下表取值;

k2——矿粉掺量对应水化热调整系数可按下表取值。

不同掺量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

式中:T(t)——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绝热温升(℃);

河北省工程实体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指南(2019版)(冀建质安函[2019]206号: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年11月5日).pdf W——每m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kg/ m³);

C——混凝土的比热,一般为0.92~1.0〔kJ/(kg.℃)〕;

ρ——混凝土的重力密度,3850(kg/ m³);

m——与水泥品种、浇筑温度等有关的系数,0.3~0.5(1/d);

t——混凝土龄期(d),大体积取60d。

T(t)=(411+39)×288.46÷0.95÷3850×1=35.49℃

CJJ/T 311-2020 模块化雨水储水设施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混凝土收缩值的当量温度计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