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开工)

(总开工)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732.16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2453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总开工)

此外,《总开工》特别强调现代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例如BIM技术、智能化管理平台以及绿色施工理念等,展现了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结构清晰,并配有大量图表和实例说明,既适合初入行业的新人快速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提供深度启发。对于希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并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专业人士来说,《总开工》无疑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宜采用不同粒级的单一尺寸碎石和石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机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

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南昌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在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时,如未筛分碎石或石屑的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应重新调试设备。

(1)自动平地机摊铺。我们采用自动平地机摊铺碎石混合料。其步骤为:

①应根据摊铺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干密度,计算每车碎石混合料的摊铺面积。

②将混合料均匀地卸在路幅中央,路幅宽时,也可将混合料卸成两行;

③用平地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④设一个3人小组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和均匀。对于细集料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拌和均匀。

应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级配碎石。在无稳定土拌和机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平地机或多铧犁与缺口圆盘耙相配合进行拌和。

(1)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2遍以上。拌和深度应直到级配碎、砾石层底。在进行最后一遍拌和之前,必要时先用多铧犁紧贴底面翻拌一遍。

平地机拌和级配碎石基层时的刀片安装与位置

(3)用缺口圆盘耙与多铧犁配合拌和。用多铧犁在前面翻拌,圆盘耙跟在后面拌和,即采用边翻边耙的方法,共翻耙4~6遍。圆盘耙的速度应尽量快,且应随时检查调整翻耙的深度。用多铧犁翻拌时,第一遍由路中心开始,将碎石或砾石混合料往中间翻,同时机械应慢速前进。第二遍应是相反,从两边开始,将混合料向外翻。翻拌遍数应以双数为宜。

无论采用哪种拌和方法,在拌和的过程中都应用洒水车洒足所需的水分,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该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如级配碎石或砾石混合料在料场已经混合,可视摊铺后混合料的具体情况(有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用平地机进行补充拌和。

拌和均匀后的混合料要用平地机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要注意离析现象),然后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最终的整平和整形。在整形过程中,必须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整形后的底基层,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18cm)、振动压路机或重型轮胎压路机(每层压实厚度可达20cm)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有超高的路段上,由内侧路肩开始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为宜,级配碎石或砾石基层在碾压中还应注意下列各点:

(2)凡含土的级配碎石石基层,都应进行滚浆碾压,直压到碎石、砾石层中无多余细土泛到表面为止。滚到表面的浆(或事后变干的薄层土)应予清除干净。

(3)碾压全过程均应随碾压随洒水,使其保持最佳含水量。洒水量可参考表中数量并结合季节洒水,待表面晾干后碾压,但薄于10cm时不宜摊铺后洒水,可在料堆上泼水,摊铺后立即碾压,直到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4)开始时,应用相对较轻的压路机稳压,稳压两遍后,即时检测、找补,同时如发现砂窝或梅花现象应将多余的砂或砾石挖出,分别掺入适量的碎砾石或砂,彻底翻拌均匀,并补充碾压,不能采用粗砂或砾石覆盖处理。

(5)碾压中局部有“软弹”、“翻浆”等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等翻松晒干,或换含水量合适的材料后再行碾压。

(6)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压部分,重新拌和,并与第二段一起碾压。

(7)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8)对于不能中断交通的路段,可采用半幅施工的方法。接缝处应对接,并保持平整密合。

(1)横向接缝。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靠近摊铺机当天未压实的混合料,可与第二天摊铺的混合料一起碾压,但应注意此部分混合料的含水量。必要时,应人工补充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用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每天的工作缝处理与路拌法相同。

①在前一幅摊铺时,在靠后一幅的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级配碎石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②在摊铺后一幅之前,将方木或钢模、木板除去;

③如在摊铺前一幅未用方木或钢模板支撑,靠边缘的30cm左右难于压实,而且形成一个斜坡。在摊铺后一幅时,应先将未完全压实部分和不符合路拱要求部分挖松并补充洒水,待后一幅混合料摊铺后一起进行整平碾压。

3.1、水泥稳定基层的特性:

1、强度高:在基层混合料灰剂量不超过6%的情况下,强度能达到6MPa以上。

2、水稳性好:这种结构一旦钙化成型,便不怕水长期侵蚀。它具有水泥混凝土的一些性质。

3、易操作:基层混合料易生产,拌和容易。灰剂量、含水量在级配一定的情况下,易控制,根据监测情况随时可以调整。

4、抗疲劳能力强:因为强度高,比其它结构更稳定、持久。

5、远期底:使用寿命长,相应较少了建设成本。

6、半刚性:因它不同于水泥混凝土,不存在因收缩而产生裂纹。

3.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水泥稳定基层这种结构对原材料要求较严,所用材料必须要到达设计要求。如碎砾石的粒径压碎值等,材料配比后必须在级配范围之内。

2、材料堆放:各种材料分别堆放,不得混杂、积水。

3、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的生产:

根据试验室提供的目标配合比,计算生产配合比。拌和站配制混合料,灰剂量、含水量、级配都要符合设计值。由于机器运行误差、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混合料各种指标偏离设计值;混合料含水量或大或小,灰剂量或大或小,通过百分率或超上限或超下限。质量检测人员应及时监测、调整,使之保持在设计值内。

4、控制混合料含水量:

在高温30°天气情况下,混合料堆放一小时,含水量平均损失0.5%;而摊铺后停放一小时,表面3cm能损失含水量2%左右。这样,拌和站从出料含水量5%,到摊铺碾压前,混合料含水量平均损失1%左右。考虑到从出料到碾压,混合料含水量损失1%,应控制出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5%,为6%。

5、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的:

长距离运输,混合料含水量容易损失,产生离析,造成摊铺碾压后,基层局部平整度差,确需长距离运输,应通过试验,采取措施,保证混合料在碾压时有较适宜的含水量。

6、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的摊铺:

混合料从出拌和站到摊铺地点,应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及时摊铺,在水泥的终凝时间内,完成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整平等。不得使用时间超过水泥终凝时间的混合料。

3.3、水泥稳定基层的质量事故成因及解决办法

水泥稳定基层易出现四个质量问题:1、平整度差;2、厚度不够;3、压实度不够;4、强度不够。如何消除这些质量问题,要搞清它们的形成原因。

1、平整度差,是由于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含水量不一致,级配变化,再一个就是摊铺机履带轮下有垫物,这几个原因导致混合料压实度系数不一致。因此应保持混合料的各种指标一致性,提高碾压工艺水平。压路机的操作水平高低,也可影响基层的平整度。

2、厚度(或高程)不够:这也是混合料含水量、级配变化造成的。含水量和级配的改变,使压实系数相应改变,测量人员不可能不断改变压实系数。最终致使基层厚(薄)不均,高程超过容许偏差。

3、压实度不够: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碾压的问题,据我通过长期检测发现,造成基层压实不够,还是混合料含水量、级配的问题。在同等碾压条件下(以含水量为例),以一段混合料含水量低于最低含水量1%,对比另一段混合料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1%,混合料含水量低的一段基层的压实度为97%,而另一段能达到99%。

4、强度不够:直接表现为取不起样芯,或取得起但表面粗糙,不密实,试压强度低。造成基层强度不够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混合料灰剂量和级配不够、不合理造成的。因混合料灰剂量偏小,起粘结作用的细颗粒偏少,导致基层成型、钙化后有一定的空隙,不密实。在基层混合料中,水泥起到主要的钙化作用,细颗粒起着粘结的作用。因此我在混合料配比中,控制细颗粒的通过百分比,以减少空隙增大密度。通过几次对比试验,发现基层密度、强度同时提高了。

3.4、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总干渠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灰剂量、含水量、级配范围。

2、调整好摊铺设备,不得在工作中停车检修,以免混合料因长时间放置,影响碾压密实度和强度。

3、压路机手必须在混合料可塑状态下,即水泥的终凝时间之前完成碾压成型。

4、派专人跟机找平、处理基层平整度。

5、碾压成型后及时洒水养生,使基层混合料始终保持在潮湿的状态下。

(6)接缝填缝料:接缝料可选用杉木板、纤维板、泡沫橡胶板或泡沫树脂等材料。填缝料可选用沥青橡胶聚氯乙烯胶泥类、沥青玛蹄脂类等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和聚氨脂焦油类、氯丁橡胶类、乳化沥青橡胶类等常温施工式填缝料。

(1)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须在路面板施工前28天,由工地试验室试验确定合力铂金家园地下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原件,其抗折强度、水灰比、水泥用量等须满足有关要求。砼试配强度对应设计强度提高10~15%。砼单位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3;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46。优化后的配合比应报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2)已批准的砼混合料施工方法和各项材料,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应改变。如需改变时,应重做试验报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