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713.37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2443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是为确保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达到节能要求而制定的技术规范。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严格的验收程序,验证建筑围护结构、供暖空调系统、照明设备及其他能耗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的节能标准。这一标准对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该标准涵盖了多个关键内容:首先是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包括外墙、屋面、门窗等部位的传热系数测量;其次是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效率评估,例如空气处理机组的能效比、风机功率及系统运行参数;此外还涉及采暖系统水力平衡、室内温湿度环境监测以及照明功率密度测试等内容。所有这些项目均需依据具体规范进行操作,并记录详细数据以供分析。

方式应适用于计算机分析。应采用连续测量方式,宜每30min 记录一次测试数据

美的翰悦府项目部防疫闭环施工措施在采暖期所测数据可以采用算术平均法进行数据整理和分 析。 围护结构热流密度平均值q(W/m")应按下式计算:

q=≥qin / n

q=≥qin / n

式中:TB一一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算术平均值 TeB一一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算术平均值(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W/(m²·K)】:

1/α;+ R,+1/αe

式中:αi一一内表面换热系数[W/(m·K)』 αe一一外表面换热系数[W/(m²·K)] 2动态分析法: 在非采暖期所测数据应采用动态分析法进行数据整理和分 析。 采用动态分析法的计算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相关的计算软件 应采用经过权威机构鉴定的程序。具体计算方法详见JGJ132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中相关规定。

4.3.1采用自动记录数据的热箱式传热系数检测仪进行检验。 4.3.2测试时,室外平均空气温度≤20℃,相对湿度RH≤ 60%,控制室内外平均温差在10℃以上,热箱内空气温度应大 于室外最高温度8C。围护结构被测区域的外表面应避免阳光直 射,否则需有临时遮挡。 loii

4.3.1采用自动记录数据的热箱式传热系数检测

4.3.3应连续测试72h(3天),测试时封闭

DB11/T555—2008

4.3.6室内外空气温度应按本标准第3.2节的规定测试。

距被测围护结构边缘60cm以上;若室外平均空气温度>20℃ 应在室外表面安置冷箱,冷箱应大于热箱周边30cm以上,以陷 低被测墙体室外的温度。

在室外热箱对应的围护结构位置中心部位粘贴室外墙表温度传感 器,将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冷箱的中心位置,将冷箱固朱 在被测围护结构室外表面,使冷箱和热箱中心轴线基本重合

二者温度设定一致,测试时控制室内空气温度和热箱内空气温月 之间平均温差不大于0.5C,室内外平均温差在10C以上,热利 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应大于室外最高温度8℃以上。

箱内空气温度,冷箱内的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和冷箱内的空气温度 (使用冷箱时),热箱消耗的功率。

4.4.1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4.4.2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无设计指标时,应不大于以下 限值。

4.4.1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限值。 4.4.3当热流计法与热箱法测试的检测结果有差别时,取两种 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检测结果。

4.4.3当热流计法与热箱法测试的检测结果有差别时,取两

单位:W/(m"·K)

单位:W/(m"·K)

注:S为体形系数;M为屋顶透明部分与屋顶总面积之比

抽检一套房间,首层、顶层不得少于1套。抽检总数量不应少于 3套房间。

5.1.2测试时室外风力小于3级,风速仪测试风速小于3m/s。 5.1.3 测试时关闭房间「门窗,密封所有洞口。

5.1.2测试时室外风力小于3级,风速仪测试风速小于3m/s。

5.2.1采用鼓风门检测仪进行检验, 5.2.2安装固定活动门,安装风机和仪表盘。 5.2.3接通电源,调节风速控制器,对室内加压(减压),当室 内外压差达到60Pa并稳定后,停止加压(减压),记录流量。 5.2.4压差每递减5Pa时,记录流量。

当压差为50Pa时,计算换气次数N5o(l/h)。 换气次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L一一压差50Pa时正压和负压下流量的平均值(m²/h) V一一被测房间换气体积(m²) 自然条件下的房间换气次数N(1/h)(换算系数为17)应按 下式计算:

N = N5o / 17

5.3.1采用SF6等示踪气体、气体分析仪、电扇、风速仪等进 行检验。可用的示踪气体:SF6、CO2、六氟环丁烷、三氟溴甲

5.3.5换气次数计算

DB11/T555—2008

自然条件下房间的换气次数N(1/h)应按下式 C = C。e 一 Nt 式中:C一一测试时的示踪气体浓度(vpm) C。一一测试初始时示踪气体浓度(vpm) 测试时间 (h)

6.1.1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主要分为外表面热工缺陷、内 表面热工缺陷。 6.1.2民用建筑节能检验,宜首先进行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 陷测试

6.1.5外围护结构外表面热工缺陷检验开始前至少6h内,受检 的外围护结构表面不应受到太阳直接照射,外围护结构内表面热 工缺陷检验时要避开灯光的直射

6.2.1围护结构热工缺陷采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检验,红外热像 仪及其温度测量范围应符合现场检验要求。 6.2.2测试前应了解被测建筑的结构特征和测试时的气候条件

仪及其温度测量范围应符合现场检验要求。

于参照温度;应在不同方位相等距离下扫描同一个被测部位, 查临近物体是否对被测的围护结构表面造成影响,必要时可采取 遮挡措施或者关闭室内辐射源。常见外墙饰面材料辐射率见附表 B。

6.2.4应先对围护结构进行普测,然后对异常部位进行详细

6.2.5建筑围护结构同一个部位的红外热像图拍摄应不少于2 张;如果所拍摄的红外热像图,整体区域过小,应单独拍摄1张

6.2.5建筑围护结构同一个部位的红外热像图拍

DB11/T555—2008

以上主体部位热像图;所检验部位热像图,应用章图说明具所 位置,并附上可见光照片;红外热像图上应标明参照温度的位置 和数据。

的预期温度分布进行比较确定。必要时可采用内窥镜、取样等方 法进行确定。

2 受检外表面的热工缺陷等级采用相对面积亚评价,受检内表 面的热工缺陷等级采用能耗增加比β评价。亚和β应根据下式计 算:

中V一一缺陷区域面积与受检表面主体区域面

6.3.1受检围护结构外表面缺陷区域与主体区域表面面积的上 值应小于20%,且单块缺陷面积应小于0.5m²,判定为被测区 域合格。

于5%,且单块缺陷面积应小于0.5m”,判定为被测区域合格。

DB11/T555—2008

7.1.1测试工作应在正常供暖情况下,测试期间应保持外门窗 关闭,有效连续观测时间不少于7天。

7.2超声波热流量计法

7.2.1采用超声波热流量计进行测试。 7.2.2测试室内外空气温度、供回水热流量和温度。 7.2.3安装超声波热流量计和室内外空气温度传感器,每小时 记录测试数据

室内外平均温差△T(K)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一一室内外空气温度差(K) 建筑物单位耗热量α、(W/m")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标一一标准规定的室内外计算温差(K) 注:△1标北京地区取值见DBJ01一602,为17.6K。 4正常居住条件下建筑物单位耗热量αH(W/m²)应按下

5无人居住的条件下建筑物单位耗热量αH(W/m")应 下式计算:

式中:И.H——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 5取3.80W/m²。

7.3.1采用超声波流量计进行测试。 7.3.2安装温度和流量测试仪表、数据采集仪,每1小时记录 数据。

7.3.1采用超声波流量计进行测试。

实测建筑物单位耗热量g、(W/m²)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Ao一一被测建筑面积(m") 计算标准条件下建筑物单位耗热量q(W/m")应按下式计

qJ=qs·△T/△T标

DB11/T555—2008

重庆市工业化内装修技术导则(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word版)7.4.1间接计算法计算建筑物单位耗热量是通过

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房间的气密性,计算建筑物传热耗热量与空 气渗透耗热量,再计算建筑物单位耗热量

7.4.2建筑物单位耗热量计算:

7.4.2建筑物单位耗热量计

qH.T = △标(∑e;· K;·F;)/Ao

QINF = △T标(C,· o· N·V)/A。

7.5.1建筑物单位耗热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7.5.2建筑物单位耗热量无设计指标时,应不大于以下限值。

db3301/t 0281-2019 建(构)筑物沿街立面管理规范7.5.1建筑物单位耗热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