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筑设备专业设计技术措施建筑设备专业设计技术措施旨在确保建筑物内的各类设备系统能够高效、安全、经济地运行,同时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下为400字左右的简介:
在建筑设备专业设计中,技术措施是实现功能性和经济性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暖通空调(HVAC)、给排水、电气及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优化。首先,在暖通空调系统方面,通过合理选择冷热源形式、优化管道布置以及采用变频技术,可显著降低能耗并提高舒适度。例如,利用地源热泵或空气源热泵替代传统锅炉,不仅减少化石燃料消耗,还能降低碳排放。
其次,给排水系统设计需注重节水与雨水回收利用。通过安装低流量卫生器具、设置中水回用设施以及建设雨水收集池,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此外,对于污水处理,则应根据项目规模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如生物处理法或膜分离技术,以确保排放达标。
再者,电气系统设计强调安全性与智能化。一方面,科学规划配电线路,选用高效节能灯具和变压器;另一方面,引入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BAS),实现对灯光、电梯、安防等子系统的集中监控与管理,从而提升运维效率。最后广播电视中心框架核心筒结构施工组织设计,还需考虑防雷接地保护措施,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设备专业设计的技术措施需综合考量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环境友好性,以打造绿色、智能的现代化建筑。
1.6.1生活给水最高日用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Qa=m·qd 式中Q—一 最高日用水量(L/d); m一 一用水单位数;
1.6用水量、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
1.6.2生活给水最大时用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h一一最大时用水量(L/h); T—一建筑物的用水时间(h),可按表1.1.1、表1.1.2确定; Kh 一 一小时变化系数,可按表1.1.1、表1.1.2确定; Q 最高日用水量(L/d)。
最大时平均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平均时平均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6.4住宅建筑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应如
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4当有2条或2条以上U值不同的给水支管与给水干管连接时,给水干管的最大时卫生表 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应按下式计算:
ZUoi·Ngi ZNgi
1.6.5集体宿舍、旅馆、宾馆、医院、疗养院、办公楼、商场、幼儿园、养老院、客运站、会 展中心、中小学教学楼、公共厕所等用水分散型建筑的给水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q= 0.2α√Ng
式中9一一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N一一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a一一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应按表1.6.5确定。 注:1如计算值小于该管段上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时,应采用一个最大的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 量作为设计秒流量。 2计算值大于该管段上按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累加所得流量值时,应按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累加 所得流量值计算。 3有大便器延时自闭冲洗阀的给水管段,大便器延时自闭冲洗阀的给水当量均以0.5计。计算所得9 附加1.1L/s的流量后,为该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 4综合楼建筑的α值应按加权平均法计算。
表1.6.5 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a值
1.6.6 工业企业的生活间、公共浴室、职工食堂或营业餐厅的厨房、体育场馆、剧院、普通理 化实验室等用水集中型建筑的给水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qs=≥qo·no ·b
式中:9一一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no一同类型卫生器具数; b—卫生器具数的同时给水百分数(%),可按表1.6.6一1~1.6.6一3确定。 注:1计算值小于该管段上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时,应采用一个最大的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 作为设计秒流量。 2大便器延时自闭冲洗阀应单列计算,当单列计算值小于1.2L/s时,以1.2L/s计;大于1.2L/s时 以计算值计
公共厨房设备同时给水百分数
室化验水嘴同时给水百分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表1.6.7采用:
1.6.8给水管道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可按附录A进行计算。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1.6.8 给水管道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可按附录A进行计算,
阀门和螺纹管件当量长度
配水管局部水头损失占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百分数
水表及附件的局部水头损失
1.7供水设施及水泵房
1.7供水设施及水泵房
1.7.1应按下列原则设置低位给水调贮设施: 1当室外管网能满足建筑物内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而不能满足水压要求时,应设置吸水池 (箱)或贮水调节池(箱)。 注:采用对室外管网水压无影响的“无负压、无吸程”供水设备的系统除外。 2当室外管网不能满足水压要求,且不能满足建筑物内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时,应设置贮水 调节池(箱)
1.7.2水池(箱)的有效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7.2水池(箱)的有效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吸水池(箱)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同时运行水泵3min的出水量。 2贮水调节池(箱)的有效容积应按进水量与日用水量变化曲线经计算确定;当资料不足时, 宜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25%确定,且不得大于最高日用水量的2倍。 3高位水箱的有效容积宜按下列要求确定: 1)由城市给水管网夜间直接进水时,按最高日用水量确定; 2)由水泵一水箱联合自动启停泵供水时100mwp光伏并网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42p),不小于水箱服务区域内最大时用水量的50%;
3)水箱供本区用水和上区提升泵抽水的串接供水系统,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贮存3~5min 的提升泵出水量。 4中途转输专用水箱,宜按5~10min转输水泵的润
4中途转输专用水箱,宜按5~10min转输水泵的流量确定。 1.7.3建筑物内的水池(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池(箱)位置应设置在通风良好、不结冻的房间内,不宜在电气用房和居住用房的上方或 贴邻设置,且应符合1.2.6条的有关规定。 2设有人孔的池(箱)顶,顶板面与上面建筑本体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0.8m。 3水池(箱)人孔应大于600×600mm或Φ600mm,人孔内外宜设爬梯。 4水池(箱)的外壁与建筑本体结构墙面或其它池壁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施工或装配的需要: 1)无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0.7m; 2)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1.0m,且管道外壁与建筑本体墙面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宜 小于0.6m。 5低位水池内宜设有水泵吸水坑,吸水坑的大小和深度,应满足水泵吸水管的安装要求。 6高位水箱的设置高度(以底板面计)应满足最高层用户的用水水压要求,如达不到要求时, 应采取局部增压措施。 7高位水箱箱底与水箱间地面的净距,当有管道敷设时不宜小于0.8m。 1.7.4水池、水箱等构筑物应设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和信号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要 求: 1管道设置等应符合1.2.7和1.2.8条的有关规定。 2进、出水管宜分别设置。 3当利用城市给水管网压力直接进水时,应设置自动水位控制阀,控制阀直径应与进水管管 径相同,当采用浮球阀时不宜少于二个,且进水管标高应一致。 4溢流管宜采用水平喇叭口集水,喇叭口上边缘应高出最高水位50mm;喇叭口下的垂直管 段 不宜小于4倍溢流管管径(见图1.7.4)。溢流管的管径,应按能排泄水箱的最大进水量确定,并宜 比进水管管径大一级。 5泄水管的管径,应按水箱泄空时间和泄水受体排泄能力确定,且不宜小于50mm。当水池面 积较大,可采用多处泄水的方式。当水池(箱)中的水不能以重力自流泄空时,应设置移动或固定 的提升装置。 6水池应设水位监视溢流报警装置,水箱宜设置水位监视和溢流报警装置。信息应传至监控 中心。
图1.7.4水池(箱)溢流管接管示意
1.7.5生活给水加压泵的选择,应遵守下列一般规定: 1 水泵的Q~H特性曲线,应是随流量的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的曲线。水泵应在其高效区内 运行。 2生活给水加压泵应设备用泵,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运行水泵的供水能力 水泵宜自动切换交替运行。 3扬程应根据供水方式经计算确定,且应有5~10%的余量。
t/cea 3016-2020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楼层板技术规范水泵的启、停应有自动
1.7.6生活给水加压泵的流量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7.6 生活给水加压泵的流量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采用高位水箱调节的给水系统,应不小于最大时用水量(最大时平均秒流量); 2采用变频调速泵组的供水系统,应按设计秒流量确定; 3采用气压给水设备的供水系统,气压水罐内平均压力对应的水泵流量应不小于最大时 水量(最大时平均秒流量)的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