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课件

建筑结构课件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8.08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2342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筑结构课件

首先,课件从建筑结构的定义和分类入手,详细介绍了梁、柱、板、墙等基本构件的功能及其在建筑中的作用。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等常见建筑结构形式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此外,课件还涉及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混凝土、钢材的强度、刚度及耐久性,强调材料选择对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的协调统一。

最后,课件结合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了新型结构形式(如大跨度结构、预应力结构)以及抗震、抗风等特殊设计要求,为学生未来从事建筑设计和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本课件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既注重理论讲解,又强调实践应用广州市东圃镇某村村道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1.2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1.2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第三阶段:二战以后到现在随着建设速度加快,对材料性能和施工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出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泵送商品混凝土等工业化生产技术。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的发展、计算机的采用和先进施工机械设备的发明,建造了一大批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特长跨海隧道、高耸结构等大型工程,成为现代土木工程的标志。

1.2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1.砌体结构的组成:砌块+砂浆2.材料的基本力学特性:砌体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很低;3.砌体结构的优缺点:优点:较易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火性,以及较好的化学及大气稳定性、成本低较经济。缺点:自重大,强度低、砌筑工作繁重、砂浆和砌块的粘结力较弱、占用农田,影响环境。

1.2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1)发展:历史悠久: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末期(约6000-4500年前),已有地面木架建筑和木骨泥墙建筑。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清朝末年,19世纪中叶以前主要以城墙、佛塔和少数砖砌重型穹拱佛殿以及石桥等。代表有万里长城、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后面走廊的砖砌穹窿、河北赵县的赵州桥。

4.砌体结构在我国的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1.2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第三阶段:解放后到现在在原有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在桥梁、房屋,且在新结构、新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结构设计计算理论。

第二阶段:19世纪中叶到解放前砌体材料主要还是粘土砖,由于在封建及后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砖石结构的实践和理论发展缓慢。

(2)发展趋势:高强、空心、薄壁大板和配筋砌体等。

1.2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1.钢结构的特点:优点:(1)强度高、强重比大;塑性、韧性好;(2)材质均匀,符合力学假定,安全可靠度高;(3)工厂化生产,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缺点:钢结构耐热不耐火;易锈蚀,耐腐性差。

1.2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2.钢结构的应用:(1)重型结构及大跨度建筑结构;(2)多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3)轻钢结构;(4)塔桅等高耸结构;(5)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我国是最早应用钢结构的国家,但是历史的原因致使现代建筑钢结构的应用及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已有相当大的差距。

1.2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1.3建筑结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发展

一.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1.弹性理论为基础的容许应力设计方法2.破坏阶段设计方法3.极限状态设计方法4.概率设计法:以近似概率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未来:全概率设计法、生命全过程设计法

1.3建筑结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发展

1.3建筑结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发展

1.4建筑结构课程的要求、注意的问题

一.要求1.掌握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2.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3.熟悉结构设计规范和其它相应规范;4.熟练基本的设计计算、查阅有关表格和构造要求;5.学会识读结构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1.4建筑结构课程的要求、特点及学习方法

1.4建筑结构课程的要求、特点及学习方法

1.应通过实习、参观等各种渠道,了解建筑物各构件的受力特点、结构布置、结构构造,从而来积累感性认识。

二.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一定量的习题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和基本概念;按要求完成单项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培养职业能力。

1.4建筑结构课程的要求、特点及学习方法

3.建筑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构构件的内力计算与建筑材料、建筑力学课程密切相关,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施工、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地基与基础等课程的基础课程。因此学好本课程,有助于理解和学好其他课程。

4.建筑结构构件的计算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特别是混凝土和砌体构件,由于所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复杂性,对实验的依赖性很强。学习中要特别注意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1.4建筑结构课程的要求、特点及学习方法

5.本课程中涉及众多的构造措施与结构计算,它们在课程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各种构造措施是长期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结构计算中未考虑到的因素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工程事故常常是由于不重视构造措施或构造措施不当而发生的。因此在学习中要充分重视构造措施和构造处理,并注意弄清其中的道理。

6.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是多年来建筑科学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国家颁布的技术规定和标准,已具有某些法律性质,设计、施工、工程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和执行。在学习本课程时,自觉查阅、熟悉有关规范,以便于工作中应用。

1.4建筑结构课程的要求、特点及学习方法

1.4建筑结构课程的要求、特点及学习方法

三.本课程的教学环节1.课堂教学及讨论;2.教学试验;(实验录像)3.单项能力训练;(在课堂或课后)4.综合能力训练(专题训练、课程设计);5.工程经验积累(自行安排)。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不是弹性的;◎结构中一点达到容许应力,结构即认为失效;◎没有考虑结构功能的多样性要求;◎安全系数是凭经验确定的,缺乏科学依据。

整个截面达到极限承载力才认为失效,考虑了材料塑性和强度的充分发挥,极限荷载可以直接由试验验证,构件的总安全度较为明确。◎但安全系数K仍然凭经验确定,◎没有考虑结构功能的多样性要求的问题。

除要求对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外,还包括的挠度和裂缝宽度(适用性)的极限状态的设计。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针对荷载、材料的不同变异性,不再采用单一的安全系数,而采用的多系数表达,

◎材料强度fck和fsk是根据统计后按一定保证率取其下限分位值,反映的材料强度的变异性。◎荷载值qik也尽可能根据各种荷载的统计资料,按一定保证率取其上限分位值。◎荷载系数kqi,材料强度系数kc和ks仍按经验确定,但对于不同荷载的变异大小,可取不同的荷载系数。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由于实际结构中的不确定性,因此无论如何设计结构,都会有失效的可能性存在,只是可能性大小不同而已。为了科学定量的表示结构可靠性的大小,采用概率方法是比较合理的。

失效概率越小,表示结构可靠性越大。因此,可以用失效概率来定量表示结构可靠性的大小。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称为结构可靠度。当失效概率Pf小于某个值时,人们因结构失效的可能性很小而不再担心,即可认为结构设计是可靠的。该失效概率限值称为容许失效概率[Pf]。

素混凝土梁承载力小,破坏突然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大公司职工住宅及科研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变形性能好,破坏有预告

配筋的作用:(1)提高结构的承载力;(2)调整结构的破坏形态。

33层,112.45米,剪力墙结构,1976年建成,国内首栋百米高层。

ch∕z 1044-2018标准下载钢管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例

美国西雅图双联广场大厦58层四根大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抗压强度133Mpa直径3.05m管壁厚30mm承受60%竖向荷载

1、什么是建筑结构?按照所用材料的不同,建筑结构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2、混凝土结构房屋中各个构件的受力特点是什么?3、简述建筑结构的结构及材料发展方向。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