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测量一般知识

道路测量一般知识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98.82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2341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道路测量一般知识

道路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取地形、地貌及相关数据,为道路规划、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提供精确的依据。以下是关于道路测量的一般知识简介:

道路测量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纵断面与横断面测量以及施工放样等内容。首先,控制测量通过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确保整个测量区域的精度统一。其次,地形测量用于描绘地表形态,包括山丘、河流、建筑物等自然和人工特征,以生成详细的地形图,为路线选择提供参考。

现代道路测量广泛采用全站仪、GPS、无人机摄影测量等先进技术,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精度。这些技术不仅能快速获取大量数据,还能减少人为误差,适应复杂环境下的测量需求。总之,道路测量贯穿于道路建设的全过程,其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实用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新技术手段。

超高层项目幕墙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道路施工测量主要包括恢复道路中线、路基边桩的测设、竖曲线的测设等项工作。

从路线勘测到开始施工这段时间里,会有一些中桩丢失,所以在施工之前,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恢复工作,并对原来的中线进行复核,保证路线中线位置准确可靠。

目前随着测量仪器的不断更新换代,测量工作也越来越简化程序。以前用经纬仪放样,采用偏角法或切线支距法,不仅速度慢而且精度不高。现在一般都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不仅速度快而且精度高。但作为测量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偏角法及切线支距法灵活应用。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放线方法:

是以曲线的起点ZY或终点Y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过原点的半径为Y轴,按曲线上坐标X、Y设置曲线。

ψi=li*180/(R*π)

这种方法适用于平坦开阔的地区,具有测点误差不累积的优点。前段时间我们施工港丰公路上的两丰路交叉口时,由于没有仪器且附近没有导线点,我们就采用这方法,比较方便,两把尺子就可以解决。

是以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至曲线任一待定点Pi的弦线与切线T之间的弦切角(这里即为偏角)△I,和弦长ci来确定Pi点的位置。

△I=li*90/(R*π)

这种方法是一种测设精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的常用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着误差累积的缺点,所以宜从曲线两端向中心或自中心两端测设曲线。

这种方法侧设道路中心线,精度高、速度快,目前在道路工程中已广泛采用。

路基边桩测设就是在地面上将每一个横断面的路基边坡线与地面的交点用木桩标定出来。边桩的位置由两侧边桩至中桩的距离来确定。常用的边桩测设方法如下:

直接在横断面图上量取中桩至边桩的距离,然后在实地用皮尺沿横断面方向测定其位置。当填挖方不大时此方法较为方便。

平坦地段路基边桩的测设:

倾斜地段路基边桩的测设:

斜坡上侧:D上 =B/2+m(h中 –h 上)

斜坡下侧:D下 =B/2+m(h中 +h下 )

斜坡上侧:D上 =B/2+S+m(h中 +h 上)

由于原地面测量是测定中桩两侧垂直于中线的地面线,首先要确定横断面的方向,然后在此方向上测定地面坡度变化点的距离和高差。横断面测量的宽度,应根据测量的宽度,填挖尺寸、边坡大小、地形情况以及有关工程的特殊要求而定,一般要求中线两侧各测10~50m。对于重点工程地段,可根据需要加密。对于地面点距离和高差的测定,一般只须精确至0.1m。

Ⅰ、直线段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Ⅱ、圆曲线横断面方向的确定

双尺交汇法。对于半径较小的曲线确定边线时,要先计算弦长,再进行交汇。

Ⅲ、缓和曲线横断面方向的测定(可以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

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横断面方向,就是该点的法线方向,或者说是该点的垂直方向。因此,只要求出该点至前视点或后视点的偏角值,即可定出该点的法线方向。由于计算较为复杂,且还要仪器进行测量,在这就不讲了。

水准仪法: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测量的原地面数据进行工程量计算。

在路线纵坡变更处,为了行车的平稳和视距的要求,在竖直面内应以曲线衔接,这种曲线称为竖曲线。竖曲线有两种凸形和凹形。

我觉得竖曲线计算公式必须要牢记,并能够灵活运用,因为在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调坡情况,如何巧妙的利用移动变坡点位置、限制外距E、变化竖曲线要素等来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以港丰公路为例,由于K18+200~K19+440段填土高度较低,导致雨天积水严重,设计院变更采用的方法是变坡点桩号不变,通过调整变坡点高程,来达到调坡的目的。同时作为测量人员不仅要会计算调坡后的标高,而且要会施工层次的划分,可以说随着路基、基层、面层要求精度的提高,它们的调坡都各有特点。

下面我想以路面测量为例介绍一下具体实地操作测量:

路面测量工程量大、精度高、速度快。为能够跟上施工节奏,要求技术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吃苦能力,因为会遇到好多当时现场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快速处理好,机械、人员、材料可能都在等你,比如对一些连续变宽路面放样测量,平交口的边线放样测量以及相对位置的放样测量等等,都要求我们技术人员要能够临场发挥,准确放样。在Ⅲ标立交桥被交道K9+560~K10+460段,总共才900m就有十几次变宽,这时的测量放线我觉得其实就是施工组织,测量人员不仅要能够准确放样道路边线,而且要结合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合理放样施工边线,以指导施工。(如图所示进行大体讲解)

1、施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

路面标施工基层前,要与路基标进行底基层交接测量,一般对于不同的施工单位,他们会提前恢复中线,作为路面标也要单独进行中线恢复,并在距中桩相应的距离上钉钉子。然后经监理组,路基标、路面标三方协商后共同测量。在这提醒大家的是:测量前要校核一下水准仪,要特别注意检查有纵坡较大的地方,是否上移下移,横断面是否准确,钉子是否定牢固,竖尺是否正常,以防作弊。介绍一下港丰公路测量中发现的几次作弊方法,一次在四干河桥头,一次在五干河桥头等。根据测量数据,一般控制在上下2cm左右,对高于2cm进行处理,对连续几十米以上的低于规范要求的,要与路基标签定底基层补偿协议,用二灰碎石来补工程量。

前段时间,我同几个施工队长交流的时候,他们都有共同的感受:搞二灰碎石是所有分项工程中最繁最累的一项,为什么这么说,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二灰碎石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要求标准很高,同时二灰碎石施工一结束,沥青砼按照厚度控制,所以整个路面的结构就大体确定,因此二灰碎石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路面的使用寿命,而在二灰碎石施工中,测量则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果施工时平整度控制不好,可能就会出现沥青砼亏料或钻芯厚度不够。下面讲一下如何进行二灰碎石测量(沥青砼测量也与此方法大致相同):

如果说二灰碎石尽量控制在1.5cm以内的话,那么路平石最大误差必须控制在5mm左右,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呢?首先要精确放线每10m一点并控制在1cm以内,对平石摆放位置最好全部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放样,计算可以但具体实施不太可能,所以介绍一下简单放线的方法:(强调一点平石放线必须使用50m钢尺还有若干小钢卷尺)

根据计算平石位置坐标用全站仪可以40m打一点,然后拉钢尺量取后加密,对路面边缘的平石放样点采用直角三角形法确定,当尺长不够时,可以用两把钢尺进行交汇。

全站仪可以每20m打1点,然后根据圆曲线半径计算10m位置弦切距,用钢尺量取即可,对路面边缘的平石放样点,半径较大时也可以采用近似直角三角形法,当半径较小时,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a+b+c,准确放样。

a

b c

对于缓和曲线放样比较难控制,最好全部用全站仪,但太多不方便,介绍一种经验法:先要用全站仪放样中心要5m打1点,因为缓和曲线也不是太长,然后固定中心,两头旋转根据宽度大体先定边线,然后用一条细绳子,进行拟合,划出一条边界线,即可。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线形美观,而且速度较快。

按照设计或者说施工程序,应该是二灰碎石结束后,视天气情况某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般在25℃以上,养生5天即可进行沥青下封层施工,然后进行平石施工放样,但考虑到二灰碎石一旦成型,强度较高,摆放平石位置不容易挖动,所以我们港丰公路采用与二灰碎石NO.2复测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在NO.2施工结束后立即放样打点测量,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便于整体控制路面高程。讲解一下如何快速计算平石放样标高。并简单举例介绍:

其实在放样平石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好多实际问题,比如临时增加左转弯车道放样,平交口的放样等等,并且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都要结合实地条件,都会有不同的测量放线方法,以后大家体会。

沥青放样同二灰碎石放样类似,不过现在一般在沥青施工前,平石施工都已完毕,直接按平石厚度控制即可,所以很少测量。这里主要讲一下简易平交口放样。(用以下几种方法分别介绍港丰公路二○四平交口放样)后附图:

从以上施工测量中,我们就能看出测量方法其实多种多样,关键是我们测量人员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方法,做到既快又准。

最后我想谈一点:对于测量人员来说实地测量固然重要,可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傅可能比一个本科生应用自如,但我觉得那仅仅是操作,作为我们路桥专业人员来说,不仅要能够实地操作自如,而且要能够吃透图纸,精通计算有关测量方面的知识。

以上仅是我在工程实践中一点粗浅的见识综合性、智能化大型公用建筑工程测量(结构)施工方案,和大家进行交流一下,讲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