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1 泰达市某文化广场工程

0091 泰达市某文化广场工程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02 M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1815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0091 泰达市某文化广场工程

泰达市某文化广场工程是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共空间项目,旨在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该项目位于泰达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亿元人民币。整个广场设计以“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为主题,融合了当地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建筑艺术,展现了泰达市的独特魅力。

文化广场主要分为文化展示区、休闲娱乐区、生态景观区三大功能区域。其中,文化展示区设有露天舞台、雕塑群和文化长廊,用于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展览活动及传统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区配置了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和多功能活动场地,满足不同年龄层市民的需求;生态景观区则通过绿化植被、水景喷泉和步行道的巧妙结合,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场所。

此外,该工程还注重智能化管理,引入智慧照明、智能监控和无线网络覆盖等现代化技术,提升了广场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作为泰达市的重要民生工程之一,文化广场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也成为了市民交流互动的新地标,对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暖通、空调工程;

db11/t 1615-2019标准下载(5)网架结构、张拉膜工程和钢结构的防火涂料;

(6)玻璃幕墙与门窗工程;

(7)消防报警系统(包括在弱电系统以内)和防火卷帘门;

充分展现我公司的企业优势,创造精品工程,创造绿色施工环境,为建设单位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让建设单位满意、放心,是我公司承建本工程的施工总体设想。

质量目标:获得天津市优质工程,争创鲁班奖。

工期目标:实现招标文件要求工期。

总工期:443 日历日(2002 年10 月15 日~2003 年12 月31 日)

装修工程:2003 年4 月19 日~2003 年9 月3 日

精装修工程:2003 年7 月30 日~2003 年12 月26 日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工伤,减少一般工伤,安全频率2‰以下。

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达到xx市文明工地标准。

本工程结构质量要求高,装修标准高,基础、主体、装修三个分部工程要求的工期非常紧张。部分结构工程正值冬期施工,为了确保地下室、主体、装修均能在建设单位要求的时间段内保质、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提高工序间的插入度,充分酝酿人力、资源、时间、空间的总体布局。

4.3.1 在时间上、空间上部署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2002 年10 月15 日~2002 年12 月15 日零层板完成。因此,基坑支护的养护及土方开挖是重点和难点。采取时间与空间的立体交叉方式,打井与支护同时进行,采用中间向两侧同时开挖方式,形成土方开挖与支护结构养护同时进行的原则,基础顶板采用塑料模壳早拆体系加快支模及拆模速度。

主体工程的施工工期为2002 年12 月16 日~2003 年7 月15 日,为如期完成以伸缩缝为界限的整个工程划分成三个自然施工区域,各区域分段流水施工,对下一个分项工程的施工,加大插入度形成空间立体交叉作业;本工程总体安排5 台高塔,其中2 个为行走式大塔,能够灵活多变全面负责。

全部工程竣工时间要求在2003 年12 月31 日前,为保证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全面安排的原则,采用主体和维护结构,主体和安装工程主体和装修工程的立体交叉作业。

总体施工顺序的部署原则

4.4.1 该工程基坑支护方案为南、北两侧设重力式挡土墙,东、西两侧大放坡,因此基坑土方开挖与南北两侧水泥搅拌桩同时进行的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的总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

4.4.2 在资源上部署原则

4.5.1 由于该工程支护体系的东西两侧采用大放坡,南北两侧8m 宽范围内去土2m。因此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施工现场布置必须紧凑合理,尽可能减少二次运输,保证场区内道路畅通,并符合现场卫生、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4.5.2 施工现场布置以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三大块,形成分块管理。生产区以材料加工、周转料具的堆放、砂、石堆场以及混凝土搅拌站为主,办公区是建设单位、监理、现场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会议室及生活用房,生活区主要是施工人员宿舍。紧靠基坑边坡处的现场设置现场循环道路作为材料运输通道。

(1) 生产区平面布置

先将生产区场地进行平整,压实,并沿基坑周边修筑8m 宽150 mm 厚的混凝土硬路面作为现场循环道路,路边修筑排水沟,集水井。

材料堆放及加工区布置在现场循环道路旁,便于材料进场后的装卸及材料加工后的水平及垂直运输。

办公室及会议室采用色彩明快的装配式钢板房,其中,建设单位办公室100m2,监理办公室100 m2,会议室100m2,总计350 m2;现场管理人员400 m2,会议室200m2,现场生活用房150 m2。办公室内统一配备办公桌椅,并在施工现场设置微机等现代化办公用房。

为满足xx地区四季温差的需要,保证施工人员具有舒适的休息环境,采用黏土砖搭设工人宿舍,宿舍共计200 间,3600m2,可容纳1500~2000 人同时住宿,生活区厨房、卫生间、浴室配备齐全,卫生间采用冲水设施。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顺序安排

4.6.1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1) 本工程由于工程量大、施工工期紧,因此施工时每个施工区域分别划分为2、4、6 个施工段,各区段内自身组织流水施工。

1) 基础结构施工阶段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根据基础后浇带的分布情况,将整个基础结构划分为3 个大施工区组织流水施工,为加速施工,同时多投入施工队伍抢工期,又将3 个施工区分为工程量大致相同的12个小区段、每4 个区段作为一个施工区。

2)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流水段划分

根据伸缩缝位置,将整个建筑分为3 个施工区,安排平行流水施工。

装修工程不分流水段,提前插入。待第三段的三、四层施工完即插入装修工程。

4.6.2 大型机械选择

(1) 挖掘机、自卸车的选择优化,选择挖掘机8 台,40 辆自卸汽车。

(2) 塔吊选择及龙门提升机选取

根据该工程的平面尺寸、结构高度、结构构件的重量,为满足施工要求,本工程基础施工时,选择3 台川建23B 塔,其臂杆长度为50m,钩头吊重2.3T;主体施工时选择2 台C7050 行走塔,臂杆长70m,钩头吊重5t。

(3) 选择10 台龙门提升机配合高塔完成模板及零星材料的垂直运输任务。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的选择

为满足支护体系施工工期要求,以利于提前插入土方开挖,本着先施工支护结构的方法。同时投入8 台双头拌桩机,南北两侧同时施工,同时背向施工

4.7.2 基坑降水工程

基坑内设置86 口¢500 大口井。其降水以大口井降水为主,槽底四周设明沟和集水井辅助;坑边土坡每侧设置15 口大口井,控制坑外水浸裂土坡;在电梯井与地坑处另加12m 长深井降水,采用潜水泵排除积水,经二级沉淀后排入下水管网。

土方开挖前必须将水位降至开挖面下500mm。

根据施工工期及工艺要求,土方与支护工程采取高插入度施工方法,将基坑土方工程分为六段,由中间段起向南北两侧开挖,机械开挖至底板垫层下皮,然后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到承台底,并平整槽底。土方随挖随用自卸汽车运至场地东侧100m 开外的堆土场。

现场集中制作钢筋,水平受力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接头和滚压直螺纹接头,竖向受力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其余采用搭接绑扎接头。

基础承台采用砖模,基础底板侧模采用组合钢模,地下室外墙采用钢框竹塑板组合模板,零层梁板采用模壳支模体系,电梯井筒采用自升式筒模剪力墙,叠合板缝采用钢木桁架支撑。

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泵送浇筑。

垂直运输基础、主体施工分别配备3~5 台塔吊,装修施工配备12 台吊笼式龙门提升机。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场地的方法

根据工程的特点,针对基础工程土方量大,混凝土量大,钢筋工程量大的特点,在基础工程施工中首先立三台23B 塔,配合土方开挖工程和基础施工中钢筋、碗扣架、塑料模壳、砌体等的运输工作;投入8 台混凝土输送泵负责基础工程混凝土输送;投入8台挖掘机和40 辆自卸汽车负责基坑土方开挖并运到东侧距坑边百米以外土方堆放处。

本工程建筑所需商品混凝土、钢筋型钢等,建材及大型工具短期内需用量大,而且多规格品种穿插使用,为保证供应做到“兵马未行,粮草先到”的原则,材料供应做到。

3.1 按提前预算和抽出的小样,做出备料计划。

3.2 按公司器材科“合格供应商”名单每一种大宗材料,选择多家供应商,以保证供货不断流。

3.5 现场器材备用一辆小货车,零星材料就近解决。

3.6 施工现场钢筋加工、搅拌区、模板加工,集中加工管理,大型工具、钢筋等原材集中堆放,水泥入库,现场材料堆放使用管理,按公司《施工现场器材管理规定》执行。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1.1.1 校对测量仪器:为保证测量结果精确无误,本工程使用的经纬仪、水准仪、塔尺、钢卷尺等测量仪器器具都需经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1.2 根据建筑施工总平面图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复核,做好坐标控制点db37/t 4541-2022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高程原点、资料的交接工作;

1.1.3 熟悉图纸,切实了解结构。建筑等细部尺寸与相对位置的关系;

1.1.4 了解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工艺流程,确定各细部的轴线、标高的测量时间、方法;

玉树州治多县民族中学二分校图书实验综合楼建设项目1.1.5 对测量用辅助材料提前进行准备。

工程建筑物定位和主轴线控制网的设置

1.2.1 根据规划勘测部门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施工总平面图等资料,进行实地踏勘,编制详尽的工程定位测量方案:包括施测路线、采用的计算公式、测设精度、所需测量器具等;随后进行建筑物的角点、主轴线的定位,并记录下现场测设的原始数据、图表,经复核无误后,填写资料报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