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现代经典建筑现代经典建筑是20世纪初以来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成果,它体现了技术进步、社会变迁和艺术创新的完美结合。这些经典建筑不仅在功能上满足了人类需求,还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束缚,成为时代的象征。
首先,现代经典建筑强调功能性与简洁性。以包豪斯学派为代表的建筑师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去除了繁琐装饰,追求几何线条和纯净空间。例如,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馆,以其极简主义风格和开放布局闻名,展现了钢铁与玻璃材料的美感。
其次,技术创新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等新材料的应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成为可能。纽约帝国大厦和法国埃菲尔铁塔便是这一趋势的代表作。此外,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通过预制构件和自由平面,开创了现代住宅的新模式。
最后,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逐渐融入现代建筑理念。近年来,许多经典建筑开始关注环境友好型设计,如福斯特事务所设计的伦敦“小黄瓜”大楼(瑞士再保险大厦),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能耗。
总之,现代经典建筑不仅是技术与美学的结晶,也是对社会需求深刻理解的结果。它们跨越时间,为后人提供了无限灵感。
在法国的奥特利普小镇上,有一幢稀奇古怪的建筑物。这座建筑的外表
丰富、繁杂、独特而富有诗意,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建造并拥有这幢建 筑物的人,既不是建筑师也不是富豪,而是小镇上一个普普通通的送信员。 他花了33年的时间,究尽毕生心血建成了这幢建筑,人们把它称作”理想 宫”。 是什么使邮差修斯鲁动了建”理想宫”的奇怪的念头呢?这事还要追溯 到1897年的一天,当时的修斯鲁正值43岁。他在送信的途中,被一块石头 绊倒,由于那块石头的形状很奇特,于是他捡起那块石头带回家,后来这块 石头成了”理想营”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当然是谁也料想不到的。当时他作 了一个梦,一个同30年前一模一样的梦,他梦见当时尚未存在的理想宫” 1 那个梦经过了30年仍清清楚楚地留在他的脑海里,他于是相信:这是上天给 他派来的任务。因此他开始四处寻找”绊脚石”,并着手建造”理想宫”。 他每天必须到距离邮件收发处30公里远的地方去建筑理想宫。地基所用 的混凝土是自己创造的,他在每天送信的途中,顺便检一些贝壳、小石块、 石头片等材料。由于这些东西是从各个地方东挑西捡来的,所以材料本身就 是独特有趣的,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一个美丽的小世界了。 此外,这幢建筑任何一个细微的部位,都雕刻有各式各样的动物。有巨 人、龙、怪鸟等神话中的动物,以天国与地狱、果实与动物等对比的主题, 反复地使用在雕刻上。 建筑的造型乃是模仿各种风格样的汇集。有希腊的神殿,东方的宝塔, 埃及的神殿和法老的陵墓,有印度的柱子,等等,无奇不有,可以说整个世 界的建筑风格都在这里呈现出来了。 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这幢房子上了。他一个人埋头苦干 着,单说做一个人工瀑布就花费了2年时间,建造埃及法老的墓则花了他7 年的时间。就这样慢条斯理地,就这样锲而不舍地,到他77岁的时候,终于 完成了他的”理想宫”。 到底是什么力量赋予了他超人的想象力呢?据说,”理想营”是为了纪 念他死去的女儿而建的纪念馆,而宫殿的正面也有一幅名为”梦中的女儿 的浮雕像。
在美国纽约的一条大路旁,有一只巨大的白色鸭子,它静静地蹲在那儿 已经有好些年了。它有着长长的脖颈,尖尖的嘴和胖胖的身躯。在鸭子的胸 口,顺着它身体的曲线,有一个弯曲的门,原来这并非一只真正的鸭子,而 是一幢模仿鸭子造型的建筑物。 那么这座建筑物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你也许会猜测说":是快餐馆吧”? 或者有人会猜:”当然是烤鸭店罗”!其实,聪明的大家猜得都挺准,原来 这里是一家专门出售家禽的商店。 为什么要把商店做成鸭子的造型呢?这要问它的设计师了。这个商店虽 小,但它的设计者却是美国鼎鼎大名的建筑师,同时还是著名的理论家和大 学教授。他认为建筑不应该是枯燥平板,千篇一律,毫无生气的东西,建筑 应该隐含某种喻意,应该给人带来有趣的联想和快乐的记忆。建筑物的外表 应该像商业广告一样,传达建筑内部的某些信息,整幢房子于是成为一个巨 大的装饰物,成为一幅巨型广告。他将理论付诸实践,设计了这座被称为大
鸭子”的商店。所有的人第一眼看到它义乌市智能大厦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都会产生一种新鲜的好奇感,想走 近它,想探个究竟。建筑师的构思是奇妙的,无疑达到了成功的效果,亲受 的读者,你是否也有同感呢?
在法国巴黎特罗卡迪洛广场,有一座著名的圆塔,它建在一座等边三角 形的银行大厦的内院空地上,直径55米,高73米。圆塔的知名度,并非由 于它有怎样惊人奇特的造型,而是由于它的功能。原来,这座圆塔是法国寄 放艺术珍品的保险库。 圆塔的塔身由钢筋水泥建成,上盖一个重600吨的圆顶,四周有护塔的 壕沟和吊桥,圆塔只有一个出入口,而且重门深锁,禁卫森严。出入口关闭 之后,只能从里面打开,外面无法破门而入。圆塔为法国三大银行之一的索 吉加德公司拥有,原为存放证券、房契和贵重物品的地方。70年代初,改为 专为储放艺术珍品的保险库。 圆塔内装有精密的电子防盗系统,并有严格的防范措施。来客只要进入 圆塔大门,立即就被闭路电视监视,他必须依次在3层门外逐一通报姓名, 待审核无误后,才能穿过这最初的3道禁门。办公室内也装有防盗系统装置 人们偶而不慎触到窗户,警报器立即响声大作,随之全部门户自动关闭,警 察应声赶到。 圆塔只在限定的时间内准许人员在内工作,在时限到达之前,所有人员 都要撤离塔外。夜间,守卫在塔内将门户锁好,由一条曲折的小径俯身而出 并立即放水将小径淹没。第二天早晨,需将水先抽干,才能沿原路入内开启 塔门。万一有小偷潜入塔内,所有门户会自动关闭,并自动喷出一种能使人 室息而又不会有损于藏品的气体。 在西方国家中,这座圆塔保险库被认为是除美国黄金储藏库诺克斯堡外 最安全稳固的地方。 欲与天公比高摩天的高楼大厦一提到高层建筑,脑子里就会出现一座一 座很高的楼房一摩天大厦。什么才算得上是高层建筑呢?这就不容易说清 楚了。因为高和低没有一个标准,50层楼当然是高层建筑,20层楼也叫高层 建筑,10层也算是高层建筑,这就已经相差好几倍了。那么,五六层楼算不 算呢?虽然它比一两层要高,但是在建筑中我们不称它是高层建筑。 在建筑上划分它的高低,并没有一定的规定,但是在习惯上是有区别的。 最低的房屋是一层,其次是两层,在建筑上都称作”低层建筑”。为什 么两层和一层放在一起呢?两层楼的建筑常常是上下层都给同一户人家使用 的,它和一层的作用差不多。从三层开始到七八层的建筑,还不算高层建筑 建筑上称作”多层建筑”,以区别于低层建筑。 什么才是高层建筑?也没有规定,10层是高层建筑,100层也是高层建 筑,各国的叫法又不一致。在美国,几十层楼很普遍,因此,30层以上的建 筑才算高层建筑。在其他一些国家,10层、20层就称作高层建筑。 但是在日本,30层已经称作”超高层建筑”了。由于日本属于多地震的 国家,一直很少建造高的房屋,过去建造的一些还不十分高的建筑,受历次 地震的灾害,损失很严重,日本很少再建造高房子,极大部分的房子都是一 两层的。建筑技术发展以后,抵抗地震的结构也逐步研究出来,建筑物的层
数才慢慢地增加,于是愈建愈高,限制建造高层建筑的规定也打破了,现在 60层以上的建筑也建造起来了。 为了使大家有个比较统一的概念,在1972年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 上,规定了划分高层建筑的分类: 第一类高层建筑:9~16层(最高50米) 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最高75米) 第三类高层建筑:26~40层(最高100米) 第四类超高层建筑:40层以上(100米以上) 这一规定除去层数之外,还规定了高度,是因为在建筑上层数和高度不 会一致,层数多的不一定高。由于每一层的高度在每一座建筑中都不一样, 每层的高度低的只有2.5米,高的可以达到4.5~5米以上,所以,62层的 建筑不一定比60层的高。现在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443米,但是它的层数还 比第2名441米的建筑少去一层,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楼太高了,简直是高耸入云,人们把这些高楼称作摩天楼,是形容 这些特别高的高层建筑,并不是指超过多少层才称作摩天楼。 高层建筑当然是很高的建筑,但是,很高的建筑又不一定能称作高层建 筑。古代有不少很高的建筑,像7大奇迹中的亚历山大灯塔,它有140.3米 高,但是还不能称作高层建筑。欧洲中世纪的一些教堂,它们的尖顶高度常 常在100米以上,也不称作超高层建筑,现代的500~600米高的电视塔,也 都不能称作超高层建筑。因为,除了高以外,还要分为一层一层的才可称作 高层建筑。
现代高层建筑的历史并不长,比起塔的历史要短得多,在我国,塔的历 史已有1200多年,但是,现代高层建筑的历史从第一座建成到现在还不到 100年。 在美国北部有5大湖,其中一个叫密执安湖,南岸有一座大家熟悉的城 市叫芝加哥,是美国东西交通要道和商业的中心。这里早期的一些房屋是用 木料搭建起来的,很容易着火。1871年,一场大火烧了几天几夜,把市区8 平方千米的地区烧毁,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芝加哥大火。1880年重建城 市时,人口愈益增多,土地价格上涨,建筑师想出了一个方法:向天空发展。 1884年,一个名叫詹尼的建筑师,宣布要在这个城市里造一座12层的 高楼。这么高的房屋过去从来没有过,有些听到这消息的人认为他有神经病 有些人根本不相信能造这么高的房子。但是,到第二年,这座被人看作是纸 上谈兵的高楼终于造起来了。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座高层办公楼一”芝加哥国 内保险公司大楼”。大楼虽然造成了,有人说,这样高的房子迟早是要倒塌 的,甚至还有人为了避免危险,路过这座大楼时竟不敢从下面走过。建筑师 为了证明这座大楼是绝对安全可靠的,把最上面一层做了他自己的办公室, 直在上面工作了20年之久。 这座12层的大楼现在看来是既不高又不大但是它开创了一个建筑史上 的新时期一一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时期。 过去,人们对高层建筑是不习惯的,并且有不安全感的心理状态。这种 对高层建筑的怀疑,现在看起来似平很可笑,但在当时是普遍的现象。英国
的建筑法律上当时还曾有过建筑高度不准超过24.38米的规定,这一高度大 约相当于7~8层楼的高度,这种楼在今天真是太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