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天圆地方建筑论坛_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天圆地方建筑论坛是一个专注于建筑工程领域知识分享与交流的专业平台,其中关于电气装置接地的讨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装置接地作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该论坛中,用户可以深入了解接地系统的原理、规范要求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接地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人身安全,防止电气设备漏电引发触电事故,同时减少雷击损害和电磁干扰。论坛围绕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展开探讨,包括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等类型,并结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等相关标准进行解读。此外,还涉及接地电阻计算方法、接地材料选择及施工工艺等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参与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复杂环境下的接地解决方案,例如高层建筑、工业厂房或特殊场所(如医院、数据中心)的接地需求。天圆地方建筑论坛不仅为工程师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现场施工人员解决了实际问题,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与规范化发展。
人工挖土 施工工艺单独接地极或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可
Ri =α R(10) 式中:R—单独接地极或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Ω; R一单独接地极或杆塔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Ω; α一一单独接地极或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系数。 α的数值可参照附录D。
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小于5m。 由n根等长水平放射形接地极组成的接地装置,其冲击接地电阻可按下式计算
Rhi R. X (11 n 7
式中:R一一每根水平放射形接地极的冲击接地电阻,Ω; 7一考虑各接地极间相互影响的冲击利用系数。 7的数值可参照附录D选取
6.3.5由水平接地极连接的n根垂直接地极组成的接地装置,其冲击接地电阻可按下式计 算:
Rvi xRhi R 一 Rvi ×R'hi 77i 1
6.3.6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线及其连接方式,应符合DL/T620一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 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要求。
6.4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
6.4.1户外柱上配电变压器等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宜敷设成围绕变压器台的闭合环形。 6.4.2配电变压器等电气装置安装在由其供电的建筑物内的配电装置室时,其接地装置应 与建筑物基础钢筋等相连。 6.4.3引入配电装置室的每条架空线路安装的阀式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配电装置室的接 地装置连接,但在入地处应敷设集中接地装置。
7.1.1低压系统接地可采用以下几种型式。
图1TN一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分开的
a)TN系统。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用保护线与该点连接。按照中性 线与保护线的组合情况,TN系统有以下3种型式: 1)TN一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分开的(图1)。 2)TN一C一S系统。系统中有一部分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图2)。 3)TN一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图3)。 b)TT系统。TT系统有一个直接接地点,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接至电气上与低压系统 的接地点无关的接地装置(图4)。 c)IT系统。IT系统的带电部分与大地间不直接连接(经阻抗接地或不接地),而电气装置 的外露导电部分则是接地的(图5)。
TN一C一S系统,系统有一部分中性线与保护线
3TN一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
图1~图5所示是常用的三相系统的例子。 2 文字代号的意义: 第一个字母一低压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一一点直接接地; 1一一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一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一一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低压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一外露导电部分与低压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 是中性点),如果后面还有字母时,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一一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C一一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PEN)线。
7.2.1向B类电气装置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外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的接 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a)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当该变压器的保护接 地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符合式(8)要求且不超过4Q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 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b)当建筑物内未作总等电位联结,且建筑物距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的距离超过50m时,低压 电缆和架空线路在引I入建筑物处,保护线(PE)或保护中性线(PEN)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 宜超过10Q。 c)向低压系统供电的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工作于低电阻接地系统时,低压系统不得与电源配 电变压器的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应在距该配电变压器适当的地点设 置专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 7.2.2向B类电气装置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内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的接 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a)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当该变压器保护接地 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符合本标准5.3.1要求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 地共用接地装置。 b)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低电阻接地系统,当该变压器的保护接地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符 合式(5)的要求,目建筑物内采用(含建筑物钢筋的)总等电位联结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
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7.2.3 低压系统由单独的低压电源供电时,其电源接地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 Q。
图6建筑物内总等电位联结图
一保护线;2一总等电位联结线; 3一接地线;4一辅助等电位联结线; B一总等电位联结(接地)端子板;M一外露导电部分; C一装置外导电部分;P一金属水管干线;T一接地极 7.2.4TT系统中当系统接地点和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已进行总等电位联结时,电气装置 外露导电部分不另设接地装置。否则,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应设保护接地的接地装置,其 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 R≤50/1a(13) 式中:R一考虑到季节变化时接地装置的最大接地电阻,Ω; 1一一保证保护电器切断故障回路的动作电流,A。 7.2.5IT系统的各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保护接地的接地装置可共用同一接地装置,亦可 个别地或成组地用单独的接地装置接地。每个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 R≤50/1。(14) 式中:R一考虑到季节变化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装置最大接地电阻,Ω; I一一相线和外露导电部分间第一次短路故障的故障电流,A。 7.2.6B类电气装置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建筑物内电气装置应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对下 列导电部分应采用总等电位连接线互相可靠连接,并在进入建筑物处接向总等电位联结端子 板(图6): a)PE(PEN)干线; b)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中的接地干线; c)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 d)便于连接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部分。
7.2.7接户线的绝缘子铁脚宜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Ω。土壤电阻率在200Q·m及 以下地区的铁横担钢筋混凝土杆线路,可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当绝缘子铁脚与建筑物内电 气装置的接地装置相连时,可不另设接地装置。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接户线,当钢筋混凝 土杆的自然接地电阻大于30Ω时,绝缘子铁脚应接地,并应设专用的接地装置。 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30、低压线被建筑物等屏蔽的地区或接户线距低压线路接地点 不超过50m的地方,绝缘子铁脚可不接地
7.2.8 建筑物处的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的保护接地(含与功能接地 共用的保护接地)、总等电位联结的接地极等可与建筑物的雷电保护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3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和保护线
8.1.1接地装置的性能必须满足电气装置的安全和功能上的要求。 8.1.2 按照电气装置的要求,保护接地或功能接地的接地装置可以采用共用的或分开的接 地装置。
8.2.1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按地表直的远律和女表应付合下列安水: a)接地电阻值符合电气装置保护上和功能上的要求,并要求长期有效; b)能承受接地故障电流和对地泄漏电流,特别是能承受热、热的机械应力和电的机械应 力而无危险; c)足够坚固或有附加的机械保护; d)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由于电蚀作用而引起对其他金属部分的危害。
a)圆钢、角钢或钢管; b)钢带; C)板; d)埋于基础内的接地极; e)非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 f)征得供水部门同意的金属水管系统; 9)征得电缆部门同意的铅质包皮和其他金属外皮电缆; h)其他合适的地下构筑物(另见8.2.3d)。 注:任何一种接地极的功效取决于当地的各种土壤条件,应选定适合于各种土壤条件的 一种或几种接地极以及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
8.2.3接地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接地极的型式及埋入深度必须使土壤的干燥及冻结程度不会过分增加接地极的接地 电阻,以免超过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 b)接地极所采用的材质及结构必须经得住由于腐蚀而引起的机械损伤; c)接地装置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由于腐蚀可能增加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值; d)可燃液体或气体、供暖系统的金属管道严禁用作保护接地极。
符合表4的规定。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应牢固,且导电良好
表4埋入土壤接地线的最小截面
8.2.5电气装置应设置总接地端子或母线,并应与接地线、保护线、等电位联结干线和安 全、功能共用接地装置的功能性接地线等相连接。
3.3.11 保护线的最小截面可按照式(15)计算或按照本标准8.3.1b)选择。这两种情况都必 须考虑本标准8.3.2的要求。 a)最小截面可按下式计算(只适用于断开时间不超过5s),但应采用最接近的标准截面积
dg/tj08-2364-2021 基坑工程微变形控制技术标准表5保护线的最小截面
1 应用本表时,如果得出非标准尺寸,则采用最接近标准截面的导线; 2 表中的数值只在保护线的材质与相线相同时才有效。否则,保护线截面的确定要使其得出的电导与应 用本表所得的结果相当。
有机械保护时,2.5mm²
有机械保护时,2.5mm²;
无机械保护时桂林市电信大厦框筒结构施工组织设计,4mm
8.3.3保护线可由下列部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