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施工流程和标准规范

弱电工程施工流程和标准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4.82 KB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0782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弱电工程施工流程和标准规范

弱电工程施工流程和标准规范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以下是对弱电工程施工流程和标准规范的简要介绍:

弱电工程主要包括通信网络、安防系统、楼宇自动化、综合布线等,其施工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项目规划与设计、材料准备与采购、现场施工、调试与验收。

在项目规划与设计阶段,需根据客户需求和场地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包括设备选型、线路布局及技术参数设定。设计需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等。

材料准备与采购阶段,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并对材料进行严格检验。施工前需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进度安排和人员分工。

现场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操作,确保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施工过程中需注意防火、防潮、防干扰等要求,同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调试与验收阶段,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各子系统功能正常且相互兼容。验收时需提交完整的技术文档和测试报告,确保工程符合合同要求和规范标准。

总之,弱电工程施工需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注重细节管理,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长期使用效果。

2.支撑保护方式 (1)配线子系统缆线敷设支撑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预埋金属线槽支撑保护方式; ①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为不同尺寸,按一层或二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②线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2)预埋暗管支撑保护要求: ①暗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硬质PVC管,预埋在墙体是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应设置暗线箱等装置。 ②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o,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不得多于二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暗线箱等装置。 ③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3)设置缆线桥架和缆线线槽支撑保护要求: ①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②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 A.线槽接头处; B.间距3m; C.离开线槽两端口0.5m处; D.转弯处。 ③.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一般为1m。 4)铺设活动地板敷设缆线时,活动地板内净空不应小于150mm铁路路基cfg桩试桩施工方案,活动地板内如果作为通风系统的风道使用时,地板内净高不应小于300mm。 5)在工作区的信息点位置和缆线敷设方式未定的情况下,或在工作区采用地毯下布放缆线时,在工作区宜设置交接箱,每个交接箱的服务面积约为80m2。 6)不同种类的缆线布放在金属线槽内,应同槽分室布放。金属线槽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7)干线子系统缆线敷设支撑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管道竖井中。 2)干线通道间应沟通。 竖井中缆线穿过每层楼板孔洞宜为矩形或圆形。矩形孔洞尺寸不宜小地300mm×100mm,圆形孔洞处应至少安装三根圆形钢,管径不宜小于100mm。 E.缆线的终端 1.缆线终端的一般要求: (1)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 (2)缆线中产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3)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4)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5)对绞电缆与插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2.对绞电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绞电缆芯线终端应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4类线不大于25mm。 (2)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 (3)对绞线在与信息插座(RJ45)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下图规定: (4)对绞电缆与RJ45信息插座的卡子连接时,就按先近后远,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卡接。 (5)对绞电缆与接线模块(IDC、RJ45)卡接时,应按设计和厂家规定进行操作。 (6)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处屏蔽罩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屏蔽罩360o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3光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缆芯线接续、保护,光纤连接盒可为固定和抽屉二种方式。在连接盒中光纤应能得到足够的弯曲半径。 (2)光纤融接或机械接续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3)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4)跳线软纤的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4.各类跳线的终端 (1)各类跳线缆和接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2)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不应超过5m,光缆不应超过10m。 F.工程验收 1.竣工技术文件应做到如下要求: (1)工程竣工以后,施工单位应在工程验收以前,将工程竣工技术资料一式三份交给建设单位。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竣工技术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安装工程量; ▲工程说明; ▲设备、器材明细表; ▲竣工图纸为施工中更改后的施工设计图;

▲测试记录; ▲系统如采用微机设计、管理、维护、监测,应提供程序清单和用户数据文件,如磁盘、操作说明等文件; ▲工程变更、检查记录及施工过程中,需更改设计或采取相关措施,由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双方洽商记录; ▲随工验收记录; ▲隐蔽工程签证。 (3)竣工技术文件要保证质量,做到外观整洁、内容齐全、数据准确。 (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应按如下所列项目、内容进行检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