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一套雨水泵站的施组

完整的一套雨水泵站的施组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02.91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746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完整的一套雨水泵站的施组

雨水泵站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泵站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是其400字左右的简介:

雨水泵站施工组织设计旨在合理安排施工资源、优化施工流程,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目标的实现。本项目主要包含基坑开挖与支护、主体结构施工、设备安装及调试等关键环节。

首先,基坑开挖需结合地质条件制定专项方案,采用放坡或支护措施保障安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地下水位监测,必要时采取降水措施,确保基坑稳定。其次,主体结构施工包括底板、侧墙及顶板浇筑,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振捣质量,避免出现裂缝或渗漏。同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位置需精准定位,为后续设备安装奠定基础。

设备安装阶段涉及水泵、电气控制系统及配套管道的布置与连接。所有设备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安装,并完成单机试运行和联动调试,确保系统运行正常。此外,还需做好防雷接地、防腐处理等细节工作,提升泵站整体性能。

在施工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强化安全管理dbj13-297-2018标准下载,落实防护措施,预防事故发生;科学编制进度计划,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资源,确保工期可控。最后,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扬尘、噪音污染,妥善处置施工废弃物,实现绿色施工目标。

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建成高效、可靠、环保的雨水泵站,满足城市排水需求,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泵井基坑平面呈规则钜形,泵井基坑围护边长45.1M。围护采用Φ850SMW工法搅拌桩,桩体的水泥掺量为20%,采用强度等级为P32.5级新鲜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龄期28天,水灰比约1:1.5,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qu≥1.0Mpa(土体容重统一取18kn/m3),桩体间搭接长度25cm。

施工现场自然地面标高:4.00m,泵井下部开挖深度:10.20m。

3.2.1 SMW工法施工工艺及操作流程

根据本基坑的技术要求,使用常规的DH608桩机1台,实行一次钻搅达到设计深度。

(1)测量放线、开挖导沟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基准点,遵照图纸制定的尺寸位置,在施工现场放置围护结构的轴线,提请监理复核认可,采用挖机开挖施工沟槽,沟槽宽度为1000㎜,深度为1000㎜。

(2)定位、钻孔、移机

机械设备沿基坑围护轴线移动,采用施工顺序示意图的方法套钻,可避免桩架侧向力偏移。以次循环直至围护墙体成型。水泥土搅拌桩为基坑内外隔水围幕,施工时不容许出现施工冷缝,如出现超过16小时的冷缝,需采用搭接套钻或在后排补桩工艺。

1 2 4

(1)

下沉搅拌注浆0.8M/min

深 (3)

度 提升搅拌注浆1.6M/min

(2)桩底部1M处重复搅拌1M/min

拌浆桶(二只浆液并入存浆桶)

直径 1m×高度1.O7m 每桶350Kg水泥 1:1.5 灰水比

400Kg(水泥8包)×1.5(水)=0.60吨

0.60吨÷3.14÷0.52(桶半径)= 764(桶内水高度)

0.400÷3.1(水泥比重)= 0.129(水泥体积)

0.60(水体积)+0.129(水泥体积)= 0.729(总体积)

比重: ≈1.37g/cm3

1(水泥重量+水重量)÷0.729(总体积)=1.37g/cm3

每根桩体积及水泥用量:

20.2M(桩长)×1.031M2=20.83M3×0.36吨=7.499吨

7.499吨÷0.4吨=18.75≈19桶

注浆浆流量320L/min×2只

工作压力 ≤4.0MPa

下钻和提升速度依据(理论计算);

泵流量每400L/min 浆液下钻时注入70﹪ 提升时注入30﹪

浆液注入量 0.36÷3.1=116L 0.36×1.5=540L

116L+540L=656L

656L/M3÷400L= 1.64' ≈98 ″/M3

钻进1M( 98″/M3×1.031M3×0.7 )约70秒

下钻: 1.031 M2×0.8M(深度)= 0.82M3×0.656=538L×70﹪=377L

(泵流量每400L/min可满足)

提升:1.031M2×1.6M=1.65M3×0.656= 1082L×30﹪=325L

(泵流量每400L/min可满足)

以上下钻≤0.8M/min与提升≤1.6M/min 在要求范围内。

钻杆与浆泵基本同时开启和停止。一般正常工作情况下浆泵始终匀速转动提供浆液。桩机钻杆为人工手动控制卷杨机,钻杆上下速度略有差异。

(4)H型钢的插放和固定

在钻孔的水泥土充分搅拌均匀后,开始初凝硬化之前,采用大型吊装机械将定尺的H型钢吊起,插入指定位置,依靠H型钢的自重下插到设计规定深度,然后进行换勾法,使H型钢脱离吊钩,固定在沟槽两侧铺设的定位型钢上直至孔内的水泥土凝固。

H型钢拔除方案按实际情况另订。

由于水泥浆液的定量注入搅拌内和H 型钢的插入,将有一部分水泥土被置换出沟槽内,采用挖机将沟槽内的水泥土清理出沟槽,保持沟槽沿边的整洁,确保桩体的硬化成型和下道工序的继续,被清理的水泥土将在24小时之后开始硬化,随日后基坑开挖一起运出场地。

3.2.2 钢支撑及开挖方案

支撑采用Φ609×16钢管支撑对撑和角撑结合,第一道采用围檩钢筋混凝土(帽梁)1200㎜×800㎜,第二、第三道采用2H500×300双拼。

3.2.2.1 钢支撑形成的原则

本工程采用垂直液压加长臂挖机开挖,遵循先支撑后挖土原则,即挖土的标高任何时候,不得深於待支撑底标高下20cm。

先形成体系后受力原则:即每一根支撑杆正式受力前必须先形成横向拉结,保证压杆的稳定。

先节点可靠后受力原则。

砼钢筋围囹到达一定强度或钢围囹连通加强板受力后原则。

在充分体现上述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支撑工程由具临时性措施的特点,施工中强调的是牢度可靠性,而不强调形式可观性。所以:

(1)凡施工原则上按图及修改通知进行,凡需要实施材料代换、节点代换或局部进行修改,现场施工人员应提出申请,经设计人员或具委托人认可后方可实施。

(2)支撑制作与挖土的关系处理:

支撑与挖土互为依存,互为前提,即挖土为支撑创造条件,支撑为挖土提供依据,所以挖土的控制是形成方案的主线条,必须注意挖土的深度控制,区域控制和高效率的翻土。

采用H型钢作支护结构的支撑,其优点是刚度大,承载能力高,布局随意,可增大支撑空间的间距。便利出土,节省工期。与砼支撑相比在拆除时工期更为体现优势。

3.2.2.2 施工流程和施工方法

基坑内支撑程序根据总体安排基本,视挖土程序而定,挖土必须考虑开挖后支撑先形成受力的前提,严禁超挖,尽量减少基坑因暴露而过长引起位移变形。

(1)按照设计图纸和交底要求,以支撑轴线拉麻线检验支撑位置, 现场丈量复核实际长度尺寸,然后将支撑尺寸编号入册,按实际丈量同时拼装支撑长度,缩短工期。

(2)支撑安装方式,用汽车吊吊配合施工,特殊部位可用挖机或卷扬机配合移料至位置进行支撑安装,采用上道混凝土支撑作吊点逐步就位拼接,

(3)仔细检查各节点的焊接情况,待全部节点检查合格后,逐步进行施加预应力。

(4)支撑安装验收合格后,回填支撑土方并平整基坑平面场地,使支撑顶部覆盖土方厚度符合有关的要求;整个支撑安装工作力求尽可能缩短工期,以达到控制基坑后期变形的目的。

开挖支撑下土方时,挖机必须在路基箱上工作[四川]超高层住宅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不得直接接触支撑,路基箱和支撑杆件之间必需铺设有40cm以上厚度的覆土。

拟配备1台挖掘机(单斗履带式加长臂挖掘机,1.0m3)进行土方开挖,可以满足工程需要,并配备4辆自卸车(载重15T)。技术土方的开挖(基础底标高50cm以上),在机械开挖到基底标高以上20cm左右时立即停止机械开挖,以减少对原状土的扰动。在浇筑底板砼垫层前采用人工开挖,以确保原状土不受扰动。挖出的土方不得堆放在基坑上沿附近。

开挖基坑过程中,应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和标高等变化经常检测,做好原始记录,并给出断面图,如发现地基的土质与设计不符时,需经业主、设计、监督等研究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并作出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2.2.3支撑拆除方案

底板施工结束,马上浇注传力带,待传力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第三道钢支撑系统;施工外墙,回填粗砂并振实后,拆除第二道,第一道支撑系统;中粗砂回填夯实,最后拔除搅拌桩内的H型钢,边拔边注浆充填。

xxxxxx实验室施工组织设计(投标用)3.2.2.4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根据设计要求做到先撑后挖,和挖土密切配合,工序搭接要稳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进度。

钢支撑结构施焊均应遵照规范进行,焊缝长度、厚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做到丰满牢固,并随时加强电焊的质量检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