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改河方案改河方案是一种针对河流治理、防洪减灾、生态保护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性规划与实施措施。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整河流的自然或人工形态,改善河道功能,减少洪水威胁,提升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改河方案通常包括河道整治、堤坝建设、分洪区设置等工程措施。例如,通过裁弯取直可以缩短河道长度,加快水流速度,降低洪水滞留时间;而加固堤坝则能有效保护沿岸居民和农田免受洪水侵袭。此外,修建水库或分洪设施可调节水量分布,缓解上下游之间的用水矛盾。
其次,生态修复是现代改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改河可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因此,在新的设计理念中,强调尽量保持河流自然属性,恢复湿地系统,种植护岸植被,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后,改河方案还需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科学规划。这不仅涉及工程技术问题,还应考虑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等因素,力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总之,一个成功的改河方案必须兼顾安全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并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册子接线互通改河施工组织方案
册子互通主线桥为左右分离,右线桥梁中心桩号为K19+521.72,桥梁全长699.9米。左线桥梁中心桩号为K19+522.37,桥梁全长701.5米。标准断面宽度为12米,桥梁上部结构共分十九联,其中左右第一联设计为预应钢筋砼现浇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和扩大基础,桥台为肋式台和U台。由于互通左右三号墩均处于水中,为便于下部结构和上部箱梁施工,须将穿越互通主线的河流进行改道。
(1)、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修边、整理,拟在册南路河道桥梁下游约10~15米处开始改河。改河后河道为了便于通过主线左5~6号墩、右线4~5号墩,有大约70米弧线与工区前河道沟通,再通过工区前河道向下游排泄。这样水流量变化不大,有利于水流宣泄的平稳、安定。根据对现河道水流量的观察和舟山同时期雨量的统计,改河后河道的尺寸标准段拟定为顶口宽6米,底口宽5米,高度约1.5~16米。弧线段河道断面尺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予以加宽。以保证排水和防洪的需要。为保证改河后河道的稳定性,开挖出的土方不能放于河道2米范围内。待河道改道完成,再将原河道封堵。在互通主线左3~4号墩、右线3号墩处将原河道清淤后回填宕渣。
(2)、为了确保改河后的防洪需要,在跨原老河道箱梁施工完成前,项目部安排专人负责河道的维护和检查,尤其是在大雨、台风来临时ly/t 3342-2020 林业企业能源管理通则,及时对河道进行疏浚,安排好人员、防洪物资和机械车辆,确保河道泻水的畅通。
(3)、待互通主线左右第一联施工完成后,我项目部立即组织人员、设备将原河道回填的宕渣进行清理,使河道恢复至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