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资料规程执行指南本书适用于工程、科研、生产制造等多个领域,尤其适合需要严格遵守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企业和个人。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能有效规避因规程执行不当而引发的风险。作为一本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工具书,《资料规程执行指南》将成为每一位从业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
专业技术负责人:总包主管该分项工程的责任工程师或项目部主任工程师
⑦其它资料类似高层住宅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专业技术负责人由总包主管该分项工程的责任工程师或项目部主任工程师签字,其余如专业质检员、专业工长等由分包单位相应人员签字。
施工单位名称:填写分包单位的名称,应与其公章一致。
技术负责人 / 审核人:分承包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其后总包项目部主管该分项工程的责任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签字;其它如专业质检员、专业工长等均由分包单位人员填写。
施工单位名称:分包单位名称
技术负责人:分承包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其后总包项目部主管该分项工程的责任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签字;其它如质量检查员、工长等均由分包单位人员填写。
施工单位采用简写形式时,必须以书面形式得到建设、监理单位的认可。
出现其它特殊情况时,总承包单位需与建设、监理单位共同协商填写方式,最后必须以书面形式确定。
5.2.2 施工资料编号的组成
1 施工资料编号应填入右上角的编号栏。
2 通常情况下,资料编号应7位编号,由分部工程代号(2位)、资料类别编号(2位)和顺序号(3位)组成,每部分之间用横线隔开。
共7位编号
╳ ╳ ─ ╳ ╳ ─ ╳ ╳ ╳
① ② ③
① 为分部工程代号(共2位),应根据资料所属的分部工程,按表5.2.1规定的代号填写。(见附录B,P145)
② 为资料的类别编号(共2位),应根据资料所属类别,按表5.1《工程资料分类表》规定的类别编号填写。(P17~33)
③ 为顺序号(共3位),应根据相同表格、相同检查项目,按时间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号填写。
应单独组卷的子分部(分项)工程(见表5.2.1),资料编号应为9位编号,由分部工程代号(2位)、子分部(分项)工程代号(2位)、资料的类别编号(2位)和顺序号(3位)组成,每部分之间用横线隔开。
╳ ╳ ─ ╳ ╳ ─ ╳ ╳ ─ ╳ ╳ ╳
① ② ③ ④
① 为分部工程代号(2位),应根据资料所属的分部工程,按表5.2.1规定的代号填写。
② 为子分部(分项)工程代号(2位),应根据资料所属的子分部(分项)工程,按表5.2.1规定的代号填写。(P34)
③ 为资料的类别编号 (2位),应根据资料所属类别,按表5.1《工程资料分类表》规定的类别编号填写。
④ 为顺序号(共3位),应根据相同表格、相同检查项目,按时间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号填写。
5.2.4 顺序号填写原则:
1 、对于施工专用表格,顺序号应按时间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从001开始连续标注。
2 、对于同一施工表格(如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预检记录 等)涉及多个(子)分部工程时,顺序号应根据(子)分部工程的不同,按(子)分部工程的各检查项目分别从001开始连续标注。
5.2.5 无统一表格或外部提供的施工资料,应在资料的右上角注明编号,填写要求按照5.2.1~5.2.4规定。
建议:无统一表格或外部提供的施工资料可在右上角盖章(如下图)并编号,以利于资料的管理和查询:
如:主体结构钢筋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7位编号的资料盖此章)
如:主体结构的预应力钢绞线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9位编号的资料盖此章)
施工资料各种表格的填写方法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指例会制、评比制、三检及交接检制度、质量与经济挂钩制度等
质量责任制:指岗位责任制、设计交底会制度、技术交底会制度、挂牌制度。
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测量工、钢筋工、起重、电焊工、架子工、钢筋机械连接工、防水工等。
分包方资质与分包单位管理制度:
施工图审查情况:审查报告及审查批准书
地质勘察资料:地质勘察报告书编号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施组、方案的编制、审核、审批齐全
施工技术标准:钢筋、模板、砼等的技术标准,参照《工艺标准》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有原材料及施工试验制度;抽测项目的检测计划
搅拌站及计量设置:有管理制度和计量设施精度及控制措施
现场材料、设备存放与管理:钢材、砂石、水泥及玻璃、地面砖的管理办法。
施工日志要以单位工程为记载对象,从工程开始施工起至工程竣工止,由专人逐日记载,记载内容应保持连续和完整。
1.施工日志要以单位工程为记载对象,从工程开始施工起至工程竣工止。由专人逐日记载,记载内容应保持连续和完整。施工日志是竣工总结的依据,也是施工质量原因分析的依据。施工日志填写时要注意:
㈠对于总承包工程,总承包单位、各分承包单位均应记录施工日志,但侧重点各有不同,以便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工程实际。
㈡ 施工日志只记录与工程有关的内容。要把与工程有关的技术、质量、安全、生产变化、人员变动情况,认真记录下来,与工程生产无关的内容不要记录。
㈢ 施工日志的记录不应是流水帐,应有时间、人员、内容等详细描述。
㈣ 施工日志的记录应连续。若工程施工有间断,应在停工前的最后一天和复工后的第一天的施工日志中加以说明。
㈤ 施工日志的记录应完整。在工作栏内记录有问题的事情,待解决后也要反映在施工日志上。
2.施工日志填写内容:
各分项工程施工情况,层数、轴线、部位、高程、进度、完成情况
材料物资品种、型号、数量。
材料物资的品种、型号、数量、钢筋连接方法。
砼浇筑起止时间、坍落度、强度等级、抗渗等级。
砌筑砂浆强度、材料型号、强度等级。
现场取样送检数量的情况。
施工作业班组、各工种人数情况。
施工存在的问题(人员素质、机械故障、物质需要、操作工艺、气候条件、交叉作业)。
现场质量分部、分项验收状况(放线、基槽、基础、主体、竣工、防水、钢筋、模板、砼)。
现场安全状况(查出隐患、整改情况、事故处理、安全防护、文明施工)。
现场技术状况(存在技术问题、分析原因、解决方法、“四新”应用)。
现场质量状况(存在质量问题、分析原因、解决方法、预防措施)。
C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安装工程,均应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批权限执行公司的《实施细则》。
㈠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1)不仅要有横道图,而且还要有网络图。(2)现场平面布置图要绘制齐全,不仅要有临设、塔吊布置,而且还要有消防、排水、蒸汽养护管线等布置。(3)对于处于II、III类环境的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中还应明确部位、工程量,并有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措施。
㈡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应在相应工程开工前编制并审批完毕,审批手续齐全,审批人员资质符合要求,不可以由退休返聘人员、外聘人员审批。当发生较大的施工措施和工艺变更时,应有变更审批手续。
㈢ 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均应在本单位内部审批完成后,再向监理报验,监理审批完成后再进行技术交底。
㈣ 在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有基础、主体、装修三阶段中间检查记录。
技术交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它不但要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标准、规程、工艺标准和质量验评标准的规定,还要贯彻执行设计意图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技术交底应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部位,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技术交底一般分:①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③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技术交底。
①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一般是总体的、宏观性的、一次性的。它应在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完成后、工程开工前进行。它又分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三种。
②分项工程技术交底是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国家有关规范、现场作业条件、施工安排、劳动力等情况,向作业队队长进行有关分项工程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包括检测手段)、成品保护、质量与安全技术措施等的技术交底河北某工业园项目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应详实细致,具有可操作性。
③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技术交底:现场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时,厂家应向施工单位提供具有鉴定资格单位出具的鉴定证书和北京市建委批准的《新技术、新材料试点工程申报书》,同时应有其产品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和工艺要求。在“四新”技术应用前,技术负责人应对其有关内容进行详细技术交底。
①技术交底应有针对性,如:不能写钢筋搭接长度为45d,而应写具体数值,如900mm,不能写钢筋搭接位置应设在弯矩最小部位,而应指明具体位置;
采暖立管安装中的立管卡高度距地面不应照抄规范是1.5~1.8米,而应写具体数。
②技术交底中的技术质量标准与施工方案、施工试验记录中的应一致。如暖通工程中:不可以在同一项工程中,技术交底中强度试压为0.8MPa,施工方案中为1.2MPa,施工试验记录中又为1.0MPa。
③技术交底为多页时,需张张签字。
“图纸会审记录”、“工程洽商记录”是工程施工、验收和改建、扩建和维修的重要依据,是施工设计图纸的补充,与施工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指南2019年2月,不得在其上涂改或变更其内容(作废情况除外)。
图纸会审必须在施工前进行,《规程》第8.3.4条:施工单位负责将设计交底内容按专业汇总、整理、形成图纸会审记录。
图纸会审记录和工程洽商记录均应按专业、按分部工程编写,应在右上角按7位或9位数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