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质量预控

土方工程质量预控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21.88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551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土方工程质量预控

土方工程质量预控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控制,确保土方工程的质量、安全及进度达到预期目标。土方工程涉及场地平整、基坑开挖、回填等工序,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结构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实施质量预控至关重要。

首先,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详细勘察现场地质条件,了解土壤类型、含水量及承载力等参数,为设计提供依据。同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开挖深度、边坡坡度、排水措施等内容,并根据工程规模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例如,严格控制基坑开挖的标高和尺寸,避免超挖或欠挖;对回填土分层夯实,确保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设置有效的降水与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影响施工质量。

此外,还需强化安全管理。土方工程施工存在坍塌、滑坡等风险,应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定期检查边坡稳定性,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最后,建立健全验收制度。在每道工序完成后及时组织验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工程整体质量达标。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土方工程质量的有效预控,为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低到最底标高以下再开挖。

预控措施: (1)基坑周围应设排水沟。挖土放坡时,坡顶和坡脚至排水沟均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 为0.5~1.0m。对永久性挖方边坡上缘至山坡截水应保持5m距离。 (2)基坑开挖时应逐层开挖,逐层放坡,并加深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检查边坡坡度, 不允许偏陡。边坡上缘堆土或堆置材料时,至坡边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在0.8m 以上,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3)在潜水层内开挖基坑时,应在潜水层标高最低处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4)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时,应在开挖标高坡脚设排水沟和集水井。 边坡超挖

(1)编制施工方案。清除和处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 (2)做好排水坡向,挖好排水沟。 (3)测设标准轴线桩、定位控制桩、开挖白灰线、水准点。并对要开挖的基础进行测 量定位、定出开挖宽度等。 (4)降低地下水位,一般降至槽底标高下0.5~1.0m。 操作工艺: (1)人工挖土:开挖浅的条基,不放坡时,应先沿灰线切出槽边的轮廓线,然后自上而 下分层开挖。每层600mm深,每层应清底和出土,遂步挖掘;在挖方上侧弃土时,应 保证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抛的土应距槽边800mm以外;在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 完成标高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挖到一定深度时,测量工及时抄出距 槽底500m平线;挖至槽底标高后,由两端轴线桩拉通线,然后修槽清底。开挖放坡 基槽时,应先按规定的坡度粗略开挖,再分层按坡度做出坡度线,每隔3m做一线, 以此线为准进行铲坡;开挖深槽时,应在槽帮中间留出800mm左右的倒土台,开挖 大面积浅基坑时,沉坑三面开挖,挖出的土装车后由未挖的一面运出;雨季开挖, 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注意边坡稳定,加强对边坡、支撑、围堰等措施的检查;冬 季开挖日,应防止地基土受冻。 (2)机械开挖,深度2m以内的大面积基坑开挖,宜采用推土机大面积土方一次开挖的 可采用铲运机;面积大且深的基础,多采用正铲挖掘三凯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操作面较狭窄,且有地下水 可采用反铲挖掘机;深5m以上,宜分层开挖,或开沟道可用正铲挖掘机下坑分层开 挖;面积大且很深的基坑可采用多层接力开挖方法,用翻斗车运出土方;在地下水 中挖土可用拉铲或抓铲。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开控路线、顺序、土方堆放地点等

要求进行挖土。大面积基坑底标高不一,采取先整片挖至一平均标高,再挖个别较 深部位。一次开挖深度5m以上时,宜分二~3层开挖,并修10%~15%坡道,供挖土及 运输车辆进出。面积和深度均较大的基坑,通常采用分层挖土。大型软土基坑, 可采用“接力挖土法”。面积不大深度较大的基坑,采用机械接力挖运土方方法和 人工与机械合理配合挖土,最后用搭枕木垛的方法,使挖土机开出基坑。机械开挖 应由深而浅,基底与边坡应预留一层300~500mm厚度土层由人工清除找平。 预控措施: (1)人工开挖应逐层清底和出土。 (2)机械开挖应预留0.3m厚的采用人工修坡。 (3)开挖过程中加强复测,严格定位,在坡顶边脚设置标志和边线,并设专人检查。 回填土挤动基础墙体 施工准备: (1)选择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选作各层填料;碎石 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厚的2/3),可用作表层下的填料;碎块 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只能用作无压实要求的填料;淤泥和淤泥质土,一 般不能作用填料,但在填方的次要部位,可用经过处理的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 淤泥质土作填料。 (2)对于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施工前应按所选用的土料、压实方法做试验,确定土料 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压(夯)实遍数、机械夯实行驶速度或人工夯实 的操作要求。 (3)写出施工要求,并现场进行技术交底。 操作工艺: (1)基底处理。回填土前应先清除基底积水和杂物;基底为松土时应充分夯实;基底 为含水量很大的松软土,应采取排水蔬干或换土等措施。 (2)人工填土从场地最低处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 用人工木夯夯实时:砂质土不大于30cm,粘性土为20cm;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 30cm。 (3)机械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推土机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铲运机 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50cm。汽车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50cm。 (4)回填土时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应使施工土料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粘性土 料施工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之差控制在一4~土2%。 (5)人工打夯应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

要求进行挖土。大面积基坑底标高不一,采取先整片挖至一平均标高,再挖个别较 深部位。一次开挖深度5m以上时,宜分二~3层开挖,并修10%~15%坡道,供挖土及 运输车辆进出。面积和深度均较大的基坑,通常采用分层挖土。大型软土基坑, 可采用“接力挖土法”。面积不大深度较大的基坑,采用机械接力挖运土方方法和 人工与机械合理配合挖土,最后用搭枕木垛的方法,使挖土机开出基坑。机械开挖 应由深而浅,基底与边坡应预留一层300~500mm厚度土层由人工清除找平。

层夯打。打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中间。 (6)在碾压机械碾压之前,宜先用轻型推土机、拖拉机推平,低速预压4~5遍,使表面 平实;采用振动平碾碎石类土,应先静压后振压。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 驶速度和压实遍数,使其符合要求。平碾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推土机将表面 拉平,土层表面太干时,应洒不湿润后继续回填。碾压路线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 间。 (7)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在压实或夯实后,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密实度检验 (8)但应适当注意基础两侧同时分层回填夯实,使受力平衡。当回填标高相差较大时 在不回填一侧加支撑顶牢。避免单侧回填土。 预控措施:基础两侧用细土同时分层回填夯实。两侧填土高差控制不超过30cm。如遇 暖气沟或室内外回填标高相差较大,回填土时可在另一侧临时加木撑。基础墙体施工完 毕,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回填施工。同时避免在单侧临时大量堆料以及行走重型机械 设备。 房心回填土沉陷 施工准备: (1)选择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选作各层填料;碎石 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厚的2/3),可用作表层下的填料;碎块 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只能用作无压实要求的填料;淤泥和淤泥质土,一 般不能作用填料,但在填方的次要部位,可用经过处理的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 淤泥质土作填料。 (2)对于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施工前应按所选用的土料、压实方法做试验,确定土料 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压(夯)实遍数、机械夯实行驶速度或人工夯实 的操作要求。 (3)写出施工要求,并现场进行技术交底。 (4)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填土土料中不能含有大量的有机杂质和大土块。 操作工艺: (1)基底处理。回填土前应先清除基底积水和杂物;基底为松土时应充分夯实;基底 为含水量很大的松软土,应采取排水疏干或换土等措施。 (2)人工填土从场地最低处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 用人工木夯夯实时:砂质土不大于30cm,粘性土为20cm;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 30cm。 (3)机械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推土机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铲运机

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50cm。汽车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50cm。 (4)回填土时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应使施工土料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粘性土 料施工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之差控制在一4~土2%。 (5)人工打夯应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 层夯打。打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中间。 (6)在碾压机械碾压之前,宜先用轻型推土机、拖拉机推平,低速预压4~5遍,使表面 平实;采用振动平碾碎石类土,应先静压后振压。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 驶速度和压实遍数,使其符合要求。平碾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推土机将表面 拉平,土层表面太干时,应洒不湿润后继续回填。碾压路线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 间。 (7)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在压实或夯实后,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密实度检验 预控措施: (1)选用合适回填土料,认真控制土的含水量在最优范围内,严格按规定分层回填夯 实,并抽样检验密实度。 (2)施工前应对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处理。 (3)房心回填土深度大于1.5m时,在建筑物外墙基回填土时需采取防渗措施。 (4)使用要求较高的大面积房心回填土,应先用机械将原自然土压密实,然后再回填 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