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摩天城项目博物馆外立面装饰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石狮摩天城项目博物馆外立面装饰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3.2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石狮摩天城项目博物馆外立面装饰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门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杆的杆件端头,均应增设一个防滑扣件,该扣件应紧靠主节点处的扣件。

10、挡脚板设置为180mm,同长设置刷红白油漆。

外墙保温施工方案11、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

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安全总监及各专业工程师进行书面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3)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4)脚手架拆除前,先划定安全范围,设置警戒线,并安排专人在警戒线上进行看护,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12、拆除脚手架注意事项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3)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4)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按本方案的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验收内容主要有:是否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搭设;是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脚手架的搭设及使用是否有安全技术交底;型钢及架管材质是否满足方案要求;悬挑梁及悬挑架是否连接牢固;软硬防护是否按要求设置;扣件紧固力矩是否满足要求等。

6.6  验收人员  

脚手架搭设完毕后,由劳务班组自检合格后,报专业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专业工程师报安全总监、技术负责人进行专项验收,最后由监理单位验收,并形成验收记录。

第七章 各项管理计划

7.1绿色施工管理计划

7.1.1 资源利用管理计划

7.1.1.1 资源利用管理目标

7.1.1.2 资源利用管理机构和职责分工

7.1.1.2.1 资源利用管理组织机构

组长:程歆(项目经理) 

副组长:王长安(项目总工、安全管理、绿色施工管理)

组员:张磊(技术工程师)、刘炯(专业工程师)、茅述涵(商务经理)、石贤皇(物资工程师)

7.1.1.2.2 资源利用管理职责分工

项目经理: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绿色施工监督员:负责各分包单位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全面落实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建立项目责任制,确定目标和指标,负责资源提供。 

项目总工: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制定项目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执行绿色施工导则和标准。 

技术工程师:协助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协助制定项目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执行绿色施工导则和标准。 

专业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按绿色施工责任要求进行实施,并进行自查讲评、落实改进措施。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生产,落实工程进度计划和绿色施工措施,负责向施工班组交底。 

商务经理:编制施工预算和指标测算,按月工作量报表统计,进行施工预算与实耗量对比分析。

物资工程师:对进场材料验收和数量核对,建立原材料进场和耗用台帐,逐月和分阶段统计消耗数量,与合约部门预算对比,以掌握材料消耗情况。 

质量工程师:执行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动态跟踪施工质量。

7.1.1.3 资源节约及利用计划及保证措施

7.1.2 环境管理计划

7.1.2.1 环境管理目标

7.1.2.2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7.1.2.2.1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7.1.2.2.2 环境管理职责分工

(1)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定期组织环境保护的工作检查,确保环保及水保体系正常运转,是实现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的第一责任人。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方针和法令。及时参加建设单位、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组织的环保工作会议,配合建设单位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安全工程师 主要负责审批施工环保的各项措施,与建设单位环保主管部门、监理以及当地环保主管部门联系,为相关部门提供有关施工现场的各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资料;随时检查施工现场的实施情况,有权制止破坏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的施工,并予以罚款。

(4)物资工程师 负责施工机械噪声、尾气排放等影响环境因素的治理工作。 负责机械废弃物及包装物的回收和处理。负责易燃、易爆物资及有毒化学品的采购、保管、贮存和领用,以预防其影响环境的潜在事故的发生。负责环保装备的采购和保管。

7.1.2.3 辨识重大环境因素

7.1.2.4 环境保护资源配置计划

7.1.2.5 环境保护措施

7.1.3 绿色施工评价

7.1.3.1 绿色施工评价方法

7.1.3.1.1绿色施工项目评价次数每月不少于 1 次,且每阶段不应少于 1 次。

7.1.3.1.2评价方法

控制项目标,必须全部满足。评价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一般项指标,应根据实际发生项执行的情况计分,评价方法符合下表的规定。

优选项指标,应根据实际发生项执行情况加分,评价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批次得分评价表应符合下列的规定,批次得分评价表按照下表进行要素权重决定。

单位工程绿色工程评价得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7.1.3.1.3单位工程绿色施工等级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判定.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

1)控制项不满足要求;

2)工程总得分 W<60 分;

3)施工阶段得分<60 分。

(2)满足以下条件者为合格:

1)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

2)工程得分 60 分≤W<80 分,施工阶段得分>60 分;

3)至少每个评价要素各有一项优选项得分,优选项得分>5 分。

(3)满足以下条件者为优良:

1)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

2)工程总得分 W≥80 分,施工阶段得分≥80 分;

3)至少每个评价要素中有两项优选项得分。优选项总分≥10。

7.2.1 进度计划关键控制点

7.2.2 施工进度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7.2.2.1施工进度管理组织机构

7.2.2.2 施工进度管理职责分工

7.2.2.3 进度管理措施

7.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

7.3.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配合总承包单位争创“福建省文明工地”、“石狮市观摩工地”。

7.3.2 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7.3.2.1 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7.3.2.2 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分工

(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检查,确保安全文明生产正常运转,是实现安全文明目标的第一责任人。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安全管理法规、方针和法令。及时参加建设单位、当地政府安监部门组织的安监工作会议,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工作。

(3)安全工程师:主要负责编制施工安全的各项措施,与建设单位安全主管部门、监理以及当地安监主管部门联系,为相关部门提供有关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文明资料;随时检查施工现场的实施情况,有权制止破坏安全文明施工,并予以罚款。

7.3.3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

7.3.4 职业健康安全资源配置计划

7.3.5 专项施工安全方案编制计划

7.3.6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3.7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7.3.7.1临时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1、健全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管理网络,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临时用电管理责任制,建立日常的安全用电分级检查机制,现场电工的自查和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

2、根据产品技术要求正确使用电气设备,提高施工现场在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水平。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用(配)电设备的关键电器元器件进行监控,防止劣质电气器件进入施工现场。强化施工现场用电的定期巡查、保养、维修工作责任制,项目管理部加强督促检查,对现场电工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记录,确保施工用电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用电资料记录齐全。教育有关操作人员正确使用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提高预防触电的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执证上岗制度;

3、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根据施工项目及工种的特点,为在施工现场有可能直接使用电动设备人员配备合格的防触电方面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教育操作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杜绝违章操作;

4、在项目部及各施工班组设立意外伤害急救人员,急救人员须经过触电后急救等方面的培训,并根据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对触电事故发生后的急救进行定期演练,熟习急救程序,以减少触电死亡事故的发生

7.3.7.2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保证措施

1、进入现场的人员戴安全帽;

2、交叉作业通道搭防护棚;

3、高处作业的工人应备工具袋、零件、螺栓、螺母随手放入工具袋,严禁向下抛掷物品;

4、高处码放的板材要加压重物,以防被大风掀翻吹落,高处作业的余料、废物须及时清理,以防无意碰落或被风吹落;

5、高处作业的操作平台应密实,周围栏杆底部应设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以防物料从平台缝隙或栏杆底部漏下。

7.3.7.3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保证措施

1、施工电梯的基础、安装和使用须符合生产厂商的规定,使用前应经检验合格,使用中定期检测;

2、卷扬机须搭防砸、防雨的操作棚,固定机身须设牢固地锚,传动部分须安装防护罩,导向滑轮不得用开口拉板式滑轮;

3、圆锯的传动部分应装防护罩。长度小于50cm、厚度小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上锯,破料锯与横截锯不得混用;

4、砂轮机应使用单向开关,砂轮须装不小于1800的防护罩和牢固的工作托架,严禁使用不圆、有裂纹和剩余部分不足25mm的砂轮;

5、各种施工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6、经常保养机具,按规定润滑或换配件,所用刀具必须匹配,换夹具、刀具时一定要拔下插头;

7、注意着装,不穿宽松服装操作电动工具,留长发者应带工作帽,不能戴手套操作;

8、打开机械的开关之前,检查调整刀具的扳手等工具是否取下,插头插入插座前先检查工具的开关是否关着;

9、手持电动工具仍在转动时不可随便放置;

10、操作施工机具必须注意力集中,严禁疲劳操作;

11、保持工作面整洁,以防因现场杂乱发生意外。

7.3.7.3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保证措施

2、从事无法架设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带。

7.3.7.5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1、圆锯的传动部分应装防护罩。长度小于50cm、厚度小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上锯,破料锯与横截锯不得混用;

2、砂轮机应使用单向开关,砂轮须装不小于1800的防护罩和牢固的工作托架,严禁使用不圆、有裂纹和剩余部分不足25mm的砂轮;

3、各种施工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4、经常保养机具,按规定润滑或换配件,所用刀具必须匹配,换夹具、刀具时一定要拔下插头;

5、注意着装,不穿宽松服装操作电动工具,留长发者应带工作帽,不能戴手套操作;

6、打开机械的开关之前,检查调整刀具的扳手等工具是否取下,插头插入插座前先检查工具的开关是否关着;

7、手持电动工具仍在转动时不可随便放置;

8、操作施工机具必须注意力集中,严禁疲劳操作;

9、保持工作面整洁,以防因现场杂乱发生意外。

7.3.7.6消防安全保证措施

1、在施工中,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建设部15号令(即《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规定》)及其它有关法规,将消防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使防火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有效地落实防火措施,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

3、制定消防工作总体方案,并根据不同季节和工程进度,制定出分阶段的防火预案及灭火方案,对发生火灾后包括报警、灭火疏散、抢运物资、抢救伤员等项工作,详细分工GB/T 13663.2-2005 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二部分--管件.pdf,明确职责、使灭火工作忙而不乱,有序有效,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4、建立并执行消防工作检查制度。由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由各施工单位消防工作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现场要设立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志。每季度对职工进行一次防火教育,并培训一次义务消防队,建立防火工作档案;

6、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设置消火栓, 消火栓处昼夜要设有明显标志,并配备足够的水龙带,消火栓周围以内,不得堆放任何物品。消火栓进水干管直径为

7、对重点防火部位、易发生火险部位,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材,随工程进度及楼层不断增高而及时增加干粉灭火器。消防器材保证灵敏有效,干粉灭火器按规定时间更换干粉。

项目总工程师根据本工程的情况,组织识别和确定项目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本项目以下物质或场所为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重点:

1、易燃易爆液(气)体:汽油、油漆、稀料等;

3、应急准备和响应的作业点或场所:电气焊作业点、木工棚、防水作业点、仓库、配电室、食堂、实验室等。

发生意外事故038裱糊工程施工工艺,要根据事故的性质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应急措施,通常应做到以下几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