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余梁公路北延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2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28)、《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8);
徐州某电厂主厂房爆破拆除施工方案_new(29)、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法规和规范及其它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1)、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
(2)、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通用文本;
(3)、余梁公路北延工程一标(K0+000至K3+310段)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会议纪要。
(1)、工程名称:余梁工路北延工程第一合同段。
(2)、工程地点: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具体地理位置见下图:
(3)、工程规模:本合同段在整条路线的北侧,桩号为K0+000~K3+100,长度为3.1km,共设置大桥508米/1座,小桥25.54m/1座,箱涵72.5m/2道,主要公路城市道路平面交叉7处,立体交叉1处。
①、道路等级:一级公路;
②、行车道数:主线双向六车道;
③、设计速度:80km/h;
④、车道标准宽度:3.75m;
⑤、路基宽度:路基宽度41.5m;
⑥、路幅布置:中央绿化隔离带3m+左侧路缘带2×0.5m+机动车道2×(3×3.75)m+右侧路缘带2×0.5m+机非隔离带2×2.0m+非机动车道2×4.5m;
⑦、单幅桥梁宽度:景观栏杆0.5m+辅车道4.5m+机非硬隔离0.5m+行车道12.25m+防撞护栏0.5m;
⑧、桥面横陂:2.0%;
⑨、桥梁最大纵坡:3.0%;
⑫、防撞护栏等级:SB级F型防撞护栏;
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
⑭、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和路基1/100;
(4)、工程造价:108112279元。
(5)、投资来源:上级补助及自筹。
(6)、工程性质:公路与桥梁工程。
(7)、建设单位:余姚市余梁公路北延工程建设指挥部。
(8)、设计单位:余姚市交通设计院。
(9)、监理单位:余姚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10)、施工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11)、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宁波市交通质量监督站。
工程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1)、合同总价:108112279元。
(2)、合同工期:518历天。
开工日期:2010年12月25日(以具体开工令为准)。
交工日期:2012年5月26日。
(3)、合同质量等级:交工验收评分90(分)含以上;
竣工验收评分90(分)含以上。
本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季盛行西北风,空气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雨水充沛,属高温、强光照季节;春秋二季过渡时期,冷暖变化大,锋面雨较多。年平均气温在15~18度之间,无霜期230~270天,年降水量1100~1900毫米,降水集中在4~9月,主要以春雨、梅雨和台风雨为主。
区域内地下水位很浅,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小流域河网影响,钻孔中埋深一般为0.3~1.5m。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河流排泄。工程区的地下水埋藏类型有: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透水性良好,厚度一般5~20m。基岩裂隙水主要受断层及节理控制,分布在侏罗系火山碎屑岩的裂隙和断裂中,深部基岩一般为不透水层。
工程地质层的划分按岩土体成因时代、岩性特征、埋藏分布条件、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岩体的风化程度等,将该路段地质层组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16个亚层。其工程地质特征评述如下:
⑪、4层砾砂混角砾:灰色,稍密~中密,混角砾。夹粘性土,土质不均匀。砾砂和角砾磨圆度差,次棱角状,母岩为凝灰岩,岩质较坚硬,层厚3.3~13.7m。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40KPa,桩侧土摩阻力标准值qik=90KPa。
①、路基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道路沿线零星分布水塘水沟,深浅不一,塘(沟)底分布淤泥,如深度不大,换填或抛石等方法进行浅层处理。
②、兰江大桥地基土地质条件评价
值得特殊说明并注意的是:6层基岩遇水极易软化,且软化后抗压强度极低,大桥北侧尤为明显,根据试验结果,最低仅0.333MPa。建议钻孔桩施工时,钻孔完成后尽快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以减小下部基岩的软化。
③、其他中小桥地基土地质条件评价
本工程地处余姚市,现场交通、通讯、水、临时场地等基础设施较完备,能满足施工的各项需求。本标段起点的进场道路使用现有的谭家岭西路,路况较好,可满足大型设备进场条件,同时需要沿道路红线修筑施工便道以满足施工需要。业主提供本标段施工驻地约2200㎡,预制场地和搅拌楼用地约9800㎡,需我方进行平整并填筑宕渣后可满足临时设施建设需求。
施工用电从施工现场高压线接入,同时现场预备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生活办公用电及预制场、搅拌楼等大型机械用电采用施工驻地内设置450KV变压器供电。施工与生活用水水源从场地边上水源接口接入。
本工程主要结构材料有:钢筋、钢绞线、水泥、砂、石、宕渣、粉煤灰、外加剂、钢板、锚具、支座、波纹管等。主要辅助材料有:钢管桩、槽钢、工字钢、贝雷架、竹胶板、脚手架钢管、钢板桩、钢板。所有材料考虑由陆路运输。砼供应为现场自拌,配备1套生产能力为60m3/h的混凝土搅拌站、1辆混凝土汽车泵、3辆混凝土运输车。对水泥、钢材、管材等建筑材料及特殊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分批进场,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本工程施工所需设备均从陆路运输至现场,零星机具由当地采购。主要投入设备有:回旋钻机、旋挖钻机、砼搅拌站、砼运输车、砼汽车泵、龙门吊、发电机组、履带吊、汽车吊、运梁车、泥浆分离器、挖掘机、空压机、变压器、对焊机、电焊机、弯曲机、切断机、压浆机、平板车、汽车等。桥梁、起重、运输施工设备根据工程情况进行统一调配,可以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
结合大桥施工特点,在K2+400右侧设置预制场以及混凝土搅拌站。场地根据地质情况换填宕渣压实,使预制场地地基满足梁板预制台座、龙门吊轨道等最小地基承载力的需求,预制梁台座基础采用C30扩大基础。预制场内做好纵、横向排水沟渠,避免场内积水。预制梁板利用龙门架起吊出坑,轨道平车运输,架桥机安装。
根据工程进度安排本合同段高峰期需劳动力约400人。当地及周边地区劳动力充裕,完全能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施工用电采用电网供电与自发电相结合的办法,在K1+500处项目部驻地设置1台容量为315KVA变压器,配备1台125KW柴油发电机备用,在K2+400处右侧拌和场处设置1台容量为450KVA变压器,配备1台125KW柴油发电机组备用,低压线路架通全线。
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用电需求,决定设置一个一级分配电箱,就近从高压电网引入通过2台450KVA变压器分流。二级分配电箱摆放在施工层上,其电源线引自一级分配电箱。供电线路选用五芯电缆,供电系统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施工机具严格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标准要求。
现场施工用水由就近的给水管接入,在主要施工机械及加工棚附近设置若干水龙头,由支管引入。生活用水由临时给水管引入。沿建筑物四周、木工棚、生活区及办公区等地方布置若干消火栓。
总、支管均采用暗埋法,通过道路部分应在上面设砂垫层及砼保护层,以避免地面机械荷载破坏管子。另在地下消防水储水池安装高压水泵,以满足用水高峰的消防、施工用水要求。
本合同段进场道路拟使用谭家岭西路,同时对沿线道路进行硬化,施工材料、设备、人员进出场均比较方便。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余梁公路北延工程第一合同段的施工任务,由我公司组建项目经理部,并采用符合公司实际的“项目法”进行本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实行“两层分离”,项目经理部设管理层和操作层,人员在公司择优选拔。项目经理部对进场的人员、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动。为确保本合同段施工顺利进行,我公司将结合自身综合实力、技术专长及具体的施工特点,项目经理部管理层设八部二室,即生产管理部、工程技术部、质量检测部、监控测量部、中心试验室、物资机械部、财务核算部、合同管理部、经理部办公室、安全环保部,下辖各操作班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见下图:
施工部署和总的施工安排
本合同段点多线长、工程量大,包括路基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现浇承台、墩身、盖梁、箱梁和预制安装箱梁。合理的施工组织和顺序安排是项目成败的关键。本合同段路基里程长,是施工重点,现浇悬臂连续箱梁施工工艺要求高,是施工组织的难点。
总体施工顺序遵循以下原则:在保证路基与兰江大桥施工进度前期下,尽量投入剩余劳动力进行涵洞、小桥的施工。
结合工程特点,必须紧紧围绕路基与兰江大桥施工,分区、分面按流水作业,并优先保证资源的投入;其余如涵洞、小桥等采取穿插作业。为方便管理,施工组织分为四个工区:桥梁工区施工兰江大桥;路基工区施工路基、涵洞、小桥涵;预制场工区生产预制构件;搅拌站工区负责拌和砼。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为达到“全面开工、连续施工、提前竣工”这一目标,采用分段交叉施工和平行流水施工相结合的方法,即在前期施工中临时工程和钻孔灌注桩同行并进,逐次完善施工条件以利于立柱、盖梁等分项的顺利开工,在实施过程中需处理好以下几个重点:
(1)、以钻孔灌注桩、施工便道铺设、梁板预制、钢构现浇施工为中心,全面进行临时道路、桥梁的铺设工作,同时进行主线剥离。
(2)、当上下部结构施工进度基本平衡时,及时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
钻孔灌注桩φ1300mm
钻孔灌注桩φ1500mm
墩柱身1356.5,耳背墙86.7
包括(砼,钢筋,扶手)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件一。
主要施工任务的组织分工和施工队伍的安排,劳动力的配备
施工任务的组织分工、施工队伍的安排和劳动力的配备由项目经理部负责总体协调,确保满足现场生产需要。
本工程作业面较多,可多作业面展开工作。施工劳动力分为路基、桥梁、预制场和搅拌站等四个工区,具体划分情况如下:
(1)、路基工区。路基2567m,箱涵2个,20m跨桥1座,圆管涵8个,改路95m,改河510m。
(2)、桥梁工区。桥梁下部作业一组:0#~6#墩钻孔灌注桩,现浇立柱、盖梁。桥梁下部作业二组:7#~13#墩钻孔灌注桩,现浇立柱、盖梁。桥梁上部作业组:箱梁预制安装、刚构现浇施工、桥面系施工及道路设施。
(3)、预制场工区。负责箱梁的预制及安装。
(4)、搅拌站工区。负责混凝土的供应。
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总体计划及施工现场需要,及时将施工设备运抵现场,以满足施工需求。
本合同段共有预制箱梁150榀,由预制场生产,场内设置2台80t龙门吊负责箱梁场内移运,2台160t箱梁运输车负责箱梁从预制场出运至施工现场安装。
项目经理部办公区、生活区设置在K1+500左侧,占地2200m2。设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办公室、会议室、卫生设施、停车场地。临时生活区按照省文明标化相关要求布置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职工宿舍统一安置床、衣柜等。
预制场设置在K2+400右侧,占地9800m2。按照施工进度要求,共设置11座预制台座,台座宽1m,台座横向间距4.6m,纵向间距2m,存梁区共设置2道存梁台座。
搅拌站设置在预制场内。为确保施工进度,设置1套生产能力60m3/h的混凝土搅拌站,用于本合同段桩基、下部结构、箱梁预制、箱梁现浇段、桥面系等砼施工。
在项目经理部内建立一个完善的工地实验室,承担本合同段的水泥、钢筋、砂石料等原材料检验,以及砼配合比配制、砂浆、砼试块强度检验等工作。
钢筋加工区设置在预制场内。设原材料存放区、钢筋加工区、半成品存放区、工具房、危险品库、预应力材料堆放区等,以满足施工需要。
在项目经理部、预制场外侧红线范围内各自砌筑围墙,高度2m,墙厚24cm。
根据规范规定,本工程路线测量控制点须达到一级平面控制测量和四等高程控制测量等级的要求。测量工程由我部测量主管全权负责,辅助人员7名,并由公司测量主管工程师全程监督检查。测量仪器已进行检定,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中长基线:14.1mm
测距精度:1.77mm/km
DB34/T 3321-2019标准下载测距精度:1.69mm/km
视准线的安平误差:0.34″
视准线误差(i):3.7″
望远镜调焦运行误差:0.136mm
视准线的安平误差:0.27″
视准线误差(i):3.1″
望远镜调焦运行误差:0.136mm
本工程设计采用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为宁波市独立坐标系统GB/T 39212-2020标准下载,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其坐标系统与设计采用的坐标系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