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凿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636.9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凿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负责督促检查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达到业主合同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维护企业信誉而尽职尽责。负责督促检查安全生产,确保施工安全;切实搞好文明施工、负责督促检查现场施工用电规范化。

质检科:按时做好各类试验。对分项工程进行自检报验,整理工程资料,对调拨材料的质量和工程施工提出相关意见。

财供科:负责工程经费组织、材料调拨,机具设备购置、安排职工生活、考勤等。负责向项目经理提交各式财务和计划报表,计划安排工程施工和各类材料的到工计划,保证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和合理性。

负责进场材料分类、分规格堆码整齐,做到现场文明管理,杜绝和减少材料保管加工使用中的浪费,严格坚持按计划进料,建立健全现场物资的验收、保管、领退料和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清查盘点仓库、料场材料,及时办理结算手续,做到施工现场工完料尽场地清。

安全科:督促本队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安全法规,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予以纠正。主持安全生产检查,组织安全知识学习与培训。监控工地安全隐患,值班保卫白灰窑工程的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防火防盗。严格按照单位有关文件精神对项目部操作班组进行监督、检查、奖罚。对在工作中查出的安全、质量隐患必须出具检查通知书,提出存在问题、整改方法及建议、整改期限,并进行复查。

办公室:主要负责工地精神文明建设,日常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第五章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及劳动力安排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实行科学配置,选派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和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本项目的施工管理。

5.1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配备

5.1.1项技术负责人及其简要经历

5.1.1.1项技术负责人近三年所承担过的工程质量情况

司秋云同志在2009~2011年3年内承担的工程及其质量情况如下:

2009.12~2010.3在沛县2009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中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评定为合格;

2010.2~2010.6在沭阳县2010年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中技术负责人,质量评定为合格;

2010.9~2010.11在沭阳县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技术负责人,质量评定为合格;

2010.12~2011.4在沛县2010年度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中任项目经理,质量评定为合格;

5.1.1.2技术负责人近三年所承担的工程安全及质量事故情况

在2009年~2011年3年内所承担的工程中,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及重大质量事故。

拟派王开峰、王敦亚两位同志担任本工程施工的技术员。他们均是大专学历,参加工作在10年以上,均参与了类似工程的施工,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施工经验。

5.1.3质检、安全、材料、施工、预算等人员配备详见项目管理机构表

5.1.4施工人员配备

配备施工队长五名,分别由闫法胜、潘家路、王开锋、叶翀、孙远飞同志担任。五位同志均参与了类似工程的施工,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施工经验。技工及普工配备情况参见劳动力计划表。

5.2各专业工种的配置

5.2.1组织和人力资源规划是识别、确定和分派项目角色、职责和报告关系的过程。根据项目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建立项目组织结构,组建和优化项目管理班子。

5.2.2严格管理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以提高工作效率。明确每个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的职责、权限和个人业绩测量标准,以确保项目管理班子成员对工作的正确理解。

5.2.3形成合适的团队机制,以提高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和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分析影响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和团队业绩与士气的因素,并采取措施调动积极因素,减少消极影响。

5.2.4建立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渠道,创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5.2.5及时识别和分析人力资源偏离计划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充实和健全项目团队。

5.2.6根据本工程项目多、路线长、范围广、施工技术难度高,现场地质条件差,交通组织复杂的特点。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在考虑本工程的劳动力投入时,需在按常规满足施工质量及进度要求的同时,还需考虑到场地对施工总体布置带来的不利影响。即在布置人员时,需比常规多考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的配备,特别是专业工程人员的配置。

在安排本工程施工人员计划时,除按常规满足各单项工程的施工需要外,还需结合本工程实际的整体环境和整体条件,确保施工现场有良好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环境,还需在各个不同节点不同季节中在各个单项工程上有充足的劳动力以确保现场有个热火朝天、朝气蓬勃的施工场面。

为适应本工程施工特点,将安排五支专业施工队伍分多个班组进行本工程施工。力求做到以最优的质量和最快的速度完成本工程。在人员上我们将安排有多年施工和管理经验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对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并建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为核心,各专业队长参加的与组成的“QC小组”。努力实现本工程的优化管理。劳动力投入计划按施工高峰期安排33人,其他施工时段,劳动力根据施工强度进行适当调整。

5.4.1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普通工人调配,必须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本工程项目部及施工队伍。

5.4.2本投标人管理人员做到提前进入施工技术、生产准备工作。

5.4.3本工程施工在必要时采取昼夜施工,确保按期完成。

5.4.4本投标人用周计划控制分部分项进度,用节点控制总进度,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

5.4.5根据工程进度进展情况,合理调配劳动力,当工程进入高潮时,本投标人可在3天内调集需要的劳动力

5.4.6充分发挥本投标人施工、技术、管理上的优势,组织。多支作业组同步施工,交叉施工,确保目标工期。

5.4.7本投标人根据施工队人员情况,合理进行劳动力的调配以保证劳动力的安排能满足工期要求。

劳动力具体配备情况详见后附表。

第六章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6.1施工机械的选用及配置

6.1.1主要机具设备和检验仪器配置原则

1、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作业条件确定设备选型。优选精良设备,并合理匹配,形成综合生产能力。

2、根据本项目工期及标段工程量,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指标配备数量,使机械设备能力大于进度计划指标能力,有足够的设备储备量。

3、同类机械设备尽可能采用同厂家设备,以便于维修,配件供应和通用互换,确保机械使用率。

4、使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5、同时考虑突发性事故所需的工程抢险应急设备。

6.1.2主要机具设备和检验仪器的配置

主要施工机械和检验仪器由我单位物资部统一调配,以满足本项目工程需要。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具体详见后附表。

6.2施工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6.2.1施工机械组织措施

(1)、实行人机固定,要求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积极为安全服务。

(2)、提高机械施工质量,降低消耗,将机械的使用效益与个人经济利益联系起来。

(3)、爱护机械设备,管好原机零部件、附属设备和随机工具,执行保养规程。

(4)、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填好运转记录。

(1)、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经有关部门确认合格者发给操作证,持证上岗。

(2)、实行岗位责任制

(1)、遵守技术试验规定,凡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的机械设备,必须测定其技术性能、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确认合格后才能验收、投产使用。

(2)、遵守磨合期的使用规定,防止机件早期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和修理周期。

(1)、根据需要和实际可能,经济合理的配备机械设备。

(2)、安排好机械施工计划,充分考虑机械设备维修时间,合理组织实施、调配。

(3)、组织机械设备流水施工和综合利用,提高单机效率。

(4)、为施工机械创造良好的现场环境,如交通、照明设施,施工平面布置要适合机械作业要求。

(5)加强机械设备安全作业,作业前须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交底,严禁违章作业和机械带病作业。

5、实行单机或机组核算

(1)、以定额为基础,确定单机或机组生产率、消耗费用和保修费用。

(2)、加强班组核算,按标准进行考核和奖惩。

包括原始技术文件、交接、运转和维修记录,事故分析和技术改造资料等。

举办训练班、进行岗位练兵,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能力和操作保修技能。

6.2.2施工机械管理措施

(1)、由操作人员每日(班)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进行的保养,又称日常保养。

(2)、主要保养内容是:保持机械清洁,检查运转状态,紧固易松脱的螺栓,调整各部位不正常的行程和间隙,按规定进行润滑,采取措施防止机械腐蚀。

(1)、当机械设备运转到规定的保养定额工时时,停机进行的保养,又称强制保养,一般分为四级。

(2)、一级保养由操作者负责,二、三、四级保养由专业保养工(修理工)负责。

(1)、修理包括零星小修、中修和大修

(2)、零星小修是临时安排的修理,一般和保养相结合,不列入修理计划,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其目的是,消除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机械设备突发性故障、个别零件损坏或一般事故性损坏,及时进行维修、更换、修复。

(3)、大修和中修列入修理计划,并由企业负责按机械预检修计划对施工机械进行检修。

大修是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解体检查修理,保证各零部件质量和配合要求,使其达到良好的技术状态,恢复可靠性和精度等工作性能,以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中修是对不能继续使用的部分总成进行大修,使整机状况达到平衡,以延长机械设备的大修间隔。

中修是在大修间隔期间对少数总成进行的一次平衡修理,对其他不进行大修的总成只执行检查保养。

第八章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

8.1.1凿井施工工艺、钻进、护壁与冲洗介质技术

8.l.1.1设备选择:

根据管井设计的孔深、孔径、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钻井运输、施工、水电供应条件因素,拟采用SPJ一300型回旋式钻机配合3PN泥浆泵施工。

8.1.1.2钻机安装、护筒、泥浆池等及钻前准备工作

首先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挖除软土、夯打密实。安装钻机设备的地基必须平坦、坚实、软硬均匀,对软弱地基作加固处理,地势低洼地区修筑钻井平台。

2)护筒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线重合,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平面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

3)护筒周围粘土填实并分层夯实。

4)护筒高出地面在0.3m。

安装前对各部件进行认真检查,符合要求后安装,竖立时有专业专人指挥,卷扬机或绞车低员要有一定专业技术,两边负责支撑杆的人员和主机手密切配合,缓慢、平稳、准确安装,以防支撑杆脱离滑道、钻塔后翻造成塔坏人伤。

安装后的回转钻机转盘要水平,天车、转盘及井孔中心必须在一条铅直线上

(4)泥浆循环系统开挖:

泥浆循环系统包括泥浆池、泥浆搅拌池、沉淀池及输浆沟等。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利用就近沟渠水源提供用水,沉淀池规格为1*1*1m3,泥浆池规格为3*3*1.5m3,输浆沟规格为0.3*0.4m2,长度不小于15m,沟坡为1/100~1/80。

8.1.1.3钻进施工要点

1)钻具全长不小于6m,若钻塔有效高度允许时,可以适当加长钻具。

2)钻进中尽量采用钻铤加压。

3)每次下入钻具前,检查钻具,如发现脱焊裂口、严重磨损等情况时,及时焊补或更换。

4)水龙头与高压胶管连接处卡牢,并系保险绳。开钻时,高压胶管用保险系牢,下面不站人。

5)每次开钻前,先将钻具提离孔底,开动泥浆泵,待冲洗液畅通后,再用慢速回转至孔底,然后开始正常钻进。

6)用钻机拧卸钻杆时,离合器要慢慢结合,旋转速度不宜太快;用扳手拧卸时,注意防止扳手回冲伤人。

7)提升和下入钻具时,钻台工作人员不得将脚踏在转盘上面,工具及附件不得放在转盘上。

8)钻孔变径时,岩芯管上必须加导向装置,以使变径后的钻孔与原钻孔同心。

9)钻进过程中,如发现钻具回转阻力增加、负荷增大、泥浆泵压力不足等反常现象时,立即停止钻进,检查原因。

10)钻进发生卡钻时,必须马上退开总离合器,停止转盘转动,查明情况进行处理。

8.1.1.4钻进方法

DB31/T 1162-2019标准下载(一)全面破碎无岩心钻进

1)开钻时,先用小泵量冲孔,钻具转动开始进尺时,再用大泵量冲孔,以防因超径造成孔斜。

2)使用钻头切削刃部必须焊接圆正匀称,各刃角点应在同一圆周上,且其圆心与钻头的中心在一条轴心线上。

3)在粘土层中钻进,如发砚缩径、粘钻、憋泵等现象时,经常提冲钻头,并加大泵量。

4)钻进中,操作者经常注意钻头所受阻力、钻进效率、孔内传出的响声、孔口返出泥浆的颜色及所带出泥砂魄颗粒大小和岩性,并配合取样判断地层。

5)每钻完一根钻杆,提起钻具自上而下进行划孔,检查井孔圆、正、直后,再接长钻秆继续钻进。

1)钻进基岩风化壳或软岩层,可采用全面钻进钻具,技术要求大致与松散层全面钻进相同。

2)钻进前,核实机械的负荷强度及动力功率,在满足其安全负载的前提下深圳市某小净距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可采用中钻压、高转速、大泵量钻进。根据地质和进尺情况,随时调整钻进参数及泥浆指标。

(二)环面破碎取心钻进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