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甬 DX-12 宁波市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要点.pdf

2017甬 DX-12 宁波市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要点.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153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2017甬 DX-12 宁波市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要点.pdf

施工误差、温差引起变形等要求,且不应小于15mm。 4预制外墙板的接缝及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用材料防水 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板水平接缝宜采用高低缝或企口缝构造。 2)墙板竖缝可采用平口或槽口构造。 3)当板缝空腔需设置导水管排水时,板缝内侧应增设气密条 密封构造。 5女儿墙板内侧在要求的泛水高度处应设凹槽、挑檐或其他泛水收 头等构造。 6门窗应采用标准化部件,并宜采用缺口、预留副框或预埋件等方 法与墙体可靠连接 7建筑内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外露部位,应采取防火保护措 施,且节点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相应构件的耐火极限。 8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处采取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第6.2.5条规定的防火措施,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 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预制外墙板(梁)外侧设置幕墙时,幕墙连 接件应采用预理方式。

时,该结构体的耐火极限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当保温材料的燃烧 性能为B1、B2级时,保温材料两侧的墙体应采用不燃材料且厚度均不 应小于50mm。

GB50010的基本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2装配式结构宜采用高强混凝土、高性能钢筋; 3装配式结构的节点和接缝应受力明确、构造可靠,并应满足承载 力、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4应根据连接节点和接缝的构造方式和性能,确定结构的整体计算 模型。

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GB/T 36419-2018 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 含2021年第1号修改单,且不应低于C30;现浇混凝土 等级不应低于C25;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 不应低于C30

50010的规定。普通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时,钢筋应 采用热轧带肋钢筋

程》JGJ114的规定。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套筒应符合现行行业 示准《钢筋莲接用灌浆套筒》JG/T398的规定。钢筋套简灌浆连接接头 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 的规定。

学性能应满足表4.1.5的要求。

风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灌浆料性能要习

4.1.6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 现浇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房屋最大适用高 度应满足表4.1.6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结构中竖向构件全部为现浇且楼盖采用叠合梁板时,房屋的最 大适用高度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中的规定采用。 2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在规 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 力的50%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 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80%时,最大适用高度应取表4.1.6中括号内的 数值。

注: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的部分。

4.1.7高层装配整体式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4.1.7的数值

注: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

本条为强条,对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及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抗震等级分界高度由GB50011的80m降低为70m。

本条为强条,对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及部

4.1.9乙类装配整体式结构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加强其抗震措施;当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且抗震等级为一级时, 应采取比一级更高的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类时,仍可按本地区抗震 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4.1.10装配式结构竖向布置应连续、均匀,应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 刚度和承载力竖向突变,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的有关规定。 4.1.11高层装配式整体式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设置地下室,地下室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2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3 框架结构首层柱宜采用现浇混凝土,顶层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 4.1.12 2带转换层的装配整体式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时,底部框支层不宜超过2层,且框支

2部分框支剪力墙以外的结构中,转换梁、转换柱宜现浇, 4.1.13抗震设计时,构件及节点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应按 表4.1.13采用: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组合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应 取1.0。预埋件锚筋截面计算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YRE应取为1.0

表4.1.13构件及节点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YRE

增加了接缝受剪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YRE为0.85,其余结构构件的 承载力震调整系数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 1.1.14预制构件节点及接缝处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构件 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多层剪力墙结构中墙板水平接缝用坐浆材料的强度 等级值应大王被连接构件的湿凝 土强度黛级值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试验,每种规格的连接接头试件数量

本条为强条,预制构件的连接技术是本要点关键技术,其中钢筋套 简灌浆连接接头技术是本要点推荐采用的主要钢筋接头连接技术,必须 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其连接可靠。在结构总说明中,应明确此条。

4.2.1在各种设计状况下,装配整体式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 司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当同一层内既有预制又有现浇抗侧力构件时, 地震设计状况下宜对现浇抗侧力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和剪力进行 适当放大。

4.2.3按弹性方法计算的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

表4.2.3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

4.2.4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时,对现浇楼盖和叠合楼盖,均可假定楼 盖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楼面梁的刚度可计入翼缘作用予以增大; 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近似取为1.3~2.0。

4.3.1 预制构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持久设计状况,应对预制构件进行承载力、变形、裂缝控制验 算; 2对地震设计状况,应对预制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 3对制作、运输和堆放、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预制构件验算,

4.4.1装配整体式结构中,接缝的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接缝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 下列规定: 1持久设计状况:

VjdE≤VuE/RE

梁、柱端部箍筋加密区及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尚应符合下式要

Mi Vmua ≤VuE

震等级为三、四级取1.1。

震等级为三、四级取1.1。

后浇混凝土、灌浆料或坐浆材料与预制构件结合面的粘结抗剪强度 住往低于预制构件本身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因此预制构件的接缝一般都 需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为实现接缝强连接,对梁端、柱底、剪力墙底 部加强部位的墙底接缝要求其承载力设计值大于被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没计值乘以强连接系数,Vmua为按实配钢筋面积计算的斜截面受剪承载 力设计值,意味着接缝强连接计算时不能直接选用梁端、柱底、剪力墙 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底剪力设计值,而应根据不同的构件类型按实配钢筋 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 接缝一股采用强度等级高于构件的后浇混凝土、灌浆料或坐浆材料 当穿过接缝的钢筋不少于构件内钢筋且构造符合本规范要求时,节点及 妾缝的正截面受压、受拉及受弯承载力可不必进行验算。

面、键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预制梁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预制梁 端面应设置键槽(图4.4.4)且宜设置粗糙面。键槽的尺寸和数量应按规 定计算确定;键槽的深度t不宜小于30mm,宽度W不宜小于深度的3 倍且不宜大于深度的10倍;键槽可贯通截面,当不贯通时槽口距离截 面边缘不宜小于50mm:键槽间距宜等于键槽宽度:键槽端部斜面倾角 不宜大于30°。 3预制剪力墙的顶部和底部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 侧面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也可设置键槽;键槽深度 不宜小于20mm,宽度W不宜小于深度的3倍且不宜大于深度的10倍 键槽间距宜等于键槽宽度,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于30°。 4预制柱的底部应设置键槽且宜设置粗糙面,键槽应均匀布置,键 槽深度不宜小于30mm,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于30°。柱顶应设置 粗糙面。 5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预制板的粗糙面凹凸深度 不应小于4mm,预制梁端、预制柱端、预制墙端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 小王6mm

(a)键槽贯通截面 (b)键槽不贯通截面

图4.4.4梁端键槽构造示意 1一键槽:2梁端面

4.4.5预制楼梯与支承构件之间宜采用简支连接。采用简支

预制楼梯与支承构件之间宜采用简支连接。采用简支连接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楼梯宜一端设置固定铰,另一端设置滑动铰,其转动及滑 动变形能力应满足结构层间位移的要求,且预制楼梯端部在支承构件 上的最小搁置长度应符合表4.4.5的规定;

楼梯采用一端固定铰,一端滑动铰时,表中的搁置长度是最低要 求,其在支承构件上的最小搁置长度应大于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支承构 生的水平位移,确保梯段不滑落。当梯段间剪力墙为建筑外墙时,宜 来用现浇,若来用预制时,要求楼梯平台板和楼梯梁采用现浇结构, 平台板厚度不应小于100

4.5.1叠合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进行设 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 小于60mm; 当叠合板的预制板采用空心板时,板端空腔应封堵; 3 跨度大于3m的叠合板,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4 跨度大于6m的叠合板,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 5 板厚大于180mm的叠合板,宜采用混凝土空心板。 4.5.2叠合板可根据预制板接缝构造、支座构造、长宽比按单向板或双向 板设计。当预制板之间采用分离式接缝(图4.5.2a)时,宜按单向板设计

对长宽比不大于3的四边支承叠合板,当其预制板之间采用整体式接缝(图 4.5.2b)或无接缝(图4.5.2c)时,可按双向板设计。

(a)单向叠合板(b)带接缝的双向叠合板(c)无接缝双向叠合板

图4.5.2叠合板的预制板布置形式示意

1一预制板;2一梁或墙;3一板侧分离式接缝;4一板侧整体式接缝

4.5.3单向叠合板板侧的分离式接缝宜配置附加钢筋(图4.5.3),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接缝处紧邻预制板面宜设置垂直于板缝的附加钢筋,附加钢筋 伸入两侧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附加钢筋直 径); 2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中该方向钢筋面积,钢筋直径 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图4.5.3单向叠合板板侧分离式拼缝构造示意

1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承 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4.5.4);

2单向叠合板的板侧支座处,当预制板内的板底分布钢筋伸入支承 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时,应符合本条第1款的要求;当板底分布钢筋 不伸入支座时,宜在紧预制板顶面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中设置附加钢 筋,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内的同向分布钢筋面积,间距不 宜大于600mm,在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在 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附加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 线(图4.5.4b)。

反端支座 (b)板侧支座 图4.5.4叠合板端及板侧支座构造示意 承逊或墙:2预制板:3纵向受力钢箭

图4.5.4叠合板端及板侧支座构造示意 支承梁或墙:2一预制板:3—纵向受力钢筋:

图4.5.4叠合板端及板侧支座构造示意

4.5.5双向叠合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受力方向 上且宜避开最大弯矩截面。接缝可采用后浇带形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浇带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可在后浇带中焊接、搭接连接、弯 折锚固; 3当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在后浇带中弯折锚固时(图4.5.5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叠合板厚度不应小于10d,且不应小于120mm(d为弯折钢直 径的较大值); 2)接缝处预制板侧伸出的纵向受力钢筋应在后浇混凝土叠合

为锚固,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两侧钢筋在接缝处重叠的长度不应小 于10d,钢筋弯折角度不应大于30°,弯折处沿接缝方向应配置不少于 2根通长构造钢筋,目直径不应小于该方向预制板内钢筋直径

4.5.5双向叠合板整体式接缝构造示意

1一通长构造钢筋:2一纵向受力钢筋;3一预制板

1一通长构造钢筋:2一纵向受力钢筋:3一预制板:

4一后浇混凝土叠合层:5一后浇层内钢

4.5.6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应满足下列要求: 架钢筋应沿主要受力方向布置: 2 桁架钢筋距板边不应大于300mm,间距不宜大于600mm; 3桁架钢筋弦杆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腹杆钢筋直径不应小 4mm; 4 桁架钢筋弦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4.5.7当未设置桁架钢筋时,在下列情况下,叠合板的预制板与后浇 混凝土叠合层之间应设置抗剪构造钢筋: 1单向叠合板跨度大于4.0m时,距支座1/4跨范围内; 2双向叠合板短向跨度大于4.0m时,距四边支座1/4短跨范围 内; 3悬挑叠合板; 4悬挑板的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在相邻叠合板的后浇混凝土锚固范 围内。

本条是叠合面设置抗剪钢筋的构造要求,抗剪钢筋直径、间 固长度应满足叠合面抗剪要求,

固长度应满足叠合面抗剪要求, 4.5.9阳台板、空调板宜采用叠合构件或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应与主体 结构可靠连接:叠合构件的负弯矩钢筋应在相邻叠合板的后浇混凝土中 可靠锚固,叠合构件中预制板底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板底为构造配筋时,其钢筋锚固应符合本要点第4.5.4条第1 款的规定; 2当板底为计算要求配筋时,钢筋应满足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

5.1.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预制柱的纵向钢筋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房屋高度不大于12m或层数不超过3层时,可采用套筒灌浆、

5.1.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预制柱的纵向钢筋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5.1.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 预制性的纵问钢筋连接应符合下刻规定 1当房屋高度不大于12m或层数不超过3层时,可采用套简灌浆 浆锚搭接、焊接等连接方式 2当房屋高度大于12m或层数超过3层时,宜采用套筒灌浆连接。

叠合梁端竖向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持久设计状况

5.2.1叠合梁端竖向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

= 0.07f.A. +0.10f.A, +1.65Asd

04f.Ac +0.06f.A, +1.65Asd f.f

式中:Ac1 叠合梁端截面后浇混凝土叠合层截面面积: f 预制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 垂直穿过结合面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k 各键槽的根部截面面积(图5.2.1)之和,按后浇键槽根 部截面和预制键槽截面分开计算,并取二者的较小值: Asd 垂直穿过结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包括叠合层内的纵向 钢筋。

2.2在地震设计状况下,预制柱底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下列公式计算: 前预制柱受压时:

式中:f一 预制构件混凝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 垂直穿过结合面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垂直于结合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取 绝对值进行计算; Asd 垂直穿过结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 V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5.3.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当采用叠合梁时,框架梁的后浇混凝土 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150mm(图5.3.1a),次梁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 度不宜小于120mm;当采用凹口截面预制梁时(图5.3.1b),凹口深度 不宜小于50mm,凹口边厚度不宜小于60mm

5.3.2叠合梁的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叠合框架梁的梁端箍筋加密区宜采用整 本封闭箍筋(图5.3.2a); 2采用组合封闭箍筋的形式(图5.3.2b)时,开口箍筋上方应做成 35弯钩;非抗震设计时,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 直径):抗震设计时,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现场应采用箍筋帽封闭 十口箍,箍筋帽末端应做成135°弯钩:非抗震设计时,弯钩端头平直段 长度不应小于5d:抗震设计时,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

(a)采用整体封闭箍筋的叠合梁

(a)采用整体封闭箍筋的叠合梁

以上构造要求与现浇混凝土框架梁构造有一定的差别,在施 查中应根据装配式结构的技术特点予以理解和把握

5.3.3叠合梁可采用对接连

1连接处应设置后浇段,后浇段的长度应满足梁下部纵向钢筋连 接作业的空间需求; 2梁下部纵向钢筋在后浇段内宜采用机械连接、套筒灌浆连接或 焊接连接; 3后浇段内的箍筋应加密,箍筋间距不应大于5d(d为纵向钢筋 直径)JJF 1578.2-2016试行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移动卫星定位终端计程计时检测方法 试行,且不应大于100mm。

图5.3.3叠合梁连接节点示意

欠梁采用后浇段连接时,应符合下

1在端部节点处,次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主梁后浇段内的长度不应 小于12d。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在主梁后浇段内锚固。当采用弯折锚固 (图5.3.4a)或锚固板时,锚固直段长度不应小于0.6lab。当钢筋应力不 大于钢筋强度设计值的50%时GB/T 38234-2019 航空涡轮燃料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测定,锚固直段长度不应小于0.35lab;弯折锚 固的弯折后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2d(d为纵向钢筋直径)。 2在中间节点处,两侧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主梁后浇段内长度 不应小于12d(d为纵向钢筋直径);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在现浇层内 通(图5.3.4b)

(b)中间节点 图5.3.4主次梁连接节点构造示意

/UD 50010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20mm; 2矩形柱截面宽度或圆柱直径不宜小于400mm,且不宜小于同方 向梁宽的1.5倍。 3柱纵向受力钢筋在柱底采用套简灌浆连接时,柱箍筋加密区长度 不应小于纵向钢筋连接区域长度与500mm之和;套筒简上端第一道箍筋 距离套简顶部不应大于50mm(图5.3.5)。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