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721-2020 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DB11/T 1721-2020 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95.5K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3038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1/T 1721-2020 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借助显微镜和淡水藻类分类工具书,一个月内完成种类鉴定,鉴定到种。浮游植物优势种群的确定! 应在定量测定完成后进行,采用优势度(Y)表示,按照公式(1)计算。当某种浮游植物的Y值大于0.0 时,即为优垫种群

式中: Y一优势度; J—为种浮游植物在所有样品中出现的频率;

6.4定量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计算

定量样品采集应在定性样品采集之前进行。根据水深用采水器在目标水样层采水,每个样品采水大 于1L,立即加入占水样量1%~1.5%(v/v)的鲁哥氏液固定。应采集平行样品,平行样品数量应为采集 样品总数的10%~20%,每批次应不少于1个。

将水样带回实验室,摇匀后用量筒量取1000mL, 倒入沉淀瓶内,静置24小时~36小时。用虹吸管 (插入水中的一端应用25#筛绢封盖)缓慢吸去上层清液,保留瓶底部的沉淀浓缩液50mL左右,倒入浓 宿样品瓶(每瓶标记30mL刻度),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沉淀瓶的内壁和底部2次~3次TB/T 3280-2011 内燃机车用燃油箱,冲洗液均倒入浓 缩样品瓶中,将浓缩样品瓶继续静置沉淀24小时以上 .,最后虹吸、定容到30mL

采用视野计数法。用0.1mL计数框,在显微镜视野下进行浮游植物的鉴定和计数,视野均匀的 计数框内,按公式(2)计算浮游植物密度。每个样品计数2片,每片计数的视野数根据浮游植物 大小而定,见表2,应选取2片的平均值作为有效值(误差需要控制在土15%)

表2浮游植物密度计数视野表

浮游植物细胞(个体)密度按照公式(2)计算:

式中: N一一1L水样中浮游植物细胞(或个体)密度,单位:cells/L; C,一计数框面积,单位:mm²; F一视野面积,单位:mm²; Fn一一计数过的视野数,单位:个; V一1L水样经沉淀浓缩后的样品体积,单位:mL; U一一计数框体积,单位:mL; Pn一一每片计数出的浮游植物细胞(或个体)数,单位:cells。 注:视野面积的计算:用物镜测微尺(台微尺)测定一定倍数下的视野直径(通常为×400或×600),按圆面积公 元计算

常用单位体积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湿重)作为定量单位。由于浮游植物体积太小,无法直接称重, 但大多数种类的细胞较为规则,可按最近似的几何图形在显微镜下测定所需数据(长度、高度、直径等): 按求积公式计算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的浮游植物,可将其分为儿个规则的部分,分别测量计算体积, 然后求和得到浮游植物体积。 浮游植物的优势种每个种类至少随机测定30个~50个,然后求平均值计算体积,根据“10°um~1mg 鲜藻重的换算关系”把浮游植物的体积换算为生物量(mg/L,湿重)。 其他非优势种可根据已有的资料查得相应浮游植物的体积,或参照SL7332016附录D,求得生物量。

主物量计算完成后,应按表3所列内容做好统计。

表3浮游植物调查统计表

7.1 调查时间和水深

按6.2.1的要求执行。

按6.2.1的要求执行。

具体要求如下: 采水器:规格为5L、10L; 13#浮游生物网:网孔直径为0.112mm; 25#浮游生物网:按6.2.2的要求执行; 浓缩样品瓶:按6.2.2的要求执行; 金属分样筛; 计数框:容积为0.1mL、1.0mL、5.0mL; 实体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按6.2.2的要求执行; 恒温干燥箱: 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1mg或0.01mg。

7.3定性样品的采集和鉴定

DB11/T 17212020

样品的采集应在一天中的8:00~17:00之间进行。浮游动物定性样品用25#浮游生物网在水面下绕 8"字拖动3分钟~5分钟,然后从水中缓慢提出浮游生物网,使水样集中到网底收集管内,打开收集管 舌塞,将样品注入浓缩样品瓶,立即加入约占水样1%1.5%(v/v)的鲁哥氏液固定,另取一样品,不 加固定液,用于活体观察。枝角类、烧足类定性样品可用13#浮游生物网在水面下绕"8"字拖动3分钟~5 分钟,将收集管内的水样注入浓缩样品瓶,加入约占水样5%(v/v)的甲醛固定。所有样品应及时加贴 标签,写明时间、地点等内容。样品带回实验室,在冰箱(4℃)内保存,一个月内完成鉴定。

借助显微镜和浮游动物分类工具书, 一个月内完成种类鉴定,鉴定到种

7.4定量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密度计算

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定量样品可用浮游植物定量样品,采集方法按6.4.1的规定执行。枝角 类、桡足类的定量样品,用采水器采水10L,用13#浮游生物网过滤浓缩后注入样品瓶,加入约占水样 5%(v/v)的甲醛固定。样品带回实验室,在冰箱(4℃)内保存,一个月内完成定量测定。定量样品应 采集平行样品,平行样品数量应为采集样品总数的10%~20%,每批次应不少于1个。

7.4.2样品处理和密度计算

原生动物密度测定可用浮游植物的浓缩样品,将水样摇匀,取0.1mL样品置于0.1mL计数框内,显 散镜下全片计数。测定轮虫和无节幼体密度,将浮游植物的定量样品摇匀,取1mL置于1mL计数框内, 显微镜下全片计数。每个样品计数2片(误差不超过土15%),求出平均值,按公式(式3)计算水样中 原生动物、轮虫、无节幼体的密度。 枝角类、桡足类密度测定时,将10L过滤的浓缩样品摇匀,迅速吸取5mL置于5mL计数框内,在40 显微镜下全片计数。每个样品计数2片(误差不超过土15%),求出平均值,按公式(式3)计算水样 中枝角类、桡足类的密度。 水体浮游动物密度等于各类群浮游动物密度之和。 浮游动物密度(N)计算按照公式(3):

C ×V, V, ×V, 3

式中: N:——每升水样中i类浮游动物的个体数,单位:个/L C 计数所得的个体数,单位:个; Vt 浓缩样品体积,单位:mL; V2 计算体积,单位:mL; V3 采样量,单位:L。

根据浮游动物近似儿何形状,在显微镜下测得该种浮游动物计算体积所需数据,按求体积公式 积。浮游动物的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体积与密度相乘,得到该种浮游动物的体重(湿重),无 1个可按0.003mg湿重计算。

枝角类和桡足类样品可通过不同孔径的金属分样筛筛选出不同规格,在实体显微镜下挑选出体型正 常,规格接近的个体测量其体长,枝角类测量从头部顶端(不含头盔)至壳刺基部,足类测量从头部 页端到尾叉末端。将体长一致的个体放置已烘干至恒重的载玻片上称量,一般选取30个~50个,体型较 小的称重100个以上,用滤纸吸收多余的水分,迅速用电子天平测量湿重,在恒温干燥箱中(70℃)烘 于至恒重,将样品放在天平上称其于重,用体长一体重回归方程式,由体长求得体重。

品密度和生物量计算完成后,应按表4所列内容

DB11/T 1721—2020

表4浮游动物调查统计表

4浮游动物调查统计表

密度单位:个儿 生物量单位:mg/L

5%乙醇溶液:体积比为75%

具体要求如下: 一采泥器:改良式彼得森采泥器或其它型号采泥器; 座信息服 一索伯网:60目、采样框尺寸0.3m×0.3m或0.5m×0.5m; 带网夹泥器; 塑料盆; 金属分样筛:60目,孔径0.3mm; 尖头镊子; 胶鞋、雨靴、皮及救生圈等; 小型铁铲; 放大镜; 浓缩样品瓶:按6.2.2的要求执行; 一光学显微镜:按6.2.2的要求执行; 实体显微镜; 电子天平:按7.2.2的要求执行

8.2样品的采集和鉴定

DB11/T172120208.2.1样品采集8.2.1.1可涉水区应选择100m常年流水的河段作为采样区域布设调查点。选取水深<0.6m处进行。浅滩/急流处生境(如卵石底质、树根、挺水植物覆盖处等)的底栖动物多样性及丰度通常是最高的,最具代表性且采集难度低,宜布设代表性样点。将索伯网采样框的底部紧贴河道底质,将采样框内较大的石块在索伯网的网兜内仔细清洗,石块上附着的大型底栖动物全部洗入网兜内。然后用小型铁铲搅动采样框的底质,所有底质与底栖动物均应采入采样网兜内,搅动深度宜为15cm~30cm。每点采集2次(平行样)。在岸边将网兜内的所有底质和大型底栖动物倒入盆内,加入一定量的水便于搅动。仔细清理盆中枯枝落叶等杂物,确保捡出的杂物中无底栖动物附着,然后轻柔地搅动盆内所有底质,由于底栖动物的质量相对较轻,会随着搅动漂浮于水中,立即用60目筛网过滤,重复数次,直至所有底栖动物都收集为止。使用尖头镊子挑抹出底栖动物立即放入盛有75%乙醇溶液的浓缩样品瓶内固定。8.2.1.2不可涉水区用改良式彼得森采泥器(或其他类型采泥器)采集底泥。主要用于采集水生昆虫、水生寡毛类及小型软体动物。每点采集2次(平行样)。采到的底泥倒入盆内,经60目金属筛过滤,去除泥沙和杂物,将筛网上肉眼可见的底栖动物使用钟表镊子挑抹立即放入盛有75%乙醇溶液的浓缩样品瓶内固定。带网夹泥器,适用于采集以淤泥和细沙为主的软底质生境中螺、蚌等较大型的底栖动物。采得样品后将网口紧闭,在水中荡涤,除去网中泥沙,提出水面,使用钟表镊子挑抹出底栖动物立即放入盛有75%乙醇溶液的浓缩样品瓶内固定。8.2.2样品鉴定比较大型的底栖动物样本可直接用放大镜和实体显微镜观察并参考有关资料进行种类鉴定,寡毛类和水生昆虫幼虫应制成玻片标本后,在显微镜下参考有关资料进行种类鉴定,鉴定到种并记录数量。8.3计数与称重把每个点采到的底栖动物,按不同种类,准确统计每个样品的个体数,电子天平称其湿重,最后算出每个调查点底栖动物的密度(个/m²)和生物量(g/m²)。8.4调查成果表样品密度和生物量计算完成后,应按表5所列内容做好统计。表5底栖动物调查统计表调查水体:生物量单位:mg/m²调查点名称:调查点名称:底栖动物类别平均#月#日#月#日#月#日#月#日种类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12合计10

具体要求如下: 数码相机:像素>1000万,有变焦; 钢卷尺; 标本袋; 水草定量夹:开口面积为0.25m,网孔大小为3.3cm×3.3cm; 采样框:正方形,面积为1m×1m; 粑子或拖钩; 镰刀; 胶鞋、雨靴、皮及救生圈等; 电子称; 实体显微镜; 鼓风干燥箱。

9.2定性样品的采集和鉴定

DB11/T 1721—2020

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样方(水生植物的密集区、一般区、稀疏区应都有代表性样方),拍摄群落全 貌照片,宜拍样方垂直投影照片。定性样品主要采集水深在6m以内生长的大型水生植物,带回实验室 进行分类鉴定,鉴定到种或亚种。生长在水中的禾本科、香蒲科、莎草科、蓼科等挺水植物可直接用手 集;浮叶植物可用粑子连根拨起;漂浮植物可直接用带柄的手网采集;沉水植物可用耙子或拖钩采集。 应选择带有茎、叶、花和果实的植物体作为标本,将新采到的不同种类标本装入标本袋中,经鉴定后保 存。每采集一种植物应立即作好采集记录,贴上采集标签,鉴定结果记入表6。

9.3定量样品的采集和生物量计算

调查断面应设置1个~3个带状调查区,河流型调查区垂直于河流流向,包含河流两岸和水体;湖库 型水体沿岸带调查区应垂直于湖(库)岸线,湖库水带可先选定调查点,以调查点为中心点布置十字 交叉形调查区。调查区宽度5m~10m,每个调查区布置3~6个样方,样方面积0.25m²~3m²,考虑到 值被群落结构变异性,长方形样方更为有效,样方形状根据调查情况确定。将选取的样方用样方框围好, 把样方(0.25m²~3m²)面积的全部植物从基部割断,分种类称重。挺水植物可用1m采样方框采集, 从植物基部割取,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的定量用水草定量夹(0.25m²)采集。将采集植物 先净,装入已编号的标本袋内,带回实验室。在室内取出袋内植物,去除根、枯枝、败叶和其它杂质, 去除植物体多余的水分,鉴定种类,分种称重(G,单位:g),最后换算出每平方米内各种大型水生 植物的鲜重(湿重),结果记入表7。 干重测定:取某种植物的部分新鲜样品(不得少于该种样品总量的10%),用天平准确称重,为子 样品鲜重(G2)。将子样品在80℃鼓风干燥箱内烘干,直至恒重,即为子样品干重(G3)。 按公式(4)计算样品干重:

B11/T1721—2020 式中: G——样品干重,单位:g; Gi——样品鲜重,单位:g; G2——子样品干重,单位:g; 子样品鲜重,单位:g。

现场调查时应注意观察、测量、记录水体的水面面积、各类大型水生植物的分布面积,可按公工 算:

(A+B+C+D) ×100% S

式中: P 植被覆盖率; 沉水植物面积,单位:m; X B 一 浮水植物面积,单位:m²; C 一漂浮植物面积,单位:m²; D挺水植物面积,单位:m; S一水体总面积,单位:m。

中类统计和生物量计算完成后,应按表6、7所列

表6大型水生植物种类调查统计表

DB11/T 17212020

表7大型水生植物群落样方生物量调查统计表

甲醛:按6.2.1的要求执行。

用醛:按6.2.1的要求执行

具体要求如下: 刮刀; 硬刷; 钢卷尺; 载玻片; 计数框:按6.2.2的要求执行; 浓缩样品瓶:按6.2.2的要求执行; 光学显微镜:6.2.2的要求执行。

具体要求如下: 一刮刀; 硬刷; 一钢卷尺; 载玻片; 计数框:按6.2.2的要求执行; 浓缩样品瓶:按6.2.2的要求执行; 光学显微镜:6.2.2的要求执行。

10.2.1人工基质法

使用载玻片作为人工基质,将载玻片固定在固定架上。深水湖(库)可在适当长度绳索的下端系牢 重物(大石块等),绳索的上端系牢一浮子,将载玻片固定架拴在设定位置,垂直放入调查点水中。 水深较浅的湖(库),可将棍棒插入调查点水中,把载玻片固定架拴在设定位置。自湖(库)底起,每 隔40cm设一层,每层应用2片或4片,放置2周后取样。取样时将基质上一定面积(现场测量)的着生生 物用刮刀或硬刷刮(刷)到盛有蒸馏水的浓缩样品瓶中,再将基质冲洗干净,立即加入占样品水量1% (v/v)的甲醛固定,贴好标签

L0.2.2天然基质法

无机基质:可分为无机的(如岩石、砖块、泥沙等),有机的(如水生高等植物等)。取样时选择 的天然基质要有代表性。将已知面积的面积框放在基质(如石头)上,先用刷子把面积框四周的生物等 杂物清理于净,用刀片或刷子将面积框内的着生生物等全部刷入浓缩样品瓶中(瓶中事先倒入几十毫升

蒸馏水),应反复几次刷刮干净。立即加入占样品水量1%(v/v)的甲醛固定,贴好标签,带回实验室。 每个样点应刮取2个面积基质上的着生生物。 有机基质:水生高等植物上的着生生物,可剪取一定面积叶片(用卷尺测量)放入浓缩样品瓶中, 加水震荡,使着生生物脱落,也可直接刮取。取样后立即加入占样品水量1%(v/v)的甲醛固定,贴好 签。每个样点应刮取2个面积基质上的着生生物。 将所取样品带回实验室,静置沉淀24小时,吸去上清液,定容到30mL(如样品量<30mL,应补充 蒸馏水至30mL),用于定性、定量测定。

借助显微镜和分类工具书,一个月内完成种类鉴定,鉴定到种。鉴定完成后载玻片上的样品应 浓缩样品瓶,并用原水冲洗干净

10.4.1着生藻类密度计算

将水样摇匀,迅速吸取0.1mL,放入0.1mL计数框内,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可计算5行、10 行、20行或全片。每个样品计数2片(误差不超过土15%),求出平均值。 将定量计数的各种藻类的个数换算为单位面积(1cm)基质上着生藻类的个数(密度),可按公 式(6)计算:

10.4.2着生原生动物密度计算

C, ×L×R ×n, C, ×h×S

C, ×L×R ×n, C, xhxS

将定量水样摇匀,迅速吸取0.1mL,放入0.1mL计数框内,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鉴定,全片计数。每 样品计数2片(误差不超过土15%),求出平均值。将定量计数的各种着生原生动物的个数换算为1cm 基质上着生原生动物的密度,可按公式(7)计算密度(个/cm²)。

式中: N/一—单位面积内i种着生原生动物的密度,单位:个/cm²; ni一 实际计数得到的i种着生原生动物的个体数,单位:个

DB11/T1721—2020E一样品定容的体积,单位:mL;S取样面积,单位:cm²。10.5生物量计算计算单位面积(1cm²)基质上的生物量,着生藻类生物量测算方法按6.5的要求执行,着生原生动物生物量测算方法按7.5.1的要求执行。10.6调查成果表样品密度和生物量计算完成后,应按表8、表9所列内容做好统计。表8着生藻类调查统计表调查水体:密度单位:cells/cm²生物量单位:mg/cm²浮游植物类别调查点名称:调查点名称:平均所属门#月#日#月#日#月#日#月#日蓝藻门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种属名称1种属名称2.合计绿藻门种属名称1.合计..表9:着生原生动物调查统计表调查水体:密度单位:个/cm²生物量单位:mg/cm2调查点名称:调查点名称:原生动物种类平均#月#日 #月#日#月#日#月#日种类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123.合计11鱼类调查11.1试剂和器具11.1.1试剂15

DB11/T 1721—2020

具体要求如下: 甲醛溶液(体积比为10%); 二甲苯:分子式:CaH1o,化学纯。

具体要求如下: 不同规格的网具; 标本瓶(箱); 一标本袋; 纱布; 载玻片; 硬刷; 数码相机:按9.1的要求执行; 录像机; 实体显微镜; 放大镜; 卷尺:30m

鱼类调查,全年均可进行。宜结合文献、访问相关部门及人士(当地渔业部门、水产协会、水务部 门、当地渔民),积累该水域鱼类的基础资料。在进行鱼类调查之前,应向有关主管部门办理好采捕手 卖等。 根据调查水体类型(湖库、河流)分为如下两类: a)以围(拖)网具为主:水库(湖泊)的鱼类采集以围网、拖网为主,同时在水库(湖泊)水浅 的区域、上游河流入库点使用定置网进行捕捞并辅以其他可采用的方法(目前以电捕居多)进 行采集。 b)以定置网具为主:河流调查断面的鱼类采集以定置网具为主并辅以其他可采用的方法进行采 集。 鱼类样本采集应做到够用即可,尽量少捕,除保存必要样本外,其余个体应予以放生。鱼类现场调 查采集渔获物过程中,应进行录影、拍照作为调查结果分析的补充。

11.2.1鱼类样本的固定和保存

将采集到的样本放入标本瓶(箱),立即用10%甲醛溶液固定、保存。如鱼体较大,应往腹腔 注射10%甲醛溶液后固定、保存。容易掉鳞的鱼、稀有种类和小规格种类要用纱布包起来再放入 中。标本瓶(箱)上应注明水体名称、采集时间。带回实验室,2周内完成鉴定,测量。

11.2.2鱼类样本的鉴定与测量

所采样本应鉴定到种,按表10所列内容做好鱼类种类统计,按表11所列内容做好鱼类生物学 按公式(8)计算肥满系数。

K——肥满系数; W——去内脏体重,单位:g; 体长,单位:cm。

DB11/T 1721—2020

表10鱼类调查统计表

表11鱼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

[11.3.1采集鉴定鱼龄材料

鉴定鱼龄的材料有鳞片、鳍条、耳石、脊椎骨、鳃盖骨等。有鳞鱼类以鳞片为主,其它鱼龄材 照,无鳞或鳞片细小鱼类以鳍条为鱼龄材料。鱼龄从背鳍下方、侧线上方的部位取,鱼体左右两 5片~10片。取下的鳞片装入标本袋内,在标本袋上记录被取鳞鱼的体长、体重、性别、取样日 点。

11.3.2鱼龄材料的处理

11.3.3鱼龄组的划分

11.3.3.11 龄鱼组 (0+~1)

DB11/T1721—2020经历了一个生长季,在鳞片(或骨质组织)上面还没有形成年轮(0+)或第一个年轮正在形成中(1)的个体,归入1龄鱼组。11.3.3.22龄鱼组(1+~2)经历了二个生长季,在鳞片(或骨质组织)上面已形成1个年轮(1+)或第二个年轮正在形成中(2)的个体,归入2龄鱼组。11.3.3.33龄鱼组(2+~3)经历了三个生长季,在鳞片(或骨质组织)上面已形成2个年轮(2+)或第三个年轮正在形成中(3)的个体,归入3龄鱼组。11.3.3.4其它鱼龄组按上述依此类推。鉴定结果填入表12。表12鱼类年龄鉴定统计表体长体重鳞片半径长度(mm)样本号鉴定日期性别年龄(cm)(g).3456123...12两栖、爬行动物调查12.1试剂和器具12.1.1试剂标准信息服务平12.1.2主要器具具体要求如下:数码相机:按9.1的要求执行:标本瓶(箱);带柄网具。12.2调查方法采用野外调查、走访和近期该地区野生动物调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春、夏、秋季均可进行,宜持续二年。可在其它水生生物调查过程中,观察、记录其种类和数量,并查阅文献、访问相关部门及人士(当地林业部门、渔业部门、水务部门、当地居民),积累该水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基础资料。采用样线法进行野外调查。宜选择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少的河段或库(湖)周,确定一条较长的路线作为样线,在适宜的时间段,沿线仔细查找并记录所看到的种类、数量和生境等信息,在现场调查时应只作观测和记录,目测鉴定后予以放生,不提倡采集标本。如确实需要,也应尽量少采,使用带柄网具18

DB11/T 17212020

采集,将样本放入标本瓶(箱),立即用10%甲醛溶液固定保存。标本瓶(箱)上应注明水体名称和采 集时间,带回实验室,2周内完成鉴定。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调查成果应按表13、14所列内容做好统计

表13两栖动物调查统计表

表14爬行动物调查统计表

表14爬行动物调查统计表

具体要求如下: 双筒望远镜或单筒望远镜; 计数器

JTGT D70-2-01-2014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具体要求如下: 双筒望远镜或单筒望远镜; 数码相机:按9.1的要求执行; 计数器。

可采用野外调查、走访和近期该地区野生动物调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查阅文献、访问相关部门及 人士(当地林业部门、鸟类爱好者、当地居民等),积累该地区泥地鸟类的基础资料。 野外调查应采用定位观察与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典型生境作定位观察,确定合理的路线作 线路调查。通过直接计数法,记录在调查水域内观察到的鸟类的种类与数量。 在不能进行全年系统的调查时,可随水生生物调查,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作观察、记录。水域应视 野较开阔,障碍物、隐蔽物较少,选择适宜样点,以样点为中心的观察半径以50m为宜。借助望远镜观 察、记录所有鸟类(看到的和听到的)的种类和数量。一个水域,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1~3个样点(注

表15湿地鸟类调查统计表

14水生生物调查质量控制

调查测试数据是水生态调查研究的基础资料GB/T 28429-2012 轨道交通1500V及以下直流牵引电力电缆及附件,是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必须统一调查、测试 保证得到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完整性

样品的代表性由下列环节保证: a) 调查点布设的合理性; b) 确定合理的调查时间与频率; C) 确定统一与合理的调查方法; d)样品在运输、保存和待测期间不变质、不污染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