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018-2015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规程

DB34/T 5018-2015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规程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9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3008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4/T 5018-2015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规程

表4.1.3基桩的最小中心距

注:表中d为桩身直径

4.1.4桩的持力层选择和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应综合考虑上部 结构特点、设计单桩承载力大小、地层性状丰机械设备能力及成 桩工艺的等因素。桩端持力层应选择较硬的君土层,桩端全断面 进入持力层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宜小于 1.5d,砾砂类土和强风化岩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 桩端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d

4.1.5对于抗震设防区桩基,基桩进入液化士层以工

的长度应按计算确定。对于密实粉土、坚硬黏性土、中砂、粗 砂、砾砂和碎石类土不应小于2dQZLX 0003S-2016 郑州绿香园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复合红糖固体饮料,对其他非岩石类土不宜小于 4d。

4.2.1桩身配筋应符合下列规负

3箍筋应采用螺旋式,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宜为 200mm~300mm;受水平荷载较大的基桩以及考虑主筋作用计算 桩身受压承载力时,桩顶以下5d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不 应大于100mm;当桩身位于液化土层范围内时,箍筋应加密;当 考虑箍筋受力作用时,箍筋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当钢筋笼长度超过4m时, 应每隔2m设一道直径不小于12mm的焊接加劲箍筋,

4.2.2桩身混凝土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

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5; 2)桩的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3)当桩的使用环境为四类或五类时,桩身混凝土保护 云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TJ26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相关规定, 桩的使用环境类别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确定。

4.3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4.3.1桩顶作用效应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

4.4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4.5.1设计采用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规定。

4.5.1设计采用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符合现行行业

4.5.2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根拱 成桩工艺、地层类别、物理指标、截面尺寸和桩的入土深度与方

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按以下公式估算:

Qu =Qsk +Opk =uZαs sikl, +α,I pk A

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对于黏性土、粉土和砂土,可按以 下公式估算:

Quk =Qsk +Qpk=u Z l;β;fsi + α

式中:Q一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一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s一第层土的探头平均侧阻力(kPa); q。一桩端平面上、下探头阻力,取桩端平面以上4d(d为 桩的直径)范围内按土层厚度的探头阻力加权平均值 (kPa),然后再和桩端平面以下1d范围内的探头阻力 进行平均; u一桩身周长; A,一桩端面积; l一第层土的厚度; α一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对于黏性土、粉土取2/3,饱和 砂土取1/2; β;一第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黏性土、粉土: 注:双桥探头的圆锥底面积为15cm²,锥角60°,摩擦套筒高2 积300c仪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传播或其他用

.5.4根据标准贯人试验资料确定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单桩竖 可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对于填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砾 少、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可按以下公式估算:

中:0.一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

Quk =Qsk +Qp= uZliβifsi + αqcAp

Qpk一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sik一单桩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 填土、黏性土、粉土:9six=(3~4)N;, 砂土、砾砂、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9sik=(4~5)N; pk一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填土、黏性土、粉土:qpk=(120~150)N, 砂土、砾砂、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9m=(150~200)N; N,一第层土未经修正的标贯击数,N,≤40,当N>40时取 N,=40; N一桩端面以上4D和以下4D范围内土层未经修正的标贯 击数平均值,N≤40,当 N>40时取N=40; u一桩身周长; A,一桩端面积; l一第层土的厚度。

4.5.5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桩身应进行受压承载力计算

1)当桩顶以下5d范围内的桩身螺旋式箍筋间距不大 100mm,1

2)当桩身配筋不符合上述1)款规定时:

N≤Y.f.A,s+0.9f A'

式中;N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 。一基桩成桩工艺系数,。=0.7~0.8 ; f一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一桩身截面面积;

Tuk =uaαsiAsik

式中:Tk一基桩抗拨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αsi一第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的修正系数,可按本 规程4.5.2条取值; u一桩身周长; qsik一桩侧表面第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表 4. 5.2取值; 2一抗拔系数,可按表4.6.2取值。

表4.6.2抗拔系数>

表4.6.2抗拔系数

注:桩长/与径d之比小于20时,值取小值

2)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 按下式计算:

式中:u一群桩外围周长。 3钢筋混凝土轴心抗拔桩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式

式中: u,一群桩外围周长

4.6.4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抗拔

4.7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执行。

4.8.1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桩基变形特征可分为沉降量 降差、整体倾斜和局部倾斜。

1持力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低,且体形复杂的建筑物: 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 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 4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 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 成时; 6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

由于土层厚度与性质不均匀、荷载差异、体形复杂等因素引 起的桩基变形,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控制:对于框架 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基础的沉降差控制;对于多层或高 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由倾斜控制;必要时尚应控制平均沉降量。 4.8.4双向螺旋荠灌注桩基翁沉降量壹枭用燚 层总和法计算。 4.8.5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基的沉降变形计算值应小于桩基沉

降变形允许值,其沉降变形允许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 基技术规范》JGJ94的规定

4.9.1复合地基设计前,宜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通过现场试验 或试验性施工确定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4.9.2作为复合地基中的竖向增强体,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 桩身可不配钢筋,其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应按本规程执行, 复合地基的设计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中关于有粘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9.3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 地基静载荷试验,或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和其桩间土的承载力特 征值综合确定。初步设计时,双向螺旋挤士灌注桩复合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

Ju≥ 4AR Aps

式中:fcu一桩体试块(边长150mm立方体)标准养护28d的 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ym一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 为有效重度; D一基础理置深度: f.一深度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裁力特征值

4.9.5复合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建

设计规程》GB50007的有关规定,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应大于复合 土层的深度。复合土层的分层与天然地基相同,复合土层的压纳 模量等于该层天然地基压缩模量的倍,值可按下式确定:

4.9.6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可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 统计值,无经验取值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 术规范》JGJ79或现行国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刃9車采用的其他用途 法确定,

5.1.3用于施工质量检验的仪表、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应行

5.1.7桩基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

5.2.1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

5.2.1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 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3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危房、 精密仪器车间等的调查资料: 4钻机装备及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5桩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6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报告; 7有关荷载、施工工艺试验的参考资料。 5.2.2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工程质 量管理措施和质量检验条例,具体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施工平面图: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和 临时设施的位置; 2确定钻机装备、配套设备以及合理施工工艺的有关资料; 3施工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 4机械设备、备件、工具、材料供应计划; 5桩基施工的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雨、防台风、文 物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等方面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并制定 相应的应急预案; 6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季节性施工的技术措施 5.2.3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应采用大扭矩桩工钻机,动力 头输出扭矩宜大于200kN·m,钻机和钻具应提供产品出厂合格 T2

5.2.3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应采用大扭矩桩工钻

并妥善保护,工前应进行复核流使用,请勿传播或其他用途

1施工场地应进行平整处理,地面坡度宜小于3%,地面承 载力应符合施工钻机接地压力要求: 2桩基施工区域内,应无地下障碍物及地下管线; 3 钻机作业区不应进入高压线路的安全施工限制区: 4 施工场地内应有完善的排水设施

5.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5.3.1桩基施工应考虑成桩挤土效应对邻近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所产生的不利影响。5.3.2施工放线与确定桩位要求准确,轴线的引测宜设置2个以上的轴线控制点,桩位放线要求设置相对固定的基准点,场地地面标高的测定必须准确,基准点要进行要善保护5.3.3施工顺序应符合下列要求:1群桩施工宜由场地中间向外施工;2对于在软土地区中心距小于4d的排桩,或群桩基础的同一承台的桩宜采用跳打或对角线打的施工措施:3对于多桩承台边缘的桩宜待承台内其他桩施工完成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施工;4对于一侧靠近现有建构筑物的场地,宜从邻近建构筑物一侧开始由近至远端施工:5施工工艺流程按附录A执行。5.3.4施工钻机就位后,应进行桩位复验,双向螺旋挤扩钻头中心与桩位点偏差不得大于20mm。5.3.5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和砂砾土层中施工时,双向螺旋设计桩端标高。5.3.7在双向螺旋挤扩钻头旋转钻进过程中,如出现卡钻、钻机摇晃、偏斜或发生异常声响时,应立即停钻,在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5.3.8当双向螺旋挤扩钻头钻至设计桩端标高后,钻具应保持正向旋转,待混凝土泵满钻具后,提升钻具并保持钻具正向旋转。提钻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确定,且应与混凝土泵送量相匹20

5.3.9根据桩身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 配合比:混凝土珊落度宜为180mm~220mm:细骨料宜采用中粗 砂;粗骨料可采用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且不 得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

.3.10混凝土输送泵管布置宜减少弯道、保持水平,泵管下面 应垫实。

5.3.10混凝土输送泵管布置宜减少弯道、保持水平,泵管

.3.11每根桩的桩身混凝王的泵送压灌应连续进行,混凝王泵 斗斗内的混凝土应连续搅拌。

一段时间应洒水降温。冬期施工时,应在输送泵管周围包裹保 温材料。

保护层钢筋或砼垫块;在钢筋笼沉放到位后,宜使用振动棒 身顶部混凝士进行振捣。

5.3.15桩基施工中每台班应制作混凝土试块一组,检验桩

1钢筋笼的材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制作允许偏差应 符合表5.3.16的规定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传播或其他用途

符合表5.3.16的规定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传播或其他用途

表5.3.16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2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式接头, 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3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内侧; 4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下笼安放时应对准 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和自由落下,钢筋笼就位后应立即固定;采 用后插钢筋笼工艺,应在桩身混凝土压灌工序结束后立即进行, 钢筋笼的沉放工作可以利用吊车和振动器配合进行。 5.3.17成桩后,应及时清除双向螺旋挤扩钻头、钻杆及泵 (软)管内残留混凝土。 5.3.18对于先成桩(尤其是素混凝土桩)后开挖基坑的工程 应合理安排基坑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防止土体发生侧向位 移,避免已施工的基桩发生侧移、倾斜及断桩。

5.3.19桩体达到70%设计强度以后,方可进行开 5.3.20桩顶覆厚度小于500mm时用桩间害宜采用开挖其他用途 5.3.21 基桩施工记录按附录B执行

5.3.19桩体达到70%设计强度以后,万可进行

6.1.1桩基工程应进行桩位、桩长、桩径、桩身质量和单桩承 载力的检验 6.1.2桩基工程的检验按时间顺序可分为施工前检验、施工过 程检验和施工后检验三个阶段。 6.1.3对砂、石子、水泥、钢材等桩体原材料质量的检验项目 和方注应链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宝

6.2.1施工前应对桩位进行检验

6.2.1施工前应对桩位进行检验

6.2.2施工前应对下列材料进行

1混凝土拌制应对原材料质量与计量、混凝土配合比、 落度等进行检查;商品混凝土应有合格证和搅拌站提供的质量检 查资料。 2钢筋笼制作应对钢筋规格、 焊条规格 品种

1混凝土拌制应对原材料质量与计量、混凝土配合比、珊 落度等进行检查;商品混凝土应有合格证和搅拌站提供的质量检 查资料。 2钢筋笼制作应对钢筋规格、 格、焊缝外观和质量学主筋和箍筋的制作偏差管进行检查番或其他用途 6.2.3设计等级为甲、乙级或设计有要求的建筑桩基,施工前 应进行试桩。试验桩检测,应依据设计要求的基桩受力状态采用 相对应的静载荷试验方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检测数量 在同一地质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预计总桩数的1%; 当预计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6.3.1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检

1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充许偏差应满足表6.3.1 中的要求。

表6.3.1成桩施工允许偏差

注:1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6.4.1施工完成后应按桩基或复合地基的要求检查桩位偏差禾 桩顶标高。

6.4.1施工完成后应按桩基或复合地基的要求检查桩位偏差和 桩顶标高。 6.4.2工程桩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的验收检测。 6.4.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应采用静载荷试验对工程 桩单桩承载力进行验收检测,检测数量应根据桩基设计等级、施 工前取得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因素,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 测技术规范》JGJ106确定:

1施工过程中变更了施工工艺参数或施工质量出现异常 时; 2 施工前未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的工程; 3地质条件复杂、桩的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4没有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经验的地区。 6.4.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可采用高应变动测法对工 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验收检测: 1除本规程6.4.3条规定条件外的桩基工程; 2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桩基静载试验检测的辅助检 测。 6.4.5当桩身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等级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 行钻芯法检测。检测方法及检测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 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 6.4.6抗拔桩和对水平承载力有特殊要求的基桩,应进行单桩 抗拔静载荷试验和水平静载荷试验检测。 6.4.7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 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规定。

施工记录;了解施艺和施工出现的异常情传播或其他 2委托方的具体要求; 3核查检测项目现场实施的可行性。 6.5.2桩基检测前,应编制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应包含下列内 容:工程与地质概况、基桩参数与设计要求、施工工艺与要求、 验测方法与数量、受检桩选取原则、检测周期及所需的机械与人 T

6.5.3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6.5.3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 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2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七龄期达到28d或同 条件养护的预留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3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除应达到本条第2款规定的桩身 混凝土强度外,在无成熟的地区经验时,尚应符合表6.5.3的规 定。

表6.5.3休止时间表

收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

当基础理深较天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和承载力检测应在基坑升控 至基底标高后进行。

DB34T 2421-2015 地理标志产品 李兴桔梗6.5.6检测报告应结论明确、用词规范。检测报告应包合

1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 理和施工单位,基础形式、结构类型,建筑层数,设计要求, 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

6.6.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近时,基桩的验 待基桩施工完毕后进行;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 应待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进行验收。

6.6.2验收应包括下列资料:

主:(1)钻机就位 (4)沉入钢筋笼:(5) 当采用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进行复合地基施工时DB13 442-2000 食品添加剂 姜黄粉,不插放钢筋笼 A.0.2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B.0.1 基桩施工记录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或“应按·………执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