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1062-2016 桥梁减隔震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JTT1062-2016 桥梁减隔震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3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2928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TT1062-2016 桥梁减隔震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用铸钢件,宜采用CB/T11352中ZG270~500(严寒地区采用JB/T6402中ZG20Mn)。处于高湿度、高 盐度等严重腐蚀环境时,宜采用GB/T4171中Q355NH热轧钢板或锻件;若采用铸钢件,宜采用JB/T 6402中ZG20MnMo 6.1.2.2.3刚性连接装置用不锈钢板采用06Cr17Ni12Mo2、06Cr19Ni13Mo3,处于高湿度、高盐度等严 重腐蚀环境时采用022Cr17Ni12Mo2或022Cr19Ni13Mo3,其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应符合GB/T3280的 规定。不锈钢板的表面加工应符合GB/T3280中8"的规定。 6.1.2.2.4刚性连接装置用不锈钢棒应符合GB/T1220的规定,无缝钢管应符合GB/T8162的规定, 不锈钢管应符合GB/T14976的规定。

6.1.2.3 黏性流体

黏性流体应采用黏温系数低、闪点高、不易燃烧和挥发、无毒、抗老化性能强的材料。黏性流体材科 宜采用二甲基硅油.其性能应符合HG/T2366中一等品的规定。

6. 1.3 力学性能

WS/T 483.3-2016 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 第3部分:新生儿家庭访视6.1.3.1永久连接装置的水平承载力实测值不应小于产品设计值。 6.1.3.2熔断保护装置的剪断力实测值偏差应在产品设计值的±15%以内。 6.1.3.3速度锁定装置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6.1.3.1永久连接装置的水平承载力实测值不应小于产品设计值。

表2速度锁定装置力学性能要求

6.1.4.1 机加工件

刚性连接装置机加工尺寸及公差配合应符合设计要求,未注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应符 T1804中c级的规定,未注形状和位置公差应符合GB/T1184中L级的规定。

焊接件应符合GB50661的规定。

焊接件应符合GB50661的规定

铸钢件应逐个进行超声波检测,其探测方法和质量评级方法应符合GB/TT233.1的规定, 质量要求不应低于2级,表面不应有裂纹及蜂窝状孔洞。

6.1.4.4 表面处理

4.1刚性连接装置受力较大(如承压与摩擦)部件表面处理宜采用包覆不锈钢板,开应确保球 度公差,包裹后的不锈钢板表面不应有褶皱,且应与基底钢板密贴。 42刚性流控装黑非受力或受力较小部件表面处理官采用镀硬铬.镀镍或镍铬共镀镀层厚度

不应小于70μm,且镀铬层和镀镍层应符合GB/T11379和GB/T12332的规定。基底和镀层后的零件 表面应无孔隙、收缩裂纹和疤痕等缺陷,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1.4.4.3刚性连接装置钢部件外露表面应进行防腐涂装处理,涂装要求及涂层质量应符合JT/T 722的规定。 6.1.4.5装配

6.1.4.5装配 所有待装配零件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装配。装配应牢固可靠,未注装配要求应符合JB/T5945的 规定。

硅脂性能应符合6.1.2.4的要求。

硅脂性能应符合6.1.2.4的要求

6.2.3.1橡胶隔震装置在未发生剪

6.2.3.1橡胶隔震装置在未发生剪 切变形时设计压应力不应大于12MPa 6.2.3.2橡胶隔震装置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要求

JT/T10622016

表4橡胶隔震装置力学性能要求

外观应符合6.1.1的要求。

橡胶类黏弹性材料指标应符合表6的要习

表6橡胶类黏弹性材料指标

钢材性能应符合6.1.2.2的要求。 6.3.2.3黏性流体 黏性流体材料应符合6.1.2.3的要求

黏性流体材料应符合6.1.2.3的要求。

黏结剂应符合6.2.2.5的要求。

6.3.3.1金属阻尼器力学性能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7金属阻尼器力学性能要求

6.3.3.2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应符合表8的要

表8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要求

.3流体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应符合表9的要求

表9流体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要求

6.3.3.4黏弹性阻尼器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0

黏弹性阻尼器力学性能要

机加工、焊接、铸造、表面处理及装配工艺性能应

小作 状态。 7.1.2试件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7.1.3试件通常应使用足尺样本,当现有试验装备无法满足足尺样本试验所要求的能力时,可采用缩 小比例的试件。

刚性连接装置外观采用且测及手感评定。

7.2.2.1滑板材料性能试验按JT/T901的规定进行。 7.2.2.2钢材性能试验方法如下: a 钢件性能试验按GB/T699、GB/T700、GB/T3077和GB/T1591和GB/T4171的规定进行;

7.3.2.1钢件、铸钢件、不锈钢板、滑板材料及硅脂性能试验按7.2.2的要求进行。 7.3.2.2橡胶材料性能试验按GB/T20688.1的规定进行。 7.3.2.3黏结剂黏合性能试验应按GB/T7760的规定进行。 7.3.2.4铅试验方法应按GB/T469的规定进行。

7.3.3.1橡胶隔震装置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按表12的要求进行

表12橡胶隔震装置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表12橡胶隔震装置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7.4.2.1橡胶类黏弹性材料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和扯断永久变形应按GB/T528的规定进行,热空 气老化应按GB/T3512的规定进行;钢板与橡胶材料之间的黏合强度试验应按GB/T11211的规定 进行。 7.4.2.2橡胶类黏弹性材料的材料损耗因子应用动态黏弹性自动测量仪检测,测量温度范围0℃~ 40℃,测量频率阻尼器的工作频率,升温速度2℃/min。 7.4.2.3钢件性能试验按7.2.2要求的试验方法进行,钢材力学性能试验应按GB/T228.1和GB/T 7314的规定进行。

7.4.2.4黏性流体材料试验应按7.2.2.3的要求进行。 7.4.2.5黏结剂黏合性能试验应按GB/T7760的规定进行。

7.4.3.1金属阻尼器基本力学性能试验采用位移控制方式加载,采用位移控制方式加载,荷载按正弦 波循环加载,按以下步骤进行:标准位移一荷载试验时,按渐增位移(在设计位移内)加载,每次循环加 载5次以上;超载位移一荷载试验时,按不小于1.2倍设计位移循环加载不少于1次。试验时,应记录 荷载一位移曲线。力学性能应通过滞回曲线的试验结果确定,试验过程中,金属阻尼器装置不应发生 服和破坏。 7.4.3.2摩擦阻尼器基本力学性能试验采用动力荷载试验,在设计位移下进行循环激振试验。试验 时,应记录荷载一位移曲线。力学性能应通过滞回曲线的试验结果确定,试验过程中,摩擦阻尼器装置 不应发生屈服和破坏。

表14流体黏滞阻尼器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7.4.3.4黏弹性阻尼器 式加载,绘制阻尼力一位移滞回曲线;加载循环次数不应少于5次。最大剪应变试验时应使水平加载位 移达到最大位移,并保持一段时间(不应少于120s)。力学性能应通过滞回曲线的试验结果确定,试验 过程中,黏弹性阻尼器装置不应发生屈服和破坏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减隔震装置基本力学模型

装置基本力学模型可简化为弹性模型、理想熔断模型、双线性模型、理想弹塑性模型及椭圆形 L图A山

JJF 1701.1-2018 测量用互感器型式评价大纲 第1部分:标准电流互感器A.3刚性连接装置力学模型

连接装置在约束方向采用弹性模型模拟,见图A

图A.1基本力学模型

A.3.2 熔断保护装置的力学模型采用理想熔断模型模拟,见图A.1b)。 A.3.3 速度锁定装置的力学模型采用相应的连接方式模拟。 A.4 隔震装置力学模型 A.4.1 隔震装置中有阻尼叠层橡胶支座、曲面滑块隔震装置的力学模型采用双线性模型模拟,见图 A1.1c)。 A.4.2 隔震装置中无阻尼叠层橡胶支座的力学模型采用弹性模型模拟,见图A.1a)。 A.4.3隔震装置中平面滑块隔震装置力学模型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模拟,见图A.1d)

A.3.2熔断保护装置的力学模型采用理想熔断模型模拟SY/T 6623-2012 内覆或衬里耐腐蚀合金复合钢管规范,见图A.1b)。 A.3.3 速度锁定装置的力学模型采用相应的连接方式模拟。 A.4 隔震装置力学模型 A.4.1 隔震装置中有阻尼叠层橡胶支座、曲面滑块隔震装置的力学模型采用双线性模型模拟,见图 A.1c)。 A.4.2 隔震装置中无阻尼叠层橡胶支座的力学模型采用弹性模型模拟,见图A.1a)。 A.4.3隔震装置中平面滑块隔震装置力学模型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模拟.见图A.1d)

A.5减震装置力学模型

A.5.1金属阻尼器力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