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1403-2020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B21/T 1403-2020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21/T 1403-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28987
VIP资源

DB21/T 1403-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21/T 1403-2020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①在250℃烘箱加热1h后,其压碎值与加热前的差值应不大于2%。

表4SMA面层用粗集料规格

科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一定的

5.2.2细集料应采用机制砂,机制砂宜采用优质石灰岩由细集料破碎机生产制造。

5.2.2细集料应采用机制砂GB/T 6111-2018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 耐内压性能的测定,机制砂宜采用优质石灰岩由细集料破碎机生产

DB21/T 14032020

5.2.3SMA使用细集料的质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规格要求见表6。

表5SMA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6SMA面层用细集料规格

5.3.1填料必须采用由石灰石磨细的矿粉。矿粉必须保持干燥,能从石粉仓自由流出 5. 3. 2SMA 严禁使用回收粉尘。

5.3.3矿粉的质量应符合表7的要求。

SMA面层用填料质量

5.4.1沥青结合料必须具有较高的粘度,与集料有良好的粘附性,以保证有足够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 韧性。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 5.4.2用于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符合辽宁省地方标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的技术要求。

DB21/T14032020

表8改性沥青质量技术要习

5.1SMA一般应使用纤维稳定剂,纤维稳定剂宜为松散的絮状木质素纤维,外观为纤维状物体 质。

5.5.2木质素纤维的质量应符合表9的要求

5.5.2木质素纤维的质量应符合表9的要求

SMA用木质纤维素质量

混合科配合比设计的标配合比、生广 配合比及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 6.1.2SMA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件体积设计方法,应遵循下列原则: 6.1.2.1SMA必须具有互相嵌挤紧密的主骨料骨架,形成石一石嵌挤结构。对SMA13L,SMA的主骨料 骨架是4.75mm以上的粗集料;对SMA10,SMA的主骨料骨架是2.36mm以上的粗集料。矿料级配的VMA 必须大于18%,马歇尔试件的VCAnix必须小于主骨料骨架捣实状态下的VCApmc 6.1.2.2填充在SMA的主骨料骨架间隙中的沥青玛蹄脂必须符合最小沥青用量的要求,马歇尔试件的 空隙率必须在要求的范围内

6.2.1SMA的矿料级配采用间断级配,其范围应符合表10的要求。

6.2.1SMA的矿料级配采用间断级配,其范围应符合表10的要求。

6.2.2SMA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表11的技术要

SMA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表11的技术要求。

DB21/T 14032020

表10SMA混合矿料级配范围

表11SMA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设计配合比检验应符合表12各项指标的要求。试验方法应遵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 的规定进行。

表12SMA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

DB21/T14032020

.3.1SMA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按图1流程图的步骤进行。SMA路面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采用本规范 表10规定的矿料级配范围。对于SMA5,以1.18mm作为主骨料骨架的分界筛孔;对于SMA10,以2.36mm 乍为主骨料骨架的分界筛孔;对于SMA13L,以4.75mm作为主骨料骨架的分界筛孔。 .3.2取具有代表性的集料和矿粉,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筛分

图1SMA体积法设计流程图

DB21/T14032020

中值土3%左右,必须符合所选择的标准级配范围的要求,3个级配的矿粉数量宜相同,使0.075mm通过 率为10%左右,并计算初试级配的平均毛体积相对密度

100 /sb P1, P2 P3 Pn V1 A

式中:P1、P2、P3….…、Pn为各种矿料的比例,其和为100;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为1、 2、3、(矿粉为表观相对密度)。 初试级配矿料混合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为:

100 sa: P3 Pr + y'i '2 y'3 y'n

式申:P1、P2、P3....·、Pn为各种矿料的比例,其和为100;相应的表观相对密度为 1、2、3..、n。 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为:

式中:C一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由式(4)求得;

6.3.5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规定,用捣实法测定大于分界筛孔的主骨料的松方毛体积相对密 度,按式(6)计算各组初试级配的主骨料骨架间隙率VCAnRC。

式中:一分界筛孔以上粗集料的平均毛体积相对密度,按式(7)计算;

Yea: P1 P2 P3 P, V1 2 V

式中:P1、P2..、Pn为各种粗集料比例;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为1、2. 6.3.6根据初试级配的平均毛体积相对密度的大小,选择制作马歇尔试件的初试油石比

按照选择的初试油石比和矿料级配制作SMA试件,三个初试级配各做一组,每组不少于3个

DB21/T14032020

DB21/T14032020

100+Pa+Px 100 Pa P x

式中:Pa一试件的油石比,(%); Px一纤维用量,以矿料质量百分数计,由占沥青混合料总量的百分数换算得到,(%); 一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由式(3)得到; 一沥青结合料的相对密度; 一纤维稳定剂的相对密度。

5.3.8分别按公式(9)、

分别按公式(9)、(10)、(11)、(12)计算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VV)、主骨料骨架间 CAnix)、矿料间隙率(VMA)、有效沥青的饱和度(VFA)

6.3.9从3组初试级配的试验结果中选择设计级配时,必须符合VCAnix18%的要求,当有 1组以上的级配同时符合要求时,以分界筛孔通过率大的级配为设计级配。 6.3.10根据所选择的设计级配和初试油石比试验的结果,以0.2%一0.3%为间隔,调整3个以上不同 的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 6.3.11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检验稳定度和流值是否符合要求。

6.4.1SMA配合比设计后,应进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和肯塔堡飞散试验,检验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 是否合适。

6.4.3SMA应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检验混合料的水

6.4.3SMA应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检验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DB21/T 14032020

6.4.4SMA应进行渗水试验,检验混合料的密实性。 6.4.5SMA应进行构造深度试验,检验混合料的抗滑性,

6.5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

6.5.1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应根据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定进行。

规定进行。 6.5.2生产配合比应从二次筛分后的热料仓取料进行,筛分料的单位时间进料量要与实际生产时的进 料量相当。设计方法与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相同,矿料级配与沥青用量应力求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相近 以减少试验工作量。设计级配及油石比必须经过配合比设计检验及试验段铺筑认定。 6.5.3生产过程中对确定的生产配合比不得随意变更。当进场材料发生变化或生产出的SMA的体积指 标以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SMA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 对稳定,必要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6.5.4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SMA矿料级配、油石比、体积指标以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指标的检验频率,

6.5.4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SMA矿料级配、油石比、体积指标以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指

改性沥青SMA混合料施工温度应参照表13规定,并根据沥青品种、粘度、气候条件及运距选择。

表13SBS改性沥青SMA路面的施工温度范围

记录设备。当采用现场制作的改性沥青时,应按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需要短时间储存时,应进行 不间断地搅拌,在储存期间改性沥青不得降低使用效果

DB21/T14032020

7.2.2SMA混合料宜采用松散的絮状纤维。纤维应存放在室内或有棚盖的地方,妥善保管,在运输及 使用过程中应防止受潮。纤维宜采用专用的纤维添加设备自动加入拌和机的拌和锅中,添加纤维应与间 歇式拌和机的拌和周期自动同步进行

3.1运料车应与摊铺能力、运距相适应,形成不间断的供料。运料车在开始运输前,应在车厢 上涂刷一层隔离剂,使SMA混合料不致与车厢粘结。

7.3.2运料车应前后移动三次装料,防止混合料离析。 7.3.3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必须加以覆盖,以防止混合料降温超标和结壳。 7.3.4运料车在运输途中,不得随意停歇。 7.3.5运料车到达现场后,应检查SMA混合料温度,必须满足摊铺温度要求。 7.3.6运料车卸料必须倒净,否则必须及时清除

7.3.4运料车在运输途中,不得随意停歇。 7.3.5运料车到达现场后,应检查SMA混合料温度,必须满足摊铺温度要求。 7.3.6运料车卸料必须倒净,否则必须及时清除。

7.4.2摊铺机宜采用具备自动找平装置、熨平板具备振动夯实功能的履带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摊铺 机开始摊铺前应对熨平板预热至100℃以上。当摊铺路幅较宽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5m一10m 梯形作业,以减少离析。

DB21/T 14032020

压,防止磨掉石料棱角,压碎石料,破坏集料嵌挤。碾压温度应符合表13的要求。 7.5.2SMA混合料宜用10t以上钢轮压路机初压,静压0.5遍或1遍后,再使用振动压路机振压,经 武验证明直接使用振动压路机初碾不造成推挤拥包时,也可直接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如发现初压有明显 推拥,应检查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及油石比是否合适。 7.5.3SMA面层复压宜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压路机的吨位以不压碎集料,又能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 度,钢轮压路机的吨位不宜小于12吨。终压宜紧接在复压后静压。通常宜采用初压1遍,复压2遍一3 遍,终压1遍的组合方式。 7.5.4SMA面层初压、复压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以防搓揉过度造成沥青玛蹄脂挤到表面而达不 到压实效果。 7.5.5为防止SMA路面产生透水,宜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辅助碾压。 7.5.6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SMA应遵循“高温、紧跟;匀速、慢压;高频、低幅;先边、后中”的方 针。即压路机必须紧跟在摊铺机后面碾压,并采取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碾压。 7.5.7SMA的碾压速度不得超过5Km/h。 7.5.8# 振动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为20cm一30cm。 7.5.9 压路机应该紧跟摊铺机向前推进地碾压,碾压段长度大体相同,以25米一30米为宜。 7.5.11S SMA混合料未压实前,严禁压路机停留或转急弯调头等。 7.5.12SMA的碾压应严格控制碾压遍数,防止过度碾压,在压实度达到98%以上或者现场取样的空隙 率不大于6%后,宜终止碾压。

7.6.1SMA混合料的铺筑应避免产生纵向冷接缝,横向施工缝应采用平接缝。

7.6.1SMA混合料的铺筑应避免产生纵向冷接缝,横向施工缝应采用平持

7.6.2应特别注意横向接缝处的平整度

7.6.2应特别注意横向接缝处的平整度

DB21/T14032020

SMA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SMA路面施工结克 48小时内,严禁车辆掉头、急刹。

SMA路面施工前,必须铺筑试验段,长度不小于200m,以检查混合料是否符合要求,验证矿料 油石比,试验铺筑方法,压实工艺,检查SMA表面的构造深度和透水情况。

8.2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8.2.1.1保证下承层的平整度达到要求。 8.2.1.2表面层应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控制摊铺厚度。 8.2.1.3保证连续摊铺,不得停机换车,不得中途停顿,必须保证足够数量的运料车供料。 8.2.1.4碾压要保持均衡,速度要慢,折返时关闭振动,方向要渐渐地改变。 8.2.1.5在桥涵、通道等构造物的接头处,匝道以及港湾式紧急停车带等摊铺机和压路机难以按正常 施工工艺施工的部位,要辅以小型机械或人工仔细操作,以免影响大局。 8.2.1.6除了迫不得已的情况外,所有工序都必须由机械连续稳定的进行,避免人工修补找平。 8.2.1.7所有施工机械不能在未冷却的路面上停留。 8.2.2除按常规检查材料质量外,对SMA路面,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 8.2.2.1 材料品种及规格、压碎值、洛杉矶磨耗值、磨光值、软石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风化面颗 粒含量。

8.2.2.2基质沥青及改性沥青质量

8.2.3成品改性沥青应具有出厂产品质量检验单,进场后,应按照规定取样检查,确认符合质量标准 后方可使用。 小 8.2.4现场改性沥青,应随机取样,检查确认是否符合改性沥青质量标准要求。 8.2.5现场改性沥青试件制作必须在现场取样后立即进行,不得二次加热,以防改性沥青离析。 8.2.6沥青混合料拌和厂的质量管理和检查 8.2.6.1随时检查沥青、集料的加热温度,逐车检查并记录SMA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8.2.6.2每日取样2次一3次,检查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油石比。 8.2.6.2.1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与标准配合比的容许误差不得超过表14的要求。

8.2.3成品改性沥青应具有出厂产品质量检验单,进场后,应按照规定取样检查,确认符合质量标准 后方可使用。 8.2.4现场改性沥青,应随机取样,检查确认是否符合改性沥青质量标准要求。 8.2.5现场改性沥青试件制作必须在现场取样后立即进行,不得二次加热,以防改性沥青离析。 8.2.6沥青混合料拌和厂的质量管理和检查 8.2.6.1随时检查沥青、集料的加热温度,逐车检查并记录SMA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8.2.6.2每日取样2次一3次,检查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油石比。 8.2.6.2.1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与标准配合比的容许误差不得超过表14的要求,

8.2.6.2.1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与标准配合比的容许误差不得超过表

DB21/T 14032020

表14SMA混合料矿料级配施工要求

8.2.6.2.3对具有自动打印装置的拌和机,应随时检查每个料仓的称量是否符合要求。 8.2.6.3每日取样2次一3次,制作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密度和空隙率、VMA、VCA、VFA等体 积指标,各项指标应符合要求。试件密度应采用表干法测定。 8.2.6.4SMA的拌和,应加强下列几方面的管理: a 矿粉的加入量: b) 纤维的添加时机和添加量; 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和出厂温度。 8.2.6.5每天混合料拌和结束后,应统计当天出库纤维总量,并填表备查,以控制纤维用量。 8.2.7方 施工质量管理和检查 8.2.7.1随时检查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8.2.7.2每天根据SMA混合料出料量、摊铺面积、压实度计算当天摊铺厚度,结合取芯厚度对厚度指 标进行双控。 8.2.7.3路面钻孔取样,检查压实度和空隙率。SMA混合料的压实度应不小于马歇尔标准密度的98% 或最大理论密度的94%,现场芯样的空隙率不大于6%。 8.2.7.4必须配备专职技术人员严格控制碾压遍数,观察碾压情况,既达到压实度要求,又防止过碾 压。 8.2.7.5经常检测路面渗水情况。宜在碾压成型的路面上倒少量水,观察水的渗透情况,应基本上不 透水或透水很慢。 8.2.7.6用铺砂法检测路表构造深度,要求交工时构造深度不小于0.8mm。 8.2.7.7SMA的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表15的要求。表中未列出的项目包括:厚度、宽度、纵断面高程、 横坡、弯沉等均与一般沥青路面的要求相同

8.2.7施工质量管理和检查

8.2.7.1随时检查沥清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8.2.7.7SMA的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表15的要求。表中未列出的项目包括:厚度、宽度、纵断 横坡、弯沉等均与一般沥青路面的要求相同。

DB21/T14032020

表15SMA路面施工质量检验要求

DB21/T 14032020

为了准确地掌握规范条文,对执行规范严格程度的用词作如下规定: a)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用词说明

DB21/T14032020

为促进公路技术进步,提高路面的使用品质(服务水平),综合经济性能,保证SMA路面的施工质 量,根据辽宁省的工程实践和研究成果,特制定本规范。 铺筑SMA面层时,应根据公路等级及实际情况执行本规范。本规范没有规定的,应按国家行业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的规定执行。

B. 3 术语、符号、代号

SMA为StoneMatrixAsphalt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写字母,中文意思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路面在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水损害、抗老化、抗滑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沥青混凝工 路面。但SMA的成本高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投资大,根据道路的使用年限及公路造价等因素,SMA宜用 于二级及以上公路的表面层以及有特殊使用要求的路面,以充分发挥SMA混合料的优点。对新建路面的 表面层宜选用SMA13LDB37T 2978-2017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规程,SMA10适用于旧路面的薄层罩面 ?SMA5适用 大桥桥面铺装的防水层,

细集料在SMA中只占很少的比例,在13%左右,但细集料对SMA性能的影响却不可轻视,由于机制砂 是采用坚硬岩石反复破碎制成,具有良好的棱角性和嵌挤性能,有利于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因此 SMA混合料应使用机制砂。

DB21/T 14032020

矿粉是沥青混合料中的填充科,不但走 的胶浆。SMA中矿粉的表面积远大于其它矿料颗粒的总面积DB21T 2044-201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因此矿粉能吸附绝大部分沥青,成为SMA 的活性成分,对SMA的性能影响很大, 工程实践和室内试验均证明,使用回收粉尘的混合料的性能明显降低,尤其SMA的矿粉用量又很大 回收粉尘将大大降低其路用性能,因此本规范规定SMA路面严禁使用回收粉尘。

用于SMA的沥青结合料,要有较高的粘度和良好的感温性能。我省的SMA路面,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 路上,应使用SBS改性沥青。根据我省应用改性沥青的工程实践,对改性沥青的一些指标如针入度指数、 软化点、低温延度、弹性恢复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纤维稳定剂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有机纤维三大类,通常使用的是才 质素纤维稳定剂。木质素纤维有颗粒和松散絮状两种形态,目前国内生产的为松散絮状产品。对松散纤 维和颗粒纤维的比较试验可以发现,松散纤维的拌和均匀性要优于颗粒纤维,吸油能力强。但在运输 储存、使用过程中要充分保持纤维的干燥。颗粒纤维便于运输、储存,在没有机械靠人工填加的情况下, 颗粒纤维的填加要方便的多。但对于颗粒纤维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否在混合料中分散开尚有待证 明。因此本规范规定宜采用松散絮状纤维稳定剂。 木质素纤维试验检测方法: a)纤维长度:显微镜观测; 灰分:取5g试样,在575℃中放置2h,冷却后称取残留物的质量。 PH值:取5g纤维加在100ml水中,保持30min测定。 吸油率:样品5g,油中浸泡5min以上,吸滤20min。 e 含水率:纤维样品10g,放入121℃烘箱中干燥2h后测定水分的损失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