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 技术要求

DB41/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 技术要求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41/T 1073-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30.4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6189
VIP资源

DB41/T 1073-2015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1/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 技术要求

4.2.3.5客流数据

系统应能够接收、存储智能投币机、IC卡消费机、客流调查器设备上传的客流数据客流,应包括 (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采集时间; b 上车人数; C) 下车人数; d) 车内人数; e) 车辆满载率; f) 站点断面满载率; g 线路平均满载率。

4. 2. 3. 6 音视频

系统应能够接收、存储视频与音频、图像数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视频; b)音频; c)图像信息。

GB/T 42005.1-2022 轨道交通 储能式电车 第1部分:电容式储能电源4. 2. 3.7 其他数据

系统应具备接收并存储车载、站载终端设备的状态数据并能够查询显示,设备发生故障时,能 警。

4. 3. 1一般要求

排班调度子系统应实现行车计 成与管理,并进行实时调度和异常

4.3.2.1行车计划管理

系统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a)手动导入行车计划电子表格; b 根据配车数、季节、节假日等条件自动生成发车时刻表; c)管理发车时刻表,包括新建、删除、修改、查询、申请、审核、打印 系统宜具备根据客流规律生成线路发车时刻表功能

DB41/T 10732015

1.3.2.2行车计划内容

行车计划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车次类型,如:全程、区间、大站快车等; b) 发车时间: c) 发车场区; d) 回场时间: e)单程时间。

4. 3. 2. 3 其他计划编制

系统应能够编制以下计划: a) 加油计划; b) 维修计划; c) 保养计划; d)包车计划等

4.3.3.1司机班规则创建

司机排班应按照以下规则创建: a)轮班规则:车辆对应班次的轮转规则; b)轮休规则:司乘人员轮换轮休规则; 替班规则:机动人员替班规则; d)节假日规则:节假日特殊班次配备规则。

同机排班应按照以下规则创建: a) 轮班规则:车辆对应班次的轮转规则; 轮休规则:司乘人员轮换轮休规则; 替班规则:机动人员替班规则; d)节假日规则:节假日特殊班次配备规则

4.3.3.2司机排班管理

司机排班管理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a)制定、修改、管理排班计划方案,包括新建、申请发布、审核、发布、注销等; b)手动编辑,或根据当前排班计划或历史排班计划,以及轮班等规则,新建司机排班计划; C 自动检测司机排班冲突,并提示操作人员; d)导入、导出、打印排班计划。

4.3.3.3状态维护支持

同机排班应支持以下状态维护: )人员状态:包括请假状态、工作状态等; )车辆状态:包括车辆维修、车辆保养等。

司机排班应支持以下状态维护: a)人员状态:包括请假状态、工作状态等; b)车辆状态:包括车辆维修、车辆保养等。

4.3.3.4其他人员排班

4. 3. 4 实时调度

4.3.4.1调度显示

4.3.4.2线路切换

应实现多条线路间的任意切换,可对行车计划进

4. 3. 4. 3 发车编辑

DB41/T 10732015

按照计划优先、自适应、人工干预的调度模式,支持以下发车方式 a)计划优先:以发车计划为主,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发车时间; 5)自适应:以当日调度资源及现场发车情况,先到先发、班次优先: c)人工干预:以发车计划为参考,根据现场人车资源手动排时排队

4. 3. 4. 4 计划调整

计划调整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a)换人功能:在发车列表中进行人员更换; 换车功能:在发车列表中进行车辆更换; 调点功能:在发车列表调整计划车次的开始或结束时间,修改开始时间时自动调整结束时间 批量调整连续时间内的发车计划; 添加车次:根据调度需要增加发车计划,添加发车计划时自动关联车辆、人员、班次; 删除车次:根据调度需要删除手工添加的发车计划; 故障处理:未完成车次或异常结束车次可做故障处理,录入故障信息。

4.3.4.5实时通话

调度员与司机之间应能进行双向实时通话。实时通话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a)一键操作实现调度员与司机的双向实时通话; b)支持语音通话、IP通话或其他通话方式。

4. 3. 4. 6 信息交互

信息交互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调度中心与车辆间可上传和下发信息,支持单独发送和群发信息,自动存储所有交互信息并能 够查询; 调度中心系统能判断并显示信息是否发送成功,是否已经读取等信息。

4. 3. 5 异常状态调度

车载调度终端(VDT)触发报警时,在监控屏幕上应使用醒目的颜色标注报警车辆,并发出报 至人工取消报警。

DB41/T 10732015

2)执行应急任务的车辆收到调度中心下发的调度指令、 控屏幕上提示。 采集的音/视频信息。

4. 3. 5. 3事后评估

4. 4. 1一般要求

信息服务子系统应通过车内电子设备、车站电子设备、互联网站、移动终端等方式,对外发布线路、 换乘、车辆位置等信息。

4.4.2信息服务方式

4.4.2.1车内电子设备

车内电子设备包括路牌、电子报站屏、媒体播放机、节站器等,信息服务子系统应能对车内电子设 备播报或显示的信息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并设置控制命令。

4.4.2.2车站电子设备

车站电子设备包括电子站牌、触摸查询机等,信息服务子系统应能对车站电子设备播报或显示的信 息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并设置控制命令。

4.4. 2.3互联网站

信息服务子系统应能对互联网站显示信息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信息变化时自动或 手动更新。

4.4.2.4移动终端

信息服务子系统应能对移动终端应用软件静态信息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信息变化 时自动或手动更新。

4.4.3信息服务内容

4. 4.3. 1静态信息

DB41/T10732015

静态信息主要包括线路站点、线路方向、线路首末班时间、票制票价、换乘方案等。

4. 4. 3. 2 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主要包括车辆位置、车辆到站预报、车辆满载率、道路通行状况等。

4. 5. 1一般要求

辅助决策子系统应能以折线图、柱状图 饼状图、报表等形式,对客流数据、发动机仪表数据、道 路通行情况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并能将上述结果用于线路规划。

4.5.2客流数据分析

4. 5. 2. 1客流量统

客流量统计应对车站上下车客流及时间进行汇总计算,实现以下数据的统计: 线路客流量统计: 线路客流日统计(多日对比); 2) 线路车站客流明细(单日明细); 3) 线路车站客流统计(按时段、按车站); 4) 高峰车站客流; 5) 平峰车站客流等。 线路客流量及运力投放对比(按天、时段); c) 线路断面客流统计(高峰、平峰)等。

4.5.2.2客流特征分析

客流特征分析应结合城市地区、人口等信息,在电子地图上,展示以下客流特征: 客流集散点; ay b) 客流热点; C 客流流向: d)客流走廊。

4.5.3发动机仪表数据分析

4.5.3.1油耗数据统计分析

油耗数据统计分析应能生成油平面折线图、不同车型油耗对比折线图、油耗与驾驶行为分析者

4. 5.3. 2 冷却水温统计分析

4.5.3.3司机驾驶行为分析

司机驾驶行为分析应实现对急刹车、急加速、急转弯等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并生成报表。

5.4道路通行状况分析

DB41/T 1073=2015

4.5.4.1路段平均时速分析

路段平均时速分析应符合以下要求: )按路段查询道路平均车速; )显示区域的平均运送速度以及通行能力较低的路段信息,包括路段名称、低速车数、平均时返

4.5.4.2道路畅行分析

道路畅行分析应实时监控城市道路的平均车速,并在GIS地图上显示各路段通行状况,以不同的 分路段畅行等级。

4.5. 5. 1区域分析

区域分析应符合以下要求: a)区域划定:支持在电子地图上手动划定区域; 6 区域线路分析:显示经过此区域的所有线路,并自动计算区域面积、线路长度、区域线网密度 等; c)区域客流分析:列表显示此区域内所有车站的客流量,并在电子地图上标记区域内客流热点。

4. 5. 5. 2 方案制定

方案制定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支持在电子地图上自定义画线,画线后自动计算新线路长度、非直线系数; 显示新线路附近的车站以及经过车站的旧线路; C) 自动计算新线路需要配备的运营车辆数及最小发车间隔; 统计新线路车站的重复率。

4.5.5.3线路综合绩效评价

线路综合绩效评价应根据线路运营情况,对线路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 a)经济效益:平均车公里收入、百公里利润、平均单车收入等; b 社会效益:日客运量、到站间隔合格率、准点率、月票比例、平均服务时间、乘客投诉率、安 全间隔里程等; C 运营生产组织:班产公里、平均班工时、工时利用率、行车间隔、作业计划执行率、运送速度、 运营速度等; d 线路条件:平均站距、道路状况、线路长度、非直线系数、线路重复系数等; e 政府补贴情况等

4. 6 信息管理子系统

4. 6. 1一般要求

信息管理子系统应具备基础信息管理和统计报表管理功能: a)按照不同的属性查询统计数据的,对于统计结果,应具有展示、导出和打印功能; b)报表功能应符合JT/T796一2011中6.1.1的规定,能够汇总、统计发车明细、车辆到离站等 数据并生成报表,支持预览、导出和打印报表。

4.6.2 基础信息管理

4.6.3统计报表管理

4.6.3.1统计功能

4.6.3.1.1发车计划完成率统计

DB41/T 10732015

发车计划完成率统计应比对计划和实际班次情况的统计,计算发车完成率: a)按线路、组织以及其他层级进行统计和计算; b)按日、早班、晚班进行统计和计算。

4. 6.3.1.2高峰时段出车率统计

高峰时段出车率统计应统计每天高峰时段出车数量、未出车数量,计算高峰时段出车率: a)按线路、组织以及其他层级进行统计和计算; b)支持时间段预设。

4. 6. 3. 1. 3 到站准点率统评

到站准点率统计应对比车辆到达车站的实际时间与计划时间,计算偏离时间,统计到站准点 a)按驾驶员、车辆、线路、组织以及其他层级进行计算和统计; b)按日、早班、晚班进行计算和统计

4.6.3.1.4到站间隔合格率统计

到站间隔合格率统计应对比线路上前后两辆车实际到站时间间隔与允许间隔,计算偏离时间,统计 到站间隔合格率: a)按线路、组织以及其他层级进行计算和统计; b)按日、早班、晚班进行计算和统计。

发车间隔合格率统计应对比场区前后两辆车实际发车间隔与允许发车间隔,计算偏离时间,统计发 车间隔合格率: a)按线路、组织以及其他层级进行计算和统计: b)按日、早班、晚班进行计算和统计

4. 6. 3. 1. 6 线路大间隔统

线路大间隔统计应对比线路上前后两辆车之间的距离与允许距离,统计大间隔的总数: a)按线路、组织以及其他层级进行统计; b)按日、早班、晚班进行统计。

4.6.3.1.7驾驶员公里和趟次统计

DB41/T 10732015

4.6.3.1.8其他数据统计

4. 6. 3. 2报表功能

4. 6. 3.2.1发车明细报表

系统应能统计发车情况,生成选定范围内的发车明细,并支持时间、区间和驾驶员、车辆、线路 组织等不同层级的选择。 发车明细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车辆ID、驾驶员ID、发车场区、计划发车时间、实际发车时间 末站到站时间、发车间隔、单程时间、空驶里程等,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

4. 6. 3. 2. 2 到离站报表

系统应能统计车辆到离站时间,生成选定范围内的到离站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 择。 到离站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车辆ID、运营状态、行驶方向、驾驶员ID、各车站到站时间、各 车站离站时间等,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

4.6.3.2.3驾驶员工作报表

系统应能统计驾驶员运营里程信息,生成选定范围内的驾驶员工作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 层级的选择。 驾驶员工作报表包括组织ID、驾驶员ID、工作时间、行驶班次、行驶里程、运营里程、准点情况 异常状态次数等,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

6. 3. 2. 4日常调度报表

系统应能统计调度员日常调度命令,生成选定范围内的日常调度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 级的选择。 日常调度报表包括组织ID、调度员ID、调度原因、操作内容、成功与否等,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

4. 6.3.2.5应急调度报表

4.6.3.2.6里程报表

系统应统计车辆行驶里程、运营里程等信息,生成选定范围内的里程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 同层级的选择,可按车、按司机、按组织统计报表。 里程报表内容包括运营日期、组织ID、线路ID、车辆ID、驾驶员ID、运营趟次、行驶里程、空驶里 程、选定时间段内总行驶里程、选定时间段内总空驶里程,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

4.6.3.2.7能耗报表

系统应能统计车辆能源消耗信息,生成选定范围内能耗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

DB41/T 10732015

能耗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车辆ID、单程能耗、日能耗、月能耗、百公里平均能耗等,可视选 择的层级而定

4. 6. 3. 2. 8客运报表

系统应能统计线路客流信息,生成选定范围内客流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择。 客运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车辆ID、单程客运量、日客运量、时段客运量、各车站上车人数等 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

4.6.3.2.9首末班准点报表

系统应对比线路首未班车计划发车时间和实际发车时间,计算准点率,生成选定范围内首未班准点 统计报表和明细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择。 统计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日期、日准点率、日均准点率等,明细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 日期、行驶方向、车辆ID、驾驶员ID、首末班计划发车时间、首末班实际发车时间、偏差值等,可视选 择的层级而定。

4.6.3.2.10超速报表

系统应能统计车辆超速行驶信息,生成选定范围内车辆超速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 选择。 超速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车辆ID、驾驶员ID、开始时间、开始地点、结束时间、结束地点、 持续时长、最高车速、备注等,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

4. 6. 3. 2. 11 线路大间隔报表

系统应能统计线路上前后两辆运营车辆的距离,生成选定范围内线路大间隔报表,并支持时间、区 间和线路、组织等不同层级的选择。 统计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大间隔起始时间、大间隔开始时后车车号、位置、大间隔开始时前 车车号、位置、间隔站数、大间隔距离、间隔标准、大间隔结束时间、大间隔结束时后车车号、位置、 大间隔结束时前车车号、位置、持续时间等。

系统容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系统自身稳定运行时支持同时在线的VDT数量不少于1000个; b)能够处理每台VDT以10s的频率上传一条定位数据; c)满足不少于500个调度客户端同时登录,并完成日常的调度业务处理。

系统响应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与VDT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响应时间不大于5s; b)线路切换时,单次切换时间不大于3s; 数据查询、非复杂计算、非统计性的操作响应时间不大于3s(网络原因除外),复杂的 过程应根据处理进度提示而定。

系统响应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与VDT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响应时间不大于5s; b)线路切换时,单次切换时间不大于3s; C 数据查询、非复杂计算、非统计性的操作响应时间不大于3s(网络原因除外),复杂的处理 过程应根据处理进度提示而定。

DB41/T 10732015

DB41/T 10732015

在接收到VDT上传数据的10s内,应将数据转发至

JJF 1688-2018 实时焦点测量仪校准规范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应大于10000h

5.6原始数据保存时间

系统接收的VDT原始音视频信息保存时间应大于一年,其他原始数据的保存时简可根据行 的要求和企业运营管理的需求确定,但应大于三年,

系统数据接口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与企业内部和外部其他系统的对接,并实现数据报送与信息交互; 具有标准的接口协议,支持其他品牌VDT的接入。

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需求及业务变化,系统各项功能及内容应具有可调整性GB/T 30202.1-2013 脱硫脱硝用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第1部分 堆积密度,易于扩展 不同的功能集成和业务集成。

系统安全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为系统用户分配账号、密码,用户登陆系统时进行身份验证; b)进行权限管理,设置系统操作权限和数据访问权限,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 c)采用备份平台,主平台出现问题时,自动切换至备份平台。

©版权声明